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中学语文作文写作困难原因及对策(模块三作业)
农村中学语文作文写作困难原因及对策
当前,乡村语文作文教学常常面临这样的尴尬:每当作文写作课,学生就要么冥思苦想,半天也不见动笔;要么抓耳挠腮,左右张望,一副猴急相:要么拿出作文选,不辨模样闷头就抄,要么„„凡此种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痛苦的现象呢?笔者作为多年从教的一名乡村教师,以为问题出在以下几点:
一.缺少作文兴趣。
很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把写作看作负担,谈写作而色变。为了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断重复相同或类似的语句,有的学生干脆抄袭,敷衍了事,还有的甚至懒得动笔。每当作文时,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怨声四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普遍不浓,大部分学生把完成作文当作一种任务,除了老师布置的每周练笔外,几乎没有人愿意主动写文章。
二.缺少阅读积累
学生的学习科目有十多种,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中度过,做作业、复习、预习之余,应花点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据调查,中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广泛、视野开阔,而且有向高品位发展的趋势。但是,不少学科的教师(非语文老师)与部分家长不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怕耽误了学生的基础课程,学生一看课外书,就认为“坏现象”。“该念的书不念好,读杂七杂八的书就有劲。”于是,不论学生读什么课外书,一律禁止,不准涉及。殊不知,光是基础学科的知识是不够的,浩瀚的书海,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学生不读书,又如何去了解祖先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呢?没有了词,更谈不上继承与发展。所以学生写起文章来,也就枯燥、单调、乏味。
三.缺少生活积累
学生的生活就两条线:家——学校;学校——家。课余生活十分平凡单调。两点一线的生活,与社会接触少,缺少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使得我们的学生缺少生活的积累,所以作文中经常有无米下锅的烦恼。现在的中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少爱心,缺少同情心,感情苍白,心灵比较空虚,他们不善于从思想情感的体验中去寻找素材,以至于作文中出现无情、矫情、伪情的现象。
四.缺少写作技巧积累
《新课标》在写作目标中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由于学生写得少,教师指导不得法,学生不能较好的选择文体、表达方式,更不会谋篇布局,围绕中心进行选材,普遍缺乏写作技巧。
写不出文章的病根大凡就这些。要让学生快乐作文,应该怎样做呢?笔者认为无非有以下几方面:
一 激发兴趣。热情地鼓励,多加肯定,少点批评。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肯定,如果教师把学生的文章念出来,或在同学面前予以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劳动价值就得到认可,这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极其有利于内在动机的激发,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平台。教师要善于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运用轻松的写作话题,把学生引导到特定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要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还应开展作文竞赛、出墙报板报活动,编优秀日记集、作文集,鼓励学生办班级作文期刊、参加各种征文
活动,学生的手脚就会得到充分舒展,不仅可以提高写作兴趣,而且可以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作文的自信心,就会写出好文章。
二 多行。陆游的“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有古人的遗训“破万卷书,行万里路”,都告诉我们:只是多读还不够,一定要多行,多阅历,多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积累素材的最佳渠道。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多开展课外活动。现在,中学生的第二课堂就是挺好的补充。但这还不够,教师可带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要写出好文章就要有体验,经历对写作是至关重要的。“行万里路”就是要你增加你的阅历,凭空想象是写不出好文章的。由于中学生的阅历少,所以,想来想去也只写得出半张纸。
三 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应积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让学生从阅读中吸取营养,积累词汇,开拓视野,还能学习各类文章的写作规律,解除作文难的顾虑。合理安排时间,每天花上一至二小时读课外书籍。为了让中学生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有责任作好引导工作,使之走上健康的轨道,课外阅读不能毫无目的的进行,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优秀篇目、可读篇目、精彩语段,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组织学生互动交流,围绕文体、表达方式、中心、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从中受益。读,有泛读和精读,教师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精读学生喜欢的文章,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读”成为“写”的坚实基础。
四多写。文章是写出来的。写作要成功,只有多写作。生活感受多了,往往就有一种创作冲动。生活中常有触动你的地方,你不要偷懒,赶快拿出笔来,记下你的点滴观察与思考。日积月累,滴水穿石,还怕写作时无话可说吗?有人说“创作冲动的最大障碍来自命题作文”。写东西是有感而发,命题作文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教师应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空,任其自由地翱翔。不应该有太多的限制。提倡学生写作“三不限”:文体不限、内容不限、字数不限。江山代有才人出,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特色,这就是文学创造不拘一格的硕果。教师的观念改一改,双手放一放,学生的写作就不再难。
同学们:
找点时间,多读读课外书;
找点空间,多体验体验生活;
忙中偷闲,记下你的观察与体验;
快乐作文就将实现!
第二篇:农村文化原因及对策
论文概要:本文通过作者的深入调研,提出连云港市农村文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农村文化站投入、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有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就如何大力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对策。
关 键 词:农村文化 存在问题 对策
近年来,连云港市文化主管部门在全市城乡广泛开展了“在海一方”广场文化活动及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作,通过多方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城乡文化的发展。但从整体情况看,市区文化活动较乡村来讲相对丰富多彩,农村文化活动仍然十分匮乏。是什么瓶颈制约了我市农村文化的发展,怎样推进农村基层文化改革?近日来,笔者深入到我市农村基层宣传文化单位进行深入的调研,以期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
一、连云港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层文化阵地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基本文化阵地之所以投入不足,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言,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基层领导对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中心工作忙起来不要。对西部落后地区来讲,主要是乡镇财力不足,无力投资。有的地方,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做一时的表面文章,检查组来了找几间房屋应付一下,检查组一走又物归原主,文化站成了超级“流动站”。当前,在不少农村,文化设施大多数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投资建设,至今已破旧不堪,尤其是乡镇电影院1/3以上是危房,有的已经倒塌。特别是在近年来城镇规划过程中,文化设施大多处在镇区的黄金地段,由于工业开发、道路建设等原因,1/3的文化设施流失,被随意挤占、挪用、变卖。
2、基层队伍建设人才不足,严重影响新农村文化队伍的稳定和
壮大。
业余团队要靠文化站专职干部去抓,因此文化干部个人的文化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业余团队的建设成效。当前农村文化站干部队伍建设却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年龄老化、素质不高;二是专职而不能专用,人才大量流失;三是通过不当手段安排不懂文化的人进文化站,占编制、拿工资、不干事。造成没有文化的人出不去,有专业才能的进不来。
基层文化干部人心浮动,有的改行,有的被随意抽调,也有的尽管还在文化工作岗位,但观念比较旧,很少有更新知识的机会。现在一说起改革,在有些农村基层文化干部的心目中就认为是为了减人、减支、减编制。不错,改革的手段是为了精简机构,建立高效政府,但基层文化体制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有一支高度负责、“一专多能”的文化队伍。
3、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建设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农民
精神生活需求。
这些年连云港各乡镇文化活动确实彼此起伏,一个接一个,但大多数单调枯燥,缺乏新意。有的乡镇活动虽多,却流于形式,应付为主,不肯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上下功夫,看上去很热闹,但真正是农民参与的却很少,难以让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当前,随着农村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到位,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但文化工作却长期处于“弱势”,仍是传统的吹拉弹唱和读报,参与率不高,几乎所有的文化消费都在一台电视机上,或者三五成群地邀约在一起搓麻将。其根本原因就是这里的基层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导致乡镇文化站长期受到冲击,致使乡镇文化站在农村基层的龙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就当前开展的文化“三送”工作而言,农民就颇有怨词。某县电影公司根据县“三送”活动统一安排,到某村组织了一次电影放映活动,经过提前几天的宣传,当晚来了一百多位农民。可第一部影片上映后不久,就有几位农民离场;放映第二部时,有一半人离场;第三部放完时,只剩下三四个观众。乡文化站对此十分不解,事后专门对此进行了调查。当天坚持看完电影的一位民办教师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不是农民对送电影的形式不接受,而是对有些内容不喜欢。譬如,那天放映的第一部关于养猪的科教片,其内容早已过时;第二部战争片,很多人小时候就看过;第三部武打片,农民更不爱看,因为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尽是些老人。农民对不喜欢的电影说不,至少给广大文化工作者传递了这样几个方面的信息和启示:首先,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增长的。如果我们用一些过时的、陈旧的、不对路的影片来糊弄农民,农民肯定不会买帐。其次,送文化下乡的形式要不断改进和丰富。就送电影而言,片源奇缺,某县电影公司两年才进5部新片,怎么能满足二十多个乡镇放映!再者,乡镇电影机器老化,声、光、色效果极差也是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并非农民看电影难,而是农民难以看上好电影。今后我们送文化下乡,不能仅仅局限于送电影等,还要注重帮助农村培训文艺骨干,建设文化阵地,让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再次,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文化”工作,无论是放电影还是文艺演出,一定要适合广大农民的口味。
4、文化站定位不准,乡镇文化站改革与农村综合改革不配套。
当前,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正在进行之中,但对于基层文化体制改革尤其是乡镇文化站改革在有些地方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定位,有的定性为全民事业单位,有的定性为文化经营单位。定位不准,造成有的文化站与广播站的撤并,与广播站分分合合,用广播站经营性管理模式生搬硬套在文化站上,具体操作起来不伦不类。为此,基层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对乡镇文化站有一个准确定位,并与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同时进行,协调发展。
二、解决农村文化站发展的主要对策
1、必须尽快出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相应法规,以保证文化经费投入。
要明确规定文化阵地面积与乡镇人口的比例;要建立合理的领导班子考核机制,提高文化的考核分值,健全严格的奖惩制度;要尽快制定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对已建成的达标文化站,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挤占、挪作他用,已经挤占挪用的要立即收回,限期使用。对经济条件差的乡镇可采取政府出资补贴等措施;对那些在经济条件并不很好的情况下却能让文化工作红红火火的乡镇领导则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对文化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应及时总结和推广,鼓励乡镇领导和文化干部上下齐心,为促进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做出新贡献。
2、必须建立严格的文化干部考核任用制度,以保证文化站队伍的稳定。
要通过规范的制度,把具有群文业务专长的人才吸纳到文化站,把热爱群文、有较强文化创新能力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推荐到文化站长岗位上;要彻底杜绝任人唯亲现象,避免让那些不懂文化、毫无责任感的人混进文化队伍,危害我们的农村文化事业。
3、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首先要逐步改变只停留在唱唱跳跳一般层面上的演出活动的老格局,注重文化活动的特色和个性,因地制宜地广泛开展一些适合农民口味的自娱自乐活动,力求有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表现内容,并体现较强的群众性和参与性。其次,我们要抓住各地的文化品牌。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我们要继承和发展本乡镇、村落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包括动态的表演艺术和静态的造型艺术,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第三,大力提倡中小型文化活动,不要为了一时的文化政绩而搞脱离农民群众需要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去年就有一个县花300多万元举办大型明星演唱会,当地老百姓心痛地说:花这么多钞票真是劳民伤财!这笔巨款如果用于当地的文化阵地建设,岂不更贴近农民的实际需要?
4、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平台。
政府统揽、财政支撑、社会合力、资源下移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对策,具体说来:第一,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撑体系,落实文化经济政策。从当前许多省市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切实增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资金所占的比重;在政府预算中设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金,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文化基础服务质量。一是文化交流平台,每个中心村和较大的行政村都应该有篮球场、文化活动室等公益性文化设施作为文化交流平台,对农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在融资、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建立以民间艺人为主体,组建以镇乡村曲艺团、小剧团、秧歌队等为载体的业余文艺团体作为文化交流基本组织;二是农村文化队伍培训平台,以农村业余文艺骨干为重点,以县及镇乡文艺团队工作者义务定向培训为辅助,实施“农村文化艺术人才培育工程”,从而为农村带来实实在在的文化利益,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第三篇: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定稿)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
我是农村中学的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通过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倦怠,时常感觉力不从心,下面我就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够顺利应付职业压力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反映,是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衰竭状态。教师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职业,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社会责任大,教师本人及社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期望值很高,这就往往导致教师不能顺利处理工作中的许多压力,从而损害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产生了职业倦怠的心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偏重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而忽视了教师主体自身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忽视了教师的生存状况和身心健康。
农村中学语文老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一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网上盛行的“五等教师歌”人尽皆知不说,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中广为传诵的“前世杀过猪,今生来教书;前世杀过人,今生教语文”俗语,则一语道出农村中学语文老师的悲观失望,令人痛心。
(二)、造成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1)、农村中学的环境制约(工作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环境)、城乡教师交流的停滞、买房的经济压力(这些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是
所有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共同诱因。(2)、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语文教学的低效已经是一个人尽皆知的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学,由于城乡教育的现实差别,造成了大量优质生源的外流。而留在农村中学上学的孩子,除了留守儿童,就是大量的学困生。小学语文基础的薄弱、学习习惯的丧失、学习兴趣的转移,考试成绩的低下,这些都给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作文教学的艰难,繁重而低效,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急剧下降,进而带来教师的情绪变化,焦虑,易怒,烦躁。而最终换来的,却又常常是语文教学的失败。这种让人无奈的恶性循环,使得语文教师的职业倦怠来得特别早,特别快。(3)、如果说,当今社会对哪一种老师的指责最多?最不满意?那么,语文教师必然是首选。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学生家长素质的低下,对语文教学工作的不理解,使得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常常承受着比其它学科教师更大的压力。“语文教师就是教小孩认字的,谁都能教!” “孩子学了九年语文,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你们的语文老师是干什么吃的?”“我家小孩在小学语文都能考80多分,你们中学语文教师是怎么教的?”“怎么这样不务正业?”这些都会对语文教师的自尊心造成强烈的冲击,让人难以承受“语文教学之重”。
(4)、近些年的语文课程改革,实在是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专家自说纷纭,教师一头雾水。单是那一个个名词术语,就让信息完全不对称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手忙脚乱,难以适
应。什么“快乐语文”、什么“杜郎口教学”、“三、三、六课堂”……说真的,至今我还没有搞清楚“建构”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要让我们语文教师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工具性”和“人文性”到底应该怎样的结合,大概也让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痛苦了很多年。
(三)、对策与措施建议
面对上面现实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从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反映的情况来看,要想改变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现状,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调整。
(1)、自我修养的提高。
一方面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要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实际,要悦纳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优势,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不足。另一方面,对教师职业要有一个合理的认知,在看到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的同时,要看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光荣。这样,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会调节和控制自己,产生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提高自我效能感。
(2)、人际关系的改进。
教师要十分明白良好人际关系对个体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积极作用。改进人际关系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要加强品德修养,使自己具备诚实、信任、善良、热情、谦虚等素质,要注意自己能力、特长、兴趣的培养。同时,要学会正确认识他人,遵循交
往的原则,掌握交往的技能和技巧等。
(3)、满足心理需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除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和欲望。”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尤其如此。“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是教师的普遍心理。所以说“尊重”是教师的第一需要。教育管理者们应走进教师和学生中间来,和师生多沟通,让他们感受到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提高教师待遇。政府要想使教师感受到较高的幸福指数,政府就应该使教师的工作水平、福利、保险真正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水平。教师是需要奉献,但是不能满足基本的需求的奉献是不现实的。因此,政府需要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从而让教师安心工作。
(4)、营造和谐氛围。
教师所乐见的是一种愉快、合作、开心、高效的办公室文化。这种办公室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校长的个人风格、学校的管理水平等直接相关。为此,校长首先要着力于软件建设:平时要注意对员工的教育和引导,注意同一办公室的人员构成包括性别比例,俗话说得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增加办公室的亲和力;还要适当增强人员流动性,避免不团结的教师坐在同一个办公室,也要避免小团体的形成;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其次要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教师办公室要求宽敞明亮、干净整齐、办
公用品够用方便,凡装修过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值得玩味的细节,传递出强烈的现代感,传递出浓郁的文化特质,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总之,只有“软硬兼施”,才能创造并维护一种良好的办公室文化,教师整天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办公效率才能发挥得很高。
(5)、促进专业成长。
我们坚信:“人是靠精神站立的,又是靠业务行走的。”一个教不好书、当不好班主任的老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在教学管理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为教师的学习与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管理。因此,校长关怀教师,就要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使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倦怠,极大地影响与制约着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开展,而自我认同的迷茫与消失,带来的则是母语文化的迷茫与渐行渐远。关注语文教师的校园生活质量,关注语文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是“以人为本”精神的最重要的体现。所以,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健康,不仅是一个学校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希望,而且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母语文化的兴衰成败。
第四篇: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在化学的学习上一蹶不振,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教师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学习困难的原因
1.1 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 “ 摩尔 ”、“ 元素周期律 ”、“ 氧化还原反应 ” 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1.2 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出,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1.3 学生的原因
大部分学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日积月累造成知识缺陷;突破困难的对策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2.1 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搞好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
2.2 转变观念、钻研教材、更新教育法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细小的地方,都与旧教材不同,此外,新教材还设有“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栏目。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教材、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和方法。
2.3 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自己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2.4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本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 “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另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2.5 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多媒体教学是当今不可缺少的硬件。我们可根据化学课堂教特点,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备课上下功夫,既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克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教师要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加强师德修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衔接,更要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中、高中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她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的基础。
第五篇:高一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高一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问题的提出---->
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学习后的高一个层次的学习。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如果在学习策略上不能较快适应,容易造成学习成绩的较大分化,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习困难的原因---->
2.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加强,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在学习策略上多为机械式被动学习;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知识点、教学要求、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教与学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竟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学生抵御不住社会精神环境的种种诱惑,人云亦云,东施效颦,模仿社会不良习气。
>>>对策---->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采取什么教育、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建议的建议供你参考。
3.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搞好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这方面还可以参考高一培训材料中的内容。
3.2转变观念、钻研大纲和教材、更新教法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细小的地方,如电子的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等都与旧教材不同,此外,新教材还设有“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栏目。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
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大纲和新教材、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3.3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教者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本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此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3.5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反过来,还要利用现代最新技术去组织教学,促进教学的现代化。计算机辅导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当今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硬件,要充分的利用它们促进教学改革。我们可根据化学课堂教特点,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备课上下功夫,既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克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策略是:教师要不断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加强师德修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衔接,更要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中、高中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她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的基础。
高中--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
一.化学学科特征和课程目标: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 →SO2→SO3→H2SO4为统领。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
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作类似联想和归纳总结。
五、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4.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3)集中对比,加强记忆。常见物质颜色、俗名、实验现象等易混零散的知识,可以自行归纳到一起,对比记忆。常见的化学计算题也可集中在一起,体会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和运用。
总之,我们同学经过认真的学习体会以及练习,就会逐渐体会到高中化学学习的特点,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继续感受到对自我的挑战和思维运动的乐趣!
化学学习法:口诀学习法
有这样一种说法,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意思是说,化学虽说属理科,可也如同文科一样,要背、要记的东西不少。不少孩子就是因常见的化学元素等记不住而开始厌恶学。既然如此,编些好记好背的日诀,辅助孩子学习,当然就大受欢迎了。
限于篇幅,这里仅摘录几段口诀介绍如下:
干燥气体:
酸干酸,碱干碱,氧化不能干还原,中性干燥剂,使用较普遍,只有不反应,干燥就能成。
硫的物理性质:
黄晶脆,水两倍,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溶点一一二,沸点四四四。(密度是水的两倍)。
硫化氢的性质:
无色有臭还有毒,二点六,分氢硫,还可性蓝火头,燃烧不全产生硫。(1体积水溶解2.6体积的H2S,一定条件下分解为单质氢和硫,有还原性,可燃性,蓝色火焰)。
苯的化学性质:取卤硝,磺加烧。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碱水取,醇碱消。
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氧中燃烧的特点:
氧中余烬能复烯,磷燃白色烟子漫,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
氯中燃烧的特点:
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
常用元素化合价歌:
一价氢、锂、钠、钾、银,二价氧、镁、钙、钡、锌,铜、汞一、二,铁二、三,碳、锡、铅在二、四寻,硫为负二和四、六,负三到五氮和磷,卤素负一、一、三、五、七,三价记住硼、铝、金。
说明:以上八句歌谣,概述了236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包括固定价和可变价。
盐的溶解性歌:
钾、钠、铵盐、硝酸盐;
氯化物除银、亚汞;
硫酸盐除钡和铅;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请看,这些口诀、歌谣,是不是能够给我们一点帮助?
稳度高中:掌握学习方法 学好高中化学
培养良好习惯
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专注听讲,做好听课笔记,提高听课效率;课后及时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筛选试卷,收集经典好题以及建立错题本。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勤加练习,做到善于质疑。学习新课时要敢于询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发问,在总结归纳中要不断追问。
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化学理论提供感性认识,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化学知识、化学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学们应认真研究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学习具体操作步骤,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做实验时聚精会神、勤于动手、认真观察、善于动脑、练习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自我归纳总结
首先,及时总结。做到每课总结,每周总结,每单元总结。一个单元学习完毕,总结单元重要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现象、用途、存在、制取方法和鉴别等(如元素化合物各单元的学习)。自行推导相关计算公式,推导相关变化规律(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行推导,对重点、主干知识体系将有深刻认识,会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知识。
其次,集中对比,加强记忆。如常见物质的颜色、俗名、实验现象等易混零散的知识,可以自行归纳到一起,对比记忆。常见的化学计算题也可集中在一起,体会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和运用。
总而言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的衔接,应当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即将踏入高中校门的同学们,最好利用暑假的大好时机复习初中化学知识预习高 中化学知识。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肯定能学好高中化学课程。
如何获得高中优势 进入高一的十个要点
论坛我爱四叶草发表:
大家从初中进入高中了,一定会感到不适应。在初中大家都是佼佼者,回想拿到入学通知书时激动的心情,迈进高中大门时的勃勃雄心,真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可是很有可能一学期下来,几个回合之后便败下阵来,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种众人称霸我无能的失落。产生这种失落感我想这很自然,因为我们进人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大家面前设下一道道难关。因此很多同学在诸多方面就出现了很多不适应。
一、要改变观念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即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也有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问|a|=2时,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a|=2,且a<0,那么a等于什么,即使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同学毫不思索地回答:a=2。就说明了这个问题。高中课程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以探究的观念对待每一个问题。
二、一定要培养或提高自学的能力
在新课程方案的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中特别强调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自学能力是这一能力的基础,培养自学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在初中大部分同学是在老师的督促检查下学习的,没有自学习惯,但进入高中后老师对学生的个别督促检查明显减少,而代之的是学法的指导。这就需要同学们自觉加强自学的能力。第一,自学需要坚强的毅力为后盾。学习过程中第一遍看不懂时,就要想想看不懂的原因。若是由于以前学过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就要复习回顾一下,再看第二遍,直到看懂为止,学习没有坚强毅力是不行的;第二,要边看书边动笔,该圈的圈,该点的点,该记的记。这样既能防止你走神又能强制你积极思维寻找重点难点,从而提高看书的效率;第三,要善于归纳总结,把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列出纲来,使记忆条理;第四,要善于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主要是做题,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加深理解。我想我们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产生矛盾--再认识再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要认真听课
第一,要在自学(或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来听课,在急于想找到问题答案的欲望的驱使下你的听课效率一定会很高;第二,就是你感到上课之前这节课的内容都会了也要认真听,听老师是怎样对这些问题描述的、解释的,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的,你不认为老师那简洁准确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严密的推理不正是你所缺乏的吗?这样下来你一定会感到这节课的确受益匪浅。第三,注意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免上课时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打牌、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不能平静下来。第四,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巧记笔记
课堂做笔记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一点不记呆听傻看,这样的后果是要么睡觉要么走神;第二是将老师讲的例题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而同时忽略了老师精辟的分析。笔记是要记的,但记什么?我认为(1)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2)记典型的例题和重要的思想方法;(3)当时没理解的问题。总之把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五、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听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时间是在自习上或饭前饭后,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回顾一下课上学习的内容。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分析例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把小节写在卡片上,以便带在身上随时随地的复习。
3.做好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
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六、关于练习题量的问题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是否掌握得牢固。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尢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老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另外,就是对题目我们不能只局限在会做上,还应把准确性和解答的完美性放在重要的位置。同学们不是常有考试时觉得大部分都会做,可就是得分很少的经历吗,这就是你平时不重视做对和做好的原因。若会做的题都能做对、做好比你多会做几个题得分还要高。
七、正确对待例题
听老师讲例题或自己看例题时,先不要看分析和解答,看懂题意后自己作,真不会再看分析,看完分析后能做出吗,能就自己做一做,做不出,再看解答,看懂了再自己做,做完了再对照;会做时做完了也要看着人家的解答分析比较。这样才能真正学到这个例子所教给我们的思想方法。且不可看完题目就看解答,有时好象看明白了,其实不然,不自己动手做一遍你是弄不清楚其中奥妙的。
八、要改变两个错误观点
对学文科的认识,有些同学认为学习语文我没少用功夫,可就是成绩还是和原来一样。殊不知学习语文是一个慢功细活,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平时要做一个学习的有心人,你没体会到在你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的时候也能学到很多语文知识吗?没有耐心、没恒心是成就不了一番事业的;对学理科的认识,个别同学认为做数学题太浪费时间,一节课做不了几个题,不如背几个单词、查几个词语收获明显。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对理科学习不了解的表现。第一,学习理科更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探索研究未知世界,寻求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不正是理科学习的目标吗?第二,只有通过你认真的钻研得来的东西才是你终生难忘的东西,这里面包括结论、方法和感受。不少同学不就是由于通过自己钻研出了一道难题而改变了学习态度甚至是人生态度的吗?第三,你就是做不出这道题而在你研究这道题的过程中不是也复习或学到了很多知识吗?虽然你还不知道到达目标的正确道路,但你起码知道走哪些路是行不通的,这难道离正确的路还会很远吗?急功近利是干不成大事的。有的同学对文科或理科不感兴趣,那是你没有感悟出她迷人的地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多么形象的比喻啊!你不感觉他和下面那条理严密的完美证明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九、要抛弃依赖思想增强责任感
可能大家从小就养成了事事依靠父母,上学依靠老师的习惯,在初中时只要有不会的问题就去问老师,你至今不能忘记老师那耐心细致的认真讲解,而对她那种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感到敬佩。可这也种下了你不善于独立钻研的种子,养成了学不好就怨老师教的不好的观点。你不可能永远在别人的呵护下生活、做事,要知道你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就象宇宙中的一弃儿,除了自己没有任何指望。不要一遇到问题就去问别人,要自己想想再想想,你会发现
你的大部分问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解决的。真想不出了再去问。要树立学习不好我的责任的意识。
十、关于做计划
计划一定要有,有长计划,还必须有短安排。当你从一生、十年、五年的角度来观察眼前的一天时,就不由自主地增强了紧迫感,即使个别得过且过的同学,也会变得严肃认真起来,更珍惜时间,更注意改变犹豫、拖拉的不良习惯,以挤出更多时间学习。那么怎样做计划呢?(1)要结合自己的实际,(2)要有具体目标,(3)要注意任务的轻重缓急。防止每天都做,每天都不能完成的现象。抓落实要记账。你的学习一定要有一本帐,你什么时候做得好记下来,什么时候错了题也要记下来(注:帐本上只记“今天错题为《备忘录》××页×题”)。课下几时做了哪一学科还要记下。把你生活中锻炼、学习的分分秒秒正确、错误都记录在你的帐本上,这样记下来,在校生活中,每天约有一页32开纸的记录量,不在校时可能有两页32开纸的记录量。在星期和假期里千万不能间断。把你的帐一天天积累起来,这就是你所走过的人生之路。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学生。
高一十七班 :
陈仕富
陶绍平
胡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