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以人为本的思考大全
关于以人为本的思考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论文推荐
魏燕青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既可以是个体,又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类。应当说,这里的“人”的现实表现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人,实质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是两者的统一。以人为本的“本”即根本,是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即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胡锦涛同志多次阐明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对以人为本作了最全面的阐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针对传统发展观重物不重人而提出的。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在发展中,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等同于GDp总量的增加和人均GDp的增加,导致了片面追求GDp的倾向。虽然国际上有些国家的人均GDp增加了,但贫富不均,一部分人的富裕是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而取得的;政治不民主,广大贫苦群众缺少基本的人身自由和政治参与权,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社会腐败和政治动荡,这种状况被人们称为“有增长而无发展”、“无发展的增长”。
在我国的发展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重物不重人的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要表现为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唯GDp论”很有市场,人的劳动和创造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一些企业忽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在没有安全生产保障的条件下,违法违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致使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这不仅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增多,而且导致了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社会问题。必须把尊重人作为实现中国发展的根本要求,把尊重人的劳动、尊重人的创造、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中,贯彻和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中。
以人为本思想要求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唯物史观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强调人是发展的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放在一切决策和决策实施的首位。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安全、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思想要求把人作为发展的动力,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伟大事业,只有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主体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我们党一直把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条重要方针。党的各级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发展依靠群众的观点,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转变思想作风,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深入研究发展中的新情况、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不断凝聚发展的新活力。
以人为本思想要求把发展成果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坚持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里所讲的发展成果,包括经济成果、政治成果、文化成果和社会建设成果。要全面体现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社会利益上,全面体现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尽可能多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和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机会,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而不应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只惠及少数人或某一部分人。
以人为本思想要求把人的利益的实现作为评价发展的价值尺度,坚持人民是发展评价的主体。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江泽民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裁决者。”胡锦涛同志要求,领导干部都要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就坚决不办。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千方百计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千方百计创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这样才能激发人民群众为实现更大的利益和根本利益而奋斗。
第二篇:“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摘 要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具有悠久的哲学历史渊源,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有着 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之所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应该是我们始终贯彻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以人为本的思想精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 键 词:以人为本;哲学思考;科学发展观;群众观点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髓,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开辟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本文拟就“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哲学上予以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涵义及其历史渊源
什么是以人为本 ?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深刻指出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具体地说 ,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西方“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提出“人
【2】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标志着古希腊智者派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原初的“自
然”转向了人事。近代以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为标志的欧洲文艺复兴, 把人对神的崇尚, 转向对人自身的崇尚。这种人文主义思潮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 在人与上帝、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思想, 把对“人”的理解作为哲学的最高任务。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以人为本”一词最初出自《管子·霸
【3】言》:“夫霸王之所始也, 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 本乱则国危。”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 是指建立霸业的一种重要手段。儒家以人为本, 肯定人的价值。孔子首创了人本主义的哲学体系, 否定了传统的天命神学, 认为“未能事人、焉
【4】能事鬼”、把人从天帝、鬼神的统治中解放出来, 肯定人“惟万物之灵” , “天
地之性人为贵”的价值判断, 把人作为关心和研究的对象。儒家认为, 人惟万物之灵,人是宇宙中最宝贵的存在。
二、“以人为本” 思想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 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 是前进性的运动, 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辩证的发展观强调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强调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协调的而不是孤立的、不均衡的发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就要坚持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生态、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发展观。
在马克思的实践观中 ,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 ,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从实践的结构来看 ,它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构成。其中,实践主体 ——人 ,是各要素中唯一具有自觉能动性的要素 ,因而也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 ,居于主导地位。它不仅是实践活动的发动者 ,也是实践结果的支配者和享用者。从实践的特点来看 ,它最显著的特点是目的性 ,人的实践活动正是以其目的性区别于一切非生物的运动和人以外的一切生物的活动 ,实践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满足人的需要。从实践的功能上看 ,它包括创造客体的价值 ,增强主体的素质 ,提高实践手段的水平,因此实践的功能是围绕着人的价值需要和发展。实践离不开人 ,离不开人的利益、需要、目的。因此从实践的角度来看 ,可以说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
三、“以人为本” 思想对唯物史观中人的理论的体现
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是社会中的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存在的基础,也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能摆脱自然界对人的威胁,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关于现实的人的理论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 ,社会的发展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人 ,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与片面发展相比, 主要指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 同时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前提。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在生产力中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正
【5】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世间一切事物中, 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马克思主义正
是从这个根本意义上坚持群众观点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 ,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共产党宣言 》 明确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6】因此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最终实
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之所在 ,是无产阶级政党努力追求的奋斗目标。
四、“以人为本”体现了唯物史观中的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原理告诉我们 ,人口因素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前提条件。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 ,开宗明义地指出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恩格斯在回顾马克思如何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说 ,“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 ,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7】 艺术、宗教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种群众史观, 而不是英雄史观。在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论述中 ,他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 ,它决定着生产力 ,最终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及快慢。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是人民群众 ,因此得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顺理成章的。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它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完成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恩格斯指出:“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 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 而是平民大众,【8】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这就深刻揭示了群众史观这一观点。
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 关键是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的一个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首先,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发展观规律不是外在于人和人的活动的, 而由无数人的活动的合力作用形成的结果。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主体, 而且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体。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其次,人民群众改变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本身就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创造世界历史、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 是利用客观规律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目的的过程。客观规律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发挥作用的。最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保证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法宝之一。这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只有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最广泛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才能使我们的各项事业都有序、平稳的展开,并最终取得胜利。
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劳动者生产的 ,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发展 ,物质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政治的上层建筑
和意识形态 ,思想文化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说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在起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具有丰富的内涵,只有始终坚持这一鲜明的政治立场 ,才能使我们党在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先进性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就是说 ,以人为本 ,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的政治立场。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 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不只是以个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而是要以人民整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不只是以人的经济利益为目标, 而且更是以人的社会生活质量精神生活品质为目标;不只是以人的眼前利益为目标, 而且更是以人类整体的长远利益为目标。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 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 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出现经济高增长、社会低发展的失衡局面;在经济日趋活跃、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 社会经济秩序的规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起来;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等问题。我党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所做的积极努力。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以人为本, 尊重和保障人权, 就是要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广大人民群众”不分的职业、阶层、民族,他们都是平等的, 没有主次、先后、高低之分,都应得到宪法和法律的平等保护。以人为本, 尊重和保障人权, 必然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实现“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只有发展民主和法治, 才能真正保证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地位,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价值。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思想是我们党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中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借鉴国际经验教训,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以人为本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它符合中国最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有利于激发个体活力,从而激发社会活力,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三个文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到发展的每一项措施中,贯彻到改革的每一个行动中。是新的历史时期高举人的旗帜,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创造力的重要举措和根本工作路线,必须毫不动摇地始终贯彻,使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普遍的体现,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事实。
参 考 文 献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
5【2】柏拉图:《普罗泰戈拉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1【3】《管子·霸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孔子:《论语.先进.第十一》,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毛泽东文选》,人民出版社,200
4【6】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6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2000
第三篇:对“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对“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新世纪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是它的核心,无论从理论的或实践的层面上都富有创新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创新。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谈谈对此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考
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论述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为基点,由此在新的唯物史观中提出人民主体观和群众路线的世界观和方法,通过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来促使人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下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其重大现实意义与长远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两者的结合体。所以人既有自然需求,又有社会需求。从人的自然需求来看,为了延续生命,人们首先必须满足吃、喝、住、穿等需要。从人的社会需求来看,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还包括归属、认同和尊重的需要等等。人不是为生产而生产。归根到底,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利益,愿望和诉求。仅以人的需要来说,它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不仅有自然需要,还有社会需要。不仅有个体需要,还有群体与总体需要。每个个体不仅有自身需要,还有相互交往需要。不仅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政治需要等等。所有这一切的逐步满足,都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推动下实现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由人的活动实现的。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满足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以人为本。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要,以人的价值为导向与尺度,注重提高人的素质,注重提高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辟每个人的个性自由发挥的天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为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人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与价值尺度。这就是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关心人,关怀人,关爱人。
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和根本目的。这根本不同于我国古代的民本民贵思想。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剥削阶级的生活离不开老百姓,他们讲爱民同爱牛差不多,为的是用牛耕田,从
牛身上挤牛奶。这也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人本理论,因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调动雇佣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从这些理论出发而提出的“泰罗制”、“福特制”等所谓的科学管理方法,虽然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把人变成了会说话的工具。而我们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以人为本,则不仅仅是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从必然王国进到自由王国。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又是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一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基本内容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的贯彻和体现;二是要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既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的贯彻和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的运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首先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民的价值取向,要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为了群众,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要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群众路线,就要密切联系群众、相信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是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根本要求。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得为民所谋”。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反过来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生活水平越高,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制度应该是民(人)本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是民(人)本经济。当前,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最重要的是努力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生活问题,认真履行为群众谋利益的责任。近年来,城乡贫困人口增多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产生贫困人口的原因,有生理疾病、工伤致残等自然性和偶发性因素,但主要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在老工业基地,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速度不快,一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部分职工就业和再就业难度增大,陷入贫困化。在当前社会保障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对这些处于困境的群众给予特别的关心和帮助,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工作。
三、坚持群众路线,实施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表现为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
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更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的重要保证。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要求:第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第三,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人民所应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追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始终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福祉作为自己的奋度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摆脱了苦难,翻身做了主人;摆脱了贫穷,过上了小康生活,使中国人民的地位和生活得到了彻底改变。
从全世界着眼,在全球化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的“类本质”在当代的要求。这一切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具体应用的典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阶级基本上消灭以后(尽管在政治上要区分人民与敌人),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事业,应强调“逐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即覆盖社会上的一切人。从而,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这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最高目的,也是他们所制定的不朽著作《共产党宣言》的核心理念)。人是自然与社会发展的产物。然而有了人之后,不但社会是属人的社会,自然也不断演化为属人的自然。可见,人是属人的社会与属人的自然的主人和中心。人通过社会实践,不断与社会、自然以及人自身发生相互作用,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平衡,实现人自身各种要素与各个层面的和谐。人的特点就是不满足于现状(现有的价值)而追求理想(更高的价值)。用哲学家的话说,总是从“实然”走向“应然”,从“既定”追求“设定”。因此,以人为本也应永远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
参考文献:
[1]郭承福;科学发展观下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J];学理论;2010年10期
[2]胡锦涛;2005年12月15日在青海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J];求是;2006(1)
[3]赵玉萍;对“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旬阳教育网党政建设正文;2009年4月
[4]高等教育出版社;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版
第四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思考
[摘要]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面对生存和发展的新环境,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企业文化将成为21 世纪企业管理的主题。
[关键词] 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建设
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思考
1、企业文化的实质
现代企业的管理正在告别单一的经验式管理、理性管理而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管理方向迈进。在知识经济时代,良好的文化将成为企业的巨大财富。哈佛商学院约翰科特用几年时间对两百多家公司进行的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语言,在今天的快速变化、更具竞争性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还有大量的事实表明,现代企业中,企业所拥有的信息、人才、创造能力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围绕这一切所形成的企业文化的价值将远远大于各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企业文化不是摆设,而是生产力!
2、正确理解企业管理文化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基本含义在于: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而企业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则以一种企业价值观而存在,在其作用和引导下,企业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行为方式、规章制度及道德规范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更快更好实现经营目标。然而,企业要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前提是深刻理解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本质,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而对于企业曾名而言,以人为本的“人”包括消费者、员工、企业利益相关者。企业加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塑造,借此打造更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
3、加强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企业家的认可。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作用,在21 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中强化“以人为本”,是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得以真正快速、稳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企业界应切实重视“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建设,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按照我国国情,眼下企业多为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一些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其所有制性质和生存环境决定了其利润导向型的价值观。许多企业主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赚钱。有时不惜坑害消费者利益。在企业主个人素质缺乏的同时,企业员工也因为没有与企业主形成共同价值观理念,一方面为了个人利益私下搞第二职业,挖企业墙角;另一方面,员工之间争夺利益,不能团结共事。因为来企业就是为了赚钱,少干活多拿钱就成为员工普遍心理。在这种企业里,“打工”的感觉和思想表现得十分明显。企业要想做强做大,依靠的还是员工,所以,必须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和建设。
上述种种现象究其原因,就是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缺失或不够,就像一个人失去了精神动力,萎靡不振。其实企业就像人,应该有灵魂、思想和理念。
4、企业加强“以人为本”管理文化建设的作用
4.1 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建设,扩充人力资源。世纪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掌握了人才,在竞争中便占据了最佳的优势。在过去很多年,随着人才流动的自由化,很多企业用工资待遇和灵活的机制吸引了一大批技术及管理人才,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大量涌入的国际知名
企业,这种优势不复存在,广大企业中人才流失日益频繁和严重。至此,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成为成为困扰企业的一个大难题。世纪是科学经济的时代。而人作为科技的载体,必须引起企业在管理中的高度重视,因而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但什么是以人为本、如何以人为本?很多企业主都还没能很好的弄清楚。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这就意味着员工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赚钱生活,此外还有良好工作环境、和谐人际关系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企业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对员工的态度”如果这种认识成立的话,那企业文化更应加强“以人为本”层面建设,以“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赋予企业对人才更大的吸引力,使得为之工作的员工心情舒畅,从而更容易发挥能力实现个人对价值的追去,为企业创造更多成绩。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才竞争形势,企业只有加强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层面的建设,强健“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建设才能解决问题。否则,后果堪忧。
4.2 建立并改善现代企业制度。
大多数企业在管理中呈现出不规范、家族模式、决策随意性的等弊端。既然未来全球化的竞争是大势所趋,那么要参与其中就必须熟悉规则,就要与国际化的管理模式接轨。那么改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必然之路。在强硬的规章制度之外,有实现软性管理的企业文化作补充。
它更多的体现出人性管理的一面,符合人的本能需求。在企业文化中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点,同时兼顾强大的约束力量,为企业员工树立无形的规章。企业文化塑造并非只是“口头运动”。它要求从有形中体现无形,用无形强化有形。在规划自身文化的过程中,企业应从物质层(产品、办公环境、厂房绿化)制度层(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精神层面(价值观、人才理念、工作理念等)全方位塑造时,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
4.3 打造企业形象与品牌。
鉴于生存条件的桎梏,导致大多数企业在早期的发展道路中无法很好的注重产品或企业的品牌塑造,相反在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历程中,某些行为甚至破坏了
企业自身的形象。提到温州,当初假冒伪劣的印象至今未完全消除,而2008 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企业中的“人本”的思索和重视。
企业文化在“以人为本”层面的塑造,不仅培养了内部的文化氛围,更有利于在对外的文化传播中,塑造起企业“以人为本”的大众形象,从而也提高了其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任度。
4.4 全方位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企业家的素质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如果当家人的素质不高,那么可以肯定即使企业能走下去,也走不远走不长久。而企业文化中应深化“以人为本”的一面,大力提倡民主决策和学习精神。前者可以为决策最大程度上的正确提供保证,而后者则能帮助全体员工(包括民营企业家)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加强企业中“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建设,有利于全体员工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5.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如何塑造
5.1从尊重员工开始
要真正塑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必须注意言行举止,正所谓“己不欲,勿施与人”,身体力行的行为必将会更有效的带动员工的认同性和主动性。这就是为什么说“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解决这个问题最治本的方法还是从“心”去了解去尊重自己的员工,真诚的对待他们,真正站在他们的立场为他们考虑和解决问题。
5.2让员工参与管理
根据员工参与管理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控制型参与管理、授权型参与管理、自主型参与管理和团队型参与管理。员工参与管理,可以表现为对企业目标与发展方向、管理规章制度等的制定的参与和讨论,这样员工为产生被尊重被重视和自己是企业的主人的感觉。
5.3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要以负责的心态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以此显示出公司是真正在为员工的工作前景思考。使员工有被重视的感觉,可以满足员工对自我尊重、自我价值
实现的需求。而且职业生涯设计出来后,员工会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前景努力,努力学习未来所需要而自己现在欠缺的知识,在公司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5.4关注员工关系
让管理亲和于人,让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在无拘束的交流中互相激发灵感、热情和信任,这样的理念在世界级企业家的心中越来越获得共享。上级在与下级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一些能有效促进沟通的技巧。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以消除或降低沟通中的文化障碍。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中强化“以人为本”,对于增强企业内在竞争力,对于企业解决有关问题或为之做好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于企业迎接下一步更激烈的国际竞争也是非常紧迫的。
【参考文献】
1.董福荣,刘勇《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周朝奋,当代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商业研究,2000年9月版
3.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4.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5.李晓红,徐杨,张霞,企业人力资源新概念及管理策略,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年第九期
6.柳文勇,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初探,经济师,2006年第三期
7.杨美玲,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
第五篇:关于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思考
关于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思考--以富士康跳楼事件为例
【摘要】富士康科技集团一连串的“跳楼事件”,再度激起了各界对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重视。积极转变企业经营模式,管理以人为本,注意满足员工的多层次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是我们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发生有其严重的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更深层次的是企业对员工需求的忽视,不注重企业员工管理,对以人为本的缺失,从而导致了跳楼事件的发生。
“以人为本”这一管理思想,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 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及至现在日趋成熟,对管理活动的开展和管理理论的构建,可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 lasM.M cG regor)曾指出: “在每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 都必须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而大卫·休谟更是深刻地指出: “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或多或少有些联系,任何学科不论表面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会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管理当然也不例外,如果管理脱离了人本, 管理将成为空中楼阁。
从富士康跳楼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企业管理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忽视对员工的重视。首先,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在追逐利益的趋势下,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而不断压榨员工自身利益,从而产生了之关注企业利润,视员工为机械的管理模式。其次,长期以来许多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仅仅局限于提高工资等外在激励,片面强调金钱和物质的作用,而忽视员工内在需求,如兴趣爱好等。最后,当今企业在员工中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忽视管理对象需求的变化。当前,企业员工之间人情淡漠,个人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个性需求不被理解。
而针对富士康事件的启示,现代企业必须做好企业的人本管理。第一,要转变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人本管理理念。当代企业应转变价值观,认识到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将以“事”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不仅仅关注企业利润,更关注企业员工的发展。第二,企业要建立健全有效地激励机制,积极维护员工利益。当代企业必须科学地运用各种激励的手段,激发人的动机, 诱导人的行为, 发挥人的内在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以保证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并保证员工利益不受损失。最后,要关注员工,满足员工的多层次需求。人的最低层次是生存需要,然后是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都应被企业管理者重视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这样才能逐步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解放。
对于富士康跳楼事件,所有企业管理者都应引以为戒,认真做好企业自身以人为本的管理。
参考文献:
[美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美 ]休谟.,人性论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