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反贪职能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2008年以来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综述之四

时间:2019-05-13 03:0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延伸反贪职能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2008年以来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综述之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延伸反贪职能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2008年以来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综述之四》。

第一篇:延伸反贪职能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2008年以来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综述之四

延伸反贪职能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2008年以来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综述之四

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惩治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检察机关理应成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积极的参与者、推进者和维护者。

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反贪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执法办案各项工作持续向好,办案综合效果不断提升。正如省检察院主管反贪工作的副检察长高继明所说,甘肃反贪工作能够持续推进、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省检察院党组贯彻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决策部署态度坚决、措施得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省检察院注重引导全省检察机关进行执法理念更新和工作机制创新。可以说,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改革攻坚的创新勇气,正是甘肃反贪工作强劲发展的不竭动力。几年来,全省检察机关依靠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反贪办案效果,通过延伸反贪职能拓展服务领域,在推进反贪工作自身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拓展了检察机关参与服务社会管理的形式途径。

检察机关通过反贪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首先是立足反贪工作的内部机制管理创新。2008年以来,围绕省检察院确立的‚持续加大办案力度,努力扩大办案规模,切实提高办案质量‛的工作目标,各级检察机关立足既有的工作条件,把反贪工作突破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上,在工作实践中先后建立了促进反贪工作科学发展的十多项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全省反贪工作的整体发展。1

在改进办案质量方面,建立防错纠错机制。从2008年到2011年,全省反贪案件不起诉率下降了14.1个百分点,这其中防错纠错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提高案件效率方面,先后建立了对贪污贿赂个案从立案、侦查、强制措施、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直至判决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跟踪监控的‚个案跟踪督导机制‛,意在加强检察机关内部侦查、批捕、起诉各环节协作配合的‚侦捕诉协作机制‛,以及对积存案件定期清理制度等等;在规范执法方面,建立涉案款物统一管理制度,规定各级检察机关扣押案款必须统一存入全省案款专用帐户;在办案安全方面,建立办案安全预案制度和重大办案安全事故引咎辞职制度;检察机关侦查信息化建设工作科技保障机制、创新侦查一体化实践方式等等。这一系列工作机制的诞生,是各级检察机关立足既有工作基础、凝聚集体智慧的结晶。与发达地区相比,内部机制管理创新对于我省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的意义更为突出:对有限的办案资源、办案力量的合理整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员、经费对反贪办案工作带来的影响,确保了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内部衔接协作的顺畅高效。

在依靠内部机制创新推动反贪工作自身发展的同时,全省检察机关通过延伸反贪职能拓展服务领域,担负社会责任,全面提升反贪办案的综合效果。省检察院建立并推动‚一案一总结‛制度和重大案件预防跟进调研制度,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对所办结的反贪案件进行逐案总结,既从业务角度总结案件侦办经验,又从社会管理角度出发,就案件中折射出的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问题形成调研报告,主动向

当地党委建言献策,积极利用检察建议书剖析发案原因、发现漏洞,帮助发案单位整章建制。

2009年,省检察院对查处的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人志(正厅级)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从发案原因、犯罪特点、作案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向窑街煤电集团发出检察建议书,就该案反映出的‚一把手‛权力配置、董事会议事章程、职工收入分配差距等诸多问题逐一提出整改建议。窑街煤电集团领导班子按照省检察院检察建议,修订完善公司章程。针对省检察院提出的‚对‘一把手’权力进行分离,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的建议,先后制定了《投资决策与资产管理风险防控实施办法》《窑街煤电集团公司干部任职前征求纪委意见的办法》等一系列管理监督机制;采纳了‚缩小干部之间的收入差别,实行职级自然晋升制‛的建议,建立了‚向井下一线倾斜、向工人倾斜‛的收入分配原则,修改完善了中层管理人员年薪管理办法,将中层管理人员工资控制在职工平均工资的6倍以内等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0年,省检察院对查处的陇南市宕昌县原县委书记王先民特大受贿案件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向省委专题报告,时任省委书记陆浩同志作出专门批示,要求利用王先民等典型案例,搞好警示教育。根据省委领导指示,省检察院将王先民案件拍摄制成专题警示教育片,与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等多个部门合作,先后在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会议、全省县委书记培训班、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进行

播放,结合警示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在全省领导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2011年,兰州市检察机关立案查处兰州公路系统贪污贿赂犯罪窝案串案。此案涉案人数之多在全省罕见,省检察院对该案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公路交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调研报告呈送省委。调研报告再次引起时任省委书记陆浩的高度重视,专门批示:‚这一案件涉案人数之多、金额之大都是罕见的,看了以后让人感到触目惊心。案件涉及招投标、承包分包、材料供应、工程量计算、施工监理等多个方面,说明在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监督制约方面仍存在不少漏洞,给一些人以可乘之机。我们正在抓惩防体系建设,有必要从这一系列案件发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纪律制度、加强监督制约,使惩防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全省各级检察机关立足预防角度,先后向各级党委、政府呈送各类贪污贿赂职务犯罪案件调研报告近百余份,向发案单位发送的检察建议数以千计。这些工作获得了党委政府的肯定支持,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2012年3月7日,省委书记王三运在《2011年全省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报告》上作出专门批示:‚全省检察机关在过去一年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造有效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新鲜经验,为甘肃转型跨越发展和富民兴陇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既是省委对甘肃检察工作的殷切关怀和对职务犯罪查办工作的坚定支持,也是甘肃检察机关多年来依靠党委支持、服务保障社会发展工作成效的充分

体现。

在参与、维护、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全省检察机关在努力寻求自身执法理念和工作机制创新变革的同时,没有忘记反贪工作整肃规范社会秩序的根本意义。正是这份神圣的社会责任,让他们在努力推动法治社会进程的路途中不遗余力地付出着……

(来源:甘肃日报,裴铃惠)

第二篇:强化检察职能加大办案力度——2008年以来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综述之二

强化检察职能加大办案力度

——2008年以来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综述之二

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是腐败现象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依法惩治贪污贿赂职务犯罪,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

由于地处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我省检察机关反贪工作发展面临案源少、办案经费不足、侦查装备落后等诸多困难。面对全省反贪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省检察院乔汉荣检察长指出,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这个中心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能有丝毫松劲和懈怠。在经费装备等掣肘因素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全省反贪工作要跨越发展,打开新局面,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倚重“人”的因素;必须竭尽全力、想方设法为反贪办案工作创造条件,努力使查处贪污贿赂犯罪的工作力度与全省经济发展的区位实际相符,与腐败犯罪的发案形势相符。据此,省检察院确立了以执法办案带动反贪工作整体发展的工作思路。一个以强化检察职能,加大办案力度的反贪工作发展新局面随之展开。

2008年,为了树立全省检察机关反贪办案工作的正确导向,省检察院建立了全省检察工作绩效考评机制。绩效考评机制从实际出发,对反贪办案工作从立案、侦结、起诉、判决等多个环节进行了综合考评。这一机制的建立,既激励了全省反贪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又实事求是,防止了一些地方在办案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从2009年开始,省检察院要求全省各级检察院对拟作不起诉和撤案处理的自 1

侦案件,一律上报省检察院审批。这项防错纠错制度的建立,对确保办案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绩效考评机制和案件防错纠错机制建立以来,全省反贪办案工作步入了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良性发展轨道:办案规模由2008年的623人上升至2011年的864人,以年均11.54%的速度递增;案件不诉率从2007年的22.1%下降到2011年的1.6%,撤案率从1.47%下降至0.35%。

在办案工作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的基础上,省检察院进一步要求全省检察机关集中力量优先查办大案要案,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2008年以来,省检察院先后直接立案查处了窑街煤电集团董事长李人志(正厅级)受贿1100余万元、900余万元财产来源不明案,宕昌县原县委书记王先民受贿1556万元、360余万元财产来源不明案,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国华受贿428万余元、973万元财产来源不明案,甘肃农垦社保中心副主任刘保禄(副处级)贪污2800余万元案等一批大案要案,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

为了加大办案力度,强化检察职能,长期以来,各级检察机关群策群力,坚持实践与借鉴相结合,在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符合甘肃反贪工作发展规律的机制和做法。

2008年以来,省检察院先后制定下发《甘肃省检察机关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贪污贿赂案件线索管理、交办、督办以及指定异地查办的若干规定》和《贪污贿赂案件交办、督办细则》《关于推进全省反贪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的决定》等一系列相关文件。这些文件指导办案工作各有侧重,但都有一个共同指向:无论是案件线索管辖及案

件办理权限的划分,还是形成上下合力的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都是针对如何发挥检察机关领导体制优势,解决困扰、持续推进办案的问题。实践中形成以省级院为主导、市级院为主体,基层院为基础的大侦查格局,既节省了办案资源,又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排除干扰阻力,推进办案。

全省各级检察机关也纷纷结合各地实际,拓新侦查一体化机制的实践形式。兰州检察机关成立“重案组”,集中优势兵力突出查办贪污贿赂大案要案,陇南检察机关以“组织专项行动”推动反贪办案规模化,平凉检察机关的“市院领办制”、武威检察机关开展的“异地交叉办案”有效地排除了办案的干扰与阻力,一体化办案机制的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从2008年到2011年,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先后立案查处各类贪污贿赂犯罪2088件2990人,四年间立案人数增长了38.68%。其中,查处五万元以上大案1235件,大案比例达到59.19%;查处县处级以上要案265人,其中厅局级干部5人。在全国检察机关办案情况通报中,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办案人均立案数、人均起诉数及有罪判决等多项办案指标均跃居全国前列。

强化检察职能,加大办案力度,在这条任重而道远的路上,全省检察机关在用扎实的工作作风、显著的办案成效忠实地履行着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我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甘肃日报,裴铃惠)

第三篇:严查涉农职务犯罪 推动惠农政策落实——2008年以来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综述之三(范文)

严查涉农职务犯罪

推动惠农政策落实

——2008年以来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综述之三

2008年以来,我省各级检察机关将查处涉农职务犯罪作为推动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充分发挥“办案维稳、办案促稳”的职能作用,力争实现反贪办案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作为农业大省,我省农业人口比例高,受地理因素和自然条件制约,农业对于全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更为突出。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耗费了巨大心力,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惠农支农资金管理上的漏洞却为一些贪婪之徒提供了可乘之机,涉农领域职务犯罪高发频发。一个明显的对比是:在2008年到2011年四年间,我省各级财政用于农林水务、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增长了82.13%,而同期全省检察机关查处的涉农贪贿犯罪人数增长了124.74%,涉案金额激增了283.54%!更为严重的是,涉农领域职务犯罪在不断蚕食涉农资金、直接侵犯农民利益的同时,也成为诱发群体上访、越级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2008年5月,省检察院制定了《全省检察机关深入查办涉农职务犯罪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农惠农资金分配、审批、管理、发放,农村基建工程项目,农村公共服务事业,资源开发,农村改革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社会矛盾最集 中、最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八个领域和方面的涉农职务犯罪确定为检察机关的查处重点。同时,在省、市、县三级检察院成立了涉农职务犯罪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建立涉农专项治理工作月报表制度,随时动态掌握各级检察机关涉农案件查处情况。为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省检察院又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查处涉农职务犯罪、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加大惩防职务犯罪力度,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全省各级检察机关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宣传动员群众举报、自行发现等方式积极拓展涉农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侦查一体化效能优势和系统查案的办案方法,重点打击涉农领域职务犯罪窝案串案。2008年立案查处各类涉农领域贪污贿赂案件126件194人,占当年反贪工作整个立案件数的25.8%和人数的31.14%。

在不断加大打击涉农领域职务犯罪工作力度的同时,各级检察机关注重围绕不同阶段党和政府工作重心,适当调整办案重点。2008年汶川地震,陇南市也是重灾区,农村地区受灾尤为严重。为了保障抗震救灾工作有序进行,确保各项资金补贴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陇南两级检察机关在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运用反贪职能积极查处涉农职务犯罪,一批贪污侵吞救灾扶贫资金的腐败分子被及时揪出,解决燃眉之急的救灾扶贫款物重新回到农民手中。

从2008年到2011年,在全省各级检察机关查处的697件涉农案件中,69.3%的个案案值都在5万元以下。但就是在这些小案当中,一些腐败犯罪恶劣程度令人愤慨:定西市通渭县检察院查处的常河镇 原民政站站长陈某贪污一案,犯罪嫌疑人先后贪污“五保金”16630元,侵吞124户“低保金”16895.5元,长期挪用178户“低保金”36359元……有的腐败分子贪婪成性,甚至连80多岁的孤寡智障老人每月60元的低保费也不放过。这些腐败行径不仅让农民群众享受不到党和政府惠民富民政策的温暖关怀,反而因为“社会不公”积聚了愤懑怨恨,成为社会稳定隐患。一旦长久的积怨诉求无门,一个微小的突发事件就有可能演化成为威胁农村社会稳定的导火索。

从2008年到2011的四年里,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各类涉农领域贪污贿赂案件697件1293人,通过查案共平息各类群体事件百余起。2009年5月,陇南市礼县宽川乡王家村农民31人联名上访,反映村干部截留贪污政府下拨的扶贫资金。陇南市委书记作出批示,要求转交当地检察院查办。礼县检察院接手此案后,三天就查清了副乡长李某、村支书郝某等人相互勾结,联手私分扶贫资金7.5万余元、截留10万元的犯罪事实,及时平息了民怨。此案引起当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礼县县委召开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并抽调检察机关反贪、反渎、预防部门成立县委工作组,奔赴全县28个乡镇开展警示教育达5000余人次。涉农案件的查处,往往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稳定一方的作用,社会效果良好。

目前,全省检察机关正在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部署,在全省开展集中查办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力求通过为期两年的集中查办和预防专项工作,有力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惠及群众。(来源:甘肃日报,裴铃惠)

第四篇:浅议如何延伸检察职能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浅议如何延伸检察职能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摘要: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检察机关既要延伸检察职能,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又不能盲目参与,瞎创新。“参与不干预、帮忙不添乱、服务不代替”应该作为检察机关延伸职能的重要基准。同时也要求在管理服务过程中不能自我放大检察职权。采取的方法既要有可行性、创新性,也要考虑合法性,不能突破法定职能包揽检察机关不宜承担的工作,更不能突破现有的法律框架乱作为。本文将从“三项促进” 即“监督促管理、帮教促管理、治理促管理”角度,浅议如何延伸检察职能创新社会管理。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检察职能 法律监督

根据宪法的定位,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在社会管理中有法律监督的职能。2009年高检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履行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促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在现代国家,检察机关属于广义的社会管理主体,其执法办案活动是广义的社会管理活动,同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对部分社会管理活动负有监督职责,所以,检察机关必须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维护司法公正,理顺群众情绪,促进社会和谐,为社会管理创新服务。为此,如何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职责,为社会管理创新服务,本人结合本院工作开展情况谈点初浅认识:

一、“监督促管理”,立足监督职能发挥作用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构。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立足点。首先要加强侦查监督工作,我院一贯的做法是对于严重刑事犯罪、黑恶势力、两抢一盗的案件,要求快捕快诉。为破解“刑事案件多发、案多人少”的难题,近年来,我院在本市首先推出了“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办理”等制度,对轻微刑事案件实行快速办理,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实现了依法快捕快诉。其次要抓好职务犯罪环节,“突出重点、合理建议”。按照中央“六个领域专项治理”的重要部署,把查办涉及社会管理领域的职务犯罪作为服务社会管理、服务大局稳定的中心工作来抓,开展了对国土资源领域、工程建设、国有资产管理领域的专项治理。同时对于农村具体的一些基层组织,对于职务犯罪和党员干部的犯罪,进行严肃查办,通过法律手段促进管理。通过查办案件进一步延伸办案职能,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典型的个案,加强调查研究,查找犯罪根源,认真分析社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隐患,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或者行业系统发出检察建议,切实抓好整改意见的落实和反馈,强化检察建议对规范社会管理的教育功能。再次是拓展犯罪预防工作。推行预防职务犯罪联络员制度,同辖区内20多个单位签订了预防职务犯罪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还主动将监督关口前移,到案发单位进行警示宣传教育,与涉案单位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努力实现“办好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同时还要把检察预防触角从重点工程专项预防、重点行业系统预防等领域延伸到基层农村社会管理生活中热点、焦点、难点、盲点问题,纳入检察机关预防视野,把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补偿、支农惠农资金使用等列为预防重点,加强调研宣传,深化检察机关的预防网络、预防制度、预防教育工作机制。

二、“帮教促管理”,开拓帮教工作推进新思路 检察机关要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帮教工作。考虑到青少年犯罪往往是因小事引起触犯刑律,如果不及时做好帮教工作和跟踪回访,就会丧失掉最好的帮教时机,导致这些人在社会歧视下无法继续学习和工作,丧失信心、自暴自弃,进而导致再次犯罪,蜕变成为社会隐患,这将会日益加重社会管理的难度。因此,我院与柳州市自新社会帮教协会合作,积极参与对青少年犯罪的帮教工作,实行“两个延伸一抓管”。一方面“向前延伸”,在侦查机关同意的情况下,允许自新社会帮教协会提前介入,对涉嫌犯罪的青少年进行规劝、感化。对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的初犯、偶犯、过失犯,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结合帮教协会出具的谈话材料,酌情考虑,依法从宽处理,坚持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另一方面“向后延伸”,对不捕不诉的青少年对象,配合自新社会帮教协会做好追踪回访工作,确保不捕不诉既节约司法成本,又产生良好社会效果;对重新回归社会的犯罪青少年,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为犯罪青少年做好引导、教育、扶助、管理等帮教工作。如开展心理辅导,组织在网上向当地劳动部门咨询,安排与用人单位见面提供条件等,这些工作可以通过与社会帮教协会间的合作协议,由帮教协会中的专业技师、管理人员进行实施,以帮助犯罪青少年尽快融入社会。“一抓管”是针对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青少年,其中大多数是属于年龄比较小的,我们在这方面管理上也可以下功夫。城区以社区为单位,和社区主任经常保持联系,根据社区主任提供的情况,派干警深入社区做工作。通过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的动态,跟他们家长和社区主任主动地去做工作,防止误入歧途。

三、“治理促管理”,积极举措综合治理工作

检察机关要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工作,改变以往“社会管理创新是行政机关、党群组织、社会组织的事,与检察机关没有太大紧密关系”的观点,认真落实检察工作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积极协助党委政法委、人大、政府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开展调处工作,加强对社会治安动态的研究把握,及时向领导部门提出强化社会管理、消除治安隐患的建议,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一方面通过检察长接待日、大接访等活动,面对面接触群众,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法律知识、服务的同时体察民意、关注民生,从中善于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并根据检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拿出方案,协助党委政府把住政策源头,促进完善社会管理。比如去年本院共受理群众控告、申诉40多件,妥善处理集体访4件,立案复查刑事申诉案8件,检察长接待来访群众30余人。另一方面健全“检调对接”机制,延伸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职能。加强联系协商、释法说理、心理疏导等工作,积极引导和帮助当事人特别是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应对困境,消除深层次隐患。通过进村入户、了解排查等形式,化解社会矛盾和邻里纠纷。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群众集体矛盾事件,可以经由控申等部门介入,与政府处纠办、当地司法所多方协调,调解处理,使事情有圆满解决,化解积怨。第三方面应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加强宣传。把检察工作向社区、农村、企业和校园延伸,进一步加强检察工作宣传,让全社会更好地了解和熟悉检察工作,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本院从2006年以来选派出8位资深的检察官到辖区内的八所中小学担任法制副校长,送法进校园,大力进行法制宣传,实行检校共建。去年来共派60多人次干警到社区、商场接访和进行法律宣传,在群众家门口化解矛盾,将检察工作向基层延伸,检力下沉,进一步密切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地体察民意、关注民生、维护民事。

第五篇:浅谈推动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路径

浅谈推动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路径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由此可见,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三项重点工作之一,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共同协作、务实推进。作为检察机关,更应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强而有力的法治保障,本文立足于检察机关的职能进行分析,以明确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新途径。

论文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检察机关,法治保障

一、检察职能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

(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1.检察职能的定位。《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第一百三十一条又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可见,国家根本大法明文界定了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和地位。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即将法律监督职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主要通过四个途径:一是职务犯罪侦查权,即由检察机关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以保证国家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和实施权利的合法性;二是审查批捕权,即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批捕权,对公安机关进行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防止权利的滥用,正确地履行监督职责,以实现社会的稳定;三是公诉权,即检察机关公职人员代表国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提起控诉,并在审判时出庭支持其主张的权力,以修补被损害的社会秩序,解决社会冲突;四是诉讼监督权,即检察机关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监督,以保障国家法律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全过程中得到统一正确实施。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通过上述途径,立足于行使法律监督权,依法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检察机关本身就属于社会管理的职能机关,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

2.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检察职能的发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体制的日益进步和完善,社会管理的主体呈现多元化,方式多样化,范围普及化,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系统工程,任何主体越位、错位、缺位,任何范围被漠视、遭冷落、被替代,势必影响创新工作的实现。只有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之间的相互协调,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才能有序进行。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使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冲突得到缓解,保证国家权力行使的正当性、廉洁性,保障公民权利的顺利实现,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二)检察职能的本质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前提

检察机关的职能在于惩治犯罪、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本质是为人民司法,为大局服务,引导群众以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并且让创新工作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归根到底是为满足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开展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因此,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

二、发挥检察职能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社会管理主要面临如下形势:(1)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积聚的社会矛盾类型多元化;(2)社会利益阶层的表达和潜在的利益冲突有加剧的趋势;(3)普遍存在的诸多的社会矛盾中,党委政府及国家工作人员已经成为这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面对这样的社会背景,检察职能的发挥应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原则下,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不相适应的执法理念

1.监督能动性不强。在检察机关业务部门和案件承办人中,普遍存在着重配合、轻监督的倾向,注重与公安、法院搞好关系,忽视监督的力度,往往以口头纠正的方式提出监督意见,不能引起被监督者的重视,损害检察机关的权威性。

2.维权人民性不够。表现在告权不及时、忽视被告人的陈述权、辩解权和要求提供法律帮助权;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还不深入;对辩护人有冷漠、拖延的现象。司法实践中,检察人员往往持有强烈的犯罪控制观,决策部门与公众舆论也更加倾向于从重从快打击犯罪。特别是犯罪率的不断上升,社会各界要求严惩犯罪的呼声下,对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则有所忽略。超期羁押、影响被告人律师会见权等现象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人权的维护,给检察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同时重查处、轻预防,大部分检察人员存在就案办案的思想,不重视预防犯罪、综合治理的作用,不注重将办案工作向前延伸和向后延伸。

3.强调诉讼结果,忽视诉讼效率。检察机关大多数案件以处理结果来衡量工作业绩,不少检察干警存在过分追求诉讼结果的观念,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和诉讼效率的降低。

(二)不尽全面的涉及范围

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人流、物流、资金流不断扩散,犯罪的动态化、智能化、组织化程度明显增强,跨区域犯罪、流动犯罪日趋突出,检察职能未延伸至社会的各个层面,深入开展检察职能的范围狭窄,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出现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目前我市外来人口众多,城中村的治安乱点等问题未得到解决,滋生了各类犯罪及其他社会问题,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1.广度不够。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监督范围仅限于诉讼活动,而大量没有进入诉讼程序的社会矛盾纠纷,由于不经过检察机关参与审查,很难进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尤其是行政执法机关,代表国家管理方方面面的社会事务,掌握国家最活跃、最全面、最具体的行政执法权,关系到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各种利益,本应成为检察监督的重点,但由于法律规定的缺位,使检察监督出现了“空白”,致使违法行政,损害公民的利益和社会稳定的行为是有发生。

2.力度不够。目前,检察监督仅仅是一种诉讼程序的监督,只能对公安、法院等司法机关及国家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法律并没有赋予检察机关实际处罚权,使检察监督权变得软弱无力。检察机关发出的检察建议,有的单位虽然觉得有道理,但就是不采纳、不落实,检察机关催促也无济于事,对法院判决的抗诉法院拖延再审,检察机关也无可奈何;对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的案件,公安机关立而不查,怠于取证,致使案件立而不侦,侦而不结,结而不诉,检察机关也缺乏相应的手段。

3.深度不够。检察机关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只局限与已经暴露出来并已造成一定危害结果的违法犯罪行为,对问题较多、突显社会矛盾纠纷的一些领域却缺少具体的监督依据,造成苗头性问题未能在萌芽状态得到解决。

三、检察机关实践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探析

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上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提升检察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为此,我们需要在发挥检察职能下从几个方面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一)紧抓检察职能,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1.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作为检察机关,应充分发挥与时俱进的检察职能,适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需要。根据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监督主要体现在: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事执行监督。检察机关应该改变以与公安、法院搞好关系为重的工作作风,加大力度,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在实践中探索工作新思路,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如立案监督方面,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问题,对不该立案而立案的案件也要依法监督,坚决纠正非法插手经济纠纷的问题。侦查监督方面,及时发现漏犯要求公安机关追捕,强化对诉讼活动中严重违反程序、侵犯人权问题的监督,坚决纠正滥用和随意改变强制措施的现象,依法排除非法言词证据。审判监督方面,加强对徇私枉法造成的重罪轻判、轻罪重判、有罪判无罪案件的抗诉,重视对不服法院生效刑事判决、裁定申诉案件的复查工作,注意纠正违反法定程序、侵犯诉讼权利等问题。执行监督方面,监督纠正判决后不依法交付执行和以钱抵刑等问题,注意保护当事人和在押人犯的合法权益。检察人员应当立足于刑事诉讼中的这几个环节,牢固树立法律监督的意识,依法监督公安机关、审判机关合法行使职责。

2.加强能动司法观念,监督社会管理。随着社会民主法治的推进,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对司法公平、公正、公开要求越来越高,检察机关要正确履行检察职能,提高执法水平,必须要有创新的能动司法理念。这要求我们执行人员不能只着眼于办案,还应当着眼于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不仅注重司法工作的良好法律效果,还要服务于大局、服务于政治、服务于人民,在服务大局中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便民、亲民、利民的司法理念。同时,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解决问题,对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予以纠正,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合法的权益,这样才能有效监督、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法治保障的大环境下开展。

(二)延伸检察力度,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积极运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将相当一部分社会矛盾还原到社会解决,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努力构建司法与行政相衔接的格局,注重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工作交流机制、职能互补机制,充分发挥司法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引导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有关组织的工作联系,及时给予指导,齐心协力推进社会管理;着力建立特殊人群帮教机制,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涉案未成年人、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探索具有检

察特色的模式,有效维护社会管理;重视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将司法化解社会矛盾的时间前移,利用司法的指引功能,促进社会管理。

(三)加强检察调研,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1.建立风险评估分析制度。检察机关要通过加强对各类犯罪案件情况的综合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反映在司法领域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完善对社会问题所产生的危机信息进行预警工作的机制,为党委、人大、政府依法决策提供前瞻性、有价值的参考。要切实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排查摸底,特别是审查矛盾比较尖锐的重大敏感案件,要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做到事先研判,准备在前,应对有方,防止因工作措施不当影响社会矛盾化解,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2.采取综合性的宣传形式。针对社会不同群体,检察机关应充分利用检察建议、检务联络工作站、网络平台、媒体报刊等形式和措施,拓展和延伸法制宣传工作,增加检察工作的透明度,认真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以公开促公正,使公众了解检察机关的性质、职能、工作规定和法律允许公开的有关内容。

总之,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不仅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持社会稳定,更要在新形势下,提高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运用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大局。

下载延伸反贪职能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2008年以来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综述之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延伸反贪职能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2008年以来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综述之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