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城镇:以农村经济发展打造社区化发展新引擎

时间:2019-05-13 03:1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昌城镇:以农村经济发展打造社区化发展新引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昌城镇:以农村经济发展打造社区化发展新引擎》。

第一篇:昌城镇:以农村经济发展打造社区化发展新引擎

昌城镇:以特色经济发展打造社区化发展新引擎

昌城镇在加快社区化发展进程中,注重发掘自身优势,融合发展动力,在搞好农村产业规划,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狠抓现代农业发展,成功打造农村社区化发展新引擎。

眼下正是大棚蔬菜收获的黄金季节,而对于昌城镇大棚蔬菜的种植户隋建升来说,显得格外高兴,生态种植的一公斤无丝芸豆能卖到近10元,养殖的生猪也成为市场的抢手产品,产生的废料成为发展沼气的肥料,生态农业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模式让他们尝足了甜头。腰包鼓了,收入涨了,搞好蔬菜种植的劲头更足了。

为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在编制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中,把打造“一区一品”和“一区几品”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精心谋划,强力推进,着力扩大横向规模,完善纵向链条。

目前,该镇培植和壮大了蔬菜、板栗、生猪三大支柱产业,限额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全镇建有得利斯标准化猪场、东老庄五位一体生态温室大棚等农业示范园区19个。在此基础上,该镇还规划和建设了黄烟种植、高效蔬菜种植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特种动物养殖区四大农业园区,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二篇: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对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通报表扬,辽宁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位列其中。作为辽宁省委、省政府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高度谋划的重要举措,“飞地经济”以体制机制的改革“棋子”,撬动了县域经济、乡村振兴和区域均衡的发展“棋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

一步“巧”棋:

“飞地模式”应运而生

11月下旬,东北气温骤降,在辽宁兴城经济开发区,多家企业仍热火朝天地赶工建设。

从北京迁来的辽宁宏升卓越移动升降机项目主体厂房刚刚完工,从深圳引来的佳华利道金属储氢项目正在进行新能源车辆的运行测试,而更早搬来的辽宁菲迪饲料技术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已经投产,正紧锣密鼓地筹划二期建设……

“一度沉寂的开发区如今热闹起来,‘飞地经济’功不可没!”兴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董玉明说。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合作模式,“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成等机制,促使项目“飞出地”和“飞入地”紧密合作的发展方式。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一直是制约辽宁发展的短板。特别是“乡财县管”制度的实行,乡镇普遍缺乏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201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围绕破解乡镇“有资源无产业、有项目无土地”的问题,率先提出在北票、喀左等县区规划建设“飞地经济”产业园;

同时实施县乡财政“分灶吃饭”,赋予基层一定自主权。

随后,辽宁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以位于各市、县、区的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为主要载体,鼓励各乡镇招商项目前来落户,并承接外省产业转移。

为调动各方积极性,辽宁省还建立分享机制,“飞地”项目形成的税收等利益,原则上按5∶5比例,由项目“飞出地”与“飞入地”分享;

对于跨省合作的重大项目,可由双方协商确定分享比例。

满盘皆活:

基层探索不拘一格

2019年起,辽宁设立“飞地经济”产业发展资金,每年安排3亿元,重点支持招商引资落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级创新平台、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

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奖励“飞地”发展成效显著的市。

随着“飞地”改革的棋子落下,各地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发展经济的探索不拘一格。

朝阳市利用辖区内的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承接各乡镇针对京津冀的招商引资项目。在凌源市经济开发区内,从河北秦皇岛市迁来的炜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生产。公司总经理尤忠文说,企业选择落户,看中的是地方的环境和干部的劲头。“乡镇干部三番五次到企业招商,签约后又迅速配备‘项目管家’,服务真是到家了。”

今年初,葫芦岛市为建昌县开辟“脱贫攻坚飞地产业园”,在经济开发区拿出1500亩土地供建昌县招商引资,今后10年,项目的税收收益全部交给这个贫困县支配。

“飞地”也打开了各地的视野。铁岭市抓住对口合作机遇,与江苏省淮安市对接洽谈,建设“淮安-铁岭”工业园,承接南方产业梯度转移。

铁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高文哲说,园区将采用江苏省的先进运营管理机制,由铁岭、淮安两地共同招商、分享税收,“这为铁岭开垦了一片学习南方的实验田”。

振兴新局:

以开放胸怀聚能蓄势

截至目前,辽宁14个市共签约“飞地”项目超过1000个,总投资额近1900亿元。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投资处处长郑广辉说,在投资承压大背景下,“飞地”无疑增加了投资辽宁的吸引力。

红利不止于此。在辽宁兴城经济开发区,通过对僵尸企业依法解除协议,园区已收回、盘活闲置土地860亩,落户了奇力生物肽等6个项目。开发区为当地“明星村”——四家村开辟的小微企业园,短短半年之内就入驻满员,为乡村振兴找到了新载体。

“飞地模式带来了资源的共享。”葫芦岛市市长王力威表示,以葫芦岛为例,过去各乡镇和开发区重复招商,难免存在同质化竞争;

现在打开了区域限制的藩篱,各地可以“借笼养鸡”“借鸡生蛋”,从而形成了大招商格局,实现了项目与区域的最优配置。

“飞地经济”也给乡镇带来福音。今年以来,朝阳市176个乡镇、街道共有300余个招商引资项目落户“飞地园区”,总投资额312亿元。“据初步测算,这些项目投产后,可为这些乡镇、街道每年增加税收收入22亿元。”朝阳市财政局副局长张育才说,长期困扰乡镇的财力紧张问题将被缓解。

“‘飞地经济’改革重在执行和落实。”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洋说,接下来,辽宁将围绕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主动与其他地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以开放心态和务实作为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

第三篇:因应消费新趋势打造发展新引擎

因应消费新趋势打造发展新引擎

摘 要: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红利的快速释放,消费领域新业态、新热点竞相涌现,快速成长,正在成为各地发展的新蓝海和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我区目前还存在区内居民“不能消费、不愿消费、不敢消费”,区外居民“不愿来消费”等堵点和痛点,制约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诚然,提振居民潜在消费需求,离不开区内居民收入增长和区外消费群体拓展这个大前提,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创新供给方式,增加有效供给,加快消费新热点的形成,对新常态背景下打造我区发展新引擎,实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意义重大。

关键词:消费升级 激发消费潜力 经济增长点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全国范围内居民消费升级步伐正在加快,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绿色化和体验化需求渐成主流,以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健康消费等为代表的新消费竞相涌现,快速成长,正在成为消费领域的新蓝海和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此带动下,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0.7%,城乡居民消费增速分别达到了7.1%和10%,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较上年提升15.4个百分点,消费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所占比重达到了50.7%,对稳增长起到了重要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目前,我区正处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逐渐下降、新型消费正在成为消费领域新蓝海以及稳定经济增长新引擎背景下,亟待借力发力,强化消费在稳增长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和弥补新旧动能转换空挡的“缓冲器”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还存在区内居民“不能消费、不愿消费、不敢消费”,区外居民“不愿来消费”等堵点和痛点,不能在供需对接中形成新消费的“凝结点”,从而制约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201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全区城乡居民消费增速为4.7%和6.7%,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和3.3个百分点,尤其是农牧民消费增速较慢,在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方面支出占我区城镇居民支出比重仅为64.1%、70.5%、80.8%。受消费增长较为缓慢的影响,2015年我区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在40%左右,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在地区生产总值总构成占比仅为4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

二、原因分析

居民消费潜力的激发,不能就消费论消费,而是要跳出消费看消费,把消费放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宏观经济循环中加以考察。造成消费潜力释放不足,固然有消费习惯和收入增长这个基础性影响因素,但有效供给不足以及落后的市场供给方式,这也是当前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关键。

(一)不能消费

首先,供给不能有效对接消费需求升级步伐。当前消费行为正在从千人一面向个性、多元化的方向加快转变,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个性化、多样化、绿色化和定制化需求渐成主流,消费方式业已由单纯的线下向?上和线下融合发展转变,但供给还无法及时跟上消费升级步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

其次,新兴消费供给不足。随着人均生产总值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尤其是文化、旅游、健身、养老、社区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消费异军突起,消费潜力巨大。但受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制约,我区在旅游、信息、文化、养老、健康和体育等有效供给上存在很大的不足,这既制约了区内消费潜力的释放,也大大减弱了外部消费吸引力。

最后,消费拓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盲区”与不足。受农牧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供应方式落后以及普惠式消费金融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农牧民的消费潜力还不能够得到有效释放。同时,在产品服务质量以及品牌塑造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不能形成吸引外部消费者来我区消费的有效“黏滞点”。

(二)不愿消费

消费潜力的激发,绕不开“物美价廉服务好”这些关键性考量,但从目前情况看,还存在并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首先,从产品质量方面看,“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及网络谣言等时有发生,迫使不少消费者不愿消费或直接出区消费,导致了部分消费需求的外溢和萎缩。

其次,从产品价格因素看,受综合成本高企影响,与我区居民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娱”等方面的价格在逐步提高,但在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大背景下,产品价格的上升以及收入的放缓,必然对消费预期产生一定的打压,不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

最后,从服务质量看,从满足温饱走向更高消费层级,消费过程中服务质量对于激发消费潜力至关重要。但从现实看,满足个性化体验的服务供给和创新较为缺乏,基本停留在“成本为要、销售至上”的传统思维阶段,对服务质量的重视和投入还存在很大不足。

(三)不敢消费

收入是否用于消费,还取决于个人对未来生活的保障的期望。但从目前看,我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还存在水平不高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目前我区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使得居民储蓄动机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不敢消费。此外,高住房支出也是抑制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对策建议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应创新供给方式,增加有效供给,加快消费新热点的形成,对新常态背景下打造我区发展新引擎,实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意义重大。

(一)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一是建议加快制定出台我区新兴消费相关规划。结合国家和自治区已出台相关意见,总结发达地区和国家消费热点向落后地区传递规律,建议加快制定出台新消费方面的总体规划,发挥规划的统筹和引领作用,挖掘最新消费动向,形成各方合力,加快培育和形成信息消费、旅游健身消费、文化娱乐消费、养老服务消费、社区服务消费等新消费热点。

二是做好消费制度与具体政策的统筹设计。进一步减少对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准入限制,打破行业垄断,尤其是要加快制定和出台全面放开民营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短板领域相关政策及标准。继续在完善财税制度助力消费增长上发力,除逐步增加消费领域和民生改善方面的支出比重外,更要走好结构性减税这步“棋”,界定好结构性减税的规模和对象,改善居民和企业支出预期,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此外,要找准着力点,重点包装和打造国际国内知名文化品牌、旅游企业品牌以及壮美内蒙古的区域形象,发挥文化和旅游所具有的巨大的正外溢效应。加快服务业内部“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科技”等新业态融合创新,规范构建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连锁化的社区服务业及养老服务业系,在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中挖掘服务业新动能。

三是创新市场供给方式。借助互联网在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独特优势,出台相关政策,加快生产环节的互联网发展步伐,个性化在线定制新模式,推进新型制造模式服务化,撬动新消费。推进互联网支付体系以及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相关企业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平台经济商业新模式,提升消费者购买便捷度和满意度;加大对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区网购渗透步伐,进一步丰富并拓展消费新空间。

(二)健全消费品供给的市场监管协调机制,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严厉打击“假劣伪冒”产品和“坑蒙拐骗”行为,尤其要加强在食品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市场监督,形成汇集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农林等多个部门力量的流通市场监管立体网络。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和“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价格监管,确保市场价格总水平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相适应,全力消除价格垄断、价格欺诈等不良现象发生,重点公开食品、药品和旅游欺诈等重大经营违法事件处理、惩治过程和结果。借助于媒体和网络力量,构建更加完善的消费者保护体系和商业诚信记录,探索建立产品或企业红黑榜制度,并配套相应的奖惩制度,为激发消?M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推进流通和服务设施的便利化,重点加大对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低收入群体在居民服务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力度。扎实做好城乡低保、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工作,缓解基层劳动者、普通白领等非托底阶层生活负担过重问题,激发消费升级原动力。要尽快改变居民住房消费透支现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这一定位,从土地供应、住房供应、价格和信贷调控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建立健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改变因购房而挤占其他消费的问题,为激发居民消费解除后顾之忧。

(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增强消费能力

加快落实“七大群体增收计划”,倡导机会公平与物尽其用的发展理念,将技术、管理、劳动、资本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作为重点,加快完善和出台本区域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型科研人员、中小创业者、企业家、基层公务员、有劳动能力等群体的收入分配激励政策,不断培育和扩大新中产,提升消费原动力。加快破除农牧区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对要素流动的阻碍与束缚,加大探索农牧民以土地、草场、劳动力等形式入股,推进农牧区股份合作社改革,增加股份的财产性收入。深化农牧区产权制度改革,以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产权为重点,扩大用益物权,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大力倡导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把农村集体产权量化到户、到人,使农民可以按股权来分享集体经营的收益,从体制上释放农牧区居民的消费潜力。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6号[OL].http://www.xiexiebang.com/zhengce/content.2015年11月25日.[2]徐绍史.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J].中国经贸导刊,2015,(12).[3]王蕴,梁志兵.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突出问题探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5,(12).[4]路红艳.推进消费升级的路径选择[J].经济观察,2016,(7).[5]梁达.新消费引领新产业加快发展[J].经济纵横,2016,(23).

第四篇:文化造山,打造旅游跨越发展新引擎

□谢建龙晁瑞

前言:近年来,西岳华山的传奇突破和品牌化发展之路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他们以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标准化建设示范景区为引擎,科学谋划目的地建设,强力打造“山—城—庙”一体的大华山旅游发展格局。在文化造山、市场为先、县域统筹、全面提升等一系列务实措施的推动下,华山景区迎来了旅游“井喷期”,一跃成为全国山岳型景区突破发展的代表和游客追捧的旅游目的地,其惊人的提升速度被专家和旅游业界称作“华山传奇”。本报特别推出“华山传奇”系列报道,为读者解读这一“传奇”的缔造故事。

在中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背景下,华山景区的旅游如何升级?除了旖旎风光、四时美景,山岳型景区还应靠什么提升附加值?对此,华山景区给出了准确的战略定位——“文化立山、文化兴山、文化强山”。

华山是中华五岳最高峰,其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人文资源蕴涵深厚,是陕西山水人文旅游的地标和符号。自古以来,华山就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历代名人吟颂华山的名作多达1800余篇。据考证,“中华”之“华”源于华山,因此华山又有“华夏之根”之美誉。

近年来华山景区管委会先后委托中国旅游研究院等各方面专家编制了《华山风景名胜区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华麓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等,并就景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论证和咨询,解决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克服了景区建设中所存在的盲目性,增强了旅游发展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使华山旅游发展走上科学化轨道。

深挖传统文化,做足“华山”特色

华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真正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文化品牌却很少。为改变现状,华山景区管委会积极致力于华山历史渊源资料的搜集,整理了仰韶文化、战国时期魏长城遗址、历代道教圣地、中华民族“华”之起源等丰富的华山文化根基,在“华山特色”上下足了工夫。举办集“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道教文化”三大精彩主题内容于一体的“三月三朝华山”祈福迎祥活动;推出汉皇迎宾大典、汉踏鼓舞、太极剑阵、老腔表演等富有浓郁汉代风情的民俗文化活动;举办华山论道、玄门讲经、修学养生等道教活动„„通过自然、人文、宗教与旅游的有机交融,打造包装道教旅游文化产品,“西岳华山——道教圣山”的品牌得到了有力的推进。

文艺演出是满足游客需求,宣传地方文化的重要环节。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历史悠久,华山景区大打文化牌,紧紧把握华山文化脉络,对当地这一文化亮点进行包装和宣传,推向旅游市场。老腔艺人多次赴国外和全国各地演出,展示和弘扬了华山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受到高度赞扬,原生态的演出备受游客欢迎,“华阴老腔”已成为华山景区的一张新名片。

2011年重阳节,由华山景区管委会和陕西电视台携手泰山、衡山、恒山、嵩山四岳及山东、湖南、山西、河南电视台和台湾中华电视台、澳门有线电视台等联合打造的“五岳重阳”大型电视活动在华山景区游客中心隆重上演。此次活动以山岳文化和孝文化为主线,五省联动,现场直播,再一次将“文化华山”推向全国。

与名家同行,发现华山之美

为了繁荣华山景区的文学艺术创作,丰富华山旅游的文化内涵,同时为文学艺术家体验采风提供创作平台,探索山岳型景区文学艺术创作的新路子,华山景区管委会邀请了梁衡、蒋子龙、阎纲、晓雪、何西来、雷抒雁等十余位国内文化名家走进华山进行采风。在登山拓思、以文会友、挥毫泼墨、抒发情怀,感受了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特殊魅力之后,著名作家蒋子龙动情地说:“此次来华山我觉得不能用‘登’,应该用‘拜’,华山是中国的脊梁,充满了阳刚,带给人的冲击思索性很强。”当代作家梁衡把华山誉为“地根天柱,华夏脊梁”。

与此同时,华山景区管委会还举办了“镜美中华——与名家同行,发现华山之美”活动。邀请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吕厚民和朱宪民、任国恩、胡颖等十余位大师级摄影艺术家齐聚华山,以大师独到视角发现华山之美,举办摄影文化论坛。此外,华山景区还通过名人效应,宣传华山,扩大影响。2011年7月25日—27日,著名企业家、登山健将、社会活动家,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在华山景区宣传社会公益,拍摄“华山公益形象代言”广告片,在主流媒体进行播放,使全国观众充分感受到西岳华山奇险峻秀的自然风光和博大深厚的历史文化。

华山论“见”,阐释大华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理念

2011年11月28日,由华山景区管委会主办的“华山论剑”——华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古城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古城西安论“见”华山,在为华山文化旅游业发展献计建言的同时,也为我国文化旅游业的相融共生提出了全新的思路。

华山景区的文化与旅游发展如何才能更好的结合?陕西省旅游局局长董宪民指出,一是要做大,以“险”吸引游者,以文留住游者,拉大景区的骨架,形成大华山旅游发展的格局;二是要做“精”,要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乡土文化等文化底蕴通过电影、电视、实景演出等多种新形式展现出来。

针对华山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肖云儒指出,首先应对华山悠久的道教文化做进一步的开发与弘扬,同时可以将目光投向高端精品市场,发展个性化的订单旅游。此外,华山是山之根,黄河是水之源,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父亲山在华山交汇,因此未来可以依托华山黄河山根河源的文化底蕴,整合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在整合历史与名人资源的问题上,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评论家何西来表示,在深挖秦罗敷等华山一带美人文化的同时,将杜甫、白居易、崔颢等生于华山一带或留居华山的文人墨客的资源体现出来,把沉香劈山救母、智取华山、华山论剑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侠义文化发扬光大。

海南大学教授刘建华提出,华山文化的旅游应走从华山景区到华山小镇,从文本文化到生活文化,从历史文化到活态文化,从文人文化到社区文化,从要素文化到本位文化,从文化提升到文化回归的路径。

第五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关于茅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关系民计民生与社会和谐及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茅箭作为十堰中心城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商贸服务大区和东部新城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的迫切需要,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改善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对于实现茅箭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茅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面临难得机遇

现代服务业建立在比较发达的工业化基础之上,是依托电子信息和其他新兴高技术,以及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茅箭区不仅是十堰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聚集体,而且是区域内最集中的经济活动和商贸流通场所,因此不仅要成为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中心,而且要在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发挥龙头作用。从现实基础和条件来看,茅箭区发展以“高人力资本、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为特 1 征的现代服务业,既体现了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又实现了城市空间拓展;既承载了现代商业功能分区,又为资金东流、人才东聚、项目东移提供了服务保障。

1、良好的区位优势。茅箭区位于十堰市城区东部,银(川)武(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距离襄樊机场180公里,距正在筹建的武当山机场不足15公里,距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27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50公里。辖区内新建成的北京路、天津路、重庆路、浙江路、上海路与东风大道、辽宁路、武当大道、许白路等城市主次干道构建起完备的交通网络。辖区为十堰中心城区,东连十堰高新区、武当山经济特区,十堰市火车站、汽车站位于辖区,坐拥高校园区,有郧阳师专、十堰职业技术学院、郧阳医学院、湖北汽车科技学院等四所高等院校,学生高达3万人,日人流量达10万人,具备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

2、难得的政策机遇。近年来,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了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特别是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之现在建设投资项目的成本下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机构的新政策、税费方面的改革非常多。对我们来说这些都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可以进行重新布局,整合资源,做大做强。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省政府下发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为我们发展现代服务业指明了方向。市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东部新区开发建设,以天津路、重庆路、武当路等城市干道为骨架,以 2 工业园区、高校园区、商贸新区为支撑,加快建设东部新城区。此外,茅箭区委、区政府不断提升商贸服务区功能,先后围绕火车站商贸经济圈建设、赛武当旅游开发等,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服务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必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3、繁荣的商贸经济。茅箭辖区商贸经济十分繁荣,辖区聚集了十堰80%的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宾馆、饭店、大型专业市场、连锁超市、仓储物流等,新业态星罗棋布,是鄂西北重要的商品流通集散中心。2010年元至11月,全区完成商贸销售额263.8亿元,同比增长26.2%,绝对值和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全区共有各类专业市场 42家,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有12 家,其中包括鄂西北工业工程机械交易中心、虹桥建材商城、辰泓大市场、澳门街建材市场、燕林建材市场、金地家居广场、银河汽车交易市场、鄂西北小商品批发市场、俊发家私广场、老虎沟农贸市场等,年交易额达56.8亿元,共有各类商贸企业 9451家,其中包括人民商场、五堰商场、京华超市、寿康永乐连锁超市、新合作鑫城超市、国美电器等,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就有20 家,过5000万元的有15 家;物流配送、投资担保、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拥有十堰市最大的商业步行街,是十堰市最为繁华的地段,日均人流量达5万人以上,十堰市火车站商贸经济圈预计近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

4、雄厚的工业基础。工业化、城市化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辖区毗邻十堰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普林工业园、东风中客、万向通达等工业园,东风伟世通、东风公司车桥厂、3 锻造厂等专业厂和三环集团、太平集团、通达集团等中央、省、市属企业星罗棋布,使茅箭区成为东风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和零部件采购基地。特别是近年来,我区强力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关键汽车零部件制造和专用车生产,引进了驰田汽车、普林齿轮、正和车身、东风客车等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了集研发、生产、物流、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汽车产业体系,第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集群效益开始显现。截止到2010年11月,我区工业总产值达131.4亿元,产销率达98.7%,全区工业企业共有2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 161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 22 家,产值过5000万元企业达18家,涉及到汽车整车生产、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众多产业。各类企业的快速扩张迫切需要相应的现代服务业态的配合,也给现代服务业提供了众多的发展领域。

5、广阔的发展空间。服务业已经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而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前仍处于产业演进的初级阶段,发展速度缓慢,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差距既是潜力,也是机遇,三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给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预留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土地空间巨大,天津路沿线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1700亩;重庆路道路沿线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1700亩;浙江路沿线开发商可供开发的建设面积1250亩,其中茅箭辖区577亩。三条路总体可供开发利用的建设面积达3977亩。在这么大的一片区域上,完全可以再造一个“五堰商业街”。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区现代服务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看,传统服务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滞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规模不足、竞争力不强、区域发展欠平衡等问题明显存在。

1、对现代服务业重视程度不够。一是重工业轻服务业思想尚未根本改变。总认为工业投资见效快,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效果较为显著;不能正确认识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过分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而忽视服务业对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作用。二是政策扶持不够。近年来,市、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文件,在服务工业发展上开通了企业服务直通车、“宁静日”等便捷服务,这些政策对工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对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却很少,仅限旅游等少数行业,致使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相对偏低。三是管理部门多。服务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行政审批管理部门偏多、程序偏繁、限制较多,阻碍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进入第三产业领域,也导致了整个三产出现总体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层次较低、缺乏协调管理的问题。四是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信心不足。总认为现代服务业对人力、技术等要求高,而本地企业集中度不够,规模小,地方人流、信息流不够,三产发展难成气候,主观上努力不够。五是规划滞后。

2、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是传统服务业比重大。我区服务业中,商贸等传统行业增加值占三产增加值的60%以上,主要以劳务型服务为主,智力型服务比重低。二是服务产业较为分散。我区各类服务业都有分布,但总体上没有形成一 5 个比较长的服务产业链条,服务品种不丰富,服务业的科技含量不高。三是服务业整体层次有待提升。服务业企业规模不大,企业融资能力不强、抵御外部环境风险的能力较弱。虽然有人商集团、武商量贩店、寿康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但整体集中在商品零售业,经营雷同,相互竞争激烈。而其他服务业缺乏大型骨干企业,而金融、科技、教育、文化、信息咨询、高新技术研发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明显滞后,某些社会服务方面还是空白点。制约了服务业整体结构的优化和综合效益的发挥,从经济规模、产业能级、资源配臵功能、资源配臵效率等方面来看,和国内发达城市、国际大都市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3、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和统计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服务业普遍缺乏现代化的行业标准,已有的标准一般都比较落后,不适合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或者是泛泛引入国外认证机构评价体系,不适应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一些行业的服务标准不统一,服务不规范,质量难以保证,制约了服务市场的快速成长和健康发展。另外,现行服务业统计还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实际情况,服务业统计制度还不够健全。

4、人才缺乏制约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是人才资源总量偏少,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现有的人才积累总量明显偏少,难以满足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生的旺盛需求。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现代服务业企业人才招聘难易度中,有近一半的企业表示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二是人才队伍层次偏低,且行业分布不平衡。从受教育程度和职称情况来看,我区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的层次较低,与现代服务业技术密集、6 知识密集的特性和要求相比,明显不足。三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短缺严重。在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结构中,高级、中级、初级人才的构成呈现“金字塔型”梯度结构。由于现代服务业专业化程度高、涉及面广,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级人才,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而我区目前的人才队伍结构中,这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尤其缺乏。以物流业为例,我区物流业大部分从业人员是从传统的物资储运企业转型而来,缺乏现代物流业的职业锻炼和工作经验,难以对现代物流业的运作作良好的把握。

三、加快发展茅箭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1、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思路,推进商贸服务功能区建设。一是参考和借鉴现有工业园区开发模式,立足创新机制和争取政策,分别在重庆路、天津路、浙江路沿线建设政策相对集聚的“金融服务产业园区”、“文化教育培训产业园区”、“汽车服务产业园区”、“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园区”等园区,积极探索商贸服务业与民营资本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新产业发展形式,如由区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统一成立园区管委会或园区管理经营总公司(或允许街办成立类似机构),负责总体政策的制订和整体发展规划、协调,在项目审批、贷款、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工作制度、策略和方法。二是充分发挥街办、社区参与发展商贸服务产业的积极性,在园区管委会或园区管理经营总公司下,吸纳各具体产业功能区所在街道或社区成立重点产业功能区管理中心(公司),负责各产业功能区的统一招商策 7 划和日常管理、服务。管理中心可与风险投资公司、管理咨询公司、人才开发公司等有关专业中介服务机构,成立以服务下辖功能区为主的专业咨询公司。

2、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行业管理上,把该由市场办的交给市场,能由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做的交给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一是建立健全商贸服务业各重点行业的信息管理体系,并利用统计、税务登记等数据库进行对比筛选,建立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指标体系,每季度汇总、分类,全面系统地掌握全区服务业发展状况。二是加快建立电子政务,推进网上办事、网上监督,实行政务公开;同时,要大力推进茅箭区服务业信息化进程,采用“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企业(信息软件企业)承建,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服务业重点行业的门户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商务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三是加大商务专项规划力度,结合变化了的情况,对商业网点及早作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规划,对已有的规划结合实际及时进行修改。

3、对于重点引进的商贸服务业,从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便捷方面给予一定扶持。一是成立商贸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制订明确的管理办法。明确引导资金是用于进一步提升商贸服务业的档次和质量,推进商贸服务业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发展,引导和促成关键项目或闲臵资源投入使用的贷款贴息和补助的专项资金。二是在税收优惠上,对重点行业3年内区留成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给予一定的减免或者按一定比例返还。同时,按当年留区税收(指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留区部 8 分)多少排序,给予前10名企业奖励。三是在资金扶持上:包括用地优惠、房租补贴、贷款贴息和认证奖励。其中,用地包括土地出让金减免等;房租包括减免和政府补贴。贷款政策包括对重点企业出台相应贴息政策。便捷注册主要包括注册资金金额、科技成果作价比例以及登记手续等方面的扶持,如对于科技人员和海外留学人员创办科技服务型企业,可以适当降低注册资金金额,并分批到位。

4、拓展招商引资多元化渠道,大力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一是鼓励服务业发展重点企业进入与企业所属产业相吻合的产业区块。按照企业规模、是否品牌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大小等标准,可分别在入驻的前若干年内给予入驻企业以20-50%的房租贴补,然后根据其税收情况进一步确定后续的房租补贴优惠。同时,对各产业区块内所有商务楼宇业主,凡引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咨询服务、商务服务行业的国际知名品牌或年营业额在国内行业内排名前10位的国内知名企业到我区投资,如期开业经营的,对引荐人可按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二是全面实施“三个一批”的招商战略。即“引进一批”,主要是引进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公司这两类核心企业及集团,提升全区产业的品牌优势,形成茅箭区区商贸服务业的品牌高地;“培育一批”,主要是对市场化程度不高、创办初期投资风险较大、企业规模偏小但具有成长性的行业,在风险投资机制、投资担保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强引导并提供支持,以培育市场,壮大规模;“收购兼并一批”,主要是通过资本运作收购兼并一批包括区属的和市属的,外来的和本士的商贸企业,形成强强联合、以强制弱、9 弱弱变强的“强势”。三是充分利用茅箭区作为十堰市行政管理、商贸服务中心的优势,充分发挥随行政中心搬迁而带来的大量市直部门、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迁入的契机,发挥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的中介作用,“请进来”、“走出去”,大力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研发机构和地区总部,实现信息、咨询、物流等企业在茅箭的集聚。

5、大力引进各类人才。针对茅箭区发展商贸服务业对人才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引进人才:一是与十堰职业技术学院、郧阳师专、郧阳医学院等高校合作,有步骤地设臵相应的学科和专业,扩大紧缺专业学习规模,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快培养商贸服务业需要的人才。二是建立健全茅箭区商贸业的职业教育培育体系,一方面,加强与国内外高校或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通过开展各类进修班、远程教育、成人教育、引进职业认证教育等方式拓宽培养途径;另一方面,与市劳动保障部门等部门合作,推出服务业从业资格体系及相应教育培训体系,鼓励各类在职教育培训;三是大力引进国内外商贸服务业方面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

下载昌城镇:以农村经济发展打造社区化发展新引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昌城镇:以农村经济发展打造社区化发展新引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