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居巢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党的十七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划了新的宏伟蓝图和展望,新的一轮发展热潮在神州大地悄然兴起。居巢区地处皖中,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居巢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问题。如何才能加快发展,富民强区,实现居巢奋力崛起?在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发展是硬道理,居巢如何发展?怎样才能加快发展?值得我们每个居巢人思考。就居巢“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自己近几年所见所闻,谈几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居巢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构建和谐居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应该按照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继续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今后一段时期,我区经济发展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来安徽视察讲话的重要精神,紧紧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实施以市场为导向懂得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远期依托“六个优势”建设“六大基地”,近期抓住四个重点,实现六大突破,优化九个环境,提供四个支撑,努力实现居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依托“六大优势”,建设“六大基地”。紧紧围绕全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总体布局,紧抓民营经济园等特色工业园区和全省大力实施的“东向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实施“东进西迎,双向融入”发展战略,引进和扶持一批牵引性大,带动力强的加工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居巢,把居巢建设成为皖中地区面向长三角区域的出口加工制造基地。二是依托农副产品和畜牧品资源优势,把居巢建设成为皖中农副产品及畜牧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三是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优势,把居巢建成全市棉产品综合加工利用基地。四是依托丰富的石灰岩、白云岩等矿产资源,把居巢建成建材及矿产品深加工基地。五是依托得天独厚地区位优势,以建设农资粮油批发市场、果蔬交易市场、建材物流园、锚链物流园和农民市场等五大专业要素市场为重点,逐步形成以居巢区为桥头堡、物流中枢,内有基地、外有市场,辐射周边、通商长三角的大市场割据。六是依托居巢区的区位优势和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发挥居巢“皖中明珠”的品牌优势,打造在全市乃至全国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休息度假目的地。
抓住四个重点:一是重点项目建设。以“六大基地”建设为切入点,重点引进那些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骨干项目,能够提升综合实力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能够有效解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项目,突出棉纺、农副产品加工和矿产开发等项目,形成产业积聚优势和区域特色。二是招商引资工作。做到精心策划定项目、突出重点招项目、创新机制抓项目。三是工业园区建设。以外向型、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为方向,以棉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重化工、矿产、建材及高新科技产业为重点,加快园区建设、项目引进和企业入驻,形成优势产业在园区布局,优势产业在园区积聚的效应。四是建立完善合作发展新机制。重点在园区共建、资源共享、城市相连等方面求突破、求发展。
优化九个环境:通过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对过去制定的优惠政策进行补充、完善,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完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强化效能监察,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环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营造良好法制环境;抓好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治安环境;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良好廉政环境;抓好环境建设,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全面落实有关政策,为城镇劳动者和农民进城务工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提供四大支撑:一是引进推广一批以良种为核心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栽培、管理模式;完成一批工业技改项目,为提升产业、产品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建立完善银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富煌、槐祥、金猴等骨干企业上市步伐,拓宽融资渠道,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三是依托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中心,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适应当地建设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充分利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送当地所需要人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精神引进我区急需人才,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大规模、大力度抓好干部培训,努力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饿能力和水平,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加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第二篇:巢湖市居巢区教育局
巢湖市居巢区教育局
少先队居巢区工作委员会
居青[2010]37号
关于表彰全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少先队员”的决定
各团(工)委、中心学校、局属学校、民办学校,城区小教办,黄麓师范:
为树立和宣传在全区争当“四好少年”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典型,团区委、区教育局、区少工委在近期开展了全区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评选活动。经过全区各级少先队组织推荐、书面评审、考试考核等步骤,决定授予束仁玲等39名同志全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授予方鑫等70名同学全区“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名单附后)。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励,努力为红领巾事业再作新的贡献。希望各级少先队组织要通过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 全区少先队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附:
1、居巢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名单(39名)
2、居巢区“优秀少先队员”名单(70名)
巢湖市居巢区教育局 共青团巢湖市居巢区委员会
巢湖市居巢区少工委
二0一0年六月一日
抄: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
共青团巢湖市居巢区委员会 2010年6月1日印发
(共印60份)主题词: 少先队 表彰 决定 附1: 居巢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名单
(39名)
束仁玲
童建国 童俊丽 郑 凯 钱春燕 周玉荣 杨素敏 张婷婷 徐 莉 王容舟
季星星
郑宏培 何显龙 刘祖敏 黄海梅 汪亚萍 尹 玲 薛文龙 熊庆菊 刘雪梅
苏 正
梁贵云 梁云生 唐 庆 陈直财 陈 勇 胡 林 郑兴红 张宁娟 庞平
王 慧
王守明
刘志国
林 惠
茆 骥
马 丽
鲍守云
金平
褚慧芳
附2: 居巢区“优秀少先队员”名单
方 鑫 王心月 黄 瑞 丁悦悦 周君豪 耿 倩 赵娇娇 徐旸 聂忆晴 贾梦婷 王兴洲 靳祥胜 成晶晶 金 斌
张 祯 任文婷 尹成远 尹秀娟 郑一鸣 唐凌霜 罗翔宇 胡文恺 路欣冉 马文思 刘鹏芸 刘思悦 肖雪雅 丁媛媛
(70名)
费俊贤 王文丽 梁子健 童 星 陈美玲 纪颖茹 方梦雅 徐伟彦 黄雅洁 陆雪晴 黄亚萍 李玲玲 韩天康 王亚玲
马燕婷 班宏辉 丁雨欣 朱东军 任 敏 孙爱民 李 想 汪雯雯 袁咏蓉 秦天润 周子凡 赵玙璐 夏峻芃 倪作伟
宋天佑 陈映雪 朱鹏飞 王洁颖 陈云川 毛子漪 陆思聪 孙迎春 张明年 翟一鸣 向欣然 候佩玥 王 艳 潘羽欣
第三篇: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思考
1基本思路
贵州山地面积大,山地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覆盖度大,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且农业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低廉,适于发展山区型立体生态农业。全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已进行了几年,在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加工层次低,农业整体效益还较低;资金、人才、技术紧缺,严重制约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市场服务体系亟待健全,利益关系亟待调整等问题。贵州山区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按照生态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中心,以企业公司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名牌产品为重点,最大限度地转化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再生资源,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生产布局合理、经济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健全、运行机制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2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2.1农田生态工程
即按照推广农田优化模式,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积极调整结构,稳定粮田面积,强化用养轮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增加物质投入,努力提高单产,扩大复种面积,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具体来看,其一,调整作物布局。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作物种植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在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城镇郊区适当调减粮食面积,增加蔬菜、瓜果生产面积;逐步将不宜种粮或经济作物的土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渔,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坚决停止耕作。其二,调整作物结构。在稳定粮产前提下,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改变单
一、僵化的种植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粮面积在种植业面积中的比重,使种植业与养殖业、加工业衔接配套,协调发展。其三,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业作物单产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农田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中低产田土改良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2林果生态工程
这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结合。实施林果生态工程,其一要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林农生产积极性。其二要调整林业布局,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集体林场为主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其三是在林果生态系统中,除抓好林果的品种改良和标准化栽培外,还要搞好畜禽养殖配套,形成林果立体种养生态系统,以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品质。林果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大建设项目。
2.3养殖生态工程
养殖生态工程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养殖传统模式,将畜、禽、渔等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物种搭配,连接种植业,配套沼气,巧用食物链,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调整优化草山草坡草场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创立名牌,经过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经转变,逐步建设区域性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副则副、宜工则工”的原则,适合山区型养殖生态工程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种养加”、“共生型”、“立体型”、“庭院型”、“节能型”、“微生物再生模式”等几种类型。
2.4生态能源建设工程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是一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工程。在贵州山区,生态能源建设工程主要是普及沼气池。应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抓规模化推广与抓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工程技术实施与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多种模式,推广扩大示范成果,寓生态环境建设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之中,推动山区农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科学利用秸秆,也是山区型生态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
2.5环境生态工程
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特色。在山区,重点实施四大环境生态建设项目。一是城市生态形象塑造工程。运用现代园艺技术对城镇进行规划实施,重点突出“特色”与“园林”,绿化率达到人居环境指标,改变脏、乱、差现象,对街道、楼群院落、屋顶、墙面等城市绿化体系进行生态建设。二是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每个县重点抓好几个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每个乡镇分别抓好一个村的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要实现农田林网化、水渠洁净化、村庄花园化、庭院立体化的目标。三是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发展带状生态经济,沿主要公路、主要河流建设生态经济走廊。四是生态观光农业工程。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为支撑,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
保障措施
3.1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
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制定实施详规,办好试点,强化目标责任制,全面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3.2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一是山区农业县应立足优势,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农业县、农业综合开发县,争取专项资金、技术支持及政策保证。二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形成投入合力。三是大力开展非耕地拍卖和招商引资,集中拍卖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引进、联营、集资入股、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途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3.3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培训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服务体系,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生态农业建设的专门人才,形成一批懂得贸易知识、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的干部职工队伍。
3.4建立高效有序的营销网络
建立畅通的信息发布体系,通过抓营销、造舆论、做广告等方式,将农副产品推向全国,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3.5形成生态治理机制
其一,明确生态环境治理目标,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管理森林、湿地、农田和自然野生动物保护区,严格执法,依法治山治林、治水治田,形成有利于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行为规范、经营约束、成果保护机制。其二,建立制度,防治土壤和水源污染,保护森林资源和草场、渔业生态,关停、禁办和严禁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其三,严格农副加工产品的清洁管理,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进出口、农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安全。
3.6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
建立以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为主要形式的合理的利益机制,切实维护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董岚.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2] 冯伟,甄真.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推进贵州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1).[3] 王冰,陆旭蕾.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
第四篇:农村经济发展思考
一、转变思想观念,用市场经济发展观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决定出路,乡党委、政府要带头转变思想观念,用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来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强对农村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要抽出时间下村进行调查研究,到周围县市调查了解农村市场,充分利用互联网掌握农村市场信息需求,经过分析研究后用来指导农村农业的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现代的传媒网络,加强对农民教育,使其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观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市场经济观,为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通讯、信息大通畅,农产品大流通。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了解家底是乡党委、政府必须提前做好的工作,要派人提前做好乡项目库的建立,做好5年或10年乡项目建设规划,平时做好群众的思想宣传,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同时要积极向上级政府部门争取项目支持,充分发挥了当前“一事一议”项目的作用,做到施实一个,高质量完成一个,管理好一个,使其长期发挥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农村道路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的后期管护上要引导村、组建立管护的制度,形成管护长效机制。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未来旅游业的开发联系起来,为将来旅游业发展奠定好基础。
三、加大农业先进技术培训力度,创建典型示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是其农业增产,经济增收的重要途径。乡党委、政府一要多方面引进农业先进技术人才,为农民提供技术报务;二要花钱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到乡村,分期分批的对农民进行农业先进技术培训;三要培养领头雁,在技术、资金、市场信息上帮助示范户发展壮大,通过示范户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致富。四是要结合实际,发展市场需求的商品。如利用马溪茶元、塘头村高海拔气候特点,在夏季大量种植冷凉蔬菜。
四、建立农村稳定的信贷体系、互助组织,带动农村全面富裕,鼓励土地流转,为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打好基础。在鼓励现有农村信贷服务的同时,政府要教育好农民,要学会用明天的钱、用别人的钱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看准一个项目就应当大胆的把握时机尝试一个项目;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农业发展基金,并且每年以百分之几的递增资金投入,为农民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服务,为暂时存在困难且又是好项目的农户解决燃眉之急,渡过难关。要调动农民自身的潜力,指导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如养猪专业合作社、养羊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或者是农民专业协会,让这些农民合作组织发挥它的协作、互助作用,同时在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合理进行土地留转,一是解决土地荒芜问题,二是为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土地,真正实现农产品商品化。
五、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做好农业服务,确保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一个地方农业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其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作为基层政府,一要做好国家政策落实服务工作,要将上级党委、政府制定的“三农”政策切切实实逐一兑现给农民,要调动全体基层力量,将上级党委、政府“三农”政策向农民宣传到位,实施到位,使农民得到实惠,共同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二要为农村建立和培育农产品市场,使其最终实现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集约化。要排除地方政府保护主义,鼓励农产品流通、交易,要培养乡土物流人才,发展壮大物流业,要筹资为农村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贮藏设施、有条件时还要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三要培养一支技术过硬、思想过硬、能吃苦耐劳的农业专业技术队伍,做好对农民技术培训和服务。四要建立农村信息技术服务网络。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搭建一个农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广播电视传媒,利用现代交通枢纽将农民的农产品变成商品,将农村的自然资源变成商品,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六、朝旅游业方向发展,在特种养殖、种植上下功夫。要长期保护马溪的青山绿水和野生生态资源,必须走旅游业和特种养殖、种植发展道路。马溪地处三地四县五乡镇交汇处,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势潜力,要充分利用施秉县北环路打通后的机遇,把马溪未来发展融入施秉、镇远、石阡、余庆旅游发展圈,逐步开发佛顶山、九龙山健身游、探险游、观光游、乡
村避暑游和乡村特色食品小吃游。要与石阡的窑上景区、施秉的杉木河、黑冲、云台山景区连成一遍,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保护青山绿水的目的。石螃、野蜂、野猪、野山羊、五步蛇、乌梢蛇、古妮虫草是马溪的野生自然资源特色,但现在人们仍在非法猎取,除了继续打击不法行为外,政府应鼓励部分农户从事石螃、野蜂、野猪、野山羊、乌梢蛇、古妮虫草等野生动植物的人工养殖种植,用来满足市场需要,减少对野生资源的破坏,实现保护野生生态资源目的。
第五篇:莆田市会展经济发展思考
莆田市会展经济发展思考
会展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拉动消费增长的形象产业和朝阳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和区域经济的“领头羊”。莆田市作为海峡西岸沿海城市,加快发展会展业,既是适应我国会展业迅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增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推进港城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要通过体制创新、品牌引领、项目驱动、开放带动、分类指导、政策扶持、人才支撑,大力提升莆田会展业的综合竞争力,使会展业发展领先于传统服务业发展、领先于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一、会展经济的含义及作用
1、会展经济的含义。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和展览,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创造商机,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2、会展经济的功能和作用。会展经济的功能和作用是综合性、全方位的,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会展业都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规范化发展的会展经济可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不管国际还是国内,一些著名的“展览城”如德国汉诺威、我国的香港等,会展业为其带来了直接的收益和经济的繁荣。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产业,其利润率大约在20一25%。
较强的产业带动。会展经济涉及服务、交通、旅游、广告、装饰、边检、海关以及餐饮、通信和住宿等诸多部门,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有关资料
显示,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会展经济还可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
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从科技发展史来看,许多划时代的发明创造,如电话机、留声机、蒸汽火车、电视机等都是在展览会上首先进行展示和推广的。即使是在信息技术和手段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议和展览的便捷性、集中性、直观性和快速性,在新技术的推广方面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促进经济贸易合作。在一些交易会、展览会和贸易洽谈会上都能签署一定金额的购销合同、投资、转让和合资意向书。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国际上有许多以展览著称的城市,展览在为这些城市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它们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会展业也被认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二、莆田市发展会展经济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运用SWOT分析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本文尝试对莆田发展会展经济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并确定其发展战略。
(一)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Strengh)分析。优势是指能使会展城市获得战略领先并进行有效竞争,从而实现自己目标的某些强大的内部因素或特征,通常表现为一种相对优势。一般说来,会展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城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是自然条件优越,气 2
候温和,风景秀丽,交通便捷;二是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在全国或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三是有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四是有发达的会展硬件设施和相关的会展服务业。应该说莆田初步具备这些条件,发展会展业有一定潜力。
1、经济强劲,产业支撑有力。莆田市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691.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7位。制鞋、食品、电子、能源、林产、机械、医药、化工、工艺品、纺织服装等十大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荔枝、枇杷、龙眼、文旦柚、鲍鱼等农副产品名闻天下。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工艺美术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25万人,年产值超2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艺美术企业164家,完成产值78.56亿元。2003年以来,莆田相继荣获了“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银饰之乡”和“中国政务商务礼品产业基地”等称号,是国内拥有工艺美术区域品牌称号最多的设区市。制鞋、医疗、服装、化工、林产加工和轻工等优势产业群也将在会展业发展过程中产生重要的支撑作用。
2、区位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莆田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北联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与台湾仅有一水之隔,地理位臵优越。随着福厦铁路开通,向莆铁路、福厦高速公路拓宽等重大基础设施动工建设,以及湄州湾、兴化湾加快开发,将逐步形成海陆空齐全、多功能、立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区位优势必将更加突出。
3、设施完备,接待条件良好。目前,我市拥有莆田工艺美术城展示中心、秀屿国际木材展示贸易中心、莆田市秀屿区医疗药品器械展览馆等会展场馆,可供展览的面积近6万平方米。2009年底星级饭店及其它宾馆共计42家,2010年为迎接省运会新建18家配套酒 3
店,已经初步具备了举办大中型会展活动的硬件设施和接待能力。成功举办了“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鞋材鞋机展”、“中国(莆田)木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福建莆田秀屿医疗器械药品展销会”等大型会展,也为莆田会展业的发展积累了不少经验。
4、妈祖故里,旅游资源丰富。莆田依山傍海,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年平均气温18℃—2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国内外游客理想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胜地。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已成为联结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位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湄洲岛上的天后宫是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多座妈祖宫庙的祖庙。莆田具有独特的妈祖信仰优势,在全世界有妈祖庙5000多座,信仰妈祝文化的有2亿多人,其中仅台湾一省就有3950多座妈祖庙和1600多万信徒,妈祖信仰是莆田最大的优势和特色所在。有福建四大佛教丛林和“十佳风景区”之一的千年古刹广化寺,“福建三绝”之一的九鲤湖,元妙观三清殿、木兰陂、释迦文佛塔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扬名中外的南少林寺等旅游资源。
5、民资雄厚,对外吸引力大。莆商遍布全国全世界,经过多年的创业,已完成了原始积累。从2003年起充分利用在外资本雄厚这一优势,大力实施民资“回归”工程,民营资本持续回归。对外吸引力不断加大,2009年再次被中国城市品牌大会评选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城市”。
(二)发展会展经济的劣势(Weakness)分析。
1、现代会展经济理念淡弱。莆田市会展业起步晚、发展落后,目前对会展经济尚缺乏正确的认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定位。虽然近些年来莆田已经举办了大大小小的会展几十场,但真正意义上把会展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仍然很少。至于将会展产业作为高品 4
质的专项产品来看待,那更是极少数专家人士才做的事情。对会展认识上的种种误区是影响会展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障碍。
2、举办大型会展经验缺乏。每年办展数量见少,大部分会展处于“小、散”的状态,与国内省内会展十分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和福州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会展活动本身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较低,缺乏特色,从而使其作为旅游产品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布展水平较低,展位设计缺乏个性。会展活动中的布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莆田会展行业现有的策划、设计水平还比较低,使许多主题鲜明的会展活动,因为布展的低水平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参加活动的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削弱了自身的吸引力。会展活动的低水平,使会展旅游也只能停留在较低的发展层次。
3、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会展经济也是智力经济,一次成功的会展,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展览人才进行精心策划,需要专门的展览公司承办。但遗憾的是,目前莆田市这方面的人才和公司奇缺。会展人员素质偏低,名牌展览公司匮乏,造成会展的组织和管理混乱,只重形式,不重内容,使会展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不佳。此外,莆田市的会展经济还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的技术、信息等相对滞后。同一批人员既是展览组织者,又是展览管理者和展览项目的实施者。从展品征集到展品运输、布臵直至为参展者提供吃住行等服务均由同一批人承担,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会展的效率。
4、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建立。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会展旅游在运作上有一套成熟的市场化机制,而在我国,这种机制还远未建立起来,在莆田乃至福建则仅仅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手段,使莆田在发展会展旅游时更多地依靠政府介入,这与旅游经济市 5
场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现实不相符。政府主导会展产业发展中,行政干预过多,缺乏正确的引导,会展公司是政府的“专业职能部门”。
5、相关行业间的协作缺乏。每一次大型会议或展览活动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接待、餐饮、翻译、邮政、保安等诸多服务项目,这就需要社会各个部门形成一个科学的分工协作体系,一些会展企业 “小、散、乱”的现状仍然没有彻底改变,要么由于自身规模太小没有与会展旅游业合作的能力,要么缺乏创新理念根本就没有与其它行业合作的思想。
(三)发展会展经济的机会(Opportunity)分析。
目前,中国会展业的黄金时代已到来。中国会展业同国际会展业相比虽然起步晚,但却以年均2O%的速度增长。我省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暨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5〃18国际招商月”、“6〃18科技成果展览会”、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石狮“海峡服装节”、漳州 “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等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知名展会品牌。莆田市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点建设城市,也迎来了会展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尤其是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已经成为规模大、影响广的海峡两岸工艺品产业交流盛会。
(四)发展会展经济的威胁(Threat)分析
城市竞争力弱。近几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会展业飞速发展,广州、深圳、珠海、宁波、义乌等地都相继建设了规模大、设施一流的会展中心和数量繁多的大小会展公司。作为我省的一线中心城市福州和厦门,也分别依托国家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对于会展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莆田,会展专业设施相对较少,公共交通等城市基础建设相对会展发展的需求不足,会展人才紧缺,6
会展的策划、组织与管理方面也欠缺经验,都使得莆田不可避免地面对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发展莆田会展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莆田发展会展经济的SWOT分析,莆田要依靠自身的优势,利用现有的机遇,在对会展业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市场进行重点开发。目前,莆田市应从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现有机遇出发,开发多元化会展经济,以化解来自于外部竞争等的不利因素。为此,要把会展市场定位为:“国内、区域、专业、地方特色”上来。国内,就是开拓国内会展市场,积极承办国内的会展活动;区域,就是以自己独特的地理区位条件,积极承办海峡两岸会展活动;专业,就是根据莆田自身在资源、文化、产业方面的优势积极承办专业性的会展活动;地方特色,就是在目标市场选择上突出莆田地方特色。同时在依靠自身优势,不断创造机遇,增强会展经济竞争实力的同时,发挥莆田市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寻求区域间的会展合作,进行跨地区的会展产业合作经营。
会展业是一个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会展经济对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已被人们充分认知。正如美国一位市长如此比喻会展经济的魅力:“如果在我这个城市开一个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我的头上撒美元”。正是会展经济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应其市场冲击和白热化竞争也将愈演愈烈。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塘、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东北边贸、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如何抢占先机,在推进港城跨越发展中会展业也稳步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加强领导协调,制定扶持政策
随着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根据我国国情和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莆田应采取德国和新加坡的“政府推动型”发展模式比较合适。应成立专门的政府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对全市会展经济的组织领导;建立必要的联系会议制度,强化工作协调。可在市经贸委设“会展业管理处”常设机构,代表市政府对全市会展经济进行经济性的业务指导,并负责落实和监督有关决定和政策的实施,适时提出调整建议,协调有关部门机构的工作关系和行业协会的沟通。使政府管理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导入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淡化行政干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行业发展环境和竞争秩序,走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规模化、信息化的会展经济发展道路。积极推进会展行业软环境的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实施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建立专门的扶持基金,对公益性、创新性和新培育的展会,新建场馆和配套设施,在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会展业,以便引入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技术,促进会展经济更快发展。
2、明确功能定位,搞好整体规划
国内会展经济大致分为综合型、专业型、特种型三类。莆田作为海西二线城市,要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专业展。在此基础上,必须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从城市发展的整体角度,包括与会展业的相配套的产业协调发展,提出并执行一个长远发展规划。扶持、规范、协调行业发展,引导相关会展企业、机构,按照总体目标进行正确定位,加快相关软硬件的建设、改造和提高。争取在3年内实现会展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5年内实现集团化和区域化,10年内实现品牌化和国际化。
3、建立法律规章,创新工作机制
行业法规是约束业内主体经济行为的基本规范。在依法从政、依法从事的今天,为建立健全展览业管理体制、规范招展与办展的经营行为、加强行政监管与协调,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完善会展业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以及规范办展,鼓励有序竞争,必须加快颁布《莆田市会展业管理办法》。重点要明确会展市场的准入机制和办展主体的资质条件,理顺行政主管部门与海关、商检、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法律关系,加强对会展活动的市场监管,完善会展活动中有关治安、消防、交通、市容等方面的管理机制,引导行业组织、会展主办单位、场馆机构的行业自律,建立会展项目的审查协调机制。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我市会展业的发展,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展会评估、信息统计、安全保障、质量监督、产权保护等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扶持发展专业公司和服务机构,形成政府、部门、协会、中介、专业公司、参展企业职责清楚,分工明确,配合有序的工作机制。
4、整合优势资源,创立会展品牌
一是整合城市资源。充分发挥周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整合城市内部资源,集中力量办大展、专展、特展;另一方面,整合城市外部资源,让周边城市和省外、境外城市资源向中心城市聚集,形成城市联盟办展会,从而打造会展城市品牌。
二是整合系统资源。整合系统的横向和纵向资源,尤其是上级资源,利用国家部委支持海西建设的优惠措施,争取国家部委的会展项目落地莆田,我们负责承办,借势造品牌。
三是整合协会资源。莆田有多家协会,他们有比较丰富的办展会的经验和资源,尤其是产业协会和行业协会,要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沟 9
通,齐心协力办展会,共树品牌。
5、培养吸引人才,推进合作战略
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端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市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会展业市场的白热化竞争,实际就是人才的竞争。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吸引人才。一是加强院校培养。积极扶持各类院校大力培养会展专业的本专科人才。二是强化市场培训。把会展人才培训纳入中小企业人才培训规划,资助各类培训机构,强化会展人才的培训。三是吸引市外、省外、国外人才。要制定积极的优惠政策,采取必要的措施,大力引进市外、省外、国外高端会展人才。要注重吸引和引进国际著名的会展专业公司和上海、北京、广州的专业公司来莆联合创业。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与他们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并积极拓展市外、省外和国外市场,实际莆田会展业“走出去”战略,不断提升莆田市会展业的能力和水平,使莆田会展经济有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