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戊戌变法的回顾与思考[小编推荐]
戊戌变法
求一种新的出路,戊戌变法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这103天的变法运动,实际上是鸦片战争后历经内忧外患折磨的晚清社会积累的全部民怨的喷发。政治腐朽、道德败坏、割地赔款、最后是甲午海战败得一塌糊涂,社会危机鼎沸,人怨汹汹,朝野上下急需寻
因为只有这次变法运动,才超出了以往富国强兵的变法俗套,才“系中国数千年政治之变”;因为只有这次运动,才首次提出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的目标,才是为推动中国进入世界近现代化行列的求变。在这一百天内,康有为及其弟子们充当了变法的设计师,利用专折奏事的权利,频上奏折,递条陈,呈各国变政考,提出全面改革的建议。如政治上改革官制,裁减冗员,广开言路,选拔通才主持新政;经济上抛弃崇本抑末的传统,兴办农工商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文化上废除科举,兴办学堂,鼓励民间办报。在这一百天内,光绪帝根据维新派及其他言官的奏折,连续发布变法谕旨。如政治方面命令裁撤京内外大批衙门冗员,鼓励官民上书论政;经济方面允许绅民创办农工商实业,直至私人办兵工厂,奖励发明创造,引进西洋经济科技;文化方面命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办学堂,设译局,允许自由开报馆,成立学会等。
在这一百天内,康有为所上的条陈超过历年总和,士民的奏折多达650余件,光绪帝颁布的除旧布新谕旨共280余件,可谓目不暇接,马不停蹄,风鼓雷动。
大变、全变是这次变法运动的主旨,和平地骤变是这次变法运动的方略,士子发动和皇帝推动的结合是这次变法运动的动力,通过除旧布新达到自强是这次变法运动的目标,伸张民权是这次变法运动的精髓所在。
正因为如此,这次变法运动的悲剧性结局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仅缺乏经济基础和民众基础的骤变根本不可能,而且无实权的皇帝和无权力的维新士子结合形成的变法集团的软弱,有实权的太后和有权力的守旧官僚结合形成的反变法集团的强大,如此力量的对比使变法运动直到最后也难以走出关键的一步:改革官制,设立制度局取代旧官僚机构,以总揽改革全局、制定和推行新法。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表明,这是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至为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迈不出,其他方面的改革就难取得进展。依靠旧的官僚机构变法是行不通的。
也正因为如此,这次极其短暂的变法运动迸放出极其瑰丽壮观的光芒。特别是那大变全变的主旨,伸张民权的精髓,雷厉风行的作风,开千年未有的变革新风。在当时就造成京城内外“舆情翕应,绩效若飞”,“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时尚。后经百年沧桑,不仅光彩不减,反而增添了新的魅力。
过去的一种定性观点是:戊戌变法是一场改良运动。其实,戊戌变法是一场形式上改良实质上革命的运动。她要改的就是“行之二千年”的“祖宗成法”,她要变的就是千年未变的专制制度,她要借鉴的就是“万国之良法”,她最终要建立的就是近代欧美式的民主共和国。不过她采用的是和平手段、君主立宪的形式。过去的一种很有影响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属于改良运动。其实,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都是以改良面目出现而性质根本不同的两种运动。洋务运动的着眼点是在坚持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借鉴西方的经济技术方法通过改良实现自强,戊戌变法的着眼点是全盘借鉴西方制度良法从政治变革入手实现自强;洋务运动变的是事器,戊戌变法变的是制度;洋务运动在甲午海战中遭到了彻底破产,戊戌变法却断送在包括洋务大员在内的守旧派的屠刀之下。
过去人们认为,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是软弱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但是,全观戊戌变法的前前后后,这些由布衣书生结合而成的维新派所表现出来的屡败屡起的锐志,大刀阔斧的气魄,不成功则成仁的风骨,匹夫发愤勇担天下大任的雄奇情怀,足以让当今一些奢谈改革而力行平庸的精英们汗颜!
过去人们常说,光绪皇帝是一个软弱的傀儡皇帝。但综观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的作为,那打破常规任用维新志士的气度,明定国是发布变法动员令的果决,“乾纲独断”连下变法谕旨的魄力,不顾太后掣肘痛斥守旧官僚的猛气,为变法舍身被囚的精神,足以令当今言不离改革而行动上畏畏缩缩的另一些人羞赦!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政变发生后,军机四卿之首、“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本来完全可以走脱,但他坚决不走,他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吾与足下分任之”。他力劝梁去日本使馆躲避,自己却坚守浏阳馆。日本使馆人员劝他暂避一时,他却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其以可免之身,守必死之所;以青春之躯,祭自由之花;言之壮烈,足贯神明;千古以下,为之悲歌!
另一位“戊戌六君子”、御史杨深秀在政变发生后人人自危的形势下,毅然上书,责问慈禧太后皇帝何以被废,要求太后撤帘归政。其堂堂胆烈,百年之后仍使人凛然敬畏!
1898年8月13日,光绪二十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戊戌六君子”血溅菜市口,康、梁等逃亡国外,许多参与维新的人或被拿捕,或被革职。
专制者能砍下“戊戌六君子”的头颅,能逼走康梁,但却绝对阻止不了气壮山河的变法精神的延续。百年雄魂仍在,世纪浩气犹存!
戊戌变法的意义:
1.进步意义。戊戌变法颁布的法令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但它表明历史走向是进步的。在政治上,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主张设立议会,限制过重的皇权,希望通过改良的道路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们的宣传、影响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2.爱国意义。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面对着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挺身而出,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呼吁“保国”,反对“瓜分”,是近代中国摸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场爱国运动。尤为可贵的是,他们把自己的政治要求汇入到救亡运动中,使变法运动与救亡运动结合起来。对激发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维新运动带有全民政治运动的性质。
3.启蒙意义。维新派在中国最早创办近代报刊,把旧式书院和私塾逐渐转变为近代学校,广泛建立了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社团。他们大力提倡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使他们重新认识世界,为后来人们接受新思想扫除了一些障碍,这种思想影响不会因政变而消失。一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思想,卷入到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旋涡中,这正是维新运动的群众基础。戊戌变法之后,人们追求的社会目标有了明显的变化,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已不单向官僚阶层聚集,转而向其对立面转化。戊戌思潮过后,不仅大量的青年学生大批地倒向革命阵营,相当数量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也退出了封建官僚集团,另择他途。
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并第一次把政治主张同救亡图存的实践结合起来,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变法试图对旧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尝试。
戊戌变法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戊戌变法既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二篇: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张宏明
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关系始于1950年,而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以中国改革开放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既体现了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亦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中非经济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30年间,是中非经济合作关系的建立、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首先不是出于经济考虑,而是基于政治道义和外交需要。这一时期中非经济关系多属于“非经济行为”,其特点是: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取向的同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关系的亲疏;经济利益服从并服务于政治、外交需要;经济关系局限于双边和官方,其中又以中国单方面援助为主,双边贸易为辅;合作领域狭窄,合作形式单一。
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的平等互利原则,是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发展与非洲国家经济关系的政策依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中均得到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于自身安全利益和意识形态考虑,实行与苏联结盟和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作为中国外交战略的延伸,这一时 1 期的中国对非经济政策亦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中国始终把对非经济援助作为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的重要内容。在整个50年代,由于大多数非洲国家尚未独立,因此中非经济合作还主要局限于几个国家,合作方式也较单一,“平等互利”主要表现为中国支持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及捍卫非洲新生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而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在外交上承认和支持中国。
进入6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相继挣脱殖民枷锁,为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和巩固政治独立,中国政府于1963年12月和1964年1月先后提出《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五项原则》及《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上述原则与中国在50年代奉行的政策一脉相承。60年代的中非经济合作基本上延续了50年代的做法,中国依旧把亚非拉国家作为反帝、反殖的基本力量。这一时期,中国还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无私的经济援助。
70年代是中非经济合作蓬勃发展的阶段。在中国对非洲国家经济援助方面,不仅受援国的数目增多,且援助规模与领域不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以及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国际处境大为改观。这一时期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数量迅速增加,这无疑为中非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截至1979年,与中国签订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的非洲国家达到44个。
在中非经济合作的前30年,中国对非经济政策保持了明显的 2 连续性。中国的经济援助对非洲国家争取和巩固政治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自身亦获益匪浅:首先,中国真诚、无私的援助赢得了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普遍赞誉,为日后经济关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其二,锻炼和培养了一支从事国际经济合作事业的队伍,为日后中非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三,增进了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拓展了中国在非洲的外交空间和政治影响;其四,配合了中国外交的开展,对打破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企图、改善中国的国际处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勿庸讳言,这一时期的中非经济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中国外交在非洲曾出现过“以美划线”和“以苏划线”的现象,给中非关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也连带影响到中非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其二,由于未按经济规律办事,部分援建项目效益欠佳,难以为继,甚至亏损倒闭;其三,随着非洲受援国数量的增加,中国援外资金与国内建设资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大大超出了中国的承受能力。简言之,随着形势的变化,中非原有的经济合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顺应时势,另辟蹊径,势在必行。
二、中非经济关系的调整、充实和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非关系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按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办事,特别是互利合作成为中国对非经济政策 3 调整的核心内容。这一时期的中非经济关系又分为调整、充实(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和健康、平稳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两个阶段。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中国对非经济政策调整的酝酿期。其间,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并明确提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从而为中国调整对非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1982年中共十二大对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外交工作重心开始转向为国内现代化建设服务。在非洲大陆,随着“非殖民化”进程的终结,发展经济成为非洲国家的主要任务。非洲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对内、对外工作重心的转移,对中非关系产生了直接影响,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重视政治利益和外交需要,经济因素在中非关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对非政策的调整在经济上主要反映在:中国政府于1983年1月提出了“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四项原则,明确了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新形势下开展经济合作的方式和目的。“四项原则”的新意在于:其一,与以往以经济援助换取非洲国家政治支持的“互利”相比,更侧重于经济上的互利合作,讲求经济效益;其二,强调“从双方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条件出发”,这表明中国对非经济援助将量力而行,不会不顾国内建设的需要而盲目扩大对外援助;其三,强调合作形式的多样性,4 逐步由以提供援助为主转变为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投资等多种形式,合作领域逐步拓展。
需要指出的是,80年代初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重新定位是依据时势变化在政策层面进行的调整,这种调整实际上是60年代“八项原则”的延伸和发展。虽然80年代由于中国对非经济援助的减少、非洲经济形势恶化及台湾岛内形势变化,使一些非洲国家与中国关系因台湾问题而处于不稳定状态、但从总体上讲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富有成效的。
90年代是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充实、完善期。冷战结束后,为了适应时势变化,中国政府针对非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1995年7月提出发展中非经济合作的“四点建议”,其要旨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利合作,促进合作主体的多元化。同年10月,国务院召开援外工作会议决定对援外方式进行改革:(1)将过去的政府无息贷款改为具有援助性质的政府优惠贴息贷款;(2)按照国际惯例,推动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和受援国企业就援助项目开展合作;(3)实施以援助和投资带动贸易的战略,以拓展非洲市场。1996年5月提出的发展中非关系的五点原则建议,又特别强调在保持政府间合作的同时大力加强双方企业之间的合作,让企业成为双方合作的主体。1997年,根据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方针,中国政府有组织、有步骤地推动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到非洲投资设厂。
世纪之交,为发展同非洲各国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同时也是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政府又采取了一项新的重大举措——通过启动“中非合作论坛”,在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建立一种多边协商对话机制。同年10月在“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上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成为中非在新世纪开展平等互利合作的行动指南。中国政府作出四项承诺:第一,根据非洲国家的不同情况,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各种援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逐步扩大援助规模;第二,减免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100亿元人民币债务;第三,设立合资合作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第四,设立“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逐步扩大基金规模,帮助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专业人才等。为贯彻落实中国在论坛上承诺的各项任务,协调行动,全面深化中非经济合作,外经贸部和外交部继2000年11月联合举办“全国对非工作会议”之后,又牵头于12月成立了由21个部门组成的“中非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从而为后续行动的有效运作提供了组织保证。近年来,为落实2003年12月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作出的承诺,中国政府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1)为便利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2005年伊始,给予28个非洲国家190个税目的对华出口商品免关税待遇;(2)增加“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为非洲培 6 训1万名各类人才;(3)为鼓励中国公民赴非旅游,给予12个非洲国家“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地位。
进入21世纪,中非经济合作关系步入健康、平稳、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具体表现在:中非经济磋商机制趋于多元化,中国既与30多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双边经贸混(联)委会机制,又有“中非合作论坛”多边性质的集体对话机制。中国对非洲的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可喜局面:双边贸易持续增长,其特点是中国对非洲的出口增势强劲,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技术含量提高;经济援助工作进展顺利,非洲已成为中国实施优惠贷款项目的重点地区;中国在非洲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迅速,利用带资承包工程项目带动出口和劳务输出;对非投资起步良好,中国鼓励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到非洲投资,以加工装配为主的生产型企业逐步增多。此外,中非双方在人力资源培训、医疗卫生、青年交流、旅游、金融、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积极成果。
中非经济合作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既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客观形势的变化造成的,也是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对非经济工作意义、加强工作力度、适时调整政策等主观努力的结果。首先,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及中国“入世”为中非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二,非洲国家在完成政治体制转轨后,开始致力于振兴经济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合作,继2001年通过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7 之后,2002年非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非洲国家间的团结、合作已从政治领域向全方位拓展,并将社会、经济发展提上首要日程;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政府加大对非经济工作的力度,将中非关系提升到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做好对非经贸合作工作关系到中国外交总体战略全局,是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遏制台湾当局弹性外交、巩固中国外交阵地的需要。
虽然中非在有些经济问题上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吻合,双方也存在贸易摩擦,但从总体上看,中非关系正在朝着积极务实、全方位和机制化合作的方向发展。2006年1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对非政策文件》,在继往开来的基础上全面规划了新时期加强中非友好合作的方向和重点;4月胡锦涛主席访非又提出“政治上增强互相信任、经济上扩大互利共赢、文化上注重互相借鉴、安全上加强互相合作、国际上密切互相配合”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五项建议;11月还将在北京召开首次中非首脑会议,相信上述重大举措必将为中非经济合作关系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本文刊载于《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杂志2006年第3期)8
第三篇:我对大学生活的回顾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12212292李瑶瑶
我对大学生活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进入大学已经一年了,回忆过往的生活,心中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有过辛酸、有过欢笑、有过懊恼、有过兴奋、有过迷茫,有过犹豫,有过人生一次大的抉择,但是从未后悔过……
回顾——回忆就像播放着的电影,一幕幕在眼前出神入化。让时光倒退,回到新生报到的那一天……或许自理自立是成长的第一步,报到的所有手续爸爸妈妈这次都让我独自完成,报到、拿校园卡、找宿舍、领军训服、拍照、买日用品,好多的事情都堆到了一天之中,心情很是烦躁,但对这个陌生的大学,更多的是好奇,想迫切知道高中老师口中万事都自由的大学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可是我们错了,那只不过是老师激励你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已。军训或许很累,但也收获颇多,我收获最大的便是结交到许多同乡好友,如果没有军训或许我们不会有任何交集,远在异乡一起说着四川话摆龙门阵的感觉真的相当好啊。十一七天小长假可以说是近乎完美啊,军训结束,新课又没开始,就意味着可以尽情的玩,武汉是个大城市,我立志着大学几年一定要玩遍所有景点。紧接着忙碌的学习生活开始了,我清晰的记得我第一节专业课坐到了最后一排,这令我很是不解,早知大学是没有固定座位,但没有想到抢座是如此疯狂,于是就这样开始了我疯狂的占座生涯,大学和我们想的真的很不一样,不是每天都可以在广场沐浴阳光,而是每天都在6、7、8、9号楼之间一边奔波着一边埋怨着告诉我们大学非常美好的老师们。在学习上,我保持着和高中一样对数学的热情,但经济不同,那是
一门我从未接触过的学科,上课容易走神,这让我很迷茫。于是12月的转专业考试吸引了我,其实我原本就想当一名老师,很喜欢学校的生活,简单而单纯,高考填志愿师范学校也是我的首选,况且我只对数学有兴趣,但论研究我可还差的很远,当数学老师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说服家人之后我毅然的报了名。如果说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的话,12月份的转专业考试便是我人生的另一大转折点。我也想过,如果不成功我便争取保研,幸运的是,充分的准备加上对手多是非数学专业的同学,从非师转到数学师范仅一个名额我成功拿到了,这再一次激励了我。虽然我从未懈怠过,但总觉得大学的学习少了点什么,渐渐明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含义,不再像高中一样填鸭式教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完课就会走,我们必须学会自学和自律。不知不觉便到了期末,大学为期末备考真的很恐怖,我没有去图书馆抢座,而是在寝室和室友一起有条不紊的复习,经济的复习再一次坚定了我转到数学师范的决心,第一学期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在室友对我经济复习的监督下,经济并没有拖后腿。说到生活,当什么都要自己动手,这里不辣的食物也远远不能满足我,和同学还不熟的情况下,我越发的想起家来,几乎每天一个电话,可能是距离产生美吧,我和父母的关系反而更加亲密起来。
反思——三省吾身,初入大学,有的只是一种美好的梦想和憧憬,和一份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傲。许多的学习方法需要改变,许多生活习惯需要调整。我好像从来不喜欢预习,在高中或许不预习也不会有很不好的作用,但大学不同,老师的节奏太快,必须得结合自己的预习才能追上老师的步伐。英语一直是我的弱势科目,主要是对英语没有兴趣不肯花时间在英语上,但这学期我借着早起占座之后的充裕时间到博雅广场读英语,早上空气也十分好,让人心情愉悦。初中高中
学业太重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上学期也没有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整天窝在寝室,连饭都懒得下去吃的感觉其实十分不好受。这学期在一个朋友的鼓励监督之下我开始跑步,有时还压腿、跳绳、打羽毛球,听说运动会分泌多巴胺,让人兴奋愉悦,说的真不错,每晚我锻炼完,心情都很好,经常6点起床也精神百倍,又可以减肥对身体也极好,整个人也阳光许多,我一定要把这个好习惯保持下去。
展望——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每当我倦怠时,我总会憧憬憧憬未来,因为展望总是很美好的,能给人带来慢慢的正能量。首要任务当然是搞好学习,得开始为四级做准备了,还要多看看书,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既然选择了教师这条路,我将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为了以后不误人子弟,在顾好自己学业的情况下我也要多多积累自己教学方面的经验,我通过了学校的家教培训,准备这学期找一两个家教工作来完善自己。我还要多参加社团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再忙我也会留出每天锻炼的一个小时,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每周末我也要抽时间出去走走,前阵子去东湖吹吹风,磨山爬爬都会让我开心好久。都说大学最容易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我要充分利用大学“自由”的优点:要学的好,玩的好,还要身体棒棒!
有太多想说的、未说的汇成一句话:“人生的乐趣不仅在达到某一目标的那一刻,而更在于继续不断努力追求之中。” 我要我的大学青春无悔!
第四篇:20世纪医学:回顾与思考(本站推荐)
20世纪医学:回顾与思考--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医学的发展是如此迅速,取得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人们从来 没有象今天这样健康、长寿,以致于人们乐观地相信一个逐步消灭传染病、控制慢性病,更加健康、长寿的时代即将到来。的确,20世纪不仅目睹了医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而 且也见证了卫生服务系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现代医学已成为包括探索生命 奥秘、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缓解病痛以及社会保障的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然而,具 有讽刺意味的是,现代医学在为增进人类健康提供越来越多的好处的同时,它也带来了 许多棘手的问题,从而导致人们对医学产生疑惑和提出批评。人们呼唤重新审视医学的 目的和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一百年来医学巨大变革来审视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征及其所 面临的问题。
一、疾病控制
1、防治模式与重大成就
毋容置疑,20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一系列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传染 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了人类平均期望寿命的普 遍延长以及疾病谱和死因顺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就出现 了因各种传染病死亡下降,因慢性病死亡上升的趋势,我国的这种死亡率交叉变化的趋 势出现在50年代中期,我国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从1949年的35岁上升的1999年的70.8岁。人类对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有效控制被称为第一次卫生保健 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发现,“病因-环境-宿主”疾病流行模 式的建立,以及维生素等必须营养成分的阐明,为传染病、流行病和营养缺乏病的防治 奠定了科学基础。从20世纪前5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奖内容看,涉及上述问题的项目占一 半以上,清楚地显示出科学研究是确定适宜的防治策略和有效的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疫苗制备技术的完善使普遍推行疫苗接种成为可能,人类也才有可能彻底消灭天花,消 灭脊髓灰质炎也指日可待。现在,疫苗被用来控制腮腺炎、流感、水痘、白喉、甲肝、乙肝、百日咳、结核病、破伤风等诸多常见的疾病,从而大大地降低了这些疾病的发病 率。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的应用在传染病的控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初,一种能 特异性杀灭梅毒螺旋体的药物“606”问世后,“制造对人体无害而又能杀死病原体”的 “魔弹”理论,激发起医学界寻找特异性治疗药物的热情。20世纪中期,在磺胺药物和 青霉素成功地应用临床以后,合成各种化学药物、寻找能产生高效的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的抗生素成为药物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过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肺 结核、肺炎、梅毒等许多感染性疾病突然之间变成了可治之症。另一方面,居民的卫生 条件、营养状况、居住环境的改善也是控制传染病和流行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在鼠疫、霍乱的控制中,大规模的灭鼠、清洁的饮用水、疫源地的严格控制或许比药物和疫苗 更为有效。
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种慢性病成为了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虽然对于慢性病的防 治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人类对这类疾病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慢性病的 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了生物学因素外,还与人的生活习惯、行为方 式、环境污染等有密切关系,有人提出现在已进入慢性病、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时 代。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医学界在70年代末提出了医学模式需要从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转变,需要 卫生保健的第二次革命。有学者提出了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即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以及卫生保健服务因素,并强调增进人类健康需要多方面的综合 处理。在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防治中,医学家提出了控制危险因素、三 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发病预防和临床预防)相结合的思想。如在对高血压、冠心病危 险因素的研究中,通过对其中可控制因素的管理达到减少发病率的目的已显示出良好势 头。在发达国家通过戒烟、控酒、体育锻炼、平衡膳食、减少心理压力等行为干预,对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获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对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控制也取得了可喜 的成绩。80年代中期已发现单基因遗传病达3368种,多基因遗传病有数百种,染色体疾 病约450种。随着遗传学的发展,不仅弄清了一些遗传病的发病机制,而且也找到了治 疗和预防遗传疾病的方法,目前通过产前诊断和产前治疗、饮食控制治疗、酶的替代等,有效地降低了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的发病率。此外,政治经济因素在疾病控制中的也 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改善环境、发展健康教育、协调卫生服务等都需要政府行为和全社 会的共同努力。
2、问题与挑战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慢性病的控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实践发现将控制传染病的 模式应用到慢性病防治方面成效不大,机械论的线性因果关系在解释慢性疾病上显露出 弊端。遗传学的迅速发展使许多医学家们相信通过基因研究可解释慢性病的病因,利用 敲除或取代缺陷基因等治疗将为慢性病的特异性治疗带来希望。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医学家们发现事情比预想的要复杂的多。如医学家已成功地分离并克隆了“囊胞纤维 化基因”,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囊胞纤维化基因”上有超过350个不同位点的突变都可 导致病人出现“囊胞纤维化”,而这种疾病的发病是需要父母双方两个突变型的结合,这意味着可能出现的结合数量是个天文数字。或许最令人惊奇的是,突变的某些结合在 部分人导致“囊胞纤维化”,而在另一部分人则无任何症状。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亨廷 顿氏病中。疾病产生是“基因决定论”还是“环境决定论”,基因突变是因还是果在医 学界依然存在着争论。由此可见,确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以及基因取代治疗还有相当长 的路要走。
另一类严峻的挑战是新疾病的出现,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慢病毒等新的病原体引 起的疾病,以及老病的复燃,如性传播疾病、结核、疟疾等,此外还有抗药菌株的出现。这些第一次卫生保健革命留下的难题已清楚地表明,即使传染病的控制也需要新的思 路。此外,还有医学发展本身未料到的后果: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由于药物或诊断 治疗过程而导致疾病,以及伴随寿命延长而出现的困扰老年人的退行性病变和精神损伤。实际上,许多慢性疾病以及退行性病变是难以被根除的,有些将终身伴随,我们是否 应当探寻一种新的防治模式,其目的不在消灭它,而是使病人在这种状况下生活基本正 常呢?与此同时,环境因素导致的疾病和损伤也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如二恶因、大气 污染、电磁辐射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污染物浓度检测的精度已由 PPM提高到PPT。
目前对于许多慢性病的防治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或许是疾病发 生和发展的科学基础还没有完全阐明。此外,疾病是一种复杂的生命现象,需要从多维 度、多变量的非线性因果关系上去研究和探讨其综合性的防治策略。复杂问题简单化的 策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奏效,但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展开,医 学对人体的奥秘将有进一步的解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生可根据每个个体独特的基因 组确定疾病的防治策略,为疾病防治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
二、医学技术
1、医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在过去的100年里,卫生保健的巨大变化是生物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细胞病理学、细菌理论、遗传学、实验生理学等一系列生物医学基 础学科的建立,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显著标志。而医学与各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结合越 来越紧密是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另一个标志。20世纪医学进步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 庞大的现代化医院内那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诊断治疗仪器和设备。从20世纪初应用于临 床的X射线、心电图,到中期的电镜、内窥镜、示踪仪、超声诊断仪,再到CT扫描、正电 子摄影(PET)、核磁共振成象(MRI)等,使诊断学发生了的革命性的变化。准确化、精密化、动态化、微量化、自动化、无伤害化已成为现代临床诊断的特点。此外,铁肺、肾透析机、起搏器、人工脏器等,显示出新技术、新材料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药物学的迅猛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强大动力。
外科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突破了疼痛、感染、失血三大难关后迅速发展。20世纪 中叶以后,以心脏外科和移植外科为标志,显示了外科学的日益繁荣。1944年,对出生 时患先天性心脏病的“蓝婴”成功地进行外科手术,是心脏外科发展的里程碑。50年代 出现了心脏直视手术。60年代的冠状动脉旁路和心脏移植手术,充分地显示了外科技术 的突飞猛进。1954年第一例肾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创了器官移植的时代。1967年,当巴纳 德医生成功地将一位妇女的心脏移植到一个54岁男性体内时,移植外科与当时的太空航 行一样受到公众的关注。随着人类对免疫系统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解决排异问题,发展 免疫抑制剂,为移植外科开拓了宽广的新领域。在过去100年里,外科不仅发展迅速,而 且性质也发生了转变:20世纪初期,外科基本上是缝合和摘除,而现在已转变为精确的 修复和无止境地替代。随着腔镜外科的出现,手术也向着精细化、微创化方向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分子生物学的建立,人们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人体结构和功能研 究的日益深入,为解决医学的重大问题,如肿瘤、免疫、遗传、组织再生、抗衰老、药 物开发等提供了理论指导。基础科学研究已改变了人们对机体及其与疾病斗争的理解,进一步从本质上证实了基因是决定人类生、老、病、死和一切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不 少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及其他一些疾病的相关基因和病毒致病基因陆续被确定。基因工程 也促进了新药物和新疗法的涌现。1986年,美国科学家提出了阐明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序 列,从整体上破译人类遗传信息,使人类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的人类基因组计 划(HGP)。1990年该计划正式启动。HGP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卓著业绩。目前,以“定位 克隆”途径克隆到的经典遗传病基因已达70多个。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将成为现代生 物学、医学用之不竭的源泉。与此同时,免疫理论与技术也渗透和影响到整个医学领域,并且通过对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认识,促进了对人体 整体性和有机联系的深入理解。神经科学的发展为治疗帕金森氏病和其它中枢神经系统 的紊乱带来了新希望。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膜片钳位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使我们对神 经递质的合成、维持、释放及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90年 代后,人们更加重视脑科学研究中整合性观点的重要性,即认识到神经活动的多侧面、多层次性。由此可见,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免疫学、内分泌学等的发展,不仅深化 对人体基本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而且还从不同侧面揭示出机体的整体性和有机联系。现 代医学已开始注意从生命物质运动各层次和层次间的相互关系与整合方面去探索生命的 奥秘,并极大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进步。
2、问题与挑战
20世纪以前,医学技术的进展是相当缓慢的,医生们凭借有限的药物和实践中摸索 的经验,为病人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在20世纪,这种局面发生了更本性的变化,医学 不仅获得了控制疾病的武器,而且还掌握了操纵生命的密码。随医学技术飞速发展而形 成的“技术至善论”将人们锁定在医学“能做,必须做”的雄心勃勃的幻想中:人类可 以消除一切病痛、人的所有器官都象机器的零件一样损坏后可以更换。病人成为医生与 疾病斗争的战场。然而,临床医学中强调广泛而昂贵的治疗虽然挽救了某些危重病人的 生命,延缓了死亡的进程,但是这种关注疾病而忽视病人的倾向以及为病人和社会带来 的沉重经济负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如何解决发展高新技术与适宜技术之间的矛盾 ;协调关心病人与治疗疾病之间的矛盾成为现代社会的迫切问题。
目前,在基因治疗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自从十年前开始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以来,基因治疗的鼓吹者们已经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持续的“炒作”。尽管他们反复声称基因 治疗的好处,但在数百个基因治疗试验中,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例毫不含糊地具有临床疗 效。最近广为报道的几起基因治疗试验中患者死亡的事故引人瞩目,这是对于基因治疗 中的急功近利,以及诱导公众对基因治疗产生过高期望的倾向提出的警告。虽然我们不 能由此否定基因治疗这一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但却应当以更严格的科学态度来审 视它。
在生殖技术方面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首例体外授精婴儿路 易斯•布朗在英国问世,标志着生殖技术临床应用的开始。1997年,英国科学家威 尔莫特成功地培育出克隆羊多利轰动了全世界。克隆技术的突破是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然而,它也产生一系列伦理和法律问题。人们迫切要求国际社会制定有关伦理准则和法 律条文,规范这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使它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目前,英国罗斯林研 究所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克隆新技术,不仅有望做到在克隆过程中不使用卵细胞,而且 还可省却胚胎发育步骤。有人认为,如果新技术证明可用于培育治疗疾病所需的人体组 织和器官,那么将有可能消除一些伦理上的障碍一直困扰人体治疗性克隆研究。因为利 用新技术进行治疗性克隆时,体细胞的细胞核不是注入去核卵细胞、而是与去核的胚胎 干细胞进行融合,由此形成的新细胞可不经过胚胎阶段,而直接发育成所需的组织或器 官。利用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可以用来解决目前疾病治疗中的一些问题,如移植器官 的缺乏,但跨种间的器官移植是否会导致人类染上一些原本仅在动物身上才有的疾病是 值得担忧的。
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以及对西医药副作用认识的深入,世界各国对于应用自然 疗法和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兴趣日渐浓厚。与此同时,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 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物机械论的局限性和人的整体有机联系。传统的以可测定的生物学 变量来解释疾病的观念逐渐被综合性、系统性的观念所代替,出现了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整体医学(holistic medical model)模式。中国政府鉴于我国医疗卫生的实 际情况,制定了大力发展中医和加强中医药学研究的决策。50年代以后,我国在开发和 应用传统医学促进健康、治疗疾病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以针灸疗法为代表的中 医治疗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在慢性疾病治疗和保健养生方面,中医药学也表现 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如应用活血化淤理论和有关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应用扶正固本理 论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探索,均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 研究,使之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医学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是我国医学界应当关注和思 考的问题。
三、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
医学发展到20世纪已不再只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体系,同时它也成为了一个庞大 的社会服务体系。医学不只是限于预防、治疗和护理,它还与政治、经济和法律密切相 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在人类生活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现代医学的 繁荣产生于社会对医学作为一项公益事业的巨大支持。在世界范围内,大量的社会和私 人资源投入医学。在发达国家用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费用已达到或超过10%,以医院为中 心的医疗保健体系覆盖了人的生老病死各个方面。为了满足医疗保健的不同需要,医疗 保健服务体系正由单一层次化向多元网络化发展,尤其是加强初级卫生保健。20世纪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是卫生观念的变革,人们开始认识到卫生发展是社会经 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注意到卫生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性、同步性、协调性。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对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延 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和整体健康水平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已将获得卫生保健 视为一种政治权力和社会的责任。1977年5月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提出“2000 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卫生发展目标。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医疗卫生系统内部的努力,而且有赖于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卫生保健。这个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出医学的社 会化趋势。目前,这个目标正通过各国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努力逐步得到实现。保障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措施之一就是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尽管世界各国在经 济水平、社会制度以及医疗体制上存在着差别,但在卫生保健上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 题的方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医疗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再分配的杠杆,将一部分财富用于 社会下层阶级,起到保护基本劳动力的作用。因此,政府在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方面应当 承担责任,尽管在为穷人提供医疗服务上是有限的,但它体现了对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 公平原则追求和起码的社会良知。世界各国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健康保障制度,如英国 的国家卫生服务制度、加拿大的国家健康保障制度、日本的健康保险制度、韩国的全民 健康保险制度等,在不同程度上为公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提供了保障。实行全民医疗保障是社会的理想目标,但是由于医疗费用的迅猛增加,以及卫生资 源的不合理分配,对医疗保障体制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英国,国家卫生服务已成为政 治足球,并且处境困难。在美国,虽然卫生保健费用已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5%,但依 然有相当数量的人缺乏起码的医疗保险。在富裕国家,贫困者依然得不到足够的医疗;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国际援助,疟疾和其它热带病仍在肆虐。卫生资源分配不平衡 的矛盾成为的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临床医学高技术发展使 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如何公平与公正地分配卫生资源成为各国政府和卫生行政当局面临 的难题。医学科学的发展将使得许多人负担不起医疗保健吗?医学将屈从于增加费用和 精确程度而减少利用的反比定律吗?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不得不严肃考虑的问题。医学在已经征服了许多严重疾病,缓解了疼痛之后,它的目标似乎不再清楚,它的 授权已变得混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医学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同时,疾 病的总数却也随之增多了。一方面这是人们对机体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但另一方面或 许是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将人类生命中正常的兴衰变化看作需要药物加以缓解的疾病,如 绝经、机体功能随年龄增加而衰弱等。这样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医学越发达疾病越多 ;社会越健康,它越渴求医学。难怪有人追问医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它应该在哪里停 止?它的主要责任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尽可能的维持人们活着吗?它的变化已使人们 更健康的生活吗?或者它仅仅是一种服务产业,去满足它的顾客提出的无论什么稀奇古 怪的要求,如为了健美而进行基因改造吗?现在是我们正视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四、医学伦理与法律
20世纪医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健康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增多的道德难题。60年代以后,医学高技术带来的道德问题和卫生资源分配问题日渐突出。随着消费者权 利要求的增加,病人权利运动开始影响到卫生保健方面。人们对那种家长式、独断的医 疗行为方式表现出不满。作为运动的结果,美国医院协会于1973年出版了《病人权利法 》。1976年初,欧洲议会发表“关于病人和死亡权利的报告”。本世纪60年代,随着女 权运动的发展,生育控制和流产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包括妇女控制她们自己身体的权 利,胎儿生命的权利等的诸多问题,在生命伦理学领域激起了医学、哲学和宗教多方面 的争论。70年代以后,随着遗传学、生殖技术的进步,克隆、试管婴儿可能造成的社会 后果等伦理学问题引起了更广泛的讨论。随着生命维持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医院里的非 人格化技术下经历他们的死亡已成为常事,这重新唤起了对死亡、濒死和安乐死的讨论。器官移植技术的建立也迫切希望解决确定死亡的伦理学问题。这些社会、文化运动,以及生物和医学科学发展带来的问题,导致了60年代“生命伦理学运动”的兴起。生命 伦理学已不再局限于医患关系的调整,而扩展到重新审视生死观、探讨生命的价值、促 进卫生保健中的公正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等一系列问题。基因功能学的进展将促进预 报医学、遗传筛查等发展,并导致提出一系列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可以预言,在21世纪 医学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将对卫生保健的策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生命伦理学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由单纯的个体伦理向个体-群体伦理协调的转向。从卫生资源分配、环境危害,到性病艾滋病控制、人类基因组计划都是既涉及到个体利 益,又与群体和社会利益密不可分。与此同时,生命伦理学已不仅仅涉及医生与病人,而且也涉及到卫生政策决策者、管理者以及环境工作者等诸多群体。如何处理、协调不 同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当代生命伦理学的重大课题。如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医学技术 发展速度的不同,卫生资源的分配极不公平:从全球范围看,大量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少 数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卫生资源十分匮乏;从医疗保健上看,卫生资源又主要应 用在高新技术的诊断治疗方面,而用于预防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则很少;从个体水平看,医疗保健的贫富差别也日益扩大。尽管世界各国通过改革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制度,来 缓和医疗资源分配中的矛盾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存在的难题远未解决。此外,卫 生保健的国际化趋势还要求建立世界各国共同遵守的有关法律和道德准则,如控制艾滋 病全球蔓延,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问题等,都需要国际间的合作,因此在这些方面制定国际公认和共同遵守的医学伦理准则和法规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应当在历史的框架内理解现代医学的胜利和问题。我们今天正生活在医学迅速 发展的时期,但也是充满怀疑的时期。在过去100年里,医学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关于医学应向何处去等诸多问题上,存在着深刻的争议。指出医学的这些困境并不 是为了发泄对医学的怨恨,而是为了在医学迅速发展的同时,强调医学的责任,认清其 已被模糊了的目的。本文希望通过提供一种历史透视,帮助我们理解现代医学所面临的 成就越多问题越多的悖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人权发展50年,光明日报,1999年2月28日。梁浩材,社会医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42。杨菊贤,杜勤,从心血管疾病的美国模式看肿瘤的中国模式,医学与哲学,1999,20(12):19-21。
李璞等编著,医学遗传学纲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第二版,2。
Golub ES, The Limit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209.张大庆,整体医学:从观念到实践,医学与哲学,1988,12:1-3。Jonsen AR.The Birth of Bioethics.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 13-19.
第五篇:勾股定理回顾与思考教案
勾股定理回顾与思考(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一章)渭南市临渭区三马路中学孙莉玲 教学目标 教学知识点
对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全面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章的知识,同时重温这些知识尤其是勾股定理的获得和验证的过程,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应用过程中,体会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能力训练要求
体会在结论获得和验证过程中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在回顾与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要善于思考、善于创新。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反思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带来的无尽乐趣。
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体验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力量。教学重点
回顾并思考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获得和验证过程;总结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分别存在的关系。
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应用过程中,体会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难点
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应用过程中,体会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教学方法
交流与反思-----合作与探究 教具准备 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一:展示两幅图片,第一幅图片为2002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场景,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大会的会徽,为著名的赵爽弦图。
第二幅图片为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提议的向宇宙发射的勾股定理的图形,用来与外星人联系。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把勾股定理送到外星球,与外星人进行数学交流”。
勾股定理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一条重要结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数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及应用的过程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价值。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回顾与思考中的几个问题更进一步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和它的广泛应用。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富有科学特色和浓郁的数学气息,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反思交流,探求新知,:
一、议一议:
1、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分别存在什么关系? ⑴在△ABC中,∠C=90º,a,b,c为三角形的三边,则 角与角之间的关系:∠A+∠B=90º 边与边之间的关系:a2 + b2 = c2 ⑵在△ABC中,a,b,c为三角形的三边,如果∠A+∠B=90º,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a2 + b2 = c2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活动三:回顾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 + b2 = c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 +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a2 +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游戏:叫一列学生玩常见勾股数的接龙游戏。3、4、5;6、8、10;9、12、15;15、20、25;5、12、13;8、15、17;7、24、25;9、40、41等。
二、方格纸中勾股定理的验证
方法一:分割为四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方法二:补成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方法三:将几个小块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中两块红色(或绿色)可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方法四:利用皮克公式
正方形周边上的格点数a=12,正方形内部的格点数b=13,所以,正方形C的面积为:S=1/2a+b-1.三、史话勾股定理的证明
1、三国时期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时,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也称为“弦图”,这是我国对勾股定理最早的证明.它用几何图形来证明代数式之间的恒等关系,体现了以形证数、形数统一、代数和几何的紧密结合.2、传说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用下面的两个图形证明了勾股定理,你能直接观察验证勾股定理吗?
活动:通过本章的学习,你还知道勾股定理的哪些证明方法?请同学们介绍。
1、美国总统伽菲尔德的证明.他的方法直观、简捷、易懂、明了。
2、刘徽的“青朱出入图”,证明不需用任何数学符号和文字,更不需进行运算,隐含在图中的勾股定理便清晰地呈现,整个证明单靠移动几块图形而得出,被称为“无字证明”.3、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证明 同学们,通过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我们感受到古代数学家的伟大成就和勾股定理丰富的文化价值,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探索,善于创新,并且把这些成就发扬光大。
四、欣赏美丽的勾股树,感受数学图形之美,创造之美。
五、拓展与应用勾股定理中的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正解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成功解题的关键.尤其是在运用勾股定理解题时,更应注重思想方法的运用,那么你知道运用勾股定理解题应注重哪些思想方法呢?为了帮助同学们能清楚地知道这一问题,现就常用的思想方法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类型之
一、分类讨论思想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是和,求第三边的长. 分析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并没有指明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要分类讨论. 解 当和是两条直角边时,则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第三条边即斜边是=5;当是直角边,是斜边时,仍由勾股定理求得另一条直角边是㎝.
说明 求解本题许多同学往往受勾3股4弦5的思维定势,而误认为和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斜边当然是了,从而漏掉一解导致错误. 构造直角三角形解题
类型之二转化思想台阶中的最值问题
空间图形的距离最短问题是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一般地求距离最短问题要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再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来解决问题,这类问题涉及的几何体主要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
1、台阶中的最值问题
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等于5cm,3cm和1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请你想一想,这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最短线路是多少? 解:台阶展开成平面如图所示,连接AB 因为BC=3×3+1×3=12,AC=5,所以AB2=AC2+BC2=169,AB=13㎝,所以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为13㎝。B 类型之三方程思想
3、如图,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朵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3尺。突然,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刚好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尺,请问水深多少? 分析:由题意,我们知在图1-1中为AB湖水的深度,AC为荷花的长,△ABC为直角三角形. 解:设水深为x尺,则荷花的长为(x+3)尺,由勾股定理得: 62+ x2=(x+3)2
解得:x=4.5,所以这个湖的水深为4.5尺. 类型之四数形结合思想
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用解决有关航海问题的应用题,首先要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画出图形,结合其他知识求出直角三角形的未知边或相关的量。
例如:甲、乙两船从港口A同时出发,甲船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北偏东35°的方向航行,乙船以40海里/小时的速度另一个方向航行,2小时后,甲船达到C岛,乙船到达B岛。若两岛相距100海里,问:乙船航行的方向是南偏东多少度? 解:如图所示,在△ABC中,因为AC=2 × 30=60,AB=2 × 40=80,BC=100,所以AC2+BC2=602+802=3600+6400=10000=1002=BC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且∠BAC=90°.由于180°-35°- 90°= 55°,所以乙船航行的方向是南偏东55 °。
六、跟踪练习
1、已知一个Rt△ABC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2、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3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一只蚂蚁从距底面1米的A点爬行到对角B点处去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值取3).解: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连接AB 因为AC=13-1=12㎝,BC=3×3=9㎝,所以AB2=AC2+BC2=225,AB=15㎝,所以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为15㎝。
七、感悟与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那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3、学习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困惑?
八、分层作业 必做题:
1、课本第16页复习题
3,4,5
B组1
2、独立完成一份小结,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本章的内容。选做题:
勾股定理不仅在数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应用,请同学们试举几例,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