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长的反思之路(精选)
校长的反思之路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使得教师的反思文化风起云涌,迫使立于课改浪尖的校长,必须成为反思型文化的先行者,那么,校长的反思之路该怎样行走呢?
1.在学习中反思
校长的反思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首先必须系统学习教育管理理论,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从事管理活动。其次,新课程改革要求校长必须成为新理念的引路人。“校长是老师的老师”,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学校的新课程改革是在校长的领导下推进的,如果自己对新理念理解不深,不能掌握课改的精髓,就不能带领广大教师走好课改之路。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许多成功的实践表明,校长的思想决定着学校的命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如此,管理也是一样。一个人只有善于学习,才能扬长避短,而不善学习者,只能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为时代所抛弃。校长的反思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只能是盲动胡闹,甚至走向教育的反面。
2.在行动中反思
校长的反思必须立足于学校的管理实践,脱离实践的反思是没有意义的。校长要对学校的管理行为、过程和效果进行有目的的自我解剖,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对整个活动过程及过程中所涉及的因素与相互关系所做的反省,进而做出新的改善,获得新的认识。行动反思体现了与时俱进与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通过行动的反思,校长可以形成对自身、学校和社会的正确认识,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定势,从而使学校的管理更规范,决策更科学。
3.在研究中反思
校长要善于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做深入的研究。聪明的校长总是反思自己,愚蠢的校长总是责怪别人。对工作中出现的种种事端,发出的种种不和谐音符,要分析其来龙去脉,然后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如教师对学校的全体教师例会反感,不能只从抓纪律如手,而要从会议本身的组织、内容方面做研究,教师有时的对着干,其实是在发出一种信号,提示我们某
个方面工作没有做好。同时,校长要研究教师的心理,满足教师的物质文化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研究的姿态反思,会使我们的反思更深入,更理性。
4.在比较中反思
校长的反思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要结纵联横,同样的问题,在学校过去反应如何,同样的决策,在兄弟学校如何面对。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发展史,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有些问题在现在是问题在过去就不是问题,在甲校是问题在乙校就不是问题。因此,在反思时要有历史的眼光和辨证的思维。这样才能切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才能有的放矢把工作做好。
5.在合作中反思
我们知道,学校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大家的齐心协力才能做好。所以校长的反思不应是孤立的“自我反思”,应该是与所在团队的“共同反思。”学校工作离不开班子成员的合作与共同努力。校长的反思也应该和班子成员一起反思,学校的目标定位是否准确,管理方案是否规范科学,工作策略是否形之有效,必须与班子成员共同检讨。学校工作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奋斗与支持,校长不仅自己要做反思的践行者、示范者,更要做反思团队的组织者,反思文化的建设者。要建设反思型团队,形成学习、开放、安全、宽容的团队意识和团队文化。
6.在反思中反思
反思应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而要向纵深探索;反思不是短暂的停留,而是要溯本求源;反思不是“一次性”,而是循环往复。反思应该贯穿于学校管理和校长成长的全过程。一个反思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反思的开始,一次反思的结束意味着下一次反思的开始。决策——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应该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反思中实践、在在反思中发展、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反思是我们永远的路径。
第二篇:校长培训反思
爱,以舍为尊
——校长培训反思
2013年10月27日,我参加了大石桥市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全市校长培训,在培训中,聆听了大连市甘井子区实验小学李巍校长和盘锦市第二完全中学池军华校长的讲座。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新了观念,认识到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校长要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指导,与时俱进,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践科学发展观各项任务上来,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深化教育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次学习,让我进一步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管理者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的办学摸式。
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结合平时的管理工作谈谈心得体会。
“做一个既有温度,又有色彩的人,是人的大修为,大幸福”,这是大连市甘井子实验小学李巍校长在师校举办的校长培训会上说的一句话。通过学习,使我明白要想做到既有温度又有色彩的人,就要做到“”三好”。
“三好”指的是:好好倾听、好好说话、好好做小事。
1、好好倾听。倾听是沟通的“桥”,也是让彼此感受到温暖的好习惯,要学会彼此倾听。校长听老师诉说,老师听学生诉说,这样彼此才能增加了解,从而理解彼此,宽容彼此。李校长说校长的幸福是老师给的,老师的幸福是学生给的,是的校长——老师,老师——学生是彼此相对的,只有老师高兴了,校长才幸福;只有学生高兴了,老师才幸福。老师高兴了,就能全身心的工作,才能完成校长布置的各项工作,这就是校长最大的幸福。
学会仔细倾听,会涵养专注的品质,它会使人温暖而有力量,倾听时让对方感觉到你真的用心在听,才是最温暖的。
2、好好说话。作为校长不要让舌头跑在你脑子前面,说老师愿意听、听得进去的话。作为教师说孩子们愿意听、听得进去的话。一句话,一辈子,既可以口吐莲花,也可以恶言伤人。怎么说,有时候比说什么更重要。工作中,用对方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言语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能让老师、学生心情舒畅,更快速、更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作为领导要控制激动,不被激动控制。身为领导与老师沟通,越对自己的表达能力自信,越经常性的提醒自己,不说则已,要说就要有准备,才能说出漂亮、好听而且永不后悔的话,说出去的话是泼出去的水,激动状态下的话,尽管很有感染力,可是常常经不起推敲。校长的职责不是承诺师生幸福,而是减少师生的痛苦。校长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给老师什么,只是能帮老师做什么,让老师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快乐,带着愉悦的心情工作,才能创造出工作奇迹。
3、好好做小事。教育就是一堆细节,很多小破事儿。这些小事处理的恰当与否,决定学校整体工作的向前推动。好老师就是小事“折腾”出来的。好孩子、好校长、好学校、好日子,也是就是肯用美、用心,不嫌麻烦、创造麻烦、享受麻烦去做小事儿。校长、老师只有从这些小事儿做起,点点滴滴,积少成多,才能编织出美好的校园生活。
我心中理想的学校就是形成帮助—愿意互助—达成自助。这是一个温暖的专业发展的良性轨迹,一定是肯做小事儿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个美好的未来,也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未来无法预测,我们只能彼此给予温暖的现在。
一句话: 爱,以舍为尊。
第三篇:反思——铺就教师成长之路
反思——铺就教师成长之路
海石湾幼儿园 鞠桂娟
内容摘要: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只有提高反思能力,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须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常反思,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关键词:反思 成长 智慧 失败 再教设计 取长补短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可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幼互动机制及幼儿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反思,我归纳了如下几点:
一、反思成功 精益求精
教师在教学之前会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花费大量的心思,作好充分的准备,但在课堂上,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和不断深入,师幼互动引起情感的交融与共鸣,往往会突发奇想,突然产生一些灵感.智慧火花会突然闪现,有时你也并且运用这突如其来的想法或灵感,创造出与你预先的教学设计完全不同的教学策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若不及时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果将这些灵感及时记录下来,它们就象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再融入自己的感受、思考,将它们串连起来,那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记得去年听上海学科带头人吴佳瑛老师的讲座,从她的成长经历,我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绝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她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勤于反思,年轻时的她常常录下自己的教学活动,课后回放、揣摩,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回应策略,提升教学机智;园长要求老师一周写一页反思,她却写了满满几页教学的得与失;她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认真记录、整理、揣摩。很多人问她成功的经验,她说除了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多看、多问外,还要学会反思,她每次活动过后都会翻看记录、思考材料和教育方法的调整。
二、反思失败 日臻完善
一个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处理,一种处理不当的教学方法、一种比较沉闷的课堂氛围、一种对幼儿学习创造积极性的一次挫伤、一种期待精彩而现实糟糕的一个教学设计、一种课堂中始料未及的失误败笔都会使我们的教学发挥失常,留下遗憾。教学中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如果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地反思、探究和剖析,可以帮助你查找根源、寻求对策、总结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日臻完善。
记得我曾经设计一节音乐活动《红旗飘飘》,是培养孩子热爱祖
国,热爱国旗的情感,重点学唱歌曲“国旗多美丽”。当时为了使幼儿更直观的体会国旗,我做了多媒体课件,把各国国旗、国旗的知识、升国旗视频、歌曲国旗多美丽视频等全融入其中,这节“完美”的活动上下来,却不尽人意,由于前面的引题和大量的课件占用了很多时间,反而重点的歌曲学唱部分只有很少的时间进行,最后教学目标没有达成。这节设计精彩而实际糟糕的教学活动让我深受打击,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我感觉到一节好的教学活动不在准备的多花哨,而应立足基本目标,立足幼儿,围绕目标去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对失败活动的反思对我以后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上有很大的帮助。
三、反思疑点 尽善尽美
学习知识时,“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疑惑可能来自于教材的编写方面,也可能是来自某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可能是来自课堂上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可能是来自一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设计。如科学活动《有趣的弹力》,很多物体都有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形变,所以会有弹力,如拉动橡皮筋、拍皮球等,但是我发现玻璃球扔到地上也会弹起来,这怎么跟孩子解释呢?带着这个质疑,我查阅大量资料并请教了高中物理老师,终于弄明白:弹力受形状、密度、形变等很多因素决定,有形变就会有弹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形变都有弹性,如把泥巴摔在地上发生了形变,但却不会弹起来。玻璃球掉到地板上是因为地板发生了形变,产生弹力把玻璃球弹了起来,当然这个形变很小,我们看不到。了解了这些知识,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不再刻意回避玻璃球,虽然不用和孩子们说得那么深
奥,也能有个合理的说辞了。可见教师追问疑惑,透彻全面地把握教学内容,更能有效促进教学。
四、反思再教设计 得心应手
再教设计也是写教学反思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教后记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都知道“思”的最终目的是“改”,一次活动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如我园王薇老师的数学活动《数字宝宝》,活动上完后,无论从活动的设计环节、教师的教法、教态、教师课堂的回应、对幼儿的引导等,都体现了教师过硬的基本功,老师们都说她成功的演绎了名师活动。而她及时进行了整理总结,在肯定优点的同时,精益求精,认真查找不足,认为数字画部分贴近幼儿生活欠缺,有难度,使幼儿创作数字画上有一定困难。于是她静下心来通过网络查找数字画,创作数字画,写出再教设计,使她的这节活动在第二次教学中更上一个台阶,得到了所有听课教师的赞誉。
五、反思教学研讨 取长补短
反思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它需要群体的支持。和同事进行对话,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而且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往往会激起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激发自己更多的创意和思路。全面提
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所长。在教学研讨活动中,如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教学之后.想一想别人的教学是怎样突破难点、是怎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或者可向别人请教自己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看看他们在教学中是如何处理的等等。可以从听他人的教学活动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对比反思,取长补短。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可以在学中教、教中思、思中改;反思还可以让人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一个教师来说,其专业成长的历程就是不断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常性反思可以获得熟练的教学技能,从而获得专业教师所独有的专业智慧,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成长=经验+反思,老师们,常反思,写反思,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早期教育》2011年第三期 【2】 《幼儿教育》2010年第六期 【3】 《上海托幼》2011年第四期 【4】 《幼儿教育导读》2011年11月下
第四篇:中小学青年教师成长之路反思
中小学青年教师成长之路反思
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现在虽然已经工作两年了,但对教学业务的驾驭能力和对学生的管理能力还未达到成熟的地步,依然有许多需要学习和不断进步的空间。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会向身边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和名师寻求帮助和指导。我们的学校可谓是藏龙卧虎的地方,优秀的教师不胜枚举,在向他们请教和平时与他们的接触过程中我也慢慢地体会出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成长也是要有一定的条件和过程的。
一、内在条件。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得自身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不同的人自身的条件也会有所不同,而这些条件都可能成为个人的优势。常见的内在条件如下:
1、好的外貌条件。比如说有的老师自身的外型可能很突出,如男教师长得高大帅气、女教师长得亲切漂亮,这种外貌上的优势一开始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对该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对这门课的开展就容易多了。
2、很强的幽默感和语言技能。高中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学习知识能力最强的时间段,面对高考这根无形的指挥棒,我们的学生自然就有了很大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把学习只当成了一种任务去完成而无半点乐趣所在,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不会太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把枯燥的课本知识用机智的语言生动地表达出来,并在讲授过程中不断穿插幽默的东西,不但便于学生理解,也会令学生印象深刻,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3、自身的优良品质。比如,首先,一个老师要有一个对待生活和工作的积极乐观的态度,所以一个总是面带微笑和激情饱满的老师就能带动学生。其次,一个老师要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的习惯。教师好的习惯会影响学生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果一个教师平常比较讲究卫生,学生就会效仿,慢慢形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再比如说要是老师平常的工作比较有逻辑和条理,也会对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能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
二、个人努力。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具备一些必需的内在条件之外,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不断完善自己,一方面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增强自己的技能,因此要有以下几个必备的过程。
1、课前备课是基础。作为教师,课前备课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经过精心的备课和组织教学,我们才能对教材和教法有个详细的了解,也才能便于我们对课堂的把握。我们除了备教材和教法之外,也要备学生,教师要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的反应有一个预设,然后相应的想出一些对策,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出课堂的作用。
2、课堂是核心。有了精心的课前备课之后,对课堂就有了极大的信心,接下来就是上课了。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平台,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培养新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对课堂的整体安排和实施是最重要的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对所要教授的内容十分了解,而且要用生动的口头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尽可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
3、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辅导。上完课后,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有个培养和巩固,在每节课结束之后都要给学生布置适当的练习。作业的布置一定要精当,即“质”和“量”的有机结合,不但要强调“量”,更要强调“质”。而需要注意的是,作业布置后要严格地督促他们完成,并给予适当的辅导,而且要利用一点课堂时间订正。
4、课后的自我反思。不管一节课看起来有多么地成功,肯定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和反思,以求精益求精;同时,即使某节课的效果差强人意,我们也不应当灰心泄气,因为再怎么失败的课堂都有值得借鉴地方,我们更需要从失败的课堂中仔细分析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5、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和辅导。我们知道,不管哪门学科的知识都是不断更新和变化的,教师不能只是一贯地守着旧知识,教师也是要与时俱进。我们要想让我们的书本知识和时代接轨,让学生对我们所要教授的知识更感兴趣,我们要不断地“充电”。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各种途径,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和网上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采取观摩学习和参加各种培训、辅导的方式。
三、借助一定的教学媒介。教学媒体是实施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传递信息、实现教学目的的中介物。在英语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学媒介如学生用书、教师用书、考纲、教辅资料、黑板和粉笔、录音机和磁带之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的教学媒体如投影仪、多媒体等。
1、书籍类。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要把学生用书、教师用书、考纲熟读,这样才能对所要教授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了然于心,对重难点知识有所侧重,并对不重要的甚至超纲的知识做大胆的删减。另外,我们还要借助一些课外辅导资料,这样我们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给予他们一定的题目来训练他们的做题技能。
2、黑板和粉笔。粉笔板书是教师教学语言的再现, 是凝固的教学语言, 对学生的学习、记忆, 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 粉笔板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当然,黑板上并不是要把教师所讲的内容全部写出来,而是要把重点的知识框架写出来,并把重难点的题目在黑板上演练出来,因此板书的作用不容小觑。
3、录音机和磁带等。作为英语教学,录音机和磁带的作用不容忽视。英语作为一种外语,英语的学习必须要有大量的输入,“听”就是其中一种形式。因此,我们要经常给学生放一些听力材料,来不断训练他们的听力技能,并在听的过程中不忘指导他们的做题技巧。
4、现代多媒体手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学校都配备的有多媒体教室,甚至有些条件好的学校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增加。而且将通信技术和声、光、电等技术相结合,能承载传递并形象展现更多的教学信息,因此,正确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改进传统教学手段,对于丰富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四、综合所有因素,运用到教学中
有了好的内在条件,我们就具备和他人不同的优势,因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一些个人特色和个人魅力。其次,要想成功,还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和自身学习等几方面下足功夫。最后,有了以上条件还不够,我们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教学媒体,只有充分了发挥教学媒介的作用,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发挥教学应有的作用。
第五篇:教学反思-教师成长之路
教学反思—教师成长之路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反思些什么?怎样反思?我谈一点体会。
“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已,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不断尝试应用反思,发现问题,消去弊端,得教益,即“借石攻玉”。
新课程的实施,标志着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何处理学科课程与教学遇到的许多问题,例如:究竟是“教材为本”还是“标准为本”?教材设计如何才能摆脱“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嘴上讲“知识是自我建构的产物”,但实际上是“灌输”为主的课堂风景线又有多少改观呢?等,这些问题都是很值得引起思考的现实问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然而新课程又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要做这样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
一、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重视教学前的反思。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什么。”这说明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尤其重要。而且新课程标准同样非常关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去探求新知。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不仅仅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能够预设到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
课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后,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越来 1
越有挑战性、常常出人意外。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其次,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生成,在动态中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中反思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
三、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因此,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分析、反思,写下自己执教的切身体会或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地课后反思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那么课后反思思什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件,而是以一种参考揭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是课程的使用者、建设者、开发者。因此,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内容在课后反思中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合理的建议,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2、教学片段赏析
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及激活学生思维、学生自主评价等),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要善于记录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碰撞的火化”,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当出现了这些意想不到的高潮时,作为教师就要记录下来加以研究,并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案例分析技术,开展教科研工作。
2、教学的“败笔”之处
成功的课堂教育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在课后,教师必须审视自己处理不当的环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对自己所
提出的问题,动脑筋、想办法,寻找最佳结合点,提出整改措施及教学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4、教学中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一节课下来,老师们常常交流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值得赞赏的东西,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对这些独到的见解加以赞赏和激励,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因此,把它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
5、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情景的创设是否有效果?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总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我感到我们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灵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帮助自己不断成长。
反思教学究竟反思什么?
美国凯瑟琳·福斯纳特指出:“学习是一种建构的活动,教学是强化与丰富发展的促进性过程。”①教师应该理性地、自觉地参与到自己的教学反思行为中去,像医生反省病人呈现出来的症状和其他问题一样,诊断教学中的不满意症状,从而调整教学方法。
1、反思平时的教学观念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自觉不自觉的根据自身的教学观念与理论素养实施教学。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应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更新观念要从多角度、多思维来看问题。要学会“从下看上”,即从“学”的角度看问题。从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此为出发点来反思“教”的行为、“教”的目的和“教”的思想。要学会“从高看下”,即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角度看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还要学会“从前看后”或“从后看前”,用未来的眼光看待教育改革,来观察教育现状,来反思教育问题。
2、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学设计要考虑因人、因材施教,而不能因教而学;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适切性,不断探求教学目标、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以不断改进实际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反思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评价用语。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是调控课堂的一种手段。有时课前教师对问题的答案作了预设评价,往往因课堂情境的变化而失去针对性。因此教师应具有应变性和随机的可塑性。无论学生的回答偏离主题,教学应有效地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评价课后学生作业的批语。恰当地给学生的作业写上批语,不仅传递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意见,而且融洽了师生的感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赞扬性的语言:“你爱看课外书,知识面宽,平时作业语言表述流畅、生动”。鼓励性的语言:“先不求多,写了就好,逐渐增多,很快与一般同学拉平”。还可以用启发式、指导式的语言,等等。
学期结束成绩报告单的评语。好的评语能触摸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去自觉克服自身的弱点。因此,教师要以肯定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为评语,如“用你那双充满绘画才能的双手在学校举行的艺术节里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要以肯定学生的主要行为表现和进步为评语,如“每一次班会课,你都要付出很多,从找材料、帮助同学练习等,你都是那样尽心尽力„„”。要以肯定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评语,如“你很有忍耐性,那一次老师错怪了你,你还是笑眯眯的„„”。要以指出今后应努力的方向为评语,如“老师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交上了‘书’这个好朋友,愿你永远在书的海洋里畅游”等。
4、在反思中寻找新的教学模式
①日常教学的超常课堂模式。平时教师上完一节课后,都是根据教学中所得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案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就拿我们《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课堂,教师比较重视课前的情境设置和图片的运用。从听同行的课中发现,新教材刚实施时,课堂中把图片、音乐、诗歌等融入教学中,学生感到新奇,参与的积极性挺高的。四年过去了,教学模式没有多大变化,教师麻木,学生淡薄。有一次,笔者路过初一教室的门口,看见一位英语外教站在讲台桌前弹奏吉他,我对此产生好奇,课后询问了该班的学生,外教在上什么课,学生回答:“外教在指导我们写作”。由此可见,国外的教学方法比我们先进。这样的情境教学效果自然比我们死板、静态的文字、图片效果要好。日常性的教学工作,不能人云亦云,真正要提高课
堂教学的效果,教师不妨去学一学外教老师的教学模式。古人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②教师自己与自己对话交流。通常的公开课、观摩课都是自己设计,大家商讨,试教几次,修改几次,集中了集体的智慧。这种校本教研的经验值得推广的原因是因为有听课者的意见、学生的反馈、专家的引领等。还有一种,笔者认为最推崇的就是通过教学录像,把自己上的一堂课用录像拍下来,课后自己观看自己上课。再去同伴那里听一听她是怎样上的,然后回来再修改。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自己与自己对话,可以明自己的缺点,同他人相比可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所以,这种方法的效果很好。
反思性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背景,也不能脱离教师自身的生活经验,既要注重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又要考虑满足学生最需要的知识。实际上,反思性教学的实质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
在回顾的过程中要注意:
一、要及时,这是因为人的记忆是受时间限制的,所以在讲完一节课或一篇文章时,趁自己记忆犹新感受最深时就进行回顾反思。
二、要认真地将授课过程回顾一遍,实事求是,不做表面文章,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认识问题,找到问题根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
三、要搞一些调查,教学过程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课后要及时反馈,这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通过认真的回顾和反思,将自己的感受用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称之为“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
它既是往复教学的一面镜子,又是教学实践的经验体现,是最符合实际的自编“教参”。怎样写好课后教学小结呢?我认为:
一要写真情实感,不写“官话”、“套话”,因为写小结的目的不是给别人看的。
二要敢于剖析自己,不怕丑,总结成功的经验,发扬光大,记录自己的失败和教训,可以吃一堑长一智。
三要有重点,要将真正有借鉴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不要面面俱到泛泛地写过程。
四要坚持经常,形成习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五要言简意该不要长篇大论,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坚持数年,必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