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答案5篇

时间:2019-05-13 03:1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学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答案》。

第一篇:教育学答案

简答题:

1、教育目的的功能是什么?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

2、简要回答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一)把良好的课堂教学与系统有效的训练、活动和实践结合起来

(二)要把发展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三)要重视当代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寻找进行素质教育的思路和新方法。

(四)要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对素质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

(五)倡导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3、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一)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二)科学的育人观

(三)正确的学生观

(四)现代的教学观

(五)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第一,遵守法规义务。第二,教育教学义务。第三,思想教育义务。第四,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第五,保护学生权益义务。第六,提高水平义务

五、论述题:

培养学生的自出精神和创造才能。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则主张,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育的一切措施都是围绕学生转动。上述两种观点,都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动性对立起来,都势必会影响着教育质量。因此,在实际的师生交往过程中,应该防止这两种倾向,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2、试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使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做出的反应。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即使相对独立的,有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道德认识指导、关系式不断变化和丰富多样的,具体表现在:(1)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2)师生之间是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3)师生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4)师生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展开论述)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展开论述)(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展开论述)

2、如何理解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掌握课程内容的本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教和学相互依存辩证统一规律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的反映。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我国古代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核心所在。在1一轮基础、请结合实教育课际,试程改革分析我的原因国进行。新第一,培养目标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三,课程内容第二,繁、课程结难、偏构不合、旧。理。第第四,课程实施重“教书”和“背书”。第五,课程管理课程评过于集价重选中。以上拔,轻发六点需展。第六要结,合教育实际展开论述。

基础教育从我国人课程改口数量革势在众多的必行,特实际出发,必别是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以全面提整和人高国民才培养素质,应方式的对未来转变,的挑战。

2提高的过、如何理解程,具德育过有反复程是长性和渐期的不进性。断 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教育的结就能实果,是一现的,而个从量是长期变到质反复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这种长期性、反中的正常复性和现象,也渐进性,是符合是德育学生思过程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

首先,从形成,知学生主、情、意观世界、行矛来看,品盾斗争德的的统一实现,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练,每一新的思定性,需想品德要多次的形成,反复,这都具有 就决定不稳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教育过其次,从程。客观环

境影响看,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起彼伏。社和消极会发展因素的对学生矛盾斗思想品争此德的要求为断提高等等,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个总之,德长期的育过程,反复的社会的过程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本身的可想品德的塑性等形成和特点,决发展不可能是定了学直线生思的而是波浪式地曲折 前进,有时还会出现反懈,持之以恒地复。因此进行。要德育过“抓程要坚反复”,持不“反复抓”。

简教育学就答

1、教育学的研是研究教育现究对象象和教是什么育问? 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它事物之内部诸间的具因素之有本质间、教育性的联系,以与其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义务教育、简述实施标志着义务教一个国育的意家的经义。第一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国基本上是制定义由各国务教育经济发制度的展水平年限,和文化教育水平所决定的。

第二,义务现代文明的水平,教育既能体现又会促着一个进现代国家文明的提高。

第三,义务本权利,又可以教育既培养公可以保民的法障公民律意的基识、3么?教学、评价一堂目的明课是否确;教有效的学内容标准是正确;什教学方法恰当;教学组织得好;师生互动得好;基本功。

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教学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的些内容? 义务教小学教育、育阶段初级中主要包等教育括哪、初级中等职业教育

五、1、如何理解论述题:教师主

导作用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

(一)教师程中,教师的主导对整个作用是教学活指在教动起引学过导和组织作用。

(定的。教1)教师的师是一主导作定社会用是由的代言其职责人,在决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个人发展的要求。(2)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思想品德端正,业务知识深作用就发厚挥的充,教学分,教学经验丰就会有富,主较高导的质量。

(习的注定3)教师的性和积主导作极性的用决定发挥。教着学生学过学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自觉习的指程度、主导者,但动积极对于学性能否生学充分发挥,教师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位

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指定对象,但是,在教系,不仅育过程表现为中主体主体对与客体客体的的关作用,也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能动作用。因此,受教育律规定着教育者者不仅的互动,以其自身的发而且还展规以自身的意识、意志作用与教育者,同时,受教育者的各种思在教育想情绪,过程中也在一所表现定程度出来上影响着教育者。

(三)如何处理 教学教学中中应该的师生防止两关系,曾种倾向出现 过两种片面的认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处于中心教育派地位,主认为,教张树立师在教教师的学中极大威信,却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

控制和调道德行为,节着道道德情德意志、感和意道德情志又影感和响着道德认识和调节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有对道情感的加德认识深和丰的巩固富以及和发展、道德意志的道德锻炼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德育过程中,面同时对应在知学生进、情、行培养意、行几教育,以个方促进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请问的全面和谐

四、简答发展。题:

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有何影响?学校教育范。学校教对个体育具有发展作加速个出社会体发展性规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有开发个和延时体特殊的价值。才能和发展个学校教性的育具功能。

2基本观点、马克思关是什么于人的?人的全面发全面发展学说展是的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人的发展受社会会分工的条件的制约。人制约。人的发展的发展受社会受社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的全面发社会才展的唯能得以一方法实现。实是教育与生现人产劳动相结合。

3以“班”、班级授课为学生制的基人员组本特点成的单是什么位。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以“课程表”为“课”为教学活教学活动的基动的基本周期本单位。以。

4、义务教育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国家各级人民实行九政府采年制义取各种务教育措施保制度。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会组织和者其他个人有监护人义务使以及有适龄儿关社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五

1、试述当前、论述题:学校教

育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第一,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第二,重

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第三,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教育、中等年限延教育与长。第职业技四,寻求术教育普通的最佳结合。第五,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教育思想类型多为指导,样化。实现教第六,以育制度终身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2则?直观、如何理解性原则中学教是中小学的直学教学观性原最为常用的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据教学内则,是容的需指教师要,为学在教学生提供中,根有关的、事实、实物和形象,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新知识、识和直形成新接经验,概念、发为学生展智力学习和思想品德等奠定基础。直观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直观。贯实物直彻直观观,模性原则像直观,的基本要求语言是:第一,要根据中学学科的特点和实际,二,直观教恰当地具要具选择直有代表观手段性和典。第型性。第三,运用直观教具要和语言讲解结合四、简答起来。题:

1、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目的、有?(机会、1)学有系统、校教育有组织是一种的由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的指导的过教师培活动哦养学生(的活动2)学校(3教育是)教育可通以把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入教育轨影响及道,以促个人的进青少主观努年儿童力纳的发展。(4)现代学校个教育有了更雄厚的物质能为人的基础和发展提科学技供有力术作为的条件,依托,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更丰富校教育具深刻的有良好教育内的纠偏容。机制。(5)学

2、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第一教师专业,树立发展方教师专向。

业意识,明确第二,做勤奋的学习者。第三,做有效的研育教学反究者。思者。第四,做主动的教

3、简要回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程价值取理念。向

第一。全人发展的课第二,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第三,回归缔造取向的课程生活的实践观课程生 第态观五,民 第四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4基本原则、《中小学是什么教师职? 业道德“爱岗规范》守法”的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职是师德的业的本灵魂;质要求“教书;育人”是“关爱学生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发展的要;“终求。身学习”是教师专业

五、论述题:

1生关系是、怎样建立指教师好良好和学生的师生在教育关系?教学师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良好的师、作用生关系和相互式教育对待的教学活态度。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师生之间的现实

西方,苏婆术”激发格拉底和引导在教学学生自中善于己去寻用“产求正确答案。在现代社会,无论东西方,启发性教养学生开学原则拓精神、在发展创造才学生智能等方力、培面起着重要作用。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知欲、求是:学习兴 趣和责(1)任感激发学生的(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思维方法,的能力。(培养学3)发扬教生自学学民主和独立 工作

2念是什么、我国当前?全人基础教发展的育课程课程价改的新值取理向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课程实践的课程观。民主化生态观。的课程缔造取政策观向的。

3、应当如何评价班级授课制?优点:第一,把学成班级,使学生生按照成为一年龄和个集体,知识水平编可以互相促进和提高。第二,教师按照固定的时间教学活动表,同时,扩大了教育对几十对象,提名学生进行高了教学工作效率。第三,在教学内容和时间上有提高教学统一的质量。规定和第四,各要求,有门学科利于轮流交替上课,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又能的大脑活减轻学动规律生的疲和用脑劳,符合卫生。

学生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学权,学术基本权研究权利有哪,学生些?教管理权育教,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进修培训权五、论述题:

1、试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人的发展包括影响人的人的身发展的体发展因素众和心理多,所起发展。的作用也各不相同。第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身心发展质前提的生理作用。遗前提,为传素质人的身是人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及成熟的年龄特程度制征。遗传约着人素质的的身心差异性发展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中起巨大用。第作用。环二,环境境为人在人的的发展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人极之分。的发展第三,学的影响校教育有积极在人的和消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

2、如何理解的发展教学过中起动程是教力作用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辨证统一?第一,教师教师的主在教学导作用过程中主要体起主导现在对作用。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和学习内容、途径、方法的指其职责决导上。教定的。教师的主师的主导作用导作用是由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的发挥。生学习第二,学的主动生在学性和积习过程极性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习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

第二篇:教育学答案

2002年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D4C5B6C7A8B9B10A11D12B13C14D15B16D17A18C19A20B

二、填空题

21学记22大教学论23生产力水平24学校教育25互补性、个别差异性26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2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28学科专业素养 教育专业素养29学习科目 进程30普遍性 基础性31输入评价 过程评价32灵活性33体谅模式34民主型

三、简答题

35.(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6.(1)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的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

(3)传统的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

(4)传统的学校教育存在着时间限制,而网络教育是不受时空限制的。

37.(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3)素

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8.(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9.存在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

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解决方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表现在:(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论述题

2003年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B4D5D6B7C8B9A10C11B12C13D14B15C

二、填空题

16春秋战国17孔子18心理学19民族素质20舒尔茨21 IT22遗传23隐私24受教育25教学方法枯燥无味26重要条件27榜样法28他控式 自我管理29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30班级 行政组织学生教育教学

三、简答题

31.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④教育的多样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2.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要提供现成的答案。

33.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4.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36.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育民主。

四、论述题

37.(1)这种说法在社会发展速度较慢的年代是有一定道理的;(2)在当代发展极为迅速的社会,教师要给学生一瓶

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河溪;(3)一桶长期不更新、不流动的水,会变成死水;一个教师的知识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他的知识会变得陈旧无用。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常教常新。

38.(1)从第一件事来看,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分数成为至高无上的,教师的奖励和惩罚以及教师在校内的地位都

与所教学生的分数成绩直接相关。因此,教师不得不关心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的分数。其次,学校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尺度,教师则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就的主要指标,由此形成班级管理的极为简单的因果关系。学得好的,受到鼓励,学得差的,受到指责,两极分化更为突出。(2)从第二件事来看:让学生听从老师,是为了维护教师权威不受损害。维护权威是为了控制好班级,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维护权威成了教师控制学生,排除干扰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其结果是班级管理过程成为教师个人专断管理的过程。1

2004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C4B5A6B7C8B9C10B11A12A13B14A15C

二、填空题

16.非正式 正式 制度化17.凯洛夫 马克思主义18.成熟 环境19.激励作用评价作用20.授业解惑 示范

21.普遍性基础性22.个别教学制 班级授课制23.法律强制24.民主管理 目标管理

三、简答题

25.(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教与职教相互

渗透发展;(4)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5)高教的类型日益多样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家交流。

26.(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27.(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能力、体力和创造能力;(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

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8.(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2)直观和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9.(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四、论述题

30.(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①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反对现实中只重视一部分人受到教育,而另一

部分人却被排斥在学校门外,比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就受到种种限制。②强调人人都得到发展,这是每个学生的权利,应当加以尊重和保护。反对应试教育的做法:淘汰一部分,选拔一部分,使某些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①强调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德育的要求应该是全面的,包括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五热爱”教育;树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形成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智育的要求也应该是全面的。包括帮助学生进一步系统的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心理品质。体育的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与技能以及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培养学生良好地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美育的要求应是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的要求应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观点、态度、习惯和艰苦奋斗精神等。②“五育”之间也应协调发展,不应偏废。反对现实中智育冲淡其他各育的做法以及“分数挂帅”的倾向。(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①把共同要求与个别要求结合起来,不要过分强调统一性,而忽视差别性。②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学生应有不同的发展要求和教育模式、方法、评价方案等。③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发现”,强调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31.(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①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②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③两者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转化的。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是相互统一的:①三者相互作用,应处理好知识学习与培养思想、情感、意志的关系;②教学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相结合;①现代教育论强调教与学两者的辩证关系,既不能以教师为中心,又不能倡导儿童中心主义;②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③在教学中,应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2005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B 4.C5.B6.D7.B 8.B9.C10.A

11.D12.D13.B14.D15.A16.D17.D18.B19.C20.C

二、填空题

21.学校系统2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23.制度文化、精神文化24.质量标准、规格标准25.人身权、受教育权26.授受、民主平等、相互促进27.说明部分、本文部分28.讲解讲演29.京师同文馆30.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31.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三、简答题

32.(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3.(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34.(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5.(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组织严密;(5)课堂气氛热烈。

36.(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规律性。

四、论述题

37.(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备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和行为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要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班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经常性工作之一。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至正确的方向。

2006年1月份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C 4.B5.B6.A7.D 8.C9.C10.B11.A12.D13.C14.B

15.A16.B17.C18.D19.B20.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22.个体身心发展23.人格特征24.基础25.行26.马克思主义27.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28.道德两难29.常规管理、民主管理30.孔子31.少年期32.苏格拉底33.艺术家34.本质35.感知、理解36.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三、简答题

37.(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

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40.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里素质,预防心里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里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41.(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1)书本知识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已有的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实际,还可联系当代最新科学

成就的实际。如物理课中讲到“万有引力”原理时,要联系我国神州载人飞船的实况,才好为同学理解。(2)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重视练习、实践、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如结合“环保”内容到滇池周边调查污染情况。(3)要处理好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的关系,一定要让学生学了就动手操作,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如教学生写作说明的作文,就可让学生在调查的基础上,写一篇关于数码照相机或城市交通路线的特点、功能或线路的说明文。(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使学生了解当地实况。如讲到云南地理时,应编一些云南民族文化、旅游风光、动植物王国等材料让学生学习,使他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云

南、热爱云南。

2006年10月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2.B3.A4.C5.D6.D7.D8.C9.C10.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2.兰卡斯特(或约瑟夫,兰卡斯特)13.博比特14.体谅或学会关心15.《大教学论》16.心理关系17.婆罗门18.启发性19.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第20题4分,第21题10分,第22题6分,第23题9分,第24题11分,共40分)

20.“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七艺”指文法、修辞学、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1.(1)共同点:①学生:公民中的男孩,年龄7—20岁。

②教育方法:在初级学校,训练、记忆、背诵;在高级学校,演讲、讨论和对话。

(2)不同的:①教育目标。雅典:培养市民的责任心和对城邦国家的认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斯巴达:训

练武士的军队的领导者。②课程。雅典:读、写、算术、戏剧、音乐、文学、诗歌等。斯巴达:

训练、军事歌曲和战术。③有影响的人。雅典:私人教师、智者派、哲学家。斯巴达:军官

22.(1)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支持受害者;(2)为学生提供综合自卫训练计划,提高学生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

力;(3)不要对此类行为视而不见或轻率打发过去;(4)不要过火处理此类行为,应确定查找出事情的真相;

(5)不要诋毁或辱骂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6)根据学校的行为规章制度对此类行为进行公正处理,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23.(1)答题者的观点(应该或不应该都可以接受)

(2)应该的理由:①在与环境直接接触中的经验使儿童认识到学习技能和知识的兴趣和需要。当儿童应为直接

经验产生兴趣时,他们的学习效果最佳。②出于兴趣的学习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的学习过程。

③应为遵循儿童的兴趣,所以他们将作出更多的努力来解决问题。④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方

法导致合作学习,这种学习能产生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团体。

(3)不应该的理由:①主要依靠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来重复前人的尝试和错误,效果很差,是在浪费时间。②组织

化的知识需要有目的地、有顺序地教给儿童。不应该让儿童产生他们自己的、可能是错误的想法。③即使儿童最初对文化技能和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也必须教给他们,以使他们能参

与到社会中去。④依赖儿童的兴趣作为课程的基础,会危及文化的代代相传。

24.(1)答题者观点(应该或不应该都可以接受)

(2)应该的理由:①有些教师所教的学生考试成绩一直获得高分,有健康的社会态度,这些教师是优秀的公民的榜样,应该获得额外补贴。②一些教师给学生创造性的有意义的教育经验,他们努力工作,为

学生牺牲了自己许多时间,应获得特殊补贴。③奖励性报酬激发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减

少教师间的附和,从而使教师独立思考。④吸引有能力、有抱负的人来从事教育工作。⑤作为

一个激励因素,激发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行为,更加关心学生。

(3)不应该的理由:①影响成功和社会态度的因素是多样韵,不能依业绩确定教师贡献的大小。②努力工作或许

可以测定,但许多“创造性”活动不一定和良好的教学有关,因此这种奖励性报酬可能是奖

励教师的表面创造。③评价教师成绩的人可能会无意识地偏袒那些没有革新精神,不威胁学

校稳定的人,可能会助长附和行为。④高昂奖励性报酬的资金来源又是个问题。⑤不利于学

校内团结。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家庭环境。①知识和理解;②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③价值观和态度;④家庭环境的刺激。

(2)课堂里的障碍。①学校教学条件困难;②教师和学生的背景差异;③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低;④不合理的课程和指导;⑤班级规模太大;⑥消极的同伴压力。

五、案例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26.答题者的观点(正面或负面影响)

(1)支持正面的影响:①电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背景;②激发了学生更广阔的学习兴趣;③电视通过使孩子在早

期愉快地学习的方式帮助教师;④电视给孩子提供了一种乱视和愤怒感的精神发泄途径;

⑤电视提供好的社会化的经验。

(2)支持负面的影响:①学生从电视上获得的资料大多是浅薄的事实集合体,不是有用的背景知识;②电视使学

生习惯于通过消极的印象来学习,而不是通过有思想的分析来学习;③学习“好玩”的早

期认识,经常会引起学生对学校的错误期望;④暴力电视节目经常使孩子产生暴力行为;

⑤有些电视节目倾向于使孩子远离学校和社会提倡的价值观。

(3)应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视:①呼吁大众传媒削减性、商业、暴力节目;②增加适合孩子们看的节目;③控

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④注意孩子看电视的坐姿和距离。

2007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 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2.B3.D4.B5.A6.D7.C8.B9.C10.A11.C12.D13.B14.A15.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 5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6.网络17.创新18.鉴赏创造19.教师为中心 儿童为中心20.差异性21.智育中心22.间接直接23.讲解24.定法25.教学行为26.心理健康教育27.已有品德28.长期反复29.集体中心30.权威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

32.(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3.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34.(1)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2)

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教育目标是排除其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3)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35.(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宽严适度。(3)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能举一反三。(2)必须科学的组织教学过程,启发

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鼓励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学习和创新。(3)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为他们提供实践的空间和时间。(4)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重视他们的个别差异。

37.(1)由于受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就的主要指标和让学生听从老师,把班级管理变成为实现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和生气,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很低;少数班干部只为班主任服务,不能平等对待同学;而多数同学希望为班级办事也缺少机会,造成班干部特殊化,同学缺乏自主性而消极化。

2008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2.D3.A4.C5.D6.C7.B8.C9.D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l 2分)

11.ABC12.ABCDE13.BCE14.ABCE15.BCDE16.BC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7.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18.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19.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20.需要、主体、自我 21.小学、初中、高中22.感知、规律23.社会、道德品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5.【答题要点】素质教育:24.【答题要点】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分)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分)

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2分)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2分)③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2分)④围绕要点适当展开。(2分)

26.【答题要点】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有以下几方面:27.【答题要点】班级管理的模式:

①认识的间接性;(2分)①班级管理的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②认识的交往性;(2分)四种模式,各种模式都有不同的优势和作用,应该根据学 ③认识的教育性;(2分)生特点和班级发展情况选择或兼用不同模式。(4分)④有领导的认识。(2分)②有理由的说出自己的主张。(4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28.【大题要点】上好课的具体要求:①目标明确(2分)②内容正确(2分)③方法得当;(2分)④表达清晰;(1分)⑤气氛热烈;(1分)⑥围绕要点展开论述。(5分)

29.【答题要点】德育的意义:①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分)②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2分)③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2分)④各要点适当展开论述;(2分)⑤联系实际论述。(5分)

2009年1月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2.B3.A4.C5.B6.D7.C8.C9.A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ABCE12.BCDE13.BCD14.ACDE15.B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普遍性基础性(普遍性应为“普及性”)17.管理研究18.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共青团19.练习法演示法2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 22.√ 23.x 24.√ 25.x 26.√ 27.x 28.√29.x 30.√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1.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3分)及其进程安排(1分)。

32.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1分)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3分)。

33.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实际、个别差异出发(1分),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3分)。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4.【答题要点】35.【答题要点】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3分)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分)

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1分)②启发学生思考,发展逻辑思维。(2分)

⑧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2分)⑧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分)

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研究的功能。(2分)④发扬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2分)

36.【答题要点】

①公平、正确、合情合理;(3分)

②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2分)

⑧注意宣传与教育。(3分)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37.【答题要点】

①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2分)它对教师工作有重要影响。(1分)

②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如热情善交、乐于助人、友善合群、有责任心、公平客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等。(3分)③不良品质:冷漠木讷、主观偏心、过分挑剔、无耐心、爱训人、嘲讽学生等。(3分)

②③点可用不同方式表述,也不一定都说到。

④应自觉扬长避短,完善教师人格。(2分)

⑤联系自己实际。(3分)

第三篇:教育学答案

电大《教育学》(学前专科)网上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的发展和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是教育学的基本规律。√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错误在于抹杀了教育的有意识性。√ 4.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

5.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形态是教育的主体形态。√ 6.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活动。√ 7.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的条件是印刷术。×

8.教育手段是学校基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

9.20世纪在科学主义的推动下,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

10.当今社会已经不存在非正规教育。×

11.正规教育相当于当今学校教育中的学历教育。√ 12.学校产生以前的教育是非正规教育。√

1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14.工业社会教育模式的弊端是“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 15.工业社会教育模式的最大优点是高效率。√

16.教育设备的现代化就是在学校装备了现代化教学仪器。× 17.教育功能受制于社会结构和教育自身的结构。√ 18.教学内容就是指学校课程、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

19.教育的发生、发展,教育的性质、宗旨和目的,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都是由社会决定的,这种决定是自人类社会产生起就存在的。√

20.微观层面的教育功能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发展所起的作用。√ 21.宏观层面的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影响。√

22.教育个性化就是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种需要和学习主体对学习的多种需求,在保证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为求学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使他们能够在多种选择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从而为提高国民素质提供条件。× 23.教育功能揭示的是教育所能满足主体一定需要的属性。×

24.教育的过程是使受教育者逐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因此,社会的要求必然制约着教育的全过程。√

25.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现代化。√

26.教育价值表达的是人们对教育“应该是什么”或“好”的教育期待。√ 27.教育功能是指教育的客观结果,即“实然”的教育。√

28.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提倡“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其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9.“关键期”是指身心某一方面的发展最适宜形成的时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便不会有同样的效果。√

30.柯尔伯格研究个体道德发展的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31.素质是以内隐的方式存在的,与个体的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只有在人的活动中才能体现、展示出来,无法外在于个体而单独存在。√

32.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动物界是不存在教育现象的。√ 33.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动物界中也存在。× 34.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也不可逾越的。√ 35.素质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

36.素质一旦形成就不会随意改变和消失。√

37.人与人之间的素质差异不是“有”和“无”的区别,而是体现在水平的高低、结构的完整与否以及功能的发挥程度等方面。√ 38.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

39.人类教育中无论是生产经验的传授,还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教导,都不是产生于人的本能需要,而是意识到的社会需要在明确意识的驱动下产生的有目的的行为。√ 40.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41.智育就是教学。×

42.马克思主义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43.体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

44.教育目的体现了人类发展的总体方向,可以超越国家、社会、历史而存在,不具有时代性。×

45.智育是实施全面教育的知识基础。√

46.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同教育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47.在五育中,智育对应着数学、语文课,体育对应着体育课,美育对应着美术课,德育对应着政治课,它们是一一对应的。× 48.智育就是知识教育。×

49.美育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教育。×

50.个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51.现代学校教育系统是经由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发展中路线形成的。今天的短期大学是经由自下而上的路线形成的。√ 52.终身教育就是终身学校教育。×

53.现代学校教育系统是经由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发展路线形成的。当今的职业学校是经由自上而下的路线形成的。×

54.依据办学主体和体制划分,我国学校教育的形式体系包括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和业余学校。×

55.我国教育政策文件中的“两基”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简称。× 56.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系统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五个级别层次。×

57.双轨制是两个平行的系列,两者既不相通,也不相接。√

58.现代学校教育系统是经由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发展中路线形成的。现代教育的大学系统是经由自下而上的路线形成的。×

59.在类别体系上,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系统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构成。× 60.义务教育即强迫教育。√

61.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62.教师评价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工作任务,由教师开展的评价活动。× 63.九年一贯制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特点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64.课程资源筛选过程中的优先性原则是指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考虑特定学生的特殊情况。×

65.奖惩性教师评价面向过去,发展性教师评价面向未来。√

66.九年一贯制课程结构的选择性特点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提出来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适应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67.九年一贯制课程结构的综合性特点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提出的。√

68.课程开发是使课程的功能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际关系需求的,持续不断的决定课程、改进课程的活动和过程。√

69.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70.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1.教学内容就是教材展现给学生的知识、观念。× 72.教学即智育。×

73.教育包括教学,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74.教学即上课。×

75.对话教学就是以口头语言的交流为特征的教学。×

76.注入式教学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启发式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77.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 78.“从我做起”属于德育的实践性内容。√

79.德育的意义性内容体现为人的言行“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的具体要求。× 80.好教师就是能把课上好的教师。×

81.“促进者”表明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改造、塑造一个人,而是促进人的发展。√ 82.“教书匠”揭示的是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形象。√

83.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业。√

84.教育理念是经验层次的教育信念。×

85.师范教育阶段的教育对象是准教师,而不是现实的教师。√ 86.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

87.“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暗含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88.“师范教育”是一次性、终结性的教育,“教师教育”是教师的终身教育。√ 89.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班主任的工作。√ 90.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是由个人随心所欲地理解和解释的。× 91.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两个含义:专业性职业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92.“师范教育”仅限于职前教育,“教师教育”则是职前、入职、职后三阶段连续性的教育。√

93.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94.因为中小学生是未完成的人,所以是可被塑造的人。√

95.四年级的小学生,抽象思维有较大发展,但仍需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96.男孩右脑的专门化早于女孩,女孩左脑支配语言活动的部位比男孩发展快。√ 97.中学生的自制力很差,必须由教师时时看管、事事严格控制才行。×

98.非智力因素同智力因素一样,也可以决定学习成绩的好坏、发展成才的快慢。√ 99.男女两性的智力发展变化与年龄的增长相关,在婴儿期以前,男女没有差异;在幼儿期和儿童期略有差异,女孩优于男孩;在初中阶段差异不明显,初中前期女生略优于男生,初中后期男生略优于女生。√

100.学生当下的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是否能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101.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因而是被动接受的一方。× 102.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

103.学校管理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指教学管理。× 104.学校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的实践性。√ 105.学校的办学效益就是指办学的经济效益。×

二、单选题

1.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A孟禄

B马克思

C勒图尔诺

D桑代克 2.生物起源论的代表著作是(B)。

A《大教学论》

B《动物界的教育》

C《人的问题》

D《学记》 3.根据教育活动的存在形式,教育分为(C)。

A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C实体教育和虚拟教育

D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 4.教育的主体活动是(B)。A赢利

B社会服务

C 教育改革

5.有一定的入学条件和规定的毕业标准,通常在教室环境中进行,使用规定的教学大纲、教材。这是(A)。

A正规教育

B非正规教育

C虚拟教育

D家庭教育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出自(A)。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孟子》 7.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D)。A有意识的模仿

B无意识的模仿

C本能

D劳动 8.学校最早产生于(A)

A东方

B西方

C亚洲

D欧洲

9.确立了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地位的是(A)。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10.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B)。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孟子》 11.学校创立于(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现代社会 12.在教育起源问题上,(A)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模仿说 13.(B)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外烁说

14.有固定的校舍,有稳定的教育周期,有统一的学制和人才培养目标,有固定的教师和学生。这是(A)。

A正规教育

B非正规教育

C技能培训

D家庭教育

15.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在(B)。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16.历史上教育功能的个体功能论者的代表是(A)。A卢梭

B赫尔巴特

C孔子

17.近代以后,班级授课制成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B)。A政治制度

B生产力 C 人口

D教育手段 18.不是教育的衍生功能的是(A)。

A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19.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收益测算法推算出美国从1929年到1957年的国民经济增长额中,约有33%是教育投资贡献的。这表明(B)。

A教育具有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功能

B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C教育能够推动科技发展

D教育能够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20.《学记》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表明了(A)。A教育具有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

B教育具有人口迁移功能 C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功能

D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 21.历史上教育功能的社会功能论者的代表是(B)。A卢梭

B赫尔巴特

C孔子

D孟子 22.教学方法主要受(B)的制约。A政治制度

B生产力

C人口

23.据统计,学习培训和录用分配与省际迁移量的比重分别为7.8%和47%。这说明(A)。A教育具有人口迁移功能

B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功能 C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

D教育具有维系政治稳定的功能 24.从作用对象上,教育功能可分为(A)。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C正功能和负功能 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25.最早提出教育正负功能概念和思想的是(A)。A默顿

B卢梭

C杜威

D斯宾塞

26.(D)提出人的身心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A高尔顿

B华生

C施太伦

D伍德沃斯 27.多维取向的智力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A斯皮尔曼

B塞斯顿

C吉尔福特

D加德纳

28.《学记》中说:“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意味着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C)。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9.在加德纳的智力理论中,善于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动机、意向及感觉,具有有效与人交往的能力是(A)。

A人际智能

B语言智能

C空间智能

D内省智能

30.在加德纳的智力理论中,能巧妙地运用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能灵活地运用双手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是(A)。

A肢体─动觉智能

B内省智能

C人际智能

D音乐智能

31.(B)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A教育

B遗传素质 C环境

D实践 32.皮亚杰认为,认知的结果是形成(A)。A图式 B守恒概念 C认知能力 D运算能力 33.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顺序是(A)。A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抽象思维 B感知─运动─动机─情绪─社会能力─抽象思维 C感知─运动─情绪─动机─抽象思维─社会能力 D感知─情绪─运动─动机─社会能力─抽象思维

34.在加德纳的智力理论中,对生物的分辨观察力及对自然景物敏锐的注意力是(A)。A自然观察智能

B音乐智能

C内省智能

D人际智能 35.在加德纳的智力理论中,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是(A)。A内省智能

B音乐智能

C人际智能

D空间智能

36.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认知周围世界的认知发展阶段是(A)。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7.卡特尔认为智力由两种因素构成:(B)。

A一般智力和特殊智力 B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C智商和情商

D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38.面对多种不同颜色的花朵,皮亚杰先问儿童“你说红花多还是白花多?”,儿童回答后,再问“你说红花多还是花多?”。结果,儿童一般都能正确回答第一个问题,但不能回答第二个问题。此时的儿童处于皮亚杰所谓认知发展的(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9.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A)。A学校教育

B遗传

C环境

40.所谓(A)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A认知发展

B智力发展

C人格发展

D道德发展

41.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个体超越对社会秩序和权威的服从,开始在人类的正义、公正、个人的尊严等层面反思这些规则的合理性,建立一个超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普遍原则,此时的儿童处于(C)。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

42.儿童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依靠假设进行逻辑推理的认知发展阶段是(D)。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3.在加德纳的智力理论中,能觉察、辨别、改变、欣赏、表达或创作音乐的能力是(A)。A音乐智能

B人际智能

C空间智能

D内省智能 44.斯皮尔曼认为智力由两种因素构成:(A)。

A一般智力和特殊智力 B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C智商和情商 D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45.关于人的身体发展,我国有一句俗语,即“三翻六坐八爬”,这句俗语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规律。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6.在尚不能移动身体的婴儿身旁铺放一条毛巾,毛巾上放置一个玩具,他会伸手去抓取玩具。如因距离较远抓取不到,几次尝试之后,他就会放弃。但对较大的婴儿来说,他就会用手拉动毛巾,从而取到玩具。此时的儿童处于皮亚杰所谓认知发展的(A)。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7.儿童掌握了群集运算、空间关系、分类与排序等逻辑运算能力,但这种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的认知发展阶段是(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8.将一大桶水倒入几个小桶,水的重量和体积不变,但儿童往往不能正确判断;将十块积木紧挨着排为一行,儿童却认为比同样数量的积木分散着排成一长行时的数量少。此时的儿童可能处于皮亚杰所谓认知发展的(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9.智力的三维结构说的提出者是(C)。A斯皮尔曼

B塞斯顿

C吉尔福特

D加德纳

50.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此时的儿童处于(A)。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的伦理定向阶段 51.儿童思维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的认知发展阶段是(C)。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2.个体受遗传素质影响的生理机能和构造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即(A)。A生理成熟

B心理成熟

C认知水平53.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C)。A高尔顿

B华生

C施太伦

D凯洛夫

54.儿童以符号为中介,凭借象征性图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是(B)。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5.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是(B)。A高尔顿 B华生

C施太伦

D凯洛夫

56.(C)是人在问题发现与解决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基本品质。

A心理素质

B知识素质

C智力素质

D道德素质

57.分别问小学生和中学生“要是你当校长,你怎样管理逃学的学生?”小学生也许会答“我不是校长,我不知道。”中学生就可能按他的想法说出一番道理。这表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进入到皮亚杰所谓认知发展的(D)。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8.皮亚杰认为,(A)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是心理结构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59.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个体着眼于家庭、社会对其的期望考虑问题,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以遵循规则的秩序为依据为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此时的儿童处于(C)。

A前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的个人的工具性目的与交换阶段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60.在加德纳的智力理论中,对声音、节奏、单词的意思和语言的不同功能的敏感性是(A)。A语言智能

B空间智能

C音乐智能

D内省智能

61.在加德纳的智力理论中,能有效地运用数字、推理和假设的能力是(D)。A语言智能

B空间智能

C音乐智能

D逻辑─数学智能 6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是关于(A)发展的理论。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3.儿童奉行“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的道德原则,此时儿童处于柯尔伯格所谓的道德发展的(B)。

A前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的个人的工具性目的与交换阶段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64.(A)是个体在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稳定的认识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绪情感、意志、人格等复杂整体。A心理素质 B知识素质

C智力素质 D道德素质

65.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等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称为(A)。A素质 B 品质

C品格

D气质 66.智力的群因素说的提出者是(B)。

A斯皮尔曼

B塞斯顿

C吉尔福特

D加德纳

67.“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是对人的(B)的概括。

A自然性

B社会性

C个性

D目的性 68.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D)。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活动

69.“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是一个国家办教育的根本大法”是指(C)。A教育目的B课程标准

C教育方针

D课程计划 70.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是(B)。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阶级斗争

C科学实验

D知识教育 71.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指(A)。A教育目的B课程标准

C教育方针

D课程计划

72.古希腊雅典的文法学校严格禁止奴隶入学,这说明学校教育制度受(A)的制约。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C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

D历史经验的继承与发展 73.在德国,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柱石”的是(A)。A职业教育

B义务教育

C高等教育

74.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是(C)。A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教育制度

D课程标准

75.一般来说,在较为优越的师资、设备和教材的条件下,学校学习的年限就可以相应地缩短,这说明学校教育制度受(B)的制约。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C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

D历史经验的继承与发展

76.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A)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A2020 B2015 C2010 D2025 77.分支制最早产生于(D)。A法国

B德国

C瑞士

D苏联

78.把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中学又大多分为初中、高中阶段,这反映了学校教育制度受(C)的制约。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C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

D历史经验的继承与发展 79.我国学校的最早萌芽是(C)。A私塾

B书院

C庠

D太学

80.我国最早体现资产阶级要求的学制是(C)。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钦定学堂章程》 81.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是(B)。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钦定学堂章程》 82.单轨制最早出现在(D)。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83.浮现式课程是指(C)。

A关联式综合课程 B融合式综合课程

C广域式综合课程

D问题式综合课程 84.档案袋评价属于(B)。

A定量评价

B定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决策性评价

85.课程实施之前,为预测学生已知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准备程度而做的评价是(A)。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决策性评价 86.教师自我评价的程序是(A)。

A前期准备,自我评价,征求意见,总结经验 B前期准备,征求意见,自我评价,总结经验 C前期准备,征求意见,总结经验,自我评价 D征求意见,前期准备,总结经验,自我评价

87.历史最悠久、应用最广泛的课程组织形态是(C)。A活动课程

B经验课程

C学科课程

D综合课程

88.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围绕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的综合课程是(D)。A关联式综合课程

B融合式综合课程

C广域式综合课程

D问题式综合课程 89.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划分标准是(B)。A评价目的B评价方法

D评价功能

D评价对象 90.属于事后评价的是(C)。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决策性评价 91.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划分标准是(B)。A评价目的B评价主体

C评价功能

D评价对象 92.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A)。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乡土课程 93.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的划分标准是(C)。A评价目的B评价主体

C评价对象

D评价方法

94.一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照应,穿插进行的学科构成的综合课程是(A)。A关联式综合课程

B融合式综合课程

C广域式综合课程

D问题式综合课程 95.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内容糅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的综合课程是(B)。

A关联式综合课程

B融合式综合课程 C广域式综合课程

D问题式综合课程 96.以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是(C)。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综合课程

97.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使用现实中的问题,鼓励发散性思维,力求多种答案。这是(B)的特点。

A档案袋评价

B表现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98.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目的是(A)。

A促进学生发展

B考察学生学习结果 C对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做出区分 D筛选优秀学生

99.旨在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各学科间缺乏联系的弊端而编订的课程是(B)。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活动课程 100.在课程计划实施之后开展的评价是(C)。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决策性评价

101.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类型、各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各学年教学时数,并全面安排学校的各种活动的课程文件是(B)。

A教育方针

B课程计划

C教学大纲

D课程标准 102.哪一项不是学科课程的优点?(D)

A知识涵盖量大 B教学内容逻辑性强

C教师主导

D儿童中心 103.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C)。

A教育方针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科书

104.采用教育测量与统计、模糊数学等方法,用精确数字进行描述的评价是(C)。A单项评价

B综合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105.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过程是(A)。A初次面谈,收集信息,评价面谈,复查面谈 B收集信息,初次面谈,评价面谈,复查面谈 C初次面谈,复查面谈,收集信息,评价面谈 D初次面谈,评价面谈,复查面谈,收集信息

106.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的课程是(B)。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活动课程 107.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宏观规划是(B)。A教育方针

B课程计划

C教学大纲

D课程标准

108.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和工作性评价的划分标准是(A)。A评价目的B评价主体

C评价功能

D评价对象

109.采用系统分析、哲学分析等方法,用语言文字进行描述的评价是(D)。A单项评价

B综合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110.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是(B)。A档案袋评价

B表现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111.为改进现行课程计划所从事的评价是(B)。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决策性评价 112.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课程是(C)。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乡土课程

113.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课程是(C)。

A关联式综合课程

B融合式综合课程

C广域式综合课程

D问题式综合课程 114.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D)。A教育方针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科书

115.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划分标准是(C)。A评价目的B评价主体

C评价功能

116.评价对象“学校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对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是指(A)。

A课程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学 117.属于过程评价的是(B)。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策性评价 118.哪一项不是活动课程的优点?(A)

A知识的系统性

B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C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

D培养创造性 119.体现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的课程文件是(C)。A教育方针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科书

120.完全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束缚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哪一种学习方式的缺陷?(A)

A接受式学习

B发现式学习

C意义学习

D合作学习

121.乔伊斯和韦尔以布鲁纳等人的研究为基础建立的教学模式是(C)。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程序教学模式

C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D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122.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宜采用哪种教学方法?(C)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123.以文本为中介,引发学生体味文本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或反思的自己生活经历,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和自我人生的感受和领悟。这种教学是(A)。A体验教学

B对话教学

C有效教学

D实践教学

124.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源于“五段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A)。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D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12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C)。

A心理准备阶段

B巩固知识阶段

C理解知识阶段

D运用知识阶段 126.有效教学的“有效”是指(C)。

A教师教完内容

B教师教得认真

C学生获得发展 D教师超纲教学 127.下列哪一点是班级授课制难以做到的?(D)A教学效率

B知识的系统性

C集体教育

D尊重差异

128.如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那么应该选择哪一种学习方式?(C)

A自主学习

B探究学习

C合作学习

D接受式学习129.特朗普制属于哪一种教学组织形式?(D)

A班级授课制

B小组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前三者的结合 130.把学生的“自我”看成教学的根本要求的教学模式是(A)。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程序教学模式

C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D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131.教师运用语言连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132.教学内容表述规范、观点准确、论据确实,这是教学内容的(A)特点。A科学性

B基础性

C时代性

D目的性 133.教学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A)。

A心理准备

B复习旧知识

C感知知识

D提取知识 134.以“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为指导的教学模式是(D)。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程序教学模式

C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D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135.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是(C)。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D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136.实质教育派与形式教育派的论争是(A)的关系问题。A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

B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

137.教学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它要同时促进学生智力、体力、思想品德等的全面发展。这是教学的(D)特征。

A实践性

B目的性

C引导性

D发展性

138.下列哪一种学习方式中的学生具有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特征?(B)A接受式学习

B发现式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139.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倡导的教学模式是(A)。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程序教学模式

C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D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140.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是哪一种学习方式?(B)A自主学习

B探究学习

C合作学习

D接受式学习

141.将教学内容分成许多小步子,系统地排列起来,学生对小步子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反应,确认以后再进入下一步学习。这是哪种教学模式?(B)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程序教学模式

C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D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142.以增强师生的幸福感为价值追求的教学是(C)。A反思性教学

B有效教学 C生成性教学 D体验教学 143.教学的教育性是指(B)。

A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B思想品德教育

C智育

D美育

144.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建构教学活动。这是哪一种教学?(C)

A反思性教学

B生命化教学

C生成性教学

D体验教学 145.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C)。A实践教学

B复式教学

C现场教学

D体验教学

146.下列哪一种学习方式中的学生具有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特征?(A)A接受式学习

B发现式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147.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这是哪一种教学组织形式?(B)

A班级授课制

B复式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小班教学 148.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A班级授课制

B复式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分层教学 149.下列哪一种学习是元认知监控下的学习?(D)A机械学习

B被动学习

C接受式学习

D自主学习150.魏书生的中学语文教学的“六步教学法”模式属于(B)。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D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151.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划分标准是(A)。

A新旧知识的关系 B学习的组织形式

C学习进行的方法

D学习的目的

152.“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是指(C)。

A教学过程

B教学内容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法 153.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创立的教学模式是(D)。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程序教学模式

C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D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154.最早倡导发现式学习的是(B)。A布鲁姆

B布鲁纳

C斯金纳

D罗杰斯

155.教学是实践性的活动,是动态发展的,在具体情境中必定会产生预设之外的事情。这是教学的(C)特征。

A发展性

B实践性

C生成性

D引导性 156.不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D)。A练习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读书指导法

157.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并利用各种形式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其消极落后的一面,这是德育的(B)原则。

A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B长善救失

C疏通引导

D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158.“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教育行为违背了德育的(A)原则。A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C知行统一

D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159.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为主要目的的德育方法是(D)。A心理咨询法

B榜样示范法 C 实际锻炼法

D认知明理法

160.集体既是活动的主体,也是教育的对象。这是哪种类型的德育过程?(A)A集体的B个体的C独立的D非独立的

161.在德育中,强制、压服的方法往往是压而不服,这说明德育应坚持(C)原则。A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B长善救失

C疏通引导

D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162.古人所讲的“积善成德”说明了德育过程的(C)。A引导性

B整合性

C渐进性

D实践性

163.批评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是教师的正当权利,这一权利是教师的(A)。A教育权

B发展权

C报酬权

D参与权 164.下列哪一特征不是教师职业所具有的?(B)A复杂性

B生产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16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师职业的(D)特征。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66.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发展需要,探索具有个性特点的教学,这属于教师的(B)。A教育权

B发展权

C报酬权

D参与权

167.“学博为师,德高为范”的要求表明了教师职业的(C)。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68.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B)。A校长

B班主任

C政教主任 D少先队 169.近代教师中心论的代表是(D)。A卢梭

B夸美纽斯

C杜威

D赫尔巴特

170.学生完成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思维占了优势地位,发生在(C)。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171.成人社会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正式确认了儿童的权利的文件是(A)。A《日内瓦儿童宣言》

B《儿童权利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学会生存》 172.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C)。A凯洛夫

B夸美纽斯

C杜威

D赫尔巴特 173.被称为“危险期”的是(C)。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74.国际社会第一个肯定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是(B)。A《日内瓦儿童宣言》

B《儿童权利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学会生存》 175.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断乳期”发生在(C)。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76.与少年期相对应的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是(C)。A学前教育

B小学教育

C初中教育

D高中教育 177.与童年期相对应的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是(B)。A学前教育

B小学教育

C初中教育

D高中教育 178.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

A教育目的B领导意志

C社会需求

D经济利益 179.学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A)。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迎合社会需要 C谋求经济利益 D在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 180.教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B)。

A校长接待日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校务委员会

D教师委员会

181.学校管理工作必须讲求效益,做到低消耗、高质量、高速度,这是学校管理的(D)。A导向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182.运用工资、奖金、罚款、福利和信贷等手段管理学校工作的方法是(C)。A法律方法

B行政方法

C经济方法

D思想教育方法 183.学校行政是指(B)。

A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

B学校内部的管理

C学校的人事管理 D学校的教学管理

184.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管理体制是(C)。

A党委集体领导制

B党委书记负责制

C校长负责制

D选举制

185.以评价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还是课程设计与实施者,学校课程评价可以分为(C)。A内部评价和结果评价

B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C科学主义评价和人文主义评价

D内适质量评价、外适质量评价和个适质量评价 186.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A)。

A教学管理

B人事管理

C财务管理

D事务管理

187.学校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学校管理的(A)。A导向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主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188.以评价关注教育质量的影响源为出发点,学校课程评价可以分为(D)。A内部评价和结果评价

B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C科学主义评价和人文主义评价

D内适质量评价、外适质量评价和个适质量评价

三、多选题

1.出现于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中的是(ABC)。A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B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C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古代社会的教育的特点是(ABD)。

A有专门的教育机构

B阶级性与等级性

C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官学和私学并行 3.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CD)。A孟禄

B马克思

C勒图尔诺 D桑代克 4.近现代社会的教育的特点是(ABCD)。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理想走向实践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普及教育和公共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

D教育的法制化与民主化 5.下列哪些可以体现教育学的价值?(ABCD)

A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B为教育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C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

D为家长提供教育理论 6.正规教育的特点是(ABCD)。

A统一性 B连续性 C标准化

D制度化 7.下列属于教育现象的是(ABCD)。

A教育事实

B教育活动

C教育问题

D教育理论研究 8.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是(CD)。

A教育目的问题

B教育内容问题

C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

D教育与社会的发展问题 9.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是(ABCD)。

A平等性

B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C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

D教育手段原始 10.教育内容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BC)。A课程设置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育媒体

11.下面哪些是人们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的理解?(ABBCD)

A人人有入学的机会

B过程自由

C结果的高质量

D个性的充分发展 12.教育的构成要素是(ABCD)。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手段 13.不属于现代化的教育观念的是(AB)。

A应试教育 B发展重点学校

C教育民主观

D终身教育观 14.教育的个体功能包括(AB)。

A个体发展功能

B个体享用功能

C正功能

D负功能 15.关于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BCD)。A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

B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目的 C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D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16.实现教育内容现代化,应做到(ABCD)。

A注重课程时代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注重课程结构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C注重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D注重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结合 17.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包括(ABCD)。

A文化传承功能

B文化选择功能

C文化交流功能

D文化创新功能 18.关于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

A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C口年龄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D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教育发展水平19.教育对政治的作用体现在(ABCD)。

A维系社会政治稳定 B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C培养社会政治人才

D推进社会政治民主 20.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儿童认为凡是讨人喜欢或者帮助别人而被家庭或社会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而不考虑行为本身的正确与否,此时的儿童处于(BC)。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的好孩子、好公民的定向阶段

D后习俗水平21.在生理方面,儿童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的顺序是(AB)。A自上而下

B自中心而边缘

C自下而上

D自边缘而中心 22.人的素质的基本特征是(ABCD)。A基本性

B稳定性

C内隐性

D个体性 23.人的身心发展包括(ABCD)。

A身体的发展

B知识、技能的获得

C思想品德的形成 D审美情操的陶冶 24.影响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因素有(ABCD)。

A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B学校教育自身的条件

C家庭环境的因素

D社会发展状况 25.皮亚杰认为,认知的过程包括(BC)。A图式

B同化

C顺应

26.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婴孩时期到成人时期的摆渡船。据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ABC)。

A人需要通过教育传递和创造社会文明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通过教育人才能成长为人

D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 27.智力的三维结构认为智力包含三个维度:(ACD)。A内容

B目标

C思维运作

D思维产物 28.皮亚杰认为,认知的过程包括(ACD)。A同化

B异化

C顺应

D平衡 29.在我国,德育包括(ABC)。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品德教育

D宗教教育 30.教育目的的功能有(ABCD)。

A定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激励功能

D评价功能 31.在教育目的上,持个人本位论的人物是(ABCD)。A卢梭

B萨特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培尔 32.在教育目的上,持社会本位论的人物是(ABCD)。A纳托普

B凯兴斯泰纳

C孔德

D涂尔干 33.关于德育的陈述正确的是(ABD)。

A重视德育是教育的共性规律

B重视德育是年轻一代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C重视德育是确保改革开放战略成功的根本要求 D重视德育是各育全面发展的保证 34.与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不相符的是(AD)。A单一追求升学率

B提高教育质量 C实施素质教育

D应试教育 35.教育制度的特点是(ABD)。

A规范性

B历史性

C客观性

D主客观统一性 36.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包括(ACD)。A单轨制

B多轨制

C双轨制

D分支制 37.我国最早的现代学制是(AC)。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

C壬寅学制

D癸卯学制 38.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相符的是(ABCD)。

A重视早期教育

B发展基础教育

C重视职业教育

D发展终身教育 39.教育制度包括(ABCD)。

A教育机构

B教育组织 C教育法规

D教育章程 40.九年一贯制课程如何做到均衡性?(ABC)

A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

B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C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

D要增加选修课比重 41.九年一贯制课程如何做到综合性?(ABC)

A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B设置综合课程

C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D增加选修课程 42.筛选课程资源的三个“筛子”是(ABC)。

A教育哲学

B学习理论

C教学理论

D教育政策 43.隐性课程的特点是(ABC)。

A隐蔽性

B广泛性

C非预期性

D公开性 44.九年一贯制课程如何做到选择性?(ABC)

A减少国家课程的比重

B增加国家课程的变通性 C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选修课比重

D增加综合课程 45.下列哪些特征是课程标准所具有的?(ABD)

A按门类规定

B指导性的教学原则

C教学重点和难点

D学生学习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46.下列哪些关键词能够概括当前课程评价改革的世界总体趋势?(ABCD)A发展

B多样

C综合D过程 47.学科课程容易出现的问题是(ABCD)。

A重视记忆知识

B轻视技能和能力培养

C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

D不利于因材施教 48.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会被严重削弱,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是哪种类型课程的缺点?(BCD)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儿童中心课程 D经验课程 49.属于隐性课程的是(ABCD)。

A学校建筑

B校园文化 C学校制度

D班级布置 50.以下哪些关键词与“新课改”的理念一致?(ABC)A生活世界

B指导者

C建构者

D书本世界 51.活动课程的特点是(ABCD)。

A主体性

B乡土性

C综合性

D经验性 52.教学模式的结构包括哪些要素?(ABCD)A理论基础

B目标

C实现条件 D活动程序 53.制约教学内容选择的因素有(ABC)。A社会

B受教育者

C知识

D教师的需要

54.下列哪些观点或做法符合有效教学的理念?(ABCD)A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B关注教学效益

C以学生为主体

D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 55.如何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性?(ABC)A教学内容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构成

B使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C教学中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和影响学生后续学习的知识、技能等 D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知识

56.属于德育目标的价值内容的是(ABC)。A人生观

B爱护公物

C遵守法律

D吃苦耐劳 57.从德育内容的存在特点看,德育内容包括(AB)。A显性的B隐性的C规范性的D意义性的 58.广义上的德育包括(ABCD)。

A道德教育

B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生命教育

59.坚持德育的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应做到(ABC)。A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

B在严格要求中体现对学生的信任 C严而有格严而有方

D通过埋怨表达严格要求 60.德育工作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ABCD)A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B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C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中自觉锻炼和培养知行一致的品格 D教育者以身作则 61.坚持德育的疏通引导原则应做到(ABCD)。A循循善诱

B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C注重正面事实或道理

D利用负面事实或教训来警醒内心 62.下列哪些属于促进道德内化的原则?(AB)A知行统一

B教育和自我教育

C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 D长善救失 63.学校德育的社会意义在于(AB)。

A培养文明的社会公民

B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C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D提升个体的心理素质 64.德育工作如何做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ABC)

A处理好各阶段教育影响间的衔接

B学校内部各方面对学生的影响要保持一致和连贯C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保持一致 D根据现实情况经常变换对学生的教育要求 65.从学校的计划来看,德育内容包括(AB)。

A计划性的 B非计划性的C文本性的D非文本性的 66.从学习的特点来看,德育内容包括(AB)。A认知性的B实践性的C规范性的D意义性的 67.从表现形式看,德育内容包括(CD)。

A计划性的B非计划性的C文本性的D非文本性的 68.教师职业产生的条件是(AB)。

A学校的产生

B社会有剩余产品

C社会化大生产

D造纸术 69.在弗?兹纳涅茨基的角色分类框架中,教师属于(BCD)。A知识人

B学者

C知识的传播者

D教育者 70.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系统是(AD)。

A人生追求与目标

B知识资本

C教育研究

D“教” 71.教师自主发展的运行系统是(CD)。

A人生追求与目标

B知识资本

C教育研究

D“研” 72.教师自主发展的能力系统是(BD)。

A人生追求与目标

B知识资本

C教育研究

D“学” 73.教师专业的条件性知识包括(BCD)。

A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

B关于儿童的知识 C关于任教学科教学方法的知识

D有关教育的知识 74.“教师”具有哪些含义?(BCD)

A职业

B社会角色

C角色的行为规范

D职业行为模式 75.教师自主发展的特点是(ABC)。

A发展需求和愿望的内在性 B发展内容的个体性 C发展个体的自觉主动性

D发展标准的外在性

7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是(ABCD)。A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77.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儿童权利保护原则是(ABCD)。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78.脑的成熟接近完成是在(AC)。A儿童期 B少年期 C小学阶段 D初中阶段 79.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BCD)。A动机

B情感

C意志

D兴趣 80.“成人意识”产生于(BD)。

A儿童期

B少年期

C小学阶段

D初中阶段 81.性成熟的开始和性意识的萌芽时期是在(BD)。A儿童期

B少年期

C小学阶段

D初中阶段

第四篇:教育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复习

(四)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该项法律是 【 】 A.《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的是 【 】 A.弗兰西斯.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3.以下哪个功能不属于教育的文化功能 【 】 A.传递功能 B.选择功能 C.交流功能 D.创新功能 4.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主要培养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礼”、“乐”、“射”、“御”、“书”和 【 】 A.数 B.文 C.算 D.武

5.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进步教育之父”之称的美国教育家是 【 】

A.马斯洛 B.罗杰斯 C.帕克 D.涂尔干 6.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亦称 【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 】 A.本科化趋势 B.多元化趋势 C.时代化趋势 D.信息化趋势 8.学生发展的规律包括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和 【 】

A.均衡性 B.差异性 C.渐进性 D.跳跃性 9.下列哪项不属于课程目标的功能 【 】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测度功能 D.指导功能 10.有一种课程的目的在于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这种课

程是 【 】 A.国家课程 B.校本课程 C.核心课程 D.地方课程 11.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包括观察分析法、资料分析法、个别谈话法、调查访问法和 【 】 A.实证研究法 B.调研考察法 C.文献研究法 D.案例剖析法 12.1918年,美国学者在他的一篇同名论文中提出“项目教学法”这一名词,这 位学者是 【 】 A.基尔帕特里克 B.杜威

C.罗杰斯 D.马斯洛

13.从教育形态上分析,下列教育属于制度化教育的是 【 】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社区教育 D. 网络教育 14.以文字为主、用表格组成的板书形式是 【 】

A.结构式板书 B.表格式板书 C.纲目式板书 D.综合式板书 15.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

有 【 】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16.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 】 A.检查功能 B.鉴定功能 C.反馈功能 D.指引功能 17.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反复进行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 A.练习法 B.参观法 C.实验法 D.实践活动法 18.在班集体中,学生通过班集体中规范化的组织结构,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培养公民品质,这说明班集体对学生发展具有 【 】 A.个性化功能 B.社会功能 C.组织功能 D.教育功能

19.在教学测评领域根据教学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学生的作品和参加活动 的材料进行系统收集,通过合理地分析,展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方法是

A.成长记录袋 B.观察法 C. 测验法 D.问卷调查法 20.启发式教学方法出现在奴隶社会时期,在西方最早以古希腊下列哪位学者为代表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毕达哥拉斯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学目标

2.课程内容

3.教师专业发展

4.项目教学法

5.教学艺术

三、简答(每题5分,共30分)1.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2.学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课程编制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4.运用讲授法时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

5.教学艺术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班主任的工作要点主要有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15分)

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联系实例)?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班里公投“坏学生”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13岁的男生,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 “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学生,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 “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13岁的男生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请问: 你对班主任评选“坏学生”的做法有何评价?

《教育学》复习

(四)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B 2.C 3.D 4.A 5.C 6.B 7.C 8.B 9.D 10.D 11.D 12.A 13.B 14.B 15.D 16.D 17.A 18.B 19.A 20.A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学目标

答案要点: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学习活动的预期结果的规定,具体到每个知识点、每一堂课的任务和规定等,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有密切的联系。

2.课程内容

答案要点: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有目的地选择一系列比较系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是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

3.教师专业发展

答案要点: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现问题、研

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情感于一体的培养过程,更是教师自我加压、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过程。

4.项目教学法

答案要点: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

进行的教学活动。

5.教学艺术

答案要点: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

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

三、简答(每题5分,共30分)1.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1)自主性;

(2)方向性;

(3)连续性和阶段性;

(4)差异性;

(5)情境性。

2.学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2)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3)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3.课程编制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课程编制是指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 它主要包括四个阶段:(1)确定课程目标;(2)选择课程内容;(3)课程实施;(4)效果评价。

4.运用讲授法时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

答:(1)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

(2)注重讲授过程中的启发性和趣味性;(3)适当地配合和运用教学板书。5.教学艺术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教学艺术的科学性;(2)教学艺术的情感性;(3)教学艺术的审美性;(4)教学艺术的创造性。

6.班主任的工作要点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

(2)协调好班级内外的各种关系;

(3)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4)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四、论述题(15分)

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联系实例)? 答案要点:

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培养来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

(1)教育提升普通国民的素质,培养潜在的劳动力;

(2)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提升劳动能力,培养专门的劳动力。(6分)2.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的继承和生产推动经济的发展。(1)教育是继承和再生产科学技术的有效途径;

(2)教育通过生产新的科学技术,把教育、科研和生产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的发展。(6分)联系实例。(3分)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班里公投“坏学生”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13岁的男生,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 “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学生,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 “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13岁的男生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请问: 你对班主任评选“坏学生”的做法有何评价?

答案要点:

1.这个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每个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性。作为老师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而不是一味的批评责骂。(5分)

2.这个班主任在对本班“坏学生”的评选中有几点失误:(10分)

(1)侵犯了学生的尊严应得到尊重的权利,伤害了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权利,侵犯了学生免于受歧视的权利。

(2)该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懂得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更要关心爱护和尊重信任学生,没有履行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

(3)该老师的方法过于偏激,忽视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面对问题更需要老师的教育关怀,并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改

正学习。

(4)该老师忽视了这种方式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有违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陶行知

答:陶行知,人民教育家,他重视早期教育,他的办园思想是“中国化”“贫民化”,主张在工农中普及学前教育,并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2.幼儿智育

答: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前儿童学习和掌握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前儿童智力,培养学习兴趣与习惯的教育活动。3.专家型教师

答:专家型教师”这一名字定义于教育心理学。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共要经历5个阶段,比如说: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最终的阶段是专家水平。专家型教师的特点是:在专业知识方面,专家教师运用知识比新手更有水平。在其专长的领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在处理突发的状况问题时,专家教师更能找到新颖和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专家型教师。4.道德认识

答:道德认识是人们根据一定道德规范对社会现象的非、善恶、美丑的认识、评价和判断。是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价值概念的形成,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道德判断力的提高等。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学前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

答:(1)群体性,托幼机构教育是面向学前儿童全体实施的教育;

(2)计划性,托幼机构教育是有关组织根据国家和社会的教育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3)专业性,托幼机构是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化机构,幼儿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工作人员。

2.如何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1)、要形成一个自由创造的心理气氛

孩子天生就有创造性。家长在精神方面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有一定的独立性 和自主性,让孩子能自由地想,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并做出自由的抉择。家长

不应该让孩子屈从自己的意志,应处处使孩子感到进行创造的心理自由。一般来说,孩子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往往与众不同,他们的独特思路、想法有时看起来可笑,但却反映出他的创造性 不幸的是,有的家长硬要强求孩子顺从于他们的要求,给孩子设立了很多框框。这样,孩子的创造性得不到赞扬和鼓励,有时还会遭到训斥,他只好处处顺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原有的创造性被埋没了。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把他的独特个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不要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顺从,更不要讽刺和挖苦孩子那些看上去可笑的想法和举动。只有这样,孩子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2)、家长要经常给孩子灌输创造意识

所谓创造意识,就是不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敢于独立思考,探索新的方法、理论。家长给孩子灌输创造意识,可以多讲些古今中外科学家孩提时的故事,让孩子看看科学家是怎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例如,给孩子讲述,瓦特看见水开了,壶盖会跳动;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就认真思考,深人研究,后来都成了世界著名的发明家。同时,家长也要鼓励孩子不拘泥别人的思路,不重复别人的答案,能开动脑筋,独抒己 见。尽管有些是可笑的,但却是他创造性的反映。例如,爱迪生小时候看到母鸡孵小鸡,就想母鸡能孵小鸡,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他也钻到鸡窝去孵小鸡。这种举动在成人看来是荒诞的,其实在这怪举动后面正蕴藏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3)、发展孩子的创律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孩子生来具有创造性的萌芽,如果给予正确的训练和培养,就可以发展成为创造性思维。为了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家长可以向儿童提出各种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孩子积极思考,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例如,让孩子谈物品的用途时,说得越多越好,而且要鼓励他说出使用这些物品的新方法。另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以激发孩子思维的积极性。提问题是儿童探索的主要方法。孩子提出问题,家长应该认真对待,最好不要马上回答,而应提出反问,让孩子经过一番思考后再自己作答。这样,不但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而且有助于孩子形成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习惯。

(4)、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知难而进家长要给孩子提供自由创造的场所、玩具和各种材料,给孩子安排进行创造和探索的时间。当然了,家长在重视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同时,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工作角”、开辟“实验田”,鼓励并指导孩子进行探索,发展求知欲,培养创造精神。创造发明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是难以成功的。因此,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要先培养他知难而进、顽强探索的精神,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从事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取得成功。家长在这方面要多鼓励、多支持。尽管有的孩子做事虎头蛇尾、知难而退,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家长应该理解、宽容,并进行有益的指导。否则,孩子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都会被扼杀。此外,培养孩子创造性的途径还有很多,例如,扩大孩子的知识面,知识丰富是创造的基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人格等。家长应该懂得,创造才能是教育培养的结果,是有心的家长辛勤扶植的结果。3.四岁儿童教育要点。

答:(1)要注意引导儿童观察周围生活,以增长知识和认识能力;(2)发展儿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3)以游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4.有规则游戏的特点。

答:(1)、小班有规则游戏的特点:

①、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处在“动即快乐”的阶段,幼儿对游戏中角色的动作、材料感兴趣,而且表现出“自我中心”,只对自己所做的事感兴趣,不会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与别人作比较。所以要为小班幼儿选择规则简单,通过使用实物、玩具和简单的动作来完成的游戏。同时注意多让幼儿体验游戏动作的快乐,满足幼儿对游戏过程的兴趣。

②、该年龄的幼儿不在乎游戏结果,也发现不了别人的违规,而且自己会破坏规则,要在游戏过程提出规则并提醒幼儿遵守。

(2)、中、大班有规则游戏的特点:

①、中班幼儿已具有规则意识,能够遵守规则并开始关注游戏的结果,这一阶段的幼儿比较喜欢觉得鲜明的互补性规则游戏。所以要为中大班幼儿选择需要运用一定策略、在认知上有一定难度的规则游戏。②、大班幼儿能理解规则对于比赛结果的重要性,规则意识强且特别重视游戏结果,喜欢竞赛性的规则游戏。因此要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输赢。大班幼儿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并会关注其他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发现违规者就会提出抗议,要求读违规者加以惩罚,因此游戏过程中的纠纷较多。大班幼儿还喜欢改变游戏情节、游戏规则以增加游戏的新颖性。5.简述卢梭利的儿童观。

答:(1)、卢梭儿童观的基本内容就是卢梭的现代意义上的儿童观,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儿童。具体来讲包括三个方面: ①、必须把儿童当儿童看,这是卢梭儿童观的核心思想。②、必须真正关注儿童的快乐和幸福。③、必须将儿童看成是发展变化中的人。

(2)、卢梭儿童观的启迪:解放儿童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观点,以及他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开启了儿童研究的大门,真正地实现了在教育理论上由尊重人权向尊重童权的过渡,这是现代儿童观的肇始,也是世界教育思想演进的里程碑。6.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人格特征。

答:专业人格特征是指与幼儿教师这一专业相适宜的个性特征,有助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个性特征。有研究者指出,有效教师的个性特征是善于与家长、同事沟通,热爱从事教育工作。具体来说幼儿教师的专业人格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激励性人格。巴尔(Barr)曾指出,优秀教师应具备激励性人格,如活泼、合作、可靠、善于表达、明辨是非、警觉、灵敏、体力充沛等。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热情,幼儿教师必须保持热情,使幼儿感到温馨与舒适,对幼儿园活动感兴趣,热衷参与教学活动;期望,教师对幼儿期望越高,幼儿学得越多,幼儿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到教师期望的影响;支持,幼儿有归属、爱、自尊的需要,他们在活动中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和鼓励。(2)、灵活变通性。幼儿教师的主题活动、生成活动等都需要教师的灵活性、变通性,因为即使教师事先做好了计划,意外的事情总会发生。如原先的教学方案幼儿不喜欢,或者对幼儿来说太大或太容易等。因此,幼儿教师在个性上具有灵活性、变通性,尔不是古板的人,他们能适应各自环境。

(3)、爱心与同理心。教师的爱是开启幼儿心灵的钥匙,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幼儿教师需要有爱心,需要在情感上对幼儿的支持和关爱。在幼儿眼里,整个世界充满活力、新奇和未知,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因此教师必须学会换位观察和思考,设身处地想幼儿所想,感幼儿所感。(4)、情绪稳定。由于幼儿的社会心发展水平不高,知识经验缺乏,自我控制力低,他们的情趣往往容易冲动,难以有效控制,往往表现出成人看来无理、不讲理的行为。教师不能受其影响,必须注意克制自己,以沉着冷静的方式、理性的教育方法解决问题。受幼儿消极情绪影响而变得非常冲动、失去理性,这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大忌。另外,教师还应时刻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情绪,这是促进幼儿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结合实际论述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答:(1)游戏满足幼儿生理发展的需要;(2)游戏满足幼儿认知发展的需要;(3)游戏可以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4)游戏满足幼儿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2论述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答:学前教育在人生发展的第一阶段和加速时期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影响,安排适时适当的刺激,为儿童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促使学前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为以后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学前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意义: ①促进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与成熟

②学前教育可以改变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与自发的、吸收经验的形式相比,专门的教育过程能导致质量更高的心理发展。科学的早期教育能使儿童心理发展的潜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2)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对学前教育具有影响作用:

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学前教育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要实现教育对发展的作用,必须使外部的教育符合儿童发展的需要,转化为儿童自己活动的动机、兴趣和情感。教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儿童内部的转化才能实现,教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调动了儿童活动的积极性。

下载教育学答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答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护理教育学答案

    2017年6月(本科)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护理教育学》试题 考试说明: 1.首先下载试题及《标准答卷模版》,完成答题后,答卷从网上提交。 2.答卷电子稿命名原则:学号.doc。如......

    教育学大题及答案

    1.试论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答: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

    学前教育学答案

    1.第1题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 )A.全园教育目标B.中期目标C.近期目标?D.行为目标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2.第4题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是( )A.上课B......

    电大教育学答案

    教育学 作业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制作人:毛燕庆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

    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教育学第一章1、近代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哪些新变化?⑴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⑵教育的世俗化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

    《学前教育学》答案

    《学前教育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①教育幼儿;②为家长服务. 15,①越深刻;②越稳定. 2,①陈鹤琴;②1923年. 16,①入园前检查;②定期检查. 3, 顺序性①阶段......

    电大教育学答案

    教育学 作业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