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变革企业扭亏为盈秘笈!
管理变革:企业扭亏为盈秘笈!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为什么许多企业转型失败,变革领导力缺乏;
为什么企业患了中年病而无力,变革领导力缺乏;
为什么迅速发展的企业突然夭折,变革领导力缺乏;
为什么有的企业从小萝卜头很快超越了看似不可能超越的老大?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以及企业的领导者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所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必须处理,一是外部适应,二是内部整合。当外部环境变化时,企业需要作战略上的改变。当组织战略决定之后,需要去协调、整合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这当中包含着人力资源专家的努力。
人力资源工作者通过精准地理解组织变动的环境、高管的思考,运用自身的业务技能,可以使企业的转轨更加平缓。企业如果能够成功整合内部要素,使它们像齿轮一样相互衔接,企业就做好了内部整合。外部适应和内部整合两方面都做好了,企业才能够创造价值、实现目标。
一场变革正在重塑美国的领先企业。真正的企业领袖关注顾客需求,他们正在替代那些站在公司金字塔尖发号施令、只关注股东短期利益的管理者。传统的“指挥与控制”领导风格正在被一种充分授权、相互协作的领导风格所取代。20世纪后半叶,商业领袖成为一种精英职业,那些通过自上到下方式控制企业的领导者占据主流。受两次**和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企业的组织架构仿照军事模式而搭建。
思科公司首席执行长JohnChambers是拥有新型领导力的典范,这些领导者利用多层次的组织架构,通过制定规范和流程来实施对企业的控制。企业员工一级一级往上爬,追求权力、地位、金钱和福利。由于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平均周期从以往的八年缩短至六个月,很多企业领袖都在关注如何在短期内形成业绩,往往不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
谭小芳老师认为,引领21世纪,我们需要真正的领导者,他们能通过企业的愿景和共同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形成合力,给予各级管理者充分授权,关注于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协调组织的方方面面,让企业实现卓越的绩效。
回头看来,有一点很明显,人们对“自上而下”的领导方式似乎并不买账。为什么?一是师徒传授的模式已经被学习型组织所取代,很多员工的知识储备比他们的上司还要深厚;二是年轻人不愿意苦守十年等待机会成为领导,他们希望机会就在眼前,否则就会另谋他就;三是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金钱,因为很少有人愿意把生命浪费在毫无建树的工作中,只是为求一口饭吃。相反,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有意义,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感。
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如今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快得始料未及、变得超出想象”。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只有变化才能带来改变。领导者的战略思想和管理风格必须做到随势而变,根据企业现状迅速地变化与创新,而且还能带动组织内的每个成员自动自发地创新,敢于挑战权威,颠覆传统,打破惯性思维。
在我的变革领导力课堂上,我经常向学员强调——现代最优秀的决策者并不是那些掌握最丰富信息资源的人,也不是那些殚精竭虑、终日冥思苦想的人,而是在转瞬之间果断决策的人。这就要求领导者采取更加快速的应对行动。
等待指令不是一个好领导应具有的特征,优秀领导者总是带着一种强烈地紧迫感,这种紧迫感不是内心无助的慌乱,也不是忙碌得热火朝天却抓不住重点的虚假紧迫感,而是清晰可见、迫不急待的正确行动。保持紧迫感就会居安思危,居危思变才能迅速在危机中发现机遇,谋求解决之道。
如何能够快速行动、应对变化呢?通用电气公司前CE0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要在被迫变革之前就进行变革。EDS总裁罗斯·佩罗说,他的秘诀就是“预备、发射、瞄准”。有人问,不瞄准怎么发射呢?他解释说,先瞄准再发射显然是过分追求完美,对于企业家来说,过分追求完美千万要不得,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一无所得。即便是万事俱备,很多事情还是要在发展中来解决的。
甲骨文公司总裁拉里埃里森在自传《速度就是生命》中就写到,千万不能把产品设计得十全十美后再推出,这样的产品肯定是赚不到钱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理由是:做完美的产品,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容易错过迅速占领市场的时机,同时,机会还容易被对手抢占。
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速度第一,完美第二,只有拥有了比对手更快的速度,才有机会让其变得更加完美,一旦失去机会,再完美的产品也没有了意义。蓝色巨人IBM曾因过分追求完美的产品而失去许多发展机会,公司业绩一度下滑。后来,新任总裁郭士纳上任后,提出“一切以市场说了算”的快速反应理念,终于把IBM从泥潭中“拯救”出来,重新恢复了昔日的雄风。
中国企业,一万次“变革”,九千九百九十九次败,败在目标模糊,规划失误,急功近利,缺乏系统思考,败在未经充分的文化理念、干部人事准备,以及没有合格的变革主体等。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切入良性的动态管理轨道?如何去参与全球化竞争?
中国的这些企业,几乎无一不是大而不强,特别是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强行划转组成并给予政策优惠,甚至是垄断性质的国企,更是如此。中国企业应该彻底抛弃自我优越感和好大喜功的想法,看到自己的先天不足和劣势,真正地去行动,从而推动中国企业的大赢。根本上颠覆了我们传统的观念和想法。我们必须改变这种野蛮生长的模式。
30年前,跻身于财富100强的企业有三分之一被淘汰出局,同样是巨型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长久不衰,有的企业却困难重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变革。谭小芳老师建议:我们的企业必须从盲目感觉的梦境中走出来,随时认清自己所处的阶段和环境,随着
企业的发展不失时机地、积极主动地、分阶段地、脚踏实地地进行管理变革,我们的企业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才有可能在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获胜。
但是,多数企业认为,企业有了问题才需要进行管理变革,更多的人则把管理变革当成是一剂扭亏为盈的特效药。事实上,管理变革的最终目的,并不仅限于扭亏为盈等短期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变革,使企业对变化万千的外部环境作出快速的反应,以确保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因此,每个企业,不论其效益显著,或者在行业中成绩斐然,都需要持续性地作出变革的行动。这一点,正是许多著名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例如,通用电气公司因为敢于变革,善于变革,一起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海尔就是主动地进行管理变革而保证了企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客观地说,不少企业是敢于进行管理变革的,但在管理变革实践中的盲目性,将使他们付出学沉重的代价。这一点不可忽视,这也正是我们担心所在大量实践告诉我们,管理变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成功的变革会使企业上一个台阶;另一方面,失败的变革则完全有可能葬送企业的前程。对企业而言,仅仅知道要变革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变——下面,谭老师与您分享一个关于变革领导力的案例:
通用电气在变革培训中,充分运用了与广大员工面对面进行研讨的方法,他们安排企业新员工,就有关公司价值观等主题与公司高层领导进行对话,由于坦白和建设性冲突在GE新建立的价值观中相当受重视,所以讨论问题时大家敢于说真话,有时与领导进行的辩论甚至显得“肆无忌惮”。
比如有一次,有一位公司主管企图规避有关工作保障的批评,他说:“在我的事业部门没有这种问题,所以我没有办法回答你。”一位员工喊道:“等等,你在逃避责任。身为GE的主管,难道不必为这些问题负部分责任吗?”韦尔奇对这类培训也予以高度关注。
每隔几周他就会搭直升机到克罗维尔走一趟。每当直升机一降落,总裁就立即跳出来,准备面对一场辩论。韦尔奇非常喜欢和员工反复辩论几个重要概念,最重要的是,他并不是为了学术的理由鼓励建设性的冲突——这是他自然的沟通方式。在面对面的讨论中,他必须承受众人的攻击,但韦尔奇也不放过每次机会说服别人赞同他的观念。多年的实践证明,培训在通用电气的大变革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从根本上说,我们的领导者们之所以看不清变革的需要,是因为我们被过去的成功蒙蔽了双眼。过去的辉煌总是很容易使我们掉以轻心,因而错失保证未来成功的变革关键点!谭老师希望各位企业家能将变革进行到底,基业长青;CEO们的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第二篇:企业变革管理专家(定稿)
●【授_课_专_家_介_绍】丁坚(Kevin Ding)
丁坚(Kevin Ding),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集 团管控专家,企业变革管理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博士DBA,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
丁坚老师曾在大型国企及外资制 造业担任中高阶主管,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 规划、集团管理模式设计、业务流程重组、企事业单位改制重组以及政府课题研究等方 面主持了数十个咨询项目。丁坚老师非常了解国内企业经营管理的竞争环境,精通运用 前沿管理技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策略及实务,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高效组织与人力 资源体系、集团化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及企业不同发展时期高效开展组织变革与人力资 源工作的难点、瓶颈等有系统的研究及丰富的经验。
丁坚老师至今已有十年以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咨询顾问经验;六年以上职业讲 师实战经验,辅导过数百家大型企业集团的培训、咨询和管理变革项目。代表客户主要 有代表客户主要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尔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医 药集团、北京住总集团、中国广厦集团、中国南车集团、3C科技(中国)集团、戴尔DE LL(中国)、林德叉车(中国)、VAG(中国)、三一重工、北 汽福田、江淮客车集团、正 泰集团、天马集团、广东慧谷集团、上海供电局、上海保集集团、上港集箱、上海苏尔 寿、上海信息产业集团、上海百胜软件、上海九隆房地产、上海龙宇控股、山东平安保 险、SGS(中国)通标、浙江宝亿集团、新加坡超 级食品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东方 航空、江苏开元集团、江苏牧羊集团、浙江天能集团、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 东捷电力集团、南京地铁公司、江苏贝尔地板、江苏艾贝服饰、浙江中捷集团、上汽集 团安吉物流、四川棉麻集团、武汉中石化、牧羊集 团、海力士-意法半导体(中国)、天津康师傅集团等大型企业单位。
丁坚老师信奉每个企业都是尊敬的VIP客户,以专业的精神、不断创新地将智慧奉献 给客户,与客户共同成长,是他最大的心愿。
【客户留言见证】
“丁坚老师的培训充满激情。在他的指导下,我们通过角色互换、情境模拟、团队游戏,学到许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技巧。”陈先生, 人力资源部, 中国医药集团公司 “通过丁老师精彩的授课,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掌握了集团公司管控的精髓,同时也被丁 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折服。”盖处长, 资本运营部, 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丁坚先生的极具推动力的咨询变革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提高我们的人力 资源管理水平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张女士, 海尔大学培训中心,中国海尔集团 “在我看来,丁坚先生是非常专业、值得信赖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我非常愿意将他推荐 给身边的企业家朋友。”袁先生, 副总经理, 北京住总集团
“我们感谢您出色的卓有成效的培训演讲,我和员工都为您的风格、方法、内容和技巧 所折服。”李先生, 人力资源部,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
“学员们都反应你的课程很深动,互动性特强,内容也很实用,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合作!”刘先生, 人力资源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课程深动风趣,希望丁坚老师接下来与我们长期合作,推荐更多的好课程。比如沟通 课程也是我们很需要的„„”
赵先生, 人力资源部, 安徽江淮客车集团
============================== ●课--程--大--纲:
第1天:金牌面试官---高效招聘与精准面试法
第一单元 候选者是否真的胜任---结构化面试理论与实践
自测:贵公司招聘体系是否科学有效?
非结构化面试与结构化面试
如何操作结构化面试:“七步法”
第一步,确定面试要素及权重---如何建立钻石模型(工具分享)
第二步,编写各面试要素的详细定义说明
第三步,根据面试要素,设计七大类型面试问题
第四步,根据面试要素、权重及定义说明,编制具体的评分表格
三大结构化面试表格(工具分享):
结构化面试评分表
结构化面试平衡表
结构化面试汇总表
第五步,组建面试小组,面试官技巧培训
第六步,现场实施结构化面试,并及时做好面试评价记录
第七步,招聘后评估工作---“321”法则
经典七种面试类型问题分享
1、背景性题目;
2、意愿性题目;
3、专业性题目;
4、情景性题目;
5、压力性题目;
6、智能性题目;
7、行为性题目;
第二单元 先观其行后听其言---精准面试技巧实战
升级版的面试提问技巧
? 打乱次序,声东击西
? 引蛇出洞,步步为营
? 未雨绸缪,穷追猛打
? 逆向推理,心理投射
多对一面试方法实战
? “多对一”面试现场形式---哪种比较好
? “多对一”面试形式的特点
? 注意明确“多对一”面试官的角色分工
? “多对一”面试流程的参考流程
多对多面试方式--无领导小组讨论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特点分析
? 视频案例:企业组织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出现哪些问题?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座位设置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实施步骤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官看什么
? 注意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陷阱”
第三单元 切忌虎头蛇尾---面试后的细节工作开展
对更关键的职位进行背景调查
如何规避入职体检的潜在风险
《劳动合同法》规定:--招聘岗位须“明码标价”
案例讨论:试用期内的培训风险?
招聘新员工在试用期可以随意辞退么?
视频讨论:如何迎接新人
让新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
第四单元 企业招聘面试常见的困惑与对策探讨
困惑1:运用了招聘面试技术,还要相信我的直觉么?
困惑2:招聘基层岗位(如普工),需求数量较多,如何收到更多求职简历?困惑3:如何处理面试过程中经常遇到求职者“爽约”事件?
困惑4:如何有效开展中高端人才主动寻访--向猎头公司学习招聘? 困惑5:如何在面试中讨论薪酬问题?
困惑6:如何让员工承诺提交资料真实性?
困惑7:如何打破常规面试?提高单一化面试的准确性?
困惑8:如何提升面试中的沟通技巧?
困惑9:遇到不同求职者,控制面试时间的技巧?
困惑10:面试很多人,如何做好面试记录?
课程总结与知识回顾
第2—3天:岗位分析、任职资格及薪酬调整与绩效面谈技巧
第一单元 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估技巧
? 人力资源的基本功: 岗位分析
? 为什么会有工作内容的不同关注
? 岗位分析的常用三大方法
? 实战分享:某企业工作日志写实的咨询案例
? 企业编制岗位说明书的两个误区
? 重点:如何编写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
? 工作标准编制的三大原则
? 课堂练习:编写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
? 岗位评估:某企业岗位评估流程的咨询案例
? 因素评估法操作流程
? 岗位评估体系中:价值评估指标的一般要求
? 最通用的岗位评估体系
? 因素评估法,对与岗位相关的7个要素、13项指标进行评价
? 课堂练习:用“因素评分法”进行岗位价值评估
? 岗位评估结果的运用-----如何编制《岗位分类等级表》
? 实战经验分享:如何用标杆岗位法实现岗位评估
第二单元 任职资格设计技巧
? 任职资格管理: 素质模型设计
? 任职资格(胜任力)的ASK模型
?
1、全员核心胜任能力
?
2、综合通用胜任能力
?
3、岗位专业胜任能力
? 任职资格管理的操作流程:行为事件访谈法
? 视频分享:某企业任职资格(胜任力)的屋顶图
? 实战分享: 员工胜任力评估的简易处理
? 任职资格与员工薪资横向定级
? 工具分享:某企业技术类营销类管理类的任职资格分类评价表
第三单元 薪酬调整策略与实战技巧
? 薪酬的总体范畴导入:薪酬结构与薪酬水平
? 案例:张经理的困惑---为什么企业加薪了,却没有人满意? ? 企业薪酬调整的三大公平原则
? 如何实现外部公平:薪酬调查
? 如何实现内部公平:岗位评估
? 如何实现自我公平:绩效考核
? 典型人员的薪酬结构调整策略
?
一、中高层管理者的薪酬结构设计要点
?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结构设计要点
?
三、销售人员的薪酬结构设计要点
?
四、生产一线人员的薪酬结构设计要点
?
五、行政支持人员的薪酬结构设计要点
? 企业薪酬水平调整的三种类别
? 绩效加薪;
? 晋升加薪;
? 普调加薪;
? 企业绩效调薪八步法
? 实战案例:某企业绩效评估与员工晋升加薪案例分析 ? 年终绩效评估与员工晋升与调整
? 如何避免在薪酬调整中的劳动争议
? 实战分享:如何发放分配年终奖金?
? 企业薪酬激励的实战技巧分享
? 第一、公司财务业绩为前提
? 第二、公平的程序和结果
? 第三、制度公开,数字保密
? 第四、“文官给名,武官给钱”
? 第五、薪酬就是 “沟通”
? 第六、事先约定
? 第七、预防“春晚现象”的心理饱厌
第四单元 绩效面谈与绩效辅导策略
? 为什么绩效面谈这么重要?---考核成功的三层境界 ? 如何确定绩效管理的操作流程
? 绩效目标设立
? 记录日常表现
? 业绩跟踪辅导
? 考核公正评分
? 绩效反馈面谈
? 实施改进计划
? 案例讨论:主管在绩效面谈中有哪些错误?
? 绩效面谈前的八大准备工作
? 现场分享:绩效面谈的九个步骤说明
? 绩效面谈的必备沟通技巧
? 微笑---沟通最好的润滑剂
? 有效提问(封闭式+开放式)
? 同理心聆听(简明重复+积极回应)
? 建议性反馈
? 少用命令式,多用分享式
? 如何面对面谈中的异议与僵局
? 情景练习:绩效面谈实战互动
? 绩效实战分享:选取KPI的实用工具---315模型与四维模型 ? 绩效实战分享:如何处理不同部门的内部考核平衡 ? 绩效实战分享:绩效评分如何破除“满分主义”
? 员工执行力差的五大原因
? 紧盯过程:员工为什么没有绩效执行力
? 管理者如何对下属绩效辅导与检查
? 给下属布置明确的工作任务:5W2H
? OJT—on the job training工作中的随时指导;
? 充分利用业务会议,“群策群力”;
? 共同参与下属的工作,协助解决;
? 身教言传,你就是品牌;
? 成长为企业内部培训师;
? 针对精品员工,合理授权。
? 员工绩效反馈的管理艺术
? 带人如带兵,带兵如带“心”
? 如何管理部门的超级明星员工
? 当团队面对“刺头”员工
? 如何清理部门的“C类”员工
? 企业HR及职能部门主管在推行绩效变革工作中,如何强势?
第三篇:成长性企业的管理变革
成长性企业的管理变革
经济转型催生成长性企业
今天,有很多企业都在谈转型,转型的英文(Transform)也有变革的意思。中国经济在不断转型,尤其加入WTO之后,应该说是在更加剧烈的转型。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催生出许许多多高速成长的中国企业。
前不久IBM的CEO郭士纳到访中国,他特别提到中国经济的转型特点,转型给IBM带来了很多机会。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过程中会诞生很多新兴产业,也会迫使传统产业进行结构转变,这种转变会喷发大量商机,同时会催生出许多成长性企业。但成长性企业往往也最容易失败,因为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内部管理不当,管理模式转变不及时,就会掉入鸿沟、摔下悬崖。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像过去的三株药业、巨人集团、爱多VCD等,都是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没有及时针对转型做出预见性的管理变革,它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如果成长性企业能够及时预知它下一阶段的即将来临和发展特征,并提前进行管理变革,就可以避免失败,也会使在转型过程中的企业真正能成长起来,真正使我们国家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长成参天大树,能够走出国门,直接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成长性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
从该图可以看到成长性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创业阶段
在企业创业的初期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更多地依靠创业者的个人创造性和英雄主义。由于此时的重点是强调研发,重视市场,第一重要是怎么把新产品迅速销售出去,因此不需要太复杂的管理,透过创业者本人就可以控制整个团队。
经过1-3年的发展,可能进入一个危险期,企业会出现剧烈振荡,振荡的原因是因为随着员工日益增加,更需要一个职业化的领导来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管理控制,所以这个时候要么是创业者成长为职业化的领导,要么他委派代表进行控制,找到一个更职业化的经理人。这时比较困难的是,需要我们的创业者自我变革、有足够勇气放弃很多东西。同时他会发现,要继续监控这个企业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了。
这个阶段的鸿沟是需要一个职业化的领导,所以怎样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和信息基础平台去迎接这个变革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集体化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集体化阶段。所谓集体化,是指企业透过很多专业化的经理人去管理若干部门,建立一个管理团队去指导员工工作,引导员工执行决策层的决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出现一次振荡,主要原因是员工需要获得自主权,中、基层经理希望增加自主权。由于指导作用和员工的具体实践使其工作经验和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层次增加,都会刺激员工对自主权的渴求,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出现新的鸿沟,此时就需要授权,并建立一个更为规范的管理体系,那么企业就能进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规范化阶段。
规范化阶段
第三个阶段的重点就是授权,通过授权使企业跨越了第二个发展鸿沟。这时大多数企业高速成长,产品由过去的利基市场,转向更为广泛的主流市场。随着员工人数迅速膨胀,部门快速分拆,销售地域和网络越来越分散,此时需要更多的授权。但企业经过1-3年的高速发展后,同样又会遇到新的问题,被新的危机所困扰,这个危机需要通过加强控制来解决,但依靠过去传统的控制手段不能解决危机,那用什么样的方法呢?授权过多就会导致自作主张,出现本位主义,控制过多就会出现不协调、合作困难的现象,因此协调是跨越第三个发展鸿沟的主要手段。
精细化阶段
跨越第三个鸿沟后,马上进入了企业发展的第四阶段,即精细化阶段,企业需要通过更规范、更全面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或者说是更多、更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支撑。但官僚主义的出现又会引发新的危机,管理层次过多,决策周期拉长,人员冗余,因此企业在面对新的鸿沟时,需要加强合作,这时要更多采用项目管理的手段,建立很多团队,通过按产品、地域设立适宜的部门和团队来增强市场竞争的快速应变能力。
合作阶段
这一阶段,企业的规模迅速壮大,也许已经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了。
但发展若干年后又会遇到新的麻烦,就是企业变得越来越大,反应也越来越迟缓,此时企业需要组织扁平化,需要恢复活力,因此要有小公司思维,通过适当拆分和多元化运作,并努力恢复创业阶段的创新意识和激情作风。
一个成长性企业一定会经历发展的若干阶段,每个阶段一般是1-3年,甚至更长。我们看到中国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跨越某个阶段的鸿沟,掉了下去,因此而失败。我认为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处在第二到第三阶段之间,正在跨越第二个发展鸿沟。
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组织惯例
结合每个阶段的特征我们再来看看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组织惯例:
第一个阶段侧重生产和销售,组织结构是非正式的,高层管理风格崇尚个人主义和创业精神,管理控制体系以追求市场结果为导向,这时管理人员的报酬很简单,就是创业者拥有所有权。
第二个阶段管理的重点是强调经营的效率,组织结构一般是集中式或职能型,指导型风格成为高层管理的普遍特征,控制体系通过建立责任中心和成本中心来实现,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进行薪金和绩效的挂钩考核。
企业发展到规范化阶段,市场开始快速扩张,组织衍变成一种分散式和以地域为责任中心的结构,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广泛授权,并采取定期述职报告和利润中心的手段来考核下属机构,此时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强调个人绩效奖金。
到了精细化运作的第四阶段,通过组织的重新整合,把基层人员分成若干产品组,按产品设立适宜的部门,高层管理者在广泛授权后,又重新开始强调监督,企业的控制体系是通过新型的计划中心、责任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和投资中心来组成,管理人员更加融入到企业,参与利润分享,并拥有股票期权。这一阶段组织会越来越庞大,也越来越分散,企业需要有一种整体感,需要员工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所以我们看到,国外很多公司都是通过股票期权这种长期利益方式来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的。
第五个阶段管理的重点是要解决复杂化问题和进行创新,要有小公司思维。组织结构更多强调团队和矩阵式管理,高层管理者的风格是参与式的,与下属共同制定目标,过程中不过多干预,合作的方式一般是充分协商,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团队奖金。
通过组织惯例分析,使我们更容易确定企业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变革的重点,并采取对症下药的管理模式。
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变革策略
管理模式
借助上面这个图,我们可以了解到成长性企业一般要经过四种管理模式变化的过程,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这些管理模式有时可以互相结合。
从纵坐标看,越往下走越来越强调灵活程度,体现了管理的柔性;越往上走控制力度越大,体现了管理的刚性。从横坐标看,越往右走就越强调管理的开放程度,往左走更偏重于内部管理。成长性企业发展第一阶段的管理模式,可以称之为“以人为本”,仅透过创业者本人就可驱动企业的发展,体现了最大程度的人性化和自由度;第二个阶段的重心是过程管理,需要有一个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第三和第四阶段,由于管理弹性增加、强调合作与开放,处在这两个阶段的管理模式可以统称为“开放体系模式”;第五个阶段,更是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远未达到的境界,就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简称目标管理。
成长性企业的发展要经历若干阶段,并要跨越五个鸿沟,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创造适应它这个阶段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是否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
著名的管理学家Larry E.Greiner讲过这样一句话:在某一阶段有效的管理惯例,也许会导致下一阶段危机的出现。但我们看到很多中国企业的管理策略却是以不变应万变,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它还是拿过去这套管理惯例和办法来处理现在的问题,当然就会遇到挑战,甚至可能失败。所以,一个成长性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所处的崭新环境,提早在鸿沟发生前引导一场新的管理变革,并目标明确地来跨越这个鸿沟。
变革原则
我们所谓的变革策略一般有四个基本原则:首先是要组建一个合适的管理团队;第二个就是控制成本,毫无疑问,成本战略是企业最基本的策略之一,而且成本管理是永无止境的。第三需要有明确的定位,要着重于核心业务,寻求企业最大的差异化特征,正如中国民营企业首富刘永好先生所说,要做减法,把企业不能有助于核心能力形成的业务都统统砍掉。最后是要有一个很好的战略和远景目标,并给员工和管理层不断传达企业的发展意图。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美国有一家成长性企业,在1998年聘请了一位名叫Albert.J.Dunlap的CEO,他在两年时间里,把企业从30亿美元的年营业额带到了90亿美元,做得非常成功,并获得了两亿美金的回报。他变革的手腕很强硬,一上台就把原来的主要管理者统统赶下去,找来一拨新的职业经理任队伍;他为了控制成本,把总部搬到与工厂很近的地方,并把原来非常漂亮的总部大楼卖掉,在员工心目中树立了一个控制成本的威严形象;为了使有限的资源高度集中,他把很多与核心业务无关的副业统统砍掉。Dunlap先生是一位军官出生的企业家,在贯彻执行变革决定方面是非常果断的,他有一句名言:做管理者不是为了做朋友!有人说,做管理者就是为了做朋友,他说,不是,商业就是商业,应该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天条,他认为如果要做朋友,就去买一条狗。
变革速度
此外,我们还可通过麦肯锡的7S模型来分析变革的要素和速度。Structure(结构)、Strategy(战略)、Systems(体系)属硬元素,通过对这些的调整,变革进行起来会快一些。而Skills(技能)、Style(风格)、Staff(员工)则属于软元素,变革起来要慢点。这些因素围绕Sperordinate Goals(超常目标)来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变革效益的最大化。
硬元素和软元素按两种方式来体现变革的不同速度,一种是渐进式,另一种是快速式。渐进的方式是先动型的,即管理者主动实行变革,先从内部和基层员工开始,给他们做工作,采取至下而上的形式;而后动型的快速式变革一般是由外部环境引发的,从外面引进人才,通过外部压力来促进变革。渐进式的变革借助7S中的软性元素,作用于人,能影响到每一个员工,是广泛的变革,虽然慢一点,但它的变革是深远的。快速式强调结果导向,强行制定目标,它借助7S中的硬性因素,自上而下进行,但变革效果有限。
成长性企业的变革,因根据自身情况,最好采取软硬结合的方式。
信息技术创造变革的战略优势
那么,信息技术到底能够创造变革的什么优势呢?信息技术除了能使企业反应更为快速,创造时间的优势外,还能帮助企业创造低成本优先的优势,以及产品或者说是业务差异化的优势。通过低成本优势,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部门间协调,通过协调产生协同,实现协同效应,达到快速供货的目的。业务差异化的优势可以确保业务定位准确、锁定目标顾客,为顾客创造更好的服务,同时有助于企业开发出新产品,并在全新业务的拓展上创造出更大的优势,产品或者说业务差异化优势是一种更具竞争力的优势。
如果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得当就可以创造这两种主要优势,成长性企业要变革,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能力。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系统随着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它为企业管理的层次,特别是为高层管理提供的服务就更有价值。在信息系统复杂程度较低的时候,它一般处理一些事务性交易,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这是成长性企业在第一、二阶段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发展到第三、第四阶段,需要把信息系统当作一种商业资源,尤其需要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东西,如ERP、CRM、EIS等,因为企业跨越第二个发展鸿沟后,客户会越来越多,面对一个更为庞大的主流市场,需要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的手段,并创造业务差异化的最大优势。当企业发展到第四或者更高阶段之后,就需要一套战略管理系统,这时的信息系统应该变成一种战略武器。所以信息系统随着复杂性地不断衍进,能够帮助成长性企业不断创造出变革的优势。
对应成长性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我们可以较为具体地看到信息技术是怎样帮助成长性企业创造变革优势的。
第一个阶段,我认为企业有财务软件,有办公自动化系统就可以了,能实现简单的关键性事务的处理,能收发Email即可。
到发展的第二阶段,需要有一套面向基础管理的ERP,因为企业的人员增多、部门增多、组织变得庞大,就需要把这些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计划和利用。
进入第三个阶段,企业需要一套更为完整的ERP。因为需要拥有更多的商业资源,组织变得越来越大,在充分授权后,需要把企业的流程更好地进行优化,并借助商业智能系统,初步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如果能顺利跨越第三个发展鸿沟,进入精细化阶段,企业就需要采用电子商务系统,如SCM、CRM等,有助于实现敏捷制造和敏捷经营,为全球化发展做好准备。这个阶段的企业需要更多的商业资源,并要把分散的组织更为有效地连接起来,把客户、供应商和企业紧密连接,真正形成一个供应链。这时候的信息系统更要有助于企业消除组织沉积,使官僚主义降到最低。最后,通过广泛合作,帮助企业实现全球化经营。
当然,这只是一个概要的模型,成长性企业要跨越发展的五个阶段还有更详细的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来配合。
我们知道,成长性企业面临的管理烦恼是众多中国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成功的企业经营就如同攀越一座座险峰,困难重重。面对困难,我们是继续前进,还是停滞不前?
因此无论规模多大的企业,在管理方面都必须进行持续变革以增强竞争力,满足成长性企业不断创新的需要。
金蝶通过这种模式,针对成长性企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开发的面向中国成长性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已成功促成了大量明珠企业的诞生,帮助它们实现了管理变革,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如科龙、珠海祥乐、TCL、希望集团、新华制药、建设银行等等。但我们深知,客户的成功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前提,我们的知识和力量来自于广大客户,我们每走一步都离不开客户的关注和支持。“跨越发展鸿沟”是中国许许多多成长性企业需要面对的共同难题,而金蝶希望在这个进程中,成为“引导管理变革”先行者。
第四篇:企业变革与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变革与企业文化管理
摘要:针对企业变革中存在的成功率不高,员工抵制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企业
变革类型的研究,认为企业变革中存在文化变革与行为变革这两个相互影响的方面,企业
文化变革存在于企业变革的始终,并对企业变革成败起到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
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变革各阶段的特点和实施要点,力图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变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字: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变革
前言
企业文化的提出及其被管理者广泛重视和应用是形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那么企业文化在我国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第一,是有效实现企业自己身份的保证。企业的身份是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作为经济实体它有经济性,要生产财富;作为社会的一员它有社会性,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是内涵商品生产、商品经营两个方面的。为了实现企业的身份,就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
第二,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社会注意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处于国家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风浪搏击的风口浪尖。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辅佐其乘风破浪,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都极有好处。
第三,企业要搞好管理、做好员工的培育也离不开企业文化。对外,管理是去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内,协调好内部的供产销的连接和人际关系工作,都对企业树立企业文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提倡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行之有效的价值观,使优秀的企业制度、先进的企业设备、顶尖的企业人才能完美而 和谐的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第四,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企业产生物质利益,产生社会效益的基石。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它为企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保证。
1.企业文化管理的相关前提理论
1.1管理方格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布莱克和穆顿两个人在1964年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他们提出,应该避免企业领导人在工作中趋向于极端的方式,即或是科学管理,或是人群关系管理;或是以生产任务为中心,或者以职工为中心;或者采取X理论,或者采取Y理论。他们认为应该采取各种不同的综合领导方式。他们以对生产的关心为横轴,以对员工的关心为纵轴,每根轴线为9小格,共分成81个小方格,代表各种不同结合的领导方式。他们认为,把对生产的高度关心同对员工的高度关心结合以来的领导方式是效率最高的。但是,如何才能把对生产的高度关心同对员工的高度关心有机的结合起来呢?
布莱克和穆顿认为,为提高管理人员个人与部属打交道以及整个组织的有效性,必须使组织文化本身发生变化。他们说,管理是在一定文化中进行的。最终控制着人们行动的是传统、先例以及过去的实践,而不是情况的需要或是人们的个人倾向。这个传统的思考、感受和行事方法最终支配着人们下列个方面的态度,如对利润率、债务与资本筹措及现金流、存货控制、生产计划、广告销售、雇佣与晋级标准等。他们认为:对于组织文化控制个人行为程度的强调只是最近的事,但无论如何,组织文化必然是任何变革努力的中心部分。
1.2“决策人”理论
此后,美国管理学家西蒙提出“决策人”理论。西蒙认为:传统组织理论的目标是建立旨在确保效率的组织活动的组织原则,而现代管理目标是建立旨在确保合理地进行决策的组织原则,任何作业,在开始之前都要先进行决策。决策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业的最终结果,传统的管理忽视了决策是组织的统一概念,这是因为,传统管理把决策局限为最高领导机关的观念。其实,不仅是最高管理层次要进行决策,组织的所以层次,包括作业人员都要进行决策,它贯穿在整个组织之中。所以,管理就是决策。最高管理人烟决定经营目标和总方针,中层管理人员贯彻执行目标和总方针,决定部门的目标和计划,再传达给下级。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决策和作业的界限越不明确,两者的结合就越紧密。
西蒙认为决策有两个前提,即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所谓事实前提,是对能够观察的环境及环境的作用方式的说明。所谓价值前提,就是指企业的宗旨、经营方针、效率标准、公正标准和个人价值等。他在研究决策的价值前提时,提出“对组织忠诚心”的概念。也称为同组织一体化,它指用组织目的代替个人目的的过程。组织目的或价值逐渐地被内化到成员的心理和态度之中。这样,即使没有形式权限等外部刺激,成员的决策也能自动地和组织的目达成一致。这是确保成员为实现组织目的而合理地进行决策的重要内在标准。
1.3“7S”管理模式
3个要素属于硬管理要素,它们是:战略(Strategy),指分配企业有限资源的计划或措施;结构(Structure),即组织结构,指企业所采取的组织结构方式,分权、集权和分权集权兼而有之;制度(Systeme),指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假如把组织结构比喻成企业的骨架,那么规章制度就是充实骨架的肌肉和器官。这些要素可以通过分析、定量、逻辑予以掌握。
4个要素属于软管理要素,它们是:员工(Staff),指企业职工成员及其素质;作风(Style),指企业主管人员在实现企业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性格,包括企业的传统作风;技能(Skill),指企业员工或整个企业所持有的工作能力;最高目标(Super ordimate goals),指企业所奉信的并灌输给企业成员的知道思想和共同价值观。这些要素与人相关而且很难通过分析、定量、逻辑予以掌握。
1.4“Z”理论
日本在战后形成的这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的特点是:以儒家文化中整体至上主义价值观作为企业管理的知道思想,把培育员工热爱企业的团队精神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以此来带动企业的制度建设、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就是“Z”理论中的“企业文化管理”。
要向Z型组织靠拢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参与变革的人员学习领会Z理论的基本原理,挖掘每个人正直的品质,2.发挥每个人良好的作用;
3.分析企业原有的管理指导思想和经营方针,关注企业宗旨;
4.企业的领导者和各级管理人员共同研讨制定新的管理战略,明确大家
5.所期望的管理宗旨;
6.能过创立高效合作、协调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措施,来贯彻宗旨;
7.培养管理人员掌握弹性的人际关系技巧;
8.检查每个人对将要执行的Z型管理思想是否完全理解;
9.把工会包含在计划之内,取得工会的参与和支持;
10.确立稳定的雇用制度;
11.制订一种合理的长期考核和提升的制度;
12.经常轮换工作,以培养人的多种才能,扩大雇员的职业发展道路;
13.认真做好基层一线雇员的发动工作,使变革在基层顺利进行;
14.找出可以让基层雇员参与的领域,实行参与管理;
15.建立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全面整体关系。
这些理论都为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们对战略、共同目标、员工、制度的不断深入的理解使得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得以浮出水面,从而为企业管理展开了新的篇章。
2.企业文化改革分析
2.1促进企业文化变革因素
企业文化的提出及其被管理者广泛重视和应用是形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那么企业文化在我国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第一,是有效实现企业自己身份的保证。企业的身份是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作为经济实体它有经济性,要生产财富;作为社会的一员它有社会性,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是内涵商品生产、商品经营两个方面的。为了实现企业的身份,就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
第二,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社会注意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处于国家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风浪搏击的风口浪尖。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辅佐其乘风破浪,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都极有好处。
第三,企业要搞好管理、做好员工的培育也离不开企业文化。对外,管理是去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内,协调好内部的供产销的连接和人际关系工作,都对企业树立企业文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提倡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行之有效的价值观,使优秀的企业制度、先进的企业设备、顶尖的企业人才能完美而 和谐的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第四,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企业产生物质利益,产生社会效益的基石。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它为企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保证。
企业管理理念在近年的变化是巨大的,它是随着企业管理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发展的。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过程中,管理理念必然要有所改变。我国的企业在几年内的变化,可能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在几十年内所经历的。而我们国家的企业为了要在加入WTO以后能不被世界市场所淘汰,顺利地适应世界环境的竞争,就必须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强制性”地完成管理理念的变革。
在这种条件下,推行企业文化的变革,才能保持与世界发展合拍,与国际接轨!
2.12人的因素
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文化。在企业改革中,企业家必须具备四种文化意识和能力:
是敏锐的文化洞察意识和能力
是深刻的文化体验意识和能力
是全面的文化整合意识和能力
是灵活的文化变革意识和能力
2.13企业文化的内部原因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更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加大力度,理由有两点:
其一、知识经济是全员性创新经济,创意往往只有少数人提出,但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完成创新工作,则必须是集体行为,就必须建立在全员文化整合的基础之上。
其二、知识具有“隐秘性”特征,而知识经济社会必须实现知识的“共享性”才能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因而依靠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就可能解决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隐秘性”和“共享性”的矛盾,使知识经济个性化与集体智能化高度统一起来。
2.2如何变革
2.21分析内外因素,提炼核心价值观
一个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是创造企业文化的首要问题。一般来说,一个企业选择核心价值观应考虑下列因素:
首先,根据企业性质,判断企业文化的类型。企业文化按行业划分,可分为攻坚型文化,强人型文化、过程文化和拼命干、尽情玩文化等四种,各自特点
2.22进行培训,让员工接受新的企业文化
培训是促使文化塑造与变革的一个重要的策略,在文化变革的实施计划安排就绪后,就要督促员工参与培训、学习,让全体员工接受培训。通过专门培训,让员工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什么作用,企业为何及如何实施文化塑造与变革,新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什么新的要求,认识企业现有文化状态与目标文化的差距。
2.23领导者身体力行,信守价值观念
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首先,领导者要坚定信念。其次,要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这种价值观。再次,领导者要注意与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的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就会取得他们信任。感情上的默契会使领导者准确地预见周围世界对自己的行动的反应,形成一种安全感,对下属来说,则会产生“士为知已者用”的效用。
2.24建立激励机制,巩固企业文化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累积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人们的合理的行为只有经过强化以肯定,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形成习惯稳定下来,从而使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因此,考评内容应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员工晋升时,要考虑他是否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对于那些没有好好工作,并难以和企业文化融合的人员离开企业,让员工明白企业在鼓励什么,在反对什么,给员工行为实施强化时,要注意几点:
应具有针对性,使被强化者能从中体会到更深更广的意义,例如,合理行为被肯定,也就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被强化者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激励他行为的再生。
应考虑反馈的获得,也就是预测强化的盗用。
注意强化的时效性,要及时强化,这样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强化手段的选择要因人而异。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要考虑被强化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效用最佳。行为得到不断强化而稳定下来,人们就会自然地接受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以强制性措施推行变革,这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程度。如果外部环境变化剧烈,企业员工一时又难以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在这种应急情况下,企业领导者也可以强行变革,以保证企业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3.结束语
每一个表现卓越的企业,都有一套强劲的企业文化在指引企业的成长。企业是由“人”组合而成,且这群人必须有共同一致的目标才能凝聚成一股使命感,而产生同舟共济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这正是现代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由上到下共同认知和奉行的人生和工作价值观,把它称之为企业最珍贵的资产——“企业文化”。工程的重要不在技术,而在如何管理技术,也只有仰赖管理,才能将技术力量发挥出来。这种能把抽象的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落实为具体的文字规章和制度,其对企业造成的最大利益应来自当企业遇上不景气时。
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成就一个企业,失败的企业文化也可以毁灭一个企业,企业文化绝不是装点门面的摆设,而是每个成功企业必须具有的理念,它在市场大潮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的社会,形成好的企业文化、受欢迎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大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Cahill,D.J.《Internal Markering》,2006
[2] 马仲良 ,赵弘.《现代企业 观念创新》2004.9 第一版
[3] 余易.《企业文化新绿》1996.10 第一版
[4] 企业文化网,2006,12,29
[5]《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年第5期
[6] 孟凡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企业文化》2005年,第10期
[7] 孟凡驰 吴建明.企业改革与企业文化.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8] 于国祥 陈家振.国内外企业文化论述精选.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5年
[9]Jennifer M.George Gareth R..Jones.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Prentice Hall,2005
[10] 汪丁丁《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
[11] 魏 杰.《构建全新的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报》
[12] 晓东.《企业文化的力量——对文化型企业的思考 》中国经营报,2004
[13] 韩庆祥.赢得信任--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
自评评语:
该文研究了企业变革与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的相关前提理论以及企业文化改革分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思路清晰,分析合理,有较强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写作规范通顺,结构严谨,符合论文写作要求。但仍有不足:对企业文化与发展不够透彻,专业性不足,对现实企业文化实际情况了解不够详尽。
第五篇:带领企业扭亏为盈个人事迹
2001年8月,周昌出任九江石化总厂厂长。此前,九江石化经过重组改制,石油化工主业全部划入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市部分,留给周昌厂长的是核心业务不突出、资产质量差、社会负担重、劳动生产率低、费用补贴支出大的存续部分。他面临重大抉择:不改革,总厂将自行消亡:要改革,就必须改制分流、减员增效,而这又是一场改革的攻坚战。于是,九
江石化历史上最年轻的厂长担起了最艰巨的任务。
改制分流就是把具有创效能力的单位剥离出去,组成独立的法人实体。这对于九江石化和它的职工来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改革。周昌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他从理论与实践、政策、法律与实际操作、改革的要求与职工观念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撰写了《关于改制分流》的文章,刊登在厂报上,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引导改制分流工作。他为改制分流的实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亲自挂帅,任总厂改制分流领导小组组长,精心策划,全面部署,深入调研,选择试点,制定方案。他与两家拟改制试点单位职工面对面交流,宣传动员,听取意见,解疑释惑,把改制方面的政策向职工交底,把改制试点方案交给大家讨论,指导试点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股东大会等。一方面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方面是为改制做的大量而繁琐的工作,透过这一切,改制单位职工深切体会到总厂领导对改革的果敢、决心和战略思考,体会到总厂领导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支持。当年两家试点单位顺利改制,111名职工置换身份,成为新公司和员工。
开弓没有回头箭。周昌等九江石化领导班子成员乘势而上,大力推进内部改革。近两年,先后开展了总厂检维修及工程建设、文教卫和社区服务以及多种经营三大板块的专业化重组;分步移交了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实施了分公司和总厂下属建安公司机构扁平化;积极开展、稳步推进职工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等重大改革,并在领导干部竞聘上岗、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九江石化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真心谋求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国有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局面,九江石化也不例外。如何使企业摆脱困境?对于无论是担任总厂厂长还是分公司经理的周昌来说,同样都是严峻的考验。
针对总厂费用开支大、资产质量差等现状,周昌面对职工代表响亮地提出了总厂自立生存的目标,强调必须强化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强化经济责任制考核,强化效能监察,以实现降本增效。同时,采取投资、合资等方式,组建专业化公司入驻九江石化工业园,促进总厂转换经营机制,把总厂的发展与地方经济腾飞相结合;开发了重交沥青和第四代多功能清净剂等新产品,培植经济效益增长点。这些“药方”的开出,使总厂成本费用逐年下降,经济效益年年上升,正朝着扭亏为盈的目标靠拢。
今年2月,周昌调任分公司经理。他考虑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实现整体扭亏为盈的目标。在3月10日的中层干部会上,他提出了四条措施来加以保证,并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杜绝那种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质量和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做到费用实实在在地降,利润实实在在地拿。掷地有声的话语,吹来了求真务实的新风。人们看到,在化肥作业部“安全日”活动中,周昌经理正在与岗位职工谈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生产的话题。在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周昌和各单位领导最为关心的是单位成本、利润情况。求实的作风换来的是实在的效益。今年上半年,分公司炼油加工量183.6万吨,尿素产量28.64万吨,聚丙烯产量6.03万吨,其中炼油加工量逼近历史新高,实现工业总产值46.18亿元,销售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25%,创利税总额4.59亿元,实现利润9280万元,一举扭亏为盈,并显露出九江石化全年整体扭亏为盈的曙光。
倾力推进管理创新
由于九江石化具有高风险和连续生产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企业管理必须严格和规范。作为九江石化核心领导成员之一的周昌,在承继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始终追求管理创新,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企业管理之路。周昌和领导班子成员一方面继续夯实“三基”工作,完善岗位责任制大检查,完善hse(安全、环保、健康)管理体系和以is09001论证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在周昌的倡导下,开始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并根据体系要求,集中对现行的制度作全面的清理和修订,为实现科学管理、依法治企提供保证,使分公司成为全国152家标准化企业试点单位之一。
以人为本,是周昌一贯坚持的治企理念和管理创新的重点内容。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提高职工素质成为常抓不懈的工作。从今年4月份起,1100名中层干部和一般管理人员分批脱产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代管理理论等内容,第一阶段轮训时间为7—10天。这是九江石化实施
五年大规模职工培训计划的开端,是九江石化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具体行动,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举措之一。作为这一计划主要组织者之一的周昌,亲临培训班授课,以亲身经历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倡导终身学习新风尚。
为了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周昌等九江石化领导人,按照立足现在、适当按社会劳动力价格拉开分配差距的思路,实施了以岗位效
能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对技术、管理等重要岗位,采取了“特岗特薪”制度,使分配制度进一步适应和促进人才建设。
周昌以人为本治企理念还表现在努力为职工办实事上。他担任总厂厂长两年多的时间,高度重视职工精神文明建设。在他的指导、支持下,创建了“安全、文明、无毒”示范社区,为离退休职工创办了“老年大学”,各个生活区建有器材齐全的露天健身活动场地;建成了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免费为职工办理了房改房、经济适用房土地使用权证和《非典、交通、工伤、意外事故保险》,对部分有毒有害工种进行了认定。职工们从这些惠及大众的实事中体验到九江石化党政领导班子视职工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境界,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油然而生。
重彩描绘发展蓝图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此,作为企业领导人的周昌有着切身的体会。最近刊登在《江西日报》上的《再绘石化新蓝图》一文,表明了周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九江分公司新发展的思考和构想。他提出了九江分公司做精做强的发展新思路:围绕消除生产“瓶颈”,围绕提高综合配套能力以及深度加工能力来制定发展规划。于是,化肥原料路线改造、建设焦化和加氢两套大型生产装置、对一套常减压装置、炼油dcs先进控制系统、热电以及罐区四大系统优化扩能改造等重大项目列入了企业发展规划,并已部分开始实施。这些发展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使九江分公司炼油加工量跨越400万吨/年大关,向500万吨/年迈进。
企业快速发展,不忘回馈社会。出生和成长在江西红土地上的周昌对此铭记于心。从2002年起,修水县东港乡台庄村成为九江石化新的对口扶贫点。作为扶贫工作负责人之一的周昌给予了高度重视。两年内,派出干部前往考察17人次,投入资金40万元,赠送尿素20吨,兴建了台庄希望小学,帮助发展板栗种植业,并在当地招收12名青年作为轮换工,补充到企业消防大队。今年,将加大扶持力度,建设能够带动千家万户走上致富之路的农产品加工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