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缺陷和完善
试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缺陷和完善
一、我国有关取保候审的有关规定
(一)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
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宜逮捕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执行。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以及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犯罪案件时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二)取保候审的方式
《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据此,取保候审有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两种方式。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保证人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为其担保的人。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严格审查保证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符合保证人条件的,应当告知其必须履行的义务,并由其出具保证书。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监督被保证人履行法律规定的被取保候审期间的义务;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时,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经查证属实后,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对保证人处以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如果保证人与被保证人串通,协助被取保候审人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有关规定对保证人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取保候审保证人是否履行了保证义务,由公安机关认定,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也由公安机关作出。
(三)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的义务,有以下几项: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有正当理由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经执行机关批准。如果取保候审是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的,执行机关在批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取保只是手段,候审才是目的,因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义务在接到传讯后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以威胁、侮辱、殴打、报复陷害或贿买、指使、引诱等各种方法干扰证人作证,即违反了本项规定。其中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所谓串供是指互相串通,捏造口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侯审期间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即有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妨碍刑事诉讼之嫌,不得被取保侯审。
执行机关在执行取保候审时,应当告知被取保候审人必须遵守上述规定,以及违反规定或者在取保候审期间重新犯罪应当承担的后果。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规定的,已经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区别情形,还可以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对其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四)取保候审的程序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五)取保候审的时限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且在此期间不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的期限届满的,应予及时解除,并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有关单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其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采取取保候审的期限已经超过12个月的,有权要求解除取保候审。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机关,对此情况应予以解除取保候审或变更强制措施。但禁止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二、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上的缺陷
1、法律适用范围弹性过大
刑诉法规定的取保候审的范围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主要表现为:(1)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办案时,难以确定犯罪嫌疑人能否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适用时只能根据个人的判断来决定是否采取取保候审,有很大的随意性;(2)根据刑法有关规定,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包括从6个月到死刑,也就是说,对死罪、重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可适用取保候审,给执法人员提供的自由裁量幅度过大,不利监督,并且不便操作;(3)对“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作出判断又比较困难的,完全由司法人员依据主观判断自行决定,实践中采取取保候审,往往为个别办案人办人情案、关系案提供了机会,因而导致诉讼延误的现象屡有发生。
2、未规定保证金的限额和收取办法。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对于收取保证金的数额以及收取方法,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无明确规定,从而给予决定适用者以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由于没有相应的限制,极易导致权力适用中的滥用。在具体案件中,对保证金收取多少以及如何收取,均由办案机关自行决定,造成执行中的差异过大。
3、关于取保候审的期限法律规定不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由于该条对取保候审12个月的规定,是指三个机关重复使用取保候审的总时限,还是每个机关单独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时限并不明确,使得公、检、法三机关分别制定的实施细则,都规定每个机关可以重新计算取保候审的期限。实践中也认识不
一、做法各异,不利于有关规定的贯彻执行。这样,对于一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说,他可能被3次采取取保候审,期限可长达36个月。显然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从而使得取保候审这种原本属于较轻的强制措施,事实上可能成为一项较长时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2]
4、未规定取保候审的法律救济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只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委托的律师,向羁押决定机关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但未规定羁押决定机关审查结束并告知申请人结果的时间和方式。申请人递交了取保候审的申请后,一切均由司法机关掌握,缺乏法律救济程序,从而使得一些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人被羁押,这也是造成我国取保候审比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3]
5、取保候审监督、制裁措施无力。一是对负有监督义务的保证人处罚不力。现行法律对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而采取的处罚措施仅为罚款,而追究刑事责任,除保证人有《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的行为而以窝藏、包庇罪进行追究外,再无其他关于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构成犯罪的规定,因而使保证人没有足够的责任心来认真履行保证义务。二是保证金措施的无力。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违反法定义务,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金钱制裁),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变更强制措施(逮捕、监视居住)。方式的反复性,究竟有多大的威慑力,值得怀疑。而且,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时常有保证金收取的过低,而使犯罪嫌疑人交取保证金后,便一跑了之的现象。[4]低额保证金无法形成必要的约束力,使执行机关只能没收保证金了事,成为变相的以罚代刑。
(二)实践中适用取保候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取保候审代替结案。我国刑诉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且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根据此规定,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强制措施,只是刑事诉讼的一个环节,绝不能作为一种结案方式。而实践中有的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一保了之,一旦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后就中断了对案件的继续侦查,甚至对于检察机关退加补充侦查的案件也如此,对案件不闻不问,在收集证据,查清事实上未有任何进展。由于不及时补充侦查或拖着不补致使取保期内无法结案,导致案件不了了之。有的机关任凭取保候审超过十二个月,且期限届满后,不作任何规定,使犯罪分子逃避了应有的法律打击。
2、违规收取保证金。在取保候审中,保证金与办案机关挽回国家和集体经济损失、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退赃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刑诉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取保候审者未违反有关义务规定,在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如刑事诉讼阶段发生变化时,受案机关决定继续以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原则上不变更保证金数额,不再重新收取保证金。有的办案机关在保证金的收取上,并未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经济状况、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危险性以及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等因素,来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而任凭办案人主观确定,有的甚至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属 “讨价还价”,很不严肃。在保证金的没收、退还上,程序不规范,没收乱,往往借故不退还。事实上保证金大都没收多,退还的少。有的办案机关不考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表现,不问其是否违反义务性规定,而以传呼唤不到位或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等理由,任意下达没收保证金决定书,拒绝退还保证金。有的办案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即不申请解除,也不对保证金作出处理,成为变相没收。[5]
3、交接手续过简,诉讼程序脱节。目前,公、检、法三机关在案件移送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被取保候审的,除在相关法律文书中有所注明外,再无其他交接手续,致使取保候审在程序上脱节,取保对象未能随案变更取保机
关,因而出现传唤不到庭,取保对象下落不明的情况,影响了案件的正常审理。因此,刑诉法应当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对已经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侦查终结向检察机关移送起诉或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应在移送起诉案卷、材料的同时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传唤到案,一并移交下一诉讼部门,并由收案部门进一步对保证人和被保证人进行法制教育,督促其切实履行取保义务。
4、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实践中,能否适用取保候审,完全由办案人员决定,虽然最后要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但这种审批多是形式。法律也未规定检察机关对取保候审的具体监督措施,因而公安机关对取保候审的适用决定权几乎不受限制,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应被取保候审的被取保在外,而那些符合取保条件的人却被关押的现象。此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申请被驳回或取保候审被撤销时,在被没收保证金,保证人被处以罚款的情况下,法律没有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保证人相应的救济权利,如申请复议、要求复查等。按照公检法三机关具有天然违法动力的原则,而在刑事诉讼法对其权力控制不严的情况下,这种违法法律程序的愿望将变得越来越大,程序性违法的成本也将变得越来越大,就可能出现违法不当没收保证金和错误罚款得不到纠正的情况,不利于全面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保证人的合法权益[6]。
三、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
(一)端正办案指导思想,克服利益驱动影响
正确适用取保候审,必须端正办案指导思想,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上的观念,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原则。做到严格执法,依法办案,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要摒弃不当适用取保候审是办案经费所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成熟思想和多搞取保候审、多收保证金、随意没收保证金等错误行为,真正使执法活动不受到利益驱动影响。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央精神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让司法机关吃足“皇粮”,不再走“以案养案”的路子。司法机关还要敢于、善于抵制和排除来自各个方面的不良因素对执法的干扰,要在认真审查案情,全面把握条件的基础上,公正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公正做出对取保候审者的处理意见。准确地使用取保候审,确保不出差错。
(二)修改刑事诉讼法律,明确取保候审范围
如立法可以采取排除式立法体例,明确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取保候审(参照《刑法》中不得假释的规定),使之不致过于宽泛,增强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刑诉法的作用,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三)明确办案期限,加强审限监督
一方面,刑诉法应明确不同诉讼阶段的办案期限,取消羁押案件与非羁押案件之间办案期限的区分;另一方面,实践过程中,形成监督,从程序上杜绝取保候审超期限现象的发生,形成三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有效遏制当前取保候审超期限屡屡发生的现象。
(四)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分离
取保候审决定权统一由法院行使,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决定取保与否。公安机关为具体执行机关,人民法院可依公安机关的申请,或依职权决定撤销取保候审,没收保证金、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检察机关有权对人民法院做出的决定以及公安机关的执行情况提出异议,实行监督。这样既有利于贯彻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原则,又能合理利用司法资源,加强监督制约,保证取保候审制度达到预期效果。
(五)完善对当事人的救济途径
应赋予当事人在取保候审申请被驳回或取保候审被撤销时的救济权,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为自己符合取保条件而不被取保的,或取保候审不应撤销而被撤销的,有权在收到《不予取保候审决定书》或《撤销取保候审决定书》之日起5日内向决定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7日内向上一级决定机关请求复核。该复核决定为终局决定。
(六)完善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行为的处罚措施。
建议立法中规定:对于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保证人可以由取保候审决定机关决定予以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司法拘留(参照刑诉法中对于违反法庭秩序行为的处罚)。并在刑法中规定,对于取保候审期间脱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酌情从重处罚。同时在有关自首的法律规定中明确:“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但已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相关强制措施的规定逃脱后又投案的除外。”
(七)正确适用取保候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1、准确把握取保候审条件,严格审批手续。对符合刑诉法第五十一条第(一)、(二)项规定,可以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准确把握。对必须取保候审的,应严格审批手续,先由案件承办人写出报告,经集体讨论通过,报主管领导批准。从程序上、制度上保证取保候审的正确实施。未经法定程序和审批手续,任何人都无权作出取保候审决定。
2、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违法犯罪活动。发现被取保候审者有妨碍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办案机关应及时惩处。对有逃跑、毁灭证据及其他妨碍刑事诉讼活动,情节严重的应及时逮捕,从重处罚。对在取保候审期间又犯罪的,如系同种罪,应当加重处罚,如系异种罪,应当数罪并罚。
3、严肃查处保证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对利用取保候审,有意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释后,让其逃跑、藏匿,或者参与翻案活动,应当以包庇罪追究保证人的弄事责任。对不履行保证人义务,以不作为方式影响诉讼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保证人,应处以罚款或者行政拘留。
4、加大打击力度,严惩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执法人员。对玩忽职守,致使不该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释,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者的法律或行政责任。对徇私舞弊,明知是不应当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予以保释,情节严重的,应按徇私舞弊惩处。贿赂的,应实行数罪并罪。非如此,不能保证取保候审制度的正确实施。
第二篇:取保候审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百有论文网()
取保候审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百有免费在线资料库()收集
取保候审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能够提供足够担保以保证其不逃避或者不妨碍刑事诉讼时,由司法机关对其设置的一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制度。
取保候审制度的实施既保证了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又可以尽量减少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减轻了羁押场所的负担,也降低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益,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取保候审制度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取保候审之后,翻供现象非常严重。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因为侦查人员对其实施心理攻势和政策教育,所以他们往往都能够形成客观的供述。但一旦采取取保候审后,心理压力一减轻,与外界一接触,犯罪嫌疑人一般都要为自己开脱;甚至有些犯罪嫌疑人还专门去咨询律师,寻求规避法律、逃避打击的方法。这就使许多案子出现“零口供”的情况,将我们的审查起诉工作陷于极为被动的境地。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取保候审之后,逃跑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被采取取保候审之后,便认为自己的案子已经处理完了,便各顾各的做自己的事情去了。有外出打工的,有出去走亲访友的,后来听说公安机关在找他,便再也不出现了。还有一些犯罪嫌疑和被告人本来就想逃避法律的制裁,一旦得以取保候审,便马上逃之夭夭。这就使许多案件到了审查起诉阶段后,因为犯罪嫌疑人不到案,而不得不采取中止审查的方式,使许多案件最后不了了之。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取保候审之后,导致重要证据灭失。
因为取保候审是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这就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有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此就会去销毁一些侦查机关尚未提取的重要证据;去威胁证人,迫使证人改变自己的证言;去联络同案犯,相互串供。这就使原本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只能作出撤案和不起诉的处理。
二、取保候审制度出现以上问题的二个主要原因:
1、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制度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刑事诉讼法对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主要规定在了第五十一条中,即:“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这样的“认为性”的规定,过于笼统和宽泛,决定机关在适用取保候审的时候往往出现过宽或过严情况。像第二款的规定中只对判处刑罚的下限幅度作了规定,而对上限却没有限制,容易导致随意性。这就为有的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利用此缺陷办关系“保”、人情“保”留下了隐患。
其次对于被取保候审人的约束力也不强。虽然有关法律对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也规定了一些必须履行的义务,如:“要遵守国家法律,保证随传随到,外出要经过执行机关批准等”。但这些规定实际上都失之于空泛,缺乏内容,即使违反也没有什么明确的处罚措施。因此对被告人而言,约束力是相当微弱的。
2、执行机关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不力,对保证人缺乏足够的约束力。
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委对于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取保候审保证人是否履行了保证义务,由公安机关认定,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也由公安机关作出”。这一规定就明确了公安机关不仅是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也是取保候审保证人是否违反保证义务的决定机关。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极个别执行机关,也许是警力的问题,对保证人是否履行保证义务不管不问,不予监督;甚至有的公安机关在发生了保证人违反保证义务的情况下不去认定。
这样对于保证人,被取保候审人能否到案,与保证人的利益毫无任何关系,既得不到任何好处也不会有所损失,保证人就会处于非常消极的状态。许多保证人在为被取保候审进行担保后,并不认真履行担保责任,一味放任被取保候审人,甚至有的保证人还为被取保候审人提供方便帮助其逃跑、隐匿罪证等。
三、取保候审制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
1、立法上对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应当作出更易于操作的规定。
对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确实也不可能通过列举的方式来一一表明,只能规定较为宽泛的“许可性”规定。但立法可以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而作出更为明确的禁止性规定。笔者建议对于如下情况应作出不予取保候审的决定:⑴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刑罚的;⑵累犯、、惯犯或同类前科的重犯;⑶犯罪集团的主犯;⑷流窜作案的;⑸曾被取保候审而有逃避或者其他妨碍刑事诉讼行为的;⑹可能对被害人、证人、鉴定及其近亲属的人身或者财产进行侵害的;⑺可能逃跑、自杀、自残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的;⑻一人犯有数罪的;⑼住址或者身份不明的;⑽其他有碍刑事诉讼活动的。因为在这十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较大,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可能不利于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2、对于保证人可以尝试保证人提交保证金制度。
在目前的警力状况下,我们不可能一味的要求执行机关去加强对保证人的监管工作,而应该想办法使保证人能履行了保证义务。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保证人保证金制度”,即保证人在通过自己的信用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保证的同时,又拿出一笔保证金为自己是否履行保证义务作担保。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遵守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在诉讼终结后将保证金予以退还。
实施这种“保证人保证金”制度,一方面因为保证人与保证金之间有了现实的利害关系,保证人就会提高自己的积极性,主动、全面的履行监督和报告义务;另一方面,执行机关在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决定其进行罚款处罚时,也可以以保证金来抵扣罚金,便于执行。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
第三篇:试析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
试析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
论文摘要 新刑事诉讼法扩大了取保候审制度的适用范围,本文在解读我国立法对取保候审的具体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刑事司法现状和借鉴域外经验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问题进行解决,达到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目标。
论文关键词 取保候审 社会危险性 刑事诉讼
一、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现状
根据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取保候审适用的对象、适用主体、适用的条件、取保候审的两种方式:保证金和保证人、还具体规定了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的处罚。
(一)取保候审的决定主体及适用条件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是否取保候审。这种权力配置实际上体现了取保候审是为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而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因为决定机关并非中立的第三方,而是有利害关系的相对方。对于公安机关而言,若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可能产生以下不利影响:(1)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可能逃跑,逃跑后再次逮捕归案的难度更大,并且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2)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可能会犯新罪,威胁到公共安全,对新罪进行侦查也会占用本已紧张的司法资源。(3)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可能会威胁证人、被害人或者毁灭、伪造证据,不利于侦查工作的展开和查明事实。(4)刑事诉讼中的绝大部分证据都是在侦查阶段形成的,而在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便于侦查人员收集证据,尤其是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因此,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无益于证据的收集。(5)对犯罪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也无益于实现打击犯罪的目标和实现绩效指标的提升。综上所述,取保候审权力的配置不符合利益独立原则,而且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与否并不需要告知理由,因此公安机关会基于办案需要而限制取保候审的适用。
(二)取保候审的方式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保证金和保证人两种取保候审的方式。对于保证金这种取保候审的方式,只能使用金钱而不能使用有价证券、房产证等财产,而且金钱也仅限于人民币,不能使用其他货币。对于保证金额,只规定了1000元的下限而未规定上限,而且保证金必须一次性缴纳,这就容易导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以高额的保证金进行变相羁押。除此之外,还存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后或者案件审理完毕后不退还保证金的现象。对于保证人这种取保候审的方式,只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也不多。
(三)取保候审的救济途径
由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对是否取保候审都有决定权,且不需要说明理由,这就导致很多应当取保候审而未能取保候审、不应当取保候审而被取保候审的情况出现,造成了司法腐败和司法权威的丧失。此外,法律规定对于羁押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但并未说明
不遵守该规定的制裁措施,这就为权力滥用埋下了隐患。对上述这些可能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情形,法律没有规定任何救济措施,这就使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变成一纸空文。
(四)取保候审的监管及违反取保候审的处罚
取保候审的法定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实践中是由县级公安机关所属的公安派出所民警具体负责执行。众所周知,派出所民警的工作是十分繁重的,他们要负责户籍管理、治安维护、侦查刑事案件等等,很难抽出时间去关注取保候审的执行工作,也无法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就导致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二、取保候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分析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现状可以发现,该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而通过对美国保释制度的研究和借鉴,可以解决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一些问题。
(一)取保候审决定主体的集中
我国现行法规定分阶段的取保候审决定主体虽然有利于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但不可避免会发生侵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现象,因此需要对各阶段取保候审决定主体的权力进行一定的限制和集中。在侦查阶段,可以将公安机关的权力限制到只能决定予以取保候审,若公安机关认为不应当取保候审,则必须将取保候审的申请告知人民检察院,由人民检察院决定是否取保候审。人民检察院是法定的监督机关,而且享有批捕权,在审查逮捕时也需要对逮捕必要性进行审查,由此看来,人民检察院对取保候审的适用掌握决定权是十分合理的,具有可行性,符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二)取保候审条件的规范化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取保候审的条件,不符合条件的一般都进行羁押,即使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也不是都能被取保候审,因为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刑事诉讼法使用的是“可以”取保候审,而非“应当”取保候审,这就使得本来适用就少的取保候审更难得以适用,而且,这种任意性的规定也容易造成权力滥用。既然规定了取保候审的条件,那就应该使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获得取保候审,因此,“可以”取保候审应该改为“应当”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中,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和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均要求不具有社会危险性才能予以取保候审,但是对于社会危险性,并没有任何客观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的评价机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由一个中立的、专业的机构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进行评估,建立取保候审风险评估机制。
(三)取保候审方式的多元化构建
我国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两种取保候审的方式,而且每种方式的适用条件都很严格,这大大影响了取保候审的适用,也造成了许多没有羁押必要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到羁押,这不仅侵犯了他们的权益也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和监狱的人满为患。因此,我们亟需对取保候审的方式进行扩充,以满足实践中不同情况的需要。对于保证金这种取保候审的方式,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财产保,丰富保证金的内涵,规定保证金可以使用现金、有价证券、实物等等,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不能提供现金而有其他财产的情况下,不能被取保候审而遭到
不必要的羁押。考虑到很多没有社会危险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为贫困而不得不接受被羁押的命运,可以借鉴美国的具结保释,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取保候审决定主体出具保证书,保证自己被取保候审后按时出庭接受审判并遵纪守法,即可获得释放。此外,也可以考虑无抵押的出庭保证书释放方式,由取保候审的决定主体确定保证金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具保证书,保证按时出庭和遵纪守法,否则就会被没收所确定数额的财产。
(四)取保候审救济途径的确立
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要求取保候审的决定主体对是否取保候审的决定说明理由,也没有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不服取保候审决定的救济途径,这种立法上的空白导致司法实践中羁押率居高不下,而取保候审适用率始终处于低位。由此可见,要提高取保候审的适用率,缓解监狱人满为患的现状,必须确立取保候审的救济途径。在借鉴美国保释制度的救济途径的基础上,取保候审制度应当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以下权利:(1)获得司法审查的权利。因此,对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予取保候审的情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取保的司法审查。(2)对司法审查决定不予取保候审提起上诉的权利。这个救济措施的设立主要是考虑到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司法监督,另一方面也是抵消地方保护主义的措施,并且在程序权利保障上多了一道屏障。
(五)建立取保候审的监管制度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由公安机关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监管,具体来说,是由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地的派出所民警来执行监管任务。这样虽然便于派出所民警执行任务,但是由于派出所民警工作十分繁重,无法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且也没有法律对如何执行进行明确规定。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设立专门的机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监管。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期间,与其家庭保持联系,与有关的知情人保持联系,就其违法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报告。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由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动报告的监管方式。根据不同案情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每日或每周1、3、5 甚至每周两次直至一次到派出所报告,汇报自己有无违反规定的行为,并回答民警的提问,制作笔录存档。民警有权对被取保人随时检查或调查,以监督其遵守法律或遵守准予取保候审决定书的规定。
(六)加大违反取保候审的处罚力度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违法取保候审的处罚只规定了有保证金的部分或全部没收保证金,责令重新提出保证人或保证金,或者予以逮捕,处罚的力度很轻,导致很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跑或违反取保候审的其他规定。因此,为了保证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遵守相关规定,按时出庭受审,必须加大违反取保候审的处罚力度。至于如何加大处罚力度,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关于违反保释的处罚措施。对在取保候审期间逃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撤销取保候审,并对其进行逮捕,此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单独构成逃保罪,并对其加重处罚。在取保候审期间再犯新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了撤销取保候审,进行逮捕,还要在在已宣告罪名所规定的刑罚之外加处一定的刑期。如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缴纳了保证金的,在撤销取保候审时,没收其保证金。
第四篇:浅谈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浅谈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摘要]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人民陪审员的产生、条件、任期,及权利义务和陪审的范围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标志着人民陪审员制度将更加完善和规范。①她是我国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一条有效途径,然而,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却未能得到有效实施,针对陪审员制度的缺陷和完善提出浅薄的意见。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制度缺陷完善
民事诉讼陪审员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从审判机关审判人员之外的社会公民中产生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的一项司法制度。它源于西方国家, 于清朝末年引人中国, 它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吸收并借鉴外国有益经验,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的基础上确立并使之发展而成的。②然而这一制度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一、陪审员素质过低且结构不合理
在今年暑假民庭的实践中,接触到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得知法院在进行一审的民事案件中,很多一部分都没有陪审员,开庭审理案件时,法官常以陪审员有任务出差等理由来推脱,而且陪审员中很大一部分是社会界人士自愿报名参加的,或者是一些企事业单位不懂法律的人滥竽充数到陪审员队伍中去的。这样,人民陪审员制度成为了法庭的摆设,法官的陪衬,非常不利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落实,而且使得人民群众对“司法民主”的信任度大大降低。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目前我国的陪审员一般都采用任期制,任期一般为2 年或者3 年,而且可以连选连任。然而,有的陪审员甚至由于某些原因会连续担任陪审员达10 年或20 年之久,成了所谓的“陪审专业户”,而事实上如果陪审员的任期过长的话不仅不利于调动和保持其参加审判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发挥审判员在审判中应起的作用,失去了人民陪审的意义。
二、人民陪审员产生的途径不规范
我国现行《人民法院组织法》中第38 条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23 岁的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人民陪审员。”这样的规定再加上当前我国公民的法治观念和参与意识并 1
不是很强,导致一些地方法院干脆自己直接聘请一些人大代表、有职有权的行政干部或者是有名气、有名望的企业家等名人来做陪审员。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不懂法,又没有经过培训,在岗位上,往往不能发挥陪审员的作用。《决定》里虽然规范了陪审员的产生方式和程序,但是,按照规定,陪审员的产生方式是符合条件的公民,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的基层组织推荐或者本人申请,由基层法院会同同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查。但是,在当前对于陪审制度缺乏足够认识的形势下,符合条件的本人又有多少人会主动申报呢? 为此,对陪审员的产生方式更加规范和细化,势在必行。
三、陪审人员的参与意识不强
《决定》中对陪审员的性质、地位和职责作了明确规定:人民陪审员除不能担任审判长外,与法官享有同等权利。然而,当前一些陪审员对于陪审制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懂、不了解,再加上现阶段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法制意识不强,于是一些人民陪审员把陪审工作看作额外的负担或是走走过场而已。当法院发出邀请时,常被以本职工作忙等理由推辞,请而不来或者即使来了也是陪而不审,案件审理时一言不发,案件评议时随声附和。陪审员在工作中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民事诉讼实行陪审员制度, 从民主的角度看,它的实质在于能使社会普通公民参与司法审理案件的过程, 体现了人民民主的优越性。尤其在我国,它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具体体现, 是审判机关走群众路线, 接受群众监督的体现, 也是保证司法公正的一项有力措施。然而, 要真正实现这些价值,笔者认为:
一、应明确规定陪审员的任职条件
陪审员应具有一定的法学专业知识,且应经过考核认定;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较好的文化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之,通过吸收社会公民报名参加考核认定, 择扰录用并建立陪审员培训学习及上岗制度,实行陪审员档案制度。在目前的情况下, 笔者认为,法学研究工作者、法学教育者以及广大律师人员等都适合担任民事诉讼中的陪审员。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或专业技能,为法院审理案件提供理 论依据,科学性更强, 更富有权威性。
二、应明确规定陪审员的产生办法
首先,陪审员只能从符合任职条件的公民中产生, 其次应由相应的机构进行考核和任命,由相应的机构推荐具有专业技能的社会人士,并根据他们的能力作为具体案件的陪审员。
三、应提高对陪审制度的认识
在实践中,法院可以通过强化人民陪审员的教育和业务培训,为其依法参与审判活动夯实法律业务基础。并同司法行政机关有针对性地、不定期地进行业务集训,使陪审员能够真正认识陪审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陪审工作中去。在工作中,陪审员也要注意加强法律知识和各方面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和文化修养, 充分认识到陪审员制度是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同时法院可以把法院工作的评议、考核、业绩评定、有关人员的职务晋升等要求进行挂钩,实行奖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加强他们的责任心。
我们知道,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一条有效途径。人民陪审制度属于整套司法制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这个环节的完善必将会给整个司法制度带来效率和公平。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努力。① 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法制日报, 2004-08-30(3).② 梁太波.论我国民事诉讼陪审员制度的缺陷与完善.《桂海论丛》16卷第4期 2000,8.
第五篇: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1)
一、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对于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可以从立法和实践两个角度归结为如下几点:
(一)立法上的缺陷:
1、未规定取保候审的审查决定期限及取保候审的申请的法律救济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只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委托的律师,向羁押决定机关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但未规定羁押决定机关审查结束并告知申请人结果的时间和方式。申请人递交了取保候审的申请后,一切均由司法机关掌握,缺乏法律救济程序,从而使得一些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人被羁押,这也是造成我国取保候审比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未规定保证金的限额和收取办法。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对于收取保证金的数额以及收取方法,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无明确规定,从而给予决定适用者以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由于没有相应的限制,极易导致权力适用中的滥用。在具体案件中,对保证金收取多少以及如何收取,均由办案机关自行决定,造成执行中的差异过大。
3、关于取保候审的期限法律规定不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由于该条对取保候审12个月的规定,是指三个机关重复使用取保候审的总时限,还是每个机关单独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时限并不明确,使得公、检、法三机关分别制定的实施细则,都规定每个机关可以重新计算取保候审的期限。这样,对于一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说,他可能被3次采取取保候审,期限可长达36个月。从而使得取保候审这种原本属于较轻的强制措施,事实上可能成为一项较长时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4、对于被取保人、保证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惩处制度不严格。根据我国有关司法解释,被取保人在取保期间故意重新犯罪或者有违反刑诉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行为,仅规定没收保证金、上缴国库,缺少限制性较大、操作性较强的惩处措施。也就是说,对于弃保行为,最多是没收保证金或者采取强制措施,并没有实体上的法律责任。
5、虽然刑诉法规定了保证人和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但对执行机关如何监督保证人履行义务却没有相关的规定。由于上述原因,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的效果不好,弃保潜逃数量较多[1].(二)司法实践中适用取保候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取保候审的对象和方式使用不当。一是对不应取保的人滥用取保手段;二是实践中保证人担保和保证金担保的“双保证”方式,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2、对保证金的收取不规范,收取保证金的程序不当,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对保证金管理不严。
3、取保候审的审批不严,执行较为随意。
4、对同一对象反复取保候审。
5、律师难以发挥作用。
6、取保候审的保证形式单一。[2]
二、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与国外保释制度的异同
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求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提供担保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不逃避侦查和审判,随传随到,因而不对其实行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8种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对于已经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本人或者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但是否准许,由司法机关决定。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强制措施中的取保候审与英国保释制度有类似之处,但更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1)立法思想、理念不同.保释制度是基于无罪推定原则和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而确立的,其实质是对被追诉人权利的确认和保护。在英国,保释是刑事司法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和环节,不仅体现着保障人权的价值,而且支撑着对抗制的诉讼模式,使辩护功能在每一个诉讼阶段和环节都有所为。而在我国,取保候审只是较逮捕、羁押为轻的强制措施之一,其实质是对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缓和的方式限制其人身自由。我国法律设定取保候审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公安、司法机关有效地行使司法权力,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这与保释的价值观念和出发点是不同的。
(2)在适用范围上明显不同。在英美国家,保释率是比较高的。在英国的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保释具有普遍性,立法在保释概念上并没有给予更多的限制。根据英国法律规定,对于大多数犯罪嫌疑人,除非有足够的理由证明继续关押他是合法的,并由治安法官决定外,一般都可以很快被保释出去等待审判。我国由于取保候审适用条件和方式的限制,取保候审的适用比例很低,远远不及英美法中的保释,大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而处于羁押状态。甚至一些比较轻微的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成为被逮捕和羁押的对象。加之类似不得要求过高保释金条款的缺失及取保候审决定程序的行政化,进一步阻碍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权利的实现,造成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范围狭小。
还有的学者提出,二者之间的区别还体现在我国的取保候审可直接适用于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也可在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适用;而保释制度一般只在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适用。
也有的观点认为,取保候审制度与保释制度在功能和适用条件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两者都以设定一定的担保措施明确担保法律责任,并且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不妨害诉讼的顺利进行为条件,都是一种有条件的审前不羁押。也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将取保候审和保释制度相提并论,称取保候审为中国的保释制度。
最新的观点认为: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制度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是以保障被检控者的人身自由和安全为价值趋向,以无罪推定为理论依据,体现了当事人注意的诉讼模式;取保候审以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为价值趋向,理论依据是打击犯罪和有罪推定,体现了职权注意的诉讼模式。两者的具体区别体现在:
1、两者的本质属性不同:保释是一种诉讼权利,而取保候审是一项刑事强制措施;
2、关于准予与不准予的主体不同:保释制度的准予与不准予的主体是分离的,不准予的权力只属于法院;取保候审的准予和不准予的权力是合一的;
3、关于准予和不准予的条件不同:不准予保释的条件是法定的,准予保释是无条件的,而取保候审准予与不准予的条件是相同的;
4、关于不准予的救济措施不同;
5、关于期限不同;
6、关于律师的作用不同,保释制度中律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保候审制度虽然规定律师可以帮助申请取保候审,但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不大;7关于适用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不同。[3](作者:3COME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service@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