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要如何加快三化进程推进三化协调:推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促进创业
河南要如何加快三化进程推进三化协调:推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促进创业
河南文化产业网11月11日消息:河南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走好这条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
河南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办好河南的事情,最根本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精神与河南实际紧密结合,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必须持续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这对于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转型发展、崛起振兴,并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制约我省“三化”协调的最大症结,是“三农”问题突出;制约“三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是人多地少;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是城镇化水平低。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着力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着力构建城市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
作为新兴工业大省,我省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工业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改变上述状况,必须以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支撑能力。以做大做强为方向争创工业新优势,以拓展提升为重点发展壮大服务业,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动集聚发展,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擦亮“中国粮仓、国人厨房”的“名片”,要求我们务必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繁荣。要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在提高农业效益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迈出新步伐,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夯实城乡共同繁荣的基础。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一个统筹发展的过程,必须协调好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彼此促进,相得益彰,良性发展。加快“三化”进程,推进“三化”协调,我们必须扩大开放增强带动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深化改革增添内生动力,促进创业激发发展潜力。
走对了路,就不怕路远。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沿着“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持之以恒,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够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深入实施“三化”统筹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深入实施“三化”统筹战略
“三化”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基础,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来武装农业,用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和生态上良性循环的现代农业。实施“三化”统筹战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工业来反哺农业。工业化是主导、城镇化是支撑、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三者要竞相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也只有统筹推进“三化”,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进而促进社会公平,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经过多年努力,到“十一五”末,我市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食产量达到745万吨。二是农机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50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1%,高出全省总体水平6.9个百分点。三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00家,农产品加工量达到400万吨,畜禽产品加工量达到1600万头(只)。四是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共培育省名牌农产品21个,农博会名牌产品51个,“三品”认证达到230个,获吉林省著名商标35个。五是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917个,增长12.5%。
近年来,虽然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地区比,还有很多不足和差距,需要加以改进。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亟待提高;二是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亟待加大;三是科技支撑力度亟待加强;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亟待扩大;五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亟待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市要不断创新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重点,强化政策、科技、基础设施等支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主要目标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条件显著改善,机械化、水利化等生产技术科学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初步形成。根本任务是要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推动资源要素更多向农村配置,加速发展以水利化、机械化等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尽快扭转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坚持走具有松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三化”统筹,把实现农业现代化放在突出位置,实施“三化”同步战略。加快推进松原农业现代化进程,就要强化措施,加快构建松原现代农业的“五大体系”。一是以农田基本建设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升级。以前郭县王府站镇和乾安县让字镇为样板,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建立节水灌溉体系和旱作农业体系。到2015年,全市将完成玉米膜下滴灌任务430.4万亩,占全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耕地面积的38%。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改良土壤,建设稳产高产农田,促进农产品生产由以数量增长为重点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并重转变。要科学合理开发后备资源,明确开发区域和重点。以哈达山水利枢纽灌溉设施和西部土地整理为依托,全力抓好松原灌区建设,其中重点抓好100万亩新水田开发任务。到2015年,全市大旱保收,稳产高产农田面积达到1200万亩。大力发展农机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奥瑞海山农机产业园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环节的全程机械化。要进一步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健全新型农机服务体系。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50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1万台,农机总作业量达到2.6亿标亩,水稻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主要作业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农机服务组织要达到1000个。未来五年,要重点抓好扶余县新万发镇新农村和乾安县所字镇则字村等一批农机合作社的示范点建设。二是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抓好“米袋子”工程。以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为重点,加快实施新增300万吨商品粮产能建设,着力推进粮食生产的科技化、机械化、标准化、设施化和规模化,加大物质技术装备投入,优化品种结构,扎实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市粮食总产量要达到1000万吨水平。大力发展园艺特产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开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活动,在“特色”上狠下功夫,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到2015年,园艺特产业产值要实现100亿元。进一步完善扶余县三井子杂粮杂豆产地批发市场、长岭县三青山粉条批发市场、太平川杂粮杂豆批发市场、乾安大布苏镇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园艺特产品市场建设。大力发展棚菜生产抓好“菜篮子”工程。全市要围绕“一个中心、五个开发带、十二个重点”进行开发建设。“十二五”期间,以宁江区民乐模式为样本,重点抓好松原市郊区无公害棚膜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从2011年至2015年,市郊区每年新建温室大棚面积5000亩。到“十二五”末,努力实现农村户均1亩棚,收入4万元,人均万元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宁江蔬菜批发市场、高新开发区蔬菜批发市场和西郊蔬菜批发城建设。各县(区)的重点镇要建设好一个标准的蔬菜批发市场。三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要积极培育科技创新高起点、经营管理高水平、项目建设高速度、资源利用高效率的领军型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要达到800户,其中,认定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2户,认定省级龙头企业达到50户,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00户,形成大中小型龙头企业共同发展格局。要加强农产品基地及加工产业群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要求,重点巩固建设“十大类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十大类型农畜产品加工产业群”、“六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到“十二五”末,建成规模养殖场(小区)1500个,使农产品加工业扩规模、上水平、提档次,做大做强做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培育和打造精品名牌、特色品牌,作为提升龙头企业竞争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到2015年,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150个,有机食品认证产品达到85个,无公害食品认证产品达到145个;全市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肉牛、生猪、肉羊等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头,销售收入要突破500亿元。四是以农业技术创新为重点,构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积极筹建松原农业科学院,提升松原农业科研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推进农业产学研结合。“十二五”期间,在重点抓好松原市长岭大二号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同时,每个县区也要抓好科技示范典型。全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加快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品种培育和生产技术研究,形成我市农业科技重点项目在全省的领先地位。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农业示范园区、农村基层组织等平台,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从2011年起,重点抓好玉米螟防治等五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五是以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构建农村改革建设体系。要加强新农村建设步伐。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到2015年,80%以上的村要完成“四清四改”;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绿化村屯1385个,退耕还林24万亩。每年新农村建设项目要达到400个以上,投资10亿元以上。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要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工作体系。“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广前郭县王府站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乾安县农机集约化示范区建设和长岭县北正镇盐碱地开发整理等能推广、可复制的集约模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和引导农民自发合作、自主创办合作社,也要鼓励和引导农村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农技服务单位等利用自身优势牵头领办合作社。要积极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扶持资金。到2015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发展到3000个;每个村至少要有两个合作社。50%以上的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60%以上的生产资料和农产品通过合作社购销;农民收入的40%以上直接或间接来自合作社。
第三篇:镇积极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实施“五做”工作法
努力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中共XX镇委员会 2012年3月22日
XX镇地处豫北平原的黄河故道,地处濮阳、安阳、鹤壁三市辐射的中心地带,位于滑县、浚县、内黄三县交界,镇域总面积1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总人口9.02万,辖62个行政村,是全市第一面积大镇、人口大镇和油料大镇,素有“瓜果之乡”和“花生、红枣之乡”的美誉。XX镇地理位臵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省道浚内公路纵穿南北,濮鹤高速横贯东西,处于中原区域中心城市群辐射交汇中心。今后,XX镇紧紧围绕市县为XX确定的战略目标,按照“做靓集镇,做强工业,做特农业,做实民生,做优党建”的“五做”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实践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新路子,努力在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上走在全市前列。
一、做靓城镇,拉大镇区框架,实现新型城镇化新突破 一是拉大镇区框架,完善基础设施。按照环境美、生态宜居的要求加快镇区建设,完善镇区功能,增强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扩大镇域面积,XX镇镇区面积将由目前的4.2平方公里增加到8.8平方公里,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按照市县要求,加快 城镇建设“一揽子”项目建设步伐。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4亿元,主要建设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方面,全面完成下酸线、陈白线和浚朱线的改造建设,新建6条道路(创业路、市场路、文化路、教育路、平安路和富强路),共计10800米;延伸3条道路(东方路、发展路和人民路),实现五纵五横的格局;要实施镇区绿化、亮化工程,建设镇区排水系统和供水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高、低压线路入地。“公共设施”方面,加快卫生院病房楼建设、敬老院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和天然气供气站建设。所有工程计划于2013年底全部竣工。
二是加强居民小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加快佳境天城住宅小区和镇中心社区建设进度。佳境天城住宅小区占地80亩,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可容纳700户、2500人,目前小区建设项目一期8栋住宅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二期计划于2012年3月开工。镇中心社区占地4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人,目前总体规划已审批通过,已丈量土地200余亩,兑付246万元。各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三是加强镇区管理。进一步完善《XX镇商业区管理实施方案》、《XX镇住宅区管理办法》、《XX镇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化文件,对沿街广告、招牌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对建设用地、城区绿化、环境卫生、市场秩序等十几项内容都进行明确规定;成立市场管理委员会和城建办公室,加强环卫队伍力量,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初步形成以专业队伍为主,群管群治为辅的城管网络体系;主要街道设臵垃圾箱、果皮箱,实现绿化、美化、硬化。对城镇环境实行综合治理,实行“门前十包”责任制,进一步提升镇容镇貌管理水平。
二、做强工业,打造支撑产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新突破 一是做大做强工业主导产业。坚持工业强镇战略,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构建新型产业基础,全面实施“一区五龙头”工业建设规划,在镇区以东、215省道两侧建立XX镇工业集聚园区,力争三年内建成市级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建成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着力打造五大龙头产业,大力发展以汉生面业、天龙面业为龙头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以得邦利达为龙头的品牌家具产业;以伾山水泥为龙头的建筑材料制造产业;以和谐鹅业、贝瑞特兔业为龙头的畜牧产品深加工业;以诚信物流、长城物流为龙头的商贸物流业,带动全镇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镇工业增加值达到8亿元,建成全县乃至全市工业强镇。
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环境,创新方式,注重实效,全力打造投资洼地,努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单体含量大、贡献力高的企业落户XX,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围绕商贸物流、品牌家具等五大支柱产业,实行全民、全方 位、多角度招商,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落实,千方百计提高项目成功率。围绕农民创业园,积极和国内品牌家具企业对接,争取让更多的家具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以板材、家具产业为主导的家具产业园区。振兴花生、打造加工批发市场,引进催生一批全国知名的花生、大枣精深加工和物流企业。
(二)做特农业,调优种养结构,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新突破
一是优化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依托和谐鹅业、至真鸭业、贵生养鸡合作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西什村、西韩庄、西郭庄、杨良村建立新的养殖小区,不断扩大全镇养殖业的规模,加快品种改良,扶持养殖大户,促使养殖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加强土地流转步伐,引导土地资源向农业龙头企业和种粮大集中。以双庙为中心,以农创田园有限公司为依托,沿浚内路两侧各村发展不同类型的蔬菜业;在田庄、临河、郭家营、大何村、下河里等村发展瓜果业;在镇东、镇北沙地大力发展花生、红枣集中连片种植。
加强农业市场化建设。依托XX镇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大的涉农企业到XX投资发展,实现农产品在原产地就地转化直接进入市场;在进一步提升镇域内现有几个专业批发市场上档次、上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依托XX镇区位优势和蔬菜、大葱、尖椒等万亩基地,在镇西规划建设一个豫北最大的农副产品商贸中心,该中心总占地200余亩,下设花生红枣、反季节蔬菜、尖椒三个批发市场,计划明年年底将全部建成。
二是更加重视农民增收增效工作。继续完善促进非农就业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鼓励企业吸纳本镇农村劳动力就业,鼓励农民进入城镇择业发展,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建立劳动力服务窗口,逐步健全全镇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民专业生产合作,通过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品牌农业、种源农业、观光农业,鼓励规模化、合作化、产业化农业生产,引导农民实行土地、劳力、资金股份制合作,组建农业专业生产、加工、营销合作社,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四)做实民生,强化公共服务,实现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新突破
一是完善公共设施。以“一场一院三室”(文化体育活动广场、敬老院和村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镇村图书室)建设为重点,构建镇村公共服务网络。将镇一中、二中、五中合并建一所标准化中学,建一所容纳60个班的民办中学和标准化幼儿园各一所。到2013年,教育、卫生、科技、文体、医疗、保险的覆盖指标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电脑入户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是强化社会保障。关注弱势群体,继续抓好镇域内五保、低保、孤儿、残疾人、贫困大学生和大病救助工作,做到“二保四救助”应保尽保,应救必助;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积极争取推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五)做优党建,搞好三项建设,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XX镇将着重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夯实组织基础。
一是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五月份定为精神文明创建月,一年一个载体,在全镇大力开展符合群众实际的荣辱观、道德观、价值观教育,并继续进行“和谐平安村”、“文明卫生户”“道德模范标兵”等一系列群众性评选活动,在全镇树立榜样、弘扬新风,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二是大力推进作风建设。一方面继续在全镇深入实施“六个一”(每名机关干部在所包村悬挂一个意见箱,设立一个信访袋、一个意见建议登记簿、一本信访案件登记表,人手一册民情日记本,并与镇党委、政府签订一份信访工作目标责任书)民心工程,目的在于畅通群众信访渠道,促进信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一方面健全完善完善学习、考勤、实事工作法、述职评议、诫勉谈话、督查等六项制度,通过 制度推动工作扎实顺利开展。以扎实的工作、务实的作风树立党员干部讲原则、讲诚信、讲奉献的良好形象
三是扎实搞好基层组织建设。XX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实施“六项工程”(党建全覆盖、党建领头雁、党建示范带、党建先锋队、党建安家、党建安心)为重点,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选聘党务工作者,加强基层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通过消灭党员发展空白点为重点,把农村优秀青年吸收到党的组织中,并发挥其先锋模范带动作用;通过建立以寨外、科达学校、卫生院、得邦利达等产业带动型党支部为代表的一批党建示范点,形成以浚内路为主线的党建示范带,实现“党建带产业、产业促党建”的良好格局;通过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实现村村有阵地的目标。通过对退休农村干部的慰问、走访和生活补贴发放等工作,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总之,通过做优党建工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夯实组织基础。
第四篇: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推进“三化一转移”(定稿)
今年以来,我区各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着眼长远,把握全局,把加快推进“三化一转移”作为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产业化飞速发展,工业化持续推进,城镇化进展顺利。xx月份,全区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达xx%;农民现金收入xx元,同比增xx%;从事非农劳动的人数占农村总劳力的xx%。
一、以加快推进产业化为龙头,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一是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我区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对创办、领办者实行以奖代补,积极鼓励专业大户、专业基地、科技推广机构组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今年以来,全区新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xx个,入社农户xx人,新增销售收入xx万元。二是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xx月份,我区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区重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巡回检查,现场办公,帮助园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项扶持资金中对重点园区给予重点倾斜。今年共下拨项目扶持资金xx万元。目前,我区有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xx个,区级科技示范园区xx个,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业xx亩,养殖牲畜xx头。三是开展农科对接活动。今年x月份,我区成功召开了xxx年xx农业科技经济对接洽谈会,x个国内知名农业大专院所到会洽谈,x农户与农业科研院校签订了x个合作意向,x个项目正在实施之中,这些项目的实施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年,科技进步在我区农业增产的份额已达xx%。四是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今年,我区着手规划建设了xx个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引导农业企业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帮助企业申报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称号。并在xx等地开展农产品市场安全准入试点工作。今年以来,全区共申报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称号xx个,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xx个。
二、以加快发展工业化为重点,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矗一是制订激励政策。我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镇工业园区建设的考核细则》、《关于创建镇级示范工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在金融支持、税收交纳、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许可证发放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发展园区经济。我区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xx平方公里,进区企业xx家,园区总投入达xx亿元。二是加大技改力度。我区以技术改造为重点,努力提升企业综合素质。今年以来,全区各地实施技改项目xxx个,总投资xxxx亿元,同比增xx%,实际投入xx亿元,同比增xx%。目前,已竣工的xx个,完成投资xx亿元,xx、xx等xx个镇技改投入已超过1亿元。三是搞好协调服务。对企业规模较大、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发展潜力较大的重点企业,优先安排贷款资金,对重点技改项目给予财政贴息。定期召开全区重点个私企业座谈会,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现场办公,为企业协调解决资金、土地等各种具体问题。四是加快发展个私经济。鼓励厂长、经理带头买企业,带头发展个私经济,鼓励农民办实体、当老板。将现有资产优惠出售、优先转让和配股、送股,把企业让给私人经营。全区乡镇企业二次改制率达xx%。
三、以加快提升城镇化为依托,增添农民增收的后劲。一是完成省级卫生镇创建。到去年为止,我区还有3个镇没有通过省级卫生镇验收。今年以来,我区多方筹集资金,投资xx万元,进行省级卫生镇创建收尾工作。目前全区各镇均创建为省级卫生镇。二是实施经营城镇战略。今年,我区在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上迈出了一大步,实施经营城镇战略,推行土地招标拍卖制度,规范土地用地手续,研究制定了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今年,全区土地招标拍卖xx宗,土地收益xx亿元。三是加快村镇道路建设。我区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快村级道路建设的意见》,各镇至村、工业园区道路建设资金由区、镇、村按一定比例分级承担。全区发放扶持资金xx万元,共修筑村级大道xx公里。四是加快长江引水工程建设。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快全区区域联网供水工程建设的意见》,把管网建设资金分解落实到各镇。现完成投资xx亿元,开始铺设了原水管网和供水主管网,预计到x年x月底,整个工程将投入运行,全区各镇居民都可饮用上长江水。五是开展“两违”清理整顿。x月底x月初,我区对xxx年以来全区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开展清理整顿,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全面部署。目前,专项治理工作已进入自查自纠阶段,成效较为明显。
虽然我区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劳动力转移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改进、提高。下一阶段,我区将以十六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加快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加速劳动力转移,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壮大,必须要依靠强有力的群众基矗我区将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进一步统一全区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对“三化一转移”进行升温加压,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三化一转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三化一转移”工作。二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将进一步完善相应领导班子建设,建章立制,帮助相关企业制订发展规划,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做好各项服务协调工作,促进“三化一转移”的发展。三是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建立巡回监督机制,按照各相关部门的不同责职,进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全区“三化一转移”的建设步伐。
二、多方筹集资金。一是增加财政投入。把有关激励政策切实落到实处,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方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企业主、农户发展生产;对于重点技改项目,将集中精力、物力和财力给予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引导农户自己投资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吸引民资投入。鼓励有志于投身农业生产的企业,积极投资,发展农业产业化。利用改制筹资、盘活困资、银行融资、企业投资等多种形式筹措工业园区建设资金,形成多元
第五篇: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推进“三化一转移”
今年以来,我区各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着眼长远,把握全局,把加快推进“三化一转移”作为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产业化飞速发展,工业化持续推进,城镇化进展顺利。**月份,全区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达**%;农民现金收入**元,同比增**%;从事非农劳动的人数占农村总劳力的**%。
一、以加快推进产业化为龙头,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一是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我区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对创办、领办者实行以奖代补,积极鼓励专业大户、专业基地、科技推广机构组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今年以来,全区新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入社农户**人,新增销售收入**万元。二是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月份,我区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区重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巡回检查,现场办公,帮助园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项扶持资金中对重点园区给予重点倾斜。今年共下拨项目扶持资金**万元。目前,我区有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个,区级科技示范园区**个,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业**亩,养殖牲畜**头。三是开展农科对接活动。今年*月份,我区成功召开了***年**农业科技经济对接洽谈会,*个国内知名农业大专院所到会洽谈,*农户与农业科研院校签订了*个合作意向,*个项目正在实施之中,这些项目的实施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年,科技进步在我区农业增产的份额已达**%。四是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今年,我区着手规划建设了**个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引导农业企业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帮助企业申报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称号。并在**等地开展农产品市场安全准入试点工作。今年以来,全区共申报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称号**个,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个。
二、以加快发展工业化为重点,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一是制订激励政策。我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镇工业园区建设的考核细则》、《关于创建镇级示范工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在金融支持、税收交纳、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许可证发放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发展园区经济。我区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进区企业**家,园区总投入达**亿元。二是加大技改力度。我区以技术改造为重点,努力提升企业综合素质。今年以来,全区各地实施技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同比增**%,实际投入**亿元,同比增**%。目前,已竣工的**个,完成投资**亿元,**、**等**个镇技改投入已超过1亿元。三是搞好协调服务。对企业规模较大、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发展潜力较大的重点企业,优先安排贷款资金,对重点技改项目给予财政贴息。定期召开全区重点个私企业座谈会,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现场办公,为企业协调解决资金、土地等各种具体问题。四是加快发展个私经济。鼓励厂长、经理带头买企业,带头发展个私经济,鼓励农民办实体、当老板。将现有资产优惠出售、优先转让和配股、送股,把企业让给私人经营。全区乡镇企业二次改制率达**%。
三、以加快提升城镇化为依托,增添农民增收的后劲。一是完成省级卫生镇创建。到去年为止,我区还有3个镇没有通过省级卫生镇验收。今年以来,我区多方筹集资金,投资**万元,进行省级卫生镇创建收尾工作。目前全区各镇均创建为省级卫生镇。二是实施经营城镇战略。今年,我区在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上迈出了一大步,实施经营城镇战略,推行土地招标拍卖制度,规范土地用地手续,研究制定了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今年,全区土地招标拍卖**宗,土地收益**亿元。三是加快村镇道路建设。我区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快村级道路建设的意见》,各镇至村、工业园区道路建设资金由区、镇、村按一定比例分级承担。全区发放扶持资金**万元,共修筑村级大道**公里。四是加快长江引水工程建设。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快全区区域联网供水工程建设的意见》,把管网建设资金分解落实到各镇。现完成投资**亿元,开始铺设了原水管网和供水主管网,预计到*年*月底,整个工程将投入运行,全区各镇居民都可饮用上长江水。五是开展“两违”清理整顿。*月底*月初,我区对***年以来全区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开展清理整顿,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全面部署。目前,专项治理工作已进入自查自纠阶段,成效较为明显。
虽然我区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劳动力转移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改进、提高。下一阶段,我区将以十六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加快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加速劳动力转移,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壮大,必须要依靠强有力的群众基础。我区将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进一步统一全区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对“三化一转移”进行升温加压,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三化一转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三化一转移”工作。二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将进一步完善相应领导班子建设,建章立制,帮助相关企业制订发展规划,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做好各项服务协调工作,促进“三化一转移”的发展。三是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建立巡回监督机制,按照各相关部门的不同责职,进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全区“三化一转移”的建设步伐。
二、多方筹集资金。一是增加财政投入。把有关激励政策切实落到实处,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方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企业主、农户发展生产;对于重点技改项目,将集中精力、物力和财力给予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引导农户自己投资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吸引民资投入。鼓励有志于投身农业生产的企业,积极投资,发展农业产业化。利用改制筹资、盘活困资、银行融资、企业投资等多种形式筹措工业园区建设资金,形成多元化的工业投资格局。完善“经营城镇”的机制,通过组建投资公司,利用银行贷款,提取城镇土地拍卖金,鼓励园区经营业主投资,进一步探索研究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工业的有偿使用或消费制度,多渠道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三是引进外资投入。借助***城镇建设和服务业招商会成功举办的契机,组团赴国内外进行招商,吸引外资投向我区农业、工业和城镇服务业等各种领域。
三、搞好服务协调。利用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强的特点,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帮助农民、企业搞好各种服务协调工作。一是搞好市场信息服务。注重市场调研,捕捉市场供求信息,通过网络,了解市场,为农户、企业主提供市场信息。产业化上,将积极做好各镇与农业局农业网的联结,引导农户开展结构调整。工业化上,通过制订技改措施为企业服务。二是搞好生产服务。在产业化上,帮助农民协调因结构调整而涉及到的用地、用电等矛盾,为农民发展生产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工业化上,坚持“六个一样”的服务理念,即“政策上一视同仁,政治上一样关心,服务上一样周到,经营上一样指导,领导上一样重视,发展上一样支持”,不折不扣地兑现政策。城镇化上,积极协调建设中遇到用地矛盾,落实规划,不断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三是搞好产后销售服务。产业化上,鼓励帮助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工业化上,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示会、招商会、展销会,以会会友,广交国内外客商,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四、严格行政执法。为确保我区“三化一转移”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区将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一是完善执法队伍建设。我区将借助申请成立**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契机,组建专业的城镇执法监督机构,严格行政执法。完善农业、工业等有关执法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执法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工业、城镇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让广大人民群众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营造较为浓厚的法制氛围。三是进行专项整治。继续开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依法维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加大农业污染事故的查处力度,对化工企业坚决实行达标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在“两违”清理整顿结束后,建立全区用地、建设巡回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遏制“两违”的发生,规范城镇建设和用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