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3 03:1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小编推荐)》。

第一篇: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小编推荐)

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3-10 15:02:00 ]作者:乔虹编辑:studa20

[摘要]和谐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新选择。它是在传统发展观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体现了新时期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分析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关系和内涵,有利于在实践中贯彻新的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创新

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发展观念支配下进行的,发展观念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对发展战略、发展过程及其结果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要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靠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它的提出为中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确立了指导性原则。毫无疑问,像以往的发展观的演变一样,和谐发展观是在对传统发展观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观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观

(一)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追求无限的经济增长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不仅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而且人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挑战。由此,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有多种定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与她所主持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接受。当然,由于本文是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多的是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定义。巴贝尔的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静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皮尔斯的定义为:“自然资本不变前提下的经济发展,或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世界银行在1992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中称,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和审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总之,关注资源的代际配置,关注福利的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定义的共同特点。

从以上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来看,可持续发展观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原则:一是肯定了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因此,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十分重要。二是揭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三是提出了“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人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资本,包括环境资本。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代内公平”是指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局限性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以来,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效果上都不显著。“世界上没

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真正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去实实在在地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更没有人宣称已经取得了成功。”这主要源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空泛性和不全面性。在经济学领域,主流经济学与非主流经济学都对可持续发展进行过研究。但主流经济学把可持续发展看成治理外部性,非主流经济学中的福利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只是从某些局部问题的治理入手来研究,没有统一到发展方面。并且经济学理论上的资源和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不可计量性使可持续的研究也遇到了棘手的理论难题。在实践上,工业化和市场化培养了人们的贪婪动机和征服手段,从而危及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如何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问题,就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和谐发展观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二、和谐发展观

和谐发展的核心是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和谐发展是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与动力系统中,需要根据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环境在驱动发展的各要素及其组合之间进行平衡与协调,使经济社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有三项基本特征:首先是“各明其位”,即各种要素、各种成分、各个局部都要明确各自在统一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其次是“各得其所”,即各种要素、各种成分、各个局部要在统一整体中构成一定的关系,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再次是“各尽所能”,即各种要素、各种成分、各个局部要在统一的整体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使整体呈现和谐、稳定和有序的状态。所以和谐发展是发展的目标和阶段、发展的主体和客体、发展的内外环境、发展的软硬条件等方面的和谐。从发展概念讲,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的统一;从发展本质讲,是坚持生产力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从发展社会角度讲,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协调;从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讲,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发展;从发展动力讲,是坚持理论、体制、科技、管理创新的发展;从发展效果讲,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从发展趋势讲,是上述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和指向是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要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各个社会阶层群众的利益要求;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注重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合理利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浪费资源、破坏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和谐发展观中,和谐和发展是内在的统一体。即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我们谋求发展,但发展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所在,发展仅仅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过程,发展要通过阶段目标来实现。现阶段我们所主张的发展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离开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目标,发展就失去了目的和意义。在发展基础上的和谐社会,体现了追求“和谐的发展与发展的和谐”的境界,即在发展中寻求和谐,在和谐中实现发展。

三、从经济可持续发展到和谐发展:新时期发展理论的创新

(一)体现了发展观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发展理论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立足于现实,把握时代脉搏,才能真正回答好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基本问题。

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以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党从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有了经济的增长、政治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还不够,还必须重视社会建设。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建设,不仅使现代化建设走向误区,而且反过来会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推进三大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关注社会问题。三大文明建设的成果要体现到社会和谐发展上,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进发,让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体现出“和谐的发展与发展的和谐”的新境界。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加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二)和谐发展观更加注重人本性和目的性

只见物不见人,以物为发展的目的,曾经是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理论误区。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的,即只有明显的生产的量的增长,而没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等等的明显的进步和质的提高,相反却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恶化、分配不公、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危机。这促使人们从经济发展等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简单化思维中走出来,从增长热中冷静下来。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逐渐把发展观的视角从“物”转向了社会,并进一步转向了“人”,转向了人们需求的满足和人的发展。1983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著作《新发展观》一书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联合国从1992年开始,每年发表一份不同主题的《人类发展报告》,并且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更为注重人类发展指数(HDI)的演变。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公平性原则,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还要保证后代发展的能力。但它没有明确发展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而且把“以人为本”提高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这既是借鉴了国际社会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结果,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深刻教训的总结。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抓住“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这个根本,它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和目的,是对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发展依靠人,发展为了人。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和谐发展观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我国学者李成瑞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观是由一维(经济)发展观,到二维(经济、社会)发展观,到三维(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观的。那么,我们现在看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发展理念应该是四维的发展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尽力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发展的永续性。但它也仅仅是强调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并未涉及更多、更深层次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问题。和谐发展理念继承了可持续发展观对发展后果和代价的反思和重视,并改进了其未将其他社会问题考虑进发展内涵的局限性,实现了由三维发展观向四维发展观的飞跃。首先,和谐发展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在发展的目标上,以发展内涵的全面性为出发点,要求在发展中兼顾整个社会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发展的衡量机制上,以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面性的指标为衡量发展的标准。在发展的内容上,强调

既要考虑经济指标的增长,又要考虑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结构完善、文化的繁荣、收入分配的改善;在发展手段上,强调提高发展能力,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循环再生能力;在发展的后果上,强调低代价发展,既要实现发展的代内公平,又保证发展的代际公平。其次,和谐发展是协调的发展观。它强调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协调性,在发展中强调“统筹”和“协调”的原则。而可持续发展只是考虑发展与环境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协调关系,但并未明确具体操作中经济、社会、环境、政治之间的协调关系。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五个统筹”,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第二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

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生态观;可持续发展

【摘要】马克思的自然观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两部分内容,自在自然能够不断地向人化自然转化。资本主义制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类社会内部正常的新陈代谢关系的断裂,而可持续发展则是恢复的必要条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过去即现在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充分肯定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人类社会。

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国内外主流意识形态都提出了保护自然的口号,但却对什么是自然、为什么要保护自然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等基本问题缺少科学而理性的认识,以致某些绿色运动组织所提出的“回到自然”的思想以及其所提倡的某些生物伦理和环境伦理都沦为绿色乌托邦,在资本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面前变得不堪一击,甚至最终都成为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附属品,成为自然环境继续恶化的绿色帮凶.人类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界,重温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无疑会有重要启迪。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自然包括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为自在自然;其二为人化自然。自在自然包括人类历史之前的自然,也包括存在于人类认识或者实践之外的自然。人化自然则是指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自然,也就是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对象的自然。马克思强调人化自然,但并没有忽视和否认自在自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强调:“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与此同时,马克思也承认存在于人类历史之前以及存在于人类认识和实践之外的自在自然:“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在其中生活的那个自然界,也不是那个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说来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并且,马克思在强调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始终承认自在自然的优先性: “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马克思在此不仅强调了自在自然对人化自然的优先性,而且指出了自在自然在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向人化自然的转化,强调了人化自然对人类认识和实践的优先性和基础性。

绿色运动所提出的“回到自然”中的“自然”实际上就是指马克思所说的“自在自然”,而“回到自然”就是让人类返回到洪荒远古时代的食物链结构,以使人类与动物和植物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从

而重新建立某些具有空想的生物伦理和环境伦理秩序的“自在自然”,这就是生态中心主义的本质内容。岂不知也只有人类才可以提出“生物伦理”和“环境伦理”这个问题,离开了人类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界中的一切顿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因此,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这种自然既包括自在自然的历史优先性,也包括人化自然的物质基础性。同时,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凸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反对生态中心主义的鲜明特征,它清楚地回答了人类所要保护的自然是人化自然而不是自在自然。自在自为的自然界处于人类认识和实践之外,根本谈不上保护和如何保护的问题。一旦绿色运动成功地“回到自然”之后,这里的“自然”也就进人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领域,成为人化自然的组成部分。其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回答了为什么要保护自然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强调人化自然对人类的实践意义,马克思关注的是“现实的自然”,也就是“人化的自然”,因为,离开了以人类劳动为中介的人类与自然的实践关系,任何自然的存在也就失去了以人类生活为判断尺度的存在意义,因而也就不会存在人类如何保护自然环境这个问题。在马克思虽然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主体性和自然对人类的有用性,但是,他的人化自然观既不支持对自然的征服也不赞同对自然的破坏,而是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一方面,人类自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自身的一切都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自然又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条件

下的异化劳动时,清楚地表达了上述观点:“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因此,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既强调人类的主体性,也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性,而正是人类的主体性和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性要求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环境。

二、新陈代谢断裂是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直接原因

既然人类与自然具有统一性,那么人类又是如何自觉不自觉地破坏了自然环境或者自己的无机身体呢?马克思创造性地通过新陈代谢这个生物学概念分析了人类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类社会之间的新陈代谢断裂现象,从总体上回答了生态环 境危机之所以产生的微观机制和根本原因。新陈代谢最初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指生物体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化学物质的合成和降解而不断进行物质更新和能量交换的过程。马克思无论在英文还是德文中都准确地使用了“新陈代谢”这个概念,并创造性地将其从自然科学领域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使新陈代谢概念成为贯穿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物质变换”和“新陈代谢”,其实就是“新陈代谢”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两种不同翻译。马克思不仅在分析资本主义农业等自然科学问题上使用新陈代谢这一概念的自然科学属性,以揭示资本主义农业对土壤养分的掠夺;而且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劳动、价值、货币和商品以及由此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等诸多领域都贯穿使用了新陈代谢这一概念的社会属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有

机统一性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马克思的新陈代谢理论具体陈述如下: 第一,马克思运用新陈代谢概念分析了资本主义农业对土地的掠夺。马克思除了直接通过新陈代谢概念揭示了资本主义对“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的破坏之外,还在《资本论》第三卷分析“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时继续论述道:“大土地所有制使农业人口减少到不断下降的最低限度,而在他们的对面,则造成不断增长的拥挤在大城市中的工业人口。由此产生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中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因而,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从生态学原理上提出了新陈代谢发生断裂是造成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直接原因。

第二,马克思创造性地将新陈代谢概念运用到社会领域,将人类与自然的有机整体关系具体化为新陈代谢关系,而劳动则是这种新陈代谢关系得以正常进行的动力和载体。因此,“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马克思进一步将新陈代谢概念运用到社会领域,通过资本主义商品这种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入手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三,马克思明确指出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新陈代谢断裂的根本原因。“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

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正是这种规律使资本主义社会逐渐产生了两大根本对立的阶级,这两大阶级无论在自然科学的属性上还是社会科学的属性上都因为资本循环受阻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总之,马克思的新陈代谢观念贯穿其对资本主义分析的整个过程和几乎每一个领域:新陈代谢的断裂导致了土地养分的流失;新陈代谢的断裂导致资本主义商品流通的中断;新陈代谢的断裂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基本对立的阶级;新陈代谢的断裂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总爆发。虽然在马克思的时代并没有发生像当今社会一样严重的生态危机,但是,马克思通过新陈代谢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所进行的分析,不仅揭示了生态危机得以产生的自然和社会机制,而且清楚地预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从经济危机向生态危机转化的可能性。在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冲动下,从剥削劳动财富转到掠夺自然财富是资产阶级的必然选择,而从经济危机转向生态危机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结果。

三、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1.“可持续性发展”概念的提出

“可持续性发展”概念是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和1981年《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明确提出的。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界定。90年代以来,又有一些补充和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遵循的原则等等。从广义上说,“可持续性发展”可以定义为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战略。可持续性发展是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本质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共荣,而不是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发展的目标。

2.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

早在1994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通知。其鲜明特色是: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体现新的发展观,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经济过渡到集约型经济;把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列为战略重点;突出表述了中国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战略;注重全球环境与发展战略的协调。江泽民在1995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12种重大关系,其中专门论述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出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

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止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进一步提出,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最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其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4]

3.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就是“努力寻找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马克思早就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整体。所谓人的肉体生

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的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人与自然整体性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因素。人包括在自然界的整体之中,对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种群以及地球上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重视,对于生态平衡和自然界整体性的充分重视等等,都是可持续性发展所要求的,也是现代生态自然观所要求的。但是自然界的供应和承受是有限的,所以人的能动性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这就要求人们更深刻更普遍地认识自然规律,更自觉更严格地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换句话说,尽管人类具有主体意识,具有改革自然的巨大能力,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绝不能违反自然界的生态规律,超越对生命网络的普遍联系、协同一体的依赖。

我们绝不能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必须走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方案,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性发战略,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与现代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看成是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充分肯定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倡导人类应该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与繁荣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整个地球的进化施加定向的影响,使其更有利于生态平衡。人类和自然是同等重要的,只有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唐晓勇,试论马克思注意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2):195-196.(6)李绍波,韦秋杰,论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J]世纪桥;2010(19):5

第三篇: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无论是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对发展问题都非常关注,并且根据我国的发展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论断,那么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当然在我们急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问题,科学发展观根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我国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所以可以这样说,没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奠定基础,也就没有科学发展观。而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极大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发展思想,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需要,明确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所

十六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党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说他们有很大的共同之处,都是为了使中国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帅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是我们做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的要求和实现的途径。

科学发展观按最一般的理解指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观。现在我们所说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特指概念或者说是一个特称概念。它专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如果从我们上面说的广义的科学发展观理解,凡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有利于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应当说都是科学的发展。

那么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讲,要做到科学发展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以说这就是对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界定。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精神就是为了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那么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这对于没有实现温饱的地区是完全适用的。欠发达地区虽然和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上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然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对于解决温饱问题意义尤为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再走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成果。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精神就是为了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那么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这对于没有实现温饱的地区是完全适用的。欠发达地区虽然和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上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然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对于解决温饱问题意义尤为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再走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成果。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精神就是为了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那么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这对于没有实现温饱的地区是完全适用的。欠发达地区虽然和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上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然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对于解决温饱问题意义尤为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再走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成果。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建设,体现为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分阶段的、有层次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个远比建设全面小康更长期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状态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需要,这样,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符合时代需要和现实要求。

再走那种“先 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成果。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精神就是为了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那么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文化发 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这对于没有实现温饱的地区是完全适用的。欠发达地区虽然和发达地区在经济 发展程度上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然对于欠发 达地区而言,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对于解决温饱问题意义尤为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再走那种“先 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成果。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精神就是为了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那么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文化发 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这对于没有实现温饱的地区是完全适用的。欠发达地区虽然和发达地区在经济 发展程度上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然对于欠发 达地区而言,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对于解决温饱问题意义尤为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再走那种“先 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成果。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建设,体现为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分阶段的、有层次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 重要任务,也是一个远比建设全面小康更长期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 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状态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需要,这样,和谐社 会的建设才能符合时代需要和现实要求。


第四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发展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发展

经过我搜索大量的文献,总结出生态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环境可持续是系统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自然环境可持续是系统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社会环境可持续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者结合, 并同时并进。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首要的工作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协调和缓解彼此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不能只强调发展城市经济,而放任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也不能单纯追求优质的城市生态环境而降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治理“三废”的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工业布局合理、产品生产的高质量、人口适度发展、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有效利用等等,与社会经济问题密切相关。具体地讲,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要根据城市环境容量,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提高控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能力,确保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要转变发展模式、更新发展观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社会经济效益,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减少城市生态失调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效地把人类和动植物的废弃物回到土壤,把工业废弃物分别加以分解或再生,以保持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和支持郊区农业发展,降低经营成本,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还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我国农业作为传统的第一产业, 历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受到的污染和破坏比较普遍, 农业环境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素, 主要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环境, 农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要素的影响另文讨论, 本文主要讨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以期引起重视, 求得正确的解决途径。

第三、西北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工程院于2001年初启动了“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咨询项目,经过考察、研究,完成了“西北水资源”项目综合报告。报告提出:为了保证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支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思路,以及10"项战略对策。

西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地方的水土资源已经过度开发,生态环境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地方已呈现生态危机。在今后的大开发中,如何在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使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对于西北地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经过对各方面问题研究后认为,只要坚决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坚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并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是可以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条件在10年内使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此,提出了10项战略措施,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提高用水的效率与效益。这不但需要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更新观念,调整结构,提高水平;也需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端正认识,调整规划,完善政策。“西北水资源”项目综合报告的目的,是希望就以上问题,推动各方面取得共识。

第四、海岛旅游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海岛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特有的海洋文化和丰富的海鲜产品等特性吸引了大量游客。目前,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持续衰退,海岛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岛屿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岛旅游业已成为许多海岛地区的支柱产业,海岛旅游开发是解决一些海岛传统产业衰退,发展海岛经济的重要选择。然而,由于海岛生态环境脆弱,大量游客的涌入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缺乏控制及过度发展下,游客的游憩质量将下降,旅游目的地本身相对自然、独特和真实的优势将逐渐丧失,这对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冲击。

目前,海岛旅游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有关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成为焦点,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海岛旅游发展模式比较、海岛旅游环境负荷评估(生命周期法)、海岛旅游活动中交通环境影响评估(生态足迹指标)、可再生能源与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海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法等;国内有关海岛旅游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无居民海岛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海岛开发利用风险评价、海岛旅游主体功能分区评价等。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对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较系统评估的研究成果较少见。本文基于生态足迹思想方法,构建了海岛旅游生态足迹模型,提出了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评估框架。

[1]杨士弘,郭恒亮.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4(1):74-83

[2]张晓辛,付锡敏.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可持续发展,2006

[3]刘音.我国农业环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2.[4] 钱正英.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专题研究,2003

[5] 肖建红, 于庆东等.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评估[J].地理学报,2011,66(6):842-852

第五篇:和谐发展(范文模版)

“和平”双拥共建军民共创和谐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双拥共建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 本报记者 宋天平/文

编者按:双拥工作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简称,双拥工作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富有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在解放战争时期,双拥工作所形成的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军民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通力合作,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相互促进,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稳定中密切配合,在抗御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疫病中并肩战斗,军政军民团结显示出了强大力量。
进入21世纪,我党我军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双拥工作如何与之适应、创新发展、彰显作为,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日前,我们走进北京市双拥模范街道———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采访了街道办事处主任靳云华、副主任莫巍,深入了解和平里街道双拥共建工作的传统、传承、创新与发展,以及在开创“和平、和谐、互动、双赢”新局面的积极探索!
和平里街道位于北京东城区北部,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占东城区总面积的1/4),是中央市属党政机关和部队相对集中的区域之一,党政机关和大型企事业单位达424个、部队12个;下辖26个社区中,总政、黄寺、人定湖社区是以军人军属家庭为主体的社区。双拥共建是和平里地区一直保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多年来,和平里街道及辖区部队、中央、地方各单位始终把双拥共建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平里街道曾多次被北京市和东城区授予“北京市双拥模范街道”、“首都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东城区双拥模范街道”等光荣称号;辖区内的总政直工部管理保障局、安德里社区曾荣获“全国双拥先进单位”称号;原安德里社区居委会主任、全国拥军模范姚金兰大妈,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7年以来,和平里街道双拥共建工作以迎奥运为牵引,以争创双拥模范城为动力,在多方的配合下,双拥共建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形成了军政共建、军民共建、军地和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
发挥优势,完善制度,建立双拥共建工作长效机制
完善工作机制,对双拥共建工作发展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的意义。和平里街道根据现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双拥工作长效机制,从健全组织、制定规划入手,构建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以人为本的双拥共建活动机制和国防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一、健全组织,制定规划
和平里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工委、办事处领导和国家人事部、劳动部、林业局、总政、总参二部、神华集团、中化供销总公司等辖区内党政军机关单位及部门领导参加的“双拥共建领导小组”,街道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并随着各单位的人事变动,及时对双拥共建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充实。根据新时期双拥工作的特点及和平里地区的实际,制定了街道双拥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完善了街道双拥共建工作制度,为双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二、定期座谈交流,及时沟通信息


和平里街道双拥共建领导小组每年定期组织召开两次由驻地党政军单位领导参加的军政座谈会,军地双方交流沟通、介绍经验,探讨下一

步双拥工作的任务和重点。驻军单位也根据自己的实际分别召开由驻地附近单位领导及街道工委、办事处领导参加的军政座谈会,形成了一个长效的交流沟通机制。和平里街道通过向驻地党政军机关发放联系卡,在搜狐网上开办“和平里街道四个服务”博客来加强信息沟通;总政管理保障局、北京卫戍区四团、武警黄金指挥部在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邀请街道领导到部队与干部、战士共同畅谈、重温军民共建协议书、通报双拥共建办实事落实情况,形成双方互动的良好局面,取得了互动双赢的效果,进一步夯实了双拥工作的基础,为街道做好双拥共建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

三、以人为本,突出特色


关心远离家乡战士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坚持开展“评选拥政爱民好战士活动”是和平里街道双拥工作2004年的一个创新举措,也是此后每年的重要活动。这项活动深受部队首长和战士的欢迎,每年评选活动中,都要召开表彰会,颁发奖章、赠送纪念品、给战士家乡政府发送感谢信,鼓励士兵在部队这所大学中学军事、学技术、学文化,积极参加拥政爱民活动,使和平里街道成为官兵生活的乐园、成长的学校。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在建军80年联欢会上开展了“百家单位齐拥军”活动,和平里街道和驻地单位为部队基层连队赠送了电视机、空调、洗衣机、自行车及生活体育用品,价值10万元。同时开展了“百名拥政爱民好战士”、“拥军优属先进单位”、“拥政爱民先进单位”表彰活动,并为战士们献上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

四、开展国防教育,营造双拥工作氛围


双拥是培育社会公德的重要阵地。爱国主义、国防观念和尚武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有国必防,无军不安”是大家的共识。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形势和台湾形势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忧患意识,有利于促进双拥工作的开展。
和平里街道通过报告会、展览、参观和参与等形式将国防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和平里街道坚持每年都要在机关、社区和中小学校举办国家安全形势报告会,并组织开展国防知识学习;充分利用每年的国防教育日和宣传日开展国防法规宣传;在三年内,组织机关干部参观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旧址、红军山纪念碑、瞻仰了延安宝塔山;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组织机关党员和社区老党员、优抚对象近500人到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伟大胜利》展览;在《国防教育法》颁布五周年之际,开展了以“忆红军长征历史,颂党爱国拥军”为主题的国防教育活动;在2006年除夕夜,针对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改为限放的要求,开展了军民除夕同值勤,欢天喜地过大年活动。
双拥共建是和平里优良传统。街道工委、办事处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所构建的具有和平里特色的双拥共建工作长效机制,不仅为双拥共建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同时也是新时期双拥共建工作的积极创新与大胆探索。
社区为载体,活动为纽带,双拥共建育硕果
实践证明,只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服务保障机制,才能使双拥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双拥工作不断发展。和平里街道从大局着想、从小事做起,以社区为载体、以活动为纽带,将双拥共建工作落在了实处,育出了硕果。

一、从大局着想,从小事做起


拥军优属工作关系到军队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和平里街道每年都积极想方设法安置转业干部和随军家属,千方百计为部队解决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目前,街道干部中有近1/3来自于转业干部军人。三年来,街道积极

协调各有关单位,为20多名部队干部解决了孩子入托、入学问题;筹措资金为连队配发自行车、洗衣机、DVD机、DVD光盘等物品,为官兵提供了方便;积极创造接收军退干部、军队退休工的条件,做好各项服务,为他们发放过节慰问品和防暑降温用品,并形成一项制度,还定期组织他们外出参观、游览,使他们愉悦心情、安度晚年。2006年,和平里街道被评为“北京市军休工作先进单位”。

二、以社区为载体,积极推进双拥共建工作


坚持深入持久地开展具有时代特色、富有和平里特点的群众性双拥活动是和平里街道双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德里社区是双拥共建的典型,兵妈妈姚金兰每年都要组织社区18个双拥大联组成员到良乡新兵训练基地慰问,送彩电、图书、光盘、水果、体育用品、洗涤用品、毛巾等,参加慰问活动的领导还主动拿出自己的手机,让新兵给家乡的父母打电话,通过“小小手机传亲情”,让新兵们感受到来自第二故乡政府和人民带给他们的真情实意,鼓舞了士气,增加了他们保卫首都的信心和决心。为了使官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耻观,姚大妈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的“八荣八耻”的要求,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亲身经历,给新战士讲述了一堂生动的中华传统美德课,姚大妈朴实而又感人的话语,使在场的官兵深深体会到了知荣辱的重要性。
每年在新兵下连不久,柏林社区都要组织迎新兵慰问演出,组织社区文化团队并邀请专业文艺工作者为战士表演精彩的节目。“八一”建军节,又为部队战士送去慰问品,使远离家乡的小战士感受到了和平里地区居民群众的关怀和温暖,体会到了第二故乡的鱼水真情。
黄寺、总政、人定湖社区是以军人家庭为主体的社区,他们把对军人的热爱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平时组织大妈大嫂到连队为官兵洗衣缝被,节日共同搞联谊活动,件件实事凝聚着社区军民的深厚情意。

三、以活动为纽带,共驻共建促双拥


近年来,街道举办了和平里地区军警民共建20周年成果展,进军营、入社区巡回展览,展示双拥共建成果、增进军民鱼水真情。组织法律知识讲师团,进军营为战士们宣讲法律知识,提高战士的法律知识素养。请著名音乐人孔太到部队讲自己的成材之路,引导部队战士自爱、自尊、自强。组织开展登香山比赛,增强战士的拼搏、战斗精神。与部队共同开展“同为社区添绿色”植树活动,为拥政爱民增添亮色。举办“夏日文化广场”、“警民共建平安社区”消夏晚会,深受官兵欢迎。组织百名战士游览王府商业街、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天安门广场,让战士们感受首都北京的发展变化。在建党85周年之际,组织驻地部队战士参加“党啊,亲爱的妈妈”演唱会,军地共同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共同牢记党的宗旨。
2005年,举办和平里街道第一届“营造军地和谐环境,共唱文明礼仪歌曲”军民共建杯卡拉OK比赛,在比赛过程中,还穿插了文明礼仪知识问答,战士们踊跃回答,不仅让战士们更多地掌握了礼仪文明知识,使台上台下形成互动。2006年组织驻地部队官兵参加“弘扬奥运精神,树立文明风尚”知识竞赛,参加地区第十五届运动会;组织战士与机关干部共同排练小品《军嫂》,参加北京市文艺汇演,获得三等奖;组织军退人员参加市、区双拥书画比赛,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2007年,在迎奥运的日子里,和平里街道举行了“当好东道主,同心迎奥运”军地篮球友谊赛;“迎奥运和谐社区杯”军民共建乒乓球比赛;在地坛公园举行了“军民携手迎奥运”友谊拔河比赛„„


以活动为纽带,体现了时代的特色,增进了军地交流与沟通,也使双拥共建更具活力,更加贴近生活、贴近需求。


送温暖,献爱心,互动双赢共促和谐


双拥工作长期一直是以独特的活动形式和载体,促成军政军民之间的融洽关系、紧密团结,这与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和谐”主旋律是相一致的。当前须在继承之上内拓外展,把双拥共建融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架构与规划之中,作为一项世纪工程,着力探索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军队系统与地方系统、军人阶层与社会阶层人员之间和谐的新实践,使“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优良传统,强化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和谐形态、和谐模式与和谐制度。这一领域成为和谐的“首善之域”、“示范之域”,将对构建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东城区委率先提出,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平里街道把双拥工作纳入到和谐社区建设的总体框架之中,以创新的思路为和谐社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新时期双拥共建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

一、发挥驻地优势,坚持科技拥军


和平里街道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科技强军”的号召,充分发挥驻地单位的技术优势,为驻地部队官兵提供科技、文化、卫生服务。3年来,共为部队举办电脑、烹饪、汽车修理、种植等培训共六期,接受培训的战士80多人;组织驻地和平里医院、北京孟氏健康咨询中心和志愿者30多人到驻军某部,为驻地官兵提供测量血压、男性外科咨询、足疗保健等医疗服务,并送去了常用药品,以及图书和生活用品。
和平里街道在为驻地党政军服务工作中,积极征求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驻地的总政直工部管理保障局提出,大院内健身设施陈旧,建议街道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街道领导亲自去现场了解情况,与部分驻地单位通报了总政的需求,驻地单位纷纷表示愿意为部队奉献爱心,为部队做贡献,共收到11个单位四万元捐助款,建成了总政大院拥军健身乐园,共安装29件健身器材,受到社区居民和部队战士的好评。


二、拓宽渠道,整合资源
为展示非公经济组织团员青年与部队战士的鱼水亲情,2006年6月8日在和平里街道双拥领导小组的带领下,辖区非公经济企业家一行12人,赴辽宁盘锦武警某部慰问北京籍新兵,6名新兵战士满怀思乡之情地观看了街道为他们拍摄的家庭录像,企业家们为他们购置了电话卡和体育用品,并赠送了2000多元的日用品。6名新兵还向家乡人民展示了擒拿、翻越障碍等技能。在对新兵家属回访时,家长们通过DVD看到了孩子们成长的情况,非常高兴。此次活动的实况以《特殊剧组》为题在中央电视台《和平年代》栏目中播放。部队领导说:地方的同志为提高我们部队的战斗力做出了贡献。
和平里街道双拥办、街道团工委、驻地武警某中队团支部与非公企业万龙洲、万家渔火团支部,签订双拥共建协议书,从服务青年成长入手,做到思想政治工作联抓、公益志愿服务联做、青年人才培养联手、文化体育活动联谊,首创北京市非公企业与部队团支部双拥共建对子。

三、办实事,献爱心,千方百计为官兵排忧解难


2004年和平里街道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得知武警某支队战士黄进仓的父亲患上肝癌,母亲患上精神抑郁症,欠下许多外债,弟弟和妹妹也辍学的情况后,即刻动员全体干部、职工捐款,并及时将1万元捐款送到了黄进仓手中。黄进仓战士感动万分,部队为街道写来感谢信并赠送“解难济困暖兵心,军民鱼水情更深”的锦旗。
社区拥军优属服务队,坚持平时为驻地部队、优抚对象做好事、解难题,而每逢重大节日,街道党政领导都要亲自到家中看望,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得知维和部队官员杜照宇烈士的家属在和平里地区居住,及时帮助他们为孩子办理优抚对象的定期补助。对24名享受国家

定期补助的优抚对象医疗费实报实销,还为他们订阅了《北京社会报》,为高龄烈属家庭安装“120”急救门铃,方便就医。2005年组织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而光荣负伤的8名老功臣拍照留念,并送去16寸大照片;2006年为享受国家定期补助的优抚对象进行住房及采暖情况调查,建立了优抚对象资料信息数据库,做到了“优”有所依,“抚”有所据。

四、军爱民,情深意浓


驻地部队积极参加社区公益事业是部队的光荣传统,为落实东城区“双百工程”,总参综合局、总政管理综合局、二炮工程设计研究院、武警黄金指挥部等12家驻军,自2003年起连续三年共帮扶20名孤老、残疾人和贫困家庭孩子。
北京卫戍区警卫四团二营、三营战士们以缴纳一次特别党费、团费的形式资助了青年湖、化工社区两个低保家庭的孩子;与孤老户胡再芳结成对子,定期带老人到医院检查治疗,体现了部队战士尊老敬老的真情。
20多年来,总参二部综合防治局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为和平里敬老院老人们的服务一直没有断。特别是每逢春节前,不仅带着鱼、肉、油、米、面到敬老院,为老人们送上节日食品,而且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聊天、共同联欢。同样,武警黄金指挥部的官兵定期到帮扶的3户孤老家中送温暖、送服务,节日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


和平里地区双拥共建工作,以社区为载体、以帮扶困难弱势群体为纽带,为军地双方搭建了新的双拥平台,密切了军政双方的联系,密切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了双拥共建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近年来,和平里街道在工委书记李强、办事处主任靳云华的带领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坚持从街道实际出发、从军队需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创新双拥工作的思路、载体和方式方法,把双拥工作纳入和谐社区建设之中,充分发挥辖区人财物资源优势,构建起了具有和平里特色的双拥共建工作长效机制,继续探索和平里双拥共建工作的新模式。和平里街道双拥共建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前进,在创新中不断积聚力量,正如总政管理保障局董局长所说,在和平里这片双拥的沃土上,一定会不断培育出双拥共建的美丽花朵,因为这里有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真情,有一批热爱双拥共建工作的好领导好干部。

下载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和谐发展

    让孩子们在评价中和谐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

    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优秀范文5篇]

    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无论是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对发展问题都非常关注,并且根据我国的发展实际......

    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探讨

    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探讨随着煤炭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当前国有煤企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严峻,致使国有煤企软肋日益凸现,在我国改革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江泽民主席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朱镕基总理在会见第三届中国......

    安全发展是可持续发展重要保障

    安全发展是可持续发展重要保障保证生命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首先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建设全面小康,首先建设“安全小康”。要树立“......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浅谈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生产力明显地提高,经济发展迅猛。但是,随即而来的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

    安全发展 和谐发展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感想论文:抓住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中国煤炭新闻网 2008-4-3 10:17:57要闻作者系四川芙蓉集团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刍议和谐校园的构建 洛江区河市溪山小学 石松巍 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解到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