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作文教学的三点尝试
高中作文教学的三点尝试
作文不等于创作,它有自己的个性。作文教学的理想在于使每位学子皆能作一手好文章,在于使他们对作文有兴趣、有信心,这应该不是天方夜谭。
高中作文教学与小学、初中作文教学相比较,从实践看有许多先天性不足,有时让人感到就像在一颗老树上雕出精彩图饰一样困难。然而,这正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的天职。
一、为写而准备
写作是一个系统,搞作文教学不抓住阅读,无异于以蚍蜉撼巍巍泰山。因此,可以说丰厚的阅读是写作成功的一半。围绕这个问题,我通常思考三个问题:一是学生正在读什么;二是需要学生读什么;三是要求学生怎样读。
先谈第一个问题。不了解学生正在读什么,可以说我们所有的阅读指导全是白搭。通过对几届学生进行调查,我发现能保持长期课外阅读(指健康而有益的阅读)的学生不超过30%,这是令人悲哀的。不仅如此,我还发现不少学生也有“长期阅读”的习惯。但他们读的是什么呢?是有意让人毛骨悚然的《魔戒》、《堕落天使》(杂志);是自称为曾经做过警察的网络小说《花心不是我的错》;是一脸洋相的英国人写的新的电脑游戏故事系列《龙枪编连史》;是宣扬稚气十足,怪异无比的动漫。高尔基曾有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今天应加上一句:书籍也是人类倒退的陷阱。曾经有位理科老师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你们语文老师有责任引导好学生的阅读方向,此言甚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结合优美的诗词,经典的戏剧,精彩的小说,潇洒的散文告诉学生,何为美何为丑,何为善何为恶,并借此向他们推荐佳作、名著,为他们打开阅读视野埋下伏笔。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需要学生读什么呢?我认为可以读两类书,一类是“小书”,即狭义上的书籍报纸杂志;一类就是“大书”即社会。先讲前者,能读的太多,但一定不能读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能读使学生目光短浅,功利市侩的。从目前的实际来看,高中生可读的分为三类:一为适合学生读的优秀的语文报纸,如《语文报》;还有适合他们读的杂志,如《辽宁青年》、《中学生阅读》、《读者》、《杂文月刊》。一为适合他们读的当代影响较大的文学作品,如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一为读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但又有必要阅读的中国经典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及外国名著。如何让学生了解社会,这是目前高中实际教学没有解决好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除了让学生直接参与社会调查或其它的社会活动外,还有一个可以做到、可以充分利用的方式,那就是电视。比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可使学生了解目前发生一些令人关注的事情;《艺术人生》、《名将之约》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阅读他人的人生以丰厚自己的人生;《法治在线》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了解社会的法制状况;《新闻联播》也可以使学生较快地了解当今中外的大事与动态。我觉得这种通过电视对“社会”的阅读,对一直被禁锢在社会之外的高中生来说不仅可行,而且更为迫切需要。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这个问题可能是最重要的,但在现实却总是被冷落一旁。读报纸杂志,可以鼓励学生或组织学生订阅报纸杂志进行长期的阅读,也可以将一些佳作及时复印给学生;读经典名著,可将一些最基本的书目分置在各个学年的寒暑假和国庆节期间有计划阅读,并要求写读后感;读“电视节目”,可以与家长配合安排学生观看节目的具体内容及时间,也可以将其中一些优秀节目录制下来,安排学生在校集体观看。我相信:只要指导安排得当,尽管有高考压力,有社会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不仅有时间读书,而且能读得广泛,读得有效。
二、如何愿意写
许多学生之所以作文水平一直没有上去,往往是因为我们的老师没有正视学生不愿写作文的问题。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只有正视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才是唯一的选择。
1、从写日记开始
不少学生一直怕写作文,甚至到了高中阶段仍有一些学生怕作文。为此,不少从事小学、初中语文教学的老师尝试让学生写日记,效果不错,这是因为小学生与中学生毕竟还处在学习语言可塑性较大的时期,那么到了高中阶段呢?我曾用一年时间对高一学生只写日记的尝试,从实践来看,尽管在高中阶段进行这方面的尝试难度较大,但只要坚持下去,效果应该不错。在进行尝试的过程中,我觉得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日记的要求要循序渐进。一开始要求可放低,不能过于急躁,只要学生天天写就可以了。此时,语文老师要能沉住气,要坚信学生的日记水平定会提高。二是要真正帮助后进生解决经常找不到写作素材的问题,这也许是后进生最急需帮助的问题。因此,语文老师要尽早及时地发现这些后进生,要长期培养他们观察事物,发现素材的能力。三是要尽可能多地发现他们日记中的闪光点,因为后进生特别需要鼓励。
2、当然,在高中阶段只写日记是不现实的,因为高中作文教学目标比小学、初中难度大多了,要解决学生高考的问题。所以待学生对写作有了一定的兴趣与基础后,就要逐渐地对写作提出一些合适的要求。但在提要求时态度要民主,要尽量将高中作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交给学生自己思考,使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老师的想法与做法。
3、学生往往不喜欢老师的命题作文,因为他们觉得老师命题是命令,方式不民主。于是我在每学期初让每位同学出不少于五个他们最想写的文题。这样一来,有几个好处:一可以看出学生到底爱写什么、能写什么;二可从中选择一些优秀的文题让他们写,从而解决他们不愿写老师命题作文的问题。
4、语言要追求个性化,要力求大胆想象与创新。现在的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语言的大众化,没有自己的语言;在构思上又没有大胆的创新,想象的成分太少。而这些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达到的。但从我的实践看来,有不少学生并不是写不出语言个性化、富于创新、富有想象力的文章,而是因为我们语文老师平时在这方面的鼓励太少。我曾教过一个令很多教师看来头痛、语文也并不好的学生,他的一篇课堂作文,获得过一次全国性中学生作文竞赛高中组特等奖。后来我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我提出几个要求有关,我要求那次作文必须讲究语言个性化、富于大胆想象与创新,否则视为不合格作文,而那位同学的作文恰恰非常具有自己的个性。
5、适当写些时事,抓住与社会互动的机会。比如2002年的“非典”曾横行中国一时,弄得人心惶惶。作为高中生,当然不能回避这一重大问题。于是我们组织学生课前自己搜集有关“非典”疫情的资料,然后写文章,再进行评比。有一位语文老师干脆发动学生给广东省中医院写一封信,并寄出,结果广东省中医院真的给他们全班同学回信,这件事对全班同学乃至全校都产生了极大的好影响,其中有一段写得较感人:“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你们向我们医务人员送来了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我们相信:有你及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一定能够夺取抗击‘非典’这场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6、定期现场作文竞赛。水平较高的学生参加每学期一次的现场作文竞赛,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因为他们本来就有一种优越于他人的感觉,这种优越感可使他们愿意将自己最好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来。当然对水平一般的同学而言,这种办法不一定效果好。
7、语文教师有时不妨自己也来写点作文。比如一般的学生都怕写诗歌,于是我干脆也来写点诗歌,读给学生听,然后再请学生自己尝试写诗。这种办法有时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有时完全可以激起学生更高水平的发挥。比如我教过一位学生,他有三首诗一次性发表在《少年文艺》上。他还写过一首题为《圆明圆》的诗,语言不仅是有较强的美感与浓郁的滋味,更写出自己对圆明圆独特的理解。
三、善待学生的成果
学生的作文完成后,不论好坏,都应慎重对待。我的做法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互批
通常每次给学生具体的批改作文的标准,使他们细致、全面地批改同学的作文,使他们在批改他人作文时能学到他人的长处,也能从他人的不足中吸取教训,通过几年实践,我发现只要我们坚持这种做法,很多学生是完全可以批改很认真、较有收获的,而且可以大大加快批改作文的速度,使学生能很快看到大家对自己集体成果的评论。
2、重写与比较
对有些在某些方面总是犯错误的同学,有时必须宁可让其少写几百个字,也要让其重写,比如有些学生总是很马虎对待审题,这时候如果有几次重写的机会,定会使他对审题体验较深,而且也渐渐地学会如何审题。
有时候,我们可以将优秀的作文与问题作文,直接进行比较,让学生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文章,进行评论,从而体验到怎样写才是好文章的道理。
3、抓住闪光点
有时候,有些后进生作文在整体上并不优美,如果仅以此而不去发现其闪光点,时间一长,他们可能会失去对写好作文的信心。
4、推荐发表
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推荐到校刊、到省级各类中学生报纸、杂志。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最好能及时地将学生习作,往外推荐。因为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得到别人的承认,而且他们希望这种承认来得早些更好。我曾教过一些生源不好的普通高中的学生与生源相当差的职高的学生,在近两年时间里,他们共发表获奖的文章近30篇,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成功。
第二篇:高中作文教学的三点体会
高中作文教学的三点体会
如何获得点数?
近年来,我对作文教学作了一些新的尝试,一改过去全力教学生全面审题,正确立意,如何使中心明确,材料充实,如何使语言准确生动的传统做法,把重点转移到深入学生实际,教学生认真体验生活,疏通源头活水,扩充阅读面,加强形象积累,学会现象思维,充分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上来,初见成效,反应良好。三年来,我所教的学生的作文有十几篇在市级或市以上刊物和竞赛中发表和获奖。
一、走出课本,疏通源头活水,深入学生实际,教学生认真体验生活。
现行语文教材是我们过去作文教学的基本依据,大多是鲁迅、老舍、冰心等名家的大作。毋庸质疑,用来进行作文教学当然有用,但它们的时代性强且有些语言让我们的学生难以接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把文章写好,就须有活水源头。源头何在?不在课本名作中,那只是清源,而不是活水源头。真正的活水源头在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在学生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因此,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课本上的名家大作中走出去,深入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使作文之源头活水不断地流出。
学生目前的作文与其生活之源处于几乎断流的状况。这种状况的形成,我分析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过分地依赖课本,大量的作业和考试使学生成天地陷入其中,不堪重负,脱不开身;二是因为学生不认真体验生活。之所以过去同学
们写《我的爷爷》,都会把自己的爷爷写成鹤发银髯的老寿星,而且都会讲故事,其故事比爷爷的胡子还多呢!这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是因为不认真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表现。因此,我在作文之前,先把题目告诉学生,让学生去观察,体验生活对写作对象及其有关的事物作观察、记录,然后在课堂上限时完成。实践证明,这样作文,学生有东西可写,而且思想明确,语言生动。
我作为指导者,常与学生一道观察,并了解他们的生活、感情等。不懂得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不知道学生写的是真是假是正是错,就失去指导者的资格,否则又会走到老路上去。照本宣科,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我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写同题作文。为此每个学期我都写了不少作文。这些作文我并不摆先生的架子,而是有意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素质水平。我把我的作文在课堂上读给学生听,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甚至有意识地选择性地模仿。
二、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取得间接经验,积累形象。疏通了源头,还不能写好作文。因为命题者并不完全依据某个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命题,而必然会涉及学生现实生活以外的很多方面,而这些方面靠学生自己的直接经验是无法涵盖的。长江奔腾万里,波澜壮阔,是因为它不仅有天下第一的青藏高原为源头,而且还因为它是千支溪流的汇集。写作也是这个道理,过去有些学生素质发展不平衡,有的简
直是畸形。如有的数学可以考满分,而作文却错字错句连篇,惨不忍睹;有的连广东省会在哪里却不知道。因此必须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汇集知识,积累形象。否则就会使已经疏通了的源头活水因流程太长而断流。
我指导学生阅读,既要求学生既要读也要看。读书读报,看电影看电视,有条件的还可以上因特网,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增加新知识,积累新形象.坚持课内外结合以课外为主;古今中外,以中以今为主;概念形象相结合的以形象为主,一般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以个别为主,文科差的多看文史,理科差的多看科普。还根据学生的特别爱好来指导,我班有一个同学喜欢诗歌,我就指导他看诗词,他现在不仅散文写得好,还会写诗填词,这恐怕在中学生中少有。这样的指导,源头有活水,又能汇集各种知识,就不会腹内枯竭,而会文思泉涌,下笔通神。
三、教学生正确处理思维与表达的关系,发挥思维定势的作用。
过去我对表达内部的关系处理抓得比较多,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我有关思维科学的书籍,发现专抓如记叙中的抒情,议论中的叙述等表达内部关系的处理是个失着,明白了表达与思维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于作文的全过程,表达是思维的外在形式,其实质是思维问题。叙述、描写、抒情、说明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依托的,议论是以抽象思维为依托的,要想写好,首先要想好,于是,我在作文教学中重点处理好思维与表达的关系,特别重视形象思维在作文中的运
用,因为形象思维目前在学生中是个弱点。
关系明确后,我就着手抓训练。比如描写时,就试着把形象思维的分解组合与联想同修辞方法结合起来,当学生需要描写某一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就指导学生从记忆中分解出与陌生事物具有相似性的具体形象(表象)来,然后选择一个理想的同陌生事物用比喻词联结起来就成了比
喻......依类指导,用不着上什么思维课,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
在训练中,我还注重给学生进行思维定势训练,作文的定势有点象下棋中的套路。多种多样,如议论文有“三三制”、“五步式”结构模式,修辞上的整句和散句的结合,写人物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事件的 结合,描写中的行为、心理、外貌板块,写事的完整情节与细节的结合等等。例如当学生在举例论证时,就指导学生立即联想一些与此性质相反的例子以形成举例论证与正反对比论证的组合板块。实践证明,这样训练有助于在作文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准备状态,有助于形成敏捷的直觉反应,对于限时写600字的短文非常实用。我的不少学生掌握了几种套路,写起作文来既不会写不满字数,也不会临场手脚无措。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改的三点尝试
语文教改的三点尝试
江苏省睢宁县凌北中学
王中山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时曾说:“凡为教,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教学,就是教学生怎样学。”两位老前辈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道出了现代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笔者在吸取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了三点尝试,写在这里就教于同仁。
一、分阶段导读
初中六学期分三个阶段:初一上学期为第一阶段,采用的方式基本是“抱着走,教着吃”。初一下学期至初二上学期为第二阶段,采用“扶着走,试着吃”。初二下学期至初三为第三阶段,采用“领着走,找着吃”。
1.第一阶段:
初一上学期是中学生活的春天,是好的思想和规范教学的关键播种期。这时候必须使刚入学的初中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在这一时期有个质的转变。但是这时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生活,尤其是学习方法并不习惯,甚至觉得神秘莫测、莫名其妙,于是感到苦恼进而厌学。因此,教学方法上就应尽量采用传统方式,适当进行导读,尽量做好中小学语文的衔接过渡,把初一课本中各种不同体裁的文章的教与学的方法都展示给他们,使他们逐步适应初中语文教学规律。这一阶段笔者把它叫做“抱着走,教着吃”。具体归纳起来即“讲读”,就是:“老师读读,学生读读,老师讲进,学生练练”。
2.第二阶段
到了初一下学期,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初中生活和初中语文的教学规律和方法,从这时开始,他们的求知欲开始增强,也有了充分的自信心,理解运用初中语文的能力迅速提高。这就要适当扩大阅读量,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借助课本上的提示、思考和练习提出反映课文主要思想内容的一些问题(诸如:思想内容、文章结构、选材布局、写作线索、表现手法等),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讨论解决,然后,老师引导归纳总结。这样逐步使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基本方法,逐步培养起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阶段的教学方法笔者把它叫做“扶着走,试着吃”,即“导读”,就是“学生读读,学生议议,老师讲讲(重点点拨),学生练练”。
3.第三阶段 初二下学期,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已初步形成了独立阅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的兴趣提高了,钻研的劲头起来了,争辩的习惯养成了,求疑的胆子壮大了,这时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阅读,自己提出问题,相互展开讨论,教师设置问题步骤引出重点、难点,然后学生主动探究,再统一归纳总结。这个阶段笔者把它叫做“领着走,找着吃”,即“自读”,就是教师引路,学生探究,其基本步骤是“学生读,学生议,师生讲,学生练”。
根据学生思维特征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有所知,而且重在有所思,教会“怎样学”,从“教”逐步过渡到“不教”,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这样不仅教法活,而且学生情绪高,学得快、记得牢,用得上,知识在实践中真正能得到转化。
二、按体裁导读
在上述基础上,尤其到了第二阶段就可采用按体裁自读导学的方法,即按照课本中记叙、说明、议论等不同体裁,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课文提示、思考、练习确定该文教学任务,设置不同问题供学生自读时思考和读后展开讨论。如:
记叙文:理清六要素、确定中心,了解怎样为中心选材组材,运用哪些表现手法,借助哪些辞格、运用哪些准确词语等。
说明文:被说明事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顺序怎样安排的,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哪些语言表现了说明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密性等。
议论文:明确三要素、论证方式(立论或驳论),怎样证明论点?各部分间逻辑关系是什么?运用哪些名言、警句、成语、格言,作用是什么?哪些语言表现出语言的准确性、结构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等。
散文:怎样安排结构,写作线索是什么,运用什么表现形式,怎样叙事抒情,“形散神不散”如何体现,借助什么修辞格、语言特色等。
小说:明确三要素:环境在文中作用、情节怎样安排、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什么形象。哪些辞格形象鲜明、哪些评议准确生动等。
诗歌:诗歌意境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运用哪些联想想象、怎样比兴,它们的表情达意作用是什么?用何辞格、作用何在?以及韵脚、节奏等„„
同时,每进行一课教学首先要编织出精美的破题导语,感之以美、传之以情,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按上述提及的不同体裁文章的不同问题按阶段导学,即第一阶段在“讲读”中把各类不同文体课文教与学的方法展示出来,为培养“自读分析”奠定基础。第二阶段让学生带着上述各类问题在自读和教师导学中学会阅读、理解、分析的基本方法,在“导读”中逐步培养起语文学习能力。第三阶段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学生自己提出诸如上述的问题,相互展开讨论,教师从中引出重点难点,归纳总结。最后消化这种知识——仿作文章,从而完成根据新课标确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每篇课文提出的教学目的。
三、按单元归纳比较
根据现行教材按单元安排的特点和同一体裁文章自然有相似之处的规律,可以同一单元的文章归纳起来进行比较,能使学生更快理解相同或相近文体的特点,更快掌握其写作方法。在教法上,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知识短文的相关常识,精讲单元领首课,再带动其余篇目的研读,然后进行单元同类体裁课文的比较,让学生从中领悟不同篇目的各自特点,了解课文本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怎样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来的,进而了解同类体裁的一般特点和特殊情况,掌握同一体裁文章中作者所运用的不同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掌握整个单元的教学要求,把单元听、说、读、写落到实处。
总之,这样把单元领首课的归纳比较推广到整个单元的归纳比较,从字词句法到表现手法和方式,从篇章布局到辞格,既注意到“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基础知识,又注重“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使双基教学落到实处,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又相对缩短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四篇:浅谈管理高中文言文教学尝试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高中文言文教学尝试
黄彦
(一)何谓“文言文”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指出: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文言和白话。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
(二)文言文的特点
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言文分离。
语言学研究认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者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关系非常密切。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二、历久不变。
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历代的文言中得到了保存,就连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词汇,在文言里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虽然后世人们在模仿中难免会掺入些许当时的口语,从而给文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
三、行文简练。
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可以说文言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二是文言文多省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严密简洁的风格。
四、古奥难懂。
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口语相脱离的文言越来越艰涩难懂了。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还有许多陌生的名目典章制度„„这一切,在初学者的眼中成了捉摸不透的“迷言”。所以,给古书作注,解决难懂的问题,历来是文人学者孜孜以求的工作之一。
(三)文言文的教学功能
尽管文言有一些“缺点”,但纵观历史,客观地说,文言这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还是功大于过的。
一、认识功能——文化价值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自中国。除科技之外,在哲学、政治、法律、宗教、历史、教育、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军事,„„等各个领域,我们的祖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列有一万多种、十万多卷,这还不算《四库全书未收书目》和《丛书总录》中所著录的。在这座由文言的“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里,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有人说,掌握祖国的语言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那么,在中学教学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这就是文言文教学的认识功能。也许有人会认为古与今的隔膜太厚,殊不知只有认识了昨天和今天,才能真正懂得今天、开创明天。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我们没有理由抛弃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使命。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正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陶冶功能——教育价值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学者尚且如此呼吁,那么中国人自己该作何感想呢?应该认识到,辩证地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扬民族精神,是抵御当今不良风气侵袭的一道屏障。在中学素质教育的体系里,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应该受到高度重视,需要努力探索丰富生动的德育手段。文言文就具有这方面的教育功能。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的确,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泳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读罢《〈论语〉六则》,学生懂得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把这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铭言;背诵着《〈孟子〉二章》,学生们神情肃穆,“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此时正在他们年轻的心灵中升腾激荡。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谆谆教导后生学者“求学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在《训俭示康》里,司马光告戒后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今天读来,仍然是字字千钧。可以说,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因为其中熔铸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魂。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合理地去发掘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短期效应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效应看,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三、发展功能——艺术价值
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是由古代汉语的语言系统发展变化而来的。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犹如一条墨写的黄河,蜿蜒至今,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两个常用字表进行了研究(前者是现代汉语3755个一级字,后者是1086个古代汉语常用字)。通过比较发现,有1001个古汉语常用字可以在现代汉语一级字表中找到,占到古汉语常用字的92%;另外84个古汉语常用字中也有8
2个可以在现代汉语4500个常用字表和6196个《印刷通用汉字字行表》中找到。可见,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保持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
可以说,成语在古今汉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以上这些对我们的启示是:学习汉语不能无视古今汉语的血缘关系,文言文的教学可以收到探本溯源之效,察古知今,从而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现代汉语。另一方面,学习文言文还有助于克服“语言断层现象”。现代汉语要发展,就需要继续从古代汉语中去提取养料,吸纳其中仍然鲜活的因子。
(四)如何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
一、课内课外“粗识文字”
这一步可分为课外和课内两部分。我的具体做法是:提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对照参考资料疏通全文,教师要检查并适当公布检查结果。上课时可采用竞赛的方式,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相互提问、答疑,学生答不出的。再由教师解决。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小组得分可公布在黑板上或记录在班级评分栏里。
二、有的放矢“我问你答”
通过前面的粗识文字,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所以下面要做的工作就是查缺补漏、突出重点。教师在备课时针对课文重点、难点。设置一些有助于学生全面、有层次地理解并掌握课文知识的问题,教师问,学生答。
三、构筑框架“庖丁解牛”
具体做法是:分小组把各段的大意写出来,进行分段分层,然后教师收集各小组不同的分法,让全班同学来进行评价、鉴定,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恰当地引导,最后师生共同确定最佳结果。
四、各抒己见“借鉴欣赏”
让学生查阅各种书籍和参考资料,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文章特点、优劣的评价,以及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这个基础上,再要求他们慢慢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另外,还可以先由教师做示范,对文章中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然后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赏析他们认为精彩的语句。
五、加强诵读“琅琅上口”
指导学生诵读,有助于学生融入课文。我们谈学习文言文,就该继承古人成功的做法。诵读法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几千年语文教育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让学生读得得法。
古语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阅读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它包含了回忆、判断、推测、确认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在这些思维过程的互相转换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不仅能自主地积累文言文知识,还能发现问题,并通过阅读自主地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其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在坚持多读的基础上,还要强调多读的方法,“读”必须是整体阅读与重点阅读的结合。初读必须坚持整体性,不能读一句,译一句,这样既影响阅读速度,有碍整体阅读质量,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思维习惯。借用陆象山的一句话就是“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那么“未晓处”如何处理呢?划下来,留待第二遍重点阅读时解决,一般来说,一篇文言文至少要让学生读三遍,按整体——重点——整体的顺序进行。如果课堂时间紧,前两遍可组织学生课前预习时完成,对于阅读中发现且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到课堂上来,师生共同讨论,明确。
六、情景设置“朗读背诵”
文言文教学还要和口头作文、书面作文结合在一起。在平时练笔中,鼓励学生用文言文或半白话文写作,当然,教师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可定时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的方式;也可以上完一单元文言文后,布置一篇与这一单元内容相吻合的作文,提示学生多引用课文里面的句子。另一方面,教师利用晚自习或其他课余时间,采用话剧、演讲、竞赛、接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文言文学习,让学生喜欢学,喜欢读,喜欢背,从而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氛围。
七、赏析文章“有的放矢”
在文言文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注重文言知识的讲解,而对文章本身的思想性、艺术性分析得很少,有的甚至不分析,使文言文教学干瘪得可怜.这种作法是极不妥当的。首先,从文言文本身的文学价值看,总观现在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无论是第一册的先秦散文、第二
册的两汉魏晋散文、唐代散文,还是第三册的宋代散文、明清散文等都是真正的精粹美文,其思想性、艺术性颇高。就思想感情而言,文中流淌的是作者从广阔生活中提炼而出的精华,是其情感与人格的渗沥,是其对生活的独特体悟,正是需要学生深入理解之所在。另外,文章中所闪烁的艺术光辉,乃是作者心血、精气之结晶。其所用语言或写实朴素,或比拟夸张.或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所塑形象或为力拔山兮的楚霸王,或为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亦或为深明大义的蔺相如„„这些虽经千百年历史淘洗仍熠熠生辉的篇章,应该引导学生探究分析,进而领会。引导学生在对本民族历史的把握与亲和中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要素。这里主要指的是历史散文。
值得重视的是历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从命题的选文看,几乎无一例外是史传文学,这些选文一般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也少有难解的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语言相对规范,内容深浅适中。此外,文中主要历史人物都是正面的,诸如孝子节妇、清吏直臣等,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最先出现在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是历史散文,选文以军事、政治为平台,揭示遥远年代国与国、君与臣等军国大事,故事本身可观赏性就很强,其中反映出来的直到现在还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心中的一些行为规则,是中学生应当好好把握的。如烛之武形象,在国难当头时放弃个人恩怨,深明大义;勾践形象,用卧薪尝胆、有仇必报等大器之举体现了一个谋略家的胆识;邹忌形象,像一个时刻在思考的思想家:触龙形象,面对不可理喻之人能够推己及人,以智慧胜,比烛之武更胜一筹,等等。这些形象构成一个明君、贤臣与说客共同活动的大舞台,这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上层统治的化石,对学生理解君臣关系、国与国之间的争斗、说客话语的重要作用有着有益的启示效果。
还有一些虽非史传文学却与史有关的文章可以起到更深刻的作用,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谆谆告诫的是为政以德、居安思危;《六国论》《伶官传序》《阿房宫赋》等更是充满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对惨痛教训的总结,字里行间洋溢着贤臣与文人墨客对民族社稷的责任感。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氛围里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
在对本民族历史的把握与亲和中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要素,激励他们治国平天下的大志,这正是体现教育良知的地方。
当然,强调评析结合,并不是说每篇文言文都要进行极详尽极全面的思想、艺术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篇文章及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抓住一两方面进行评析,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第五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三点尝试[模版]
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三点”尝试
王 健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很重要。阅读是根,写作是叶,“根深”才能“叶茂”,“厚积 ”才能“薄发”。苏霍姆林斯基曾把课外阅读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已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但理念的更新并不等于行为的跟进,往往只是一味地让学生盲目阅读,阅读的量难以保证、阅读的质难以检测,缺乏切实可行的指导,或盲目要求、或听之任之,造成学生课外阅读的望书却步或随波逐流。为此,我们学校在2007年3月就“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这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上报江苏省教育学会,并成为“十一五”立项课题。旨在:探索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两年来,本人以教材为依托,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就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这方面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课前预习,立足趣味点
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教学之前一般都要布置预习,但以往布置预习,都是围绕所学课文的字、词、句、段,而且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在学习过程中就缺少激情,对预习也失去了兴趣。事实上,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瑞士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这都说明了“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因此,在预习中,寻找兴趣点,激励学生扩展阅读、搜集资料,将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在写作背景上寻找趣味点。
在国标本小语教材中,许多教材的写作背景很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如,小语第十册第二十课《七律.长征》,二十一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都是以我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历史壮举为创作背景,布置预习时,可适当讲一些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感人事例,以激发学生了解长征的艰难,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然后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如《马背上的小红军》、《草地夜行》、《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等,学生通过这些红色经典文章的阅读,对红军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有更真切的感受,对教材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再如小语第十一册教材第四课《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也有相似之处:都是国家分裂、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作者和全国人民的心情一样,盼望和平、渴望祖国统一。因 1
此,在预习时,指导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安史之乱”和“靖康之难”,既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又为进一步体会诗意作了铺垫。
其次,从课题上挖掘趣味点
小语教材中许多文章的题目起得很精当,有的是全文内容的浓缩,有的是文章中心所在,还有的题目读了让人意韵无穷、令人遐想。预习时,教者如能抓住题目,适时引导,就能激起学生寻秘探幽的兴趣。如在学习《最后的姿势》前,引导学生回忆课外读过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文章,想象董存瑞手托炸药包、黄继光扑向机枪口、五壮士英勇跳崖前刹那间的光辉形象,使学生感悟到:这就是他们“最后的姿势”。又如在学习《秦兵马佣》前,告诉学生,“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接着又因势利导问学生:“你们知道另七大奇迹是什么吗?”部分同学略知一些,有说“长城”的,有说“金字塔”的,可都说不全面。于是,我就告诉学生,在〈〈世界五千年〉〉这套丛书中就有详细的记载,课前就有许多同学兴致勃勃地去寻找、翻阅这套书,在学习下一课〈〈埃及的金字塔〉〉时,学生滔滔不绝,对金字塔的描述远远超过了书本的内容。有同学说,金字塔的顶角是52度,这是最稳定的角;有同学说,“人面狮身像”被拿破轮用大炮轰断了半根胡须,现在还放在巴黎的卢浮宫;还有同学说,金字塔不仅埃及有,在南美洲的丛林中也有,在百慕大海底也有......同学们知识之丰富、见闻之广博,连我当老师的也瞠目结舌。由此深感课外阅读的重要和迫切。
二、课内阅读,找准结合点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他的书库”。叶老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材入手,目的在于阅读各种课外书籍,语文教材实际上是通向更多课外阅读的桥梁。因此,只有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有效结合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相关内容的结合。小语国标本教材选用了许多古典名著中的章节,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点带面,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如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可让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火拼王伦”的章节,从而加深对林冲这一梁山好汉的印象;学习了《三顾茅庐》后,引导学生讲讲《三国演义》中有关 诸葛亮的其它故事,像“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这些内容都是对诸葛亮的精彩描写,学生读后就能进一步理解课文,对诸葛亮这一人物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没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课后迫不及待地要去读一读。再如:学习《最后的姿势》一文中的“废墟”和“坍塌”词语时,可结合文
2中第一幅插图理解“废墟”,结合最后一幅插图理解“坍塌”,结合点找准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既形象又深刻。
第二,相关人物的结合。
高年级教材中有许多写人的文章,像司马迁、莫泊桑、钱学森、霍金等等,他们生动感人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但由于教材的篇幅短小,对这些名人,学生不可能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要抓住机遇,结合所教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学习了《海伦 凯勒》一文时,可向学生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学生不仅了解海伦 凯勒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更使学生认识到:要珍惜时间、珍惜自己拥有的,不要虚度年华、白白浪费光阴;学习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后,同学们都知道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但人物形象并不鲜明,在课堂上可让读过《鲁滨逊漂流记》的同学讲一些具体的情节,使同学们对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相关的写作背景、相同的中心、相似的写作手法等方面寻找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以此提高课外阅读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三、课后拓展,寻求生长点
课外阅读虽然很重要,但仍应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教材,不能舍本逐末,脱离课堂、脱离教材来谈课外阅读。要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必须得法于课内而受益于课外,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起点,课外阅读才是课内阅读的延伸。
如学习完《三打白骨精》,让学生归纳出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各自的特点,然后布置课外阅读,让学生重读《西游记》,各自选择一个人物,找出表现这个特点的内容进行精读,同时体会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再如:学习了《牛郎织女》后,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间故事的特点,以此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欲望;接着,告诉学生:中国的民间故事很多,出名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等,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并把故事的梗概编制成一份《民间故事小报》,在班内交流,以此达到课后博览的目的。
当然,课后拓展的生长点还很多,如学习了《三亚落日》后,可引导学生阅 读巴金的《海上日出》,学习了老舍的《草原》后,可让学生阅读老舍的《林海》,学习了话剧《负荆请罪》,可介绍《将相和》给学生阅读。凡此种种,都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把课内外阅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总之,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还有很多,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教改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