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明主管理,打造和谐之路
深化明主管理,打造和谐之路
上海亨豪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深入开展厂务公开,是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管理企业的需要;是切实维护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监督权,打造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需要。因此,近年来,不管企业如何改制,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方针没有变,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没有变,扎实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成为做大做强企业的“阳光工程”。
一、健全建立领导体系,形成厂务公开合力
公司从2001年开始实行厂务公开工作以来,通过不断健全 厂务公开的领导体系,加强了对厂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一是公司建立健全厂务公开工作领导责任制,形成了三级工作机制。公司行政领导担任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工会主席担任副组长,下设一个工作小组和一个监督小组。工作小组成员由工会成员担任,监督小组成员由职工代表和工会委员一起担任。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互相监督,是厂务公开顺利有序的发展。公司上下齐抓共管,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是加强对厂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全力抓好落实。厂务公开的具体操作,由公司工会负责。特别是对公司运行中重点环节管
理过程进行公开,确保厂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还逐步建立职工董监事制度,使厂务公开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二、运用有效载体,保证厂务公开规范操作
一是公开形式规范。企业党政班子始终有这样一个理念:在 企业里,领导与群众没有区别,只是分工不同罢了,我们必须紧紧地围绕和依靠广大职工群策群力,才能办好企业。为此,我们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来保障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例如《职代表会制度》、《干部、员工聘任及考核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等,采用厂区公告栏、局域网、职代会、中层干部会议等形式,向员工传达厂务公开信息;用意见箱反馈员工意见和建议;每年都用调查表进行职工满意度和合理化建议的调查,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合理化建议采纳情况进行公示。
二是公开内容规范。我们通过在厂区内建立厂务公告栏及时将企业经营状况、经营决策、职工工资福利、招待费用、中层干部考评结果、员工奖励、领导干部收入、收入分配方案等内容进行公开。让职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是职工知企业情,参企政,与企业共进退,营造了一种“亨豪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氛围。
三是公开时间规范。我们根据不同公开内容的时限,按月度、半年、年度定期更新公开内容。每月,以财务数据形式公布企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职工四金缴纳情况;半年,公开中层干部职代表会考评结果,企业文化建设;年终将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工作能手、质量标兵、节能降耗标兵等评选结果、奖励情况、公
司招待费用、员工及领导干部年终收入情况等进行公开。
四是公开程序规范。为了增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大家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使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期间职代会制度成为深化民主管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例如,每年的《集体合同》、《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集体合同》、《工资专项协议》的签订,《企业规章制度汇编》等制度的出台,年终收入分配方案的确立和实施我们以职代会的形式推出草案,在职工的共同讨论之后形成决议,最后将结果予以公示,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得到职工的支持和拥护,为企业规章制度、重大决策的宣传与执行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是管理规范。充分发挥厂务公开各小组职能,领导小组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六个化”严格要求各小组,深入实际,深入班组,深入到职工中去,把职工同意不同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立足点,定时召开工作例会进行自查,发放职工满意度调查表,接受群众和上级工会的监督,在2007年被评为嘉定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及上海市“模范之家”,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职工和上级工会的肯定。
“一满意”即让员工满意。由于我们坚持了“五规范”,确
保了厂务公开的质量,大大提高了员工对公司厂务公开的满意率。通过厂务公开,员工们认识到公司的发展和自己息息相关。只有自己努力工作,公司才能不断发展,员工的利益才能最大程度得到保证。
几年来,我们通过对厂务公开的实施和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具体说来有三个增强:
一是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通过厂务公开,向全体员工亮了家底。使员工对公司管理由不了解变为了解和理解,由疑虑变为信任和支持,大大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二是增强了管理者的廉洁自律意识。实行厂务公开后,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公开化,增强了管理的透明度。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完全置于员工的监督之下,形成了管理者廉洁自律的制度保证。
三是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公司厂务公开的推进,进一步完善了公司财务等管理制度,建立了相应的约束机制。以制度规范行为,有效地加强了内部管理。再加上员工参与意识的增强,变少数人决策为群策群力,确保了决策的正确性,切实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自公司实行厂务公开以来,企业员工的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知情权得到了有效的发挥。通过上下沟通,公司聚精会神抓经营,一心一意谋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五规范”,加强监督检查,使厂务公开提高一个新水平。
第二篇:深化文明创建 打造和谐烟草
深化文明创建 打造和谐烟草
――将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汇报
尊敬的考评组各位领导:
首先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局检查指导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将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在将乐县委、县政府和三明市烟草局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明办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紧紧围绕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价值观为创建宗旨,以“创文明行业、建和谐烟草”为创建主题,以行业“四个一流”建设为实践载体,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文明创建活动,围绕发展抓文明,抓好文明促发展,企业发展面貌得到更新,和谐烟草形象进一步树立,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烟叶质量和规模效益稳步增长。2009年种植烟叶3.22万亩, 收购烟叶9.48万担,烟农收入8770万元,实现烟叶税1624万元,烟农户均收入3.66万元。2010年种植烟叶3.23万亩,由于遭受“6.18”特大洪灾,全县损失烟叶3.1万担,完成收购烟叶5.8万担,烟农收入6676万元(含受灾补助),实现烟叶税972.8万元,烟农户均收入仍然达到3.1万元,上等烟比例、担均价、户均收入在大灾之年基本保持上年水平。
二是卷烟销售额和市场结构效益持续创新高。2009年销售卷烟6431箱,卷烟销售额首次突破一个亿,零售户收入突破1000万;2010年销售卷烟6520箱,卷烟销售额1.15亿元,零售户收入接近1200万。
三是两烟市场不断得到净化。2009年专卖管理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7起,上缴罚没款 4.08万元;2010年专卖管理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3起,上缴罚没款 7576元。
四是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三年来,我局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将乐县重视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服务将乐发展优秀单位”、“服务将乐发展先进单位”、“纳税千万元大户”、“防抗特大暴雨洪水抢险救灾先进集体”、“灾后重建先进单位”;被将乐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平安单位”;被县直机关党工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被县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11个基层烟草站有9个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07-2009文明单位;南口烟草站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五届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站长被授予“第五届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个人”。各项工作也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表彰,大源烟草站被省烟草局评为“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县局分别被市局评为“2009现代烟草农业先进单位”、“三明烟草系统2009先进单位”、“2010年专卖监督管理工作先进单位”;5名员工先后被省局、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评为抗灾救灾先进个人。
回顾2009年以来的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完善机制,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我局在连续获评第八、第九和第十届“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以来,全体干部职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创建荣誉。在新一届创建工作中,我局把文明创建作为提升企业凝聚力、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认真总结往年创建工作经验与不足,紧扣创建主题,严密组织,精心策划,完善机制,为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提供更加扎实稳固的基础保障。
一是继续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发展全局的关键工程来抓,认真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职责,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具体抓、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创建组织体系。二是及时制定下发了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实施方案,同时制定了创建规划和工作要点,做到有机构、有计划、有目标;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抓班子、带队伍、严管理、树形象,坚持与时俱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四是向全体员工继续明确提出“抓创建、重管理、营和谐、促发展”的总体思想,做到创建工作思想认识、组织落实、安排部署、检查考核四到位,力争再创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荣誉;五是把文明创建经费纳入企业综合预算管理,并做到逐年有所递增(09年经费26.6万元,10年经费88.8万元)。更加注重加大对基层所站、服务窗口办公、生活条件和服务环境的改善投入,提升企业整体创建水平。
二、融入大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我局牢固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履行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奉献企业的一份力量,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主动作为,深化文明共建。切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与安仁乡福山村开展好挂村结对,开展帮扶活动。除了在发展烤烟生产上给予政策和技术服务扶持外,09年以来还共计投入142.3万元兴修水利、路桥等基础设施,用于帮助发展烟叶生产,并积极捐赠村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修缮和村部建设。同时,我局还积极落实好与当地金华社区的共建任务,在我局设立了金华社区少年活动之家和文化活动中心。
二是扶贫济困,热心公益活动。积极组织员工参与社会慈善济困活动,做好扶贫帮扶及送温暖工作,09年以来先后组织员工向玉树地震灾区、西南干旱、“6.18”洪灾和社会弱势群体捐款、物等共计10.4万元,09年、10年结对帮扶了18名高中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1000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开展春节慰问弱势群体烟农、零售户活动,发放慰问金22000元。
三是反哺农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烟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烟田交通运输、水利设施条件,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开始烟田基础设施建设至今,全县共投入建设资金11090万元,烟水路项目918个。通过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农田生产条件,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显著提高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广大烟农的充分好评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四是志愿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完善了志愿服务体系,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县局172名员工,100名员工注册登记了三明市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占58%;机关全体23名党员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3年来,先后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了“迎世博、迎特奥、讲文明、树新风”、“关爱空巢老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洁我家园,共创文明” 及真假烟辨识与专卖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
五是关爱烟农,构筑共同发展。积极开展关爱烟农主题活动,让他们充分体会到烟草之家的亲情温暖。2010年“6.18”特大洪灾,全县13个乡镇、2112户烟农、115个种烟村、498片烟田受到不同程度灾害,累计烟叶受灾面积2.2万亩。为了保障好每位受灾烟农的种植利益,县局共投入救灾捐赠补助资金1264.4万元,平均每户受灾烟农可以领到近6000元,投入灾后水毁烟田重建修复资金1429万元,修复烟田项目182个,其中田间道路53条,水渠69条,水坝40座,防洪堤12处,简易桥梁8座,为当地烟农灾后恢复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以人为本,注重提升队伍素质
我局坚持把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重心,不断拓宽教育渠道,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创办学习园地、阅览室、LED显示屏和内部局域网等平台,努力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业务技能,增强企业员工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推进道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领导班子集中学习制度和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通过举办讲座、上党课、观看教育片、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员工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两个至上‟在岗位”主题实践活动、“四要”作风建设和 “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广大员工学习道德模范、先进党员和行业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等先进事迹。积极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和 “道德模范”推荐活动,推进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每年制定员工教育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技能培训和员工再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09年以来,我局共举行各类培训78次,参训人数达2600人次。同时,积极鼓励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的相关政策,激发了员工在职学习的热情,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智力支持。
三是推进创先争优,增强队伍活力。以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党员“五带头”为目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全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创先争优意识,主动想事、谋事、干事,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尤其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学比赶超,营造了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比学习;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比作风;开展“亮岗履职”活动,比实绩;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比奉献;开展“创建文明窗口”活动,比服务;有效提升广大员工在工作中的创先争优意识,员工队伍的工作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四是加强廉政建设,牢筑拒腐防线。突出抓好反商业贿赂和“预防职务犯罪,构建和谐烟草”为主题的反腐倡廉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为全体干部职工设立了廉政桌牌和电脑屏保,每月编发廉政手机短信。同时,邀请纪委、检察院等有关部门领导作专题讲座,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廉政意识和行业规范自律水平,筑牢防腐拒变防线。在每的工作会上,局领导都与分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逐级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落实责任追究。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各项规定。
五是建设企业文化,开展文化宣贯。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创建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烟草行业“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共同价值观、福建烟草“责任烟草”文化和三明烟草“智”文化的宣贯相结合。围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显化于物”的宣贯工作目标,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宣贯活动,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报道关爱烟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事迹,树立责任烟草形象。建立企业文化内训师队伍,开展企业文化知识测试、文化宣讲、礼仪讲座、文化主题演讲比赛等宣贯活动,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宣贯氛围,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精神与履责意识,树立“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
六是开展文体活动,活跃工作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先后举办开展了庆祝建国60周年、迎新年游园活动、庆五
一、迎国庆篮球、乒乓球和登山等系列比赛、“建设海西、责任烟草”演讲比赛、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丰富了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展现了员工良好的职业风貌和精神状态。
四、强化管理,规范企业运行秩序
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大力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落实平安综治措施,提升企业管理的运行水平。
一是科学决策,民主规范管理。在企业“三重一大”事项上坚持投资、薪酬、预算和招标等专业委员会决策制度,坚持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制度。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纪检监察人员全程监督,确保程序规范。稳步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订《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及工作规则》,科学编制公开目录,规范抓好企务公开工作,做到公开全面、及时、准确,保障了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职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业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二是健全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全面启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对标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梳理各项工作流程,深入查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机关效能建设等各项工作制度,出台了各类考核办法,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三是重视安全,抓好平安综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综治创安,实现“九个为零、一个控制”的安全管理目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配套和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推进行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运行示范点建设,促进体系的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运行。
五、优化环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我局高度重视服务环境的建设,切实加强服务窗口建设,抓好服务设施配套,细化服务措施,努力提高零售客户、烟农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一是加强环境建设,营造文明氛围。我局高度重视环境建设,把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作为文明创建的主要内容之一。积极改善环卫保洁工作,重视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确保生产、办公场所、宿舍区、仓库等单位内外场所整洁有序,营造“整洁亮美、文明友好”的环境。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加强窗口建设。进一步加大服务窗口的软、硬件设施投入,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完善服务标准、服务规范,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涉及对外服务的客户服务中心、专卖管理所、烟草站等窗口部门都能认真遵照统一制订的服务标准,严格履行服务公约。坚持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多项规章制度。着力在服务烟农、服务零售客户方面完善服务体系,规范行业行为。
三是细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质量。在服务零售户方面,通过加强服务终端建设,细分服务项目,优化服务模式,积极推广多元化卷烟订货模式,解决客户订货难的问题。对全县665户卷烟零售客户,全部实行送货上门。积极组织有效货源,满足零售客户需求。加强对紧俏卷烟的分配管理,采取公开货源和公开分配方式的办法,增加货源分配透明度,保证各类零售客户都能购到畅销卷烟。在服务烟农方面,不断加大生产扶持,积极引进推广烟草多功能耕作机械,降低烟农劳动强度;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建立完善的专业生产队伍,实现烟农轻松种烟,简单种烟;充分发挥基层烟草站服务烟农的优势,做到全方位、全过程、高效率地为烟农提供无偿服务。建立编码收购模式,在收购站点设置监督台、举报箱,聘请监督员,为烟农免费提供茶水、防暑药品,得到烟农的广泛好评。
四是建设诚信烟草,打造服务品牌。围绕“共铸诚信”主题,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重视承诺兑现,做到维护群众利益,取信于民。通过加强专卖内管、效能监察、政风行风评议等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形成行业诚信管理氛围。实行卷烟零售户诚信等级管理。加大市场整顿力度,开展系列专项打假打私和取缔无证经营行动,有力地震慑了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市场经营环境得到不断净化。
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创建不易,保持更难”。我局虽然在文明创建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局将以次此考评为契机,在考评组的指导下,认真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以“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精神状态,持续深化创新创建活动,以更高的标准、更新的举措、更实的作风,不断提高我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新水平!
第三篇:以人为本,打造和谐高效管理团队
以人为本,打造和谐高效的管理团队
据统计,21世纪,在知识经济、人才战略在推动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进入成为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我认为,坚持了以人为本就是抓住了管理工作的根本。
一、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列宁说:“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是工人,即劳动者”。一个劳动者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又决定了他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试想,一个胸无大志、精神颓废、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的员工,即使在环境优越、条件充足的企业中,也不可能创造出优异的业绩;相反,一个目光远大、积极上进、精神振奋的员工,即使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也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不凡的成果。因此我认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贯彻在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在管理活动中,却自觉和不自觉的忽视了这个核心问题,偏重于采取一些外在的约束力管理企业,主要表现在:
一是依靠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行政管理是企业组织指挥生产的一种常用手段,对于集中管理,上传下达的确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但是,行政管理的局限性只能是让管理者被动的去完成某项任务,而不能解决被管理者的劳动态度问题,不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有的管理者经常依赖于行政管理手段管理工作,长期以往,其结果必然是逐渐抹杀的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在实际管理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员工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现象,导致一些问题屡禁不止。二是依靠规章制度。在企业管理中,规章制度是规范员工工作行为的准则。对于建立良好的生产工作秩序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企业管理,依靠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不是目的,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千方百计充分发挥员工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不断引导员工积极主动地去解决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企业规章制度管理是以员工思想觉悟为前提的,员工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才能变成他们的自
1觉行动。否则,在规章制度制定不细,出现空挡的时候,就很难起到面面俱到到的管理作用,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三是依靠物质激励。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物质刺激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确实能够激发人们的服务热情。通过勤奋劳动,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是无可厚非的。但仅靠物质刺激,只能换来一时的热情,明显的缺乏长期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容易在员工思想上产生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思想倾向,以至于偏离企业的精神文化,最终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
二、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做员工的贴心人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教育人,树立“员工第一,基层至上”的管理理念,一切着眼于人。充分承认他们所的创造价值,并为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提供机会和条件。
(一)沟通是根本途径
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在《蒙牛内幕》一书中说:“人们之间的矛盾有98%来自于误会。”并将这一条写进了《员工手册》,可见沟通的重要性。我在南京、上海分公司实习期间共走访了43个专卖店,员工普遍认为管理不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有什么想法?作为管理者一般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部属应该主动向自己汇报思想。所以交流必须要有一个机制和平台,使人人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人人都有沟通的平台。在公安局网监支队期间,他们比较重视QQ群作为交流平台。其实,交流平台有很多种,比如开会,要把会议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奋进的大会,这才是一个成功的大会。但有不少会议就是批斗会,一言堂。通过会上发言我们可以敏锐觉察个人的思想问题,然后做单独会面。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关注人的需求。管理学告诉我们: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大量研究表明人是复杂的。因此,我们作为管理者必须首先了解人的需求。既要了解清楚在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还要了解清楚他们在精神上的需求。比如,除了要关心员工的伙食、交通、工作环境、劳保这些之外,我们还要关心员工有些什么精神追求。比如他有什么爱好,近来心情如何,业余生活如何度过,个人发展的目标在那里,他的人生理想是什么等等。关心了解员工的精神需求,员工会觉得领导和他之间有心灵的沟通,他会产生出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平等、互助、和谐、温暖的工作环境,这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非常重要。随着公司的发展,员工的思想在不断变化着,因而协调人际关系是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三)提升人的技能。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企业规模在不断膨胀,工艺技术日新月异,设备更替马不停蹄。现在的科技发展可以说十年就能更新一代,而我们的职业生涯却是几十年。在这几十年的光阴里,一个人再也不可能像以前的补锅匠似的能够“一招鲜,吃遍天”。所以,要以人为本就必须从职工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为了他自己的岗位竞争、社会竞争的需要,不断的提升他的技能,增加他的综合竞争实力,使他在长期的工作之中都可以是企业的有用之才。
三、以人为本,就是把提高管理效率作为落脚点
无论哪一种管理方法和理念最终都要服务于管理目标,比如,部队的管理是为了提高战斗力,政府机关的管理是为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企业的管理就是为了增加企业的利润。
(一)凝聚人的智慧。人都有愿意展现自己智慧的冲动,但是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之中,面对系统的、复杂的问题,单个人的智慧又显得是如此的渺小,甚至于人人都觉得自己的智慧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因此大家就会比较的压制自己的智慧本能的发挥。如果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把他们的聪明才智的发挥于与个人发展和团队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一些适当的激励措施,个人的智慧就可以在集体中得到巨大的激发,形成一个智慧风暴,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二)激发人的潜能。人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在没有外部力量激发的时候,由于人的惰性使然,许多的潜能埋伏于人的内心深处。因此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前进的动力是取得最大绩效的前提。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是否有效,衡量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员工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人的潜能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只有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们才能积极参与,勤奋工作,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共同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要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采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竞争上岗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臵。
(三)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
有关于现代企业管理的著作称,现代企业需要做好三战略规划,一是人才战略;二是创新战略;三是文化战略。作为一个企业,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工作氛围是一种文化。这种软实力越来越显示出威力。我经常对肯德基、麦当劳的快餐进行思考,它们之所以能够在国人心中有如此的份量,是营养还是美味,我认为都不是的,而是一种文化的吸引。今天我所指的是和谐文化,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一个企业的团结至关重要,如果没一个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团队必然会走向灭亡。有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家心能往一处想,劲能往一处使,相互信任。办公室作为企业的“前敌指挥部”,责任重大。
第四篇:构建学校和谐管理的五彩之路[定稿]
构建学校和谐管理的五彩之路
构建学校和谐管理的五彩之路
摘 要:文章从柔性管理的现实意义入手,阐述了柔性管理在实践中尊重关心教师的需
要,在制度上给教师留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热情服务教师,与教师融合沟通,保障教师民主
自由的学术权利,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等的认识和体会,对柔性管理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柔性管理人性观人文关怀
在目前学校的常规管理中,主要是运用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管理的最佳效果。刚性管理主要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并利用学校结构、责权分配来实现由支配到服
从的管理。其侧重于外力强制和严格执行,在管理的层面上易操作,效果易显现,是目前实
践中呈现的主要管理方式。柔性管理则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
方法,在人们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学校意志转变为人们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
为中心的管理。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对象,教师的工作具有知识性、理想性的特征。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有各种精神需求,他们所从事的是精神领域的创造性
工作。他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培育生命,传递人类文明的精华,实现人类理想的幸福事业,做教师的乐趣及价值就在于有了自己的理想而且与孩子们一起努力朝着理想迈进。作为一名
现实生活中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往往融入了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并且在躬身实
践中将之点点滴滴的渗透于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的健康成长之中。然而面对现实,社会和家
长的过高期望;学生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表现;学校刚性管理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都让大部分
教师从内心上渴求同事的理解和沟通,校长及领导的认可和人性化关怀。柔性管理就是在此
背景下,注重以人为中心,关注教师的思想、情感和需要,注重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激励教师用自己的行为应对现实存在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达到学
校管理的最佳理想效果。针对刚性管理,与之相关的实践性和理论性文章,在同行中已阐述
颇丰。在此,笔者主要是针对自己在校长岗位上四年多的实践,阐述一下自己在学校管理中
对柔性管理的认识及运用。
一、尊重关心教师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人性观认为,效率的最大化不是管理的全部内容和唯一目标,人的情感需要、发展需要也是管理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学校的管理中,我力求为教师创造一
个适宜人性张扬的良好环境,尽量从以下方面尊重关心每一个教师的切实需要。
1、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创造。我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中着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让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校不同层级的领导之间有一种感情上其乐融融的良好人际
关系,并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氛围,让每一个教师的劳动都得到应有的尊重,每一个教师的创造都得到应有的认可,使教师在劳动的成就感中迸发涌流出自己的潜力智慧。
2、重视教师的公平需要,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在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中,尽力
做到考核评价公平,物质分配公平,奖励处罚公平,发展机会公平,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良
好氛围,满足教师心理层次上的公平需要。
3、尊重教师的发展需要,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发展是人的高层次追求。在学校管理中,我强化班子“依赖教师、满足教师、发展教师”的意识。学校在发展上辅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培植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环境,使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不断地寻求一个更加充实的自我,追求一个更加完善的自我实现。政治上满足教师入党,加入各种学术团体的需求;工作上充分授权,大胆启用,依靠他们支持他们,让每一个教师都觉得自己是在“挑大梁”,以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展示个人特长;学习上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让他们获得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生活上帮助他们,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福利待遇和奖金金额,满足他们子女的入学要求,使他们无后顾之忧。
二、在制度上给教师留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在严格执行刚性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学校在规章制度的拟定时,结合实际,从以下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自主、宽松的制度环境。
1、人性化的考勤制度。对学校教职员工,学校规定凡是没有课的教师,都可以在上午
第二节课和下下午第二节课到班,对签到可以每月有五次不签的余地。考勤制度则是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缺勤者累计到一定数量后才给予适当罚款。对不同的岗位,也留有一定的考勤和岗位工作失误余地,让教师在一种愉快的心理氛围中轻松工作。
2、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了平衡教师超负荷工作的心理压力,学校从整体上调低教师的周平均工作时数,对超工作量的老师加大课时津贴补助,对原工作量不足的老师,增加一些工作量;对学生的作业,教师的课外辅导次数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对不同资历不同水平的教师在备课、听课、作业等教学环节上,有针对性的做出不同要求,符合条件的教师可以写略案,或成为免检教师,其最终目的是只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要求的教学目标。
3、灵活的评价机制。在学生的评价上,学校不只是单纯的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创新意识,成长过程等都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内容,用德育评价等次来合理评价学生,同时也将之作为评价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从而把教师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对教师的学科教学成绩,学校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只排等级,不排名次,同一层次班级的学科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相差三分之内都不予以奖惩,这样就淡化了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加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与此同时,学校对教师的期末考核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将教学能力、教学成绩、师德师表、教学艺术、教研能力、合作意识、组织管理等作为综合评价的内容,这就让第位教师都能从不同角度得到肯定,从而在内心产生积极自信的心态。
三、淡化领导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认为,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是岗位分工的不同,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的学校领导要尊重教职工的人格,与之建立起一种平等,亲密的友善关系。要建立这样一种关系,我要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淡化领导观念,以人格折服人,认真加强业务学习,努力躬身实践,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努力做到胸襟坦荡、言行一致,涵养正气、廉洁奉公,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洞悉他们的思想、心情、体谅他们的困难和疾苦,多一份关怀和真诚,经常与教师和职工进行换位思考,严以律纪,宽以待人,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持之以恒,全心全意为教职员工做好最热情的服务。
四、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增强情感的凝聚力
在学校管理中,构建富有活力、良好、畅通的沟通渠道,让正式沟通渠道与非正式沟通渠道相互补充,有助于思想统一,有助于信息共享,有助于减少心理隔阂,缩短心理距离,减少因角色冲突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使管理达到更好的效果。深层次的沟通能促使行政管理者在管理中达到以情感人,使人心悦诚服。在实践中,我要求学校领导班子尽其力做到:
1、要倾听实情。要甘当小学生,虚心地听,不带框框和偏见,全面地听,不惜时间和精力,耐心的听。只有切实倾听到实情,才能把握教师的思想脉膊,洞察到教师的内心世界。
2、要融入真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沟通时要诚恳,及时、真情投入,用真情感化对方,用真情打动对方,与交流沟通者产生同志之情、手足之情、达到水乳交融、心心相印。
3、要投入爱心。学校领导爱护教师,关心教师,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竭尽全力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当教师的利益受到侵害或教师被误解时,要敢于直言;当教师遇到暂时困难时,要尽力为其提供真诚的精神和物质帮助。只有具有这样殷殷的爱师之心,才能在情感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五、保障教师民主自由的学术权利
学校的教师是由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个体组成,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和形成需要民主自由的环境氛围。因此,保障教师民主自由的学术权利是柔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工作中,要保障教师民主自由的学术研究权利,就必须给予教师更多的宽容和自由。这要求作为学校领导,在管理活动中尽量减少对教师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和创造性活动的干预,尽量不用简单划一的规章制度去套教师千差万别的学术实践,尽量减少对教师的一些强制性和监督性的管理,而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些方向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教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环境支持,敢于为教师创造性活动的失败承担风险和压力,以鼓励教师学术活动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六、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柔性管理的价值导向功能
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或整体精神,是学校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的产物,是联系和协调学校所有成员行为的纽带,是学校的灵魂之所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土壤,它构成了学校生存和发展最稳定,最有活力的基础,对于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保证学校行为的合理性,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柔性管理的高层次追求目标。在实践中,学位领导要千方百计地向教职工传达学校形成的一套清晰明确的价值系统,使教职工能够理解、接受、认同它,从而自觉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追求,并为实现这种共同的价值目标而竭尽全力。一个学校的教师来自四面八方,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特征,管理者一定要对
这种多样性,差异性持一种宽容、谅解、包含的态度。从本质上讲,大家认可的共同价值观本身就是一种包容性的价值观,只有承认而不排斥这种包容性,才能将学校组织中教师个体的价值选择与学校的目标追求结合起来,使教师意识到实现学校的组织价值就意味着肯定、尊重个体价值、意味着个人成功,这样具有学校共性的价值目标就有了无限的吸引力。而以学校的共同价值目标推动一种生动活泼的、健康向上的、人人心情舒畅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发挥价值在学校管理中的导向功能,这正是柔性管理所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
管理艺术无止境。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刚性的制度管理与人文的柔性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本质上是一致的。柔性管理实质上是刚性管理的完善,补充,是在具备刚性管理工作框架的基础上,对管理和管理方法的更高升华,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实践中的肤浅认识。笔者深信,只要我们身处一线中小学校长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探索出一种刚柔相推,崇德广业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构建出一条学校和谐管理的五彩之路。
赵金稳,本名孙河西,男,1971年出生于贵州盘县,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盘县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特约编辑,中国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全国德育先进个人,现任盘县第六中学副校长。从事初高中语文教学十余年,指导学生发表习作几十篇。空闲之余酷爱读书写作,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散文和小小说数十篇,目前倾力于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完)
第五篇:打造和谐干群关系
打造和谐干群关系”
2010-04-03 湖北公务员网 【字体: 】
一、背景链接
2010年3月22日,河南X县一农民魏某找乡长蒋某反映问题时,拿起办公桌上一水杯欲喝水,被蒋某喝止。两人发生口角后出现肢体冲突,随后,蒋某喊来警察。魏某被拘留7日。据了解,事前该村民土地被非法征用,补偿三年未兑现,去找乡长反映此事。村民与乡长发生冲突而被拘留一事,引起了众多媒体和网民的关注。此间媒体又登出乡长蒋某“原计划把魏克兴关个三四天”、“事件被曝光后自己变得骑虎难下”等雷人之语,进一步招来板砖无数。
对此事X县县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经调查,蒋某在接待群众过程中,工作方法简单,群众观念谈薄,处理问题草率,且有干预司法警务行为。3月28日,X县县委做出决定,免去蒋某乡长职务,并做出深刻检查;责成X县公安局免去城郊乡派出所张某所长职务。
群众本着对政府信任,到乡政府找乡长反映问题,本意不是寻衅滋事打架的。作为一乡之长,不仅没有认真接待来访群众,倾听百姓呼声,而是失去诚意,一错再错,以致与人发生肢体冲突,上演了一场“茶杯门”事件,令人对于其素质产生怀疑;此事在网上传播甚广,令广大网民对当今打造和谐干群关系的迫切性产生越来越高的呼声。
二、背影深层次原因分析
《党章》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接待群众上访是政府官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即使群众出现一些过激言行,作为政府官员应该多多理解和包容,而不是动辄动用警察等公权力加以干预,甚至打击报复群众。
分析必乡长蒋某的行为,至少存在以下几点失误:
一、脱离群众:群众有知情权和上访权。找乡长反映情况理应认真接待或安排专人接待,而该乡长见到群众时,表现出不够耐烦,当看到老农准备动用其茶杯喝水时,不是耐心做好解释和劝导,而是始终拒绝。
二、与人争执:即使老农动用了乡长的茶杯喝了水,乡长也不应该与老农发生争执和过激行为,也不至于发生肢体冲突,把事态扩大。
三、打击报复:乡长的举动无疑存在利用警察的公权力打击报复群众的嫌疑。
这位乡长的雷官雷语要批判,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其背后的农村基层利益博弈以及天平的失衡。如今农村的主要矛盾不再是税费征收,大多数纠纷是因土地问题引发,尤其对于城中村和城郊村,由于利益巨大且空白点较多,征地和拆迁问题更是凸显。在这种城市化进程中,最基层的官、商、民被推到了时代浪潮以及矛盾的第一线,他们之间交叉式的利益博弈日显激烈。而转型期的中国,一些地方的基层权力也有待整顿,导致了游戏规则的失范和博弈的不公。具体表现为权力刁蛮——为了政绩或形形色色的“干股”,一些基层官员成为违法征地、野蛮拆迁的急先锋;资本通吃——各路商人以糖衣炮弹攻下基层官员,再假借公权之虎威,或建厂或炒地皮或盖楼,胡萝卜加大棒侵占村民利益;黑恶势力嚣张——权力的异化、几何倍增的利益,催生了农村基层的黑恶势力,他们或倚公权之威,或搭资本之车,横行乡里,欺行霸市。
与一些“更高级”的贪污受贿等相比,这种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利益侵占和蚕食更加直观,也就更容易激起县乡基层民众的不满,触发农村社会的官民矛盾。而与此同时,利益诉求、申诉的表达渠道不畅甚至堵塞,使得一些农村地区的矛盾愈发积累。权力的滥用使基层群众告状无门、有冤难伸,在一些基层官员观念里,“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等同于把矛盾“堵塞”、“隐瞒”在基层,从而让矛盾遭到挤压和发酵。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没有得到彻底打破,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在农村地区存在,农村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干群之间,也积累了一些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都成为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隐患和阻碍,不可不察,不可不纠。
三、打造和谐干群关系
多发的群体事件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形象,给地方经济发展增添了不稳定因素,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音符。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大多与紧张的干群关系有关。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和谐干群关系,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树立民本意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强化党员干部的民本意识是打造和谐干群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放大自我,对人民群众根本地位认识不到位是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中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孟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足见人民群众地位的重要。在民众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今天,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打造和谐干群关系,这就更需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一切工作要围绕人民群众来开展。民本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民本意识,推动干群关系和谐发展。
2.强化责任意识。民心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把维护群众的利益当作自己的责任,在工作中就不会失误、失职、渎职,才不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财产造成了损失。强化责任意识,就是要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党员干部必须在思想上强化责任意识,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固树立履责应该、尽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思想,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敢于直面困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化解各种复杂矛盾,做到事不避难,敢于担当,扎实推动工作。3.保持学习意识。干群关系是个大课堂,群众才是高明的老师。党员干部只有深入群众,虚心向民众学习,倾听民众的呼声,才能体察民情,做出的决策才能合乎民意。当前,少数党员干部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政策和决策违背民意,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是深入基层、虚心向群众学习,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衡量领导干部群众观是否端正的试金石,也是体现一个政党是否先进的鲜明标志。发展要依靠群众,就是要承认并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现实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认为群众素质低,自己见多识广,自恃高明,好为人师,漠视群众意见,擅自决策。这样的政策和决策必然偏离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必然与民意想背离,必须在实践中改正。党员干部要熟悉民情民意就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就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就要走上田间地头,下到社区民居,调查情况,听取民声,研究实际,破解难题,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树立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根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真正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落到实处是打造和谐干群关系的根本。当前,部分党员干部群众观淡漠、主仆错位,缺乏服务意识,对群众安危冷暖重视不够,甚至以权谋私。这是干群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我国目前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至关重要。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员干部必须强化以上四种意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员干部一定要克服父母官的思想,在干群关系中摆正位置,以公仆意识,做为民官。要深刻认识到,权力来自于人民群众,要用好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急群众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谋利益,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