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工作践行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3 11:3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监狱工作践行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监狱工作践行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监狱工作践行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执政理念的新升华,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监狱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理念,明晰的思路,务实的作风来推动监狱工作的全面进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具体而言,监狱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监狱事业发展,需从监狱领导、监狱民警和服刑罪犯几方面齐头并进。

一、以人为本,提高监狱领导的执政能力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监狱工作的发展与监狱和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监狱领导关系密切,这就需要有一支能学习,能创新,团结民主,廉洁的领导班子来引领监狱工作,这也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具体要求。

1、学习是前进的基础,要创建一个与形势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监狱机关,首先必须创建一个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领导班子,以切实提高执政能力。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种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监狱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特别要加强理论修养,学会正确地动用理论指导工作。只有自觉而坚定地动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敢于和善于解决制约监狱工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才能不断攻克监狱工作的难点,同样,作为监狱领导干部,只有在理论上不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如何结合监狱工作实际将创新具体化,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在以确保监狱安全稳定为前提,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推进监狱工作全面发展的条件下,创新对于基层尤为重要。搞好基层创新的关键在改进领导作风,打造创新团队。首先,创新要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就等于没有方向,工作思路不清晰,就把握不准发展方向,其次,创新要求真务实,以敢于面对困难和压力,发扬改革的精神,闯出新局面。

3、一个坚强有力的监狱领导集体,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这就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的关键则取决与党政“一把手”,江泽民同志指出“党政一把手,既是班子中平等的一员,又在班子中处于关键地位,具有特别重大的责任”,这就要求监狱党委书记必须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要善于把关定向,在有协调关系,搞好团结的本领,要有豁达大度,从善如流的胸怀,要有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品格。工作中,要把自己置于“一班人”之中,不居于“一班人”之上,只有靠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坚持集体研究讨论,才能找到良策,减少失误,实现集体领导。使一个监狱的领导班子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积极有效的开展工作。

4、自觉接受监督,严于廉洁自律。监狱机关是执法部门,监狱领导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因此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追逐的腐蚀拉拢对象,这就要求各级领导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革命的气节。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要从领导作起,带头作出廉洁承诺,要带头参加警示教育,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二、以人为本,培育职业化监狱民警队伍

监狱的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过的硬的监狱民警队伍,监狱工作中,一线民警直接肩负着惩罚和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构建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民警队伍至关重要。

1、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构建良好的用人机制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监狱工作是一项群体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名监狱民警,特别是一线民警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用人,用尽其才,科学协调发展。首先,要正确识别人才,正确使用人才。用好人才是识别人才的根本目的,发现和识别人才,要着重看品德、能力和业绩,坚持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形成人才竞相流动的生动局面。其次,要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要知人善任。根据人才专业特长、才能发挥的最佳时期,把人才用到适合其发挥专长的岗位上,第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但水至浑则鱼亡,人不察则徒乱。如何准确把握清与不清、察与不察之间的度,是用人的学问。使功不如使过,对过而能改的人,不计小过,量才为用,做到用其长,避其短。第四,要坚持选人、用人中的公正、公开、公平原则,最大限

度的增大透明度,避免随意性,在认真考查的基础上,通过一定范围进行横向比较,优中选优。

2、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提高监狱民警政治素质

监狱民警,特别是处在监管改造罪犯一线的基层监狱人民警察,处在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面前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少数民警因为经不起种种诱惑,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脱下警服穿上囚服,已是前车之鉴。如何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这也是对当前监狱工作提出的一个历史命题。各级领导和组织要积极会同思想政治部门高度重视基层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配备专职政工人员,组织一线民警有步骤系统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方向。加强对民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力度,使广大民警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鉴别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高度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投入到监狱工作中。

3、抓好业务培训,提高监狱民警执法水平

一线监狱民警队伍的执法水平来自精深的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准,因此,必须重视提高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监狱首先要从长远着想,有计划地选送年轻优秀的一线民警到高等院校接受教育,使他们掌握前沿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技能,回到原单位后成为骨干。其次,要坚持不懈的抓好监所管理专业自学考试的组织,改变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第三要制定长期学习计划,对监狱应用的《监狱法》,《人民警察法》,《刑法》等专业法规和不断更新的各项法律规章,监狱制度等要经常学习,每年定期开展擒敌技术、体能训练、实弹射击等实用科目训练和考核。摒弃短期突击的临时观念,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以改革创新的发展胆略,努力构建基层民警的终身教育体系。

4、健全规范规章制度,增强管理效能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战斗力。再好的队伍没有好的管理也要出问题。因此,加强监狱一线民警队伍建设,必须狠抓管理。各监狱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配套方法和措施,形成系统规范的管理体制。包括录用管理制度,任免制度,考核制度,生活制度,执法监督制度等。有了制度还必须做到令行必行,令禁必止,才能确保制度的权威,提高管理效能。

5、从优待警,激发监狱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一线监狱人民警察长期奋斗在一线,不仅工作时间长、物质待遇不高,而且发生问题后免不了要受到经济和政治处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监狱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的监狱民警的努力。以人为本,就要求各级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关心一线民警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在从严治警的同时,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建立全方位的保障机制。一是帮助他的解决在婚姻、家庭、子女就学等现实问题,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扎身于改造罪犯的最前线。二是为监狱民警在人身保险、休假、进修、医疗、居住等方面作出适当的倾斜和创造机会。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宣传报道一线民警在平凡岗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四是广泛听取一线民警的建议和意见。给予他们更多的发言机会。保障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大范围的维护和重视。

三、以人为本,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在传统的监狱理念中,罪犯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对罪犯的教育强调的是战斗性、进攻性、强制性,教育是“我说你听”的填鸭式教育,罪犯成了没有思想的被动客体角色。这种状况极不适应押犯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罪犯是人,是犯了罪的人。他们的犯罪是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低下的必然反映。但他们的人性尚未泯灭。教育改造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恢复他们的人性和良知,提高他们的素质。从法律的角度讲,公民的权利、罪犯的权利,都是法律一视同仁要保护的权利,保护罪犯的权利和保护公民的权利一样,都是法律的要求,都是法治的最高价值。坚持“以人为本”的行刑观,践行“改造人”的监狱使命,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是构建和谐社会和重要任务。

1、要做到“尊重人”,尊重人就是在监狱行刑工作中尊重罪犯的人格,维护罪犯的合法权利。要以善导的诚意坚信“人”是可以改造的,杜绝侮辱罪犯人格、非人道虐囚行为发生。“以人为本”就是要诚心诚意尊重人,全心全意依靠人,全面着力提高人,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罪犯是一个特殊的公民群体,国家尊重和保障罪犯人权,凸显了我国对实现人权保障的价值追求。

2、要做到“依靠人”,依靠人就是监狱的行刑工作要不断从罪犯身上发现和捕捉人性的闪光点,激发其改过向善的强烈愿望和动机,充分发挥罪犯自我改造和主动改造的积极性,通过公正、文明执法、公平处遇和科学矫治,实现罪犯由法律的外在强制改造转为内在的自觉改造,从而健康走上“自新”的人生之路,在回归社会后,能顺利地融入社会 生活。

3、要注重“提高人”,所谓“提高人”,就是不断探索研究新的社会条件下罪犯思想、行为和心理规律,探索研究新形势下监狱行刑工作规律,不断创新改造、矫治手段和方法。以和平、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古今中外行刑领域的优秀成果,提高改造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降低“重犯率”,提高“改好率”,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最大限度地将和谐社会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将破坏力力量转化为建设力量。同时每一个罪犯的背后又联系着罪犯家庭、亲朋、被害人等各种利害关系人,改造好罪犯必然对这些有利害关系的群体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争取更多的积极力量。

4、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司法正义理念,打造监狱行刑工作的“阳光工程”

和谐社会是公平公正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发展要求消除限制以人为中心发展和实现公平公正目标的所有障碍。构建和谐社会就要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监狱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已由过去的神秘走向阳光,成为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监狱的行刑活动也由过去的多为暗箱操作走向公开透明,这一改变体现出了司法正义的理念,是行刑工作公正、公平、公开的内在要求。

行刑公正,源于国家的政治正义和国家刑罚公正。国家、法律、刑罚是监狱的基础,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和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公正是善国和良法的滋生物。监狱行刑公正是实现国家刑法公正的重要内容。行刑公正包括行刑目的正当、行刑手段合法、行刑奖惩公平、行刑程序公开等。尤其是监狱在涉及与罪犯改造切身利益的直接相关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执法环节的公正,要实现行刑公正就必须将平等原则贯彻到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各个环节中。行刑公平是行罚公平的内在要求,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宪法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监狱改造秩序稳定、警犯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监狱在行刑活动中平等的对待每一名罪犯,依法使用统一、文明、规范的制度管理罪犯,让他们平等地享有法定权利、享有合法权益保障,享有平等的改造机会,按照规章制度所设定的标准享有平等的分级处遇。行刑公平要求监狱在行刑工作中严格执法,大力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为罪犯的服刑改造建立具体、明确、规范各项制度规定,同时要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避免和杜绝执法工作中的随意性和人治现象。要大力加强警察队伍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行刑公开,是对传统行刑观念的重大突破,是刑罚文明的必然要求。行刑公开要求监狱的行刑活动、行刑程序、行刑内容、行刑规范向罪犯、罪犯家属和社会公开。公开才能透明,公开才能彰显公平和公正,行刑公开是打造监狱行刑工作“阳光工程”的必然途径。目前全国监狱系统通过公开奖惩情况、公开举报电话、设立监狱长接待日、设立监狱长信箱等一系列狱务公开措施,正是在打造监狱行刑工作“阳光工程”。

总而言之,监狱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监管改造、发展生产、队伍建设,还要兼顾后勤保障和提高民警职工生活质量等等其它工作。究其成败,关键只在一个点上——“人”。只要紧紧抓好这一主线,在人的工作上下功夫,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提高改造质量和刑罚执行能力,提高监狱综合管理能力,提高监狱民警队伍专业素质,我们的监狱事业一定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前进

第二篇:以人为本践行文化

以人为本,践行文化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演讲活动。首先,感谢各位领导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人为本,践行文化”。企业文化归根是一种人的文化,是一种意识,企业文化真正的核心是——人。九鑫公司秉承中煤集团公司“爱国、敬业、奉献”的企业文化,发扬“团结、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如何弘扬九鑫公司文化,如何尽善尽美的做到以人文本,就是要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个人修养,提高个人修养其根本就是弘扬企业精神。“团结、务实、高效、创新”的九鑫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企业对员工要求的道德底线,是企业和员工和睦融合的有效见证,更是我们每位职工秉承的宗旨和行为准则。

今天,作为最普通的一名员工,就安全生产方面谈谈我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企业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要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大大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同时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为建设企业文化创造环境,有力地保障企业文化建设。

也许有人会说:我只是为了生存而打工,企业文化的事儿与我无关。要知道我们都是企业的栋梁。当面对竞争对手甚全社会时,每个员工也都是很好的招牌。一个得体的表现会给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与长期的信任。这远比要看大量华丽的文字、图片、广告更有效。相反,一个不雅的举动或错说一句话,就很有可能破坏掉大家心目中的良好印象。

企业文化就这样通过我们这些企业人自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慢慢形成的。“企业之文化,人之灵魂也。”它是通过企业的具体运作后总结出来能真正体现企业风格的简单语言,她引领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生活。

总之,安全生产有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引导才会更加生机勃勃、雄姿英发,企业文化有安全生产的推进和践行才会更加五彩斑斓、绽放光芒。

就让我们这些栋梁携手奋进、共同打造我们的国际品牌吧,让我们放开歌喉,唱响九鑫之歌,共同践行我们的企业文化吧。

生产部彭腾飞

第三篇:以人为本,践行新课程理念

以人为本,践行新课程理念

和谐发展,创优质示范初中

——江门市普通初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台山市萃英中学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萃英中学创办于1942年,其前身是“台山县私立萃英初级中学”、“台山县第十中学”、“捍东中学”、“白沙中学”,直到1980年,恢复原校名“萃英初级中学”。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沧桑巨变,桃李芬芳,春华秋实,人才辈出,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近七十年来,我校在政府和教育局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秉承“文明守纪,勤教勤学””的校训,全面贯彻执行党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三个面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办学传统和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凝练出“文明守纪、奉公守法、团结协作、爱校如家”的优良校风和“爱护学生、循循善诱、严于律已、处处表率”的育人教风,素以校风好、管理严、质量优、全面发展见长。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5456平方米,生均15.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412平方米,生均8.2平方米。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996人。在编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55人,其中一级教师37人,二级教师13人;本科教师26人,专科教师25人,中师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2%。

近年来,萃英中学紧跟时代步伐,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锐意进取,依法治校,狠抓质量,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践行“尚德务实,求真创新,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和“重视基础,强化素质,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坚持“科研强校、特色办学”的发展之路,始终将办学质量作为生命线,求实创新,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和谐奋进的良好校风,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迅速提高。近年中考连年创佳绩:2007年被评为“台山市一级学校”,并于2008年晋升为“江门市一级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9年5月,学校通过了江门市规范化学校检查督导验收;2009年被评为“台山市优秀学校”;2010年1月萃英中学作为镇的骨干初中,积极配合,令白沙镇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的评估”。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发展目标明确,办学经验和教育成果的社会影响日益彰显,较好地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是一所校风好、进步快、后续发展力强的普通中学。

第二部分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多方筹资,加强基础建设,搭建优质教育平台。

在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重视下,我们抓住机遇,主动工作,不断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在校友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发动海

内外校友、社会各界热心人士,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先后投入人民币共250多万元,建成了朗溪教学大楼、体育馆,更换全校教师枱凳,建成高标准的厨房等;校友会现筹资兴建一幢5层的综合科技楼,首层建造可容纳200多人的多媒体阶梯室,二层为2个物理实验室(分别为力学实验室和电学实验室),三层为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四层为美术室和音乐室,五层为图书馆。在“教育创强”期间,上级部门下拔350多万元改造学校的校容校貌和教学设备设施。

目前,学校有课室18间,电脑室、物理实验室各2间,多媒体教学平台11个,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语音室、课件制作室、物理仪器室、生化仪器室、心理辅导室各1间;还有德育展览室、团队室、音乐舞蹈室、美术室、档案室、卫生室、多媒体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地理园、生物园等,校内设置2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体育馆1间,有标准篮球场1个、排球场6个、活动羽毛球场1个,乒乓球枱8 张。学校常规教学设施设备均按标准配置,能满足教育教学和活动的需要。2009年学校以创建“教育强镇”为契机,积极争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拓宽校园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新购图书2万册,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存储量;装备了高标准的物理、生物综合实验探究室各一间;多媒体电子电教平台3个。为我校深入践行 “重视基础,强化素质,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实现既定的办学目标,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设施设备,有力地推动了新课改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师生发展,渗透人文关怀。

我校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把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和情感管理有机结合;把严格要求和人文关怀紧密结合的有效管理模式。通过制度来规范人,通过目标来激励人,通过民主来调动人,通过情感来凝聚人。形成了既依法办事,又以人为本;既严格要求,又和谐相处的管理特色。在此管理模式下,学校制订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包括了岗位职责、教育教学工作、队伍建设、业绩奖评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1、实施“三级管理”模式。学校形成了以“级长负责”为主体的教学基层管理,以“教导处指导”为链接的中层管理,以“校长指引”为调控的决策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它通过有效的授权,明确了管理责任,简化了管理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教师成长。

2、健全评估机制。学校注重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了科学、民主、公正的教职工工作业绩评估机制,采取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行政人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工作态度、表现、水平和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客观的考核与评价。通过多元评价,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目的,加速教师的成长。

3、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我校认真领悟新课程精神,并通过健全各类制度来保障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自2004年以来,我校先后制定了《萃英中学课程发展规划》《萃英

中学课程管理细则》 《萃英中学新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确保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4、加强科组建设。我校深刻认识到,要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以加强科组建设为前提。为此,学校十分重视科组建设,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积极组织各科组教师参加市各项大型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二是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吸取他人长处。三是大力创建特色科组。

三、加强校本培训,以新课程内涵促进教师发展,提升队伍实力。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稳固根基,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内夯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实施“师德”工程,抓好师德建设,树立学校发展之魂。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是台山萃英中学管理一直追求的工作目标。我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和健全了有关学校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如《教师日常行为规范》、《领导教师岗位责任》、《教学常规管理规定》等,严格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师德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在每周一晚上的教职工集会中,学校领导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发展需要,适时地进行师德宣传教育。通过学习,教师对职业道德及从教规范有了清晰的思想认识。学校还以《台山市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制度》为抓手,成立了师德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抓好教师评议工作,从家长、学生对老师的反馈意见,教师互评、领导评议等多种渠道收集意见,结合每学年的工作质量评估,开展师德考核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全体教师敬业爱生,形成了良好的教风。

2、实施“充电”工程,提高专业技能,稳固学校发展之本。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现有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并实施了《萃英中学教师专业水平发展规划》和《萃英中学教师进修研训计划》,确定了教师发展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在职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培训,现在全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覆盖率达100%,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2%。同时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着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学校每学年开学初举办新教师上岗培训班,结合课改和现代化教学需要,每学期举办多期的多媒体技术培训、课件制作培训。并专设有供教师备课、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多媒体计算机备课室。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实验研究,达到在教学手段上现代化。目前,我校75%的教师能初步制作课件,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我校得到普及。

3、实施“成才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开拓学校发展之源。

学校的发展,不但得力于骨干教师的默默耕耘,更寄望于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为了使学校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学校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年

来,学校制定计划,开展名师传帮带行动,实施青年教师“成才”工程和“名师”工程,深入开展落实“师带徒”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充分利用每周备课组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研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有力地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青年教师马耀源、黄瑞娟、马艳慈、黄国辉、马小玲、马迎丽等相继走上了科组长的岗位,成为了学科的带头人。构建各学科教师结构梯队,组建“萃英中学骨干教师名师团”,在校内发挥示范作用。在近年的各类比赛中,我校多名青年教师获奖,马伟文老师在镇举行的讲课评优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黄国辉、伍春花、梁慧伟老师获“台山市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黄白莲老师获镇举行说课大赛一等奖;蔡柠、马迎丽老师分别获“台山市课件制作”一等奖、二等奖;黄国辉、马艳慈、伍春花、吴文怡等老师获“台山市课件制作”三等奖;蔡柠、黄立韶、黄硕楚、黄国辉等老师获“台山市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马稳雄、梁慧伟、李福林、黄润玲、马小玲、吴文怡、马迎丽、黄灿欣等老师获“台山市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

通过全方位努力,我校已打造出一支锐气昂扬、满腔热情的教师队伍,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萃英中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稳固的根基。

四、坚持德育为首,以新课程理念创新德育模式,探索育人新路。

育人先立德。因此,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坚持“三全一体验”(“全面发展”“全员育人”“全面渗透”“实践体验”)的德育理念,探索出了“自主、体验、和谐”的德育新模式,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和谐发展,成为“自尊、自信、自理、自律、自觉、自强”的萃中人。

(一)构建德育网络,坚持全员育人。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德育处为核心,以年级组长为龙头,以班主任为主力,以家长委员会、法制副校长为辅线,科任教师、学生会等组织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

我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托,制定了《学生行为规范量化考核办法》《在校内宿生宿舍常规》等多项管理制度,使工作规范化、内容具体化,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抓实德育常规,坚持全程育人,实现德育多样化。

(1)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我校教师将学科教学同德育有机结合,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2)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让学生发表内涵丰富、热情洋溢的国旗

下讲话,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等。

(3)开设德育交流平台,在校园设立“德育园地”“心灵之窗”等栏目,通过个别谈心、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书信沟通和跟踪辅导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4)采取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德育教育方式。例如:每年的清明节都会组织学生到西村革命烈士纪念地缅怀革命先烈;重阳节组织学生到镇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邀请法制副校长、交警来校开设讲座等。我校通过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多渠道、多方面进行德育渗透,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5)精选德育主题,实现德育系列化。我校坚持以“四个学会”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对每个阶段的德育内容作了精心安排。如每年对初一新生进行校史教育,加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对初二学生进行苦难教育,激励学生继续发奋学习;对初三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希望他们在最后的一年里努力拼搏,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校的教育之情,亲友的关爱之义。

(三)精心打造校园文化 改善育人环境,坚持全方位育人。

如果说构建德育网络是人文育人,抓实德育常规是制度育人,那么,营造良好环境就是环境育人。通过环境的影响,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多年来,我校形成了以“素质文化”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多元校园文化。以“美术教学”为办学特色,坚持举办萃中人自己的节日——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等;坚持开展“校园十大歌手评比”、“诗歌吟诵会”、“师生艺术作品展”等活动,积极组织舞蹈队、鼓乐团等社团活动;建立教室画角,举办校园美术作品展。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为他们提供实践与创新的平台。

我校的德育工作在厚实的德育文化底蕴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多年来,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未出现过校园安全事故,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达93%,后进生转化率达95%。近几年,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学校共有129人次获得市级奖励,有7人次获得省级奖励,有8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近年中考,学校也连年取得好成绩,显示了德育教育对教学质量的巨大促进作用。

五、优化教学过程,狠抓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为此,学校严把教学环节关,制定了《萃英中学教学常规》等规章,确立了“七年级是基础,八年级是关键,九年级是重点”的发展定位,落实教学过程的常规要求,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有效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始终保持在全市同类学校的前列,并实现了中考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的美好愿望。

1、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依据新课程标准和理念,我们修订了《萃英中学关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规定》《萃英中学学科组长工作职责》《萃英中学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工作职责》等教学管理制度,对备课、教案、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试的命题

和阅卷、听课、说课、评课等各个环节都作了明确规定,切实做到了有制度,有规则,为我校教学常规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依据。

2、构建常规教学管理网络。我校注重落实以科组为单位的学科常规教学管理网络的建设,学校教学管理网络如下: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各学科组长—各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学科教师。我们注重充分发挥科组长的学科核心作用,定期召开科组长会议,及时全面地了解各学科教学的基本情况,并通过科组长将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的意图和措施落实下去。

3、坚持科组和备课组活动。我校一直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学科组和年级备课组活动,活动内容要求具体详实,做好记录。每个学科组每学期都组织了一至两次的有关教学理论的学习,理论学习重点是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学科教学发展动向。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前提下的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要做到“一有、二定、三备、四统一”:一有是有集体备课记录;二定是定时间、内容及中心发言人;三备是备教材资料,备重点难点,备教法学法;四统一是教学目标、内容、进度、印发资料统一。

4、坚持抓教学反思。在要求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强调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有自己个性化的教法设计和学生活动情况反映,在授课后要总结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反思主要经验和教训,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或者教学札记,学校并把这些作为常规性要求。

5、落实教学常规检查。由学校行政领导和科组长联合组织检查教师的个人备课、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常规教学执行等情况,对每一项检查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严格备课制度,狠抓备课质量。备课工作坚持以个人备课为基础,级组集体备课为中心,研究教材的分析、处理,教学过程设想,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途径等。还切实抓好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检查工作,学校对各科作业布置的次数、作业数量、难度都分别作了要求,对作业批改的形式、数量也有明确的要求,保证了各科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数量与质量。

6、加强上课巡查。为了提高讲课效益,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学校健全行政人员巡堂制度,加强对教师课堂调控督查。值日行政人员不定时巡堂,要求上午、下午至少1次检查教师上课情况,并做好记录,如发现特殊情况及时反映给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定期召开科组长会议,通报课堂巡查结果。

以上这些有力措施使广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有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在台山市规范化学校检查评估中,我校课堂优良率达90.2%,优秀率达41.2%。专家普遍感受到授课教师能把握好三维目标,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的课堂参与和探究,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

六、重校本教研教改,实施课题研究,促教学质量上新台阶。

1、研训一体,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科研带动、教研互促,才能有力地保障新课改的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为此,学校建立了研训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形成了一纵一横的“校本教研”网络:以“教务处——科组(备课组)——教师”为主的纵向教研

体系和以“教务处——课题组——组员”为主的横向教研体系。前者以常规教研为主,侧重于解决日常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后者侧重于各层次立项课题的研究,重点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同时,把教研工作和教师培训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确保全体教师都参与新课程培训。另一方面,把岗前培训和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并立足于校本培训。充分发挥科组和备课组的作用,落实“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教研即培训,培训即成长,成长即成果”的精神,鼓励全体教师通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把日常教学研究行为与自身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与投身课改结合起来,在研究交流中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加强校本研究,发挥核心课题的引领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我校开展了系列追求实效的课题研究,申请了两个市级课题,并获得立项。从《以项目带管理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课题开展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学校教育应该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形成了“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和谐德育教育模式。从《如何在中考中减少学生的低分层》的课题探究,改革了课堂教学,形成了“抓实基础与能力、重视过程与方法、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堂教学风格,形成了适合我校师生实际的“分层教学、分类推进、整体提升”的教学模式。

以核心课题为龙头,各学科组积极响应,结合本学科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目前,我校涌现了一大批校本研究课题,如 “语文科学生学习氛围的创设”、“创新思维与化学实验设计”、“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融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等。通过对这些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了我校教学教研工作,逐步形成了“教、培、研”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提高了我校校本科研和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

课题引领,促进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一批教研成果得到了各界的肯定。近三年来,在市以上论文、专著评奖发表的有20多项;在市教研会,获奖论文30多篇,教改百花奖13项;在国家级、省级、江门市级各类知识竞赛中获奖多达129人次。教育科研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也大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七、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连年结硕果。

几年来,我校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努力践行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给老师提供了成功的舞台,为学生创设了成长的天地,也使学校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重视体艺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校努力推进体艺教学,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艺术方面,我们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通过艺

术学习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为此,学校组织了“美术兴趣班”“管乐团”“舞蹈队”等艺术团体,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艺类比赛,并多次获奖,如2006年陈金屏同学获市举办的保险杯歌手赛三等奖;07年参加镇团委组织的“十大青年歌手赛”中马情情同学脱颖而出勇夺季军、黄晓霞同学荣获第四名; 08年响应省教厅要求,开展了全校性的校园集体舞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市局高度赞扬;我校学生的美术作品《百足山下》《朗溪山乡》《可爱的竹鸡》等发表于《江门日报》;梁永生同学的《荷花》发表于《台山教育报》;马尚球、黄洁花、黄颖仪等同学的作品在台山市教育局、林业局联合举办的画展中获奖。在体育方面,我们以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练感受体育精神。为此,我校每天下午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每学期分年级组织学生开展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等活动。同时,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中,获得优异成绩,并多次获奖。2008年,男女排球队分别获台山市初中组排球赛第三名和第八名;我校排球传统项目获市体育传统项目评估三等奖,形成以排球项目为特色体育运动项目;2009年体育特长生黄健邦、黄剑明同学分别被台山一中、台山侨中等重点学校录取。

(二)中考成绩稳步提高,素质特长全面展现。

1、“低进高出”,中考连年创佳绩

抓好中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验学校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坚定不移搞课改,理直气壮抓中考。把中考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基础工程来抓,将每个学生送到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是我们的目标。近年来,我校的中考成绩实现了一年一个跨越: 2006年中考获得成绩进步奖;2007年中考获得成绩达标奖;2008年中考成绩排在全市同类学校第五名,黄俊贤同学被台山一中免试录取,成为我镇唯一中考状元;同时学校被评为江门市初中教育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尤其是2009年我校在二级生源(即小学升初中时,镇的前100名学生被其他兄弟学校录取)情况下,中考成绩再创辉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考入重点线52人,被台山一中录取10人,另外黄俊杰同学由于各科学习成绩优异,被免试入台山一中,成为我镇唯一中考状元,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并获得台山市中考成绩达标优秀奖。由于教育教学成绩彰显,我校被市教育局评为“2009年台山市优秀学校”,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肯定与评价。

2、师生同展特长,赛场竞风流

学生的特长得到培养,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涌现出许多优秀学生。近三年来,我校师生有129人次在各学科竞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其中,江门市级48人次、省级10人次,国家级14人次。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广东省三等奖1人,江门市级奖3人,台山市级奖5人;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江门市一等奖1人,三等奖4人;获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全国二等奖1人,江门市级奖3人;获广东省中学生生物联赛广东省一等奖2人,省三等奖4人。特别是我校参加全国中学英语能力竞赛:

2008年有4人获得国家级奖,其中一等奖1人(成绩排在全市第二名)、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3人获得江门市级奖。2009年有3人获国家级奖,其中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有3人获江门市级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这一殊荣在农村中学是仅有,因而受到市教研室高度赞扬。

2008年黄瑞娟、马美玲、黄白莲、马艳慈、黄翠燕、黄博文等老师获台山市初中古诗文默写与名著阅读竞赛指导奖;黄瑞娟老师参加台山市中学语文教师现场作文竞赛荣获三等奖。黄国辉、梁慧伟、伍春花老师参加台山市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伍春花老师获2009年台山市教坛新秀奖;黄立韶老师获2009年台山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奖,并被评为09年台山市优秀教师;马迎丽老师被评为09年台山市学雷锋积极分子;2010年黄惠梨、黄尚明、黄美伦等老师获全国英语竞赛指导奖。此外荣获台山市第十六、十七和十八届教学改革百花奖的教师有6人次。

3、身心健康,未来奠两基。

三年来,我校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了心理素质,健全了人格,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我校有5名学生被评为台山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位同学被评为市优秀队员。2007年学校被评为镇德育先进单位;2008年学校团支部被评为“台山市先进团支部”,少先队大队被评 “台山市优秀少先队大队”;2009年初一(1)班被评为“台山市优秀少先队中队”;2009年学校被评为“台山市优秀学校”。同时,后进生转化率保持在90.5%以上,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三)逐渐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我镇教育发展。

经过萃中人近七十年的努力,萃英中学以严谨的治学传统,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卓著的办学成绩,获得社会和群众的高度赞扬,已经成为一所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优质品牌中学。我校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措施,校园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科研等方面在我镇初中教育中产生良好示范作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的肯定,并且对我镇其他学校产生了较大的示范辐射作用。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一、存在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中,萃英中学师生共同成长,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持续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但我们仍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学校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如何进一步建设稳定优秀的教师队伍,留住人才。

2、如何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比较充分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如何在中考制度没有根本变革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带来的心理压力。

二、努力方向

1、继续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优化办学条件,丰富课程资源。

2、进一步加强体育、艺术工作和对学生的科技教育。

3、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以教师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

4、进一步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市教育部门的指导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萃英中学必将以其昨天的辉煌、今日的灿烂,演绎出更加美好璀璨的明天。

我们按照《江门市普通初中教学水平评估方案》及《江门市普通初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的要求, 对我校近三年来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客观、认真的自评,结果如下:教学管理20分,教学保障22分,教学过程26分,教学效果27分,合计95分,已经达到“江门市初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的标准。现特向江门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报,敬请各位专家、领导予以评估。

2010年3月11日

第四篇:关于以人为本的思考

关于以人为本的思考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论文推荐

魏燕青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既可以是个体,又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类。应当说,这里的“人”的现实表现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人,实质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是两者的统一。以人为本的“本”即根本,是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即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胡锦涛同志多次阐明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对以人为本作了最全面的阐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针对传统发展观重物不重人而提出的。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在发展中,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等同于GDp总量的增加和人均GDp的增加,导致了片面追求GDp的倾向。虽然国际上有些国家的人均GDp增加了,但贫富不均,一部分人的富裕是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而取得的;政治不民主,广大贫苦群众缺少基本的人身自由和政治参与权,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社会腐败和政治动荡,这种状况被人们称为“有增长而无发展”、“无发展的增长”。

在我国的发展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重物不重人的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要表现为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唯GDp论”很有市场,人的劳动和创造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一些企业忽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在没有安全生产保障的条件下,违法违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致使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这不仅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增多,而且导致了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社会问题。必须把尊重人作为实现中国发展的根本要求,把尊重人的劳动、尊重人的创造、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中,贯彻和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中。

以人为本思想要求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唯物史观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强调人是发展的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放在一切决策和决策实施的首位。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安全、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思想要求把人作为发展的动力,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伟大事业,只有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主体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我们党一直把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条重要方针。党的各级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发展依靠群众的观点,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转变思想作风,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深入研究发展中的新情况、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不断凝聚发展的新活力。

以人为本思想要求把发展成果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坚持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里所讲的发展成果,包括经济成果、政治成果、文化成果和社会建设成果。要全面体现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社会利益上,全面体现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尽可能多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和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机会,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而不应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只惠及少数人或某一部分人。

以人为本思想要求把人的利益的实现作为评价发展的价值尺度,坚持人民是发展评价的主体。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江泽民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裁决者。”胡锦涛同志要求,领导干部都要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就坚决不办。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千方百计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千方百计创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这样才能激发人民群众为实现更大的利益和根本利益而奋斗。

第五篇:监狱企业改革思考

监企分开 高效运作 发展监狱经济

------监狱改革中有关监狱企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姓 名:郭小刚 班 级:MBA341 学 号:3103080037

二○○三年十一月六日

监企分开 高效运作 发展监狱经济------监狱改革中有关监狱企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背景资料: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监狱体制一直实行监企合一的体制,即监狱执行刑罚职能,同时又从事生产劳动。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既满足了《监狱法》所规定的劳动改造的要求,又为监狱补充了国家财政对于监狱经费拨款的不足。但是,随着社会主市场经济的建立,监狱企业普遍因缺乏竞争力而陷入困境,监狱不仅得不到改造经费反而为监狱企业背上了经济包袱。这种监狱体制极大地影响了监狱职能的正常发挥,更甚者直接影响了国家司法行政职能的实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3年1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转批司法部关于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包括陕西等六省(市)内开展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本文试图就此次监狱体制改革中有关监狱企业的若干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一、现行监狱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现行的监狱体制产生于建国初期,在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生产力状况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狱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现行的监狱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其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监企合一,使得监狱职能严重错位。长期以来,由于国家财政对

于监狱经费拨款的不足,监狱不得不废命于抓经济效益以保证监狱的正常运转,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倾向日益严重。《监狱法》明确规定“监狱是国家刑罚的执行机关”,属于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劳动改造只不过作为三大改造手段之一(劳动改造、教育改造、思想改造)而存在于司法理论当中。而现实情况远非如此,监狱搞不好生产就不能保证刑罚职能的正常执行,这迫使监狱不得不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工作。试想,这样的体制如何能改造出高质量的新人,这种本末倒臵的做法,不仅影响了监狱职能的正常发挥,而且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司法公正,滋生了许多腐败现象,严重扭曲了监狱的职能。

2、监企合一,造成了监狱职能多元化。监狱的职能本来是比较单一的,就是执行刑罚,但是监狱直接从生产的结果使得监狱兼具了经济职能。同时,监狱还有许多社会职能,譬如办职工医院、学校、幼儿园和建立社区管理机构,甚至还有派出所等。这此社会职能的行使,不仅分散了监狱领导的时间与精力,也分散了有限的警力和财力。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不但监狱的刑罚执行功能将会被严重削弱,影响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3、监企合一,使得监狱企业难以正常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而作为监狱工作派生出来的监狱企业,首先要服从罪犯劳动改造的需要,同时又必须创造经济效益,来弥补各种经费的不足。体制赋予了监狱企业的目标具有双重性,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又要追求经济效益。而现实情况是,企业往往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决策,而是

服从与监改造的需要。可想而知,这样的企业如何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再加上劳动力素质低,流动性大,专业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等因素都导致了监狱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结果连司法行政职能也发挥不好。

二、监狱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

现行监狱体制存在问题和矛盾,要本在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监狱、企业高度合一的运行模式。因此这次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按照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权责明确、运行高效、制约有效的要求,从监狱工作的实际出发,采取监狱刑罚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执法经费支出和监狱生产收入分开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金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目标。改革后的模式是,监企分开后,监狱将进一步强化刑罚执行,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和生活卫生职能;要将监狱所需的各项经费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由国家财政予以全额保障。而企业将从监狱独立出来,组建监狱独资或合资公司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企业,决不能是原有生产经营机构的翻版,也决不能按照老一套办法去运作,要在观念上、制度上。管理上进行转变和创新,要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研究、构建新体制下的监狱企业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有关监狱企业的问题及对策

这次体制改革涉及到监狱企业的问题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其中许多问题涉及到干警、职工的个人利益。我们要立足长远,考虑全面,积极稳妥地搞好这次体制改革。例如监狱企业如何定位,如何运作以及现有

人员的安臵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问题一:监狱企业的定位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改制后的监狱企业如何定位?它和监狱是不是可以和其它企业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决定监狱企业的角色、职能以及运作等。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由于监狱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只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还要为改造工作服务、组织服刑人员的就业培训。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监狱企业按照《监狱法》的规定,服务于改造工作,为服刑人员劳动改造提供场所和手段,追求社会效益;同时,按照《公司法》、《企业法》的规则运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兼顾社会效益。企业现在享有的税收等优惠政策继续保留。这种做法的前提是承认监狱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可以参加商品流通。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不是商品。因为监狱企业的主体有两种:干警和服刑人员。他们劳动力都不能成为商品。首先干警作为国家公务员,其劳动是通过国家付酬实现的;其次,服刑人员的劳动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监狱法》

培训设臵习艺车间,或专门设立习艺工厂由监狱负责,专门从事技能培训,就可以解决监管改造的需要,其余监狱企业仍可按市场规则参与市场竞争。

问题二:监狱与企业的协调问题 由于监狱与企业二者目标的差异,必然造成它们之间的磨擦,那么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呢?通过利益和制度协调。从国资委的成立来看,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建立监狱企业资产监管机构,把监狱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而达到合作和制衡的目的,其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建立公司制。

首先,中央一级在司法部成立监狱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机构,也可成立国资委驻司法部特派办,负责统一监督全国监狱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服务服刑人员劳动改造责任的履行情况;研究和制定国家对监狱企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它对国资委和司法部负责,相应地,在省一级应成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全省监狱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监狱管理局作为出资人,退居股东地位,行使出资者的权利,即收益权、重大问题决策权和资产运营监管权,不再具体管理和运营国有资产。

具体地,制度协调是指通过明确监狱、监狱企业二者之间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如何沟通等使两者达成一种常效机制。利益协调主要是通过合同协调,指通过签订相关合同明确二者之问经济法律关系。例如,监狱企业要按用工量为监狱支付劳动报酬;要为服刑人员的技术培训提供相应的机会,而监狱要负责组织、管理服刑人员按生产流程进行操作,并达到相应的质量等。

问题三:监狱企业的经营问题 既然监狱和企业已经分开了,那么企业由谁来经营呢?这个问题涉及到监狱企业的具体营运,也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所以各方的分歧比较大。其中典型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激进型,即监企完全分开,企业所需人员全部在社会上招聘,监狱不在参与生产。其优点是改革完全彻底,有利于监狱和监狱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种是稳妥型,即部分保留现有干警。其好处是社会阻力小,有利于平稳过渡。若是全部在社会上招聘企业所需人员不利于企业平稳运行和顺利过渡,也很难做到与监狱内部的协调一致;若是把现在从事经济岗位的监狱干警相应地划拨过来,可以很好解决问题,但是他们作为国家公务员,其身份问题和待遇问题如何解决又是一个难题。具体地讲,对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折衷办法:

1、委派制。为保证监狱企业的正常运转,分离到企业的人员,包括监狱局分离人员和监狱分离人员都由监狱局委派对企业实行管理,委派期间保留人民警察身份、国家公务员身份,工资、福利等都保持不变。这样由于企业经营人员身份待遇都未发生变化,可以使人员平稳分开,使企业平稳过渡,能够有效解决企业暂时的用人矛盾。但是这种委派宜选择关键岗位,特别是关键技术岗位和领导岗位。其优点是熟悉企业情况,有利于迅速开展工作,同时,有利于和监狱搞好关系的协调。其缺点是近亲繁殖,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买断制。就是对分离到企业的于警,采取自愿的原则买断其公务

员身份,变成企业的员工。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通过经济上的补偿使企业人员的身份合法化,而且没有遗留问题,企业的运转也不受影响。缺点是需要大量资金,而且赔付的尺度也不好把握。

3、招聘制。即企业遵从市场经济的做法,从社会上招聘各类专业人才,原有的管理人员全部回到监狱从事监管工作。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且企业的竞争力比较强,不涉及公务员的待遇问题,劳动用工权企业完全可以控制。其缺点是企业人员变化太大,对生产、营销等影响波动太大,企业与监狱的协调也没有前两者顺畅。由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完全采用某一种方法可能也不太现实。因此,各个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采用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形式。

问题四:监狱企业的组织经营形式 前面我们说过公司制是这次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那么是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适合国有独资公司制?恐怕不是。目前,我们采用国有独资公司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没有外来投资者的加入,我们不得不采用国有独资公司这种形式。吸引外部投资者参股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实力,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陕西省神柏监狱和马湾监狱对外合作中得到证实。神柏监狱现因种种原因投资3000多万元的大型煤矿被迫停工。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一家运销公司,双方合作成立股份公司共开发煤矿。煤炭公司负责追加投资和经营,双方按股权享受权利和义务。目前股份公司的运营良好,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还有一个是马湾监狱出让2000余亩土地的经营权给一家农业企业,不仅

发展了经济,而且带动了劳务输出。从以上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外合作,甚至出让国有权,吸引外来投资者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大有好处的。

问题五:工人问题 由于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监狱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工人,他们怎么办?对于已退休工人不存在任何问题,只要给他们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问题就解决了。对于在职工人,由于数量大、情况复杂、涉及面厂,也应采取多种形式妥善处理:

1、选聘一部分。根据他们的岗位和监狱企业的需要,采取竞争上岗等形式,择优选聘。这样满足了企业生产的需要,又解决了一部分工人吃饭问题,是一个有效、稳妥地办法。

2、分流一部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些不适合服刑人员劳动,但有一定发展规模或发展潜力的项目,建立工人企业,享受监狱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安臵一部分工人。

3、内退一部分。对于接近法定退休年龄的工人,采取内部退养的办法,发给其适当的生活费,继续按照规定为其代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保障其基本生活。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再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4、下岗一部分。对于实在无法安臵的一部分职工,可以让其下岗,由企业为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推向社会让其选择再就业。

此次监狱体制改革是一场影响深刻的革命,它不仅涉及监狱企业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到了监狱工作的每个细节,我们应结合实际,实事

求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各个单位的不同情况,切忌搞一刀切,一个模式,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监狱企业营运的新模式,新思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开创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监狱事业!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主编:刘炳瑛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3、《中国司法》2003

下载监狱工作践行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监狱工作践行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好监狱社会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监狱社会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笔者认为,监狱的社会化工作,其实就是让罪犯更多的接触社会,或者依法让罪犯提前离开监狱,到社会上去服刑。做好监狱社会化工作的主要举措,是依法提......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思考(最终定稿)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思考 内容摘要: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进程缓慢,方式方法单一,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社会效益,没有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亟需建立基于罪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践行以人为本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群众观点主题教育;同时,为落实全国......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监狱事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监狱事业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范文大全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摘 要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具有悠久的哲学历史渊源,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以......

    监狱纪检监察室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监狱纪检监察室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赣西监狱纪委副书记 洪加华中国江西新闻网2011-9-13 10:05:21更多新闻 GoGo [ 浏览字号:大 小 ] ·热线0791-6780110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风......

    关于规范监狱工作执法过程的思考

    关于规范监狱工作执法过程的思考近几年来,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监狱系统大力开展岗位练兵,不断加大执法执法培训力度,极大地促进了监狱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但是,监狱工......

    关于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关于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为适应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的发展,结合大庆监狱工作实际,几年来,笔者通过对监狱监管改造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大庆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有了较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