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反腐败有效途径的分析
对新形势下反腐败有效途径的思考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江泽民”这一论断深刻阐述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反对和防止腐败,是新形势下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前瞻的眼光和宽广的视野洞察、分析新形势下腐败滋生、蔓延的规律,立足实践,以改革的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积极探索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式、新途径。
一、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腐败滋生、蔓延的深层次原因,深刻把握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新问题和新动向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腐败现象作为社会历史问题不但没有随着社会进步而消亡,而且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反而有越来越严重之势,特别是要看到我国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开展的,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问题。
1、改革的深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客观上为反腐败斗争带来了新的课题。一是体制转轨的影响。目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从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还有待进一步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转轨过程中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两种体制在两种轨道上运行的机制在一定时期内同时存在,同时起作用,引发出矛盾和冲突,形成许多“交叉区域”或“边缘地带”,给一些别有用心者留下有机可乘的“漏洞”和“空隙”。同时,由于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管制方式的改变,国家行政权力在总的方向趋势上是逐步退出市场,但在某些局部范围内由于逆向运动,还会出现行政权力在某些方面的扩张和某种程度上的加强,这就给权力持有者提供了寻租的市场,也给腐败创造了许多新机会。
二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经济发展只有在消除其造成内耗的腐败毒瘤后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从世界发展的规律来看,一个国家腐败程度的升级往往是随着经济的增 1
长而加剧的。在我国也不例外。从改革开放的历程观察,越是发达的地区,腐败的行为就越是猖獗,越是开放程度高的地方,腐败现象就越普遍。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将在更大的规范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这样从地域角度分析,随着国际资本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时空领域将进一步扩大;从人性角度分析,随着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许多党员干部在有更多的机会开阔眼界,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接触到更高级经济生活的同时,其拒腐防变意识也将面临来自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挑战。
2、社会文化结构出现的多元化趋势为反腐败斗争带来了新的课题。
腐败现象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其发生、发展的思想根源不可忽视。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东西方文化交融速度的加快,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倾向。分析现状及成因,我们认为当前反腐倡廉思想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冲击:一是没落的封建思想文化的冲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不仅给我们带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残留着特权思想、宗法思想、专制思想等糟粕,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可以看出,个别领导干部封建专制思想严重,个人专断、专权,一手遮天,拒绝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甚至自封为“特殊党员”。还有个别领导干部把封建宗法思想带入党内,搞不正常的人身依附、任人唯亲、拉帮结派;二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冲击,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我国先进文化体系完全建立之前,一些良莠不齐的外来文化,特别是一些国外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也趁虚而入,腐蚀、毒害人们的思想。在这些腐朽思想的诱导下,有的党员干部,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万能”,当上了拜金主义者。有的党员干部养痈遗患,助纣为虐,在社会交往中“利”字当头,“黑白不分”,被黑恶势力收买利用,充当了黑恶势力不法经营的“保护伞”、“黑后台”。有的党员干部受到外来不良文化影响,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心理出现失衡,廉政思想出现了滑坡,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同别人进行物质利益交换的筹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搞权钱交易,投桃报李,有的甚至形成了“腐败协作圈”、“共同致富圈”。还有个别意志薄弱者被资本主义丑恶的“极端个人主义”所迷惑,将个人利益绝对化,甚至将权力私有化,最后走上贪污受贿的犯罪道路。
3、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体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为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提出了新课题。
这种局限性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创新意识上存在着局限性。多来年,纪检监察工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我们的纪检监察工作习惯在老圈子内“打磨”,墨守成规,不善于研究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去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由于这种思想局限性,削弱了反腐败斗争的战斗力,使一些诸如运用高技术贪污,钻改革条件下法律、法规空子,隐匿国有资产的腐败分子有机可乘。二是在运转模式、办案方法上存在着局限性。我们的纪检监察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我们的反腐机构一方面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其战斗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力量分散并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腐败分子慑于强大的反腐声势,其作案手段将更加隐蔽,在一些领域,还呈现出“跨国化”、“高智能化”、“隐性化”等特点。纪检监察检察部门原有的运转模式和办案方法由于受到资金少、硬件条件差、手段单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反腐败斗争在有效性、强制性、秘密性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客观上削弱了惩治腐败的力度,使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筑和完善新形势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反腐败工作体系
面对反腐败斗争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反腐败工作体系。
1、构筑反腐败预防机制。针对当前腐败问题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思路。从开展“三项教育”入手,有的放矢,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一起抓,努力在搞浓教育气氛,搞活教育形式,搞大教育规模上下功夫,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方式在干部思想上牢固树立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两道防线。其次,大力开展警示教育,激浊扬清,着力解决警钟长鸣的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以触目惊心的违纪违法事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使各级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再次,以正面典型引路,弘扬正气,解决风气问题。深刻剖析这几年腐败案件发生的诱因,其中的关
键问题是一度放松了廉政、勤政教育,在干部之中一度形成了比住房、比车子、比手机、比吃喝玩乐的风气,领导干部中的廉政典型没人愿当,没人敢当。所以树典型、扬正气十分必要。
2、构筑反腐败监督机制。反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一是强化制度监督。制度就是规矩,讲的是约束。反腐败工作不仅要教育要号召,更要有制度保障。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厉,一切都得按规矩行事,没有什么好讨价还价的,反腐败斗争关键要从运动式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否则就走不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冒起瓢”的怪圈。应该说改革开改30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的领导干部廉政方面的制度已经不少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地方、部门和单位并没有很好地落实,束之高阁的多,压文件筐的多。往往形成抓监督一阵风,缺乏其应有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强化专门监督。作为反腐败斗争专门的监督机关,应在以往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注重创新,做到了三个转变。即从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转变;从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为主向既严格监督党员干部,又注重规范市场经济主体行为转变;从廉政监督为主向廉政监督、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相结合转变,切实增加监督工作整体、综合效能。三是拓宽监督渠道。在发挥专门监督作用的同时,坚持多管齐下,积极拓宽监督渠道,探索多种监督形式。通过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等进行社会监督,建立了廉政档案,加大跟踪督察力度,充分发挥家庭监督的作用,通过走访干部家庭、召开家属座谈会、评选“廉内助”等形式将监督向家庭延伸,推动家庭成员把好监督第一关,从而解决了监督经常化的问题。
3、构筑反腐败惩治机制。构筑反腐败惩治机制,不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有藏身之地,案件查办是核心,惩治是关键。在查办案件过程中,边办案边总结,不能单打一,要突出针对性,既着力处理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又要注意正本清源,解决好破与立、纠与建、治与防的矛盾,以查办带有倾向性问题的案件为切入点,努力解决经济社会转型期间带有普遍性的腐败多发、易发的关键问题。通过对这些腐败问题的查处和深入剖析,有力地震慑了腐败分子,揭示了腐败分子灵魂嬗变的规律,加大了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土壤的力度,及时发现和改进体制、机制、制度及管理上的问题,预防同类案件的重复发生。
合力攻坚,强化查办案件的组织协调功能。以查究腐败案件,惩处腐败分子,让人民满意为目标和主旋律,对于职责范围内比较复杂的大要案,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站好位,有所为,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相关职能部门、执法部门相配合,形成合力,并根据案情需要坚持在工作部署、领导分工、力量调配、车辆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上的整体性,保证查办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重拳出击,加大惩腐的综合处罚力度。查办案件要严肃执纪,绝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要树立“综合处罚”的理念,把惩治腐败工作由纪检监察部门的“孤立”处罚过渡到全社会的综合处罚,形成腐败行为人人喊打的局面,增大其发生的风险和成本。给腐败分子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有效遏制腐败现象高发、多发的趋势。
4、构筑反腐败发现机制。建立高效、灵敏、及时的发现机制是揭露腐败问题,严厉惩治腐败分子的前提和有效途径。现阶段反腐败的发现机制主要是信访工作。所以要求信访工作有新突破,必须重点抓群众集体访的问题,深挖集体访背后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源性问题。对于发现的重要线索,即成立专案组,加大直查快办力度。为提高接访效率,各级纪检监察检察机关人人都做信访接待员,加大对信访工作的投入,落实信访责任,实行首访承办制、失职追究制,强化信访责任,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使信访工作向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推进。
5、构筑反腐败组织机制。“打铁先得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处在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时刻面临腐蚀和反腐蚀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当前随着查办的大要案数量不断增多,纪检干部接触到巨额财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如果在干部的政治素养教育上不及时跟进,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反腐败斗争的全局。针对这一问题,要把建设服务型机关,培养、锻炼学习型、事业型、开拓型、廉洁型干部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进一步明确了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转变观念,为“第一要务”服务的理念。二是加强业务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深入学习党内法规、廉政法律法规、现代科技管理知识,开展技能培训与进修等形式,增强纪检监察干部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执法执纪水平。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各级纪检干部要确立“己不正焉能正人,监督者必受监督”的意识。
第二篇:浅谈新形势下企业开展文体活动的有效途径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开展文体活动的有效途径
摘要:文体活动作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职工群众生活、活跃职工群众思维、增强企业凝聚力以及推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文章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及企业发展形势,从加强领导、以人为本、提升质量、面向基层、考核激励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企业开展文体活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文体活动;有效途径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逐步深化,社会上部分行业在分配领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加上社会养老、住房、就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有的职工对改革发展的前途表示忧虑,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不足。特别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劳动关系日趋复杂,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传统的工会文体活动和思想教育工作,已经很难适应职工队伍的结构、思想观念、理想追求,甚至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变化,必须大力推进改革,积极创新,不断探索工会文体工作的新路子。
一、职工文体工作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建设,而企业文化建设更离不开企业的文体活动。职工文体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体现,是宣传企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形式,是职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必要手
段,在促进员工对企业的感情、改善人文关系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能够稳定职工思想,营造积极、和谐的发展氛围
通过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文体活动,一方面,能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职工的文化涵养,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还能激励职工把良好的精神风貌逐渐渗透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和谐发展的方方面面,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能够培养职工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参加活动的职工,都有争取好成绩的良好愿望和实现自我追求目标的心理动机。因此,各种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激发职工的创作灵感,还可以引导职工把比赛中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带到工作中,培育职工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三)能够增强职工身体素质,促进健康工作。
通过广泛组织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和开展普及面广、竞技性强的体育比赛,使更多的职工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来。这不仅能培养职工的团队精神,还可以增强职工体魄,培育职工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健康工作,让健康的体魄成为干好工作的有力保障。
(四)能够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和作风
通过活动可以让职工互学、互助、互信,得到精神上的升华;使职工心情愉快地工作和生活,主动为企业担责,贡献才智和力量,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当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将面临着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职工的各种压力也将增大,精力透支的情况将普遍存在。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工会组织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娱体育活动鼓舞人心、吸引人心、凝聚人心,使职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高身体、心理素质,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搭建有效发挥作用的发展平台,最终实现工会组织所具有的“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重要职能,全面推动工会工作的新发展。
二、如何有效开展企业文体活动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在企业中,任何一项工作要得以有效开展,都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同样如此。要确保企业文体活动的有效开展,一是要把企业文体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有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有组织机构履行职责,特别是企业工会组织要发挥职工文体活动的组织者作用,要有办事人员专门落实,真正将文体工作与企业业务工作和职工队伍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企业文体工作是一项服务,保障性工作,是隐形战斗力,同时,企业文体工作又是一项需要人才、需要时间、需要投入的工作,抓得不紧就容易被轻视、被弱化,甚至是被边缘化。所以,建立必要的制度并用制度来保证它的落实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建立完善企业文体工作的运行机制,投入保
障机制和开展文体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用机制和制度保证企业文体工作的落实;三是要针对企业的实际和各种人才队伍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企业文体建设的规划部署,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一系列文体活动,推动企业文体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经常化。
(二)围绕中心,丰富载体
企业开展文体活动不仅是为了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是企业实现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企业应紧紧围绕和谐发展和职工队伍建设这一中心,始终将企业文体工作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放在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和职工队伍建设上,把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需求作为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关注企业工作,描绘企业生活,讴歌职工模范,通过各种有效的文体活动载体,着力增强职工自觉参与意识和团队凝聚意识。近年来,油田工会在职工体育活动方面组织开展了职工趣味运动会、职工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全健排舞、职工体能素质达标等多项比赛活动;成功举办了以纪念各种节日为主题的文艺晚会、职工文艺调演等文艺演出活动;举行了主题演讲、下基层慰问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陶冶了职工的思想情操,同时也歌颂了企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三)创造精品,扩大影响
要突出抓好国有企业文体精品的不断推出和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也就是一头抓精品,一头抓职工普遍参与;一手抓企业文化的先进性,一手抓企业文化的广泛性。用数量来扩大覆盖面,用质量来提高影响力。因此,要精心策划,重点扶持,充分发挥内外两个优势、两个积极性,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工程评
选、建立荣誉制度等多种形式,不断催生文化产品。同时,生产单位要把文体工作重点更多放在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中来,尽可能动员、组织、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其中,使职工在参与中受到熏陶,受到教育,得到提高。用文体精品提升企业文化的品味和水平,用全企参与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要通过开展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发现、培育一批优秀的文体人才,推出文体精品,这些文体精品,不但可以宣传树立企业和企业职工的良好形象,更重要的是可以鼓舞企业职工的士气,激发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热情,吸引更多的职工自觉参与其中,最终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提升企业文体活动的品味和水平,为企业文体工作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面向基层,广泛参与
文体活动的主体是职工群众,因此,开展文体活动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参与”的原则。在形式应上,应以大型、集中活动为主,日常小型、临时规划活动为辅。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广大职工群众,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引导各分工会组织积极探索新形式,根据基层单位工作特点和员工业余喜好,组织职工以普遍参与的形式大力开展文体活动,力争做到活动经常化,形式多样化,以陶冶职工的高尚情操、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
(五)适时总结,奖惩到位
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必要手段。因此,企业要坚持开展文体活动交流、总结、评比,每进行工作总结评比会,将文体工作作为交流总结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与
基层单位能否获得“先进职工之家”荣誉进行挂钩。通过考核激励机制来调动和引导基层单位及职工个人积极、自觉、继续地参与文体活动。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获得和提高经济效益是离不开职工的。所以,打造一支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职工队伍,开展职工文体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上五项措施,建立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工作模式,不断加强文体活动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抓好企业文体活动的开展,才能使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文体活动的魅力和企业的温暖,才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进而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晓凤.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6).[2]张宪光.谈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与发展[J].今日科苑,2008,(8).[3]马得良.寻求群众文化服务经济的结合点[J].今日浙江,2008,(7).[4]张曙凰.有效开展油田文体活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7).
第三篇:浅谈新形势下反腐败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浅谈新形势下反腐败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当今的中国是腐败多发和高发的时期,这一点我们自己并不讳言。反腐败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与经济建设同时进行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规律,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更好地开展反腐败工作,为××市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产生腐败的原因
对腐败成因的分析可以随手列举出几条:封建社会的遗毒,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对世界观改造的放松,对权利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等等。但这些只能腐败现象产生的普遍性,而不能解释何以在现阶段多发高发的特殊性。其实,这个问题在许多专家学者眼里已经有了答案—他们认为,造成中国现阶段多发高发的关键原因就是社会转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从体制转轨上分析。沿用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新旧体制转换中的缝隙和漏洞,为腐败现象的滋生留下了空间。在现实生活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曾有的腐败现象发生了,将来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后不易有的腐败现象也发生了。因此,当前这个历史阶段是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期。
2、从经济结构上分析。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向工业为主的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中,生产和消费结构、投资和外贸结构、人口流动和就业分布,以及城市和乡村的格局都会发生整体性变革。在现代化国家中,非农业人口一般占70左右。在资本主义初期,人口的转移是通过“火与血”的痛苦来实现的,像英国因“圈地运动”而出现的“羊吃人”等等。我国则是通过结构调整等改革的手段,逐步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在这个转换中,数千万下岗职工和“民工潮”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不足为怪的。
3、从转换的时间上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一般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不过20多年。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目标,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算起来也只有三四十年时间。由于时间短、进程快,各种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腐败现象也容易在这个时期滋生蔓延。
4、从经济基础的变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给经济生活和社会政治注如了新的活力。但是,应该承认,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腐败现象产生的客观因素增加了。
5、从先行政策的利弊分析。我们在改革中出台的一些政策带有过渡性,有的利大于弊,有的利弊交叉,有的在经济建设上是正效应,而在廉政建设上是负效应。例如,高关税对保护民族工业是正效应,但利益的驱动使走私现象屡禁不止。
二、惩治腐败中存在的不良因素
由于对腐败的本质和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对反腐败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党制定的一系列反腐败的方针政策学习不透,从而模糊视线,患了“腐败综合后遗症”,严重影响了反腐败工作的开展。
1、有的人平时议论起腐败来慷慨激昂,但当办案人员找其谈话需要配合是,又连连摆手。有的很简单的问题,要拖两三天才肯说清楚,还说什么“这么快就说出来对不起人”。
2、纪律处分不入档,工资福利照样发。有的干部党员因为腐败被查处,受到开除党籍、行政降级处分,可是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主管部门处分决定下发后,单位既不装本人档案,也不公布,本人原工资福利照发不误,还说什么“政治上一受到处分了,就不要在经济上过分较真了”。
3、狱中探官成时尚,慰问鼓励送厚礼。对被绳之以法的腐败官员,有的人情有独钟,当年得过他的好处,受过他的恩惠者,对入狱的官员都要去看望一番,有的甚至开着车子,带着礼物,揣着红包去慰问。
4、不给好处也办事,只是效率大降低。据报道,在沈阳市揪出马向东等腐败分子之后,一些机关出现态度好了,不收红包了,待人客气了,可办事的效率却大为降低,办事更难了的情况。一些能够为私营经济发展提供帮助的好事没有人过问了,还有人生怕与私营企业过分热情而遭人怀疑,因此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工作态度。
5、开除党籍者争着要,企业聘请当高参。一些贪污受贿以及生活作风有问题的干部,受到了党纪政绩的处分,有的企业竟出高薪请其当顾问,有的拉其入股。这些腐败分子由于在国家机关要害岗位供职多年,对一些政策边缘问题以及漏洞了如指掌,于是就利用其特殊身份拉客户、找政策漏洞。
6、反腐败勇士受排挤,护腐有功被重用。每当反贪风暴之后,那些举报腐败分子的干部职工往往被认为是专门和领导作对,不好领导,他能对原领导“下得了手”,那么对现任领导也会来这一下子。相反对那些“心硬嘴紧”的人,有的领导却格外器重,认为这些人讲义气,关键时刻不会“出卖”领导,用这样的
第四篇:浅谈新形势下反腐败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浅谈新形势下反腐败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当今的中国是腐败多发和高发的时期,这一点我们自己并不讳言。反腐败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与经济建设同时进行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规律,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更好地开展反腐败工作,为××市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产生腐败的原因
对腐败成因的分析可以随手列举出几条:封建社会的遗毒,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对世界观改造的放松,对权利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等等。但这些只能腐败现象产生的普遍性,而不能解释何以在现阶段多发高发的特殊性。其实,这个问题在许多专家学者眼里已经有了答案—他们认为,造成中国现阶段多发高发的关键原因就是社会转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从体制转轨上分析。沿用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新旧体制转换中的缝隙和漏洞,为腐败现象的滋生留下了空间。在现实生活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曾有的腐败现象发生了,将来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后不易有的腐败现象也发生了。因此,当前这个历史阶段是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期。
2、从经济结构上分析。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向工业为主的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中,生产和消费结构、投资和外贸结构、人口流动和就业分布,以及城市和乡村的格局都会发生整体性变革。在现代化国家中,非农业人口一般占70%左右。在资本主义初期,人口的转移是通过“火与血”的痛苦来实现的,像英国因“圈地运动”而出现的“羊吃人”等等。我国则是通过结构调整等改革的手段,逐步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在这个转换中,数千万下岗职工和“民工潮”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不足为怪的。
3、从转换的时间上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一般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不过20多年。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目标,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算起来也只有三四十年时间。由于时间短、进程快,各种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腐败现象也容易在这个时期滋生蔓延。
4、从经济基础的变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给经济生活和社会政治注如了新的活力。但是,应该承认,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腐败现象产生的客观因素增加了。
5、从先行政策的利弊分析。我们在改革中出台的一些政策带有过渡性,有的利大于弊,有的利弊交叉,有的在经济建设上是正效应,而在廉政建设上是负效应。例如,高关税对保护民族工业是正效应,但利益的驱动使走私现象屡禁不止。
二、惩治腐败中存在的不良因素
由于对腐败的本质和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对反腐败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党制定的一系列反腐败的方针政策学习不透,从而模糊视线,患了“腐败综合后遗症”,严重影响了反腐败工作的开展。
1、有的人平时议论起腐败来慷慨激昂,但当办案人员找其谈话需要配合是,又连连摆手。有的很简单的问题,要拖两三天才肯说清楚,还说什么“这么快就说出来对不起人”。
2、纪律处分不入档,工资福利照样发。有的干部党员因为腐败被查处,受到开除党籍、行政降级处分,可是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主管部门处分决定下发后,单位既不装本人档案,也不公布,本人原工资福利照发不误,还说什么“政治上一受到处分了,就不要在经济上过分较真了”。
3、狱中探官成时尚,慰问鼓励送厚礼。对被绳之以法的腐败官员,有的人情有独钟,当年得过他的好处,受过他的恩惠者,对入狱的官员都要去看望一番,有的甚至开着车子,带着礼物,揣着红包去慰问。
4、不给好处也办事,只是效率大降低。据报道,在沈阳市揪出马向东等腐败分子之后,一些机关出现态度好了,不收红包了,待人客气了,可办事的效率却大为降低,办事更难了的情况。一些能够为私营经济发展提供帮助的好事没有人过问了,还有人生怕与私营企业过分热情而遭人怀疑,因此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工作态度。
5、开除党籍者争着要,企业聘请当高参。一些贪污受贿以及生活作风有问题的干部,受到了党纪政绩的处分,有的企业竟出高薪请其当顾问,有的拉其入股。这些腐败分子由于在国家机关要害岗位供职多年,对一些政策边缘问题以及漏洞了如指掌,于是就利用其特殊身份拉客户、找政策漏洞。
6、反腐败勇士受排挤,护腐有功被重用。每当反贪风暴之后,那些举报腐败分子的干部职工往往被认为是专门和领导作对,不好领导,他能对原领导“下得了手”,那么对现任领导也会来这一下子。相反对那些“心硬嘴紧”的人,有的领导却格外器重,认为这些人讲义气,关键时刻不会“出卖”领导,用这样的人没有后顾之忧。因此,一些反腐败勇士一旦被人知道真实姓名,不仅腐败分子亲属的漫骂打击,也会遭到其他人员的冷嘲热讽,有的人无奈之下只好调走了事。
三、新形势下腐败现象的主要特点
1.大案要案急剧增多,腐败程度有增无减.过去贪污受贿数万
元就称得上大案要案,而现在违法金额几十万、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案件也屡屡发生。
2.利用职权搞腐败的人数上升,一些中高级干部也纷纷落马.从近几年暴露和发现的情况来看,卷入腐败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而且官员的行政级别也越来越高。如:陈希同、王宝森、胡长青、成克杰等案就是典型。
3.有组织的团伙作案,集体腐败共同犯罪日益增多。近年来出现的大量窝案和串案,一些腐败分子在权力部门结成有领导、有分工的违法团体,有组织的滥用职权。
4.贪污受贿活动广为蔓延,腐败领域逐步扩大。腐败不仅在经济管理和资源分配部门大量出现,而且在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司法等传统上认为是“清水衙门”的部门也不断出现。如:中小学乱收费、贪污扶贫款等。
5.企业中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由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存在着深刻弊端,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贪污腐败案件,近年来呈急升趋势,并且已构成当前腐败现象的多发区和高发区,贪污受贿,挥霍浪费,挪用公款等现象不断出现。
四、新形势下反腐败的基本工作思路和对策
面对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种种危害,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
识。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决不能自己打倒自己,自己毁掉自己。
(一)新形势下反腐败的基本思路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这
是个全方位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权力体制,强化制约监督,针对传统体制过分集权,缺乏制约功能的弊端,从权力体制、权力结构以及权力运作的制度环境的改革上寻求对策,改革现行权力体制,优化权力结构,改善权力运作的体制环境和相关环境。通过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为清除腐败,实现廉政打下基础。
(二)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败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1、在民主和科学原则指导下,调整和改革现行权力体制.实践证明:民主政治的发展同权力腐败的发生通常是呈反比
关系,尽管民主政治做不到完全根除腐败,但确实可以起到减少腐败发生和控制腐败规模的作用。权力体制的科学化是指权力的配置和结构设置要遵循权力活动的客观规律,权力应当有适当的分工制约,进行法制控制,排斥绝对权力等,这些都是科学设置和使用权力的基本要求,权力体制突出民主和科学的原则,就能够为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权力运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起到抑制和减少不正当用权现象的作用。
2、集权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必须改革过分集权的弊端。
过分集权是我国传统政治体制积淀长久的弊端,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大量腐败案例不断提示人们,如何做好对“一把手的监督,仍是现行政权体制没有完全解决好的难题。集权必然产生特权,所以必须从改革过分集权入手,强化集体领导制度,健全民主决策程序,按照党章的要求,改变实际上存在的“一把手”特权问题。
3、把党内监督和法律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会产生腐败的结果。权力的行使应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有效监管创造基本条件。如目前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就是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措施。如果权力活动不公开也就谈不上实行监督,应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严密的网络和强大的合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掌权者谋私的机会,这是防止和遏止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有效措施。
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减少任命制,扩大选任制,这是从源头上解决干部人事腐败问题的治本性措施。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产生种种腐败现象的一个主要源头,革除这一弊端,必须在打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行为的同时,加快用人制度改革,形成优这上,平这让,劣这下的用人机制.5、改革和完善管理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针对腐败现象多发区的一些公共管理部门管理体制不健全、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等问题,加大改革力度,使那些意志薄弱的管理人员想犯错误也犯不了,即使能犯也不敢犯.6、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强化对权力的社会监督。实践证明:社会舆论监督是遏止腐败现象的有效手段之一,应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特别是传播媒体的监督。媒体舆论的监督能及时揭露腐败分子的丑恶行径,对用权人的心理形成压力,使其不敢肆意妄为。
7、要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继续坚持重点查办三机关一部门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要查办、人事、金融和建筑领域的案件。要把查办案件中的纪律处理手段结合起来,对群众反映、问题较、疑点很大但一时难以给予纪律处分的领导干部,可采取调离、降职使用等组织手段进行处理。
总之,检察机关要运用各种有效方式,引导国家工作人员自觉遵纪守法,与腐败行为作斗争,逐步形成人们对职务犯罪“不敢犯、不能犯、不想犯”的约束机制,真正做到从源头上遏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结出丰硕之果。
第五篇:浅谈新形势下监狱执法监督工作的有效途径
浅谈新形势下监狱执法监督工作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这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施依法制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对加强执法监督,落实监狱防腐工作提出严格要求。监狱是国家
刑罚执行机关,其职能是惩罚改造罪犯,为国家长治久安保驾护航。确保司法公正,提高行刑效率,这是监狱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与客观需要。而强化执法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及透明度,推进阳光工程,惩治司法腐败,是保障公平与正义的强有力措施。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立足实际,突出重点,保证执法监督工作“有的放矢”;第二部分拓宽渠道,加大力度,充分发挥执法监督机构和社会团体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建章立制,狠抓落实,实现执法监督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第四部分密切配合,整体推进,务求执法监督工作做出实效。
关键词:文明执法 社会监督 三个结合 两个转变 监督机制
近年来,执法监督工作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如建立层层分解的目标考核机制、设立监狱长接待日和监狱长信箱、人民检察院驻狱检查室举报箱、聘请执法监督员、开设狱务公开专栏等,广开监督渠道,使执法工作透明度越来越高,保证执法机制越来越健全,同时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就目前监狱少数干警在执法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仍反映出教育引导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等较突出的问题。少数监狱存在着干警执法不严、失职渎职、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现象,他们玷污了国家法律的尊严,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破坏了人民群众对法制的崇高敬仰。所以,监狱在努力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必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刑法的正确执行和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一、立足实际,突出重点,保证执法监督工作“有的放矢”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执行刑罚、教育改造罪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职责,监狱执法工作的法制化和社会化,客观上要求执法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必须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全方位监督。而明确执法监督工作的重点,又是确保监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如果重点不明,责任不清,措施不力,监督不严,就容易使不正之风潜滋暗长,甚至于导致腐败和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目前,监狱系统执法监督工作的重点是:
(一)减刑、假释工作。罪犯的减刑、假释工作是监狱执法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罪犯最关注、最敏感的问题,更是执法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执法是否公开、公平、公正,直接关系到监狱安全稳定。对在办理减刑、假释工作中是否存在办理“人情案”、“关系案”,对罪犯减刑、假释过程是否符合规定条件和程序,研究记录和专卷是否完整,对重要罪犯的减刑、假释和无期徒刑不满12年、有期徒刑不足原判刑期三分之二得罪犯假释是否按规定报省局审核,对减刑、假释研究结果公示后罪犯反映的问题是否调查处理等,应进行重点监督。
(二)保外就医活动。重点是监督是否真正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研究过程中是否有徇私舞弊、把关不严、病情鉴定不准等。
(三)干警在执法过程中有无打骂、体罚、虐待罪犯行为。
(四)有无对罪犯乱罚款、乱收费问题。
(五)有无私自为罪犯传递信件、物品、保存现金、财物,或者私自向罪犯提供手机、电话等通讯工具的。
二、拓宽渠道,加大力度,充分发挥执法监督机关和社会团体的重要作用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国家赋予的权力真正为国家谋利益。我省监狱系统为了确保执法工作在执行过程中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保障法律的有效执行,普遍采用“三监督”制度。并通过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形成职能部门、群众监督的整体合力。坚持探索执法监督的内容、方式和渠道,确保监狱执法行为始终处于全社会的有效监督之下,快速提升监狱整体执法水平。
一是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查机关的一切执法活动都是按照宪法与法律的规定来实施和开展的,目的是为了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检察机关对监狱执法工作的全方位的法律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也是监狱执法监督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监狱执法工作趋向法制化和正规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人民检察院职能部门的职权中,对于监狱机关执行刑法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是一项重要职权。监所检察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管等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并直接立案侦查虐待被监管人案件。
二是接受纪检部门在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工作中的内部监督。
1.加强教育,提高干警素质,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如市监狱在加强教育的基础上,印发《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手册》,监狱新任中层领导与家属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和廉政宣誓,所有执法干警都认真签署《河南省濮阳市监狱依法办理罪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承诺责任书》此项举措,有效的约束了干警的执法行为。此措施实施后,监狱干警的执法自觉性提高了,违规违纪的人减少
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更浓了。
2.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监狱纪检部门可在狱内外明显位置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号码,举办监狱长接待日,完善有奖举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严格保密纪律,建立举报登记记录及相关的档案资料,保证监督渠道畅通无阻。
3.对即将刑满释放的罪犯实行跟踪谈话制度。监狱纪检、刑法执行部门要紧密配合,提前一个月对即将刑满释放的罪犯,指定专人逐个对其进行出监教育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干警的执法情况,征求罪犯对监狱狱务公开的合理化建议。罪犯在谈话记录上以书面的形式,对监狱执法工作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在谈话记录上签字。实施这一举措,可有效的遏制罪犯出狱后的不规行为,树立监狱良好的执法形象。
4.实行“阳光工程”,全面推行狱务公开。再保守国家秘密的前提下,把现有条件下能公开的内容完全公开,这其中包括罪犯的日常考核、奖惩、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临时离监等执法活动的所有依据、程序、环节、标准等。对狱务公开的内容,利用广播、板报、专栏、报纸、自动查询系统、闭路电视、刊物等多种工具和手段,尽可能使每名罪犯和犯属都能知晓。通过狱务公开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有利于增强干警法制意识,提高执法水平,执法工作局面涣然一新。
三是接受社会有关部门和罪犯家属等各界人士的社会监督。
1.设立监狱长信箱,实行监狱长接待日制度。监狱长接待日和监狱长信箱是监狱领导掌握罪犯改造的第一手资料,解决罪犯及其家属实际问题的有效渠道,是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稳定狱内改造秩序的有效手段,也是监狱领导了解干警思想动态、掌握干警执行刑罚是否公正的重要途径。监狱领导与罪犯、犯属直接接触沟通,使监狱执法工作更容易赢得罪犯及其亲属的理解和配合,也更进一步完善了执法监督机制。
2.聘请社会知名人士,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为自我加压,监狱可在各级政府、人大、司法、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和监狱机关离退休人员中聘请精通法律、德高望重的人士作为监狱执法监督员。通过向他们汇报监狱执法情况,听取他们得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各界的执法监督。主动接受犯属的执法监督在罪犯亲属中聘请执法监督员,对监狱干警在执法过程中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加大了执法监督的力度。
3.监狱与传媒之间具有相互依存互动关系。监狱事业的发展,需要传媒的沟通交流及宣传鼓动,同时更需要群众的监督制约。而传媒对监狱的宣传监督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在工作运行中也需要监狱的配合支持。传媒作为舆论媒介,在社会与监狱之间构筑了沟通的桥梁;传媒作为舆论监督,在社会与监狱之间形成了制约机制。
4.完善硬件设施,在会见室安装狱务公开查询系统。为了方便罪犯家属对罪犯基本情况及改造表现的掌握,一些监狱在会见室安装了狱务公开电脑查询系统,犯属很容易查到狱内罪犯的情况和狱务公开的情况,增强了罪犯亲属与监狱及罪犯的沟通,对罪犯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对监狱的执法工作也能做到有效监督。
三、建章立制,狠抓落实,实现执法监督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建立健全执法监督的各项规章制度,是确保执法监督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为此,近年来,省监狱管理局、省属各监狱根据执法监督工作的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出台措施,建立了严密的执法监督防范体系。我省监狱系统依据《监狱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了《全面推行狱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减刑假释工作实施办法》、《刑罚执行工作考核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向社会做出改造罪犯工作的十项承诺,在省监狱管理局下发《河南省监狱管理局关于监狱、少管所检察室执法监督工作的暂行规定》的基础上,省第三监狱出台了《关于对狱务公开工作实施监督的意见》、《关于深入开展源头治腐工作的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的出台,目的是督导在执法监督工作中,要靠制度、用制度规范执法工作和各个环节,在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重要执法环节上建立起更加科学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
在建章立制的同时,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通过开展执法执纪专项检查活动,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并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依法规范罪犯收监、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申诉、释放、奖惩等执法环节的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受到了司法部的肯定。聘请执法监督员,定期对执法工作实行全面监督,受到社会好评,促进了公正执法。要进一步完善对权力的监督机制,要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及时调整和完善对权力的监督机制,进快制定《执法监督条例》等,切实解决监督工作中无法可依的问题,同时要从深层次问题着眼,对现行的法规制度进行清理、规范、配套和完善,在重视实体性法规的同时,加强程序法规的制定。
四、密切配合,整体推进,务求执法监督工作做出实效
执法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真正确保执法监督的效果。
(一)确保领导到位。执法监督工作的具体内容涉及面较宽,没有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是难以顺利开展取得明显成效的,加强领导要体现在各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体现在当源头工作涉及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的矛盾时,要以整体利益为重,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源头治理工作需要对利益关系做出新的调整时,要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该加强的加强,该调整的调整;当监督工作遇到梗阻和困难时,各单位领导要及时予以疏通协调解决。
(二)优化执法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监狱的执法环境日趋复杂,改造对象维权意识明显加强,这对监狱执法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创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牢固树立安全工作首位意识,进一步强化监狱各项职能,才能使广大干警在新形势下坚持不懈的掌好权、用好权,更好地严格、公正执法。执法环境优化了,那麽就更有利于执法监督,执法监督工作才能更到位,更有效。
(三)强化打击力度。要切实做到“两手抓”。一方面加大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对滥用职权、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必须从严惩处。要坚持“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党员干警在党纪政纪面前人人平等,任何违纪违法者都不能逍遥法外。同时要抓好权责追究制,把用权和责任结合起来,谁滥用权力,就追究谁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四)做到“三个结合”。执法监督工作即要重拳出击,保持强劲的力度,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之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现实的要求,体现时代的特征。这就需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监狱党委的中心工作相结合。要紧紧围绕监狱党委的中心工作,以监督促管理,以监督保发展,立足从查找现行体制、机制和制度中容易滋生腐败的问题入手,制定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是要与本单位执法工作紧密结合。要主动发现和抓住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督查和整改。三是要重视同干警、服刑人员关注的“热点”、“难点”相结合。对“热点”、“难点”问题要理清思路,认真对待,这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增强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拥护和不拥护、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正确与否的标准,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广泛接受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脚踏实地、真心诚意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正执行各项法律法规。
(五)重视整体推进。执法监督工作与廉洁自律、查办案件、法制教育等工作都需要结合起来抓,使之相互促进、互相补充,形成整体效应。我们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按照要求,整体推进此项工作。今后要进一步规范职权,强化权力制约,依法管好权力。我们要从保证权力规范运行和强化监督制约入手,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不断拓展执法监督工作领域和范围,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把监狱执法工作水平提升到新的台阶。
(六)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实现由过去单纯的职能部门的监督,转变为包括执法监督机关、社会各界、服刑人员及家属在内全社会参与的社会全面监督,二是变事后的监督为事前、事中的监督,以便把握工作的主动性,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性、严肃性,杜绝干警执法中办人情案、关系案。
(七)坚持常抓不懈。执法监督工作不是权益之计,而是一项常期的艰巨性任务。由于形势的日新月异,新的执法问题还会不断出现,我们一定要把执法监督工作作为一项常期而艰巨的工作长抓不懈。同时还要看到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尤其涉及体制、机制、制度上的问题,需要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执法监督工作要长抓不懈,持之以恒,达到提高队伍整体执法水平的目的。
(八)完善监督机制。目前少数监狱干警队伍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反映出缺乏有效监督的实质性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监督的形式主义和制度棚架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解决好严格监督问题。只有在不断完善监督机制、保守监狱秘密的前提下,将一切能公开的执法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公开透明的办理,才能防微杜渐,治标治本。
执法工作作为监狱各项工作的主线,执法监督工作将任重而道远。监狱执法队伍既要保持一如既往的热情,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时俱进的思路,更要不断完善自我,更新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执法水平,不断的完善执法监督的机制和措施,探索执法监督的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监督质量和效果,确保监狱公正公平执法,进一步树立监狱机关整体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李明初:《监狱监所现代化规范化管理实务全书》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年
2席治国:《监狱监所常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全集》远方出版社2004年
3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监狱改革与发展探索》工商出版社2003年
4张晶《监狱理论与实践》江苏省监狱管理局2004年
5司法部2004年第三十六号文件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