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作文指导点滴经验论文
浅谈小学生作文指导
黎 英
作文是一种脑力劳动,而写作过程又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有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活动的环境不同、感受不同、思维的差异、表达事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指导学生真实地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变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为五彩缤纷,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作文方面的个性来。
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除了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外,更主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一、从指导学生写日记或周记入手。
提倡学生写日记后周记,开始多数学生积极性不高,即使少数写,也多流于形式。针对这一实际,我采取试讲、读、写的方法,激发他们写的爱好。让学生熟悉到经常写日记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有好处。同时有计划地向他们介绍写日记或周记的方法。还有就是提供一些合适儿童知识水平的优秀日记,让他们认真阅读。从中吸取好的营养,逐步提高写日记的能力。
写,则是人人动笔,把自己做过的,看到、听到、想到的人或事,景或物写出来。开始要求短小,真实,具体,然后逐步提高。为了解决少数学生基础差,写作难的实际问题,答应摘抄与写作相结合。但摘抄必须注明,且不得超过总篇数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动笔,而且可以天天坚持。
二、激发爱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教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启发点拨。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产生勤于思考,乐于动笔的热情,这是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如教材要求练习:“注重观察四周事物”,我就布置学生各人选择一种自己所喜爱、熟悉的动植物,进行连续观察活动,要求经常写观察日记,最后写成一篇连续观察作文,还注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要求,在“观察一物”后,鼓动大家开动脑筋,从内容想开去,自己拟写题目,使学生在两个多月的观察,练笔的过程中,始终布满高涨欢快的情绪。由于学生观察的对象是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感情要深
了,要把观察到的这些东西用文字记下来的欲望也更强烈了。所以,学生在作文时普遍从过去的“要我写”变为现在的“我要写”。这样的作文内容就很具体、生动、富有情感。
三、充分发挥教师“指”和“导”的作用。
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指导不是简单的包办代替,而是要真正起到“指点”和“疏导“的作用。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水平要比学生高得多,那么,教师怎样把自己的高水平通过学生的作文体现出来呢?
这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指”和“导”。任何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都是按搀、扶、放这三个步骤来实现的。当学生手拿作文题目不知所措时,教师就应该“搀”着学生,把自己丰富的写作经验过渡给学生,为学生指明一条写作道路;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还会碰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要“扶”着学生,为学生排除困难,疏通道路;在“搀”和“扶”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动脑筋自己去想去写,使之思维得以练习。综合搀、扶、放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指导写作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了“指”和“导”的作用,把学生搀稳了,扶正了,放开了,才能使他们走上自己的写作轨道,发挥最佳的写作水平。
四、调整学生心理,诱导其身心融入。
由于作文本身固有的难度和学生写作水平的个性差异等原因,不少学生经常会产生某些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作文水平的提高。这些心理障碍大致有:自卑心理、畏惧心理、无所谓心理、速胜心理等。要针对其心理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逐一消除。使学生真正理解:畏惧、自卑,大可不必;只要努力写作,全身心融入,又能注重运用以上巧妙方法,定会有长足进步;无所谓和自大,是一种盲目思想的表现,是一种错误思想的熟悉,作文是一种技能,多练就会进步;速胜心理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急燥心理,作文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表达项目,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具备多方面和综合能力(观察能力、熟悉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因此,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挥之即成的问题,而是在长期的精读、多思、勤练相交融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只有巧妙地诱导学生,轻装上阵,身心融入,持之以恒地坚持一段较长时间的读练结合,学生作文水平才会快速提高。
第二篇:小学生作文指导点滴
小学生作文指导点滴
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活动的环境不同、感受不同、思维的差异、表达事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指导学生真实地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变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为五彩缤纷,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作文方面的个性来。
叶圣陶先生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指出:“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对此深有感受,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除了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外,更主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一、采取试讲、读、写的方法,激发他们写日记的兴趣。
提倡学生写日记,开始多数学生积极性不高,即使少数写,也多流于形式。针对这一实际,我采取试讲、读、写的方法,激发他们写日记的兴趣。讲,是有准备地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英雄人物,通过写日记而成长起来的过程。如:鲁迅、雷锋、王杰等。让学生认识到经常写日记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和思想品德修养都有好处。同时有计划地向他们介绍写日记的方法。读,就是提供一些合适儿童知识水平的优秀日记,让他们认真阅读。从中吸取好的营养,逐步提高写日记的能力。写,则是人人动笔,把自己做过的,看到、听到、想到的人或事,景或物写出来。开始要求短小,真实,具体,然后逐步提高。为了解决少数学生基础差,写作难的实际问题,允许摘抄与写作相结合。但摘抄必须注明,且不得超过总篇数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动笔,而且可以天天坚持。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教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启发点拨。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产生勤于思考,乐于动笔的热情,这是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如教材要求训练:“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我就布置学生各人选择一种自己所喜爱、熟悉的动植物,进行连续观察活动,要求经常写观察日记,最后写成一篇连续观察作文,还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要求,在“观察一物”后,鼓动大家开动
脑筋,从内容想开去,自己拟写题目,使学生在两个多月的观察,练笔的过程中,始终充满高涨欢快的情绪。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写作的题材也很丰富,如写植物的有《大蒜》、《迎春花》、《玉米》等题目;写动物的有《可爱的大白鹅》、《金鱼》、《母猪和它的孩子们》等。开展这类活动,由于学生观察的对象是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感情要深了,要把观察到的这些东西用文字记下来的欲望也更强烈了。所以,学生在作文时普遍从过去的“要我写”变为现在的“我要写”。这样的作文内容就很具体、生动、富有情感。
三、充分发挥教师“指”和“导”的作用
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指导不是简单的包办代替,而是要真正起到“指点”和“疏导“的作用。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水平要比学生高得多,那么,教师怎样把自己的高水平通过学生的作文体现出来呢?
这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指”和“导”。任何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都是按搀、扶、放这三个步骤来实现的。当学生手拿作文题目不知所措时,教师就应该“搀”着学生,把自己丰富的写作经验过渡给学生,为学生指明一条写作道路;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要“扶”着学生,为学生排除困难,疏通道路;在“搀”和“扶”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动脑筋自己去想去写,使之思维得以训练。综合搀、扶、放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指导写作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了“指”和“导”的作用,把学生搀稳了,扶正了,放开了,才能使他们走上自己的写作轨道,发挥最佳的写作水平。
四、调整学生心理,诱导其身心融入
由于作文本身固有的难度和学生写作水平的个性差异等原因,不少学生常常会产生某些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作文水平的提高。这些心理障碍大致有:自卑心理、畏惧心理、无所谓心理、速胜心理等。要针对其心理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逐一消除。使学生真正理解:畏惧、自卑,大可不必;只要努力写作,全身心融入,又能注意运用以上巧妙方法,定会有长足进步;无所谓和自大,是一种盲目思想的表现,是一种错误思想的认识,作文是一种技能,多练就会进步;速胜心理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急燥心理,作文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表达项目,写作水
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具备多方面和综合能力(观察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因此,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挥之即成的问题,而是在长期的精读、多思、勤练相交融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只有巧妙地诱导学生,轻装上阵,身心融入,持之以恒地坚持一段较长时间的读练结合,学生作文水平才会快速提高。
第三篇:小学生作文指导论文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谈几点认识。
一、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写作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矗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阅读是至关重要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作文能力的提高就有了保证。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作文的能力。
1.丰富语汇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来。所以,教师就要加强词语教学,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进行字词句的教学,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积累词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用。
2.理解词语小学语文大纲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培养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是,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只有理解了所学词语的意思,才能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表达。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1)利用直观教具(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文中插图等)或演示实验理解句子。(2)利用与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置换比较理解词语。(3)利用表情、手势、动作表演等理解词语。如“昂首挺胸”、“气喘吁吁”等词语。(4)利用生动形象的描述理解词语。除此而外,教师经常采用的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帮助理解或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等都可以帮助理解词语。
3.概括中心小学教材的单元,有着各自的编排意图 每组课文,当提出一个训练项目时,就有一个写作训练项目与其相对应。要在阅读教学中,使两者紧密结合,来提高写作能力。如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阅读训练项目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训练学生认识中心思想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表达方式等。该组写作训练项目就是要求中心明确,并用中心句来表达中心思想。在教学这个单元的每篇课文时,就要侧重训练学生懂得什么是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同主要内容的区别与联系等。
二、精心设计板书,促进写作能力提高板书,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精心设计的板书,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
1.借助板书,理清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借助线索式板书,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教学《落花生》一文,我设计如下板书: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略)(详)2.借助板书,突出重点。抓住主要内容,突出写作重点,做到有详有略、中心突出。我常采用词语式板书。教学《给颜黎民的信》一文,我设计了如下板书:给颜黎民的信
一、怎样读书1.不专看一个人的书(比喻)2.不专看文学书(对比)3.可以看哪些书(建议){}主要内容(详写)
二、在上海看桃花
三、同意把信发表
四、指出写信人署的是假名}次要内容(略写)
3.借助板书,布局谋篇。在指导学生学写记叙文时,不仅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技巧,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为比,我常采用提纲式板书,展示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事的方法。教学《捉鱼》一文,我设计了如下板书:捉鱼时间:春天星期天早晨地点:村东小溪人物:郭辰我事情:----筑坝捉鱼发生:发现牛吃稻秧发展:赶牛抓牛拴牛{扔、跑、踩、赶冲、抓、拉}赶走护秧结果:受到夸奖----重新捉鱼板书形式多种多样,这里不一一列举。
三、写作训练与实际观察观察是获取一切知识的门户;也是学生直接运用感官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独立进行写作的基矗教师指导学生实际观察,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良好观察力也是对学生进行写作的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方面。这一训练应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大体上我遵循以下的步骤进行:
1.观察事物的部分写片断可以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对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的描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日出日落的场景、四季景色的不同等。学生独立写作的训练,也从组织学生观察事物的部分写片断开始。我曾要求学生细致地观察本班一个同学的面貌,描述这个同学的肖像,要抓住这个同学的最大特点写,写的逼真,不说姓名大家就知道写的是谁。这种训练很有收效,同学们写出的片断有血有肉,生动感人,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练习写作的兴趣。
2.观察事物场景写短文观察事物场景写短文是在观察事物的部分写片断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我曾组织学生参观我较多功能教室、海洋动物标本展览等,引导他们实际观察。组织这种观察,教师在事前要制订更周密的计划,做好观察前的准备。观察前,也要把观察目的和要求给学生讲清楚,并要求学生观察中做记录,作写的材料。观察回来后,教师要启发指导学生按观察顺序与重点整理记录的材料,完成短文写作,选择其中写得较好的在班级朗读。3.观察日常生活,训练写日记在学生有了初步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到小学中、高年级,我就训练与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开始先要求学生写周记,然后每周写2至3篇日记,以写观察日记为主,写自己日常生活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事。最后要求学生每日写一则。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普遍都有明显的提高。
四、正确指导命题作文小学生独立写作能力的培养,从写片断、写短文、写日记,再到能写命题作文,这是写作能力的飞跃。命题作文是在学生理解水平的显著提高,能较正确地把握命题的意义及其中心,和学生知识以及日常生活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正确指导学生命题作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命题要深浅适度。一篇文章命题的深浅是直接同该内容的深浅紧密相联的。因此一篇文题所含内容深浅是教师让学生作文前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若内容过深,学生就难以驾驭,若内容过浅,学生写作不仅无兴趣,写作能力也不会得到应有的提高。因此,命题必须做到深浅适度。一是教师命题的时候,不要只凭自己的好恶为转移,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去命题。二是文题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命题时应想一想什么样的材料是学生知识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能写的,要写的,愿写的。命这样的题目才会适合学生的心意,他们写起来就会落笔生花。
2.命题要取材广泛。命题取材广泛才能开阔学生写作的思路,便于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也便于做到使语文学科教学与其他各科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在写作中,既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作为工具学科的重要性,必须学好,又感到只学好语文也不能写好文章,必须同时学好各门科学知识才行。3.命题要方法恰当。恰当地命题,一是要把题目出到学生心中,才能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想其所想,为其所为。再是帮助学生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联想命题。这如教学生游泳教师要先“下水”示范一样。例如,在教学读写例话《分辨事物和联想》(也恰是本单元作文训练的要点)时,我先准备好了“下水文”,借助在国旗下讲话的时机,暗示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着重指导学生学会联想。学生听了我的讲话后,多数都已意识到,这不正是教师为我们提供范文了吗?因此,很多同学学会了在作文时怎样去合理地联想与命题。因为,升国旗的场面人人都领略过,当我把本次作文的范围讲给同学时,同学们纷纷命出了这样一些题目:《升国旗》、《国旗下的联想》、《庄严的时刻》、《每当国旗升起的时候》,等等。既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真正命出了同学们自己想写、爱写、能写的题目,同时也达到了老师本次作文的要求。
第四篇: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点滴 论文
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点滴
红旗小学 魏晓菲
我校学生近60%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转非子女,其中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比例偏高,这些家庭的父母或监护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家庭的育儿意识、经济现状等多种原因使得孩子们视野狭窄,缺少阅读习惯,见闻不广,积累不足。大多数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犯愁,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勉强写出来的作文也是一凑、二抄、三套,说大话、唱高调,没有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真实感受,写作技巧也无从谈起。这与《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写作要求相差甚远。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文的能力,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孩子们乐写、爱写。
激发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和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让学生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进而提高写作能力,为学生的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1、因势利导,让孩子有话可说。
由于中高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如:在进行完第一届校园科技挑战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谈话,只要内容与本次校园科技挑战赛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扔鸡蛋,飞飞机,自制承重桥时的心情,有的学生分析了鸡蛋高处扔下来没有碎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校园科技挑战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2.内容创新,提供鲜活的材料。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创设直观情境,或提供实物观察,或利用多媒体,或运用教学图片,或从课内走向课外等,我个人比较喜欢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写《我最喜欢的水果》的作文,课前要求每个小组准备一种水果,作文前让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鼻子去细闻,用手去触摸,用口去品尝,这样,学生对水果的大小、形状、颜色、香味等方面有了体验,促使学生想说话,有话可说,于是,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又如写连续观察日记《豆子的成长》,让学生在家自己把一小把豆子泡在水里,连续观察泡水前后的形状,观察它是怎样变化的,学生也很感兴趣,能快乐地完成作文。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介绍得更详细些。如,第一天,第二天每一天豆子的变化。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的引导学生把说的写下来,一篇《豆子观察日记》便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多读课外书,多练笔,为学生写作奠定基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日常教学中,可以要求孩子们每天看课外书半小时,或者分小组读同一本书,经常组织一些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幸福文学展板,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同时还积累了大量词汇和写作的材料。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我们学校主动搭建平台,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征文,主动与各报刊社、文化部门联系,为学生的阅读积累、习作展示提供更多更广的平台。并在2015年上半年、2016年上半年,各出社刊一期,总共2期。在日常教学中,以我校文学社牵头,中高段的语文教师关注学生课堂写作、日常创作,淘宝式的发掘学生优秀习作,投向学校及校外平台。同时,我们还利用与市图书馆最近的地理优势,每学期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感受书的海洋,让每位学生都知道市图书馆的存在及优点。
多读多看课外书可以让学生多积累词汇,为我们的写作打基础。比如小学作文《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在教学时以经典课文老舍的《猫》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出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从头到脚,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者老舍笔下的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教学设计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更规范有效的语言训练。我选择了三个话题:说猫,说人,说文。每一个话题,分说两个方面的内容:说猫,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说人,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说文,语言之妙和结构之巧。整个课堂,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读,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积累丰厚自然。通过经典课文的分析,学生们在完成习作时会更快的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来写。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学生的作文同样离不开想象力,想象力是写作的生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学生开展想象和幻想。这样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如:《难忘的厨王赛》、《难忘龙都早香柚之旅》、《未来,我带你去深海》、《这不是奇迹》等作文,充满童趣,又散发出理性思维的光芒。
我们可以利用关联词联想,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作文更加生动形象。如出示一组词语:绿油油、黄澄澄麻雀、小黄莺、春雨,让学生先进行口头表达,充分运用联想,连缀成篇。
还可以选择一些想象类的题材,拓展学生的思路。如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作文《编写科幻故事》,在教学时,先大屏幕展示写作要求。即写一篇想象作文,写科幻故事,取一个新颖的题目,要求想象力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接着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读了作文要求,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从要求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们讨论激烈,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这篇文章一定是以科幻为主题的„„”学生的一番争论,尽管有认识深浅之分,但可贵的一点是他们个个都动了脑筋,都对新课的学习充满了求知的欲望。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基本抓住了文章中心,掌握了文章线索及其脉络。与此同时,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训练。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独特个性一定能得到发展。
[1] 张聪慧.新课标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淡化”和“ 三个强调”[J].教育论坛,2003(2).[2] 高海燕.小学作文教学[J].2006(8).[3] 马舒曼.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疏导方法[J].安徽教育论坛,2002(4)
第五篇:经验点滴
经验点滴
要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作为班主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通盘考虑整体策略,也要关注个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归纳起来,我认为以下方法是提高成绩的基本方法。
1永远赏识。。“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曾说过:我期望把孩子的人生当作跑道、战场,我们家长就是啦啦队,永远高喊“加油”,高呼“冲啊”,怎么喊都不会错,要发自肺腑,不要装模作样。当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教师更要对学生的每一点努力和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表扬。既然“批评”这一教育方式的单独使用在很多情况下被证明是无效的,那么教师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时刻准备着表扬和赞美学生。
2保持期待。。一位新接班的教师在和前任交接时,出现了一点儿误解:前任教师说张三学习很有潜力,而新接班的教师误以为是李四,于是对李四充满期待。在这种期待中,李四果然慢慢地进步了,逐渐成为这门学科的优等生。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教师的期待实际上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教师为学生勾通出他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并且发自内心地以此来期待学生、相信学生,即使过程出现反复出不改变,最终常常会出现奇迹。这也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3体验成功。。上海市闸北八中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成功教育”是一种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教育方新的班级后,对全班进行摸底,发现大部分初中新生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于是放低起点,调慢进度,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既然学生只有四年级的水平,教师就从四年级的内容开始!并且告诉学生,一周后测验,测验的内容就是课堂上讲的。一周后,测验如期进行,大部分学生取得了从来没有过的好成绩。学生的兴趣大增,对自己也有了信心。
4培养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训练和培养。一位做教师的父亲这样介绍他的教子经验:“我的儿子读小学时,有段时间,我发现他的学习习惯很不好,做作业时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还一边吃零食,跟他好好说也不听。于是我十分强硬地立下规矩,要求他做作业时不能一心二用。几个月后,儿子养成了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学习效率提高了,作业能很快完成。他自己也尝到了甜头,学习成绩提高了,在学校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就这样,一直到儿子长大,学习再也没有让我操心过。”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学习习惯上教师必须定出规矩,并严格执行,方可见到成效。
5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典型比简单批评要有效得多。学生作业不规范,教师可以在讲评时重点表扬那些作业规范的学生,并且把他们的作业让全班学生传阅,学生自然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在心理学上这种做法叫做“正强化”。如果可以正强化,就尽量不要用惩罚。教师自己也要以自身垂范,成为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爱好、专长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接手自己的行为品质成为学生的榜样参照。
6制订目标。。在详细了解每个孩子情况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制订阶段性目标,并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奖惩。一个学习动力不足的孩子突然在某个学期发愤学习,向家长道喜时才知道,家长给孩子提出,只要能考到班级前五名,寒假就带他去香港迪斯尼玩。孩子有了目标,产生了强大的动力,最终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7异质分组。。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运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一种有效的做法是异地分组。如教师把全班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成ABCDEF六个等级,然后从每个等级里挑出一个学生编成一个组。这样每组都有来自六个等级的学生,各小组实力比较均衡。然后教师开展小组间的学科竞赛,每天的作业、每次测验都进行评分、比较,并进行小组排名。由于实力接近,这样的排名总是充满悬念。小组内的学生会互帮互助,集体荣誉感使得每一名学生都产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8持续激励。。教师和家长可以搜集一些励志故事,在学生遇到困难、产生懈怠情绪时,及时给学生讲解。鼓舞士气的方式很多,开一场主题班会,组织一场主题报告会,读一篇励志文章,欣赏一部励志电影,都能收到效果。一位教师带着全班学生访问了工读学校,和那里的学生座谈,学生很受触动,在周记里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学习环境。
9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让受教育者遭受一定挫折,使其经得超逆境和艰苦的磨炼,从而激发潜能,获得发展。自江苏淮安的徐向阳创立“行走学校”以来,类似的学校或者培训机构在全国遍地开花。徐向阳有句名言:一千里路定人生。通过长途拉练等艰苦训练,学生磨炼了意志,领悟了教官的苦心,在重新投入学习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学校生活中,长跑和远足都是提升意志品质的锻炼方式,可以因时因地运用。
10以情制胜。。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这门学科,这样的学生从来都不鲜见。网上曾经盛传历史教师袁腾飞的课堂教学视频,袁老师在课上“嬉笑怒骂”,信手拈来,把历史知识讲得妙趣横生。许多学生本来对历史不感兴趣,但是自从听了袁老师的课后,竟然在考大学时把历史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教师要努力把自己的课上得精彩,同时有意识地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学生对教师有了感激之情,又特别喜欢这位教师的课,他怎么会不认真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