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镇元通古镇保护与利用专题报告

时间:2019-05-13 03:5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文化名镇元通古镇保护与利用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文化名镇元通古镇保护与利用专题报告》。

第一篇:历史文化名镇元通古镇保护与利用专题报告

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元通古镇保护与利用专题报告

把元通古镇打造成集休闲观光旅游

为一体的4A旅游区

一、基本概况

“江水分流,滩声聒耳。人家悉有流渠修竹,易成幽趣。”一句从古流传至今的绝唱,这是著名宋代诗人范成大源自《吴船录》中写元通古镇,元通镇于200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

[2005]244号)批准公布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二、古镇保护与利用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正迅速发展,古镇将成为今后人们的旅游热点。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基础和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古镇保护力度,逐步科学合理的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1、古镇保护,规划先行

为科学合理地对古镇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我镇于2006年编制完成了元通古镇的镇总体规划,并于2007年编制完成了元通古镇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2、提高意识,加强保护

通过宣传、培训等各种方式提高古镇居民群众以及相关部门和 1

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古镇保护意识,并认识到古镇开发和利用对我镇旅游发展和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将古镇保护作为当地镇政府的重点工作,加强对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的保护,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3、政府主导,建立机制

古镇保护与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投入,我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强化政府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我镇成立了古镇管理办公室,并由镇上相关领导负责,为古镇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4、严格管理,合理控制

严格按规划和相关法规对古镇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管理,加强对古镇核心区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控制。古镇的建设项目方案实行联合审查制度,由规划、建设、文管等部门共同把关,确保建筑风格与古镇风貌相协调。

5、古建维护,缺乏资金

古镇历史街区建筑多为木结构,防火防蛀能力较差,由于年久失修,并受“5〃12”大地震影响,不少古建筑比较破旧,部分已成危房。为有效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与利用,需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应加强对消防问题的防范并增加消防设施建设投入。由于资金相对缺乏,此项工作未有效开展,急需对古镇保护专项资金短缺问题进行解决,加强古建筑的维护力度。

三、发展思路

(一)古镇现状评价

元通古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特色古建筑较多,且相对集中并保存完好,历史街区属原始风貌形态,具有较强的开发和打造价值。

(二)古镇近期计划

元通古镇:加强对古镇内的十万平米古建筑和六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修缮,目前已初步策划对古镇的开发和打造,近期将进一步优化方案并实施,以尽快打造出优秀旅游项目并投入市场。

(四)发展分析

元通古镇处于华怀公路与街安公路交汇地段,是“北部崇州”与主城区联系的纽带。

四、发展目标

元通古镇:特色名品休闲商业区。

五、古镇保护措施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城乡统筹、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引进社会资金,对古镇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加大古镇保护力度,对古镇风貌进行全面整治,逐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挖掘和传承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丰富古镇旅游内涵,完善古镇旅游功能,提升古镇旅游品位。以古镇的开发和利用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与古镇旅游形成错位发展,形成以古镇旅游为重点、乡村旅游为延伸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六、元通古镇开发与利用

(一)古镇开发的优势

1、资源优势

元通古镇座落在文井江、味江、泊江三江交汇处,毗邻文井江畔,古镇多条小巷直通文井江边,江边古树参天,环境优美。街区布局保存完整,登高一望,条条街道鳞次栉比,古意盎然。元通镇早在公元347年就已建镇,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现存有独具特色的融入西洋建筑风格的传统中式建筑,且保存较好。核心历史街区多为木结构,青瓦盖顶,竹编粉墙,院落布局错落有致,木作精细。元通镇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家大院、黄氏宗祠、麒麟街民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主堂、王国英故居、永利桥;此外还有古当铺、广东会馆、江西会馆遗址,张家大院,夏家走马转角楼,汇江桥等古镇景观。

元通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有川西第一大盛会“元通清明会”;有川剧、京剧座唱活动;有信鸽放飞活动等。这些都是值得挖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更加丰富元通古镇保护内容,对元通古镇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资金支持

重庆援建的元通麒麟街改造于2009年6月15日开工,投资300万元,项目包括,弱电入地,供排水管,路面铺青石板,箱式绿化,路灯等,预计国庆前竣工。

规划的八大景点(永利桥、陈家大院、黄氏宗祠、黄氏小姐楼、天主堂、罗氏故居、王国英故居、古当铺)维护项目,由中央划拨专项资金4300万元,目前正在做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二)开发目标

市政府现正在策划对元通古镇的保护性地开发与利用,坚持先科学规划后逐步实施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力争将元通古镇打造成4A级风景旅游区。

(三)重点打造项目

1、麒麟街——古宅院古建筑组团

2、双凤街——会馆组团

(四)初步建设计划

2009年:建设接待中心一个;河东滨河走廊;修缮维护八大景观包括黄氏祠堂、罗氏公馆、黄氏故居、王国英故居、元通天主堂、永利桥、古当铺和陈家大院等;初具接待能力。

2010年:九条古街和过境路的风貌整治;建设四个休闲广场;恢复一些历史景观;新建客运中心一个。

2011年:修建川西第一廊桥长寿桥;新建大型接待中心一个;完善其它古镇配套建设。

我们相信,在市委和市府的领导下,元通古镇的振兴指日可待。

元通镇人民政府

2009年8月3日

第二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情况汇报

尊敬各位领导:

多年来,××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帮助下,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因地制宜谋发展,兢兢业业搞建设,扎扎实实抓生产,全镇呈现出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历史文化名镇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东北部,辖区面积507.03平方公里,全镇辖10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城镇社区,有139个村民小组6134户21763人,其中农业人口19227人,占总人口的88%。居住着哈尼、彝、傣、回等1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5%。××镇海拔在786米(嘎拉河口)至2271米(百草梁子)之间,平均海拔1372米,属全年无霜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局部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2℃,年平均气温21.6℃,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日照时数为2900小时。良好的气候特征为××的发展奠定了优越的人居环境。2009年,××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6742万元,财政总收入559.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42.3万元,财政支出302.4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9389.9万元,城镇个体经济总收入378万元,粮食总产量928.2万公斤,人均有粮408公斤,农村经济纯收入35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10元,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

××因盐而得名,因盐茶而发展,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称,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自1725年开采盐至今已有285年的采盐史。清末及民国时期,××因盐茶商贸而一度成为思普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曾经辉煌一时的××,每天有上百支马帮出入于盐井,一时间××商贾云集、马店林立,马锅头把食盐驮运到外地出售,同时把外地的商品驮运到本地销售,随着贸易的日趋频繁,××及早的汲取了大量外地优秀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人文、饮食和民族民间文化。民国时期,××曾是滇西南鸦片的集散地之一,同时又是解放思普地区的革命根据地,多少先烈们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学因革命精神的传承而授予“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绿色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同时,××也是主演《阿诗玛》、《五朵金花》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杨丽坤及中国保尔—张培英的故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领袖纪念碑,他上面刻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四位共产党伟人,这是我们至今发现的国家领导人“四位一体”并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纪念碑。

××镇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昆曼国际大通道穿境而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4公里,距思茅69公里、距西双版纳193公里、距绿色新三角(西盟、孟连、澜沧)200多公里;距墨江101公里、距玉溪272公里、距昆明376公里;距镇沅119公里、距景东198公里、距大理419公里;是昆曼高速公路上出口到乡(镇)政府距离最近的一个,可以说是昆曼大通道上难得的黄金地段。这为开发××旅游文化名镇、特别是为××特色生态饮食文化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二、××历史文化名镇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镇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事实上却依然存在着财力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固定资产投入较少,城镇化水平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产业化程度低;非公经济发展滞后,缺少工业企业等诸多困难和问题。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镇党委、政府结合××的交通区位优势、热区资源优势、盐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及红色文化等优势,正确面对困难,抢抓发展机遇,提出了“农业产业强镇、特色经济兴镇、文化旅游活镇”的基本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滇南盐都、茶马古镇、革命老区、丽人故里”这一品牌定位,切实加快打造××历史文化名镇的步伐,努力通过旅游带动促进农村经济的纵深发展,全面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今年1月7日,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以100%的赞成票通过了专家评审,这对××的发展来说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认为,××历史文化名镇的批复为今后××的发展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我们今后更好地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人民的骄傲,同时也是市、县两级的骄傲。当前,××镇党政班子全心致力于整合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求将“盐文化、茶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作为古镇旅游开发的重点,全力加快历史文化名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将名镇的山、水、田园、城镇建筑风格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之打造形成完美的整体空间形态,充分展现名镇丰富的文化内涵、意境、神韵和风采,切实打造出一个名符其实的历史文化名镇,最终实现旅游创收。

三、××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多年来,××镇政府按照“滇南盐都、茶马古镇、革命老区、丽人故里”的文化品牌定

位,坚持“全面控制、重点保护、修旧如旧”的方针,加大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开发力度,积极加强集镇的管理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加强了一些民房、特色民居的保护与修缮;二是收集、挖掘、整理了一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三是修缮了曾蒋二烈士殉难园和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是对老农贸市场进行了拆除,并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新建了集贸市

场;五是用bt模式对竜山陵园实施公园化改造,目前已达成投资规模146万元的合作意向,回购时间为35年,具体建设内容为:新建2 个牌坊、1 个30米长廊、1个水景观、1间瓦房和修复4间瓦房、3个亭子,并对全山进行绿化和灯光亮化美(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化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计划于2010年4月15日前完成一期投入80万元的工程建设,2年内完成全部工程投资;六是对古镇的卫生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环境卫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七是成立了全省第三家乡镇级文联,以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关于××历史文化名镇的打造,虽然历届党委、政府均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目前仍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镇内民房破旧,民房保存完好的较少,民房大多无特色,民房打造存在着极大的困难;二是镇内用水不畅,消防管网破旧,消防设施处于瘫痪状态,民居用火用电存在安全隐患;三是输电线、电话线、电缆线乱接乱拉,线杆随意竖立,各种标牌乱挂乱贴等,造成了古镇混乱不勘的视觉现状;四是因磨思高速公路的修建,镇内老磨思路连接线、213国道破烂不堪,道路亟待修复;五是城镇附近地区河道防洪形势不容乐观,水体污染严重,亟待治理整顿;六是城镇面山植被少,这与山水田园式优雅宁静的××历史文化名镇目标定位存在极大的差距等等。

四、名镇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历史文化名镇的规划问题。按照《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列》的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实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和保护详细规划。镇人民政府恳请县人民政府将××历史文化名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详细规划制定列入××县“十二五”规划或是努力列入市级“十二五”规划的盘子,并作为市、县人民政府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2.关于土地出让金的问题。根据县委、政府提出“旅游文化活县”的工作思路及××镇“滇南盐都、茶马古镇、革命老区、丽人故里”的文化品牌定位,××镇人民政府计划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公司或企业,对××客运站至黄庄沿线土地进行开发和利用,土地用途为建设道路、商铺、加油站、宾馆酒店、生态饮食文化村及其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目前,即将在高速公路入口处建设的加油站已初步完成征地工作(用地规模4.5亩),已向被征地农户兑付了全部征地补偿费,等待规划实施油站建设。另外,盐茶大道建设项目已报到省交通厅计划处等待批复实施,其中涉及15亩建设用地的报批和费用等问题。恳请县人民政府在土地开发利用政策上给予倾斜,将其土地出让金除上缴相关税费外全额返还××镇人民政府用于名镇基础设施建设为盼。

3.关于成立××镇城镇监察中队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集镇范围内人流、车流急剧增加,这给集镇交通秩序、环境卫生、集贸市场、建筑工地、集镇公共设施等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进一步规范集镇管理,××镇制定了《××镇集镇管理办法》,并于2010年1月14日举行了听证,现等待县政府法制办批复实施。但由于《××镇集镇管理办法》中涉及违章处罚的罚则,而镇内管理人员又无执法资质。为此,镇人民政府拟成立××镇城镇监察中队,具体行使城建监察执法的职能,中队编制5人,人员从相关单位中抽调或请政府给予安排2—3名特定编制履行其职责,城镇监察中队同时隶属于镇人民政府及县建设局城市监察大队管理。为使××镇的城镇综合管理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特恳请县人民政府给予批准成立××镇城镇监察中队为盼。

4.××文化广场建设问题。按照“滇南盐都、茶马古镇、革命老区、丽人故里”的文化品牌定位,××镇党委、政府决定建设一个休闲、娱乐及传承××历史文化的标志性文化广场,切实加快××历史文化名镇打造的步伐。广场位于××集镇核心区,占地约4.5亩。广场建设内容包括戏台、文化景观廊、体育设施、青石板广场及相关绿化等,计划投资近300万元。鉴于广场建设中的戏台和文化景观廊建设及相关彩绘均属于特殊技艺作业工程,因而我镇委托玉溪市大营街古典园林建筑公司对其项目进行施工设计,目前项目前期设计已初步完成,可进入工程实施阶段。但因我镇经济发展滞后,财力薄弱,一时无法筹集项目建设资金,而群众要求早日实施该项目的愿望又非常迫切,为解决好建设中的资金缺口矛盾,我们到其公司进行考察,并就垫资承建一事进行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同意垫资承建。现我们拟采用垫资承建的方式实施项目工程建设直接发包,特恳请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盼。

5.××镇城镇供水问题。××镇自来水厂和饮用水管网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设计供水管网供水能力低。目前,该水厂管网供水覆盖了城镇社区,星光村龙词、大营、牌坊,庆明村沙坝营、老街子等14个村民小组1759户3825人,由于点多线长面广、年久失修,现已无法满足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需求。另外,自2004年××镇自来水厂改制由个体经营以来,由于个体经营者管理不善和供水管网年久老化,经常出现断水或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的情况,特别是遇到防火安全事故时难以及时应对处置。为此,为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保障消防管网及集镇用水,恳请县人民政府将县企改办管理的原××盐矿自用水厂划归××镇政府管理,由××镇出面引进一家资金实力雄厚又具有管理经验的企业进行综合开发、管理和使用,确保××人民的用水质量和用水安全。

6.关于磨思高速公路××连接线立交桥区域宣传及绿化问题。我们认为,连接线立交桥区域是古镇宣传的重要窗口,在此展现“滇南盐都、茶马古镇、革命老区、丽人故里”的全新形象,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的眼球。我们希望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出面与磨思高速公路建设单位接洽,积极做好区域性建设及绿化规划控制,并给予资金方面的全力支持,最终实现其建设与古镇的控制性规划一致,做到共融和谐。

7.盐茶文化博物馆建设问题。为充分展现××盐业的历史发展进程及特有的文化沉淀,向世人展现古法制盐工艺及××盐文化,使之成为××历史文化名镇旅游的重要看点之一,县委、政府决定在××镇走马转角楼内建设民族茶文化博物馆。该项目投资概算为85万元,由于经费问题,目前尚未规划设计启动此工程。

(二)需要逐步加以解决的问题

1.古镇保护与开发问题。古镇核心区现有房屋292栋,其中:砖木结构80栋、土木结构153栋、砖混结构59栋。作为一般民居,预计每栋民居平均投入3万元可对其进行修缮,对砖混结构的房屋改造预计每栋平均投入到5万元以上。以此测算,共计应该投入修缮资金1000多万元。另外,核心区道路如果全部恢复铺设成青石路面,铺设总面积约为1.26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123元测算预计投入资金173万元。另外,当前古镇区域内无污水排放管网,居民生产、生活废水均由明沟排放到××河、安乐河及木成箐内,对镇内河道清洁造成极大的污染。加之镇内的20 个公厕均只设了一级化粪池,污水渗透严重及废气排放超标,对城镇环境卫生整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若按修建4公里的主街道排水沟测算(不含民居对外排水管网),预计投入资金166万元。以上三项共计投资1339万元。为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特恳请县人民政府给予列项解决为盼。

2.古镇面山的治理和绿化问题。曾经的××是一个山青水秀、林茂粮丰、气候宜人的风水宝地。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致使生态大环境和集镇小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导致名镇失去了过去秀丽的风采。为此广大群众迫切希望对其城镇面山进行综合治理。重点涉及竜山陵园、水晶宫、小河边山、吊脖子山、老井山及老邓坟山等五座山的绿化工作。当前,这五座荒山基本属于农民的承包地,若要群众支持进行荒山造林绿化,那只能以政府投入引导群众种杨梅、龙眼、荔枝等经济林果,最终把种植利益让给农户,这样工作会容易做一些。目前初步测算出荒山造林面积约210亩,预计投入造林绿化经费11.5万元。恳请县人民政府给予安排实施为盼。

3.古镇河道治理的问题。××镇市区附近河道状况:××河大椿树小组至沙坝营桥,全长2000米;安乐河盐矿矿山至××河入口,全长1350米;木成箐河磨思高速路至××河入口;全长200米。计划完成土石方开挖21300立方米,75#浆砌石方20750立方米,项目投资概算为580多万元;岸边植树绿化面积为 35500平方米,人行桥2座,项目投资概算为300多万元。项目总投资近900万元。为实现古镇 “秀水、岸绿、景美”,并与历史文化名镇和谐相映,特恳请县人民政府给予列项支持为盼。

4.综合管线、古镇美化亮化及环卫设施建设问题。针对古镇规划区内输电线、电话线、电缆线乱接乱拉,线杆随意竖立,各种标牌乱挂乱贴以及缺少古镇美化亮化硬件设施和环卫设施等现状,特恳请县人民政府给予列项解决为盼。

5.××生态饮食文化村建设问题。拟采用招商引资方式对沙坝营近百亩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生态饮食文化村具体功能分区为:盐文化展示及盐浴休闲区、生态饮食体验区、生态食品购物区、综合服务娱乐区及公共服务区,整村开发充分体现古镇园林式的建筑风格和民族民居特色,绿化用地原则上不少于总面积的40%。恳请县人民政府在土地利用报批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尊敬的各位领导:历史文化名镇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留给后人的资源和财富。虽然××的今天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我坚信,有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辉煌。

我的报告完了,谢谢大家!若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最后,我们真诚的希望县委、政府给予××特殊的政策倾斜,以加快××古镇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希望在座各位给予××镇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第三篇:xx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xx镇的保护与管理,弘扬民族历史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xx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xx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管理的范围,包括xx镇辖区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名镇古街、古建筑民居、文物古迹、名人故居、旅游景区。

第三条xx镇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管理,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在保持历史文化名镇原有总体布局、形式、风格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必要的保养、维修、改造。

第四条xx镇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专业管理。

xx市xx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xx管委)受市政府委托,主持保护管理的日常工作。

建设、公安、交通、工商、文体、旅游、国土、环保、卫生等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协同做好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政府应当加大对xx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投入,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保护资金。

第六条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人,都有保护历史文化名镇乌镇的义务,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七条对名镇保护管理作出显著成绩的给予奖励、表彰。

第二章名镇古街保护管理

第八条对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江南水乡特色的xx镇名镇古街,实行重点保护,确保其原有的总体布局、风格和风貌。名镇古街区域内房屋建筑、道路、水系的保养、维修、改造、重建工作,都必须按保护规划进行,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和密度。

第九条xx镇名镇古街分为四个保护控制区。

(一)绝对保护区为:xx故居、立志书院、修真观戏台、六朝遗胜、唐代银杏、翰林第、金家厅、宋家厅、张同仁宅、汇源典当、朱家厅、徐家厅、巴家厅、石佛寺、慈云寺、应家桥、福昌桥、通济桥、仁济桥、访卢阁、财神湾、转船湾等。

该区域内的建筑本身和环境均要按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原状、面目及环境,不得施行日常维护外的任何修建、改造、新建工程及其它任何有损环境、观瞻的项目。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在专家指导下按原样进行修复,做到“修旧如故”。

(二)重点保护区为:保护文物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以及古镇内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区、沿街沿河风貌带。中市、东栅:东至财神湾,南至东市河南岸30-50米,北至翠波桥北80米(包括人民公园)和东大街两侧传统民居,西以市河为界,包括观后街至乌镇大桥段的常新、常丰街两侧传统街市;南栅:西以市河为界,北至乌镇大桥,南至沙汪弄,东至兴华南路西侧传统街市;西栅:东至市河,南至西市河南岸30-50米,西至小环湖岛西端,北至西大街往北100米为界;北栅:东以市河为界,南至常春桥南堍,北至北栅大桥,东西为100-150米的传统民居和街市;其它如转船湾、慈云寺、石佛寺等文物古迹周围半径80米地段。

该区域内严格控制与名镇功能、性质无直接关系的项目建设。建设活动应以维修整理、修复及内部更新为主,建设内容应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其外观造型、体量、色彩、高度都应与保护对象相适应,较大的建筑活动和环境变化应由专家评审。

(三)一般保护区为:为重点保护区外100米——200米地带;该区内建设项目应与古镇环境相协调,并与保护对象之间保持合理的景观,建筑形式以坡屋顶为主,体量宜小不宜大,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建筑高度原则不超过9米,建筑功能应以居住和公共建筑为主。

(四)区域控制区为:保持名镇风貌整体协调所控制的区域。范围为现乌镇镇建成区(乌镇新工业园区除外);在控制区域内的新建筑必须服从“体量小、色调淡雅、不高、不洋、不密、多留绿化带”的原则。xx镇名镇古街分为四个保护控制区。

第十条xx镇名镇古街内的建筑物、道路、水系和其他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拆除和改建。需要进行保养、维修、改造、重建、新建的工程,必须先经乌管委根据保护规划审核发证后,依法向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严格按规定进行施工和验收,并接受xx管委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与监督。

第十一条按总体规划,xx镇名镇古街建立保护性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由xx管委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在此范围内必须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在控制地带范围内,按规划需要搬迁和拆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根据xx管委的统一安排,按照有关规定,实施搬迁和拆迁。

第十二条逐步调整xx镇名镇古街内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无污染、无公害的产业。

在xx镇名镇古街内严禁新建有污染、公害和其它灾害隐患的企业场所;对现有的污染企业,必须限期治理或者搬迁。

第十三条加强xx镇名镇古街道路保护与交通安全管理。古街内,除了经批准的生活、卫生、消防、市政等特许用车外,其它机动车辆必须按规定行驶。

第十四条加强xx镇名镇古街水系的保护管理。采取措施保护水源,加固和保养河堤,清除河床淤积,保持河水洁净和水质卫生。

第十五条加强xx镇名镇古街建设与保护管理,保持其古朴、幽雅和整洁、卫生、美观的镇容镇貌。镇内街道、堤岸、庭院和空地,有规划地种树、种花、种草,美化镇区环境。

居住在xx镇名镇古街内的单位和居民,都必须做好安全、防火、防灾工作。

第十六条在xx镇名镇古街的保护与建设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违章建筑及损坏古建筑物;

(二)妨碍道路交通和损坏镇容镇貌;

(三)破坏、损坏水系设施和造成水质污染;

(四)危害公共安全和利益;

(五)拒绝、阻碍依法执行公务;

(六)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保护管理办法的行为。

第三章文物古迹与名人故居保护管理

第十七条在xx镇境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和有纪念意义的各种构作物要建立说明碑和保护标志,加强保护。

第十八条重点保护xx故居、谭家湾遗址、“六朝遗胜”明代石坊、修真观戏台及新发现的文物、古迹和遗址。

第十九条文物古迹和名人故居由市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管理人员,负责保护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文物古迹和名人故居,可以向游人开放,并由xx管委进行日常管理;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占有文物古迹和名人故居。

第二十一条在xx镇境内进行文物考古发掘,由国家或者省文物考古发掘专业机构依法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发掘。

在进行基本建设、工农业生产、私人建房中,如发现文物,必须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发掘的文物,全部由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收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私分和转移。

第二十二条私人收藏的文物,可以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收购,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经营文物收购业务。

第二十三条利用名镇古建筑、历史文物、风景名胜进行营业性录像、拍摄电视、电影等,必须按规定报经相关机关批准,缴纳一定数额的费用。

第二十四条在文物古迹和名人故居保护管理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挖掘、私分和非法隐匿文物;

(二)强占或者危害文物古迹和名人故居;

(三)破坏、损坏文物古迹建筑、名人故居及其保护设施;

(四)非法复制、仿制、伪造文物;

(五)私自收购和倒卖文物;

(六)拒绝、阻碍依法执行公务;

(七)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保护管理办法的行为。

第四章旅游景区与古建筑民居保护管理

第二十五条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景区分为五个保护管理景区。

(一)东栅景区:东至财神湾,南至东市河南岸30-50米(包括景区停车场、餐饮中心),北至甘泉东路南侧,西至兴华路。

(二)中市景区:西至市河,北至卖鱼桥(包括人民公园),南至乌镇大桥,东至兴华路。

(三)南栅景区:西以市河为界,北至乌镇大桥,南至沙汪弄,东至兴华南路西侧。

(四)西栅景区:东至市河,西至小环湖岛西端,南至西市河南岸30-50米,北至西大街往北100米。

(五)北栅景区:南至常春街南堍,北至北栅大桥,东以市河为界,向西100-200米范围内的传统民居和传统街市。

第二十六条旅游景区设立管理机构,负责景区的日常工作,依法保护管理旅游景区。

第二十七条各旅游景区周围分别划定保护区,并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制定保护管理细则,切实加强保护管理。

第二十八条各旅游景区的建设,在保护其文物古迹、古建筑、古树名木的原则下,可以结合实际和需要,增设相应的服务项目和设施,改善旅游和交通条件。

第二十九条在旅游景区保护范围内进行新的项目建设和设置,必须先经乌管委审核发证后,依法向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经批准后,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和验收,并接受乌管委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条在旅游景区的保护范围内,根据景物特点和自然条件,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做好景区内的绿化、美化、防火、防治虫害的工作。

第三十一条xx管委应当对旅游景区的经营活动加强管理。旅游景区内商业服务网点,必须统一规划,根据统一管理,合理设置,方便游客的原则,进行布置和建设。一切商业服务网点应在乌管委指定地段经营,先经乌管委审核发证后,依法向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取缔无证照经营,禁止擅自搭设摊点。

经批准从事经营活动的各经营业主,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商业道德和有关规定,服从xx管委管理,做到明码标价,文明经营,不得强行向游客兜售商品或强行提供服务。

第三十二条在旅游景区的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侵占土地、林木、水资源;

(二)破坏损害公共建筑、国家、集体财产和保护设施;

(三)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四)携带污染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五)妨碍游览正常秩序和扰乱游客;

(六)拒绝、阻碍依法执行公务;

(七)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保护管理办法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必须加强古建筑民居的消防管理。居民在古建筑厢房、走廊、庭院等属个人居住区内需使用生活用火,必须有防火安全措施;在其它非个人居住区的地方,一律不得使用各类明火。在古建筑民居内铺设电气线路和安装用电设备,必须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由专业人员统一进行。凡违反消防安全要求的,必须限期拆除或重新安装。

古建筑民居需要修缮时,应由古建筑的管理与使用单位或个人和施工单位共同制订消防安全措施,明确责任,配齐灭火器材,先经乌管委审核发证后,报公安部门批准,方可施工。

古建筑保护区,应设置符合标准的室外地上式道路消火栓。

古建筑管理和使用单位及个人应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器材和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进行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的完好、有效。

第三十四条古建筑民居装修应当符合整体规划,不得在古建筑物上堆放、吊挂有碍景区风貌的物品;不得搭建影响景区风貌的附属建筑物和其它设施;不得安装影响景区风貌和有损古建筑民居保护的房顶接收设备和其它室外设施。

第三十五条在古建筑民居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古建筑民居的殿屋进行生产用火;

(二)违章建筑和损坏景区风貌;

(三)破坏古建筑民居和保护设施;

(四)妨碍消防秩序和破坏消防设施;

(五)拒绝阻碍依法执行公务;

(六)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保护管理办法的行为。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六条凡有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十四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五条所列禁止行为之一的,由乌管委和有关部门分别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视情节轻重给予下列行政处罚:

(一)警告;

(二)没收非法所得和违法物品;

(三)罚款;

(四)吊销有关证照;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行政处罚;

以上各项处罚可以单项处罚,也可以几项合并处罚。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罚。

(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管理人员必须秉公执法,文明执法,不得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利用职权牟取私利。

第三十八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行政复议或诉讼。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 相关职能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不得与本办法相抵触。

第四十条本办法由xx市xx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张家界市历史文化名镇规划保护情况汇报

张家界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保护、规划情况报告

张家界市地处长江四大支流中的澧水中上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是革命老区,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形成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张家界同时还是国家旅游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张家界旅游产业正迅速崛起,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保护力度,逐步科学合理的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先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资源及保护与规划现状

1、具有较为丰富的名镇名村古名居资源

张家界市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众多,全市共有国家一级文物41件,二级文物173件,三级以上的其他珍贵文物1000余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为贺龙故居和湘鄂川黔苏维埃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名镇名村古名居资源主要有贺龙故居、杜心武故居、陈能宽故居、老院子、石堰坪土家山寨古建筑群苦竹村苦竹寨古建筑群等。

2、资源具有民族性和独特性

我市是少数聚集区,历史街区、建筑和民居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存留载体,具有独特的风貌和特征。

3、逐步加强保护规划的力度

一是加大了保护的宣传,推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古建筑群;二是加强了老城景观风貌的提升,规划十字街-南正街一带及澧水河北岸设立历史景观提升区,保护原有的城镇肌理、建筑布局、历史风貌建筑和空间环境。三是开始做了一些名镇名村的申报工作。四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申报意识落后

我市仅天子山镇申报了省旅游名镇,我局自2010年承担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工作以来,仅慈利县江垭镇申报过历史文化名镇。

2、规划意识和保护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既没有做过系统的保护规划,也没有逐一划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保护区,导致名镇、名村、古名居风貌及格局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和延续,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日渐衰落。

3、古建筑老化严重,保护资金缺乏,保护工作落后 我市历史建筑多为木结构,防火防蛀能力较差,由于年久失修,不少古建筑老化严重,部分已成危房。为有效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与利用,需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和维修,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相对缺乏,此项工作未有效开展。

4、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保护传统街道与现在交通需求存在矛盾,另供水、排水、排污等设施均不完善。

三、关于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的保护的意见

1、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保护必须坚持规划先行 为科学合理地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必须尽快制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的保护规划,划定保护区域,合理开发利用。

2、提高意识,加强保护

通过宣传、培训等各种方式提高群众以及相关部门的保护意识,并认识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保护、开发和利用对我市旅游发展和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其实加强对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的保护。

3、政府主导,建立机制

名镇名村古名居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投入,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强化政府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为古镇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4、严格管理,合理控制

严格按规划和相关法规对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管理,建设项目方案要确保建筑风格与古镇风貌相协调。

5、结合旅游,合理开发利用

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的合理开发利用纳入我市的旅游规划,将丰富的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结合,体现旅游城市的丰厚底蕴。

四、几点建议

1、尽快对我市名镇、名村、古名居资源展开一次全面清理,摸清情况。

2、加大我市名镇、名村、古名居的申报力度。

3、尽快出台《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古名居保护条例》。

4、《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古名居保护条例》要切实体现规划先行的原则。

第五篇:永川松溉古镇历史名镇保护

园林(景观设计)1班

周阳超

201106194057

松溉古镇保护规划探析

[摘要] 永川区松溉镇是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也是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总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松溉古镇的旅游法阵迅速,但同时,松溉古镇也正在遭受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强烈冲击,古镇的保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对松溉古镇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或措施,促进松溉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古镇;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Abstract

Songgai, yongchuan is among the first wave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town’ approved by Chongqing government and has also been named as a ‘historic and cultural town of China’ by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The tourism industry in songgai town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over the years.However, songgai town is suffering from the effects of modern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this town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This essay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situation in songgai town, analyses the problems faced and offers appropriate solution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nggai.Keywords: Ancient town;Cultural heritage;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前言

松溉古镇是重庆市居于长江上游的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底,入选了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被评为长江上游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11年被评重庆市评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松溉古镇历史上因“水码头”的物资转换而得到规模发展。古镇特有的环境氛围、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深厚的人文内涵、独特的建筑风貌吸引众多游客,但是现代化、商业化的冲击,也让古镇逐渐逝去特色,如何让古镇旅游开发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是古镇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 1.1 地理位置

松溉古镇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南部,东接重庆市江津区朱扬镇,南临长江,与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隔江相望。镇政府距永川城区40公里,顺江而下到重庆市主城区243公里。松溉镇得名于境内的松子山和溉水。松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松溉有长江从其南面通过,溯江而上到宜宾市229公里,顺江而下,通过水道到达重庆市区,进而可到达武汉、上海;同时陆路可通达渝西和川东地区的永川、荣昌、铜梁、大足、隆昌、泸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长江航道,使松溉成为了这一带的重要交通和物资的集散地。无形中提升了松溉镇的重要性。1.2 历史发展

松溉镇建镇的具体时间已经无从考究。但从各个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松溉在南宋以前就有了,并且在渝西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据清嘉庆《四川通志》记载:陈鹏飞(字少男)是南宋著名经学家,曾与苏东坡、张子昭一起同被誉为当世注经“三杰”,后因被秦桧诬陷遭贬,携妻在此设馆教学,死后葬在这里。由此可见,当时的松溉已经有场镇。清乾隆《永川县志》记述的“乡甲旧里”中的“松子里”,即指此处。松溉玉皇观内明朝万历年间知县徐先登德政碑文记载,县治曾移此。清光绪《永川县志》载: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赵国显也设县治于此,招抚流亡。康熙四年(1665年)县治迁回县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曾于此设总爷衙门,与县城一样修有城隍庙;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设把总。民国初年,名1

松溉场。民国22年(1933年),名松溉乡。民国24年名松溉联保。民国27年10月新生活运动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在此设立纺织实验区,名松溉实验乡,实行厂乡合一,厂长兼乡长。民国29年,名松溉镇,直至永川县解放。解放初,成立镇人民政府,1951年划出镇属农村部分建立松江乡,1953年松江乡划为松江、新华两个乡,1956年两乡合并仍为松江乡。1958年镇乡合并建镇江公社。1963年镇社分开。1978年合并为松溉公社。1980年分为松溉镇和松溉公社。1983年松溉公社改为乡。1986年,镇乡合并建松溉镇,至1992年,均属何埂区。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松溉镇与聚美乡合并组建松溉镇,属永川市管辖。1994年1月恢复聚美乡。2003年11月,撤销聚美镇,将原聚美镇保胜、鱼岭、打鱼三个行政村划归松溉镇。繁荣的过去与现实的状况 2.1 繁荣的过去

松溉作为农业文明时代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对当时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松溉水路有上、中、下三个码头,江上来往的船只川流不息。上码头为大力行运运输装卸码头,主要停泊宜宾、乐山的酒船和重庆、泸州过往的船只,运进的物资有棉花、棉纱、匹头、药材等,每年运输棉纱5000余包、匹头3000箱。运出的是荣昌、隆昌的夏布和折扇。中码头为小力行运输装卸码头,运进的物资主要是金堂叶子烟、内江的糖、乐山的丝绸、江安的竹制品等,运出的是大米、黄豆、油、酒等。下码头停泊渡江船只,载人载货过江,对岸的蔬菜、柑橘、甘蔗、竹木、家禽家畜等从这里晕倒松溉,大部分在此销售,小部分转运外地。到民国34年有码头工人135人,终日忙碌,应接不暇。现代城镇的一些先进设施也在民国后进入了松溉。作为昔日川东、川南的水路交通枢纽,松溉一直为长江上游商业重镇,经济曾经十分繁荣,有“小山城”之美誉。据统计,民国27年,场镇人口有2814户,14418人,民国37年有3348户,16044人,与永川县城人口接近。鼎盛时镇上有近5万人、26条街、1000多家老字号,真正是商号林立,市场繁荣。当地有民谣称松溉是“白日千人拱手,入夜万盏明灯”。2.2 现实的状况

松溉古镇走到现在,许多的人、事、物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6年统计,全镇面积34.5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6个村,94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小组2.1万余人。辖区更低13350亩,作物伯仲面积25300亩,粮食总产量7100顿,水果236顿,蔬菜396顿,出栏生猪13627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376元。经济发展缓慢,松溉古镇已经不比当年。2006年,随着被纳入永川宫口城市工业组团和光口新区规划,松溉肩负着打造永川“工业重镇”、“旅游名镇”的目标,由此提出了松溉古镇发展的“二五八”战略。利用松溉古镇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实现旅游经济新突破,成为了松溉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松溉古镇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古镇特色 3.1 文化和自然景观

松溉古镇具有古朴的建筑群体。十多条古街道保存完好,5000米长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这里有典雅的明清四合院,有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祠堂,有雄伟的雕镂和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有古县衙、东岳庙、文昌宫、寿墩寺、禹王庙、关圣庙、天后宫、南华宫等宗教文化遗址等。其中比较主要是古县衙、古祠堂、夫子墓及陈少南故居陈列馆。3.1.1 古县衙。松溉镇的古县衙松溉人成为“老官庙”,是目前国内保护得比较好的一个古时县衙门。据《永川县志》记载:“明朝万历21间(公园1593年)徐先登任永川知县,将县衙迁松溉。”“清朝顺治18年(公园1661年)赵国显到永川任知县,因战乱,县城被毁,居民无几,县衙仍驻松溉。”整个古县衙建筑在长江边平坦的小山坡上,典型的木石串架穿斗结构,历经数百年,但整体建筑庚茂完整,置身于其中,威严依旧。

3.1.2 古祠堂。松溉祠堂很多,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罗家祠堂保存较好。罗家祠堂在清乾隆40年曾由罗其英(罗氏14代传人,时任甘肃泰州清水县知县)主持扩建,历时三年,乾隆43年扩建完毕。现在祠堂内横梁、石墩和正祠的西堵烽火墙上仍清晰可见雕刻绘画的虫鱼鸟兽、人物、战场。在两侧烽火墙的正中,各有一个大白圆圈。这是经皇帝特殊批准建设祠堂的象征。

3.1.3夫子墓及陈少南故居陈列馆。陈鹏飞夫妇死后,葬于松溉,当地人称之为“夫子墓”。夫子墓在离场镇东北约两公里的旗山村。该墓占地约一亩,坟墓四周山峦起伏,松柏林立,景色十分美丽。从南宋至今,夫子墓历经沧桑,墓基和墓碑也经过了多次维修。现存的一块为光绪8年当地贤士为陈鹏飞夫妇重立的碑碣。碑为沙石质,高2.3米,宽0.95米,厚0.2米,人为纵向一分为二,一半断头缺0.2米。碑正面有楷体阴刻铭文。中竖行为“宋先儒陈公少男夫子、晋国先夫人之墓”的字样。如今碑碣位于陈少南故居陈列馆,里面有棵很大的黄葛树,陈列馆为方形,都是陈鹏飞故居的展示。3.2 人文和民俗资源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繁荣的商贸铸就了独特的码头风情。松溉有独特的饮食文化,以“长江松溉鱼”和“九大碗”最为出名。古镇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建筑、历史、民俗等蕴涵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他体现了巴渝文化的特色,有很高的认识价值。现存问题的分析

松溉古镇有保留完好的特色居民院落、祠堂、传统街区、宫庙等。绵延起伏的青瓦屋顶、依山就水的居民院落、旁山而建的吊脚楼、古老朴实的石板街,营造出亲切、自然又具有震撼力的建筑环境。而目前,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

4.1 新建区与古城保护区没有明显的风貌过渡带,使得整个古镇显得不协调,古镇入口在新城街道内,切没有明显的标识,不方便引导人流。

4.2 新城的用地狭长,封闭感过强,背街一面不方便开发利用。

4.3 随意搭建严重,占用了开敞空间,破坏整个街巷建筑格局,让原本空间格局窄小的街巷更加拥挤,且部分空间杂乱无序,随意性大,系统性、可达性与可识别性差。

4.4 统街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欠缺、不成系统,缺乏休闲、娱乐与医疗保健设施,并且多为小规模作坊经营形式,缺乏统一的控制与管理。主要公共建筑沿上码头、临江街布置,主要是商业功能,兼有文化娱乐功能,但规模小、类型单一重复,与居住功能混杂,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降低了老街的居住环境质量与生活空间品质。

4.5 传统街区建筑多为木结构,老街街巷狭窄,道路弯多坡陡,以步行交通为主,机动车无法进入,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易引发消防安全隐患。

4.6 街区内市政设施缺乏,且布局杂乱无章,如缺少公共厕所,给游客带来不便,电线乱扯乱接现象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给排水设施老化,影响居住质量。

4.7 自然资源和人文风味遭到破坏,文化保护继续解决;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较分散,整合难度大,不方便集中开发,对古镇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利。保护意见或对策

5.1 政府主导,加大开发力度。开发保护需要政府的支持,靠政府主导来推动松溉古镇的开发,建立古镇开发和建设协调监督机制,指导完善古镇保护开发的详细规划。

5.2 科学规划,保护开发。不能盲目的进行无限制的开发,一定要做好保护开发规划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做出古镇定位,减少新建项目,维持古镇的原汁原味,逐步开发,永续利用。

5.3 不能单独用古镇的特色建筑来吸引游客,要打造多元文化,提高古镇的文化品位,做到用文化吸引游客,用文化改造古镇。

5.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古镇知名度和保护力度,多方面、多渠道的进行宣传,同时也要加3

强建筑和其他文物宝华的宣传。结语

松溉古镇是渝西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作,是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我们必须加以保护,在新的时代之下,高规格、高效率的保护好松溉古镇的建筑文化,让古镇的文化得以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谭宏.松溉古镇的保护与开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 [2]吴涛.巴蜀历史名镇[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3]李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竞争力[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3 4

下载历史文化名镇元通古镇保护与利用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文化名镇元通古镇保护与利用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思考一、研究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8次对城乡历史......

    关于请求申报历史文化名镇的报告

    ***历史文化名镇申报材料 一、***概况 ***位于***南部的边缘山区,距县城50公里,东与汉阴县汉阳镇接壤,南与西乡县两河口镇毗邻,西与西乡县高川镇交界,北与本县中坝乡、喜河镇相连......

    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暂行办法

    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暂行办法 (2004年8月25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我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工作,科学合理地编制保护规划,统筹安排历史文化名村......

    保护和开发安居历史文化名镇势在紧迫大全

    近两年县政协主席会、教体文卫专委会曾多次专题视察安居的历史文化遗迹,对安居镇古建筑、古县城遗迹岁月及其极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即此,有......

    青岛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开发

    青岛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开发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一个城市的文脉。而能够书写城市名片,荷载城市精神、灵魂和文脉的,正是那些沿着......

    磨黑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情况汇报(3.8省工委)

    磨黑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情况汇报 中共磨黑镇委员会 磨黑镇人民政府 2010年3月8日 尊敬的杨书记: 磨黑镇在省直机关工委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

    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第一章 总论一、前言 镇山村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花溪水库中部的一个半岛上,与花溪风景名胜区毗邻,村寨属典型的民族村寨。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聚居着140多户村民,主要以布依族......

    保护和开发安居历史文化名镇势在紧迫[小编整理]

    近两年县政协主席会、教体文卫专委会曾多次专题视察安居的历史文化遗迹,对安居镇古建筑、古县城遗迹岁月及其极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即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