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县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02:2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县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县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加强县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改革是唯一出路—关于加强县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在我们大谈招商引资,向外全方位推介桃花江山美、水美、人更美,不断加速城镇化建设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窗口”和“脸面”——县城的市容市貌如何?也许,我们大家深感不尽人意!为此,我们最近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形成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现状2000年底,县委、县政府把

桃江定位为“长株潭后花园”。对县城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打造江南名镇”的美好目标,并确立了“西改东建,以建为主”的县城发展战略,要求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县城,以大思路、大框架、大发展建设东区。2001年桃花江广场、桃花江大道、金盆路等工程项目相继开工,拉开了建设大东区的序幕。至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7.2km2,涵盖8个社区,近10万人口(其中桃花江镇人口8.5万)。由于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县城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县城管理有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市容管理等多个方面。从调查了解情况来看,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与问题,但最突出的问题是市容管理水平难提高。近几年来市容管理大大加强,尤其是四大秩序整治,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赌的,但由于多种原因,县城市容管理水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1、绿化。城市绿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供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同时,塑造一个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体现一个城市的特色与品位。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及省政府出台的条例《实施办法》和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到200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5,绿地率30以上(其中旧城区改造后不低于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7m2,但现状与要求相距太远。其一,绿化水平低。县城建成区绿化区域总面积为50万m2,绿化覆盖率为6.9,绿地率为4。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0万m2,人均公共绿地仅1m2。其二,绿化分布不均衡。东区绿化率较高,西区绿化率很低,不会超过2。其三,绿化率提高不易。西区是商业区,人口稠密,但由于历史原因,建筑比邻间距非常小,只能在旧城改造时见缝插针。其四,绿化意识薄弱。从2001年以来,西区新开工项目的建设用地面积为4300m2,但绿化率只有4;东区新开工面积50000m2,绿化率只有8。竹业城建设规划了绿化面积,设计了绿化项目,但最后投资商未予执行;西区星海城,建设用地面积1000m2,但规划中的绿化面积被投资商挪作他用,什么绿化也没搞。过去的绿化没搞好,现在的绿化依然搞不好。我们仍然生活在“水泥森林”之中,“花园城市”只是遥遥无期的梦想。

2、基础弱。近年来,我县投入环卫资金150万元,购置了5台环卫专用车,安装地埋式垃圾箱54个,添置果皮箱及小型垃圾箱2500多个,县城日清扫面积达55万m2,日清运垃圾160吨,基本保证了县城的干净,但要进一步提高环卫质量,可谓困难重重。其一,资金严重不足。环卫处现有正式职工92人(其中13人退休),临时工98人,每年含政府拨款与有偿服务费在内的收入共120—150万元,而支出为210万元,缺口达60—90万元。加上环卫处历年负债建设,尚欠贷款、集资款、工资、社保、医保金等182万元(此为审计结论),所以资金运转非常困难,人员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其二,设施老化。除近年新添置设施外,其他设施已破旧不堪。二台洒水车分别使用了8年和10年,是濒临报废的病车,经常出现误工现象;40个钢板斗已有50被腐蚀报废,垃圾裸露率为30。44座公厕只有6座是水冲式的,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分布不均,目前东区没有一座公厕。其三,垃圾场建设迫在眉捷。现团山垃圾场已接近最大容量,至多可供填埋半年左右。环卫部门对新垃圾场选址有2个方案,一处是七里村,总投资约600万元;一处是水口山,总投资约400万元。但垃圾场建设费用无着落。

3、秩序乱县城秩序经大力整治已有明显好转,尤其是西溪街、戏台坪等处现已基本畅通。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屡禁不止的乱贴乱画、乱挂乱吊,屡罚不绝的乱摆乱设,屡教不改的占道维修、乱挖乱建,屡惩不断的乱停乱靠,这些问题始终是城管工作中任务最重,管理成效最差的“老大难”问题。今年2—10月,城监部门发放门前三包整改通知2000余份,拆除乱搭乱建棚点200多个,规范违章摊点8000多次,处罚卫生差的门店1000多个,协助交警部门规范和处罚车辆违章4000多起……上述数字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秩序混乱实在是触目惊心。究其原因,有4种:①市民整体素质不高,秩序意识不强。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占道经营的“游击战”与越店经营的“阵地战”比比皆是。据10月26日上午统计,西溪街的越店经营与占道经营分别是21起、8起;11月3日上午统计,蔬菜公司附近乱停乱靠25次。②弱势群体利益与管理工作有矛盾。大多数违章者是县城老弱病残或“4050”人员,谋生技能不强、资

第二篇:关于细节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细节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差别体现价值细节铸就经典

摘要:阐述了细节管理是精细化管理最基础、最直接的基础工作,企业成功和持续发展,离不开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并通过文化理念的引导,让全体员工形成对细节的精确把握、养成关注细节的习惯,最终形成优秀的细节文化。

关键词:细节管理调查思考

“差别体现

价值、细节铸就经典,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已成为当今企业竞争力不可复制的根源,也是企业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最基础、最直接的基础工作。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固然与宏观战略有很大关系,但在现代企业竞争形势下,成败往往仅仅取决于细微环节的点滴差别。谁更注重细节、更讲究细节上的差异化,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精细,谁就能成为竞争中的强者。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就是强劲的竞争力,而现代企业竞争的关键就是细节竞争,企业的成败往往是由一个个细微环节的差别造成的,戴尔的成功则源于对细节无微不至的关注,正所谓“差别体现价值,细节铸就经典”。

射击冠军与亚军的差别很可能只有0.01mm或者更小的差距,但这就足以决定结果了。丰田的汽车比同类汽车的密封系数高1%、省油1%、噪音小1%,这就决定了丰田的地位。1%的差距有多大?小!太小了,但它确是成败的关键。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说:“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人们在看待企业成功与失败时往往只看到大起大落的结果,却忽视了造成这种结局的根源。事实上,企业的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距离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般遥远,更多时侯成功与失败就差那么一点点,甚至可能是近在咫尺。有时候,成败仅仅取决于1%的差距,做不好细节管理则成中有败,重视细节、勤于加强细节管理则会败中求成,归根结底,企业的成功和持续发展,离不开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迈克.戴尔认为:“企业要想做好、做强、必须从产品设计、价格政策、渠道建设、品牌培植、技术开发、财务监督、员工培训、文化理念、战略定位等各方面一一做到位才行,任何一个细节的薄弱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的最终失败”。刚刚在大风大浪中挺身而过的船只,没准很快就会在小阴沟里侧翻,这并不是无聊时的凭空诅咒,而是长期以来诸多伟大人物或伟大企业的经验之谈,这也正体现了细节决定成败的真理。

然而,细节管理离不开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规模化。世界经济正朝着全球化、一体化的方向迅猛发展,标准化是全球化的基本门槛,戴尔公司以其精到的标准化细节管理跨过了这道门槛,为自己赢得了广阔的全球市场。戴尔模式的不可复制性和不可超越性在与对细节的高度关注,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确。关注每一个细节,使每一个人都按标准化要求做事,使每个细微环节都达到标准化水平,甚至把这种标准化精确到肉眼看不到的范围。人是一种社会合作型的动物,通过社会各成员彼此之间的分工合作来达到整体及个体增强与自然抗争力的目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各成员彼此之间的分工协作越来越密切,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使用的工具日趋复杂,分工合作的团队越来越大。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人类达到此要求?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就和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必然会产生语言文字、必定要制定规章法律一样,“标准化”也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进入以机器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阶段,科学技术适应工业的发展,为标准化提供了大量生产实践经验,也为之提供了系统实验手段,摆脱了凭直观和零散的形式对现象的表述和总结经验的阶段,从而使标准化活动进入了定量地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的科学阶段,并开始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在广阔的领域推行工业标准化体系,作为提高生产率的手段,因此,可以说标准化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大势所趋。

“业精于勤、事成于细;关注细节效率第一”。要充分柔合各种细节,并在细节上不断创新、改进,是企业形成巨大竞争力的源泉。成功始于勤奋,源于对细节的不懈努力,不怕辛苦,只要有瑕疵,就要想办法改进;不怕繁琐,只要有改善的可能,就要着力创新;随时反省自己,突破自我——这就是戴尔的一贯风格。事实上,戴尔细节上创新的案例可谓数不胜数,仅公司内单以员工命名的小发明和小创造每年就有几十项之多。更多时候,在细节上不断磨练,使产品更贴进消费者、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自1992年以来,美国戴尔公司平均每年销售额增长54%以上,由一个名不见传的小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公司创始人、ceo迈克.戴尔的个人财产已达165亿美元,公司股票来收益率达87000%。

企业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何谓创新?大的、全的、高科技的就是创新吗?迈克.戴尔在谈到创新时说:“创新不等于高新,创新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现代企业的经营,只有重视细节,并从细节入手,才能取得有效的创新。正如中国古

代的大学者老子所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一项创新在开始之时很可能是非常不起眼的,是细节上的问题。但它的意义和影响有时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是这些细节创新的堆积成就了巨大的竞争力。那么管理创新体现在细节上有那些种类、应如何入手是我们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穷则变,变则新”,守旧失败,创新必胜,这已

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任何企业、任何人,如果停滞不前,不思进取,其结果必定是机失财尽,被时代淘汰出局。只有努力发展,寻求新起点,适应事物与时代发展的特点,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管理创新可以以下几种方式入手:①方式创新——积极求变创新。处在知识经济的变革时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必须从常规阶段进入创新阶段,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机遇存在变革之中,其核心在于创新。要主动地去推进变革,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注重主动与创业精神、远见与价值控制,依靠信息共享、虚拟整合、企业间相互依存,从而不断创造优势,为赢得未来市场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②观念创新——战略创新意识。企业领导是创新的决策者和组织者,成功的企业领导要有高度的洞察力和创新意识,先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积极有效地组织企业的创新活动,并推动技术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要从战略上、全局上,即从企业乃至国家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出发,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决策和规划。③组织创新——扁平化的组织机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知识在管理及劳动者之间共享,企业组织等级结构已不再受到管理幅度的限制,造就了一种崭新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中等级型组织和机动的计划小组并存,具有不同知识的人分散在结构复杂的企业组织中,是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裁减人员的紧凑而富有性的新型团体组织。它具有敏捷、灵活、快速、高效的优点,加速知识的全方位运转,以提高组织的绩效。不但降低了企业管理的协商成本,还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满足用户的能力。④战略创新——全球化的经营战略。全球化的战略,是面向全球开发与配置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资源。建立一套基于国际分工协作的高效生产体制,根据不同地区技术发展水平、优势、金融风险和企业需要来组织技术开发、配置资本和利用人力资源,建立各种形式的海外生产基地。通过启用当地营销人才或加强培训等方式,大力培养不仅懂营销、懂外语,而且熟悉为地文化特点和消费习惯的营销人才,建立面向全球的网络市场营销体系,迅速准确地把握市场信息。⑤制度创新——学习型的企业组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市场信息复杂多变,人类知识日益膨胀。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学习型组织的发现,是企业制度的一次创新,真正出色的企业,都是那些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能不断学习的组织。未来理想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学习型组织,超越自我,不断学习,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客观地观察事物。建立共同愿望,把领导者个人的愿望转化为能够鼓舞组织的愿望。组织团队学习。运用深度交谈和讨论,建立真正有创造性的“群体智力”。⑥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观念的创新在整个创新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心始终是围绕人来展开的。服务型管理理念。知识经济对管理者在组织结构中的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管理者的职责在于员工提供完成工作所需的资源,而不是给能够完全独立工作的员工施加太多的控制。管理层对员工所提供的资源支持包含了多个方面,从最基本的对员工之间工作的配合协调,到更好地设计和定位员工在公司内部的发展前程等,使得员工更乐于且有能力承担多方面的责任。学习型管理理念。知识经济要求企业更加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通过学习型的管理,构建学习是工作、工作是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将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系统地从过去和当前的研究项目和产品开发中学习,同时组织内部成员加强联系,实现资源有效共享。培训不是一次性,而是持续不断的活动。团队型管理理念。有效的团队是组织结构的最大精简,在一些集团组织中,各成员公司与集团中心之间相互依存,其整个组织结构更具弹性,并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市场保持持续的平衡进程。团队成员各有各的基本位置,但并非固定不变,各种功能角色之间不但有很多协同工作的机会,而且相互间可提供更深人的了解和更灵活的配合。某种形式的团队能够做什么,以及如何加以利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细节是琐碎的、微小的,所以必须深入到工作中去,才会发现它是否存在问题。戴尔要求管理者必须深入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并且具备完美精神。把简单的事做对,把平凡的事做好,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要让每一位员工形成深入到工作中去的习惯,立足于工作最深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不深入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就不可能发现各种存在或潜在的问题,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极其危险的。企业要发展,离不开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小事情往往能带来大问题,对细节的忽视,极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细节最容易被人忽视,却最能反映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真实状态,所谓“见微知著”。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细节的成功看似偶然,实际孕育着成功的必然。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管理无小事。在管理上,不存在任何应该被忽略的小事与细节。如果有的话,那也是因平时准备不充分而在应急状态下所做的迫不得已的选择。在我们轻视“小”、忽略“细”的日常工作中被忽略的恐怕不只是小事、细节,还有被一同忽略的责任心和认真态度——一种务实的工作作风。戴尔模式的精髓之一就是深入细节,实施精细化管理。但是正如戴尔本人所言:“假如我需要一个人认真地、深入地管理某项工作或某个项目,我首先会看看他是不是一个务实的人。粗心大意、虎头蛇尾的人是做不好工作的。我们需要精细化管理,但是我们首先需要务实的、优秀的人才”。最大化地实现企业的价值,靠的是精细化管理,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则需要日积月累的、脚踏实地的努力。空有一套所谓科学的理论和美好的计划,而缺乏对细节的执著追求,加上执行上的偏差,只会导致许多美好的计划到最后一个环节就已经面目全非。可以说,没有实实在在的细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机会。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在细节上的不断完善。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也是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地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可见对细节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中外共见。也就是所谓“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硕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的竞争层面。但是,对细节重视,最终要形成企业的大氛围,应该在企业文化层面上引导企业全员对细节的精确把握,养成关注细节的习惯。换句话说,就是要形成细节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优秀的企业文化到底表现在那些方面?答案是:最优秀的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是在细节上不断追求完美。为什么说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在细节上的不断完美呢?当然,企业文化的确是涵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比如企业外在的视觉文化、内在的行为文化和理念文化等方面,但是企业文化最终体现在什么方面呢?细节!到一个企业最先感受的是什么?应该是一种文化的氛围,比如企业员工的面貌精神,言谈举止,乃至一个企业角落,都在无形的反映着一个企业文化“显微知著”就是这个道理。可见,企业文化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高高在上的、虚无的东西,它确确实实表现在一点一滴的行为当中,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细节当中,一滴水可以反映海洋的博大,一滴水也只有在海洋中才能生存。同样,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企业的每一个细节的完美,也只有把企业的每一个细节都遵循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生机勃勃。

第三篇:浅谈财政会计管理调查与思考

浅谈财政会计管理调查与思考

赵瑞供稿

财政会计管理是国家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性工程。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理念,规范财政监督,是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能力和水平的基础。坚持以依法行政为导向,全面梳理会计管理事项权力清单,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全面深化财政会计改革,推动会计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把握重点,全力推动会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会计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强化会计管理工作者法律意识,切实做到依法行政,积极推行“阳光行政”。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申领、代理记账机构审批等依法行政方面,严格按照权力运行机制和要求,依法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透明,全面梳理清理权力清单和规范权力运行,查找行政审批事项风险点,评估实施效果,不断优化流程、改进措施,做到依法用权、规范管理,确保工作中不出任何问题。

(二)会计管理工作以财政工作为核心。会计工作是财政工作的基础,是保证财政改革、促进财政发展的“基石”,更是维护财经法规、防止财政资金跑冒滴漏的“闸门”。财政会计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促进财政管理和发展为核心,在增加财政收入、节约财政支出上出主意、想办法,在控制财政风险、推进财政改革措施方面做好文章。

(三)会计管理工作以贴近服务为目标。一是积极服从和服务于毕节试验区财政发展中心任务,通过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断提高全区会计信息质量,夯实了财政管理基础;二是通过强化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准则的贯彻执行,为财政改革的顺利实施 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以“零距离”、“马上就办”为思路破解当前会计管理服务中的瓶颈问题,争取开通 “毕节财政会计”官方微信平台,建立 “毕节市财政会计管理工作QQ群”、采取了“微笑服务”等便民措施,专门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财政会计综合服务窗口”,多方位服务试验区广大会计人员,使会计管理服务工作更加贴近服务对象,赢得了各行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和广大会计人员的关注和支持;四是大力推进了试验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通过建章立制、规范运作,明晰报账流程,规范会计核算,依法依规实施财务公开,促进了 “村财乡代管”财务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五是通过强化提高会计队伍业务素质,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和有效运行。

二、抓好会计从业资格及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

(一)抓宣传,提高知晓率。利用毕节财政会计网、QQ群、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介,转发贵州财政会计网上关于会计资格考试报名的公告,积极宣传、发动广大考生通过“贵州财政会计网、毕节市财政会计网” 站报名。

(二)优服务,提高报名率。组织会计服务工作人员,集中时间,学习文件,在报名期间,耐心解答广大考生的各类咨询问题,对没有条件上网报名的考生提供电脑,指导他们报名。

(三)严把关,提高合格率。在报考确认时,做到严肃认真,严格把关,对不具备条件的考生,细心解释,坚决按政策规定办事;对具备条件的考生,热情服务,做好报名后期的后续服务,多种渠道通知考生打印准考证、成绩合格申请办证等。坚持把主动热情服务、文明接待贯穿日常管理的全过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依法、公正、高效办理业务,对每一位前来办事的人员,对受理的每一笔业务都要做到尽心、尽职、尽责、敬业,对所有咨询人员,耐心细致地给予答复,不能立即答复的,事后及时反馈至当事人,充分体现财政会计服务窗口的良好形象。

三、做好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加快从注重管理向注重管理与服务并举转变。县区级会计管理机构要在做好原服务工作的基础上,从代理记账行业管理、会计人员培训等方面,做好政策引导、延续服务。会计核算中心转型后,会计核算业务退回单位,一些单位没有独立记账条件,按照《会计法》规定,引导单位与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签定协议,实行代理记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通过社会力量,举办会计人员考前辅导、会计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会计考试的通过率及会计人员业务技能水平。通过网络平台,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和会计人员双向选择,促进经济更好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管理,加快从重点发力向全面推进转变。做好“村财乡代管”调研,一是继续加大对村级报账员和乡镇干部财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二是理顺财务管理关系,开展村民代表会议,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用制度促管理。三是加大对基层代理记账工作的监督检查,通过抽查账务,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费票据的监管,重点检查会计核算的完整性,督促村级所有收入、支出全部纳入会计核算范围。

(三)深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创建活动,由突击工作向规范长效工作转变。结合各项会计制度、准则执行情况,加大调研检查力度,使单位会计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后期在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创建活动中,要加强与税务、工商部门的沟通联系,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对各类企业进行考核、检查,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对各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臵、变更、调整等事项的进行合法性审核并备案,对无证上岗、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单位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作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推动基层会计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四、创新和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进一步健全会计管理工作监督机制。会计工作监管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对实现财政收支、增收节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会计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全区行政、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引导和督导,以确保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加大会计管理工作创新力度。日常管理工作中,针对不同会计主体,在制度落实、会计人员管理上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不同层级的会计管理制定不同的措施。同时注重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勤于研究、善于探索,不断破解会计改革与发展道路上的难题,推动会计工作加快发展,着重打造区级会计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全面满足新形势下会计事业改革和发展需求。

(三)进一步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服务质量。会计管理机构是财政部门对社会服务的最大“窗口”,服务质量高低关系着财政部门的形象。在服务理念上,要注重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既要当好“管理员”,更要当好“服务员”,使会计管理部门真正成为广大会计人员的“娘家”。在工作重点上,要不断拓展会计管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将工作重心扩展到制度贯彻、人才培养、市场规范和优质服务上来。在工作手段上,要加快会计管理信息化进程,积极探索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新路子。在工作方式上,要做到日常与重点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服务与监督结合,确保管理出绩效、结硕果。

(四)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宣传和调研力度。财政会计管理部门要注重发现、挖掘、总结会计管理服务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主动宣传。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切入点、着力点,有针对性地专项调查,围绕国家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准则,强化调研,及时解决会计法规制度执行情况和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利于今后会计工作健康发展。

(五)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一是充实会计管理人员,严格把好人员“选拨关”。要积极引进政治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突出、执行力强的管理人才,搭建起干事创业的平台;二是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提升提升增提综合素质,强化考核机制建设,研究措施、制定办法,健全廉政防控机制,从制度机制上形成防止腐败的坚强防线。

五、加强财政会计管理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着力培养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财政会计管理工作热情。二是全面提高了会计行业管理的透明度。三是围绕服务不断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积极营造让会计人员满意的工作环境,树立财政部门良好的办事形象。

第四篇:关于加强县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改革是唯一出路—关于加强县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在我们大谈招商引资,向外全方位推介桃花江山美、水美、人更美,不断加速城镇化建设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窗口”和“脸面”——县城的市容市貌如何?也许,我们大家深感不尽人意!为此,我们最近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形成了一 些粗浅的看法。

一、现状 2000年底,县委、县政府把桃江定位为“长株潭后花园”。对县城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打造江南名镇”的美好目标,并确立了“西改东建,以建为主”的县城发展战略,要求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县城,以大思路、大框架、大发展建设东区。2001年桃花江广场、桃花江大道、金盆路等工程项目相继开工,拉开了建设大东区的序幕。至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7.2km2,涵盖8个社区,近10万人口(其中桃花江镇人口8.5万)。由于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县城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县城管理有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市容管理等多个方面。从调查了解情况来看,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与问题,但最突出的问题是市容管理水平难提高。近几年来市容管理大大加强,尤其是四大秩序整治,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赌的,但由于多种原因,县城市容管理水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1、绿化。城市绿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供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同时,塑造一个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体现一个城市的特色与品位。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及省政府出台的条例《实施办法》和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到200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5%,绿地率30%以上(其中旧城区改造后不低于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7m2,但现状与要求相距太远。其一,绿化水平低。县城建成区绿化区域总面积为50万m2,绿化覆盖率为6.9%,绿地率为4%。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0万m2,人均公共绿地仅1m2。其二,绿化分布不均衡。东区绿化率较高,西区绿化率很低,不会超过2%。其三,绿化率提高不易。西区是商业区,人口稠密,但由于历史原因,建筑比邻间距非常小,只能在旧城改造时见缝插针。其四,绿化意识薄弱。从2001年以来,西区新开工项目的建设用地面积为4300m2,但绿化率只有4%;东区新开工面积50000m2,绿化率只有8%。竹业城建设规划了绿化面积,设计了绿化项目,但最后投资商未予执行;西区星海城,建设用地面积1000m2,但规划中的绿化面积被投资商挪作他用,什么绿化也没搞。过去的绿化没搞好,现在的绿化依然搞不好。我们仍然生活在“水泥森林”之中,“花园城市”只是遥遥无期的梦想。

2、基础弱。近年来,我县投入环卫资金150万元,购置了5台环卫专用车,安装地埋式垃圾箱54个,添置果皮箱及小型垃圾箱2500多个,县城日 清扫面积达55万m2,日清运垃圾160吨,基本保证了县城的干净,但要进一步提高环卫质量,可谓困难重重。其一,资金严重不足。环卫处现有正式职工92人(其中13人退休),临时工98人,每年含政府拨款与有偿服务费在内的收入共120—150万元,而支出为210万元,缺口达60—90万元。加上环卫处历年负债建设,尚欠贷款、集资款、工资、社保、医保金等182万元(此为审计结论),所以资金运转非常困难,人员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其二,设施老化。除近年新添置设施外,其他设施已破旧不堪。二台洒水车分别使用了8年和10年,是濒临报废的病车,经常出现误工现象;40个钢板斗已有50%被腐蚀报废,垃圾裸露率为30%。44座公厕只有6座是水冲式的,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分布不均,目前东区没有一座公厕。其三,垃圾场建设迫在眉捷。现团山垃圾场已接近最大容量,至多可供填埋半年左右。环卫部门对新垃圾场选址有2个方案,一处是七里村,总投资约600万元;一处是水口山,总投资约400万元。但垃圾场建设费用无着落。

3、秩序乱 县城秩序经大力整治已有明显好转,尤其是西溪街、戏台坪等处现已基本畅通。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屡禁不止的乱贴乱画、乱挂乱吊,屡罚不绝的乱摆乱设,屡教不改的占道维修、乱挖乱建,屡惩不断的乱停乱靠,这些问题始终是城管工作中任务最重,管理成效最差的“老大难”问题。今年2—10月,城监部门发放门前三包整改通知2000余份,拆除乱搭乱建棚点200多个,规范违章摊点8000多次,处罚卫生差的门店1000多个,协助交警部门规范和处罚车辆违章4000多起……上述数字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秩序混乱实在是触目惊心。究其原因,有4种:①市民整体素质不高,秩序意识不强。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占道经营的“游击战”与越店经营的“阵地战”比比皆是。据10月26日上午统计,西溪街的越店经营与占道经营分别是21起、8起;11月3日上午统计,蔬菜公司附近乱停乱靠25次。②弱势群体利益与管理工作有矛盾。大多数违章者是县城老弱病残或“4050”人员,谋生技能不强、资金不够,只能小本经营,在街头从事加工、维修、开小餐馆、漫酒摊点、客货运输、废旧回收等小生意以养家糊口,这些经营活动与违章违规仅隔一步之遥,是违章违规现象产生的温床。所以管理人员纠章时,其抵触情绪十分激烈,且屡纠屡犯。③广告位与停车场地不适应需求。原户外广告大部分破损,拆除后进行了初步改造,但要统一规范,一步到位,难度较大,因而乱挂乱贴现象在所难免。如果要提高品位,就需大力发展大型户外广告牌,推出大型广告位。部分停车场地设置不合理,从客观上看,乱停乱靠难以消除。④管理依据操作性不高。这是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通病,目前县城管理主要依据是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容市貌管理条例》(1995年101号令),省政府制定的《实施细则》,这两个最权威的法规操作性不强。比如某餐馆门前纸屑成堆,你可责令老板清扫,但老板就是不扫,你罚款,他不交,那无法具体按规划操作。其结果是城管人员与经营户发生纠纷和打人事件多起,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体制落后。当前的县城管理以建设部门为主,桃花江镇为辅,其他部门配合参与。其问题是:其一,政企不分,管多了事。比如某街道旁要种100棵樟树,其运作流程是:先由绿化部门造出预算,报建设局、县政府批准,再由绿化部门去实施管理。政府(部门)只要做这么三件事:一是哪个公司要的钱少就给哪个公司做,二是做好后我来验收质量,三是谁搞破坏(如乱砍树)我处罚谁。所以政府(部门)的角色定位是管理而不是承办与作业,主要是制定、执行有关政策,从法规、政策层面来管理城市,具体作业层面的事情应交由市场去完成,政企不分可谓现行管理体制的最大弊端。其二,管理成本大增。①不要政府管的事,政府却管了。在大包大揽体制下,除管理层人员成本外,作业层人员的生老病死也由政府包下,在市场经济下这是不可能的。②利益矛盾增加作业成本。在现今模式下,县政府与具体管理部门存在利益矛盾。从县政府来看总想少出钱多办事,部门本属政府的工作机构或组成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但由于其兼具作业者身份,加上经费确实困难,能够向财政多要钱为什么不要呢?所以具体经办者由于赢利驱动,总想多得钱少办事。其三,责任不明,效率低下。大包大揽体制实际上是一种大锅饭体制——管好了县政府不会多给钱,管差了不会少给钱,管理效果与管理单位的生存与发展没有利害关系,它为什么一定要劳心劳力去管好?所以效率低下就顺理成章且屡见不鲜了。其四,难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依法治城是城市管理的要求与方向,只有走上法制化轨道,县城管理才可能适应县城快速发展的需求。在当今这种统管体制下,县城管理由于法律、法制不健全,处于行政管理与依法管理并存、人治与法制同在的矛盾中,难以形成科学而长效的管理机制。我们在县城管理上的通常作法是哪儿乱了抓哪儿,管理手段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管理时好时坏,无法保障良好效果。在县城四大秩序整治中,我们推行了“局长包路段责任制”,有88个单位参与,表面看将维护县城秩序的责任分解落实,实际上是将城镇管理义务强行赋予与此毫不相干的其他部门,而依靠的是行政权力——不干就处分你这种模式,它模糊了管理主体,未顾及管理成本,不计较管理的权利与义务,虽可取得一时的成绩,但决非长效之策。

二、改革 全国近四十个大中城市管理的实践证明了改革是唯一出路,是加强城镇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以管理科学为目标,改革统管体制。按照政企分开原则,彻底打破大包大揽的垄断经营体制,将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开,管理层由财政供养,作业层改成公司,走企业化经营路子,自负盈亏。绿化养护、环境保洁、市政设施维护,要实行建管分离、管养分开,以市场化方式,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公司或社会组织(如社区)承担,形成统一管理、多家经营、有序竞争的运行机制。从目前情况来看,环卫、绿化、路灯、自来水四单位都是改革对象,可先选其中一家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力求稳妥安置人员,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全部改完。参照国企改革办法,由建设局先拿方案,在该系统宣传发动、讨论完善后报县四大家审定。改革将带来令人鼓舞的成效。其一,管理职能的明晰与专业化,必然会消除效率低下等顽症,为管理科学化打下坚实基础。其二,可以腾出更多的资金来改善管理。①在市场化与民营化体制下,由于竞争激烈,具体作业层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完全可以实现少花钱多办事或花同样的钱办更多的事的目标。②减少人员成本。由于人员分流自组公司或自谋生路,人员成本必会大大减少。③不存在管理设施购置。在现行管理模式下,管理设施都是公款购买的,改革后政府不可能再为某企业添置设施。综合来看,退一万步,即使当前建设局所有二级机构的人员一个也不分流,但作业层成本下降与设施支出归零也可腾出资金,从而缓解资金矛盾。

(二)以“三化”为内容,扩大资金来源 公用事业市场广阔,盈利稳定,几乎是旱涝保收,但现状是设备老化、管网失修、服务质量跟不上、亏损日益严重等乱象纷呈,随着时间推移必将成为政府的一大包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公用事业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拮据的财政状况决定了县政府不可能投入更多的钱,投资多元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成为必然选择,从多方面筹措管理资金是大势所趋。在公益事业中,凡有一定回报的设施改造与维护必须有民营资本参与或独资进行,凡属有偿服务的须由受益人支付一定的报酬,尽量通过市场力量来配置公益资源。除此之外,县政府应加大有关资金的收取力度。

1、扩大电费附加征收范围,降低路灯电价。电费附加,其全称为“电费城市公用事业附加。”①扩大征收范围,建立透明机制。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元月下发的《关于湖南省城乡用电同价和农网改造还贷加价有关问题的通知》(急·计价格〔2003〕125号)明确,居民生活、非居民照明、商业用电的电费附加为每度2分,大工业与普通工业用电的附加为每度0.7分。目前全县12个建制镇已实施亮化工程,但电费附加只开征了桃花江、灰山港、马迹塘3个镇,应扩大到另外9个镇。因电费附加已包含在国家公布的电价中,电力部门已按公布价格收取电费,开征的实际工作就是与电力部门结算清楚。今年3月在县政府主持下,建设局与电力局就电费附加达成一致,并签署备忘录,其核心内容是:电力局确保每年向县财政解缴115万元电费附加,超征部分80%用于偿还电力局在路灯事业中垫付的资金(经审计,垫付资金为262万元),20%解缴县财政;100万元电费附加支付电力局5%的手续费,超过100万元部分按8%支付手续费;此方案一定三年不变。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一年到底能征收多少电费附加?或者说多久才能还清电力局的帐?如果12个镇全部开征,2003年仅农电这一块就可征114万元,全部加起来估计每年的电费附加应在300万元左右。因此应建立一种公开透明机制,使县政府明了征收使用情况。②降低路灯电价。路灯用电属非居民照明类,路灯照明不以赢利为目的,属公用事业范畴,现今除桃、灰、马三个镇按每度0.786元收取处,其余9个镇按每度1.185元收取,按急·计价格〔2003〕125号文件通知,这9个建制镇的路灯电价应为每百度0.7

36元,县计物局应向市计物局报告,申请把电价立即降下来。路灯电费是由电力部门在电费附加解缴前直接扣除,因而降低路灯价格就是增加电费附加。

2、开征异地绿化费。新开项目的绿化工作务必达标,未达标者必须开征此费,其目的在于减轻财政投资压力。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国发〔2001〕20号文件及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和开发住宅区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根据绿化规划和工程定额标准,在基建投资中安排配套绿化资金,确保绿化建设。对绿化用地面积,因特殊条件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后,将绿化资金交由绿化主管部门进行异地绿化。全国大部门城市已开征了异地绿化费,但我县还没有开征,建议尽快尽早开征。应由建设部门拿出具体方案,经县政府批准后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3、提高排污费标准。排污费的准确名称是:“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根据湘价费〔2001〕261号文件精神,我县制定的排污费标准为每吨0.05元,从实际情况看,这点钱不可能进行污水处理。县城建一个处理能力为300万吨的污水处理站,少则600万元多则上千万元,而每年的污水处理收入只有1.23万元(前已述及),所以最终果就是污水直排,严重污染资江水质。2004年4月6日,省政府出台的排污收费指导标准为每吨0.2元,现在长沙市为每吨0.4元。我县具体采取什么标准应通过听证会进行确立。

4、改革环境卫生费收取方式,减少跑冒滴漏。环境卫生费本是一种有偿服务费,由环卫处与社区(负责小街小巷卫生)分别收取,不论环卫处还是社区,卫生费收取都非常不易。环卫处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10几人的收费组负责此事,但收费成本高昂,收费效果不很理想,至目前止,环卫处还有13万元卫生费未收到,将有关门店一状告到法院,除去受理费等费用,到手的不会超过4万元。社区卫生费也不易收取,每年40多万元卫生费,能收到一半就不错了,社区工作人员最不愿干的就是上门收费。卫生收费难是各地城镇管理中的一件头痛事,近年来很多地方已进行改革,改在自来水中收取,湘价服〔2003〕150号文件也是如此要求。建议:居民卫生费由自来水代收,车辆卫生费由交通部门代收,单位卫生费由财政代扣。具体标准是一个敏感问题,现行标准有些乱,有5元的、10元的、12元的、18元的几种,应根据指导价格分别召开单位、门店、车主、居民听证会,确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三)以市容管理为重点,建立长效机制 所谓长效机制,我们认为其核心是责权利相统一。

1、制定市容管理规划与标准。我们要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要打造江南名镇,必须有规划,有各项管理工作的相关标准。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园林绿化工作还没有相应规划,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因此,我们应先来一次清理,看看缺少些什么,力争制定出科学而长远的规划及具体而可行的标准,比如优化的道路结构、良好的垃圾处理设施、合理的市场布局、美化的县城空间景观等。

2、建立综合执法机制。在县城管理中,执法者有城监、环卫、绿化、规划、城建等部门,管理力量分散,反应速度慢,执法能力弱,所以必须整合城管资源,形成强有力的综合执法机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综合执法队伍须有公安的参与。从上海、香港、新加坡等秩序良好的城市来看,“一警多能”确是一条好作法,宁波等地还干脆推行了“城管、警察、法庭”的城管模式,建议在公安系统内设立城管分局,或抽调适量干警参与。

3、建立责任机制。其一是实施路段长承包责任制。将县城划成若干区域或路段,据其管理难易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与经济标的,以招标方式承包给管理单位,年终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兑现,奖优罚劣。其二是改革用人机制,实行末位淘汰。队伍内部进行优化组合,中层骨干一律竞聘上岗,做到能上能下,淘汰者只发给生活费。

4、建立监督机制。在内部监督上,成立专门的督查小组,每周对各执法组的工作进行随机检查,每月进行总结,对管理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责令整改。在外部监督上,从社会各界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工作人员、市民中聘请执法监督员,全方位监督执法管理工作。

5、改“局长包路段责任制”为“局长包机关责任制”。局长应负责本局的人员、车辆不违规违章,如有违反,一次通报,二次警告,三次在“三个文明”考核中扣分,并对屡犯不改局的局长给予适当处分。

6、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门前三包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按路段长责任制分段承包管理好,对不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单位、门店给予相应处罚。湖南桃江县委政策研究室:六的云

关于加强县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社会创新管理调查与思考

政府转型引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广东省惠州市转变政府职能与社会创新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中央党校第32期中青一班第二支部第二小组课题组

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如何创新方法、率先突破,不少地方有不同的探索。广东省惠州市以促进政府转型为着力点,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全面谋划、扎实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惠州是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首批23个试点单位之一。近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以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提出的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为总目标、总任务,率先提出和实践“人本立市”战略,推动政府转型,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突出公共职能,打造服务政府。如何发挥政府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治理型转变,打造服务政府,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惠州市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引导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激活了市场主体,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一,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强化政府引导和服务功能。经济是民生的保障,而经济发展需要优质的大项目和相应的大环境。根据优越的港口条件,惠州市坚持“海油搞建设,惠州作保障”服务理念,为促进中海壳牌、中海油等大项目上马建设,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提供配套服务。目前,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年炼油能力达1200万吨,年产乙烯100万吨,并形成炼化一体化、上中下游配套的石化产业集群,成为全球领先的石化产业基地。另外,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惠州形成了“两链条三基地”:平板显示产业链、LED产业链、全球最大移动通讯产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汽车电子生产基地、广东省清洁能源基地,等等。这些产业效益普遍较好,对地方财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097亿元。第二,以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推进政府管理变革,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惠州市通过连续四轮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项目削减了74.5%;组建市行政服务中心,55个办事单位进驻,对216

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集中办理,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出台《惠州市企业登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方案》,破解企业“注册难”;制定并实施关于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28条”,为企业减、免各种费用3.5亿元。第三,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为重点,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近年来,惠州加大市级财政统筹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完善城乡功能配套;继续实施“双转移”战略,推动龙门、惠东产业转移园建设,并取得新成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和信息畅通建设,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人民福利优先,打造民生政府。如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政府从经济增长型向民生优先型转变,打造民生政府,是新世纪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惠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围绕建设民生政府,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推进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不断提高全市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了幸福感和归属感。第一,率先提出“人本立市”发展战略,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2006年底,惠州市第九次党代会在全国率先提出“人本立市”战略,市十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人本立市”。惠州市还率先提出打造“民生财政”,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2011年达到63.9%。第二,努力办好民生实事,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围绕实现“户户有就业”,将项目建设与促进居民就业创富结合起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争创省“教育强市”;率先实现医保“三网合一”和全覆盖,全面实施“一村一站一医生一护士奖励一万元”,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每年投放2000多万元,对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所有对象实施免费婚检和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投资400多万元,开发建成全市联网的“儿童免费接种系统”,“健康惠州”建设成效明显。第三,全力促进富民共享,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惠州市围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建设和补贴156家“平价商店”,抑制周边商家物价,每年间接为百姓节约开支6000多万元;推进“村企合作共建新农村”,创新实施“双项目”(对贫困村建设脱贫项目,对贫困户开发致富项目)扶贫法,全市74个省级贫困村和1.23万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7年的3.19:1缩小为

2.43:1。通过这些措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

创新社会管理,打造高效政府。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进政府从包办社会的全能型向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有限型转变,打造法治政府,是近年来全国开展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惠州市围绕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建设小政府、高效政府和大社会、善治社会,初步实现了从管制型向服务与管理并重型转变。第一,探索基层民主自治有效载体,不断拓展群众社团有序政治参与。扎实开展“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完善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机制;率先探索网络问政,举办书记与网友见面会,开通书记微博,创新搭建了“惠民在线论坛”、党政领导信箱等网络问政载体,打造了网络问政“惠州样本”,被评为“中国互联网与社会管理创新城市”;创新基层民主政治实施形式,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四民主工作法”(民主提事、民主决事、民主理事、民主监事)、党员联系村务责任制、村(居)民议事规则等基层民主建设品牌。第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积极倡导和推动社会自治,凡是社会可以解决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交给社会;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公益性社会组织,推进政府向其购买服务;重视发挥社区作为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平台作用,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对每个城市社区每年补贴6万元工作经费。第三,发挥公安、信访、舆论和群众联合协同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开展“东江亮剑”严打整治行动,在报纸开设“„两抢一盗‟警情天天报”专栏,社会保持安定有序,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加强制度防腐,打造廉洁政府。如何加强党和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从保密封闭型向公开透明型转变,打造廉洁政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惠州市围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倡导为民服务、干净干事,在打造廉洁政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第一,增强责任意识,完善约束机制。惠州市围绕提高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水平,着力完善机关干部“三服务” 的约束机制。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先后在全市机关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机关效能建设年”、“狠抓工作落实年”等主题实践活动,成立“机关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服务。第二,扩大群众参与,推进公务公开。积极探索政府接受群众评议工作制度,连续10年开展“万众评公务”活动,率先开办“行风热线面对面”节目;以开展党务公开试点工作为契机,扎实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扎实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市政府组成部门从3

5个减少为32个;在全省率先完成公车改革,全市公车数量减少51.4%,公车经费开支总体水平下降22.3%,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第三,强化制度防腐,保持党风纯洁。围绕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建设电子监察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制度”惩防腐败体系;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查处各种贪污腐败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2007—2011年,5年共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184件,挽回经济损失1.6亿元。

总结惠州近年来以推进政府转型为抓手,扎实推进“科学发展惠民之州”建设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值得借鉴的经验:其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目标导向。惠州自2008年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以来,在全省率先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县(区)党政正职和部门正职目标责任考核;考核体系分为7大类约50个细化指标,不同职责定位对应不同指标要求,并根据形势发展进行动态调整;每年对照指标组织严格考核,达标则发给绿牌,否则给予黄牌警告,获得红牌者则追究相应责任。其二,始终坚持惠民利民的价值导向。惠州以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为总目标总任务,始终坚持发展成果惠民利民,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入实施“人本立市”战略,坚持“民共建、民共富、民共享、民共乐、民共治”,既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维护了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其三,始终坚持创新创业的改革导向。政府转型归根到底要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创业。惠州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和企业登记注册制度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通过实施全民创业五年行动纲要,出台扶持实体经济的优惠措施,设立文化产业和科技创新的专项扶持资金,充分调动了群众创业创新创造的热情。所有这些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群众活力、制度活力,营造了敢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良好氛围。

惠州的做法启示我们:推进政府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首先必须重新审视政府治理理念和功能定位,改变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状况,努力实现向提供服务、制定规则的公共服务、民生政府转变。其次要着力构建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制度。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使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依法依规运行;破除行政性垄断,消除权力寻租,放开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加强职能监督和社会监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展民主政治,保障群众在公共事务决策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实现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最后应该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转型、发展目的与发展路径、效率与公平等关系,充分认识到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认识到发展目的是以人为本,发展路径是依靠经济增长、转型升级,切不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认识到不能片面追求效率,罔顾公平,否则会导致社会动荡,最终也会丧失效率。

下载关于加强县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县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社会管理调查与思考

    XXX村创新社会管理调查与思考XX县XX镇XX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近年来,XX村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东风,积极创新基层民主管理模式,实现了由散乱向条理的华丽转型,并由此呈现了......

    关于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在大量增加。掌握流动人口现状、特点、趋势,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对维护社会治安、创建平安文明社区、做好计划生育及对社区......

    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的调查与思考[范文大全]

    关于加强湘潭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 调查与思考 唐 正 武近年来,湘潭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和719个行政村通水泥路,通畅率达到95%以上,但由于缺乏有效的......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沙湾区医院财务收支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管理一直是财政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为逐步规范公立医院财务收支管理,促进当前新一轮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根据区委、区......

    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模版)

    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农村稳定的关键环节。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仁风镇以安全、规范为切入点,理顺农村......

    加强村级规范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村级规范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村级规范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规范村务管理既是个新课题,也是个老问题,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落脚点,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

    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前不久,由州政府办组织,州安监局牵头,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州交通、交警、农机、畜牧等部门和等县市就深化交......

    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充分发挥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先进性作用,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任务。最近,我们围绕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深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党支部在这方面做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