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进一步加强卸职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的调查分析
**县现有农民党员25948名,其中从村干部位置上退下来的(以下简称卸职村干部党员)就有6176名,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3.8%,这批党员人数较多,身份特殊,在农村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他们的作用发挥好了,对基层党建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他们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教育和管理好这批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县40个乡镇837个村的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
一、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现状分析
1、卸职村干部党员的构成分析
(1)年龄构成。6176名卸职村干部党员中,65岁以上的有847名,占13.7%,55—65岁的有2403人,占38.9%,45—55岁的有2070人,占33.6%,35—45岁的有713人,占11.6%,35岁以下的仅143人,占2.3%,由此看来,卸职村干部党员一般年龄较大,特别是有15.2%的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主要靠儿女赡养。
(2)任职年限。卸职村干部党员大部分任职时间较长,且交替任职的多,卸职后又再次上任的多。卸职村干部党员中,累计任职30年以上的有609名,占9.9%,任职20—30年的有1031人,占16.7%,任职10—20年的1824人,占29.5%。
(3)卸职类型。据调查,村干部的卸职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换届选举落选。一部分村干部党员因为年龄过大、工作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等诸多因素而落选。二是主动辞职。取消农业税前,村级工作面临的矛盾多、困难大,部分村干部党员因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而悲观失望,主动辞职。三是撤职离任。有的是因为工作能力弱,完成不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而被撤职,有的是因为工作失误造成较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经组织查实而撤职,有的是因为违反了党纪党规而被撤职。
2、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特点及心态分析
据调查,卸职村干部党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比普通农民党员掌握得多一些、准确一些;二是在群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比较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三是对村里的情况了解得比较全面,农村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大部分卸职村干部党员离职后心态较好,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自己也能发挥带头作用。但也有一部分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态:
(1)自卑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组织上看不起自己,群众不相信自己,把自己“甩”了,最后自己也就“破罐子破摔”,不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有的甚至当起了“大社员”。
(2)埋怨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是组织上故意和自己过不去,把自己给贬了,自己“下”得冤、憋气;有的认为自己落选是别人操纵搞的鬼,组织上又没有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说法,离职后,怨这怨那,讲消极话;有的由埋怨发展到报复,如太平铺乡某支部书记因经济问题被免职,他不从自身查找原因,而把怨气迁怒于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身上,编造假的群众联名告状信,结果一查就露了“马脚”。
(3)攀比心态:有的离职后不比贡献比待遇,心里很不平衡。由于现在卸职村干部待遇主要由乡村两级负责。因此,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很不平衡,条件好的乡村卸职村干部待遇好些。反之,则差一些。还有一批任职时间较长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当年有很多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都是自己选上来的,结果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政策因素转成了国家正式工作人员,现在退休了,国家和单位给他们的待遇比自己高得多,自己心里很不平衡。
(4)无所谓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任职不任职无所谓,卸职后还好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既不关心、也不支持村支两委的工作。
3、卸职村干部党员的作用发挥分析
(1)支持配合现任村支两委开展工作的情况分析据调查,57.2%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能够积极支持配合现任村支两委工作;但还有占5.8%的卸职村干部党员不仅不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还经常设障碍,出难题,如有的拉帮结派,直接或间接组织、策划、参与
第二篇:进一步加强卸职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的调查分析
进一步加强卸职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的调查分析**县现有农民党员25948名,其中从村干部位置上退下来的(以下简称卸职村干部党员)就有6176名,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3.8%,这批党员人数较多,身份特殊,在农村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他们的作用发挥好了,对基层党建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他们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教育和管理好这批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县40个乡镇837个村的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
一、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现状分析
1、卸职村干部党员的构成分析(1)年龄构成。6176名卸职村干部党员中,65岁以上的有847名,占13.7%,55—65岁的有2403人,占38.9%,45—55岁的有2070人,占33.6%,35—45岁的有713人,占11.6%,35岁以下的仅143人,占2.3%,由此看来,卸职村干部党员一般年龄较大,特别是有15.2%的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主要靠儿女赡养。(2)任职年限。卸职村干部党员大部分任职时间较长,且交替任职的多,卸职后又再次上任的多。卸职村干部党员中,累计任职30年以上的有609名,占9.9%,任职20—30年的有1031人,占16.7%,任职10—20年的1824人,占29.5%。(3)卸职类型。据调查,村干部的卸职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换届选举落选。一部分村干部党员因为年龄过大、工作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等诸多因素而落选。二是主动辞职。取消农业税前,村级工作面临的矛盾多、困难大,部分村干部党员因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而悲观失望,主动辞职。三是撤职离任。有的是因为工作能力弱,完成不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而被撤职,有的是因为工作失误造成较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经组织查实而撤职,有的是因为违反了党纪党规而被撤职。
2、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特点及心态分析据调查,卸职村干部党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比普通农民党员掌握得多一些、准确一些;二是在群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比较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三是对村里的情况了解得比较全面,农村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大部分卸职村干部党员离职后心态较好,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自己也能发挥带头作用。但也有一部分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态:(1)自卑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组织上看不起自己,群众不相信自己,把自己“甩”了,最后自己也就“破罐子破摔”,不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有的甚至当起了“大社员”。(2)埋怨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是组织上故意和自己过不去,把自己给贬了,自己“下”得冤、憋气;有的认为自己落选是别人操纵搞的鬼,组织上又没有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说法,离职后,怨这怨那,讲消极话;有的由埋怨发展到报复,如太平铺乡某支部书记因经济问题被免职,他不从自身查找原因,而把怨气迁怒于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身上,编造假的群众联名告状信,结果一查就露了“马脚”。(3)攀比心态:有的离职后不比贡献比待遇,心里很不平衡。由于现在卸职村干部待遇主要由乡村两级负责。因此,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很不平衡,条件好的乡村卸职村干部待遇好些。反之,则差一些。还有一批任职时间较长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当年有很多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都是自己选上来的,结果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政策因素转成了国家正式工作人员,现在退休了,国家和单位给他们的待遇比自己高得多,自己心里很不平衡。(4)无所谓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任职不任职无所谓,卸职后还好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既不关心、也不支持村支两委的工作。
3、卸职村干部党员的作用发挥分析(1)支持配合现任村支两委开展工作的情况分析据调查,57.2%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能够积极支持配合现任村支两委工作;但还有占5.8%的卸职村干部党员不仅不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还经常设障碍,出难题,如有的拉帮结派,直接或间接组织、策划、参与、操作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有的不参加党组织的会议,不完成组织上分配的任务,有的带头搞封建迷信,有的甚至参与非法买卖地下“xx”等,上述问题使现任村级班子开展工作非常困难,处理问题往往力不从心,从而降低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号召力。(2)带头致富能力分析据调查,72%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能带头致富,家庭富裕程度超过全村平均水平;但还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家庭比较贫穷,有的是文化水平低,缺乏致富技术,有的是遭受天灾人祸,有的则是本身懒惰等原因,这部分党员在村里抬不起头,在群众中说不起话,无形中就成为了群众的“尾巴”。(3)履行义务情况分析6176名卸职村干部党员中,有5641名能按时按标准交纳党费,占91.3%;在取消农业税前,有5145名能按时完成税费任务,占83.3%;有5325名能带头参加抗洪抢险,积极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等,占 86.2%。但是,还有8.7%的党员不按时交纳党费,16.7%的目前尚欠税费,其中有32名欠2000元以上。
二、加强卸职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对策从卸职村干部党员现状分析来看,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乡村两级工作极为有利。为此,应着力建立四大机制,落实相应措施,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
1、建立学习培训教育机制(1)实行定期学习培训。把卸职村干部党员作为学习培训的重点对象,定期组织,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主要是学理论,学政策,学典型,学技术,让他们接受先进理论的熏陶,接受时事政治的教育,接受先进典型的启发,接受先进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在思想政治上、致富技能上始终站在前面。(2)落实经常谈话制度。乡(镇)联村干部及现任党员村干部分层次对卸职村干部党员走访慰问,特别是对刚离职的党员要进行走访,做好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摆正心态,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离任,识大体,顾大局,讲理解,重配合,处理好本人与组织的关系。对任职时间长且年老体弱的卸职村干部党员,在逢年过节时要组织走访慰问,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3)适度组织外出观摩。大多数村干部党员在职时外出相对比较多,眼界比较开阔,卸职后,一下子把自己封闭起来,容易产生自卑、怨恨、嫉妒等心理。因此,现任村级班子要适度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他们会把目标定得更高一些,也会自觉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
2、建立充分发挥卸职村干部党员作用的工作机制(1)定期向卸职村干部党员通报工作情况。通过召开会议、个别座谈等方式,向卸职村干部党员通报村级工作开展的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获得他们的理解,获取他们的支持。(2)列席有关会议,参加村民议事会、计生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召开村支两委会议时,可以通知他们列席;让他们多参与一些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动,以利监督现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利党务工作和村务工作的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3)组织有效的活动载体发挥作用。卸职村干部党员虽然离任了,但党员身份没有变,应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党员“定岗定责、联户帮带”、“学技致富大联赛”等党建主题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发挥余热,为村支两委分忧解难,特别是村里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请他们出面帮助化解。
3、建立卸职村干部党员待遇保障机制。在他们退职后,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取消农业税后,大部分村经济来源主要靠转移支付资金,但这笔资金解决五保户的生活费就差不多用上了三分之一,解决组长的工资又占了三分之一多,剩下的三分之一解决村干部工资都很困难,落实卸职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就所剩无几了。因此,建议上级组织统筹考虑卸职村干部待遇保障问题。
4、建立卸职村干部党员评议处置机制从实践来看,民主评议党员应每年一次,一般应放在年底进行,一方面,可以结合全年工作进行评议,同时又是农闲时节。另一方面,外出打工的党员也陆续回家过年,这样比较集中,评议的效果就好一些。在评议时,对卸职村干部党员的问题要一条一条列明,限期整改。对这些问题的整改实行“销号”制度,使每名卸职村干部党员都有压力感和紧迫感,确保评议取得实效。并对评议出的不合格卸职村干部党员给予严肃处置。对屡教不改、不可救药的,对失去信仰、要求退党的,对违法乱纪、民愤较大的,给予劝其退党或党内除名。
第三篇:进一步加强卸职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的调查分析
进一步加强卸职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的调查分析**县现有农民党员25948名,其中从村干部位置上退下来的(以下简称卸职村干部党员)就有6176名,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3.8,这批党员人数较多,身份特殊,在农村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他们的作用发挥好了,对基层党建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他们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
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教育和管理好这批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县40个乡镇837个村的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
一、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现状分析
1、卸职村干部党员的构成分析(1)年龄构成。6176名卸职村干部党员中,65岁以上的有847名,占13.7%,55—65岁的有2403人,占38.9,45—55岁的有2070人,占33.6,35—45岁的有713人,占11.6,35岁以下的仅143人,占2.3,由此看来,卸职村干部党员一般年龄较大,特别是有15.2的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主要靠儿女赡养。(2)任职年限。卸职村干部党员大部分任职时间较长,且交替任职的多,卸职后又再次上任的多。卸职村干部党员中,累计任职30年以上的有609名,占9.9,任职20—30年的有1031人,占16.7,任职10—20年的1824人,占29.5。(3)卸职类型。据调查,村干部的卸职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换届选举落选。一部分村干部党员因为年龄过大、工作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等诸多因素而落选。二是主动辞职。取消农业税前,村级工作面临的矛盾多、困难大,部分村干部党员因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而悲观失望,主动辞职。三是撤职离任。有的是因为工作能力弱,完成不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而被撤职,有的是因为工作失误造成较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经组织查实而撤职,有的是因为违反了党纪党规而被撤职。
2、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特点及心态分析据调查,卸职村干部党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比普通农民党员掌握得多一些、准确一些;二是在群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比较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三是对村里的情况了解得比较全面,农村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大部分卸职村干部党员离职后心态较好,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自己也能发挥带头作用。但也有一部分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态:(1)自卑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组织上看不起自己,群众不相信自己,把自己“甩”了,最后自己也就“破罐子破摔”,不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有的甚至当起了“大社员”。(2)埋怨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是组织上故意和自己过不去,把自己给贬了,自己“下”得冤、憋气;有的认为自己落选是别人操纵搞的鬼,组织上又没有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说法,离职后,怨这怨那,讲消极话;有的由埋怨发展到报复,如太平铺乡某支部书记因经济问题被免职,他不从自身查找原因,而把怨气迁怒于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身上,编造假的群众联名告状信,结果一查就露了“马脚”。(3)攀比心态:有的离职后不比贡献比待遇,心里很不平衡。由于现在卸职村干部待遇主要由乡村两级负责。因此,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很不平衡,条件好的乡村卸职村干部待遇好些。反之,则差一些。还有一批任职时间较长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当年有很多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都是自己选上来的,结果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政策因素转成了国家正式工作人员,现在退休了,国家和单位给他们的待遇比自己高得多,自己心里很不平衡。(4)无所谓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任职不任职无所谓,卸职后还好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既不关心、也不支持村支两委的工作。
3、卸职村干部党员的作用发挥分析(1)支持配合现任村支两委开展工作的情况分析据调查,57.2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能够积极支持配合现任村支两委工作;但还有占5.8的卸职村干部党员不仅不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还经常设障碍,出难题,如有的拉帮结派,直接或间接组织、策划、参与、操作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有的不参加党组织的会议,不完成组织上分配的任务,有的带头搞封建迷信,有的甚至参与非法买卖地下“六合彩”等,上述问题使现任村级班子开展工作非常困难,处理问题往往力不从心,从而降低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号召力。(2)带头致富能力分析据调查,72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能带头致富,家庭富裕程度超过全村平均水平;但还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家庭比较贫穷,有的是文化水平低,缺乏致富技术,有的是遭受天灾人祸,有的则是本身懒惰等原因,这部分党员在村里抬不起头,在群众中说不起话,无形中就成为了群众的“尾巴”。(3)履行义务情况分析6176名卸职村干部党员中,有5641名能按时按标准交纳党费,占91.3;在取消农业税前,有5145名能按时完成税费任务,占
83.3;有5325名能带头参加抗洪抢险,积极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等,占86.2。但是,还有8.7%的党员不按时交纳党费,16.7的目前尚欠税费,其中有32名欠2000元以上。
二、加强卸职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对策从卸职村干部党员现状分析来看,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乡村两级工
作极为有利。为此,应着力建立四大机制,落实相应措施,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
1、建立学习培训教育机制(1)实行定期学习培训。把卸职村干部党员作为学习培训的重点对象,定期组织,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主要是学理论,学政策,学典型,学技术,让他们接受先进理论的熏陶,接受时事政治的教育,接受先进典型的启发,接受先进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在思想政治上、致富技能上始终站在前面。(2)落实经常谈话制度。乡(镇)联村干部及现任党员村干部分层次对卸职村干部党员走访慰问,特别是对刚离职的党员要进行走访,做好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摆正心态,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离任,识大体,顾大局,讲理解,重配合,处理好本人与组织的关系。对任职时间长且年老体弱的卸职村干部党员,在逢年过节时要组织走访慰问,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3)适度组织外出观摩。大多数村干部党员在职时外出相对比较多,眼界比较开阔,卸职后,一下子把自己封闭起来,容易产生自卑、怨恨、嫉妒等心理。因此,现任村级班子要适度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他们会把目标定得更高一些,也会自觉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
2、建立充分发挥卸职村干部党员作用的工作机制(1)定期向卸职村干部党员通报工作情况。通过召开会议、个别座谈等方式,向卸职村干部党员通报村级工作开展的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获得他们的理解,获取他们的支持。(2)列席有关会议,参加村民议事会、计生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召开村支两委会议时,可以通知他们列席;让他们多参与一些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动,以利监督现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利党务工作和村务工作的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3)组织有效的活动载体发挥作用。卸职村干部党员虽然离任了,但党员身份没有变,应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党员“定岗定责、联户帮带”、“学技致富大联赛”等党建主题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发挥余热,为村支两委分忧解难,特别是村里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请他们出面帮助化解。
3、建立卸职村干部党员待遇保障机制。在他们退职后,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取消农业税后,大部分村经济来源主要靠转移支付资金,但这笔资金解决五保户的生活费就差不多用上了三分之一,解决组长的工资又占了三分之一多,剩下的三分之一解决村干部工资都很困难,落实卸职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就所剩无几了。因此,建议上级组织统筹考虑卸职村干部待遇保障问题。
4、建立卸职村干部党员评议处置机制从实践来看,民主评议党员应每年一次,一般应放在年底进行,一方面,可以结合全年工作进行评议,同时又是农闲时节。另一方面,外出打工的党员也陆续回家过年,这样比较集中,评议的效果就好一些。在评议时,对卸职村干部党员的问题要一条一条列明,限期整改。对这些问题的整改实行“销号”制度,使每名卸职村干部党员都有压力感和紧迫感,确保评议取得实效。并对评议出的不合格卸职村干部党员给予严肃处置。对屡教不改、不可救药的,对失去信仰、要求退党的,对违法乱纪、民愤较大的,给予劝其退党或党内除名。
第四篇:村干部管理分析
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探讨
张利娟
中共水城县委党校
摘要: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已成为当今新农村发展的之路。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学术界逐渐发现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所面临的困难及它的优势。同时,村干部职业管理的相关政策逐渐出台,特别是十八大精神的传达,促使各个乡镇到各个农村都在极力构建健全村干部职业化管理体制。有利于维护村干部的利益,有利于加强村干部下的农村管理,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等等。实践证明村干部职业管理适合当今中国农村发展,能够让中国许多贫困地方拜托贫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水城县也不例外,必将随着新农村发展的步伐,进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
关键词:村干部 政策 职业管理 发展规划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在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均是在农村。村干部作为我国最基层的管理者,他们的工作涉及着农村社会最直接的事务。村干部的能力素质和执政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目前,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已逐渐成为新农村发展的趋势,也出现许多对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一、村干部职业管理化的理论探讨
我国村干部普遍存在工作难做,相关福利待遇不高等等现状。要解决村干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帮助他们走出各种困境,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加强制度管理,提高相关待遇。
首先,有关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范柏乃等研究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指出,涉及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选拔渠道过窄、村级债务风险增大、经济待遇明显偏低、宗族势力的影响增强和管理机制不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和缺失等。杜鹃在村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中发现,在队伍建设存在的众多问题中,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是我国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村干部队伍后继有人和年轻化的重要措施。马山水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发现宁波市行政村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村干部主要工作内容发生了改变,提出村干部需要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考核要求严格更需要量化。
其次,有关村干部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孙武安等结合学界研究现状,对村干部、村治与乡镇和国家的关系,村“两委”的关系和矛盾,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公职化管理,村干部的角色、行为和作用等涉及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思考。刘华烈等根据新农村建设时期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新形势下提高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村党组织书记的素质和能力;固本强基,构建堡垒;着眼发展,建立创业扶持机制。张泽以贫困地区村干部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其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运用的方法是实证分析和调查法、归纳法,以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作指导,并且提出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最后,有关村干部管理机制。村干部是推动农村工作的主导力量,建立并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落实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不仅关系到村干部队伍的稳定,更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郭斌等构建了免除农业税后村干部业绩测评体系,提出了建立村干部的绩效工资机制等。余秀江对广东省村干部的激励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村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非常复杂,当前村干部的激励以自我激励因素为主。封明川等对四川省某五个县的村干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激励理论视角下的村干部行为,并提出了提高西部地区村干部积极性的激励措施。韦国善以广西部分地区村干部待遇状况为例,认为应从体制上解决农村基层干部的社会保障问题,进一步落实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建立财政补贴村干部工资报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离职补偿等制度。
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相关政策 1982 年我国修订颁布的《宪法》中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村民自治,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和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形成岗位有明确目标,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一定三有”要求,明确体现了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的专业性发展方向,体现了村支部书记岗位的规范性、发展的持续性以及待遇的固定性和稳定性,能够使村支部书记与原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脱离,工作实行专职化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同时,在十八大报告中还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因此,完善党领导基层工作的体制机制,重心在基层。基层工作开展得好与坏,关键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作风优良的“村居干部”队伍。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工作的领头雁、新农村建设的主心骨,实施职业化管理,符合村级组织职能转型的需求,符合中央建立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要求。
三、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现实情况
村干部职业化顺应了农村改革发展形势,是农村组织职能转型的必然要求,是一种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而当前村干部职业化也面临着法律障碍、角色矛盾、传统思想、财政负担等诸多难点,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形成机制、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从制度上为村干部的职业化创造条件。以广东东莞市为例:
广东省东莞市推行的村干部职业化主要体现为报酬工薪化、岗位公职化、管理科学化、成长持续化。东莞市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的主要做法表现:
一方面,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实行报酬工薪;在村干部工资报酬管理制度方面,每个乡镇根据本镇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个工资标准,实行“基础+绩效+奖励”的结构化薪酬制,并纳入乡镇政府财政预算统筹。
另一方面,强化村干部的岗位管理,实行岗位公职化;在东莞市,由于农村集体资产非常强大,农村干部就显得特别关键,因此,近几年来,东莞市把村干部职务作为正式职务的性质(或状态)进行管理,特别是在村干部这一岗位的设置、职责、岗所需人选的资格条件等方面逐步参照国家机关或公共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管理、考核。在干部来源方面,东莞市敢于打破地域限制、行业限制、身份限制,注重从镇政府机关、应届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中选派出国家干部担任村干部的做法。
还有,加强农村相关制度建设,实行管理科学化为了提高管理水平,东莞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管理。对农村干部从政治理论学习、党员队伍建设、群众工作、民主集中、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进行细化规范,并明确责任人对村干部提出了具体工作标准、办事流程、办理期限、服务承诺、纪律要求。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计划生育、平安建设、社会事务、制度落实等方面规范绩效考核,与个人待遇挂钩。
像东莞市村干部职业化的城市很多,如浙江、昆明、成都等等发达地区都在实施村干部职业管理。结合实际,我国也积极修订相关规章制度,强化政府主导推动机制。从国家立法层面把“村居干部”职业属性纳入国家职业体系范畴,颁布《村居基层干部职业标准》及《职业资格认证办法》,明确职业化管理的内涵、职权、制度,厘清民选“村官”与职业化管理的关系,为全面实施职业化管理奠定基础。以上是以广东东莞市为例来说明现在村干部职业化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趋势。像东莞市这样发展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2013 年10 月马鞍山市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村居干部”职业化的指导意见》和《村居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着眼于抓基层、打基础、强队伍,拉开了马鞍山市“村居干部”职业化建设的序幕,成效比较明显。比如,咸阳市的彬县积极探索村干部岗位职业化,逐步实现村干部由“兼职”到“专职”转变,增强了村干部工作荣誉感和自豪感,为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四、水城县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未来发展规划
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期间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村党干部是农村工作的心脏,是农村基层的战斗堡垒。村党干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干部素质的高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水城县对村干部职业管理上遇到了许多问题。
第一、水城县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文化程度偏低。比如,花戛乡天门村支部书记最高学历是大专;金盆乡天生桥村支书左忠先最高文化水平是初中;水城县龙场乡龙场村支书最高学历是大专等等。所举的例子并不是个别,许多村(居)都存在这样的现状,而且许多村支书是初中、中专或高中等文化水平。
第二、目前大部分村级集体企业已经私有化,导致农村的集体收入越来越少,没有了其它经济来源,村干部的年工资只有几千块钱,工资收入难以维持正常生活需求。过低的工资待遇,导致村干部职位对于年轻人及其他农村精英缺乏吸引力。现有村干部政策不够完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第三、村居干部职业化以来出现的很多问题既有村居干部自身层面的问题,也有制度层面的问题,还有村民自身权力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层面的问题。村居自治强调的是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职业化只是完善村居自治的一个重要层面。如果村民、居民忽视了法律赋予自己的各项权利,如监督权、质询权、知情权等,那么村居干部职业化也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针对上面问题上,水城县在村干部管理上转变了传统管理模式改变为现在新农村发展的村干部职业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实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其目的不仅仅是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干部队伍。为了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激发村干部引领发展的源动力,提升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进而增强水城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水城县在未来发展上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村干部职业管理化。
(一)加强村干部文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是现代资本的两大组成部分,人力资本主要通过劳动者体现,物力资本主要通过物质产品体现。劳动者的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高质量的劳动力将会获得更高的劳动成效。
因此,水城县提出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制度。为了提高村干部文化素质和理论知识,开展培训班,着力提高村干部的理论素养、思想意识和实干能力。首先,定期的、分级的对村(居)干部进行轮训,按照军事化的模式严格管理培训人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使村干部更好的服务于村集体和村民,促进村的经济发展。其次,不同批次的选派村干部外省学习,拓宽了村干部的视野和思维,学习了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农业科学知识。最后,通过现代网络,远程教育、充分利用农村党、职业技术学校、乡镇劳保所、妇联等机构,对村干部、村后备干部进行全方位培训。目前已有40多期培训,为村干部提升文化素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逐渐完善福利待遇制度
村干部的主要工作包括计划生育工作、社会稳定工作、农业产业化工作、党建及村建工作等。在不同时期,村干部的工作重点不同,工作内容繁杂。甚至有些村干部在工作的同时还要面临工作环境,吃住的问题。这导致工作无法开展,更谈及不上把村工作干好。
为了解决村干部的工作问题和生活问题,水城县委和县政府在村干部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工作环境等等上加大了投入和改善措施。比如,大家最为关心的工资报酬上,在原来的基础上上调了1.5倍。村(居)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报酬由1000 上调到2500元,经考核合格的村干部,每年再增加报酬100元。同 4 时,将村干部新农合报销比例从8 5 %提高到9 5 %,比照在职干部职工,结合村干部岗位特点,将村千部纳人社会保障体系,依法享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相关待遇。村干部离任后,根据累计任职年限,每年发放相应的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贴。从根本上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调动村干部的工作激情,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更好更快的拜托贫困村。
(三)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科学管理的有效性
2010 年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明确规定:“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其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中推选产生,其中应有具备财会、管理知识的人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务监督机构成员。村务监督机构成员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可以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等相关村干部监督制度法律法规,水城县采取相应的方法措施设置了对村干部的监督机制。
在问责机制上,村干部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落实、工作敷衍塞责、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不好的影响或者发生过任何事故的,应当接受相应的处罚,如诫勉谈话、公开道歉、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严重者甚至劝其引咎辞职等;另外,在监督考评机制上,实行村干部廉政监督检查制度,每年年末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检查村干部落实廉政建设情况;最后,在村务公开制度上,通过公开栏、信息平台等,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如制定电子化招标投标办法、健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程序,实现信息公开化、过程透明化以接受群众的监督。构建统一的招标投标信息平台,实现村务全面公开。
(四)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
水城县必须进一步加强村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以期对“村居干部”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监督,这样“村居干部”职业化才能走上健康、稳定、有序的大道。
水城县经研究讨论,科学的制定了《水城县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试行办法》、《水城县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这一系列制度是参照公务员的管理模式来制定的,根据实际情况对所有村干部建档,将工作履历、党材料、职务任免、奖惩等情况明确规范。强调加强村干部监督机制。比如,按照职业管理要求,推行8小时坐班制和24小时的值班制,使村民办事有地方有人可寻,使村干部队伍更加职业化,实现全天为人民服务。
综上所述,对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知道水城县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相比原来的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村干部工作实施管理上,更加地科学化和具体化,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优势,实现农村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村干部的工作效率。由于当前村支书在基层的工作任务繁重,采取报酬工薪,强化村干部的绩效工资管理,都是为了增强村支书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办公效率。所以,村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好推动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稳定、加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职责,贯彻实施当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富民政策促进干群共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已经成为水城县发展的趋势,只有走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才能真正的完成“决战3年,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1] 沈玉林.呼唤村干部公职化管理[J].乡镇论坛.2002(09)[2]王金豹.关于“村干部职业化”的思考——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J].南方农村.2010(06)[3]张坤,王征兵.新农村建设中村干部的角色处境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08)[4]王思斌.村干部权力竞争解释模型之比较——兼述村干部权力的成就型竞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5]孙桂莉.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关键[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6]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M].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M].法律出版社, 1988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9]水城县村干部有“奔头”
http://wsgz.gog.com.cn/system/2015/06/08/014364045.shtml [10]水城县:探索村干部管理
http://info.gzgov.gov.cn/system/2015/02/12/014113966_02.shtml [11]水城县:探索村干部职业化管理
http:// 6
第五篇:xx镇关于进一步加强镇村干部管理
++++镇关于进一步加强镇村干部管理
问题的整改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富裕幸福新++++建设,根据++++市《关于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贺发„2012‟2号)和县《关于在全县开“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钟发„2012‟2号)的要求和部署,我镇针对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第二阶段查摆出来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镇村干部管理问题提出如下整改方案。
一、查摆出来的问题
近年来,社会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经济利益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人们道德标准、价值观念日趋多元,意识形态日趋复杂,镇村干部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缺失,缺乏工作激情;二是节俭意识差,铺张浪费时有发生;三是集体观念淡薄,团队意识差;四是责任心不强,工作被动应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导致干部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环境,有过去历史原因形成的,也有改革后产生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渗透。近年来,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呈现出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组织形式、就业形式的多样化,这些“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巨大冲击,逐渐形成了价值观念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变性的倾向:人们的经济意识增强了,道德意识淡化了;主体意识增强了,集体观念淡化了;竞争意识增强了,投机欺诈行为也增多了;商品意识增强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在不同程度地冲击我们的镇村干部职工。
(二)镇村干部职工管理体制的局限性。一是干部职工进出口渠道不畅,年纪大的干部职工不到退休年龄没有退休,新分配来的干部职工又很少,造成干部职工整体年龄结构不太合理,干部队伍缺乏活力;二是干部职工能上能下的机制仍未完善,只要不违纪,“铁饭碗”就很难打破;三是竞争激励机制仍不健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仍然普遍存在,老实肯干、积极奉献的人未必就能增资加利、吃香喝辣,敷衍了事,投机取巧的人工作清闲、待遇不减;总之。干部职工缺乏工作激情。
三、进行整改的目的为建立呼之能应,应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镇村两级干部队伍,我镇党委结合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以完善竞争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来增强镇村干部履责干事的能
力,要求把“思想就是先导,感情就是纽带,落实就是水平、业绩就是能力”作为镇村两级干部开展工作的座右铭,多措并举加强镇村干部管理。
四、整改问题的措施
(一)完善竞争机制。竞争产生压力、压力产生动力,完善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倒逼机制,打破干部中得过且过的一潭死水,形成你追我赶,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壮观景象,真正实现领导狠抓,干部互助,群众苦干务实的工作作风。健全的竞争机制,立足实际,体现公平、公正、合理、科学,实现岗位责任、目标管理、考核评议一体化。使干部管理真正实现开拓创新、奋力进取、与时俱进,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量化考核指标。镇党委制定镇、村干部工作目标实绩考核办法,紧紧围绕完成年初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作为镇村干部绩效考核的重点。镇党委、政府分解量化考核指标,建立了百分制镇、村两级各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并针对镇、村级工作和镇、村干部受上级奖惩情况,设定了加减分因素,坚持用数据评价,促使镇、村级工作按照县、镇党委、政府的部署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严格工作奖惩。考核结果作为兑现镇、村干部绩效工资、奖励补贴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实绩突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考核为优的镇、村干部,足额兑
现绩效补贴;考核评为“优”的镇干部、村,被考核的镇干部、村两委干部除了发放全额工资外,再给予相应的奖励;考核评为“良”的镇干部、村,被考核的镇干部、村“两委”干部发放全额工资;考核评为“差”的镇干部、村,绩效工资减少发放,由镇党委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对镇干部、村干部班子的有关评价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对班子成员的评价意见,向本人反馈,明确改进方向。严格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进一步激发了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总而言之,为加强对镇村干部的科学管理,镇党委关键是做到“五要”:一要用事业凝聚人。镇党委、政府要通过思想教育干部,引导干部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要引导干部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以卓越的业绩实现人生追求,努力做个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人;二要用制度约束人。镇党委、政府要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管人管事。领导干部是决策者,应带头执行,防止制度流于形式;三要建立“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来增强干部争先创优的意识,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切实保障干部的利益不受侵害,及时兑现承诺,使干部增强对党委、政府的信任感,加强对集体形象的维护。四要用行动引导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镇领导干部要当好榜样,凡事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不能充当特殊人;五要用感情感染人。镇
领导干部要善于了解同志,及时发现同志的困难,并主动给予帮助解决。要善于交流谈心,掌握同志们的心理动向,消除误会和隔阂,增进团结。要关心干部的成长,通过培养锻炼、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
中共++++镇委员会
2012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