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解技巧
口译中的听解技巧
听解过程是口译过程的先导,如果听不懂或不能完整地听懂原语的意义,则口译便无从谈起。译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双语理解表达能力、丰富的百科、专业和情景知识等非语言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才能胜任口译任务。
在口译听解时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积极地听,对原语进行思维加工,分析原语的意义,综合原语的信息要点,以便顺利完成记忆、转换、表达的任务。听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自己的语言能力,还要有意识地调用自己的言外知识,包括百科、主题、场合知识。事先应彻底了解发言人的身份、立场观点、发言主题、场合和听众的类型。
口译听解所涉及的两大技巧为:识别主题思想和进行积极预测。主题思想识别可从句子和篇章入手。抓住句子的主干结构即主、谓、宾等。熟悉六种主要话语类型:叙述、论证、介绍、、礼仪、演说和对话。预测惯用语和词语固定搭配、讲话人的思路、整个话篇的论点和逻辑思维论证也就是语言和非语言预测。
在训练中应进行捕捉要点的训练,就是指抓住讲话的实质内容,而不是单个词语,因为不是语言本身而是通过语言感知的说话的意思才是口译的基础,口译时词语以每分钟150个词的速度输入人耳,没有一个词在头脑中能停留三四秒钟以上,七八个以上的词群决不能同时存储于记忆中。句子逐个消失,人们无法记住哪怕只有两分钟长的话语,然而人们却能在几小时之后仍然记起这两分钟话的内容。口译时不可能做到词语之间的完全对等,而初学者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词语而忽略了它们所表达的信息意思。因此口译听力训练时一定要训练捕捉要点,准确把握讲话者要传达的意思,既不能曲解也不能遗漏。训练方法可以采用放一段讲话录音/录像,然后用英语或汉语复述大意。复述时要求学生抓住讲话人的主题对讲话人所讲的要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既可以提高听力能力又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篇:访听解实施方案
榆 树 馆 社 区
“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工作方案
榆树馆社区为深入贯彻落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深入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工作为载体,构建全面感知、快速传达、积极响应的“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全面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一、社区普遍推行“一本、一会、一单”民生工作法,全面感知社情民意
一是规范社区民情日记制度。统一使用《社区民情日记本》,明确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站联系、服务群众和反应群众诉求的职责任务。按照社区专干服务管理网格化、精细化的工作要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成员、服务站工作人员按照一事一记、一日一反馈,对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反馈;社区服务站设立社情民意收集窗口,登记办事居民的需求、意见。
二是建立健全社区议事会制度。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居民代表、辖区单位代表、社会组织代表、驻社区科站队所代表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服务管理的议事决策平台,定期共商、处理解决社区民生工作,整合社区资源及时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是建立社情民意转交督办制度。社区通过民情日记收集汇
总的问题,对于能解决的,明确责任人尽快解决,并及时反馈至居民;对于不能解决的,填写《西城区社情民意转交督办单》,将问题转给街道相关科室解决,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至居民。
二、发挥社区党组织统筹辖区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健全三级联动“响应”机制
一是社工及时对接居民诉求。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居民反映社情民意的问题进行登记,协调相关工作人员办理,并限定办理时限
二是健全社区相关工作机制。发挥社区居委会统筹协调、整合资源、服务保障民生的平台作用,社区党组织主要领导召集辖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共议辖区发展和本地区民生重点工作,专题研究解决居民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对于涉及区有关部门解决的民生问题,居委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现场办公解决,并做好相关会议的记录;对于反映集中、关系复杂的重大民生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反映并及时反馈居民。
三、加强社区民生工作的统筹和督导,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一是定期召开专项工作座谈会。建立社情民意调查分析机制,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每季度对全区的社情民意进行收集、汇总、梳理、分析,对共性问题加强调研,对民生问题加强统筹,为领导及各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二是加强统筹共商解决民生问题。每季度召开社区“全响应”
工作联席会,研究制定相关工作问题,协调解决共性问题,并将有关社区民生问题的任务分解和解决落实情况反馈至管片社工。三是督促检查确保工作推进有效。由社区三套班子牵头,会同社区内单位及相关部门对“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第三篇:解几何题技巧
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的思路。
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
(2)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解题,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探索解题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这种方法是推荐学生一定要掌握的。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数学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少,关键是怎样运用,对于初中几何证明题,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用逆向思维法。如果你已经上初三了,几何学的不好,做题没有思路,那你一定要注意了:从现在开始,总结做题方法。同学们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你从结论出发。例如: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这是非常好用的方法,同学们一定要试一试。
(3)正逆结合。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同学们可以结合结论和已知条件认真的分析,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长法。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正逆结合,战无不胜。
第四篇:简历制作技巧全解
目录:
简历的成功秘诀
怎样写好一篇精彩的个人简历?
网络简历的不同类型
出色简历的七大法则
应届生制作简历要注意的事项
一、简历的成功秘诀
什么样的简历可以在上千份简历中获招聘人青睐:
1.求职目标清晰明确。所有内容都应有利于你的应征职位,无关的甚至妨碍你应征的内容不要叙述。
2.突出你的过人之处。每人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经历和技能,如你有演讲才能并得过大奖,你应详尽描述,这会有助于你应征营销职位。
3.用事实和数字说明你的强项。不要只写上你“善于沟通”或“富有团队精神”,这些空洞的字眼招聘人已熟视无睹。应举例说明你曾经如何说服别人,如何与一个和你意见相左的人成功合作。这样才有说服力并给人印象深刻。
4.自信但不自夸。充分准确地表达你的才能即可,不可过分浮夸,华而不实。
5.适当表达对招聘单位的关注及兴趣。这会引起招聘人注意和好感,同时可以请求面试机会。
更多简历技巧可以登录
二、怎样写好一篇精彩的个人简历?
全面深刻地审视自己、寻找独特的角度以及注重运用细节是必须注意的问题。
首先,千 万不要遗漏掉那些有用的和中肯的成就、经验等事实。
申请研读的学位越高,以往的科研、学术成果和工作经验等等就越是重要。许多申请者错误地认为自己发表的文章已经列在履历里面了,在自荐信中就不应该再提。其实,个人履历是一份完全不同的文件。它是对个人经历的一种简洁而全面的介绍,使得读者对申请者能够很快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自荐信则是需要(或是希望)读者仔细阅读的,它要介绍申请者的成就、抱负和个人品德。所以申请者不用担心内容上的重复。比如说到发表的论文,往往只提到一个题目。其实,写一篇科研论文往往是要付出巨大心血的。申请者起码应该用二至三个句子,说明这篇论文所代表的实验、实验用的方法、目的和获得的成绩。还应该说明通过发表这篇(或这几篇)论文,申请者在这一领域做出了什么贡献,获得了哪些思想方法、认识和科研手段上的提高。
还有的申请者犯的另一个错误是,他们把高中甚至更早的成就也不厌其烦地列在自荐信上。比如当上了三好学生、少先队长之类的。因为中国学生申请的学位最低的也是硕士研究生,大学时期的成绩或是随后工作上的成就更为贴切,也应该足以用作素材了。当然,少儿时期的成就,若是对随后的学术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的,这样提就非常妥当。
最好不提的还有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和其它一切容易引起争议的不同寻常的话题。有个别申请者在文件中提到了“上帝”这样的字眼,犯了西方社会宗教和学术分离的大忌。
最后一点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道路上的挫折没有必要讳莫如深。关键在于你是否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对待挫折并表现出这种积极的态度。
三、网络简历的不同类型
如果能在不同的时间、场合,用上合适的简历类型,肯定有助于你的求职。这里介绍几类网上简历:
1.时序型
这是最普通也是最直接的简历类型,即从你最近的经历开始,逆着时间顺序逐条列举个人信息。这种简历清晰、简洁,便于阅者阅读。一份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简历应包括目的、摘要、经历和学历等部分。按时间顺序写的简历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
·你的工作经历能很好地反映出相关工作技能不断提高。
·你有一段可靠的工作记录表明你获得到不断的调动与提升。
·你最近所担任的职务足以体现你的优势。
2.功能型
这是一种不太常用但往往很有效的简历。它强调你的资历与能力,并对你的专长和优势加以一定的分析和说明。工作技能与专长是功能型简历的核心内容。一份功能型简历一般包括目的、成绩、能力、工作经历以及学历等几部分。
你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功能型简历,它一般适用于:
·你的部分工作经历及技能与求职目的无关。
·你只想突出那些与应聘职务相关的内容。
·你是一个应届毕业生、退伍军人或者你正想改行。
·你的工作经历有中断,或存在特殊问题。
3.复合型
该型简历是时间型和功能型的结合运用。你可以按时间顺序列举个人信息,同时刻意突出你的成绩与优势。一份复合型简历一般包括目的、概况、成绩、经历和学历等部分。
复合型简历能最直接地体现你的求职目的。它一般适用于:
·你是一个应届毕业生、退伍军人或者你正想改行。
·你曾有过事业的颠峰。
·你既想突出成就与能力,又想突出你的个人经历。
4.业绩型
业绩型简历以突出成绩为主,因此一般将“成绩”栏直接提到“目的”栏后。一份业绩型简历一般包括:目的、成绩、资历、技能、工作经历以及学历等。
5.目的型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类型外,简历也可以完全根据求职目的来安排。只要适应于具体情况,目的型简历可以是上述类型中任意一种(一般多为复合型)。
目的型简历一般适用于特定职业的求职,对工作在特定领域的求职者较为有用,如教师、电脑工程师、律师等。
四、出色简历的七大法则
如同你每天都能看到五花八门的广告一样,招聘经理也是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简历。简历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如何让招聘官一眼就注意到你?缘何让招聘官相信你正是他们要找的“人才”,并产生进一步面试的想法?
作为权威的职业规划咨询机构,在刚刚结束的第10期JCP超级规划家培训中,向阳生涯专家带学员们破解了制作优秀简历需遵循的七大原则,现整理如下,供广大求职朋友参考。
十秒钟原则
当你的简历写完以后,权衡一下,是不是能够在十秒钟内看完所有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呢?顶级就业力专家闫岭认为,一般情况下,简历的长度以A4纸1P为限,简历越长,被认真阅读的可能性越小。高端人才有时可准备2页以上的简历,但也需要在简历的开头部分有简洁清楚的资历概述,以方便阅读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情况,产生进一步仔细阅读的愿望。
清晰原则
清晰的目的就是要便于阅读。就象是制作一份平面广告作品一样,简历排版时需要综合考虑字体大小、行和段的间距、重点内容的突出等因素。
真实性原则
不要试图编造工作经历或者业绩,谎言不会让你走得太远。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指出,大多数的谎言在面试过程中就会被识破,更何况许多大公司(尤其是外企)在提供OFFER前会根据简历和相关资料进行背景调查。但真实性并非就是要把我们的缺点和不足和盘托出。洪老师认为不可以撒谎,但可以选择突出哪些内容或忽视哪些内容,要知道优化≠掺假。
针对性原则
如果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公司和不同职位,你所提交的都是同样的简历,那么这样的简历所欠缺的就是针对性。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姑娘收到一封她感觉好像跟自己并没有太大关系的情书,你认为她还会考虑跟你约会吗?
“假如A公司要求你具备相关行业经验和良好的销售业绩,你在简历中清楚地陈述了有关的经历和事实并且把它们放在突出的位置,这就是针对性;如果B公司要求你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你在简历中描述了自己做过业余涉外商务翻译的经历,这就是针对性;假如C公司明确要求应聘者是上海户口,您在简历中说明自己是上海浦东区居民,这就是针对性。”作为资深的职业规划师,闫岭是这样解释针对性原则的。她认为不仅仅是简历,在写求职信、跟进信以及感谢信的时候,针对性都是十分重要的原则。
价值性原则
使用语言力求平实、客观、精炼,篇幅视工作所限为1-2页,工作年限5年以下,通常以1页为宜,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通常为2页。注意提供能够证明工作业绩的量化数据,同时提供能够提高职业含金量的成功经历。闫岭强调,最近5年经历重点突出,独有经历一定要保留,如著名公司从业、参与著名培训会议论坛、与著名人物接触的经历,将最闪光的拎出即可,不要过于详细描述,懂得适当留白。条理性原则
要将公司可能雇用你的理由,用自己过去的经历有条理的表达出来。闫岭透露,个人基本资料、工作经历包括职责和业绩、教育与培训这三大块为重点内容,其次重要的是职业目标、核心技能、背景概论、语言与计算机能力、奖励和荣誉,其他信息皆可忽略。
客观性原则
“我是个工作严谨、认真负责的人,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有着十分出色的工作表现”。在很多人简历中常能看到类似的句子。或许说的没错,但理智的HRD绝不会轻信这样的主观表白。所以,简历上应提供客观的证明或者佐证你资历、能力的事实和数据。如“2008年因销售业绩排名第一获得公司嘉奖”,或 “因为在某参展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而获得主管经理赞扬”。后者的表述其客观性明显比前者弱。另外,为了尽可能客观,简历要尽可能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我”。
简历需要优化但更重要的是内涵,在投递简历前一定要有明确的职业方向,这才是应聘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向阳生涯辅导过的数千位求职者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在写简历前并不知道自己的求职方向。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求职方向很困惑,因而在简历上不写求职意向或是写得太多,这都不可取。如果自己实在无法把握,可以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咨询机构帮助你尽快找出职业定位。
五、应届生制作简历要注意的事项
许多首次撰写简历的应届生往往容易蹈入误区。一份好的简历,既能全面反映求职者现状,又有严密的科学性,所以较能引起招聘者的重视。但如何通过简历来表达自己的特长,以引起招聘者的关注却不甚明了。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择业人员写好简历务必要注意“六忌”:
1.忌长篇大论、夸夸其谈。简历,顾名思义是简炼的经历,切不可篇幅过长,洋洋洒洒十几页,写的人费力,看的人费神,简历要精炼,使看的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否则,尽管你主观愿望很好,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反而会影响效果。
2.忌过于轻率、随心所欲。撰写简历是很严肃、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这样讲,一份高质量的简历是成功就业的前兆,撰写简历切不可轻率行事、信手拈来,应再三斟酌、反复推敲,在应聘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写好简历或打好腹稿,该写的写清,不该写的删除,扬长避短,做到写的简历合式、合格、合理、合意。
3.忌笔迹潦草、错字别字。有的人写简历为了图快,字写得龙飞凤舞,尽情发挥,看这样的简历如同看天书,看都很费力还有何兴趣可言?有的是在打印、复印时不注意质量,掉行漏字,而漏、掉的恰恰又是关键的字句,很可能是一失字成应聘恨。错字、别字都是可以克服的缺陷,因为粗心大意而痛失良机那真是太不合算了。
4.忌虚假不实、前后矛盾。简历是较真实地反映自己学历、经历、技能和成就的重要自述,如果凭空捏造,或夸张、虚假的成分太多,与本人真实情况大相径庭,即使一时得逞,也总会露出马脚,前“功”尽弃不算,还可能封闭其它的成功通道,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5.忌稀奇怪异、生癖花哨。有的求职者为了给自己的简历生辉、增色,把大量的花哨、华丽的词句堆砌在一起,或大量的使用成语、俗语,有的人甚至于自己去创造成语,却不知有时会弄巧成拙,给人有画蛇添足之嫌。还有些人喜欢在简历中用些生辟的字、句或喜欢用些繁体字,本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孰不知有时适得其反。
6.忌方向不明、条理不清。这是很重要的一条,一篇写得好的简历,必须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布局必须合理,逻辑不能混乱。是应聘“会计”还是“文秘”或者“物业管理”,全篇都要围绕一个主题,不要一篇简历看下来,人家还不知简历作者究竟适合和想要做什么工作,主要的可以多写些,次要的可以少写、不写。应层次分明,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层层入扣、层层达意。
第五篇:英汉翻译解说及高分技巧
英汉翻译解说及高分技巧
一、英译汉概要
1、命题思想
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中,英译汉一直是许多考生比较薄弱的环节。众所周知,语言能力中的听、说、读、写是四项基本技能,而翻译则是一门艺术,它要求译者将一 种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透彻地理解原文,还要忠实、准确、通顺、完整地把原文的内涵再现出来,只有符合这些要 求,才能在考研中的英译汉部分取得满意的分数。因此,首先要对英译汉部分有个整体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备考时方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命题方式
大纲明确指出:英译汉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画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英译汉部分的试题为5个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3、近年试题的命题范围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译汉文章的选材是有一定范围的。大致说来,题材均与文化、教育、心理学、经济、科技等内容相关,比较中性,没有过多过偏术语,体裁一般是议论文。下面所列的是近八年来英译汉试题的内容:
1996年 科学研究在不同领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1997年 人们如何对待动物是否涉及首先问题
1998年 宇宙的新发现
1999年 历史研究的方法论
2000年 政府发挥其社会经济职能需要专家的协助
2001年 未来学家对未来几十年科技发展及其对社会影响的预测
2002年 有关行为科学的研究问题
2003年 有关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文化概念
2004年 语言结构和思维过程之间的关系
2005年 电视与传媒
2006年 知识分子的定位
2007年 法律知识对记者工作的重要性
从上面的试题范围来看,英译汉考查的是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的理解力和翻译表达能力。英译汉越来越注得测验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 力,试题难度也在逐年加大。考生要想在英译汉部分拿到高分,就需要在平时广泛阅读各种专业的文献,扩大阅读量,拓展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多多练笔,进行翻 译实践的操练,掌握必要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在整体上提高翻译能力。
4、试题的命题特点
在考试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考生的词汇量很大,对句子的每个英文单词都认识,但翻译出来的句子却不够理想,特别是在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和汉 语表达上欠通顺,与参考答案的标准相去甚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我们认为考生若能了解英译汉试题的特点,对常见的形式有所把握,做到心中有数,这 对成绩的提高非常重要。下面是对近几年的考研真题的分析,归纳出三个特点,希望对考生能有所启示。
1)句子较长、结构复杂、内容抽象
《大纲》要求,英译汉画线部分的5个小题的总字数约为150词左右,这样一来,每个小题词汇量的平均约为30个。近几年的试题都符合这一要求。
【例如】
It applies equally to traditional historians who views history as only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riticism of sources, and
to social science historians who equate their activity with specific techniques.(1999年试题)
解析:整个句子共有30个单词,结构比较复杂。整个句子是由一个主句、两个定语从句组成的主从复合句,主句的基本结构是 “It applies equally to …, and to …”;由两个who引导的定语从句均修饰historians;applies equally to, 此处应理解为“同样存在于”,而不应译作“同样适用于”;两个短语是定语从句中的view … as …和equate … with …;为了句子表达平衡的需要,可先译主句,然后再译两个定语从句的内容,用“前者……,后者……”表示,避免重复,这样译出的句子结构清晰明了,易于接 受。另外,结合上下文,it指的是“此种廖误”;their activity指的是“历史研究”,不宜直译为“他们的活动”。
译文:这种谬误同样存在于历史传统派和历史社科派,前者认为历史就是文学界内部和外部人士对各种史料来源的评论,后者认为历史的研究是具体方法的研究。
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ed manner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2003年试题)
解析:整个句子共有35个单词,是较难把握的一个句子。这是对社会科学的概念做出的一个论述,因而译成汉语时要体现出判断句的结构来。英文原句中第一个 that是一个指示代词,而并非连词,没有引导一个表语从句,这是首先要认清的地方;其次要知道由which和第二个that引导的两个定语从句分别修饰 branch和manner,翻译句子时先处理主句,然后重新组织后边的修饰成分,这样显得通顺、自然。
译文:社会科学是知识探索的一个分支,它力求像自然科学家研究自然现象那样,用理性的、有序的、系统的和冷静的方式研究人类及其行为。
2)对画线部分句子的理解需借助上下文
“上下文”通常指原句中内容之间的联系、语义之间的关联、语法项目之间的呼应。考生在进行英译汉翻译时只有在通读全文的前提下,才能准确地理解并译出画线 部分的句子。在语法层面上,借助上下文比较常见的是确定代词的所指和省略句的补全。有的地方需要补加词汇语义更加明晰,有的地方又要去掉些重复的词汇使句 子更加精练。
Actually, it isn’t, because it assumes that there is an agreed account of human rights, which is something the world does not have.(1997年试题)
解析:句中的it是指上下文中的Do animals have right? 这句话。只有理解所指才能准确地译出原意,结合上下文,用“这种问法”译出,既明确了it所指的内容,又增加了译文的连贯性,从而给人以明确和通顺的感 觉。另外,句中的which是指that there is an agreed account of human rights,翻译时有必要重复一下which指代的内容,使句意表达更明了。
译文: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种问法是以人们对人的权利有共同认识为基础的,而这种共同认识并不存在。
When that happens, it is not a mistake: It is mankind’s instinct for moral reasoning in action, an instinct that should be encouraged rather than laughed at.(1997年试题)
解析:本句在翻译时要搞清楚前半句that所代表的内容,这就需要借助上文。In action可译为“在活动在起作用,在运转”。An instinct是mankind’s instinct的同位语,翻译时要进行补充说明。
译文:这种反应并不错,这是人类用道德观念推理的本能在起作用。这种本能应得到鼓励,而不应遭到嘲弄。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this requires varying measures of centralized control and hence the help of specialized scientists such as economists and operational research experts.(2000年试题)
解析:本句中的主语为代词this,指前文中提到的governments throughout the world act on the assumption … 这件事,虽说不必全部译出,但考生应理解其所指,这有助于掌握全句的意思。句子的宾语是由and连接的measures和the help。
译文:在现代条件下,这需要程度不同的中央控制,从而就需要获得诸如经济学和运筹学领域专家们的协助。
3)句子中的词汇一词多义的情况较多
英语词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相当普遍,这就需要考生根据句子的内容或上下文去判断准确的意思,进行取舍,而不要想当然地望文生义,造成误解。
【例如】
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s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1999年试题)
解析:句中的discipline一词通常指“纪律;训练;惩罚”等,但也是“学科”的意思,虽不常见,但句子的上下文告诉我们译成“纪律”是肯定行不通的。
译文:人们之所以关注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因为史学界内部意见不一,其次是因为外界并不认为历史是一门学问。
Some philosophers argue that rights exist only within a social contract, as part of an exchange of duties and entitlements.(1997年试题)
解析:本句准确翻译的关键在于对一些词语的正确理解。动词argue常作“争论,争辩”,还可引申为“(坚持)认为,主张”;contract一般意为 “合同”,但因与social连用,通常译为“社会契约”。Duties和entitlements分别译作“责任或义务”和“权利”,连在一起可译为 “责与权”。
译文:有些哲学家论证说,权利只存在于社会契约中,是责与权相交换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