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大学生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
关于大学生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txt“我羡慕内些老人 羡慕他们手牵手一直走到最后。
━交话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话那么值钱。关于大学生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
姓名:王俊杰学号:0944510222班级:09建工02班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知识者,我们往往能敏锐地感受到各种变化的冲击。大
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如
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就职等等。但由于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强烈的心
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所谓心理压力感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
张(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导致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研究发现,大学生主要的压力
源包括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生活、恋爱关系、经济、社会、考试、家庭、生活及学习环
境、未来、能力、个人(成长、外表、自信)、健康、竞争15种,并将主要的大学校园压力
归纳为学习烦扰、个人烦扰和消极生活事件三类。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源是,专业学习压力,生活和健康方面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家庭环境的压力,还有就业的压
力。
学习压力
作为一名学生,学习应放在首位。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更好地
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为自己增值。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满足求知欲的过
程,知识可以丰富人生,我们应该乐在其中。那么,实际上大学生在学习中是怎样的呢?根
据调查显示,当学习效率低下时,有21%的学生经常会心情烦躁,只有9%的学生不会心情烦
躁;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考试前后会感到紧张;有42%的学生认为学习中有压力,但会带来动
力;也有34%的学生认为这种压力会影响情绪。综合成绩排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在相
当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其他因素,如对老师不满,成绩不理想等也占据一定比例。
有些大学生由于认知偏差,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产生了心理挫折而在学业上出现令人
失望的事情。同时专业发展问题也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类是由于高考填志愿盲目
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进入大学后,才发现热门专业并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时倍感
压力,困难重重;另一类是由于高考分数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专业分数线,只能服从分配调剂
到学校生源不足的冷门专业,这类学生觉得自己以后的前途暗淡,不能静下来学习,倍感消
沉。有些大学生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普遍重视专业实用课程和社会急需
课程的学习,他们废寝忘食,超负荷运转,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压力重重。
生活和健康压力
现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诱发了很多健康问题。在一些杂志、报纸上也
有不少大学生生活和健康情况不理想的相关报道。那么在校园里的我们,生活和健康状况的压力是怎样的呢?。
在生活方面,据调查,有57%的学生认为现阶段生活还可以;也有27%的学生是不满意的;
很满意的只有9%。在个人健康、外形方面,49%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状况有时会感到担
忧,对自己的身形、容貌满意的学生有23%,认为无所谓的则高达45%;当健康出现问题时,有23%的人经常会感到不安,35%的人有时会不安,也有16%认为无所谓,这些数据反映了在校学生的健康状况让人忧心。
人际关系压力
总所周知,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影响非常大。对于大学生而言,人际关系
同样重要。
据调查,大约有60%的学生与班上、宿舍的同学相处的还可以,相处得很好的则分别为18%、25%,很不好的只有5%。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41%的人有时会因与同学相处得好坏而感到压力。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妙龄,向往与异性接触是很正常的心理。追求异性和被异性追求时,只有10%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压力,大部分则认为压力论情况而定;同时,在处理爱情与友情的关系时,有41%的人有时会感到困惑,认为不会困惑的也有19%。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还没走出象牙塔的我们往往对社会,对人生怀有美好的愿望。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让我们很多人感到困惑。
家庭的压力
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与家庭环境因素具有一定的联系。家庭环境好,所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根据调查独生子女承受的经济压力较小,而非独生子女所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共同愿望,于是父母不惜花大量金钱、时间将子女送到高校学习,盼望他们成为自己期待的那样,那么有多少子女会感到压力呢?调查显示只有13%的同学认为父母的期望不会对自己造成压力,其余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其中有21%的同学认为压力很大。由此可见,父母的期望也是使学生产生压力的一个因素。
就业压力
毕业生租要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就业,二是考研。随着就业竞争的激烈化,越开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这一条路。调查显示有38%的同学选择考研,48%的同学选择就业,14%的同学还不知道将来的去向。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有14%的同学认为很好,48%的同学认为一般,27%的同学认为不太好,11%的同学认为很差。调查显示有20%的同学经常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49%的同学会偶然感到担忧。说明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的前途都会感到困惑和担忧。就业前景的不明朗,竞争越演越烈,是即将踏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大学学子感到压力逼人。应对方法
1、端正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大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有压力,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端正态度对我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大学与中学的教学模式相差甚远,这要求我们转变学习方法以适应大学教育,改变过去那种态度上的被动从而做到主动自觉。进入大学时,有的同学对就读的专业不满意,于是出现消极情绪,无心向学。但如果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所学的专业,认真钻研,深入去学习,你会发现前面可能就是另一片天空!此外对于有些同学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盲目跟风考各种各样的证书,我觉得我们应结合个人的实际,理性的对待专业以外的学习,不要做无用功。、2、理性多变,多锻炼身体。“适者生存”是一条被无数事实验证过的生存法则。人不可能一辈子固定在一个地方生活。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是离家在外求学的,新的生活环境中有很多新的事物,难免会有一些人不适应,产生“高原反应”。我觉得,面对大学校园里的新生活,我们应理性应变,尽快适应。乐观的接受变化,提高应变能力将会受用终身。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应该明白人生价值的实现须靠努力,不能太在意外形、容貌。现在的大学生体质下降是普遍的问题。要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平时应积极锻炼身体,多做运动。运动不仅可以塑造优美的体形,增强体质,而且有助于我们释放压力,可谓一举几得。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
3、提高心理素质,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提高心理素质。人与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与之世纪心里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有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胆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独、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要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其次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我们应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多方位提高自己。另外,要多为他人着想。我们要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得“别人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因而不能强求,与朋友相处应存大同、求小异。
4、多方协调,相互沟通。对于来自家庭的压力,则可以多方面协调。为了缓解学生因为家庭因素所造成的压力,子女、父母、社会三方面要想办法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父母要根据子女的切身世纪来衡量,不能盲目的期望子女都能成龙成凤,而作为子女的我们也要理解父母的期盼,让父母了解我们在学校的情况,彼此之间要多多沟通,相互了解。
5、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技能。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情势,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压力。如何才能缓解这种压力,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协调。很多同学担心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社会地位和收入状况不佳,担心参加工作后不能很好的适应所从事的职业等。在现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改变就业观念非常重要,具备了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还得积极主动求职。对我们个人来说,当然需要自我努力,只有不断自我增值,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坦然面对就业问题。
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我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我们就能摆脱它的困扰,走出我们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胡德辉,大学生心理与辅导,中山大学出版社。
2、李虹,梅锦荣,大学生压力问卷调查,应用心理学。
第二篇: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及应对个案研究
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及应对个案研究
姓名 李艳丽
学号 ***48 专业 教育管理
目录
目录
----------------1
论文提纲-------------2
内容摘要(关键字):--------------------------3
正文-------------------
参考文献------------
论文提纲
一、引言------------------------------
二、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1.社会因素-2.学校因素-3.教师自身因素----------------------------
三、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措施------------------------1.寻求社会的理解和支持---------------------2.营造和谐氛围,建立有效激励机制----------3.教师正确面对职业压力、个人压力------------
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及应对个案研究
摘 要: 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应对一直是教师心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过重的压力影响到教师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甚至影响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影响,本文尝试用压力理论来研究当前教师的工作压力的来源,主要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及教师个人因素三方面探讨,并从、从社会、政府管理、职业特点、个人专业素质等方面加以分析阐述,寻求有效的对策来为教师“减压”
关键词:教师压力;压力来源;应对
压力是个体基于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工作压力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适度焦虑和紧张感,并引起体内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有机体释放较多的能量进行活动,使人反应速度加快,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从而使智力活动效率提高。但也发现,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引起有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导致有机体内活动失衡,从而带来一系列动作紊乱现象,注意力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因而活动效率降低,甚至导致活动失败。长期的工作压力过大,会引起人们持续的情绪紧张,并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心身疾病。
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巨大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的生存压力。教师职业的工作压力也愈发明显,给教师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但过度的压力则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成长。分析教师压力的来源并提出应对教师压力的对策,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基里亚克总结了六种教师的重要压力根源、时间紧迫感、社会地位低、学生无纪律、工作环境差、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同事间的冲突。库伯列出了一个完全简明的六种工作压力源:有特点工作的压力、角色压力、人际压力、职业发展、组织结构和发展、家庭工作相互作用[1]。Elaine研究发现:教师个体的角色准备、职业态度、健康状况
职业自信心和自尊心是重要的压力来源[2]。林小群研究认为:学生因素、家长因素、工作因素、考试压力、职业期望、学校组织气氛、自我发展需要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3]。本文将压力来源归纳为:
(一)社会因素
1、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值过高,首先,人们把教师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使教师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其次,这种要求和期望还体现在对教师培养人才的质量上。特别是仍有较多数的社会人士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全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把教师神圣化,全能化。往往把教育中的问题与责任归咎于教师,而忽视其广泛性和社会性。教师承担的责任远远超过他们的能力和条件,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2、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压力。超负荷的劳动负出、劳动创造出来的巨大的潜在价值、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必须更加努力支持教师在困难境况中所表现的积极性。为了挽留优秀教师继续任教,应向他们提供令人满意的工作条件和与其他要求同等教育水平的职业类别相同的报酬。对在边远地区和条件较差地区工作的教师要给予特别的优惠,这对鼓励他们留下来,不致使因合格教师的缺乏而更差是非常必要的。”[4]
3、社会舆论的关注,家长的关注导致教师压力的升温化。不少媒体对一些偶发事件的报道,将学生的安全问题、惩罚学生方法问题来审视教师的过错,家长对孩子的成绩不好、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不良态度归罪于教师。众多的社会成员往往把教育中的问题与责任归咎于教师,而忽视其广泛性和社会性,教师承担的责任远远超过他们的能力和条件,这些都直接影响教师的情绪及心理状态,造成教师工作压力过大。
4、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压力。教师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是有压力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由“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单一型转变为综合型教师;由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现代教学方式;由面向全体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5]这些都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教师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工作压力明显上升。
(二)学校因素
1、学校考核、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考核指标过细,缺乏弹性。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普遍地重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在指导或者考核上存在过细过死的缺点,导致教师疲于应付。比如:从早晚的签到签退,每周的听课次数,学生作业面批记录,指导学生的谈话记录,学生活动记录,班会记录。过细的量化考核不仅无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反而使教师工作越来越消极。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不科学。教师职称评定已成为当今社会一大诟病,大多数优秀青年教师由于资历浅,评职称排资论辈;教师绩效工资由学校统筹管理,由于发放标准的不科学性,教师怨言四起,不公平的待遇,使得教师们感到自己被埋没,产生烦闷和消极情绪,内心痛苦不堪,工作热情降低。
2、学校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教师心态,导致教师产生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可见如果教师人际关系失调,不仅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且会影响心理健康,产生心理疾病。随着学校内部各种竞争现象的加剧,如评优、晋级,排序等,进一步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教师之间不能互通有无,敞开心扉。
3、学生与教师的冲突,导致教师的情绪严重失调。
学生的不良行为,往往会得到批评、指责,随着学生或教师的情绪的变化引发一场冲突,如果没有得到有利的解决,教师和学生无法沟通,导致最后学生使用消极态度面对教师,学生的情绪会严重影响老师的情绪,加上一些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不良炒作,煽风点火,如此循环,最后会使的教师的压力无法排挤、慢慢升温,从而失去教学的热情。
(三)教师自身因素
1、人格特征带来的压力
在心理学中,“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集合,如性格、兴趣、爱好及能力等。”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戴维和瑞德(大卫& Reda)的研究表明,人格特征是引起教师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A型人格特征或外控型的教师由于其性格内向,好静,忧郁,难以适应环境,往往承受更大的职业压力。[6]
2、教师的期望值过高,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
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以至于自身压力偏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心理需要,其基本特征包括富有创造性和反抗社会上现存的文化类型等。对教师而言。许多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摊开的履历表,会被诸如“有何工作业绩、创造发明、科研成果和著作”等项目问得心惊胆战,哑口无言。这时你才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再高的成就无也帮不了你实现自我价值。
3、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的缺陷
教改、课改给青年教师提出全新要求,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和空前的超越。面对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和全新的要求,许多教师感到自身的文化素质与之相差甚远,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教师压力空前。
二、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措施
(一)寻求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艰巨性,不应求全责备;不应把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全都压在教师身上,社会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1、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应合情合理。
教师是真实的人,并非是全能的“圣人”,教师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社会各界、学校和家长等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应切合实际,为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使教师从完美形象的期望中摆脱出来,成为现实中的人,能正视自身弱点的人。
2、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改善教师待遇,向他们提供令人满意的工作条件和与其他要求同等教育水平的职业类别相同的报酬,引起公众关注教师的工作,认可他们的劳动,使教师真正体会到社会的关爱。舆论应减少对教师的负面报道,多关注教师的健康成长过程。当出现突发事件,应正确面对、处理,不应把所有过错归因于教师,多一份对教师的关爱。
(二)学校营造和谐氛围,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学校领导要发扬民主作风,尊重,信任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为教师创造展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条件。要加强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建立起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在用人策略上坚持特色特用,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长,人尽其才,使每位教师都能适得其所,为每个教职工营造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生活上,满足教师的合理、正当的需要。如住房,子女就业、夫妻分居、学习进修、个人发展等问题。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学校领导应尽可能给予关心和帮助;在评价上,摆脱狭隘的个人情感因素。使领导干部和教职工之间形成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精神,教职工之间形成团结,合作的群体关系。让教职工在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
2、完善各种制度。
学校要完善内部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老师。同时创设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帮助教师将工作和心理压力转化为激励情的动力,增强青年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学校对在职教师的培训要讲究实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分层对待,建立健全各种学习、进修等制度,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要更多地采用发展性评价,指明青年教师的发展方向,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3、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在进行激励时,一定要区分不同的人群。对人群的分析和划分有助于决策层判定采用哪一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由于青年教师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成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既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意识,在教育教学工作有所作为。同时,也比较看重物质待遇和工作环境,学校在进行管理时,要与时俱进,满足他们合理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激励。
4、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良好的学校民主氛围能为教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研究表明,教师在民主友善的气氛中,容易发挥积极性。反之,在专制气氛下容易产生压抑、郁闷等消极情绪。为此,学校可以制定计划,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增加教师之间交际的机会;定期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增进了教师相互沟通学习的机会,减少其孤独和嫉妒倾向;成立教师咨询机构,为教师提供及时咨询与合理宣泄的渠道等具体措施。这些的措施都有助于他们增强认同感,创造温馨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大的心理因素。
(三)教师正确面对职业压力、个人压力
1、正确面对课改所带来的压力。
教师应该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认真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接受教学培训,从被动的接受新课改到主动的运用和采纳课改形式,重新武装自己来面对这一重大的挑战,适应这场重大变革。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来驾驭你的教学,从而减轻课改所带来的压力。
2、不断充电,提升自我素质。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教师必须提升自我素质。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瑞士的查尔斯、赫梅尔曾指出:“终身教育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和变动社会中的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必须使自己能够不断地适应新情况。”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读书读书再读书,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每一节课。每天我们都要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我们自己要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塑造自我。[7]
3、应培养健康的人格,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地丰富完善。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人格锻炼,是减少心理挫折和压力的根本途径。教师应直面社会现实,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以平稳的健康心态去主动接受现实并适应现实;只有教师自身执著地追求,努力拼搏,才能树立其完善的人格,积极的面对挑战。
4、要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应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不要给自己过高的期望。研究表明,了解自己的教师比不了解自己的教师更具有缓解压力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正视自己,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勇于竞争,积极进取,加快专业知识和教师素养的提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进修,在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信念的同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自己的努力,找到理想与现实的最佳契合点。
5、要善于接纳他人,学会欣赏别人。在工作中,生活上与同事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以自己的真诚,换来同事、家长、学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也是缓解自身压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人杰.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和任务:世纪之交的审视.1995
[2]朱从书,中继亮,等.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
[3]高竟玉,余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教育探索.2004
[4]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5]张卓玉.构建教育新模式.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
[6]赵立芹,张海燕.教师压力成因分析.外国教育研究,2004,[7]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三篇:教师压力来源及应对方法
教师压力来源及应对方法 王娟 2010213709
一、当前教师的压力表现及其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职业压力是由于职业活动有关因素与工作者产生交互作用而产生的能改变工作者的身心状态,甚至迫使其失去正常工作能力的刺激。它是一个从业人员必然要承受的心理压力。适度职业压力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过重的压力则能产生消极作用。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形容老师职业的伟大。在人们心中,教师似乎永远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永远是夜以继日、不知疲倦的辛勤园丁,然而,却不知教师的职业压力是多么的不堪重负!教师的职业压力的存在的广泛性,对教师本身产生负面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心理、行为和生理三个方面,而且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1、工作繁重,心理承受压力大
教师的工作时间长,班级学生偏多,学科繁杂,教学任务偏重超负荷;加之多数学校仍按“提高率”“升学率”“优生率” 来考核教师,决定评优晋级和奖金发放;名目繁多的检查、考评、验收也使教师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有的优秀教师,每年都是先进工作者,却因为学生没背好课文从而进行体罚,家长闹的沸沸扬扬非要学校给个说法。那我们想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体罚事件呢?伴随着教育改革的进程,每个教师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当饭碗,工资和教学质量直接挂钩的时候,教师已没有一个宽松的外界环境耐心的对待孩子的顽皮和不上进。这些压力导致教师出现不稳定的情绪和不健全的心理,具体表现是莫名的焦虑、压抑、担扰、挫折感、无助感及缺乏安全感,并且经常感到不安,性格脆弱,丧失自信心,对工作不满意,感到疲惫等等。这些不愉快的情绪看似平常,然而“小病不医成大疾”,影响了教师的精神面貌,并对教师的身心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2、地位悬殊,心理安全感不足
近几年来,虽然教师待遇在不断提高,但与其他行业比较悬殊极大,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不尽人意”,很多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不少处于弱势的老师不适应,感到职业危机感,导致心理恐慌、行为冲动、易激动、情感失常、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等现象时常发生。而这些不良行为将损害教师的身体健康,降低教师的生活质量。
3、积劳成疾,生理机能明显衰退
职业压力导致教师生理疾病增多,损害了教师的身体健康。职业压力引起教师心理、情感和行为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对他们的身体产生消极影响,致使各种疾病的出现。研究发现,教师职业压力常常诱发心脏病、心理障碍、身体疲劳以及其他各种职业疾病的产生。而这些疾病又会导致消极行为的产生和心理方面的种种不适。
4、付多酬少,多元化需要被忽视
社会赞美教师的是春蚕精神、蜡烛精神,强调的是奉献、责任,可是相对比较而言,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获得,对他们的关爱是不够的,单一的工资收入,使大多数教师生活难以维持,长期的校园生活,单一的师生关系,校园高墙外的世界不为人知,人际关系淡薄,办事十分困难。
职业压力在对教师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必将对学校和社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因压力而引起的教师的疲惫现象必将导致教师教学效果不明显,学校教学质量的下降;有时由压力导致的教师旷工现象直接影响到学校正常教学,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甚至行为举止,并且还会成为其他教师压力的来源。
二、教师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
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体因素。社会的期望、教育的改革、学校的要求以及教师自身的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产生职业压力的主要原因。
1、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与自我价值观的冲突
教师的角色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知识的增长与更新而不断改变。在我国新时代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了,而是需要扮演着多种角色。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集体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等。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时,要求教师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当教师是纪律的维护者时,就希望教师严明公正;当教师是家长的代理人时,则要求教师工作耐心细致,对学生关心体贴。社会中人人对教师应做什么和怎样做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方方面面的角色期望直接冲击着教师自我价值观的实现,把教师职业过分的神化。使教师居在高高的“神坛”之上,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被“侍奉”为完美的偶像。社会对教师角色期望的过分,无限增大了教师的职业压力。过高的要求和期望使教师产生压力感,这类似于家长对学生如果有过高的要求和期望,会使学生由于产生过大压力而在学习上容易导致失败的道理一样。从而出现因为社会出现多种问题而谴责教师的现象,并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减少社会对教师的物质资助和精神支持,这必将妨害教师正常心态的保持,从而产生压力。
2、自我设定的期望值与自身能力的差异
传统观念中教师的形象是完美的,理想化的,这使教师成为文化中的人,教育中的人,期望中的人。所以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不得不把“完美”当作自己为人处世的目标。“为人师表”犹如“高堂明镜”时时对照自己,不但在工作上要求尽善尽美,而且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这种追求“完美”之心态容易忽略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个性、能力、机遇等。一旦自我期望过高,目标不能实现,就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对自己自责,对他人怀有敌视、对立情绪。自我设定的期望值过高与自身能力的不及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担心公开课上得不成功;害怕学生在竞赛中发挥不出成绩;拿不准领导、同事对自己的看法等。
3、不科学的教师评价与自身工作实绩的误差
教师工作若得到积极的评价,便会以饱满的情绪、更大的精力投入工作;若人为的偏差,使自己在评价中受到误解、不信任,则会产生心理负担,增加工作压力。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主要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评价结果与奖励结合,有的还成为解聘不合格教师的依据。这种评价方式大部分以考试成绩作为权衡的条件,显然忽视了教师在改变学生的兴趣、行为、品德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学生由于遗传素质、家庭教育环境不同,学生在学习技能及学习成绩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教师往往忽略或不愿意接受这种差异。各科老师最大的精力似乎都放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不管这个学生是否有能力学好课程,不管他对教学有什么样的感受,也不管他还有什么优点和特长,因为反正考试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它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直接挂钩的。近期来虽然许多学校,特别是小学,根据教育部减轻课业学生负担的指示,强调教育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而鼓舞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减轻了教师工作中的压力,但这种评价方式的负面作用依然大量存在。
4、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理念的差距
在教育理念上,“传统的教育理念突出强调社会本位。教师本位和精英主义,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扎根于教师的脑海中,且在实践中已有了相当的经验。新一轮课程改革则对旧有教育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扬弃。从总体上要求,从整齐划一到注重个性与创新,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从单一的课堂回归生活,从强调分科到重视综合,从选拔性评价到以评价促发展,从狭隘封闭到走向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180度大转弯,教师对此先是束手无策,接着便是心理的冲突和矛盾。在教育模式上。以往的教材教法的封闭性,使得教师只要对着大纲,照着教案讲,便可以把课讲好。但是,新的课程改革,给予学生与教师更多的主动性,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面对课程文本的开放性、复杂性,在备课的过程中,得花很多的心机自己寻找教学资源、开展教学设计,但是对课堂的控制性和预见性仍然是他们头痛的问题。而且,新课程的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很强,要求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充实和完善主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繁重的工作任务之下的又一大繁重学习任务。否则“随着教师资格证的全面实施,教师队伍的储备量日益增加,在岗教师若不继续学习,努力工作,就可能被淘汰。因此,教师中会有相当部分人由于能力结构和知识素养问题,面临着下岗威胁而感到生存的危机及由此产生恐慌。”
三、适应与自我调节教师职业压力的办法
教师的职业压力过大,自然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去适应与自我调节。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1、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平衡 保持良好的情绪、平衡的心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由于职业压力所带来的对自己身心健康的消极影响。经常保持喜悦、欢乐、愉快的积极情绪,处于心神怡然的轻松状态,可以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各个内部器官功能活动协调一致,精力旺盛、思维灵活、动作协调、反映迅速。对消极情绪,要学会用以下办法调整:(1)理智。当忍不住要动怒时,要学会冷静审察情势、检讨反省,以决定发怒是否合理,发怒后果如何以及有无其他更为适当的解决方法。经过三思,能消除或减轻心理紧张,使情绪渐趋平静。(2)转移。当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立刻爆发,使自己有冷静地分析和考虑问题的足够时间和机会,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的方法来分散注意力,达到松弛紧张情绪的目的。(3)幽默。幽默能使人忽略人生挫折、不幸所带来的痛苦,化消极为积极,帮助人乐观地面对人生。(4)宣泄。当心中有了不平之事,可以向组织或领导汇报,向周围人倾诉,并接受他人的劝慰和批评。通过情绪的充分表露及从外界得到反馈信息,将情绪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上去。(6)自慰。遭受挫折时,以合理化的方式来安慰自己,做回暂时的“自欺欺人”。(7)自控。按一套特定的程序以机体的一些随意反应趋改善机体的另一些随意反应,用生理过程来影响心理过程,从而达到松弛入静的效果,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消除。(8)反思。在教学与生活中要不断的反思自己是不是因为情绪激动而产生了一些矛盾,以及如何调节情绪来解决这些矛盾。
2、面对现实,完善自我认知
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只有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就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我们要做到“当别人扒下的时候,你依然微笑前行”,找回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才是强者。不少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压力时对自己缺乏了解,教学工作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目标定得太高或者过于理想化,最终难以避免挫败,导致付出与收获不相符,就会使心理失去平衡,造成新的心理问题。在工作中,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依据教师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处事主观、迅速还是民主、松散等来决定自己的教学风格。虽然教师的年龄随着教龄一年年在不断增大,但只要教师勇敢地面对教育现实的挑战,采用灵活的、追随时代变化的教育策略,就不会产生职业适应障碍、工作效率低等状况。
3、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淡薄,长期身处其中难免孤独寂寞。因此,用心交一些志同道合的益友,通过与朋友亲密的情感、语言交流,与他人之间坦诚、友好、信赖、尊重、同情与理解,可以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使自己获得安全感、满足感、舒适感。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发挥角色作用、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反之就容易导致心理障碍,陷入无穷无尽的纠纷之中而不能自拔。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到认识、接纳自己,了解、尊重他人。人一般喜欢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短处相对比,这样人就比较容易自信,但有碍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必须正视并接受来自于内部和外部,对自尊心有威胁的各种因素,如家长、学生对自己教学成果的评价,荣誉的得失,自身冲动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只有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其次,有效的沟通对人际关系的建立也很必要。国外研究发现,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中,有60%的因素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沟通的好处是既能了解别人,又能从别人那里进一步了解自己,也能容纳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对于完善自我人格有很大的帮助。
4、为人师表,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
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且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容易接受教师语言态度、行为习惯的影响。教师健康的人格特征突出表现在如何对待教育工作,怎样对待所教的学生。其中,教师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忽视。如果教师经常为不良的情绪所困扰,就会把烦恼、怨愤迁移到学生身上。如长期患病、婚姻失败、人际关系不合等,都可能使教师上课无精打采,一旦工作不如意时,就大动肝火。所以,高“情商”的教师首先善于控制与疏导自己的情绪,不在不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生气、发怒。马卡连柯以自身的体会为教师树立了榜样,他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怨的神情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示出来。”人格健康的教师应该既知道如何工作,同时又有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善用休闲时间疏解工作压力;当压力过大难以承受时,懂得寻求社会支持以避免心理失衡,调出健康心态。
第四篇:压力应对
压力应对
框架及答题步骤:
——从有人举报你笔试作弊谈起
常考问题:
得到举报你笔试作弊、面试找关系、有犯罪行为、有道德问题,考试中有取悦考官的倾向等,这种题目时陷阱题目,是下套套大家的,考核临场面对压力的问题,表现要从容,千万不要自乱阵脚。
1;一个态度:坚决不承认的坚定态度,明确表示没有该项行为,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真金不怕火炼,这只是个误会,相信真相会水落石出,如果涉及有损自身的恶意中伤和毁谤,相信自己会保留法律追诉的权利。
2;两个看法;自己与社会两个层面对这种行为的看法。
自身层面:意识层面和能力层面(讲道德所以不会也不应该、讲能力不必要,讲胸怀决不能);
社会层面:围绕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大众的看法及政府和制度等方面的威信展开论述(违背社会某种主流价值,老百姓对此种行为深恶痛绝,这样做也影响政府和制度威信)
3;三个相信:
相信自己的道德水平、伦理水平和能力水平
相信在座考官的人品和操守;相信会根据今天的我的实际表现给我一个公正客观的分数,不会受其影响。
相信法律会还我清白,相信组织会调查清楚,相信制度是严密公正的,没有做该行为相应的空间。
4;四个角色:分别围绕下面较色谈谈你的看法。普通公民:遵纪守法,恪守道德底线。大学毕业生:明是非,懂道理。公务员考生:不能带头破坏考试规则。未来作为公务员:更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5;综上所述。。。。(回答完毕)
两难选择
——从老妈和老婆同时间落水先救谁的问题(落水问题)谈起
(零和博弈与双赢博弈)
之所以出现两难,是因为在题目给定的同时,也就给定了两难标准(落水问题给定了在亲情和爱情间抉择的困惑、纠结与难以决断的标准。)
两难问题的两种破题方法: 1重构标准法:
重新确立更高的更为超脱的标准。落水问题重构新标准:以人为本,生命第一,众生平等,先易后难,所以最易救谁就先救谁,先难后易将两者皆失。看病人问题,病情的其中缓急,看母亲,百善孝为先。
2融合标准法:
以一方选择为主,兼顾融合另外一方。养老问题,选择家庭养老,辅助于社会养老的一些方式和措施。看病人问题,看母亲,待会或择日专程看望领导的妻子。摆地摊,不取缔但定时定点规范管理。免费公园人流大导致生态破坏问题,坚持不收费,但是要加强管理。
破题要点:
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要选定好标准。论述原因要周全,处理问题要圆润,统筹兼顾,切忌一刀切、不讲原则、僵硬死板。
答题步骤:
1点出两难困境,及难于抉择的痛楚。
2明确选择和做法
3阐述如此选择的标准,论述选择的原因
4采取措施满足此项选择的不足(也即是对方关切和诉求),充分全面、兼顾的处理问题.5综上所述,表达相信能突破两难困境,变零和博弈和双输博弈为双赢博弈。
居中调解
——从劝说两位翻脸的朋友冰释前嫌说起
如何规劝两个自己翻脸的好友冰释前嫌、重归于好的框架可以用来处理自己主持一个会议期间,会议的双方争吵的不可开交,甚至恶语相加的问题。
答题步骤
首先:保持中立、公正、建设性的态度解决问题
其次:具体做法
1、一各分开——防止矛盾升级恶化;劝架首先要将矛盾双方分开后或者避免在同一场合出现,对于会议问题的话,可以根据题目要求休会一段时间,将会议的双方分在不同的会议室进行隔离,要求双方克制冷静,防止矛盾升级
2、两面交流——对分开的双方分别进行交流,听取各自诉求。
3、寻找三个点——通过听取诉求,根据各自的诉求找出双方的矛盾点、共同点、折冲点。
4、制定方案;根据双方诉求和三个点,在兼顾双方利益和诉求,坚持公平公正的立场、坚持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说法、方案。
5、重新聚合——重新将双方聚合在一起,朋友问题,找聚会的场合,如由自己主动开一个私人聚会的方式将两个朋友重新召集在一起。会议问题则直接复会。
6、以自己的方案进行讨论——以自己制定的方案进行讨论,并对双方做劝解疏导工作。
7、表达相信与民主表决——相信自己的方案考虑了双方的诉求、折中了双方的利益,通过劝导工作一定能达到化解矛盾的效果。如果还有问题,则就自己的方案进行民主表决。朋友重归于好,会议达成共识。
再次:会议达成共识后,将会议过程、方案、共识以书面材料的方式上报领导。
最后:综上所述
此框架有强烈的针对性,题目比较单一,但比较特殊。
名句辨析
——从有志者事竟成谈起
绝大部分的名句都需要用辩证火一分为二的标准去看待,因为名句单列出来,往往断章取义。名句问题的有三种分类:
一、非充分条件决定式
A——》 B,但A不充分决定B 例子: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是事竟成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成功的依赖因素很多,有志只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能涵盖成功的所有的条件和因素,所以是非充分条件。所以——有志者未必事竟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挨近朱砂只是赤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同上,所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类似题目还有:
性格决定命运、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沉默是金、成功有时候是最有价值的事情、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欲速则不达、答题要诀和破题关键:
听到类似题目时多问自己一个:是否是必然,有志者是否必然事竟成。
二、古意今用的时空脱节型
A为古代意思和适用,B为现代环境,A在B的新环境下出现不适合、脱离时空的不匹配而产生局限性和新的意思
例子:
班门弄斧:古意,不自量力。在现代市场竞争社会,鼓励弄斧须要到班门的竞争和与强者看齐的做法
有规矩不成方圆:古意,做事讲求程序,中规中矩。在现代市场竞争社会,忽略创新
枪打出头鸟:古意,做事要低调,中庸,在在现代市场竞争社会,鼓励脱颖而出和保护优秀人才。
父母官:古意,爱民如子,好官的楷模。在现代民主社会,官与民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不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容易强化官本位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诉求,对此要扬弃,官员要勤政爱民,但不是父母官而是孺子牛。
三、前后匹配性
A 为前半句,B为后半句,单说A 存在片面性,AB同列,前后匹配,周全完整
例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兴亡天下有责。前半句是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后半句是国家队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单列前半句,有片面性,两句同列就较为周全。
这种题目不多,比较简单,不需要思考片面的东西,直接按要求论述就是了。
答题三类题目的统一步骤:
1一个先:(这句名句的字面意思是)
先定义不定性。由于名句大多往往断章取义,都需要用辩证或一分为二的标准去看待,所以不要对名句下定性的说法,绝对的对和绝对的错都千万不要在答题中出现,而是要首先要对名句的意思做出你自己的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坚持“先释词,后造句”的步骤,即对名句的关键词语进行解释,然后将解释连成一句话。
2两面看:(这个名句告诉了我们)
正反两面看。明确告诉考官对该名句要一分为二的看,即两面看。先从名句中肯定一面开始论述,如有志对成功的重要性,然后论述名句忽略的、没有提及的、不足的一面,如在强调有志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成功的因素很多,如勤奋、方法、机遇、运气等等。在论述的过程中注意两面的论述要有比例:正面的论述40%,不足一面60%.相对比较均衡。
3三结合:(结合我自身、社会现实而言)
名句问题一般要结合实际论述,三中结合可能:结合自身、结合题目中给定的例子、结合过去经历和未来的工作,到底结合什么进行论述,关键是要听清题目要求。
4,综上所述。。。。(回答完毕)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对策
期刊文献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对策
冯雯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32)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内外因压力形成原因,即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外因性就业压力源和来自学生个人的自我认知、职业期待、个人能力等内因压力源,提出了完善全过程就业指导,调整大学生就业观念,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及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等对策,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对策
有研究表明,就业压力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中占相当比例。“毕业即失业”的论调在高校内外普遍流传。因此,做好大学生就业压力源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压力疏导,缓解就业压力成为维系校园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就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情境中许多内外在变量与个人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就业压力源作为产生就业压力的刺激时客观变量,呈静态,是指个体在就业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生活实践、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等。面对同一就业压力,不同的大学生会有不同的压力反应。
一、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分析
就业压力来源主要可以分为“外因性压力源”和“内因性压力源”。“外因性压力源”主要指来源于个体外部的社会影响因子、家庭影响因子和学校影响因子;“内因性压力源”主要指源自个体内在的自我认知因子、职业期望因子和个体能力因子。
1、外因性就业压力源分析
(1)社会影响因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世界范围内文化、科技等事业迅猛发展,导致贫富差距增大,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需独立面对信息更新迅速,情境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相对来说,大学生在校园内接触的对象的局限性导致其社会生存能力和经验偏弱,缺乏驾驭事物的能力。同时,社会上出现的信仰缺失、价值观偏离等不良现象也与大学生之前所受的传统教育冲突明显,出现了道德标准与现实的巨大差异,成为部分大学生产生就业压力来源。
(2)家庭影响因子。“家庭背景”可以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以至于许多学生家庭在低年级时就开始发动所有资源来为之寻找就业可能。家长也往往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有一种较强烈的投资回报预期,使得大学生产生一种较强的对家庭的负疚感。由此导致毕业生在求职时的心理压力增大。
(3)学校影响因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扩招导致大学生总量逐年增加,2010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31万人,这便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而用人单位在筛选大学生的时候,往往会根据学校的社会地位、综合实力的排名等进行。相对来说,重点院校,比如211和985院校的师资比较雄厚,办学资金较充足,教学质量比较高,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学生就业有相对优势,这样也导致这些院校之外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学校资源及专业设置等的限制,处于岗位竞争的劣势,导致产生就业压力。
2、内因性就业压力源分析
(1)自我认知因子。目前相当部分的大学生自我概念混淆,自我认识不够清晰,过高或过低的评估自己的职业素养,对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清晰,在求职时也往往缺少方向感,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或者根本没有求职应聘的动力,久而久之随着周围同学不断的签约就业,自己却无从下手,便产生了较大的就业压力。
期刊文献
(2)职业期望因子。大学生长期在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不能很好的把握和了解社会现实,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对自己和社会都有较理想的预期,而在求职择业中理想和现实的绝大反差会导致心理压力的产生。同时,一名大学生的培养往往倾注了一个家庭的全部心血,为报答父母亲友师长的栽培,毕业生在求职中也更加希望找到令周围人满意的工作,这无疑更增加了就业压力。
(3)个体能力因子。由于当前就业岗位竞争激烈,用人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会从专业素养、职业能力、工作经历和获得奖项中设置许多“门槛”。而这些能力的高低会很直接的对毕业生产生就业压力。同时如何正确面对被挑选、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已,发现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也成为大学生能否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
1、完善全过程的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
就业指导不应该只是毕业前的程序性的介绍,而应该贯穿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形成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从职业理想到学业规划,进而进行职业规划和个人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教育性,即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使其在进入大学后就将自我、学业、理想和环境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统筹安排,并融入自我评价与管理、职业判断与选择、职业发展与创新,对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有全面、可持续的把握。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应成为唤醒学生职业意识,促进其职业精神要素生成和发展的人生重要环节。
2、调整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毕业生求职时希望获得理想的职业本来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使期望变为现实,必须认清形势,有合理的自我评价,有恰当的职业预期。而目前中心城市的资源所限,企业数量增量不多,在人才需求量上往往趋于饱和,而二三级城市正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中高级人才。因此,在求职时,要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情况,再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气质特点、家庭情况等去确定就业期望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国家也应该缩小这类差距,在政策上鼓励、支持大学生去偏远落后地区,进中小企业就业,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3、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面对就业岗位数量有限、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不少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但是目前高校往往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要提高大学生创业率,创业教育应先行。高校应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让大学生掌握自主创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理解创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创业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知晓国家有关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以期调动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推动创业的发展。
4、调整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中国大学生在扩招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在于大学生太多,而在于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和岗位要求的大学生不足,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了太多同类人才,是一种“结构性就业难”。因此,高校应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认真调研,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以适应发展的步伐,更应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郑涌等著.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18-322
[2] 王红娇.大学生压力源及压力应对方式研究综述.思想理论教育,2007.3:80-82
[3] 王道阳.大学生压力源的研究.高教研究,2004.6:46-48
[4] 陈宇红,江光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和特点.当代青年研究,2009.11:55-59
【作者简介】
冯雯(1979-),女,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工业大学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