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城通办推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04:5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同城通办推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同城通办推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对同城通办推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同城通办”推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0年03月01日09:14:35编辑:可言来源:江苏国税网陈灏 丁志平蒋剑超

宜兴市国税局在借鉴浙江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先行在无锡范围内试点推开涉税业务“同城通办”,受到了纳税人的极大欢迎,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影响进一步推广的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涉税业务“同城通办”取得的明显成效

1、提升了纳税人的办税效率。实施“同城通办”后,分布于全市的外资、合资企业可以到就近的办税服务厅办理相关涉税事务,而不必再到主管税务分局办理;地处交叉地域的纳税人,可以克服乡镇合并带来的不便就近选择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项;兼职的财务人员可以在就近的办税服务厅集中办理多个企业的涉税业务,减轻了纳税人办税往返费用,降低了办税成本,提高了办税效率。

2、促进了办税理念和服务观念的更新。“同城通办”业务将办税场所的选择权交给纳税人,打破了主管税务机关区域和税收管辖权的限制,创新了管理服务理念,体现了对纳税人的尊重,方便了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是纳税服务新的探索和实践。

3、打破地域限制,引入了协作竞争机制。“同城通办”业务改变了按管辖权圈定服务对象的旧有模式,流动的服务对象带来了基层分局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激励办税服务厅和税务干部树立精品意识,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在竞争中不断超越,从而有效促进了干部素质的提高。

4、促进了税务机关服务资源的有机整合。“同城通办”业务使纳税人相对集中的办税服务厅业务量得到了分流,而其他办税服务厅的服务资源得到了更充分有效的利用。同时,税务机关在“同城通办”的过程中,不断规范服务标准,调配资源,实现了征管资源的共享。截至2009年11月30日,据不完全统计,各办税服务厅跨分局处理发票发售3500户次,发售发票168416份;发票验旧3446户次,验旧发票181683份;认证发票101770份,报税6204户次。

二、“同城通办”实施与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同城通办”的初步推行是较为成功的,其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毋庸置疑,但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固有的服务模式、服务理念影响“同城通办”的进一步推广

从纳税人角度来看,长期以来的服务模式使得纳税人,特别是开办时间较长的纳税人,对主管税务机关的办税环境、办税流程、办税人员都相对熟悉,已经习惯了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务,抱着“做生不如做熟”的心态,这部分企业的办税人员更愿意维持现状,轻易不愿意作新的尝试。

从税务机关角度来看,实行“同城通办”必然增加窗口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因理念认知上的差距导致个别窗口人员以种种理由敷衍、推诿甚至拒绝办理非本辖区内的纳税人办税申请,特别是那些不属于“同城通办”范围必须到主管税务机关处理的涉税业务。这些做法一方面引起纳税人对 “同城通办”创新形式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打击了纳税人的积极性,容易激化征纳矛盾。

(二)涉税事项的局限性影响“同城通办”的进一步推广

从目前“同城通办”运行情况来看,一期通办项目主要涉及五大类项目,反响较好的是异地购领发票和报税认证。“同城通办”在解决这些简单、即时办结的事务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现有的一期事项多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很多纳税人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实现通办。如发票比对不通过、发票无法认证、逾期申报等,仍需要到主管税务部门处理。同时,一些涉及业务层次较深,能大大提高“同城通办”效能的业务,如纳税人办税申请需要流转业务、办税过程中需要其他环节配合处理业务等,由于缺少技术支持,尚未作专业性、深入性研究,难以及时推广。

此外,目前的“同城通办”仍然受无锡行政区划的限制,两市两区之间、无锡市区与两市两区仍然不能实现“同城通办”。“同城通办”在最大化整合有限的征管资源,方便行政区结合部的纳税人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三)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影响“同城通办”的进一步推广

“同城通办”业务作为一项新的纳税服务举措,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需要实现四个统一:统一税收业务流程、统一执法标准、统一操作规范、统一纳税服务标准。在“同城通办”试点运行中,我局虽然制订了相关的操作规范和业务指南,但是这些操作规范没有组织系统培训,对纳税人的宣传辅导力度也不够,导致征纳双方处理异常情况的力量不足。此外,办税窗口标识不明确,纳税人对窗口职能不明了,也客观上造成了纳税人的多头跑,增加了周转环节。

(四)配套的考核机制缺失影响“同城通办”的进一步推广

“同城通办”打破了征管地域的界限,必然带来不同分局同一岗位间的差异。在城区分局通办量多、城郊分局通办量少的现实情况下,缺少与“同城通办”相配套的考核机制,就极容易造成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主动做与应付做一个样的后果。这既不利于广泛调动干部主动参与“同城通办”的积极性,也不利于鼓励先进,形成争先创优、勇于开拓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有效推进“同城通办”的相关探索与建议

在继续推进“同城通办”一期事项的同时,今年宜兴市国税局在深化“同城通办”领域和效果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1、扩大办税范围,推行办税自助服务区。根据当前办税服务厅的突出矛盾和纳税人反映强烈的实际需求,在办税服务厅设置“纳税人自助办税服务区”,方便纳税人在办公高峰

及非办公时间用自助方式办理涉税事宜,已开通的服务项目有①自行网上申报,同时提供申报资料下载打印服务;②自行网上认证,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动车税控发票及运输发票的认证,由纳税人自行操作进项认证;③自行抄税、报税,纳税人自行操作进项报税;④常用涉税表证单书的自行下载、填制、打印;⑤实时查询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⑦其他自助服务功能。“纳税人自助办税服务区”率先在两个分局试点,截至去年11月30日共计办理纳税人自助报税369户,自助认证发票8031份。自助服务区明显减少了办税人员来回跑的现象,有效缓解了大厅高峰期排长队的压力,提高了税企双方的工作效率。

2、拓展通办渠道,全面推广“网上办税服务厅”。“网上办税服务厅”是通过互联网,为纳税人开通以纳税人税号为登录用户的个性化的网上办税平台。它可以提供网上宣传咨询、网上业务处理、网上畅通互动的征纳平台、网上政务公开、网上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等一系列的涉税服务,从而实现基层国税机关、国税干部与辖管纳税人之间的方便、快捷、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和办税服务。截止去年11月30日,辖管企业注册率达99.12%,自行网络申报户注册率达100%。发布网上预警10839户次、网上预审178户次、网上咨询149户次,网上缴税265户次,扣缴税款24848万元,税企互通邮件14391户次,同时实现了重点税源户资料的网络报送。

3、建设全职能窗口,实现“同城同窗通办”。整合窗口业务,打破原有窗口设置和职能的分割,设置办税服务综合窗口,探索推行“一人多岗、同岗同责、首办负责、一窗办结”的全职能窗口工作模式,实现所有业务的一窗式办结。窗口职能整合后,纳税人省去了区分各窗口受理事项划分的麻烦,也不再需要在各个窗口之间来回跑,多次排队,将会大大提升办税窗口的整体功效和办税效率,为纳税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纳税服务。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一步论证和技术攻关阶段。

4、进一步打破国税征管格局,有效整合国、地税办税业务。“同城通办”的核心是打破征管地域界限,实现税收资源的整合。目前,国税部门的征管系统以CTAIS联网为基础,数据集中共享,这为建立大无锡范围内的“同城通办”,甚至打破全省乃至全国征管地域界限提供了可能。国、地税虽然分设,但基本上是按照相同的地域设置各自的基层管理部门,管辖的纳税人基本一致。如果在各自“同城通办”的基础上,国、地税办税厅能够进行有效整合,这样纳税人选择一个服务场所,即可以办理窗口所有的涉税业务。

5、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出台配套考核机制。加强“同城通办”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统一“同城通办”税收业务流程、执法标准、操作规范、服务标准、窗口标识。出台与“同城通办”相配套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对企业办税人员“通城通办”业务的宣传与培训,以此改变城郊之间、各分局之间通办量不平衡的相关问题,有效调动企业办税人员与税务干部“同城通办”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作者单位:宜兴市国税局

第二篇:对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对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通过对农村部分群众和村领导干部的走访调查总结了一些农村政务不公开的典型现象,并认真分析了根源所在,提出了几个实质性建议,希望本村政务可以得到切实改善。

关键字:政务公开干部

这个暑假利用了简短的时间在村委会内做了一些政务公开情况的调查。村委处在基层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其政务、村务公开备受群众关注,是人民群众评判农村党风政风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乡镇及村的政务和村务公开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

通过近几天对广大群众的走访,观察部分群众对本村政务公开情况的态度。又对村级基层领导交谈,进行总结记录。从调查看,近年来,村委会在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方面虽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敷衍了事,公开不规范。政务、村务公开目前虽然在村委得到普遍推行,但同公开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来衡量,仍存在不够规范完备的地方:公开时间不及时,对一些需要公开的事项不按规定时间要求公开;公开地点不适中,政务、村务公开栏多数设在乡镇机关或村址内,不便于群众浏览,特别是公开栏仅设1~2处,更不能适应居住较为分散或较远者群众的实际;还有公开内容不完整,只公开一些重要的内容,而对群众意见大的“热点”问题遮遮掩掩,不愿公开甚至不公开或者半公开。

二是忽视监督,政务机制不完善。一方面,目前农村一些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组”为主体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即使部分有的,也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形同虚设,相关重大事宜没有在村委会内讨论,仅是部分干部做决策。另一方面,政务、村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一些与之相关的制度不够配套完善,该建立的没有建立,该落实的没有落实,加之考核与奖罚也不完全到位,影响了政务、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三是多家管理,凝聚力不够。围绕农村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各职能部门都作了大量工作,但也出现了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问题。比如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和村务公开工作,有组织部、民政局、农经站、纪委等多家单位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抓工作,职能相互交叉,有时使得基层无所适从,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公开前的形式,而轻公开后的结果,有公开无落实,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认为公开后就万事大吉。尤其是个别乡镇和村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面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引发事态,激发矛盾。

分析存在上述不足和问题的根源,我们认为:从主观上看,一是部分村委干部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主要是怕暴露问题、怕失权、怕伤人、怕麻烦、怕引发矛盾引起群众上访,从而不想或不愿公开。二是一些群众在思想上也存在种种困惑和疑虑,担心公开工作能否真的行得通、落得实、有成效,做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思想上缺乏信心;三是“两手抓”的职责意识淡薄,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搞好了有政绩,出现了忽视农业而卖地搞工业的现象,而公开工作是软任务,排个名次,触动不大;四是受利益驱动,怕公开会损伤小团体和个人利益,敷衍应付。从客观上看,有的村委干部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和方法不大了解掌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不尽如人意;个别村领导为创造“政绩”,争时间、抢速度,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注重质量和实效,以为下发个文件、开个会议或者建个公开栏,就万事大吉,对于进一步抓好清理财务、民主评议等一系列重要环节将置之不理;还有的奖罚和制度约束不到位,致使履行职责不认真,工作不落实,使政务、村务公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对策与建议

目前,基层政务、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村务公开的深入有效开展,同时也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一、深化宣传教育,切实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在农村推行政务、村务公开,由于涉及面广,影响大,触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利益较多,推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应抓住解决思想认识这个关键,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政务、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以及具体要求和标准,对村委干部进行一对一培训。同时,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知事权、议事权和监事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公开,不参与公开和不会监督公开、不敢监督公开的问题。

二、完善规章制度,切实解决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村政务、村务公开必须从健全制度入手,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要以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为依据,规范操作,制定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财务公开、村干部任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间等工作也应逐一作出明确规定,并不断予以改进和完善。还应把政务、村务公开纳入经常性工作,对政务、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和公开后干部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认真处理,让所有村民对村政务放心。

三、注重团队合作,切实解决成效不明显的问题

团队合作本事职场的规矩,但村委也是村政指挥团队,当前村政务、村务公开由上级多家部门、单位依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和工作分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抓,在具体工作中容易产生相互间的依赖或推脱,最终结果是效率低下,成效不明显。为此,各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工作中的相互沟通和协作配合,既履行好自身职能,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同时,乡镇和村也要将自己的政务、村务主动公开、及时公开。

希望所有村委等基层干部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提高意识,抓紧培训,健全政务,更加民主的服务大众,真正达到切实利村利民。

2009年7月30日

第三篇:对当前银监办工作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目前

对当前银监办工作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目前,银监办的去留问题成为银监系统七千余办事处监管人员议论的焦点,也成为阻碍银监局、银监分局内设机构调整的绊脚石。留:人员少、责权失衡,造成银监系统四分之一的监管人力资源浪费;收:又不符合当前服务“三农”的政策,同时职工的同工同酬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实则违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至使银监局、银监分局现场检查人员少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内设科室调整无疑又将成为“形式”。为了能够合理化解这一矛盾,笔者对林口监管办事处及其周边办事处工作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文仅以林口监管办事处为例)

一、监管状况

林口监管办事处在职人员4人,1人被借调到分局工作,3人负责辖内7家银行49个营业网点监管工作。监管员本身不具备监管人员应具有的监管权力,工作主要内容是配合上级局三个业务科室进行现场检查,自身监管权限只有调查权,不具备非现场“1104”工程操作权,同时还要接受上级局其他科室临时性工作,以及与地方政府协调工作。办事处除设有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城商行、邮政银行监管岗位外,还设有党支部组、宣委员和财务、后勤管理等岗位,办事处监管员真可谓是“赤脚医生,复合型人才”。工作现状可用四个字概括“杂、乱、散、无”。杂:

三、四个人的监管办事处要应对上级各个部门临时性工作,后勤保障性工作也由办事处承担,工作非常繁杂。乱:临时性工作繁多,大多以调查、暗访为主,且每项工作无具体工作操守标准,工作非常凌乱。散:由于“责权失衡”属地监管难以实现,工作存在等靠的思想,工作情绪低落,人心十分涣散。无:上级局培训不能延伸到监管办事处,监管人员业务知识得不到充实,业务技能得不到提高,甚至对新生金融衍生品种都了解不足,便参加现场检查,在检查中边查边学,常常受到被监管单位员工的耻笑,工作十分无奈。

二、存在的问题

(一)职能定位不明确,未能全方位获得与属地监管责任相对称的监管权限,属地监管权威性不足。银监会分设后,县级监管办事处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定位很不明确。县级监管办事处不能独立对外行使监管职能,对辖内所有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和高管人员的准入退出管理都由上级局审批,不能直接履行属地监督管理职责,而是由省局或分局授权后,才能初审,使初审流于形式,这样基层监管办无法履行银监会的“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监管要求,降低了属地监管的权威性。另外,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各种报批事项,不分粗细,均需要向上级局报批,这样既增加了日常监管事项的报审环节,又不利于高效、节约地使用监管资源,降低了监管效率。

(二)监管人数与所承担的监管任务不对称,存在着人少事多、责权失衡的矛盾。林口监管办事处在岗监管人员(包括主任在内)3人,承担着对辖内7家银行49个机构和23名高管人员的监管职责,按照新的监管要求,工作任务相当繁重,监管力量相对分散,使人少事多的矛盾更为突出。与此同时还要面临多重关系需要协调,协调能力严重不足。一是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目前,县级监管办事处要履行好监管职责,必须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争取当地党政的支持和配合。二是与当地人民银行的关系。如何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沟通,形成相互配合的密切关系;如何防止部门间扯皮现象,减少磨擦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等问题,都必须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三是分局与县监管办事处的内部关系。监管办事处面对分局11个科室,现场检查经常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协调难度大影响监管效率的发挥,再者监管办事处人手少,很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大型现场检查任务,所谓属地监管目标很难实现。

(三)培训机制覆盖不到监管办事处,监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银监会和银监局安排的业务培训由于权限的问题,很难直接培训到监管办事处这一层面,使得办事处监管人员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监管理论培训,习惯于操作性和常规性监管,金融理论水平较低,许多金融监管人员还不能对金融机构的各项指标进行前瞻性和深层次的分析,无法较好地适应风险性监管。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责权对称的属地监管机制

监管办事处做为银监会的基层派出机构,其职责和银监局、银监分局一样是维护本辖区银行业的安全运行、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工作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本地区甚至本省的银行业金融稳定,因此,上级局要根据《银监法》规定的业务范围,和监管办事处所承担的职责范围,对监管办事处进行转授权,县级监管办事处应当具有全部现场检查权和部分非现场监管权,减少上报,调查环节,在第一时间内有效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及金融风险。

(二)充分利用监管资源,创建全局一盘棋监管联动机制

充分利用内部机构调整有利时机成立现场检查科,将办事处监管资源充实到分局,在现场检查科内设有现场检查组,各办事处为单一小组,主任为组长。既解决了分局人员少的问题,又树立了监管办事处属地监管的权威。

(三)去繁从简,统一管理

按照《银监法》规定银监办本身就隶属于银监局、银监分局,因此,车辆管理、福利待遇等一切后勤保障工作就应该由上级局统一负责和管理,把本来有限的监管资源从繁杂的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中解脱出来,使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监管工作当中去。

(四)加强银监办队伍培训力度,统一培训模式

培训是提高业务技能的最佳途径,监管办事处与上级局一样承担着属地监管职责,因此,培训要做到统一,不能厚此薄彼,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对现有的监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造就一支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的金融监管干部队伍。

第四篇:市编办对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乡镇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省衡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辖186个乡镇,人口713万。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形势的不断变化,乡镇站所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

一是机构偏散,规模偏小。大多数乡镇事业单位仍按照上下对口设置,且这些站所规模普遍偏小,部分事业站所核定编制仅2——3名,有的站所甚至只有1人。由于机构偏散,规模偏小,职能单一,致使人力、财力资源分散,无法形成服务“三农”的合力。

二是政事不分,职能偏离。主要表现在:履行经营性职能多,履行公益性职能少。履行行政性职能多,履行公益性职能少。主要精力从事乡镇中心工作,无暇顾及本职工作。

三是超编较多,包袱较重。特别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交通比较便利、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超编最为严重。人员结构极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偏大,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福利待遇得不到落实,影响了基层政权的效能和稳定。

四是待遇偏低,差别较大。大部分站所工资没有保障。于部职工基本上没有入社保、医保,退休后更缺保障。此外,各站所间无论是横向相比还是纵向相比,待遇差距悬殊,许多干部职工牢骚多,意见大。

五是体制不顺,发展不快。乡镇财政紧张,好的站所乡镇、市直都想管,差的站所乡镇、市直都不愿管,事业单位的管理处于失控状态。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严重老化。

改革的几点建议

第一,在机构设置上,要坚持能合则合的原则,整合职能,精简机构。一是“分筋骨”。首先要合理界定乡镇事业单位的属性,乡镇事业单位只能定性为服务“三农”的公益性质。在此基础上,对附在乡镇事业单位的行政执法职能,应及时归位,并入乡镇内设机关或县直相关部门,彻底改变政事不分的现象。二是“强本源”。对公益性职能,应将职能相近、工作性质相似的站所合并到一块,尽可能地减少机构个数,扩大站所规模。同时要在经费上给予保障,在管理上予以规范,以优化其服务职能,提高其服务水平。三是“增活力”。对经营性职能,一律进入市场,转为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引导其创办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经济实体,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服务。同时,引导其打破单位界限,实行优化组合,以服务促发展。政府可以设立农村农业发展基金,以贷款的形式扶持哪些农村农业急需要提供而又有一定经营前景的农业科技项目。

第二,在编制核定上,要坚持能减则减的原则,因事设岗,合理定编。将乡镇站所的编制统一定为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并在今后实行更加严格的编制管理制度,防止编制、人员反弹。

第三,在管理体制上,要坚持能放则放的原则,条块管理,以块为主。将管理模式由原来“条块管理,以条为主”转变为“条块管理,以块为主”,除已明确规定实行垂直管理的外,凡能下放的,人、财、物、事四权全部下放给乡镇管理,上级业务部门只负责对下放到乡镇的站所进行业务指导、行业管理和监督检查,努力完善乡镇的整体功能。

第四,在经费拨付上,要坚持能统则统的原则,统一标准,财政拨付。在乡镇站所人员大量精简后,将其纳入财政全额拨款范围,并由市财政统一标准发放;将其事业经费统一列入乡镇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同时统一办理好站所人员(包括分流人员)的养老及医疗保险。

第五,在人员分流上,要坚持能分则分的原则,分类指导,有序分流。实行分类分流,经营性服务全部改制为企业,并一次性转制脱钩。把“退”作为在乡镇站所落聘人员分流的主渠道,适当放宽提前退养年限,适当降低病退条件,适当给予优惠退职政策,使一大批年龄偏大的落聘者能够比较自愿地选择病退、提前退养、退职等属于政策性的分流去向。此外,充实到教师队伍、自谋出路、离岗接受培训、领办和创办企业等等,也是分流的可行办法。

在人员分流工作中,要变下岗人员一次性打发为保留一定工资发放年限,缓解一定的财政压力。这种温和消肿的方式,直接的经济效益不会很明显,但可以保证乡镇站所机构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保持社会的稳定,其长远效益不可估量。要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为精简下岗和转企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一,改革中的成本谁负担的问题。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分流数量多,经济补偿金额大,而县乡财政普遍都比较困难。在当前情况下,要县、乡两级拿出足够的安置费用不现实。

第二,机构综合设置与相关法律的矛盾。一是行业法律、法规的限制及经费来源渠道不一致,机构综合设置难度较大。如《林业法》明确规定各乡镇必须单独设林业站。二是有些机构综合设置后,但职能定位不明确,导致工作协调难,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第三,管理权限难以下放的问题。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原则上乡镇站所都应下放乡镇管理,做到权责利一致,人财物统一。但有些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下放管理权限。另一方面,乡镇政府对那些创收能力不足或无收费项目的站所,因自身债务包袱过重和自身财力局限无力接收也不愿接收。

第五篇:薛城区国家税务局推行城乡通办服务模式办法

薛城区国家税务局

推行“城乡通办”纳税服务模式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纳税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特制定薛城区国家税务局推行“城乡通办”纳税服务模式实施办法。

第二条 “城乡通办”纳税服务模式是指打破城乡分割界限,改变以往纳税人只能在各自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项而不能自由选择办税服务厅办理的状况,把辖区内的城区和乡镇办税服务厅提高到同等的权限,使所有的办税服务厅都可以为全区所有的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从而使纳税人可以自由选择办税场所,方便纳税人办税,降低办税成本,提高纳税人满意度。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薛城区国税局所有办税服务厅和辖区域内纳税人。

第二章 “城乡通办”业务范围

第四条 “城乡通办”业务范围:

(一)税务登记

(二)纳税申报

(三)税款征收入库

(四)防伪税控认证、报税

(五)发票发售

(六)发票代开

(七)受理减免税申请

(八)涉税文书受理

(九)咨询辅导

(十)其他

第三章

“城乡通办”操作流程

第五条 薛城区国税局辖区内的纳税人办理涉税事时,可持所需的有效证件、证明在薛城区境内的所有办税服务厅办理第四条所列明的涉税业务。

第六条 办税服务厅办税服务工作人员应对纳税人办理的涉税事项进行初步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对因手续、材料不完备等原因需退回补办的,应当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办的手续、材料、办理时限等;对未按规定期限办理而不能办理或要先行处罚的,应一次性告知不能办理原因、实施处罚的部门和程序;对不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而无法办理的事项,应告知其法律法规或政策依据。对于纳税人的业务咨询,要及时进行答复,对不能及时答复的,进行预约限时答复。

第七条 各办税服务厅办税服务工作人员对纳税人办理的涉税事项属于即办事项的,应受理后当场予以办结;对属于限时办结的,按照规定进行流转:

(一)对登记、申报、税收票证及相关涉税文书等资料,应予业务发生之日起填制《税收业务传递清单》,传递相关部门查收、转办、归档。

(二)对认定类、减免类涉税文书等资料,必须在受理资料后将信息及时反馈有关部门,于当天或次日填制《税收业务传递清单》,传递相关部门办理。

(三)《税收业务传递清单》一式二份,必须写清有关资料名称、份数、税收票证类别及票号。

第四章

工作要求

第八条加强办税服务厅规范化管理。按照要求做好工作人员、机器设备、窗口设置等调整工作。组织开展“同城通办”业务培训,确保各项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第十一条 实行标准化服务。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范、便捷、高效、文明的原则,按照统一的工作流程、标准和要求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杜绝拖拉和相互推诿现象,方便纳税人就近、顺便办理涉税事项。

第十二条 办税服务厅要严格履行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认真执行服务标准和服务时限。在纳税人资料齐全、手续合法的情况下,凡能一次性办结的,必须一次性办结;明确一次性告知的相关内容,方便纳税人办税。

第十三条 严格权限管理,强化信息监控。加强各系统操作权限的管理,对操作权限进行全面梳理、合理分配、准确操作、严格监控。各单位充分发挥信息系统优势,及时查询、监控纳税人情况,避免差错,防止后续管理隐患。

第十四条 加强宣传与协调。对外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在区局的统一管理与协调下,加强合作与沟通。

第十五条 应急措施。实行“同城通办”必须按照《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应急处理办法》相应的应急措施,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

办税服务厅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范、便捷、高效、文明的原则,按照统一的工作流程、标准和要求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杜绝拖拉和相互推诿现象,方便纳税人就近、顺便办理涉税事项。

第十六条 纳税服务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首问责任制”及办税服务厅工作规范履行其工作职责,认真搞好税收政策宣传。

第十七条 纳税服务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对照相关资料进行认真审核,核实业务范围、核准资料内容,确保业务受理准确无误。

第十八条 纳税服务工作人员在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业务流程、规定时限操作,选准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等相关信息,准确无误的进行系统操作,登记好相关记录簿册,按时向有关部门传递资料、反馈信息。

第五章 工作保障及绩效考核

第九条 为了“城乡通办”纳税服务模式的顺畅运行,明确各科室职责:

(一)纳税服务科

纳税服务科为“城乡通办”的主管单位,主管“城乡通办”服务模式建章建制、操作流程等管理、组织对相关模块测试工作、协调各科室联动配合等工作。

(二)征收管理科

征收管理科负责征管软件的人员权限设置、税务文书工作流调整,做好预警、评估、外部信息等软件的衔接工作,组织对相关模块测试工作、配合纳税服务科制定操作规程等工作。

(三)政策法规科

政策法规科负责金税工程的权限和流程设置,组织对相关模块测试工作、配合纳税服务科制定操作规程等工作。

(四)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负责网络平台、软件、硬件安装和管理,配合做好流程和权限管理。

(五)收入核算科

收入核算科负责税库银、票证系统的权限和流程设置,组织对相关模块测试工作

第十九条 对“城乡通办”工作中工作推诿、不通报信息,贻误工作,按照《薛城区国税系统责任管理考核办法》进行考核,造成纳税人投诉或对全局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山东省国税系统行政责任追究试行办法》实施追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公务员法》追究责任。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

第七章

附则

本办法由薛城区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对同城通办推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同城通办推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在大量增加。掌握流动人口现状、特点、趋势,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对维护社会治安、创建平安文明社区、做好计划生育及对社区......

    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调查与思考[定稿]

    近年来,我们xx县委、县政府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大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战,全县烟叶、茶叶、药材、蔬菜等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发展特色产业基地20多万亩,网络农户2.18万户特色......

    对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精选合集]

    对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独生子女化,中学生的不良消费日益膨胀,有的甚至到了令人膛目结舌的地步。 就成都市的......

    对双争的调查与思考

    对开展“双争”活动的调查与思考军委重新颁发试行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规定,在全军开展争创先进连队和优秀士兵活动。落实《纲要》以来,基层开展“双争”活动究竟是个什么状......

    对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治安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对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治安管理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公共娱乐场所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减轻、消除工作上的疲劳和生活上的压力,......

    对建材行业税收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对建材行业税收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联系邮箱:scbzjdz@sina.com 一、税源现状及前景 (一)基本情况:第三税务分局所辖范围共有67户纳税人从事建材生产经营业务,税收入库已占分局年度......

    对全县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范文大全]

    对全县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转发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湘办发〔2001〕......

    对做好县级统战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大全)

    县级统战工作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贯彻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基础环节,是整个统战工作的基础,是基层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