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生活第九课学案
高一政治自主探究学案编号:21
内容: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一、情景创设
二、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任务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2.什么是和平问题?维护世界和平有何重要性?影响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发展问题?影响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5.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是什么?
6.中国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是什么?
7.总结本框知识结构。
三、自主检测,完成下列习题1、2009年9月25日,胡锦涛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国声音”备受世界关注,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了中国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声音”之所以会受到广泛关注,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唯一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B、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B
C、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2.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激荡、丰富多彩,地区热点问题不断,恐怖主义时常发动袭击,伊朗、朝鲜核问题依然牵动大国关系和世界安全神经。但是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上述材料表明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B.新冷战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C.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D.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仍很不安宁 D
3.2008年9月1日,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08年社会论坛上指出,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按照世界银行的评估,中国减少的贫困人口占全球减贫人数的55%,占发展中国家的75%。中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使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目标。这说明
①我国是全球减贫事业重要的实践者A
②我国积极促进和保障国内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③当代发展问题在我国已经得到解决
④我国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倡导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今世界会因南北贫富矛盾的激化而咬得越来越不安宁。运用相关知识,回答4~5题。
4.上述材料说明
A.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D
C.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
D.贫富差距是危害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5.形成南北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是B
A.发展中国家的落后、贫困、债务B.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存在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D.历史上的战争和自然灾害
6.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之一。近年来,美国违反国际关系准则,对别国动辄施压,甚至使用武力的单边主义做法时有发生。美国的行为破坏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多边秩序被破坏得面目全非。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B
C.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D.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7.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极力鼓吹“人权高于主权”。这种论调实际上是要求别国在人权问题上放弃国家主权,是西方国家为其利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制造的借口。“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
A.表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B.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典型表现B
C.反映了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D.说明世界各国在政治上相互推进
8.2008年10月17日,是第1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要求各成员国宣传和促进全世界
消除贫困的工作,动员各国不断采取具体的贫困行动。消除世界贫困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A
B.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援助
C.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
D.发挥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9.2010年11月 21日,中国籍货轮“泰安口”号在阿拉伯海被海盗武装劫持,这一事件再次将全球目光吸引到这片号称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上。要彻底铲除索马里附近海域海盗,仅靠动武是不够的,处理好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具有深层次意义,这体现了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B.发展是和平与安全的基础B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D.和平与发展都面临着挑战
高一政治自主探究学案编号:22
内容: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一、情景创设世界多极化的“极”及其各“极”简介
二、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任务
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什么?
2.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何意义?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4.我国应如何应对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5.总结本框知识结构
三、自主检测,完成下列习题
1.近年来,经济上迅速崛起的日本和西欧,早已改变了对美国唯命是从的态度,日美经济摩擦频繁发生,美欧矛盾延绵不断,美国的单边主义已到处碰壁。这种情况表明 ①国际形势由对话转向对抗②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③两极格局已经形成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2.据最近美国《纽约时报》披露,美国为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不惜将自己集团内西方盟友视为“潜在敌人”,提出尤其要警惕从欧洲、日本和其他地区出现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这说明
①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②国家利益是国家之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④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是发达国家相抗衡的根源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3.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到处可见中国的身影。中国依托自身经济调整增长的独特优势,以更具主动性、建设性和负责任的姿态,在更大的范围内参与处理世界和地区事务,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的和平发展
①标志着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形成②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表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是负责任的大国④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各国目标的调整,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但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各国想尽一切办法来增强实力,提升国际地位。对于当前的国际竞争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际竞争就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②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③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大家们认为,在21世纪,一个国家的兴衰、经济的增长,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高科技发展水平。这是因为
A.一国的科技力量成为决定其国际地位的惟一因素
B.科技实力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C.科技实力成为主权国家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
D.增强科技实力是国家发展的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之中。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速度加快,全球合作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同时,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民族和宗教矛盾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新威胁、新挑战层出不穷。据此回答6~8题:
6.上述材料中的“世界多极化”是指
A.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世界出现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C.日本、印度、巴西等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中国的和平崛起
7.材料能够表明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合作、竞争、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③国际形势由紧张趋向缓和④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材料中“全球合作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说明
A.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B.各国都把共同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
C.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D.各国已不存在利益差别和分歧
9.2008年9月底,中国的“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在人类探索太空史上写下了新篇章。目前,中国、俄罗斯、印度和日本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探月等太空计划。这反映出
A.国际新秩序的建立B.国际关系的纷繁复杂
C.国际合作的深入开展D.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
10.日本自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后,就一直在寻求摆脱“政治侏儒”的尴尬境地,跻身政治大国行列。西欧各国昔日是美国的保护国,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敢于同美国分庭抗礼。俄罗斯在经历了几年政治和经济动荡之后,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力图重振大国地位。这说明
①综合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②国际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③经济上的大国必然谋求政治上的霸权
④经济实力的增长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DABCB6——10:BACDB
高一政治自主探究学案编号:23
内容: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一﹑情景创设
二﹑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任务
1.外交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2.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5.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6.总结本框知识结构
综合探究
中国如何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三、自主检测,完成下列习题
1.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
A.外交活动的主要形式B.全体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C.国家政策的全部内容D.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2.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曾经说过,“没有永远不变的敌人,也没有永远不变的朋友,永远不变的是我们的国家利益”。这说明,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由
A.国家领导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B.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C.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决定的 D.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③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坚持独立自主,不搞国家联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5.下列能体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立场的是
①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②处理国际问题根据是否符合我国利益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③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
④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邓小平说:“任何外国人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说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D.不与任何大国结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7.为解决朝鲜核问题,中国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斡旋,成功举办了朝鲜核问题的两轮会谈,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说明我国
①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 ②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③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的贡献
④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08是中韩建交16周年,在2007年中韩交流年中,“动感韩国”活动在北京开幕。向中国人民展示了多彩的韩国文化,为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促进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此回答8~9题:
8.举办中韩交流年“动感韩国”活动体现了
A.国家履行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职能
B.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国家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D.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
9.对中韩交流年,中韩双方的宣传口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方宣传口号是“友好交流、共创未来”,韩方的宣传口号是“友情共展韩中美好未来”。从两国的宣传口号中可以看出
A.中韩之间存在着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
B.中国已是一个富强、发达的国家
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D.中韩之间有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10.针对西方国家对中国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不作为”的指责,中国政府一再声明自己不干涉他国内政的立场。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A.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B.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
C.我国坚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国家性质决定国际关系
DBCCBBDBAA
第二篇:高一政治生活第九课练习
高一《政治生活》第九课练习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分,共60分)
1.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联合国始终把握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做维护和平的使者,当推动发展的先驱。这是因为()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B.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C.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必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2.索马里沿岸是最繁忙的航线必经之地;也是海岛猖獗的最危险海域。获取来往商船的物质和赎金,似乎是极端贫困的索马里人唯一可靠的致富途径。尽管面临愈演愈烈的联合打击,越来越多的索马里人却选择铤而走险。对于他们来说,不盗即贫。这体现了()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B.发展是和平与安全的基础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D.和平与发展都面临着挑战
3.2011年4月,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在中国三亚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就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讨论,达成了广泛共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①以成员国利益完全一致为基础②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③是当今时代主题发展变化的产物④是新兴市场国家对话合作的平台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联合国的一份报告说,富国与穷国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现象正在加剧,必须采取措施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以免影响全球稳定。这说明()A.经济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B.贫富差距悬殊是危害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C.遏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就能解决和平问题 D.贫富差距过大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5.2011年4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中国海南会晤并发表了《三亚宣言》。针对当前西亚、北非以及西非地区的动荡局势,宣言主张冲突各方应通过和平手段和对话方式解决分歧,衷心希望相关国家和平、稳定、繁荣、进步。这表明()A.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每个国家都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利益
C.维护世界和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6.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各成员国所持有的份额决定其发言权。2011年,IMF执行董事会通过改革方案,发达国家总体份额降至57.7%,发展中国家总体份额升至42.3%;美国在IMF中的份额降至17.41%,仍然拥有对重大事项的否决权。这反映出()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国际经济中南北发展达到平衡 D.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力在增强
7.奥运会超越了信仰、地域和种族的界限,冲破了动荡、冲突和战争的阴影,把各国人民汇聚在和平、健康、进步、友爱、合作的奥运大家庭。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各国的国家利益已趋于一致 C.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 D.举办奥运会时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8.中美两国作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既肩负着重要责任,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中方坚定致力于构建互尊互信的中美关系。中方致力于构建互尊互信的中美关系的原因是()
①中美两国加强合作有利于维护各自国家利益②中美两国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③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④中美两国结盟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2012年3月27日,包括中美在内的53国领导人在全球核安全峰会上通过了《首尔公报》。《首尔公报》指出,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和平利益核能是全世界的共同目标。与会领导人重申了加强核安全、防止核恐怖的政治意愿和采取强有力措施、开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并承诺继续为此作出自发的、实质性的努力。可见()
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和平的主要因素③南北发展不平衡是威胁发展的主要因素④非传统安全因素威胁着世界和平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动荡并存。下列各项中严重干扰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①霸权主义横行②南北差距加大③地区冲突不断④恐怖主义抬头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2012年4月28日,李克强同志在中俄贸易和投资促进会上指出,中俄两国在多个领域全面合作,这对促进各自国家发展振兴,对推动世界多极化、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多极化”是指()A.世界将出现多个超级大国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经不复存在 C.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D.第三世界各国成为国际事务的主宰
12.2010年12月,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一致商定,吸收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目前,“金砖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这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形成了新格局 B.合作代替竞争成为国家关系的基本形式 C.“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金砖国家”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13.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赢得了世界的赞誉。海外媒体发表评论说,一个领导在2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而排长队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表明()
①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③动员和组织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④物质力和精神力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
①表明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科技实力明显提高②激发了我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④标志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全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这是美国能够与中国深化战略沟通与务实合作,推进持久互利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因。这表明()
①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②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③实现了国家关系民主化④综合国力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中美两国宣布建设持久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但也应当看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中美贸易额的不断增加,两国之间经济摩擦也不断发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应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③国家利益的对立会引起国家间的摩擦乃至冲突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17.尽管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今年来却已进入美国平常百姓家。目前已有70多所孔子学院、200多个孔子课堂在美国44个州设立。“汉语热”在美国持续升温,势头强劲。出现“汉语热”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已逐步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家地位的提高 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D.汉语是联合国的一种工作语言 18.建立多极化世界格局已成为国际共识。多极化()
①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有利于消除国家间的利益冲突④有利于形成多国霸权的局面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美国学者昆西•赖特在《战争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和平乃是许多力量之间的平衡。”这句话启示我们,在当今世界,要维护世界和平,应()
①消弱大国力量②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力量③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012年6月24日12时50分左右,“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控交会对接成功。某政治学习小组就“建造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必要性”问题进行讨论。下列选项,最能说明这一讨论主题的是()A.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B.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D.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1.我国多次强调奉行核不扩散政策,主张禁止或销毁一切核武器,积极参与防止核扩散的国际。我国奉行核不扩散政策体现了()A.我国外交政策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 B.我国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C.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D.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22.当地时间2011年9月20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联合国利比亚问题高级别会议上提出了有关利比亚过渡和重建的四点主张。中方支持联合国在利比亚过渡和重建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各方应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加强沟通与协调,以更好的凝聚力量、统筹资源、提高效率,帮助利比亚人民早日重建家园。这表明()A.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每个国家都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利益
C.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23.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由()A.我国的国体决定的 B.我国的政体决定的
C.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D.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24.我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指出:“我们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提供援助的时候都不附加政治条件,援助是务实的。”这反映了()
A.我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贸易往来 B.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利益完全一致
C.我国提供的援助与其他国家的援助是完全相同的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5.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已经落下帷幕,对话在中美分歧与摩擦的大背景下依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在这里,“求同存异”在中美复杂关系中取得了深化和运用。“求同存异”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A.基本目标 B.基本立场
C.基本准则
D.基本宗旨
26.中国在南苏丹公投期间向南部公投委员会捐赠了50万美元现汇援助,并派团观察公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尊重苏丹人民的意愿的选择,赞赏苏丹北南双方为推动北南和平进程所做的不懈努力。上述事实说明()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②公投是解决地区冲突的唯一合法途径③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④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建设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7.“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为中国外交的新主张,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新安全观”等重大理念的延续,是对话求安全、合作谋发展等共赢思路的深化。这主要反映了()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中国外交在政策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28.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这说明()
①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在从冲突对立走向趋同一致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④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29.2011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旨在向中国施压令人民币升值。对此我国政府表示,美国国会参议院的措施,严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干扰中美经贸关系。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这表明()
A.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 B.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C.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唯一目的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在政策的基本立场 30.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多种条件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是()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B.执政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
C.锻造了一支在党的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了巩固的国防
D.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共40分)
31、温家宝同志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比由之路。为此,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面加强人才教育工作。
从国际社火的角度来看,深入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依据是什么?(13分)
32、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界有人对中国的发展表现出复杂的心态:一方面对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表示认可;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巨大规模和发展模式感到恐惧,甚至提出了中国了“中国威胁论”。请你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对材料中的“复杂心态”进行评析。(15分)
33、请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和基本内容?(12分)
答案
一、选择题:
DBCBC DAADD CCDAC DBABA CCCDC CCDDA
31、(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5分)(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4分)
有利于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4分)
32.(1)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5分)
(2)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5分)(3)中国的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主时代主题,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5分)
33、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2分)
基本内容:(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分)
(2)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分)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2分)
(4)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2分)
第三篇:精品学案政治生活1.2
《政治生活》导学案第一课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2课时制定人:张作生审核人:王发刚王涛
【时事导读】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分别于2013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将选举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人,还要选举国家主席、国务院、军委组成人员,以及“两高”负责人;而全国政协会议将选举全国政协领导人会议将听审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和提案报告,和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以及国务院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方案。【学习任务】
1、理解并记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2、用实例解析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全面阐述“人民民主是正义的事情” 【重点难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自主学习过程----问题导读】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黑体字是在以下问题中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1、阅读教材P5页第三自然段,请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几层含义?
2、请结合“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分析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 即时检测1:
1、(四川)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A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B公民都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公民的言论、集会、游行的自由不受约束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2、辨析:“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人民民主”。
二、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黑体字是在以下问题中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1、阅读教材P5页第四、五自然段,人民民主的“民主”具有什么特点?
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包含几层含义,请用身边的事例举证说明?
3、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有哪些方面的表现,请举出身边的实例逐一说明? 即时检测2:
1、2013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确认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987人,工人、农民401名,占13.42%,技术代表610名,占20.42%,领导1042名,占34.88%,妇女699名,占23.4%。这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A绝对性B真实性C全民性D广泛性
2、(四川30)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该修正案首次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化了证人出庭和保护制度,还在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等方面做出了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的重大突破。该修正案的通过 ①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②削弱了国家惩罚犯罪的职能 ③保障了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④提供了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人民日报》发表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文章,文章指出:我们要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健全民主制度,使人民民主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以下对我国人民民主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民民主是全民的,民主来之不易②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
④人民民主离不开专政的保障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黑体字是在以下问题中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1、阅读教材P7页第一、二、三自然段,请归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有哪些必要性?
2、为什么说“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描述新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有哪些要求?
4、阅读阅读教材P7页下面虚线框内容,从多角度归纳为什么说人民民主是正义的事情? 即时检测3:
1、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我国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是因为
①人民民主专政在概念上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立国之本,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④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A.①④B.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重要目标。以下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②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③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④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小结】
1、知识点总结(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2、现场提问 【课堂检测】
1、(海南)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的刑事诉讼法在证据制度、强制措施等方面增加了有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的这一修改 A.体现了人民民主、司法独立的要求B.构建了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法律体系
C.立足于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保护D.体现了既惩治罪犯犯罪又保护了人权的法制精神
2、(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 A.坚持了公民权力至上的原则B.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异D.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
3、近年来,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现了一系列民主政治新形式。如直选干部、政务公开、政府决策的民主听政会、让公民依法旁听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的会议、网上征求公民的议案。这表明
A.我国的民主体在不断扩大B.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C.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十分广泛D.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人权
2011年1月14日,中央政法委下发《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工作意见》提出,扫黑除恶工作将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到位导致黑恶势力滋长的官员,将被实施“一票否决”制度。
结合所学知,说明我国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依据?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扫黑除恶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及其本质。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在于,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扫黑除恶体现了这一特点。(3)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深入开展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才能更好地打击黑恶势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第四篇:文化生活第九课复习学案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轮复习学案班级
一、考情分析
本课内容变化较大,多是十八大精神的贯彻,2014年高考复习中,从知识方面讲,要特别关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时政热点角度讲,要关注中外文化交流、继承传统文化、结合十八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以近几年来我国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保护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如何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二、考点梳理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含义:这是一条建设先进文化之路;这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这是一条强基固本之路;这是一条以人为本之路;这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
(2)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3)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什么?
(1)两者是途径和目标的关系。(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1)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2)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3)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3.如何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体来说就要有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责任的历史担当。要有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1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必要性: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重要性: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任务、目标: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3)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三、考点训练
(一)选择题
1、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单地说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需要()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②坚持开放包容、继承创新 ③不搞文化复古,需要全盘西化④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但在当前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深刻纠结、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背景下,各种形态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远远超过以往,这就要求我们()
①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②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③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 ④积极借鉴和认同各民族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华文化向何处去,是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
①形成能够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 ②要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③优先发展文化产业,兼顾文化事业 ④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学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部署,最重要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据此做4-5题。
4、90多年来,我们党继承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未竟的事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成功地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这就是()
A、“中体西用””“复兴儒家文化” B、“西体中用”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全盘西化”、5、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的关系是()
①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 ②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文化复兴决定民族复兴 ④民族复兴就是文化复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在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
①集中体现了党对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文化自觉 ②要求我们必须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③要求我们必须借鉴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 ④要求我们必须牢记文化建设的根基和力量在政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必须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为()
①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③对世界文化繁荣昌盛充满信心 ④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是()
①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②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③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④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意识到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意识到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这就要求我们
①自觉意识到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②自觉意识到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在文化建设中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④在文化建设中自觉建设多种价值体系,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在报告中提到“教育”共计35次。之所以要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在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②教育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人才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培养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选择题答题区:
(二)非选择题
1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部要求: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
结合材料,简要回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备哪些有利条件?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别说明理由。
坚”,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牲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山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
材料二:山东省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分析和把握山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省文化场馆建设;划拨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打造一批具有山东特色、齐鲁风格的文化品牌;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轮复习学案参考答案
1-5 BAACA6-10 BDDDB11、(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过程中,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国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4)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逐步树立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2、(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拨款建三馆供免费使用。大力开展群众性活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4)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的专项治理。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轮复习学案
参考答案
1-5 BAACA6-10 BDDDB11、(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过程中,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国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4)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逐步树立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2、(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拨款建三馆供免费使用。大力开展群众性活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4)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的专项治理。
第五篇:必修二政治生活学案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答案B解析:【解析】 题干中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从工商登记、资金筹措、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经营用地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予以大力支持”。没有体现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职能。B 【解析】本题考查党和政府如何“改善民生”。作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政府职能”,内容是“社会公共服务” ①《选举法》的修订,体现的是全国人大的职权;③体现的是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中的市场监管。
3、选B。通过扩大财政补贴、规范财政补贴的使用、运用价格手段调节市场和供求,体现了①②;③④与材料无关。
4、选B。本题考查政府的职能。政府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很明显A不是政府的经济职能,排除;而根据题干指向和要求只有B最符合题干要求。
5、选A。本题考查政府的职能。举办世博会,发展文化事业,属于文化职能,①②正确;举办世博会可以加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展示不同文化风采,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探究一:观点都不正确。
探究二【答案】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物联网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物联网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②政府要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制定发展规划、拟定行业标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履行组织文化建设职能,拓展教育事业,加强物联网人才培养;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保护国家和公民信息安全。
探究三【答案】【解析】本题属于发挥性探究题,知识范围要求是政府职能,待分析的事件为培养新型农民,切入角度为“如何”,即措施。应从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角度分别说明培养新型农民的具体措施。
(1)政府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2)政府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建设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3)政府要履行文化建设职能,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
(4)政府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为农民创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