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二五的展望5篇

时间:2019-05-13 03:0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十二五的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十二五的展望》。

第一篇:对十二五的展望

对十二五的展望

【内容摘要】2010年十一五的圆满拉下帷幕,使中国的经济走过波澜起伏的5年,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也圆满的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为创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再接再厉开创科学发展新局。展望“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人民生活将更幸福。

【关键词】十二五经济 发展

从隆重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博会,从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到遭受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我们共同经历了一系列大事、喜事、难事。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高,取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大进展,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是极为不易的。

自从“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一场拼体力、拼智力、拼耐力的接力赛,而此时的“十二五”更是关键的一程。只有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然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任务,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根本出路,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让人们尤为感慨的是,十一五期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 1

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谋划“十二五”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

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总之,要使我国经济发展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把我国建设成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各族人民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促进“十一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人民日报出版社。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新华社

第二篇:对“十二五”质监事业的展望

对“十二五”质监事业的思考

在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将到来的时刻,我们满怀建设和谐社会、共创富民兴国大业、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与目标,质量技术监督任务将更加繁重。本文将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在总结“十一五”时期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分析、研究面临的形势和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探索 “十二五”规划,从而更有效的指导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和事业发展,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职工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一、“十一五”时期我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是我省质监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五年来,全省各级质监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省质监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促进江广东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十五”时期主要成绩

1、质量振兴成效显著,全省产品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全省加强了质量宏观管理,企业素质、产业竞争力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我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采取多项措施,加强质量宏观管理,有力推动了全省质量工作的发展:全省有15个市(县、区)和1个行业开展了质量兴市、兴业活动;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大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力度,全省有165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699个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14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提升了广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获全面推进,全省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7696张;11306家企业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获得认证证书49216张,12762家企业获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可以说质量事业深入人心,全民质量意识明显提高。

2、强化了产品质量监督,推动落实了打假责任制,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从生产源头抓质量取得成效。

全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围绕重点产品、企业、行业和区域强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数(次)和产(商)品批次均比“十五”时期增加25%以上,监督覆盖面大幅提高。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85.4%,其中,国家监督抽查我省产品质量平均合格率7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加大了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实行红黄牌警示制度,狠抓整改和区域整治,使监督的有效性得到较大提高。此外,自2000年国家实行产品免检制度以来,我省已有365家企业的相关产品获得国家免检资格。

突出食品、建材、农资等重点产品,积极开展打假治劣工作。共查办案件66171宗,查处违法单位47010个,捣毁窝点4214个,涉案货值10.36亿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217宗,有力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蔓延的势头,维护了我省市场经济秩序。

充分发挥政府打假办挂靠在质监部门的作用,通过制定实施相关制度,督查督办大案要案,推动了各级政府落实打假责任制,有效开展了打假重点区域、市场的整治工作。

3、技术基础得到明显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得到加强。制修订涉及农业、环保、服务、资源节约等方面的地方标准500项,按照WTO/TBT规则对省地方标准进行了全面清理,标准化工作开始与国际惯例接轨。

4、质监部门自身建设快速发展,技术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按照“优化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全省各类技术机构进行了规划整合,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规模和各自专业特点,覆盖全省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技术保障体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东质监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十一五”时期主要经验

过去五年,广东质监事业大踏步前进,得益于全系统职工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1、坚持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开展工作,是质监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之道。过去的五年,全省质监事业发展如此之快,关键是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工作,做好服务。

2、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推动质监事业发展和进步的力量源泉。针对加快发展与观念滞后的尖锐矛盾,自上而下推动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失时机地开展了多项主题教育,使大家牢固树立了“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的新观念。“走出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国家质检总局、浙江质监部门挂职锻炼,“请进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粤讲学交流。不断拓展质监工作新领域,建立质监工作新机制,实施了干部竞争上岗、事业单位收入实行绩效挂钩,推行了以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审批制度改革,开创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打假工作相结合等新的监管方式。特别是技术机构,在全国比较早地实现了省与省会城市同类技术机构的合并,纤维检验、特种设备技术机构跨区域整合。一系列的改革,有效地激活了全省质监事业的发展动力,出现了一个你追我赶抓工作,改革创新谋发展的新局面。

3、坚持以质量振兴、安全把关、加强技术基础、推进与国际惯例接轨为重点,是搞好广东质监工作的关键。针对广东产品质量总体水平

不高,安全生产任务繁重,标准化、计量基础比较薄弱,对外开放需要加强的现状,全省质监部门认真贯彻国家质检总局的工作要求,学习外省市先进经验,明确了以质量振兴、安全把关、加强技术基础、推进与国际惯例接轨为重点的工作思路。由于定位准确,思路对头,执行有力,全省质监工作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和旺盛的活力,工作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4、坚持加强自身建设、加快自身发展,是促进质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按照“优化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全省各类技术机构进行了规划整合,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规模和各自专业特点,覆盖全省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技术保障体系;技术机构在完成执法保障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技术潜力,积极面向市场开展信息咨询、公正检验、委托检验、公正计量、认证咨询等服务,在实现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设施和执法装备建设取得长足进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

这些重要经验有助于继续推进广东质监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十二五”时期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三)“十一五”时期,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和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是:

1.在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与当地经济建设结合得不紧,思想认识存在差距;质量监管、安全监察工作覆盖面不够宽,部分职能没有完全到位;工作不够深入,有些没有落到实处。

2.技术机构的改革发展不够快,行政执法的技术保障能力和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技术机构检测装备落后,设施老化,部分检测人员的素质未能跟上业务发展的要求,科研开发、检测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三是技术机构改革步伐不快,技术机构的竞争力和自我发展的活力不强。

3.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一些干部主动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工作上缺乏谋划长远的战略眼光;二是领导班子的知识、专业和年龄结构仍不够合理;三是一些人员工作作风还存在问题;四是部分干部工作能力不强。

二、对“十二五”时期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的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质量技术监督有效发挥作用和自身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们将面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合作趋势不断增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的新形势,这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要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促进发展的有效性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要求我们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要求我们重点围绕九大产业,加强质量宏观管理,扶持企业创建名牌,增强综合竞争力。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要求我们大力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合理谋划技术机构布局、发展,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要求我们重点推进技术标准和计量工作,大力降低资源消耗,促进环保型产业发展。在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方面,要求我们加快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服务业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二)我省外源型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要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为外源型经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提升外源型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泛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这就要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观念、运行体制和工作模式等方面适应WTO的要求;在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等方面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步伐,努力运用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等方面的手段,合理有效地保护国内市场,保护民族工业和国产名优产品;要改变对技术机构的管理模式,改革技术机构体制,加快技术机构的发展,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公开、公正、科学、高效和规范的技术机构体系。

(三)构建和谐广东的目标,要求质量技术监督狠抓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两类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百姓安康,因此,必须切实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严格执法,为建设和谐广东作贡献。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依法行政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转变职能,完善工作机制,把工作真正转移到从生产源头抓质量、依法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上来,加强技术服务,纠正履行职能上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现行政许可网上办理和政务公开;切实实现政事分开,推进技术机构改革,加快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向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转制。

(五)广东要当好全国排头兵,要求我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必须争当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排头兵

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并居全国前列,给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全国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也快速发展,呈现出你追我赶、不进则退的形势。广东要当好全国排头兵,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也应走在全国前列。面对有利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切实做好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服务,争当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排头兵。

兴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队

第三篇:展望十二五

展望十二五

回顾“十一五”成就,展望“十二五”规划过去的五年,极不平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从明年开始,我们将进入“十二五”时期。“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

本报从今天起,开辟《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专栏,突出报道“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以及“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思路、重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的中国勾勒出一幅科学发展、国强民富的路线图。一个主题:科学发展

——“一个巨变、四个不变”,是判断中国走向的逻辑起点,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代背景

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到“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从“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规划对“十二五”的目标设计、战略部署,贯穿着科学发展理念。

一个主线:转变方式

——继30多年前的历史性转折后,再一次作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抉择,由此开启由大国通向强国的大门

一个重点:改善民生

——顺应人民新期待,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再大的数字除以十三亿,也会变成一个很小的数目;再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也会变成很大的难题。简单的数学计算,对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国情作出了透彻的解答。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调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遵循产业演进规律,大力发展和提升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使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加快构建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加快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应在规模经济特征明显的产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实行强强联合,走集团化道路,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规模竞争格局,避免重复投资、过度竞争。

引导消费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居民以住房、家用轿车、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教育、保险、医疗、文化、家政等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调整对外经济结构。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新变化,需要我国积极调整对外经济结构,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不少人善意地提出意见建议甚至批评,我们会择善而从。但对那种别有用心的杂音和噪音,我们绝不会为其所惑。正如郑青原文章所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样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某些人所期望的“改革”是完全不同的。郑青原文章鲜明地提出了我们的主张,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二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改革就会走上邪路;没有积极稳妥的推进,就会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毁掉来之不易的团结稳定、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无法实现国家振兴。

我们从来没有否认我国的政治体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但是纵看历史,横看现实,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取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也必须符合中国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复兴战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因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循序渐进、扎实推进的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根本体现和坚定信念。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某些人还会挑起种种事端,不断打出各种“民主政治”牌,“忽悠”中国百姓,诋毁中国政府。但不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都会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第四篇: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摘要:“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扩大内需”作为国家第一主导战略优先布局。这首先是“十一五时期”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一个重要启示。“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两个“更加注重”,与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一起,阐释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表明社会事业和问题民生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二五”规划将是一个“强国”的规划,也是一个“富民”的规划,“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关键字:十一五、十二

五、民富、国强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成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回首五年非凡之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坚持改革是“十一五”期间的三个显著特征,也是我们应当从中汲取的三条主要经验。

具体来讲:“十一五规划”建议总论比分“一分为二”,把“上一个五年的成就、十一五形式的分析判断”与“十一五时期的指导思想、目标”分开阐述;而“十二五规划”建议总论部分则采取“合二为一”的办法,将二者一起阐述,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两个规划建议的分论部分。与“十一五规划”建议相比,“十二五规划”建议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是增加了两项内容,即第二项“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第九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即将这两方面单独立项并上升为主体国家战略层面。其二是将“十一

五规划”建议中第七项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一分为二”,成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第十和第十一两项分开阐述。“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扩大内需”作为国家第一主导战略优先布局。这首先是“十一五时期”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一个重要启示。其次,这是中国对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国情实际科学分析判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中国的最大国情是人口众多,一直以来成为我们的一个负担,是劣势。现在中国变劣势为优势,并且将优势发挥到极致,就是看到压力的同时也看到,13亿人的消费所形成的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这是国家经济内源性发展的强劲的驱动力,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文化建设单列并上升为国家主体战略层面,大约也有这样三方面考虑:其一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其二是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和人民幸福指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相应迅速增加和扩大了。其三是文化经济尤其是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都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的,但二者的内涵和重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儿这些区别点,也正是我们十二五期间需要着重把握和努力做好的几个主要方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的中国勾勒出一幅科学发展、国强民富的路线图。顺应人民新期待,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两个“更加注重”,与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一起,阐释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表明社会事业和问题民生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要通过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也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把“蛋糕”切好。规划建议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一个“强国”的规划,也是一个“富民”的规划,“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当下,一段新的征程正拉开帷幕。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三个时间节点叠加在一起,分明让人感到天地转、时光迫、只争朝夕。“十二五”是关键时期,也是攻坚时期。五年以后,再度回眸,综合国力必将跃上一个更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必将得到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到2012年,正值“十二五”规划发展的关键年份,我们也都走进了社会。相信,我们的加入,会为“十二五”的发展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第五篇: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关于惠州道路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8月11日-8月25日

二、调查对象:惠州道路建设

三、调查目的:为了了解惠州道路交通情况,进一步了解惠州城市的发展, 特此开展这项调查。

四、调查内容:道路交通的过去的建设情况,现阶段的情况,未来几年建设计划。“十一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的铁路项目主要有三项:续建惠大铁路二期工程、新开工建设厦深沿海铁路、筹建杨平铁路。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启动连接珠三角核心地区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

“十一五”期,我市还计划投资18.6亿元改造国省道,完成国道G205线、国道G324线、省道S120线等国省道项目改造。经济干线投资25亿元,完成惠淡大道、博罗大桥出口路、园洲大道二期工程等项目。国防公路投资5.6亿元,建设环稔平半岛公路、长横公路、梁化坪天嶂公路等一批国防公路。县乡公路建设投资12.9亿元,完成县道改造和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改造。公路站场投资

8.5亿元,建设市区中心站和各县区中心站等枢纽站场以及惠及广大农村的农村客运站场。

“十二五”期间,初步估计惠州交通投资总额将达825亿,将形成以惠州市区为中心,外联各市、内通各县的高速公路网。计划到2015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3000公里,新增公路2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650公里以上,力争达到750公里,实现所有县城15分钟、所有乡镇30分钟内通达高速公路的目标。同时计划完成4000公里的自然村公路修建工程。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胡斯平表示,将全力推进南部新城、中职新城、东江新城、江北西区等项目的建设,加快四环路的建设和三环路的改造完善。

三环路初期设计为过境公路,但由于城市的发展,目前三环路已经纳入市区范围,因此计划将三环路升级改造成为双向八车道的市政大道,加装路灯、排水系统、绿化带和人行通道。四环路的南段已经完工,惠南到仲恺的路段将会在 1

2011年开始施工。同时,第三东江大桥和第四东江大桥也将开工。

对于备受市民关注的13条断头路,胡斯平表示,恒丰花园、民兴花苑和新旺路3条断头路已经动工,其余断头路都会在2011年开始动工。为了解

五、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可知,“十一五”期间,惠州交通总投资312.6亿元,截至2010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75公里,潮莞高速惠州段、惠深沿海高速、光辉高速石湾至小金口扩建等3个项目完工。完成惠大铁路二期进港线建设,启动厦深沿海铁路、莞惠城际铁道。沿海港口新建生产性泊位12个,2010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500万吨。5年内,出租车数量增加730辆,达到1650辆;客运车辆数量增加45.2%,到达4736辆。2010年底普通公路收费站全部撤销,实行年票制;行政村3360公里“村村通公路”任务全部完成,所有乡镇建有客运站。

2010年,惠州市在公交站台进行8个电子站牌的试点工作。据悉,今年元旦后半年内,市政公共事业局将投入2000万元,对惠州市中心区所有站牌进行升级,将普通站牌升级为LED电子站牌。电子站牌与公共汽车的G PS系统联动,可以显示出公交车抵达的站点,方便市民选择车次。另外,每辆国营公交车上将安装4组摄像头,与公交远程控制系统一起更好地保证市民的出行安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开建8条高速公路“十一五”期间,为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惠城中心区城市道路正式开始分级管理,内街小巷全部移交区级管理,市区城市主次干道数量从178条增加至209条,道路长度从180公里增加至210公里,桥梁、隧道从28座增加至36座,道路桥梁总面积从约400万平方米增加至618万平方米。此外,南部新城、东江新城、江北西区、东江高新区等城市新区市政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城市中心区主干路网基本构建,城市半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城市布局向外扩展了100多平方公里。

目前首批优化调整10条公交线路,其中新增2条公交线路,调整5条公交线路,增设3条公交线路的公交站点,增加公交车辆24辆工作已经完成。首批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将实现金山大桥、中信大桥通公交车的目标,提高江北片

2区、三环北路、水口皇冠路、金山大桥两边区域以及南部新城片区的公交保障能力。完成首批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后,市交通运输局将启动第二批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计划在5月下旬完成;第三批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计划在7月下旬完成。

六、建议:

由于能力有限,调查可能不是很全面,结论也不太精确,不能客观的反映出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窥豹一斑,得知一二。道路交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道路交通问题不解决,会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会影响到惠州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交通建设涉及面广,面临的任务繁重,遇到的困难也很多,因此不能一蹴而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科学安排工程建设,有计划地推进。

督导组下设2个督查小组,第一组负责惠大高速、惠深高速、广惠东延线、惠州大道东段建设的督查;第二组负责广河高速、从莞高速、博深高速建设的督查。督导小组通过听汇报、现场查看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督查工作,重点督查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并对每一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督导意见或建议,为施工队提供工作面,推动工作的开展。督导组每周五对本周的督查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并下发至各县(区)及《惠州日报》、惠州电视台等媒体,增强舆论监督力量。

督导组还会同市纪检监察部门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当地党委、政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并影响工程进度的相关责任人实行问责,对工程进度实行倒逼机制,切实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确保督导工作收到成效。

下载对十二五的展望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十二五的展望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收获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在全县广播电视工作暨效能行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陈修言(2011年6月28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展望美好“十二五”(五篇范文)

    展望美好“十二五” 我国虽然在十一五期间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大灾大难,但由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我们顺利克服了灾难,十一五规划超额完成......

    耐火材料行业“十二五”展望

    耐火材料行业“十二五”展望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在“十五”、“十一五”期间等到了长足的发展,“十二五”借“十五”、“十一五”之东风必将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在市场需求的拉动......

    青岛港十一五总结十二五展望

    十一五总结十二五展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00六至二0一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

    苏州大学发展战略及“十二五”展望1

    苏州大学发展战略及“十二五”展望 (根据记录整理,供参考) 朱秀林 (2009年8月26日) 在这次编制苏州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最大的收获是:各职能部门、各学院(部)积极主动地关心考......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征文修改版

    中原风起满眼春 -----关于金水区十二五规划的思考 今年是我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最后一年,为了制定具有战略眼光的、有全局观念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可操作......

    展望“十二五”建筑业发展态势

    展望“十二五”建筑业发展态势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一、建筑业发展的背景和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我国众多行业当中建筑业的发展是比较有特殊性的。在这三十年里,行......

    十一五辉煌成就十二五规划展望

    十一五辉煌成就十二五规划展望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最关键的一年,这五年,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还有怎样的不足,我们的未来将走向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