第一篇:反思应成为教师常规的教学环节
反思应成为教师常规的教学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活动其实可以时时处处进行,它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习惯动作”,一位智慧的小学语文教师会把生活、工作、学习中接触的各种信息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这种反思就是积极的、常态的反思。我们反对把教学反思搞成期中、期末总结汇报形式的东西。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多样性、灵活性、特意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一个个40分钟的课堂、一个个单元的教学系列,要想达到完美的效果,是非常难的。正因为这难度,才使得教学活动本身充满了魅力和挑战性。结合智慧的反思,教师的每一节新课都会比上一节课安排得更合理。这样日积月累,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才会更快。当然,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
第二篇:落实教学常规五环节
白家庄小学工作总结
回眸一学期来的工作,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继续高奏“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队伍求提高”的主旋律,秉承“精神文化引领,凝神聚力创新”的理念,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通过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推动了各项工作健康快步发展。现就本学期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落实环节管理,教学有的放矢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领导的立身之本,是教师的立业之本,是学校的生存之本,也是赢得社会各界重视支持教育工作之本。质量上去了,学生成才了,人民群众就满意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科学的、有效的管理保障。教学环节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是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也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校认真学习并研读教研室新颁布的教学环节管理标准,教导主任杨春芳老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逐条分析“如何备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上课”等环节中的要素,并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纠正了以往的一些片面认识,如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都没有教案或条理性地写一些内容,这样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对此,学校教导处结合新要求提出了各类课的备课标准,如:复习课要通过检测,摸清知识能力现状;要做到贯通,建立系统的知能体系;查漏补缺,弥补过去教学的不足;进行比较,促使认识的深化;通过强化,提高训练的深度;知识拓宽,多侧面地讲解相关知识;主题升华,提高原有教学层次;练习分层,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知识迁移,推动综合能力训练。通过指导,教师们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了严格执行学校教学“六认真”要求,教导处则加强了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教学总结等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力求做到备课从严,讲课从实,作业求精,课外辅导求细,考试求真,总结求全。全面优化了教学过程,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稳步推进了课程改革,不断强化了教学管理,使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二、构建“三有”课堂,促进有效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要求每个教师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教学倡导什么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是有趣味、有思想、有效益务实高效的。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为此,教导处对三有课堂提出如下要求:
(一)有趣味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倡导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来达到教学的有趣:
1、组织游戏活动。如: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李航程老师,常常在英语课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组织学生
2、创设生活情境。如:杨春芳老师针对六年级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带领学生到锅炉房实地观察脱硫池的结构,直观了解池子的厚度,正确求解水池的容积。
3、借多媒体辅助。如:见习教师白春燕老师,针对部编语文新教建材不熟悉的现状,她一方面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一方面自己花钱买下了全册书的课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教材进行修改,课上借多媒体实施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导处要求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以及恰当教学手段的选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使学生在趣味性的高效课堂中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二)有思想
有思想的课堂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因为离开了思想,课堂就没有创新,学生长期处于服从的地位,其个性必然受压抑。何况“师道尊严”是我国教育几千年的传统观念,改革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我校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与同学、老师的不同意见 ;教师必须虚心接受学生的意思;必须宽容学生的幼稚及错误;必须耐心地回答学生的提问,在课堂中形成宽松和谐民主的对话氛围,创建有思想的课堂。另外,有思想的课堂还要教师实施分层教学和分类教学。基于不同思想学生的客观存在,分层教学多从教育学的概念出发,依据某一门学科的认知水平把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并相应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方法施之教学。而分类教学较多地从心理学的概念出发,依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结构把学生分成若干类别,再辅之相应的教学。分层教学和分类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都是有效的,但分类教学更符合个性化教育的思想,在实施中,要求教师必须注意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创建有思想的个性化课堂。
实施以来,李航程老师英语课的快乐教学思想;杨春芳老师的生活化思想课堂;张梅梅老师的务实化思想课堂;新教师刘文娟老师的创新思维思想课堂崭露头角。
(三)有效益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达到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也就是现在说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三个层次的目标都达到了,才算是有效益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要求教师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1)提高程序预设的高效性。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教师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
(2)提高课前预习的高效性。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查阅工具书等,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语文学科要求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数学学科通过预习,提前算、思,学生带着问题听讲。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四是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
2、精于设问,增强教学问题的有效性
从教学的角度说,一个教学问题至少应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第二,它必须是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第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教师要努力设计出 “好问题”:使其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3、静动结合,提高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教学应像河流一样,有序性和波动性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有矛盾冲突,有思维碰撞,有智慧启迪。教学过程犹如一台好戏,师生共同配合,有序与波动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共成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才是一堂好课!
4、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工作只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能驾驭课堂,把预设变成精彩的呈现,才是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元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情正确定位;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2)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3)教学结构: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是线性教学设计和组块教学设计的有机结合。前者代表传统的教学设计观,以教师的教为出发点,以教学主线为轴贯穿全课,教学设计严密,教学步骤细致具体,师生的教和学较多地受制于预设的教学方案;后者代表现代的教学设计观,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教学块”或言之“学习单元”来组合构建课堂,一堂课可能是“多块”,也可能只是“一块”,更体现一种主题学习的风格,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
(4)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作相线条的处理,以导读之: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的精彩细部进行教学,以研读之。
(5)教学资源:有高效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教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媒体资源以及人的资源(主要指师生的资源)。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师生共有资源的开发,更应重视开发教师自身的资源。
5、自觉反思,提高教学监控行为的有效性
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课堂教学监控行为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方向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教师自觉形成教学内省力的一种方式。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涉及对学生课堂学习实效的监控与对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监控。对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监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评价。这种评价首先是一种完整的评价,包括激励和批评;同时也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评价,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机械频繁地评价;对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活动的监控,应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教学重建三个方面来入手,建立高效的教师反思机制,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
三、深入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结合我校实际,组建了“快乐阅读”社团。创建的目的在于通过开展快乐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并在其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为孩子的心灵点亮一盏明灯。阅读社团本着快乐读书,读书快乐的宗旨,在社团课开始前就制定了合理有效的读书计划。通过阅读教学来滋养孩子的心灵,从而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美教育。一学期的活动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回顾总结如下:
1、组织好每位成员,认真参加每次活动
每周四下午两节课后,孩子们就会按时来到教室,充满期待地等待着今天要分享的阅读故事,不无故缺席。学生喜爱阅读,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与书本为友,在阅读中提升能力
故事书中的语言生动且生活化,内涵丰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所提高,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通过主动阅读、交流阅读等形式,激励学生开口说、认真听、乐于读、用心写。学生在一本本幽默诙谐、耐人寻味的故事书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享受着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不知不觉地进入阅读构建的精神殿堂。
3、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对社团活动有着巨大的热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气息,去触摸生活的脉搏。通过本学期的社团活动,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知识与才干,更多的是思想上的长进和人格上的成熟。因此,我们的“快乐阅读”社团真正地为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培养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成了爱阅读、爱讲故事的孩子。
四、落实“两个讲堂”,提高师生素养
按照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及郊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道德讲堂”正式开始运转。学校道德讲堂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而开设的。我校道德讲堂的建设将为教师的师德建设、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提供舞台。我们将把道德讲堂提倡的“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的主导思想与我校的校训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同学们在成长的历程中,奠定好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础。
道德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相处的行为标准和规范。道德也是做人的根本,只有道德才能使人活的有价值,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学校是读书学习的地方,更是培养道德、提升个人修养的地方;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同学们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人生奠基、为将来踏上社会作好准备。大家既要胸怀大志,又要脚踏实地,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落实教学管理环节,提高教学管理实效
一、提高认识,把教学管理作为学校核心工作来抓
(一)加强教学思想管理
校长对学校工作的领导,首先应体现在对教育思想的把握与引领。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关注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实施因材施教,注重探索转化落后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坚持鼓励教师教学思想与特色的形成,创设和谐氛围,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互相促进。
(二)加强课程、教学计划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设课程,开足课时。认真开设音乐、美术、体育(体育与健康)、品德、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认真落实两操(广播操、眼保健操)。要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积极为开展体育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校根据教育方针,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要求和措施。要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由校长亲自抓,在教导主任的参与下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后,学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其贯彻实施,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督导。每学期开学预备周内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各学科教学计划并报教导处审批备案。学期中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学期末教研组和教师写好总结报教导处,经审阅后存入教研组工作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开学前,学校应根据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学校教学工作行事历。严格按规定的时间上课,复习、考试、放假。保证各项教学活动正常运行,保证每学年、每学期授课的周数。
(三)加强教学流程管理
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合理、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维护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教学总结等环节的管理,要求备课从严,讲课从实,作业求精,课外辅导求细,考试求真,总结求全,全面优化教学过程。
备课管理:实行“自备-集备-复备”的集体备课模式,倡导教师集体研究基础教案与个体创新设计教案相结合的备课方式。重点抓好集体备课,其形式、内容、时间及流程要有明确的要求。集体备课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四落实(落实知识结构,落实能力发展,落实教法实施,落实学法指导)、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知识点,统一例题,作业和基础训练)、四优化(优化教育思想,优化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集体备课活动主题要突出,并定有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要做好记录,定期交教研组长、教导处检查。要建立和落实教案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每月至少一次)。教师备课情况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内容之一。学校领导经常深入教研组与教师一起备课,研究如何提高备课质量、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一课一案,内容详实,格式规范;做到有学生活动安排,有教学内容分析,有教学方法设计,有教后反思记录;要力戒形式主义,防止机械照抄照搬,杜绝不备课就上课现象的发生。
课堂教学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对课堂教学所提出的常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听课、评课制度,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把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学生,贯穿到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创新,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规范教学行为,增强教学内容呈现的逻辑性,教学环节过渡的衔接性和教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科学、合理、有效使用网络媒体,创设师生思维互动、乐学善学的情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举止文明,仪表端庄得体,上下课师生要互致问候与道别;杜绝酒后进课堂、上课接打手机、中途离开课堂、上课迟到等现象发生。学校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定数量的示范课和研讨课,及时组织评课,评课记录和反思总结存入教学档案。教师相互听课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听课教师在课后要及时与讲课教师交换意见,共同研讨,相互切磋教艺。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10-20节。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总结推广经验。
作业管理:学校应制定《学生作业规范》,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探究兴趣与学习习惯;还应制定《作业批改规范》,对教师批改作业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书面家庭作业每天总量不超过1.5小时。当前,要将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加强作业批改与分析作为改进作业环节的两个重要抓手。作业设计,可在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实行分层选择性作业,反对“题海战术”。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相结合,学生独立作业与教师指导作业、团队合作作业相结合。要坚持“六有”“四精、四必”规定,倡导要点指导和评语激励等作业批改方式,对学有困难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实行面批,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激励,以保证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科学性、启发性和教育性。要通过及时批改作业获得有效信息,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改善教学行为,反对“只对答案”、“打钩、写日期”的行为,坚决制止“只做不批”的行为。教导处要定期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教师作业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辅导管理:教师应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辅导。既要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提高,更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缺补差,针对个性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学习和作业问题周周清、月月清,使“补差”成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导处增强提优补差工作的计划性,加强组织领导,经常检查、督促,确保提高补差工作的有效性。
考核评价管理: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考评体系。按照教学计划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的规定组织开展考评工作。根据学校、学科考评意见,各科教师都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教学情况制定出考评方案。掌握即时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的方法和艺术,指导学生参与评价。要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和矫正功能,以评价促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建立学生学习与成长档案,定时作好评价分析,积极推进综合素质评定工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根据新课程教学测试的评价理念,对学生的学业测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坚持闭卷与开卷结合,口试与笔试结合,学生自测、互测与教师考核结合;学科考试的题目,应围绕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要提高考试的组织化程度,严格考试纪律,加强阅卷评分过程控制,尽量采取“流水作业”、集体评阅的方式,确保评分客观、准确;要加强考试命题分析和考试结果分析,对学生试卷加以个案分析与诊断,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要发挥考试的检测、反馈、导向功能,发现教学问题,及时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教学总结管理:每学期末,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教学工作总结,要求每个教师根据任课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总结教学工作得失、经验与教训,明确改进教学的方向、目标和措施。教师的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要收入教师业务档案。积极教育和引导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反思,认真撰写教学后记、教学随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加强教师管理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为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在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方法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的同时,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要切实可行,既有利于学校评价教师,又有利于教师自我评价。评价不仅要重视教学效果,还要重视教学态度和教学过程。要坚持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有机结合。要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及时将教师评价材料归档。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师学习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教学能力水平,从而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加强学生学习管理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校要把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教学质量的最终标志。因此教导处采取必要的措施,制定有效的学习管理制度。应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按照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动手操作)——考试(考核)程序,全面管理学生学习质量。建立定期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检查制度,如检查各科作业本、课堂笔记、实验报告、读书笔记、日记和周记等。对优秀的作业或笔记等可以展览,对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良好、进步显著的学生,可以总结他们的经验,交流推广。要建立鼓励性评价体系及定期表扬奖励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应结合学习检查,评选出学习上表现突出或进步显著的学生,给予公开表扬、奖励。
(六)加强校本教研管理 把校本教研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程实施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结合本校教师及教学工作的实际,周密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健全制度,建立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使教师养成反思、探究的良好习惯。校本教研要认真研究各学科教材教法和学法,深入研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更要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总结经验,推广成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七)加强学籍管理
认真做学籍注册、管理、年审等工作,按规定办理学生转学、借读、休学手续,并建立详实的工作台帐。学籍管理要做到人头明、表册全、情况清,坚决杜绝无序现象。加强“控辍”工作,建立“控辍”工作责任制,将“控掇”工作同班主任工作实绩考核挂钩,努力把“流生”控制在最低限度,争取无“流生”。坚持平行分班的原则,不分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
(八)加强对学生用书的管理
加强学生教材、教辅和报刊杂志管理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一支笔审批。学生订阅报刊杂志,必须坚持自愿原则,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得强行要求学生购买。严肃查处非法编印和订购、使用盗印教材教辅行为。
另外,随着适龄入学人口的减少,小班化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学额不满的学校,要针对小班化的特点,积极开展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进行学生管理制度改革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
三、齐抓共管,形成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合力
(一)层层明确抓教育质量的责任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职责,校长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是主要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都要对教育质量负有责任。要牢固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统领各项工作。要建立校领导包年级组、包班的教学质量分工责任制,实行教学质量责任追究制。
(二)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
校长是实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引导者。校长工作的实质就是以身作则地研究教学业务,脚踏实地地研究教学问题,身体力行地带领全体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校长把听课和分析课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工作,和教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规律,找出难点,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教学管理工作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
(三)以人为本,凝心聚力,齐抓共管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用事业发展凝聚人心, 用目标和美好愿景鼓舞士气。一要坚持发挥干部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要带头上课;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共同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力求使课堂教学每天都有改进。二要坚持“教师本位”的思想。教育引导教师把个人利益和成长与学校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思想;宣传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全体教师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合力抓教学”的工作局面。三要坚持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教学管理的核心工作是人的管理,而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加强制度管理是必要的,但只强调“建章立制”的制度化管理效能是很有限的。注重人文关怀,把工作做到教师的心灵深处,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师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突出位置,坚持教师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无论是哪一个教师,只要家里出现了困难或困惑,学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伸出温暖的双手,为老师排忧解难。如果教师在工作中有了想法,学校领导也主要以谈心的方式进行沟通,而不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发号施令。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使教师舒其心、尽其力,尽心尽力把教学质量抓上去。四是要发扬团队精神。领导成员之间、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之间要团结协作,用集体的智慧形成整体合力,提高教学效率。
(四)努力营造提高教学质量的和谐氛围
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广泛宣传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学改革的新情况,特别要宣传课程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的新情况,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我们要从有效教学管理和有效教学抓起,逐步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最终走向高效教学管理,实现高效教学。让我们凝心聚力,不断提升管理理念,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为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优质教育而共同努力奋斗。备课从整体入手,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按周次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再到局部,设计课时教学方案,能做到心中有“标准”,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并基本掌握与相邻年级间的知识衔接点。能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与学法、备作业。备课能以个人钻研为主,编写教案实用、规范。
二、认真上课
上课铃响后,师生问好,开始进行教学。上课时基本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法科学,教学民主。传授的知识信息应准确,注意信息反馈,鼓励质疑问难,积极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每堂课均应有一定的容量与密度,较好地实施教案,教师根据教案上课,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课堂生存的问题能做适当调整。语言准确、生动、清晰、规范、简炼、通俗、儿童化,富有吸引力,具有逻辑性,教学始终讲普通话。板书正确、清楚、简要、工整,布局结构合理,体现讲课重点和过程,用字规范,不写错别字。教态亲切、自然、形象得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灵活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严格执行课堂常规,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离开教室,不提前上课,不拖堂,不歧视、讽刺学生,不自由放任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授课时,教师们精神饱满,一般无坐着上课现象,学生活动、讨论、作业时经常进行巡视。
三、认真批改
作业的布置做到认真精选,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度,作业尽可能在课堂内完成。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到五年级不超过1小时。作业从学生实际出发,极大地避免了机械重复的训练,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尽可能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正确、规范。各学科的特点进行等级评价,评价客观、公正,对后进生能够进行面批面改。批改都能用红笔,批改后的作业让学生及时改错,教师及时检查。
四、认真辅导
教师应关心每一位学生,对后进生不讽刺挖苦,不另眼相看,而是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个别辅导,耐心帮助他们寻找致差原因,讲究了辅导方法,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提高了辅导效率。并且注意课内外结合,重在课内,在课堂中多提问、多辅导、多鼓励,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五、认真考核 考核有明确目的要求,严格控制了测试次数,语文、数学、英语学校每学期举行期中、期末正规的监控,其它学科进行期末考查。单元练习由教研组长负责命题。命题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全面考查学生,题目的难易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不出偏题、怪题。严格执行监考制度,杜绝作弊。实行年级交换流水阅卷,做到公平、公正,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考核后,教师能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工作,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拟订出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及时抓好学生知识技能的共性缺陷部分的矫正工作。
第三篇:“尝试―反思―改进”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尝试―反思―改进”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关键词】生活素材;切入点;尝试;反思;改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1-0061-02
苏教版三上《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学习分数是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我们在年级内以同题切磋课的形式,对本课教学素材的选择和教学情境的设计进行了三次尝试和反思。通过这三次尝试和反思,教学设计与学生的生活情境越来越贴近,教学过程也越来越能尊重学生学习的实际和他们切身的感受,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既定目标得以更加高效而深刻地达成,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第一次尝试】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在大自然中采摘了一些树叶,请把它们分成两堆,说说看你是怎么分的。
生1:一堆3片,一堆4片。
生2:每堆5片。
…………
师:谁能把同学们分的情况归归类?
生1:一种是两份分得一样多,一种是不一样多。
生2:一种是平均分,一种是不平均分。
师:什么叫平均分?
生:两份分得同样多的是平均分。
师:好,每人都取出一片树叶,你能把一片树叶平均分成2份吗?
生1:从中间撕开。
生2:树叶中间正好有一条叶脉,沿叶脉剪开就可以把它平均分成2份。
师:对!把一片树叶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了半片,半片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执教者想抛开课本另辟蹊径,在切入点上设计出新意,所以在生活中找原型,这个原型既能突出平均分和不平均分,还便于学生把它平均分成2份。于是,执教者想到了树叶,因为树叶中间有一条叶脉,便于学生把它平均分成2份。
课堂气氛不错,学生人人参与,都体会到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分出的半个不够一个,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进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分数,教学的目的达到了。
但是,细细琢磨: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情境,需要我们把一片树叶平均分成2份,得到半片树叶吗?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这样的切入会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为分而分。
【第二次尝试】
(播放录像:学生在进行科技小制作,镜头拉近两个学生,桌上摆着4个模具、2把小刀和1块圆形的橡皮泥。
生1:我们来分工具吧!
生2:怎么分呢?
生1:把每种物品都分成2份,一人一份!
生2:4个模具我拿3个,你拿1个。
生1:这样不公平,我们得平均分。
录像继续播放两个学生分物品的过程,每人分到2个模具和1把小刀。
生1:现在只有一块橡皮泥,该怎么分呢?)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生:把一块橡皮泥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半块橡皮泥。
师:半块橡皮泥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这样的情境比分树叶更真实,而且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不平均分(4个模具我拿3个,你拿1个)到平均分,突出了平均分就是要2份分得同样多,然后把问题抛给学生:现在只有一块橡皮泥,该怎么分呢?
从开始播放录像,学生就在静静地观看录像,到最后提出问题时,他们才情绪高涨。可在后面教学时,执教者发现学生对“平均分”中的“平均”印象不深,这是为什么呢?反思一下,从录像播放两个学生的对话到他们把小刀、模具平均分成2份,学生就一直是旁观者,没有参与到活动中,直到最后出现了问题,他们才感到自己要动脑筋了。所以,生活情境的创设不仅要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还要注意学生有没有真正投入情境。
【第三次尝试】
师:在这多彩的秋天里,有两个小朋友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郊游,让我们仔细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呢?
(电脑出示秋游画面并提出问题: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
师:什么是平均分?
生:每人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师:你们会分吗?(会)让我们拍手来表示,每人分到了几个,就拍几下。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
生:啪、啪。
师: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瓶?
生:啪。
师: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
(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把两只手轻轻地碰了一下。)
师:怎么了?
生1:每人只分到半个,不能拍一下了。
生2:我把两只手轻轻地碰一下就表示每人分到半个。
师:老师这儿就有一个蛋糕,谁想来分一分?
(大家跃跃欲试,指名一学生演示:在实物投影上分蛋糕。)
师(把两个半块蛋糕重叠):比比看,怎么样?
生(七嘴八舌):两份分得同样多;水平真高;是平均分……
师(举起其中一个半块):每人只分得半个,这半个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秋游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而且学生都有分东西吃的经验,从秋游的画面引入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实际上,分数就产生于古代人分东西(果实、猎物等)时,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现象,秋游分食品的情境与分数产生的真实情境相似,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另外,拍手来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以及亲手切蛋糕的设计能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投入。
学生自始至终都很投入,从拍两下手、拍一下手到不知道该怎么拍手,真正体会到了半个不能再用整数来表示。由学生亲手分蛋糕也刺激了大家的感官,大家都暗暗为他捏了一把汗,直到教师把两个半块蛋糕重叠在一起,学生才不由地赞叹他平均分的水平高。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便把“平均分”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本次针对数学课堂切入点的研究,执教者在不断的尝试和反思中对教学素材的选择和教学情境的设计进行了多次调整,最终使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张力。我想,从本质上来说,“尝试―反思―改进”是一种研究方式,它更应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乃至专业生活的方式。如此,教师会把自己和自己服务的对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与之共同构成自己的生活世界;如此,有助于教师发展自己的理性,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盲目重复他人的经验;如此,教师能真切体会到自己的责任与价值。因此,“尝试―反思―改进”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花园实验小学)
第四篇:常规教学及反思
常规教学及反思
深圳市 光明新区 凤凰小学 丘旺烈
一、备课
开学至今,我认真备课,备课,我从两个大方面进行:
1.备教材。我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参考有关教学资源,制定出比较详细的教案。
2.备学生。在设计教案时,我充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以及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同,设计出适合我班孩子学习的教案。
3、在“透”字上下功夫
作为教师,课前一定要把教材研究透彻,对教材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上,要借助各种力量把课文内容立体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要在深度、广度上参透。对一篇文章的重点词句,名言名句,要进一步地理解、钻研。只有教师理解透彻,才能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作为教师,课前还要把学生了解透彻。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性格,在课堂中才能给学生带来帮助,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我的教案都是提前写的,我现在的教案已经写到了第四单元。
二、上课
1、教师良好的讲台风度。
我有一位学生曾给我一个建议:上课时,老师讲课应面带笑容,神态自然,不要板着面孔,老是训人,应多和同学交流、谈心。传授知识应带有趣味性、灵活性、生动性和多变性。这是教师的讲台风度的一面。我觉得教师要像一个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说话抑扬顿挫,手势动作铿锵有力,眼神传情。要像耍把戏的江湖骗子,手脚舞蹈,吸引顾客。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情绪,因此,我的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讲台风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为上好语文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生良好的基本训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堂好课,除了教师表演好外,学生也必须表演的好,而且要比老师表演得更好,这就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基本训练,学生的基本训练包括以下内容。
(1)情感融融。
一堂课学生都以饱满的精神上课,整堂课充满活动,给人以课堂气氛热烈的感觉,师生融洽,情感融融,学生乐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乐意提出问题,师生双边活动配合得好。
(2)书声琅琅。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读书是训练语言文字的重要方法之一。语文教学少不了读,读的形式各种各样,齐读、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而教师必须指导朗读到位,使学生读顺、读懂、读得有感情,一堂课下来,给人以书声琅琅的感觉。
(3)议论纷纷。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讲话,只是认真地听,认真地做笔记,那么这个班的课堂纪律就好。这是个误区,这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教学的结果,抑制了学生的自由。我认为,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说话,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我们教师 1
应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同学与同学之间看法和见解又不同,那么,教师应指导他们争辩起来。我认为同学之间能争论起来的教学,是一堂成功的教学。如我教第十二册第七课《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中有一句“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问:这句用什么语气读?这时,同学们议论开来的,有的说要用高兴的语气来读,有的说要用悲伤的语气来读。这时,我马上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让他们辩论起来,通过辩论,活跃了课堂气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课堂上多让学生多读书、多背书
读,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从朗读中体会文中的感情,感悟文中的内涵。读,要让孩子读出个性,读出情感。每堂语文课的读,都要有目的的读,让孩子带着任务去读。
读书是训练语言文字的重要方法之一。语文教学少不了读,读的形式各种各样,齐读、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而教师必须指导朗读到位,使学生读顺、读懂、读得有感情,一堂课下来,给人以书声琅琅的感觉。
课堂上教师不要讲得太多,不要一堂课的时间都给老师霸占了,要留给孩子时间,让孩子在课堂上多读、多练、多背。课文上的精彩句段,让孩子们背出来;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让孩子们背出来,必要的时候在课堂上进行听写、默写。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堂课我都要留出十到二十分钟给学生读书、背书,坚持了半年,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了,成绩也进步了。
4、课堂上要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
听,就是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倾听的习惯,听老师讲课,听同学们发言,从倾听中学到知识。现在的孩子们不太愿意听别人说话,以我为中心,常常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讲的内容,同学回答的文题和提出的质疑都没有听到,老师叫他(她)回答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茫茫然,不知所措。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我在课堂上或利用下午上课前的十分钟进行听写词语,听写句子,听写古诗,通过半年的训练,学生的倾听习惯基本形成,课堂上再也不会闹哄哄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说,就是培养孩子们的说话能力。课改后,孩子们的说话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也非常重视说话能力的培养。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孩子说话条理性不强,抓不住中心说话,甚至有些孩子答非所问,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孩子如何说话。在课堂上,要引导孩子说完整的一句话,要引导孩子说话有条有理,要引导孩子说话也围绕一个中心来说。
读,(上面已谈)
写,主要是培养孩子的书写能力和写作能力。书法是中国的瑰宝,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课堂上要适当指导学生书写,努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而习作教学是我们教师最为头疼的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习作的指导。
4、在教学中正确评价学生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积极的评价能调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上进心理。
在教学中我经常提出:“你是怎么想的?”“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你提的问题真有水平!”“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一点,你帮老师解决了问题。”“当老师出现错误时,希望同学们能及时指出。”当一些比较差的学生也能
回答问题时,我便用“你真聪明”、“你进步了”等激励性语言,使学生取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抓住时机适时评价,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特别是对于后进生,只要他(她)举手,教师就必须给机会,即使回答得不是很好,教师也要及时鼓励,及时评价:“你真了不起!”“你如果说话大声点,那就更好了!”
当前教改,有一种偏向,只要学生肯提问题,肯回答问题,不管回答得怎样,一味表扬。对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不管对错,我们教师都模糊评价。我认为滥用表扬跟滥用批评一样,对学生起不了鼓励作用。对于学生的不同理解,不同见解,教师应有个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课堂反思:
1、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学生读的能力还是比较差,唱读现象还比较严重。
3、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待于提高,自己也要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
三、批改
我的作业多数面批,我是利用早上和中午的时间对个别同学进行面批的,面批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是有帮助的。但我的作文批改还是比较粗的,不够细致。
四、辅导
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是提高班级平均分的重要因素,这方面我做得不够。今后加大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
第五篇: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常规环节要求
教学常规各环节要求
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工作有基本规律可循,是门科学,但又是一门生动活泼的艺术。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查考试是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应环环扣紧,环环落实;要认真抓好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改革,教学艺术和创造性应体现在上述各个环节之中。教学改革与教学常规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分开的、相互矛盾的.做细教学常规工作。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 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 “新”,活动要“勤”,考核要“平”,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要把“十字”方针作为我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走素 质内涵发展道路,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办学特色,在教学活动的各个 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一、认真设计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整个学期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每学期开学后1周内,各学科都要制订出本年级的教学计划,且按时上交教研组长报教务处审批。
(一)制订教学计划,做到三个熟悉。
熟悉课标:明确本科教学目的任务,了解教学内容的安排,弄清本科应遵 循的原则。熟悉教材:通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各章节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本学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重点、难点。
熟悉学生:通过学生质量分析统计,了解学生“双基”、“能力”、“学风”、“方法”四个方面的情况,认真与前任任课教师、班主任交谈,做到初步地确切地掌握所教班级学生的概况。
(二)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指导思想、学生情况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及措施、单元(章节)和课时计划、主要活动安排五部分组成。附:教学进度、周课时进度安排。
二、认真备课
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在把握课标、吃透教材、摸清学情的前提下,按照教学规律和现代教育原则,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不备课是渎职行为,严禁全盘照搬或抄袭他人教案;严禁不备课进教室授课。每位教师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备课的实效性,做到三到位:环节到位(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想、内容与步骤、作业设计)、要求到位(出发点和归宿点统一、知识和能力统一、智力与德育统一)、内容到位(教案描述的内容、体现教学活动的操作性、系统性、规律性),备课过程体现在教者的研究与创新。课后随时、随手记录课堂生成的亮点或问题,记录值得思考的内容,课后反思的记载不少于备课总量的30%。加强学生作业设计的研究,强调教师必须“精心选编作业、细心批改作业、耐心反馈作业”,使得学生真正从精选作业中巩固学科知识,学会学习方法。反对题海战术,大力倡导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揭示和内涵的揭示方法的渗透和创造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备课要遵循四个步骤:
1.个人备课: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在四备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写好备课笔记。
备课标: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本科教学目的任务,了解教学内容的安排,弄清本科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本章(单元)、本节(课)教材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提出对教学目的的要求、重点、难点的个人看法,提出三维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落实的措施方法。
备学生:要全面地了解所教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爱好和需要、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思想状况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特点以及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各有所得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到发展。备教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研究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实现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有效学习。
2.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有组织的集体备课,时间、地点都固定不变。集体备课时组长要落实“二定”: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平时在教学前后备课组也要进行不定时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要求有个人的充分准备。个人要在写好备课提纲的基础上参加集体备课。备课时由中心发言人发言后,进行充分讨论、充分研究,允许不 同意见的争鸣。集体备课的任务是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根据具体情况),统一课时安排,统一作业,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由年级备课组长负责,系统地积累资料。3.设计教案
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要认真设计好教案。教案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授课计划,教案的设计力求做到基础知识和发展智能、认知结构和认识规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型,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教案的书写要规范完整,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含有统一的例题、习题)、作业布臵、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课时计划要体现出本节课教学统一实现的全过程。教学过程要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结构,反映教学方法,突出学法指导,突破重点难点。
要求女50周岁以下,男55周岁以下的教师重在规范,要写详案,女50周岁以上,男55周岁以上教师要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要善于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教学理论。不论详案和简案都要反映出一堂课的主要内容:①教学目标;②教材重点难点;③教学准备;④教师精讲和学生精练的主要内容;⑤主要教法;⑥板书设计;⑦作业内容和要求等。提倡超前备课一周以上。不得以旧教案充当新教案,也不得以注书头代替教案,更不得无教案上讲台。对各种参考资料可以借鉴,但不可照搬照抄。要求从三个方面写教学反思,即得、失、改进建议,供今后教学参考,以利提高教学能力。
4.上课前“复备”。上课前要进一步熟悉教案,如发现设计不当或错误之处,应及时加以调整或修改;还必须准备好教学用具。
三、认真上课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严格执行课堂常规。
(1)按课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教导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2)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准备好教材、备课本、书写工具、教具等。小预备铃结束后到达教室门口候课,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使其安静;上课铃响开始上课。
(3)教师要精神饱满,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庄。教态亲切热情。上下课均与学生使用礼貌语言。
(4)教师在教室内不吸烟、不喝茶,不使用通讯工具,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随便离开教室,不拖堂,一般情况下不坐着上课。教师听课不得迟到、早退,要认真听讲,要记好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一分为二地写好听课意见。
(5)课堂教学力求讲普通话,语言要文明、清晰、准确、生动,符合学科特点,力戒语病和口头禅;要注意音量和力度,讲授速度适中。
5(6)教师的板书要工整、规范,有计划性,重点突出,字体大小适度,无错别字。
(7)尊重、爱护和信任学生,不准侮辱、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任何情况下,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将学生赶出教室或学校。
2.坚持正确的教学原则。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导学结合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情感意志原则等。课堂中要充分体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八字要求。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开放式教学,杜绝满堂灌、注入式教学,要精讲巧练,教师纯讲授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学生学习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指导他们通过思考、自学、讨论完成学习任务。
3.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努力营造平等、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启迪思维、缴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教学情境。以学为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自学、讨论、观察、思维、实验、操作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处理偶发事件不要超过1分钟。
4.认真落实课堂训练。要加强课堂练习的研究与指导,精心准备,训练落实。既要防止题海战术、盲目的多练,又要防止教师包办课堂,不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巡视,重点辅导后进生,掌握典型错误,摸准学生障碍点,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力求当堂解决问题。一堂课至少要有10名学生发言。
5.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一堂课要达到下述基本要求:①课时目标明确,达成度高;②传授知识准确,注重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得当;③重点突出,难点突破;④精讲巧练,教、学结合;⑤引导、启发得当,学生积极主动参 6 与;⑥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活跃;⑦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⑧面向全体,所有学生均有收获。
6.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师要依据学校的客观条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用投影仪、小黑板、多媒体等辅助教学,以更快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认真设计和批改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和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十分重视作业的阶段性、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
作业检查范围:各年级语数思品,二至六年级数学书面作业(二年级每周二次,其它年级每周三次)、作文(三年级7篇、四至六年级13篇)、英语书面作业(每周二次),一二年级写话(每期15篇以上)、写字20次以上
作业要求:
(1)、作业布臵要适时、适度。
一、二年级作业尽量在课堂内完成,不留家庭作业,中高年级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
(2)作业的目的性要强,内容要丰富,数量及难易程度要适中,要根据学情分层次布臵作业,不搞一刀切。
(3)凡留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均要会做,有代表性的题目必须先做,了解作业的深度和广度,弄清习题的安排意图、要求和容易出现的问题。(4)教师要经常督促学生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不论哪个学科都要要求学生尽可能独立完成,要坚决杜绝作业过程中的抄袭现象。
(5)要及时进行批改。作业包括:《思维品质训练》、《学习巩 固与提高》(不作为检查范围)、数学书面作业、一二年级写话、写字、三—六年级作文、英语书面作业。教师要真正把作业当成与学生交流、反馈教学效果、摸清学生知识结构、思维特点、发现个别学生个别问题的途径,以便有效 地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凡是教师布臵的作业,教师必须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批改,严禁要布臵不批阅的作业。
(6)作业批改要规范认真,评语要实事求是,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对于学困生提倡面批和个别辅导。作业批改要有等级、时间、批语。作业应该由学生做完后,教师批改,而不是教师把作业讲完后再批改。(7)及时反馈和纠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8)作文每周一篇,教单班的全批改,教双班,总人数超过100人的可批改一半;批改要认真,细致,眉批、肩批、尾批相结合,评语要有针对性,有指导意义,切忌写套话,还要注意评语的字迹和格式,并用红笔记好批改记录。作文讲评要指出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宗旨落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上。数学作业全批改;
一、二年级做好写话作业,要指导学生从小练好字,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家庭作业要尽量让家长参与,家长要检查、签名;教育学生养成坚持记日记的习惯;布臵作业时,各学科间要相互协调。
五、认真进行课外辅导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其手段之一是辅导。辅导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是实行分类指导、培优补差不可缺少的一环。对学生学习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承认差别,才能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
1.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在学期初分别进行学优生和学困生的调查摸底,在学期过程中做好提优补差的跟踪记录。
2.要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和指导他们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撰写小论文,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鼓励和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克服自卑感,端正学习态度。
3.辅导可采用集体辅导、个别辅导、同学间互相帮助、组织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进行,辅导必须做到有目的、有准备、有记载。4.辅导要明确对象,要摸清学生的底细,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辅导。
六、认真进行教学评价
考查和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两种基本方式。课堂提问,随堂测验,检查作业,单元测试、周测、月考等,都属于平时考查,是形成性检验。主要作用是帮助师生收集反馈信息,发现学习进程中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排除学习障碍,因此是诊断性的。
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查或考试。考试(查)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要求,以教材为依据,注重“双基”,关注能力,难易度适中,有一定梯度,一般可按70%基础题,20%综合题,10%提高题的层次安排,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减少机械性的、死记硬背式的题目。
考试(查)要进行改革。考查、考试除进行书面检测外,还要进行口头检测。
要根据笔试、面试、平时表现来确定学科成绩。要严肃考风考纪,禁止弄虚作假。考试(查)成绩可实行等级制或百分制。
每次考试后,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看起点,比进步,成文备案。评价可从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品质等方面综合考虑。
对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要实行“日清、周测、月结”质量过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