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面分析和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面分析和反思
桂林洋中心小学 林海英
一、考试情况概述:
本次试卷的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我所任教的班级有58名学生参加考试,及格率均为91.3%,优秀率为62.2%,平均分83.4分。
二、考试情况分析:
1、基础题上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缺少考试和测验的经验,平时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但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考试时出了很多错。主要有:① 做题浮躁,不细心。
②对“前后”的理解有误。
③考虑问题不周到,橡皮擦了之后就没有补写。
④对一句话的理解有误
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让学生养
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东丢西落”的弊病。
2、综合题上失分。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有:
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看图列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掌握不够好。
或是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或是老师的读题对学生有误导,不会灵活解决问题。
②解决的审题能力差,不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失分最严重的就是最后一题,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对于“贵多少元?”“还差多少元?”这样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失分较为严重.有些学生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够。我想我要在教学中要加强审题训练,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三、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2、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3、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4、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面分析和反思(最新)
2017—2018第一学期
一年级(1)(2)班数学期中考试卷面质量分析
一、考试情况概述:
本次试卷的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我所任教的一年级(1)班有40名学生,39人参加考试,最高分:100,最低分:62。及格率均为100%,平均为94分。一年级(2)班有38名学生,37人参加考试,最高分:100,最低分:60。及格率均为100%,平均为90分。
二、考试情况分析:
1、基础题上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缺少考试和测验的经验,平时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但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考试时出了很多错。主要有:
①做题浮躁,不细心。对立体图形进行分类数一数本来比较简单,但部分学生丢三落四数错了。
②对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连接的数的顺序是从大到小排列还是从小到大排列混淆不清。
③卷面整体书写较差,不够整洁。
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让学生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并解决计算“东丢西落”的弊病。
2、综合题上失分。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有:
①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对应用题的分析上不够细心。随便一看就开始写算式,已知条件用错的,数字抄错的都有。
②书写格式混乱。主要体现在应用题的算式没写在问题下面,而是在试卷上乱写,如算式挨着问题后面写,或写在题目条件后面。答语漏写或简写,表述不清。
③思考深度不够,附加题做错较多。
④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对于舍弃多余条件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失 分较为严重。有些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我想我要在教学中要加强审题训练,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分数提高。
三、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2、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3、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4、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年级两班数学教师:马光耀
2017年11月10日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2013-2014学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面分析
一年级语文科任教师
喻发亮
2013至2014学第二学期江口小学大学区统一组织了江口片的期中检测工作,我校2014年4月29日完成了期中检测,为了总结经验,查找差距,特对本班语文期中检测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学生成绩分析
我班有学生11人,应考11人,实考11人,参考率100%。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最高得分90分,最低得分60分;平均分76.8,及格率100%;70分以下4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6.4%,80-89分的6人,54.5%,90分的1人,占全班人数的9%;
二、命题范围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占试卷分值80%,包括看拼音写词语,选择加点字的读音,字词填空、词语搭配和补充句子等知识。
(二)开心阅读。占试卷分值的10%,包括阅读文段和按要求完成练习。
(三)看图写话。占试卷分值的10%。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多数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答卷,答卷完整,答卷正确率较高。但也有个别学生,知识基础差和应试能力差,书写凌乱没有发挥应有的知识水平,成绩低下。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少数学生汉语拼音和识字能力差。学过的字词不能及时巩固积累.(二)阅读能力差。没有细心的阅读文段,不少学生没有读懂短文,致使回答错误。
(三)看图不细致,写话简短。
反思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观上,由于不同程度的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课改步伐不大,教学水平不高。客观上,本班学生学习习惯差,学困生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平时缺少语言积累。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方法不够灵活;考试慌张,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
五、补救措施
总结教训,汲取经验,便于以后引以为戒,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补救:
(一)加强汉语拼音和字词的教学和训练,注重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阅读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细心读懂原文的阅读习惯,正确作答。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知识水平。
(三)平时注重学生观察和写完整句子的训练,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逐步提高说、写话的能力。
(四)加强学困生的辅导,本次检测,不及格一人,另有四名学生不足70分,可与要有针对性的辅导,力争不要一名学生掉队。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面分析和反思
城关小学2013——2014第二学期 一年级(1)班数学期中考试分析和反思
授课教师: 江景玉
一、考试情况概述:
本次试卷的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我所任教的一年级(1)班有41名学生,全部参加考试,最高分:99.5,最低分:49。及格率均为97.6%,平均为93.5分。附加分算上满分110分,平均100.2分。
二、考试情况分析:
1、基础题上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缺少考试和测验的经验,平时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但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考试时出了很多错。主要有:
①做题浮躁,不细心。对20个立体图形进行分类填序号本来比较简单,但部分学生把序号丢三落四。
②对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连接的数的顺序是从大到小排列还是从小到大排列混淆不清。
③应用题的书写格式混乱,答语漏写或表述不清。④卷面整体书写较差,不够整洁。
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让学生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并解决计算“东丢西落”的弊病。
2、综合题上失分。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有:
①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对应用题的分析上不够细心。随便一看就开始写算式,已知条件用错的,数字抄错的都有。
②书写格式混乱。主要体现在应用题的算式没写在问题下面,而是在试卷上乱写,如算式挨着问题后面写,或写在题目条件后面。答语漏写或简写,表述不清。
③思考深度不够,附加题做错较多。
④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对于舍弃多余条件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失分较为严重。有些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我想我要在教学中要加强审题训练,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分数提高。
三、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2、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策略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3、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4、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面分析和反思
同心县韦州镇甘沟完全小学2016-2017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检测卷面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终测试,应参加23人,实参加23人,总分:2266,及格人数21人,及格率91%,优生人数15人,平均分98.52。
二、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可以用“稳中求活,活中求新”这八个字来形容,命题范围基于教材,缘于生活,这张试卷把本学期数学教学的重、难点突出的淋漓尽致,能准确地检测出学生对本学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能考察学生自身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三、存在问题
1、试题第一大题填空题:第,8小题“根据平均分填空。”这个题错的较多,学生对于只求出平均分掌握比较好,一旦改变题型,思路不够活跃,不能求出单科成绩。
2、第二大题判断题,学生存在了知识上的误区,去掉括号与加上括号的算式有一些知识上的误区,容易出现错误。
3、第四大题计算:第3小题错的较多,学生计算容易粗心出错。对“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这样的要求,有的学生一看到式子就生搬硬套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造成许多错误,计算丢分很多。
4、第七大题应用题,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读题不够仔细,没有搞清楚数量关系。出现了列式错误,最终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四、改进措施
1、复习时围绕课本,对课本上的内容要做到面面俱到。利用教材,又要走出教材,重视对教材例题、习题资源的开发;同时,又要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丰富数学教学,以体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加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能就题做题,要灵活应变。应关注新课改理念下“双基”的内涵,切实加强“双基”教学,关注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切实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及时和家长联系,家校结合,切实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4、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待于提高,我们的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始终是在教师的讲、扶下学习。老师放手就不动了,站不住了。学生一遇到难题不去主动思考,而是等老师来讲,这也是造成优生少的原因之一。我认为教师经常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学好数学的目的性教育,说服教育,教师的身体力行的教育,言传身教的教育,从学生的思想深处扭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给老师学习为给自己学习。
任科教师:陈彩红 20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