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厚德诉长沙冶金机械厂清算组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黄厚德诉长沙冶金机械厂清算组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雨民初字第527号
民 事 判 决 书
原告黄厚德,男。
委托代理人张辉,长沙市湘辉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委托代理人任小林,长沙市湘辉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长沙冶金机械厂清算组。
代表人夏纯玉,组长。
委托代理人欧阳文,湖南高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黄厚德(以下简称原告)诉被告长沙冶金机械厂清算组(以下简称被告)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刘中立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黄厚德及其委托代理人张辉,被告长沙冶金机械厂清算组的委托代理人欧阳文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原告于1973年从株洲调到长沙冶金机械厂修造二车间工作,1986年原告经被告同意以每月30元发放生活费,下岗另谋出路,1988年被告单方面对原告进行了除名处理。原告多次找到被告要求处理此事,由于被告一直不予处理,现被告已在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恳请贵院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支持诉求。
被告辩称,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同时,其所提出的诉讼请求和要求也不符合法律规定,请求法庭依法予以驳回。
经审理查明,原告于1973年12月从株洲桥梁厂调到长沙冶金机械厂工作,1981年
12月,原告因赌博和销赃被劳教,1983年6月刑满释放后回长沙冶金机械厂上班,1986年3月,经单位同意每月领取30元工资自谋职业,1987年1月,因企业改制停发每月30元的工资。1989年3月1日,长沙冶金机械厂以长冶厂字(89)第24号文件作出“关于对黄厚德予以除名的决定”。2005年8月7日,原告向长沙冶金机械厂出具报告,长沙冶金机械厂劳动人事处于2005年8月8日在该报告上载明:“经查实,黄厚德同志已于1989年3月1日作除名处理,见长冶厂字(89)第24号。”2008年12月11日,原告向湖南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日,湖南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湘劳仲不字[2008]第076号作出“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其通知书载明:“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已过申诉时效”。原告于2009年1月8日向本院起诉,请求依法裁决。
另查明,长沙冶金机械厂于2007年5月16日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7年6月20日以(2007)长中民破字第0177-1号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宣告申请人长沙冶金机械厂进行破产清算。
以上事实,有原告书写的报告、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长沙冶金机械厂长冶厂字(89)第24号文件、(2007)长中民破字第0177-1号民事裁定书,当事人陈述、庭审笔录等证据佐证,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于1989年3月1日对原告黄厚德作出除名决定后,虽没有证据证明已书面送达给原告,但是原告于2005年8月7日向被告递交的报告中,被告已明确告知原告已被除名,原告自此已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其于2008年12月1日向湖南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的申诉也超过仲裁的时效,故此,原告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黄厚德的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10元,减半收取5元,由原告黄厚德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刘中立
二○○九年二月二十四日
书记员吴霞
第二篇:石桥镇机械厂资产清算组与孙庚旺、宝丰县石桥镇政府、石桥机械厂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石桥镇机械厂资产清算组与孙庚旺、宝丰县石桥镇政府、石
桥机械厂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平民三终字第479号
民事判决书
上诉人(原审被告)石桥机械厂资产清算组。
代表人魏前豹,该清算组组长。
委托代理人王先刚,男,1966年4月24日出生。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孙庚旺,男。
委托代理人李洪恩,河南达圣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马党恩,河南达圣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第三人宝丰县石桥镇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张艳锋,该镇镇长。
委托代理人司召锋,男,1974年8月15日出生。
原审第三人宝丰县石桥机械厂。
法定代表人牛留须,该厂厂长。
上诉人石桥机械厂资产清算组(以下简称石桥机械厂清算组)与被上诉人孙庚旺、原审第三人宝丰县石桥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石桥镇政府)、宝丰县石桥机械厂(以下简称石桥机械厂)劳动争议一案,宝丰县人民法院于2009年1月19日作出(2007)宝民初字第1221号民事判决。宣判后,石桥机械厂清算组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原审法院于2009年6月30日将本案移送至本院,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8月14日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判决认定:原告孙庚旺于1958年到宝丰县石桥机械厂工作,1989年12月办理了退养手续,退养时其月工资调至104元,1995年12月其工资调至199元。孙庚旺在该厂工作期间的1988年11月25日和1991年7月12日分别交给宝丰县石桥机械厂抵押金400元和100元,2001年4月30日原告又经过本单位交给宝丰县社会保险事业局基本养老保险金1911.15元,2001年5月办理了退休手续。2001年12月6日,宝丰县石桥机械厂被吊销营业执照。2004年12月5日,宝丰县石桥镇人民政府对宝丰县石桥机械厂资产清算组进行了调整。2007年原告等63人向宝丰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仲裁委员会对原告要求退还抵押金的请求予以支持,对其余请求未予支持。原告等向本院起诉。另查明,原告申请法院调取的用于证明第三人宝丰县石桥机械厂欠原告退休前工资13632.80元的工资档案,被告称因搬迁多次无法找到。
原审法院认为,原告孙庚旺已经由宝丰县石桥机械厂为其办理了退休手续,无须确认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原告在宝丰县石桥机械厂工作期间所缴纳的500元抵押金,被告应予退还。原告称被告还下欠其工资13632.80元未支付,因该工资册及记录均在被告处,被告未向本院提供,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推定原告的该主张成立。因此对原告上述主张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被告石桥机械厂资产清算组及第三人宝丰县石桥镇人民政府辩称,原告所交给宝丰县石桥机械厂的,后由该厂转交给宝丰县社会保险事业局的1911.15元养老保险费是原告个人应承担的个人应交部分,因该辩称理由符合有关规定,且原告无证据证明该部分保险费已在原告的工资中扣去,故对原告要求退还该款的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请求二第三人共同承担责任,因宝丰县石桥机械厂营业执照吊销后,其民事责任由石桥机械厂资产清算组承担,故对原告要求宝丰县石桥镇人民政府和宝丰县石桥机械厂共同承担责任的请求,本院亦不予支持。
原审判决:
一、由被告石桥机械厂资产清算组于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支付欠原告的工资款13632.80元和抵押金500元。
二、驳回原告孙庚旺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元,由被告宝丰县石桥机械厂资产清算组负担。
石桥机械厂清算组不服原审判决,上诉请求撤销原判,予以改判或者发回重审。其主要上诉理由是:
1、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一审判决称:“另查明,原告申请法院调取原告的工资档案,被告称因搬迁多次无法找到。”与事实不符。事实情况是,宝丰县石桥机械厂是老企业,从1958年建厂至今的账目堆满了一间大屋子,有十几个大箱子装着,一审时法院确实口头要求提供,上诉人对一审法院讲账目太多,需要时间清理,要不把帐抬到法院,或者法院查封。上诉人还没有清理完毕,也没得到法院的答复,一审法院就判决了。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原告申请调取证据,法院调取不到的,应视为原告举证不能、对自己的主张无证据。
2、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一审判决称:“原告称被告还下欠其1990年1月至2001年5月30日工资13632.80元未支付,因该工资册记录在被告处,被告未向本院提供,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推定原告的该主张成立,因此原告上述主张本院依法应予支持。”这里的“有关规定”不知是什么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本案原告主张的是其本人少领的实际工资和档案工资之间的差额部分,不是因用人单位作出有关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石桥机械厂是个企业,执行的是效益工资,乡镇企业的不景气是人人共知的,档案工资仅仅是个参考,孙庚旺称的出处在哪里呢?孙庚旺退养是因为要自己的儿子接班,自己的待遇也没有少,石桥机械厂不拖欠孙庚旺的工资。
3、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一审原告提出的拖欠工资问题是在法院审理时增加的新的诉讼请求,是独立的劳动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如该诉讼请求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理;如属独立的劳动争议,应当告知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审法院直接审理明显违反法定程序。
孙庚旺答辩称,一审认定事实有部分不妥,但适用法律正确,判决正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石桥镇政府同意石桥机械厂清算组的上诉意见。
石桥机械厂未作陈述。
经审理查明,原审判决认定基本事实无误。
本院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的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孙庚旺的工资档案应由石桥机械厂清算组保管,石桥机械厂清算组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已足额向孙庚旺发放工资,其对孙庚旺提交的工资审批表等档案材料无异议,其二审提交的孙庚旺领取工资的部分手续与孙庚旺所列本人实发工资的清单无明显矛盾,原审法院依据上述规定,推定孙庚旺关于石桥机械厂清算组欠其工资13632.80元未支付的主张成立无明显不当,石桥机械厂清算组相关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关于其上诉所称的原审程序问题,孙庚旺提出的拖欠工资问题虽是在原审法院审理时增加的诉讼请求,但与原诉求有一定关联,从减少当事人诉累的角度出发,原审法院一并审理亦有道理。综上,石桥机械厂清算组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原审判决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0元,由石桥机械厂资产清算组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宋 振 国
审 判 员万 军 涛 审 判 员戴 铁 牛 二O?九年九月十八日 书 记 员张苗
第三篇:张伟诉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张伟诉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
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雨民初字第2157号
民 事 判 决 书
原告张伟,男。
委托代理人李斌,湖南环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住所地在长沙市雨花区韶山路77号。代表人李肃懿,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孙娟,女,1981年10月30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卞方,男,1975年1月25日出生。
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住所地在长沙市天心区黄兴南路6号。
代表人周晓春,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游妮妮,女,1982年1月2日出生。
原告张伟(以下简称原告)诉被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长沙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孔干雄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李斌,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孙娟、卞方,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长沙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游妮妮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1977年,原告进入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原长沙市电信局)工作,1985年5月1日,原告因工受伤停薪留职一年。1992年,原告因吸毒被劳动教养两年六
个月。因原告在劳动教养期间表现较好,单位同意帮教,1993年10月,经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出面协商和省劳教局批准,提前释放。但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却没有为其安排工作。2009年4月,原告得知自己已被除名,于是去单位查看处理文件,发现电信局长电(92)局字第234号《关于对张伟作除名处理的决定》以张伟停薪留职一年,期满后既未要求继续停薪留职或复班,又未申请调出或辞职,造成旷工为由,给原告予以除名。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明知原告在劳动教养,却以旷工为由,在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原告除名,不仅违背了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而且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请求法院:
1、判令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撤销1993年9月30日长电(93)局字第234号《关于对张伟作除名处理的决定》,给原告恢复劳动工作关系;
2、补发(从1993年9月30日至2009年5月26日的工资,共计48万元,每年3万元×16年)。
3、依法办理企业应为职工办理的五项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4、判令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赔偿因工伤造成的损失30万元。
5、判令两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长沙分公司辩称,原长沙市电信局于1993年9月30日作出《关于对张伟作除名处理的决定》,之后张伟多次要求重新上班,原长沙市电信局也多次向其做了拒绝的解释说明,可以推断出原告对于该决定是知情的。张伟并没有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申请仲裁,现在提出诉讼已超过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1977年,原告进入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原长沙市电信局)工作。1992年6月,原告与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签订停薪留职协议书,自1992年7月1日起至1993年6月30日止停薪留职一年自谋职业。1992年7月6日,原告因吸毒被劳动教养两年六个月。1993年9月30日,原长沙市电信局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给原告予以除名,并下达了长电(93)局字第234号文件。之后,原告不在被告处工作,被告也
没有发给原告任何费用费。原告认为2009年4月查询人事档案时,才得知其已被被告除名;并认为该文件没有送达,是无效的,于2009年5月22日,向长沙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长沙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已超过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由作出《不予受理通知书》,决定不予受理。原告遂于2009年5月26日诉至本院,请求裁决。
上述事实,有湖南省新开铺劳动教养管理所证明、长电(93)局字第234号文件、劳动仲裁不受理通知书、当事人陈述、庭审笔录等在案佐证,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1992年7月6日,原告因吸毒被劳动教养两年六个月,1993年9月30日,原长沙市电信局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给原告予以除名。此后,原告未在被告处工作,被告也未发给其工资福利待遇。此时,原告应当知道其作为职工的劳动权利已被侵害,但其直至2009年5月22日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第六条、第二十三条、《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第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张伟的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10元,因适用简易程序减半收取5元,由原告张伟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孔干雄
二○○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书记员吴霞
第四篇:李为诉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李为诉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
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雨民初字第1927号
民 事 判 决 书
原告李为,男。
委托代理人李斌,湖南环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住所地在长沙市雨花区韶山路77号。代表人李肃懿,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孙娟,女,1981年10月30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卞方,男,1975年1月25日出生。
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住所地在长沙市天心区黄兴南路6号。
代表人周晓春,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游妮妮,女,1982年1月2日出生。
原告李为(以下简称原告)诉被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长沙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孔干雄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李斌,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孙娟、卞方,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长沙分公司游妮妮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被告利用原告不慎染上毒瘾的过错,威逼原告写退职报告,违背了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原告写的是退职报告,被告对原告作出辞职决定,没有事实依据。被告没有
把对原告作出辞职的决定告知或送达原告,程序违法,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请求法院:
1、判令撤销被告1992年10月8日长电(92)局字第219号《关于批准李为同志辞职报告的通知》,恢复劳动关系;
2、判令两被告从1992年10月其补发原告的工资51万元(每年3万×17年),并依法办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社会保险。
3、判令两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长沙分公司辩称,原长沙市电信局于1992年10月8日发出批准李为辞职的通知,之后李为多次要求重新上班,原长沙市电信局也多次向其做了拒绝的解释说明,可以推断出原告对于该决定是知情的。李为并没有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申请仲裁,现在提出诉讼请求已超过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1982年,原告进入原长沙市电信局工作,1991年因吸毒被劳动教养一年。1992年9月26日,原告向原长沙市电信局提出退职申请报告,该报告称“由于我交友不慎,染上吸毒,被公安机关收审近一年,我的错误严重地损害了邮电职工队伍的纯洁性。我决定申请退职,特此报告,请领导批准。”1992年10月8日,原长沙市电信局经局长办公会研究,以长电(92)局字第219号文件《关于批准李为同志辞职报告的通知》,批准原告辞职。2003年10月,原告以其直至2003年9月才知道长电(92)局字第219号文件为由,向长沙市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撤销该文件。长沙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03年10月13日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原告遂于2003年10月23日诉至本院,2004年4月19日,本院以(2003)雨民一初字第1583号民事裁定书驳回原告的起诉。2009年6月1日,原告再次向长沙市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09年6月2日,长沙市劳动争仲裁委员会以已超过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原告于2009年6月22日再次提起诉讼。
上述事实,有退职报告、长电(92)局字第219号《关于批准李为同志辞职报告的通知》、2003)雨民一初字第1583号民事裁定书、不予受理通知书、当事人陈述、庭审笔录等在案佐证,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原告于1992年9月26日申请退职,1992年10月8日,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批准原告辞职。此后,原告未在被告处工作,被告也未发给其工资福利待遇。此时,原告应当知道其作为职工的劳动权利已被侵害,但其直至2003年10月13日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04年4月19日,被法院驳回起诉后,于2009年6月1日再次申请劳动仲裁,原告的申请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第六条、第二十三条、《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李为的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10元,因适用简易程序减半收取5元,由原告李为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孔干雄
二○○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书记员吴霞
第五篇:耀轩诉河南人民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耀轩诉河南人民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二七民一初字第474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王耀轩,男。
委托代理人郭银颂,郑州市中原区林山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河南人民印刷包装有限公司,住所地郑州市兴华南街5号。
法定代表人邢修省,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胥晓磊,河南大正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王耀轩诉被告河南人民印刷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印刷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耀轩的委托代理人郭银颂,被告印刷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胥晓磊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王耀轩诉称,原告原是郑州市人民印刷厂的职工,1995年3月,单位全体职工工资上调,但是由于效益不好,上调的后的工资标准仅执行了一年,即至1996年3月,就又下浮到上调前的水平。1997年,原告的单位被被告兼并,兼并方案中约定,由兼并后的单位上浮职工工资到档案工资水平,但是兼并后,被告的效益仍然没有改善,给原告发放的工资仍是上浮前的标准,当时被告承诺,企业效益好转时把所有减发的工资一次性补给原告,原告也表示同意。由于被告的经营一直没有起色,2007年被告拟进行政策性破产,将企业注销,而此时已有部分职工退休或解除劳动关系,经过两年的酝酿,2009年9月,被告在家属院公布了对已退休职工当年减发应补给的工资登记表,准备兑现以前的承诺,但被告没有对原告有支付意向,原告问被告,被告称,只有通过诉讼才能解决,原告向劳动争议部门申请仲裁,但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故原告诉至本院。请求:
1、被告支付自1996年3月
至2002年4月对原告减发的工资20 411元;
2、本案的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原告提交的证据有:
1、企业新拟基本工资标准调整表;
2、个人基本情况信息资料;
3、郑州市二七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申诉通知书及送达回证;
4、中国抽纱河南进出口公司兼并郑州市人民印刷厂实施方案;
5、2009年9月,退休拖欠职工工资测算登记表(复印件);
6、工商登记资料;
7、牛林森、吴春梅证人证言。
被告印刷公司辩称:
1、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根据;
2、原、被告的劳动合同已于2001年前后解除,被告依法给原告发放了生活补助费,并将其档案关系转到郑州市失业办,原告已领取了失业证及失业金,被告不欠原告工资;
3、因原、被告早已解除劳动合同,原告起诉不仅超过了仲裁时效,也超过了诉讼时效,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提交的证据有: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劳动合同书;
3、终止劳动合同的决定;
4、人民印刷厂付款明细表;
5、郑州市失业职工审核登记表;
6、被告财务报表;
7、职工安置方案实施细则。
经庭审质证,对原告提交的证据1、2、3、4、5、6、7,被告对该证据1、2、3、4、5、6的真实性均无异议,本院对上述证据的真实性予以认定,对原告提交的证据7,被告有异议,认为两个证人均是退休职工,和原告情况不一样,且证人所要证明的补发工资的标准矛盾。对被告提交的证据1、2、3、4、5、6、7,原告对该证据的1、2、3、4、5、7的真实性均无异议,本院对上述证据的真实性予以认定,对被告提交的证据6,原告认为与本案无关。
根据上述有效证据,本院确认如下案件事实:原告原系郑州市人民印刷厂的职工,1995年3月,郑州市人民印刷厂对原告的工资标准进行了调整,将原告1995年3月之前的工资标准272元调整到451元,增加了179元,1997年中国抽纱河南进出口公司与郑州市人民印刷厂签订兼并实施方案,约定中国抽纱河南进出口公司对郑州市人民印刷厂实行有偿兼
并,整体接收,全员安置企业职工,该方案还约定,兼并协议生效后,按照企业效益情况对在岗职工逐步上浮所下浮的工资,三个月内达到档案工资。郑州市人民印刷厂被兼并后,成立被告即河南人民印刷包装有限公司。之后,原、被告签订劳动合同书,劳动合同到期后,被告作出豫人??002】第3号文件,原、被告劳动合同自2002年2月28日期满,2002年3月,原告自被告处领取了因终止劳动合同的生活补助费,另外,原告每月可到二七区失业保险机构领取失业救济金和医疗补助费,享受期为24个月。2009年9月,被告公布退休拖欠职工工资测算登记表,准备对该公司的退休人员补发1996年3月以来所拖欠的工资。原告认为,其作为被告的职工,在1996年3月以来的工资被告也应该补发,遂向郑州市二七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仲裁委员会以超出仲裁受理时效为由,作出二七(2009)不字第40号不予受理申诉通知书。原告不服上述仲裁,诉至本院。
本院认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本案中,原告原系郑州市人民印刷厂职工,郑州市人民印刷厂被兼并后,原、被告签订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于2002年2月28日到期,故原、被告在2002年2月28日前存在劳动关系。根据1997年6月郑州市人民印刷厂与中国抽纱进出口公司签订的兼并实施方案,被告应按照企业效益情况对在岗职工逐步上浮所下浮的工资,三个月内达到档案工资。该实施方案签订后,被告因企业效益不好,未将原告的工资调整到档案工资。2009年9月,被告对其单位的退休职工补发了自1996年3月以来的拖欠工资,使其月工资额达到档案月工资额,原告作为该公司职工,其自1996年3月至劳动合同终止前被被告拖欠的工资,被告也应予以补发,因被告未向本院提交原告在其单位工作期间的工资表,故原告要求按照企业新拟基本工资标准调整表计算被告减发的工资,本院予以支持,故原告要求被告补发自1996年3月1日至2002年3月1日72个月的工资,每月按照179元补发,共计12 888元,本院予以支持,超出该部分的请求,本院不予支持。被告的辩解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河南人民印刷包装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补发原告王耀轩自1996年3月1日至2002年3月1日的工资12 888元。逾期履行,加倍支付迟延期间的债务利息。
二、驳回原告王耀轩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10元,由被告河南人民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一式十二份,上诉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马江平
代理审判员王迪
人民陪审员方红
二O一?年六月七日
书记 员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