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合作社运行发展质量(样例5)

时间:2019-05-13 04:2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合作社运行发展质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合作社运行发展质量》。

第一篇: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合作社运行发展质量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省**市甘州区各乡镇紧紧围绕草畜、果蔬、轻工原料等主导产业,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至08年年底,全区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社122个,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数量在全市乃至全省处于前列,但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运行质量不高、带动能力弱、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

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成为当前巩固合作社发展成果、切实发挥合作社优势,促进合作社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

一、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快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对于建设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具体来讲,加快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发挥合作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民单家独户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种养面积小、产量低,农业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加上信息不灵,科技含量低,经济实力弱,农业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地位更加突出。通过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可以有效联合广大农户,把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农业生产资料组织起来,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进入市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达到产业规模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的。

2、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周期长,新技术、新品种试验推广风险大。通过规范化建设,将能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纽带、协调管理和组织服务功能,使农业科技推广深度和广度有更大的突破,能够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水平。

3、有利于传递市场信息,搞活农产品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有利于广大成员更快更多地获得各种信息,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搞活农产品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4、有利于推进民主管理,培养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大的特点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实行志愿加入,民主管理。特别是合作社与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使得广大成员在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和监督实践中,得到民主管理的锻炼,增强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同时,合作社为广大成员学习农业科技、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方面提供了平台,使农民在科技推广、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联系等方面得到锻炼,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适应市场经济、接受新事物、参与合作社发展的能力。

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困难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接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就当前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合作社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质量还不高,在推进规范化建设中还有一些不足和困难,具体表现在:

1、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同虚设,只是一个空壳,没有规范的组织章程、制度,没有发挥组织应有的功能。目前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上虽有较大增加,但有实力、有活动、能有序开展工作的不到30%;缺少生机、勉强维持甚至没有开展经营活动的占70%以上。大部分合作社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利益分配机制等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和保护机制。

2、合作社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我区现有合作社负责人基本都是当地经济发展意识较强的农民,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热情较高。但由于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水平低,缺乏长远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合作社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带领全体成员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大生产、大流通的一流合作社能力欠缺。

3、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能力建设薄弱。大部分合作社缺乏信息获取的平台,对专业技术人才、先进技术设备等了解不够,信息服务手段落后;缺乏发展资金。多数合作社经费来源主要是有限的会费,且收缴困难,限制了合作社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功能的有效发挥。同时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如电脑、冷库、冷藏车、检测设备等,无法对产品进行检测、储运以及信息的获得和传递等。

4、服务不到位,覆盖面不广。从实际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存在突击成立现象。大部分合作社既没有登记注册,也没有开展生产、经营、培训、服务等活动,徒有虚名。多数合作社服务比较单一,规模小,合作层次低,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较低,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弱。多数集中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某个环节上,进行综合服务、搞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很少,远远不能适应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5、利益联结机制较松散。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规模小、实力差,绝大多数没有实行二次返利,没有与成员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经济关系。目前的合作社多数是通过对农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优惠供应生产资料、种禽种苗等形式,与成员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有的合作社尽管与农户签订了合同或契约,确定了最低保护价,但由于缺乏规范性,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双方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当前,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合作社运行质量是合作社发展工作的重点。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实现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建设:

1、规范管理制度、优化经营机制,增强合作社自我生存能力。要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从规范组织机构着手,民主选举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监事会、会计人员等,建立健全合法、合乎合作社实际发展情况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合作社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工作会议制度、会费交纳制度、责任和奖励制度、股金管理等制度,提高成员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积极性,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民管”原则;积极参照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合理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提高合作社应对市场竞争的生存和适应能力。

2、规范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公开,增强经营管理透明度。明晰成员与合作社、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产权界限,建立健全合作社总账、分类账、固定财产账等账薄,为每位成员分别设立成员账户,准确记录成员的出资、交易、公积金变化等情况。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盈余分配,可分配盈余主要按成员与本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依合作社实际财务每半年要向成员及时公开一次,年底编制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于成员大会召开的15日前,在合作社固定的办公地点张贴,公开接受成员的监督,确保成员对合作社的控制权。监事(监事会)负有财务监督职责,重大财务活动要通过成员大会进行决策。真正实现财务管理公开化、盈余分配合理化。

3、规范服务内容,开展经营服务,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合作社应统一组织农业投入品的采购、运输、储藏和供应,努力降低生产成本;统一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逐步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检验监督等制度;统一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成员生产技能和素质;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提高规模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切实解决一家一户的“卖难”问题。从产前、产中、产后切实开展经营服务,成为开展具体经济活动的经济实体,在同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基础上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4、规范质量管理,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质量,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合作社要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观念,把农产品质量管理作为合作社长远发展的基石,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技术规程,采取有效措施,把农产品质量抓实抓好,靠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5、规范盈余分配,密切利益联结,强化控制职能。盈余返还是实现合作社与成员紧密产权结构关系的重要标志。引导合作社与成员的关系从松散的产品购销向紧密的产权关系转变,股权关系从个人占大股向股权分散、股权与交易量(额)挂钩转变,盈余返还以投资者为主向生产主体转变。在利益分配上,采取以成员与合作社之间按交易额比例返还和股份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建立起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紧密的利益联结。以充分实现“民受益”的原则。

6、重视经营战略,推行全面管理,提升合作社核心竞争力。合作社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有长期的经营行为。为此就应有正确的经营战略作指导。要根据市场和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遵循系统原理,在合作社内部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综合性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以全面计划管理为主导,以全面人事管理为核心的系统管理体系,全面建设、提高合作社核心竞争力。

第二篇: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合作社运行发展质量

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合作社运行发展质量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

“>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合作社运行发展质量2010-06-29 18:32:0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合作社运行发展质量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合作社运行发展质量(2)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省**市甘州区各乡镇紧紧围绕草畜、果蔬、轻工原料等主导产业,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至08年年底,全区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社122个,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数量在全市乃至全省处于前列,但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运行质量不高、带动能力弱、作用发挥不明

显等问题。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成为当前巩固合作社发展成果、切实发挥合作社优势,促进合作社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

一、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快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对于建设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具体来讲,加快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发挥合作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民单家独户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种养面积小、产量低,农业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加上信息不灵,科技含量低,经济实力弱,农业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地位更加突出。通过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可以有效联合广大农户,把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农业生产资料组织起

来,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进入市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达到产业规模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的。

2、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周期长,新技术、新品种试验推广风险大。通过规范化建设,将能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纽带、协调管理和组织服务功能,使农业科技推广深度和广度有更大的突破,能够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水平。

3、有利于传递市场信息,搞活农产品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有利于广大成员更快更多地获得各种信息,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搞活农产品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4、有利于推进民主管理,培养新型农

民,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大的特点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实行志愿加入,民主管理。特别是合作社与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使得广大成员在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和监督实践中,得到民主管理的锻炼,增强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同时,合作社为广大成员学习农业科技、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方面提供了平台,使农民在科技推广、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联系等方面得到锻炼,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适应市场经济、接受新事物、参与合作社发展的能力。

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困难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接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就当前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合作社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质量还不高,在推进规范化建设中

还有一些不足和困难,具体表现在:

1、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同虚设,只是一个空壳,没有规范的组织章程、制度,没有发挥组织应有的功能。目前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上虽有较大增加,但有实力、有活动、能有序开展工作的不到30%;缺少生机、勉强维持甚至没有开展经营活动的占70%以上。大部分合作社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利益分配机制等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和保护机制。

2、合作社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我区现有合作社负责人基本都是当地经济发展意识较强的农民,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热情较高。但由于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水平低,缺乏长远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合作社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带领全体成员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大生产、大流通的一流合作社能力欠缺。

3、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能力建设薄

弱。大部分合作社缺乏信息获取的平台,对专业技术人才、先进技术设备等了解不够,信息服务手段落后;缺乏发展资金。多数合作社经费来源主要是有限的会费,且收缴困难,限制了合作社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功能的有效发挥。同时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如电脑、冷库、冷藏车、检测设备等,无法对产品进行检测、储运以及信息的获得和传递等。

4、服务不到位,覆盖面不广。从实际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存在突击成立现象。大部分合作社既没有登记注册,也没有开展生产、经营、培训、服务等活动,徒有虚名。多数合作社服务比较单一,规模小,合作层次低,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较低,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弱。多数集中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某个环节上,进行综合服务、搞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很少,远远不能适应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5、利益联结机制较松散。我区的农民专业合

第三篇:合作社推进

推进“新网工程” 供销合作社走向振兴

本报讯(记者 王泽农)1月26日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五届理事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获悉,近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深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流通中的主导作用日益突显。其中,在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达到10.7%,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这是供销合作社自上世纪90年代在农村市场大面积萎缩之后,重新走向恢复振兴的重要标志。

据了解,目前供销社系统发展各类连锁经营服务网点,覆盖了全国80%的乡镇和40%的行政村,初步形成了县有配送中心、乡有综合超市、村有便利店的连锁经营网络。2012年全系统农产品购进额达到5181.9亿元,亿元以上农产品市场交易额占全社会的30%,棉花收购量占全社会的50%,农资销售量占全社会的70%,全系统日用消费品零售额达到7400亿元,在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达到10.7%。

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是经国务院同意实施的,旨在改造供销合作社传统经营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2007年中央财政正式设立“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目前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7.5亿元,扶持系统“四大网络”建设项目4842个。

随着供销合作社网络的日益健全,惠农效果逐渐显现。目前全系统创办、领办和提供指导服务的专业合作社达10万家,入社农户1500多万户,分别占全社会的16%和33%。全系统农村综合服务社发展到27.5万个,覆盖全国40%以上的行政村,致力打造集商业经营、文化娱乐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副书记、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表示,2013年将把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在主销区和集散地建设一批服务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在主产区建设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完善市场的仓储运输、冷链物流、检验检测、电子结算等设施。

第四篇:合作社建设下载

应城市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汇报

添加时间:2009-7-9 16:58:32 浏览次数:1060 编辑:王健徽

近年来,我局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把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创建畜牧大市、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措施,精心组织引导,搞好综合服务,推动了全市畜牧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社11个,共网络农户327户,另外还有4个专业合作社正在筹建中。合作社组织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2.64万吨、禽蛋总产量4.97万吨,畜牧业总产值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14.7%和12.3%。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局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为加强对这一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由局长史金发同志任组长,总畜牧兽医师闵保望同志任副组长,局生产技术股、市畜牧兽医站、市动物防疫监督站负责人为成员的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类合作社的筹建工作。为了推动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市畜牧局经报省畜牧局同意,从板块建设项目资金中列支4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全市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筹建。同时,还制订了应城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规划,针对全市畜牧业产业发展特点和区域布局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并整合资源,落实责任,市镇两季畜牧部门形成合力,层层抓落实。

二是因地制宜建设。具体工作中,我们立足于各镇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了多主体创办,多形式发展,多渠道带动的良好局面。一是部门领办型。我们充分发挥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的主体作用,鼓励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利用现有的人才、技术、设施等方面的优势,领办合作社。东马坊办事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针对该镇刘陈村蛋鸡养殖存笼量大,发展势头良好的实际,带领该村养殖骨干成立了双清养鸡专业合作社,壮大了该镇的蛋鸡养殖产业。目前,已网络蛋鸡养殖户23户,存笼商品蛋鸡7.44万只。部门领办合作社,进一步带动了全社会办社兴牧的积极性。二是公司农户型。依托龙头企业在养殖领域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把公司与周边养殖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养殖合作社,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如永盛养猪专业合作社,就是以我市大型养猪企业--永盛畜牧公司为核心组建起来的,将周边养猪农户吸纳入社,开展种苗供应、原料采购、技术协作、产品联销。三是能人带动型。积极鼓励那些在养殖生产中示范、影响、带动一方,并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养殖专业村的养殖能人,组织建设专业合作社。如保林养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保林,从事蛋鸡养殖几十年,具有丰富的养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他的带动下,杨桥村蛋鸡养殖发展势头强劲,建成了一个存笼蛋鸡20万只的养鸡小区,成立合作社后,有力

地加强了小区的标准化管理和经济技术合作,并与中百仓储初步达成协议,成为中百仓储重要的鲜蛋生产供应基地。

三是开展人才培养。我局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制订了专业合作社培训规划。组织开展了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增强依法办社能力,提高管理水平,造就一支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的畜牧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07年以来,我局集中合作社社员参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以此推动合作社农民争当新型农民,以科学技术推动养殖致富。今年4月和5月,我局组织合作社社员参加了由市养鸡协会和市养猪协会组织的技术培训,两次培训合作社社员参会人数达270人以上。

四是做好服务指导。我局积极探索创新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引导合作社与合作社、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局直技术推广、畜牧兽医、疫病防控等单位开展协作,把产业链上的所有合作组织联合起来,来解决畜产品生产中成本过高、流通中渠道不畅的问题,把流通环节的利润留在联合体内,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还为合作社做好信息引导和技术服务,通过应城畜牧兽医网、提供电话咨询等方式,及时向合作社及广大农民发布市场分析、形势预测、政策动向等方面信息,传递畜牧业市场需求、价格行情、防疫治病、原料供应等重要即时信息,不断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支持、引导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农民收入得到了增加。合作社社员联合起来,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统一购进种苗、饲料、药品等畜牧生产投入品,社员集中购买需求量大,价格相对便宜,节约了养殖成本。生产出的畜产品产量大,有利于进入大市场流通,解决了销售渠道的问题,同时还便于集中运输,畜产品销售价格相对提高,社员收入也有了大幅度增加。2008永盛养猪专业合作社、保林养鸡专业合作社网络农户124户,通过统一购买畜牧业投入品、统一销售产品,为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增收节支达53万元,合作社成员家庭人均增收节支1104元。畜牧合作社的成立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社员收入,真正起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群众”的作用。

二是畜牧业内部结构得到了调整。专业合作社成立后,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化服务功能,把企业、基地、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农户通过合作社与加工企业结合,能较好把握市场需求,按市场需求调整畜牧业结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瘦肉型猪需求量大,各养猪专业合作社组织养猪户大规模生产优质“三元” 杂交猪,“三元”猪比普通土杂猪增重快、料肉比高、节约饲养成本,市场需求量大,销售价格高。巡检养猪合作社成立后,针对社员以前饲养土杂猪效益低的情况,适时调整猪群结构,由负责人丁贵祥的种猪场为每户社员提长大系列二元母猪,合作社统一提供杜洛克公猪精液配种。在合作社的发展带动下,我市的大部分养殖场(户)饲养“三元”猪,目前我市“三元”猪的饲养量占生猪总饲养量的83%。保林

养鸡专业合作社引导社员率先饲养海南褐商品蛋鸡,该品种适宜本地生产,具有饲养成本低、产蛋量高的特点,带动了全市养鸡业的结构调整。

三是畜产品安全得到了保障。我局积极宣传贯彻有关政策,加强技术指导、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加大对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确保合作社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场走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的路子,既提高了养殖效益,又符合动物卫生条件,减少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合作社的饲料、兽药由专人负责统一购进,从源头上有效的控制了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畜产品的生产环节,合作社畜产品统一销售,便于集中开展产地检疫和药物残留监控。市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对合作社使用的饲料、兽药等畜牧投入品进行抽检,对即将出栏上市的畜禽在离开饲养地前,进行药物残留指标检测,切实落实产地检疫和畜产品安全准出准入制度。近年来我市的专业合作社无疫情发生,同时经省、孝感市畜牧局抽样检测,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畜产品无违禁药品添加、畜产品安全可靠。

四是畜产品品牌建设得到了提高。合作社的建立大力推进了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保林养鸡专业合作社已经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注册了宝峰牌商标。永盛养猪专业合作社也于今年元月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批准每年无公害猪肉生产量为1900吨,连续几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活猪出口基地。在合作社的发展和推动下,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生产基地。如天鹏野猪养殖合作社存栏种母猪300头,年可出栏野猪1000多头,目前出栏的野猪被江苏、上海、广东等地的客户抢购。

三、下一步的打算

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利国利民,我们要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扎扎实实,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市畜牧合作经济组织跨越式发展。

一是扩大行业覆盖。要逐步成立蛋鸭养殖合作社、獭兔养殖合作社、养牛合作社、养鸽合作社及其它特种养殖合作社,乡镇畜牧技术服务中心要积极参与指导、协调、服务,争取利用最短的时间,让合作社组织覆盖畜牧业每个行业。

二是强化企社合作。把为企业配套的饲养场、户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根据龙头企业需要,饲养场户按标准化要求生产。主要依托德瑞行蛋品加工销售企业,建立稳定、安全的禽蛋原料供应基地;依托郎君邱徐肉鹅屠宰加工厂成立朗德鹅养殖合作社;依托湖北雪绒城有限公司公司成立獭兔养殖合作社。

三是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的作用,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传播。乡镇畜牧技术服务中心设立兼职信息员,把收集的市场信息传递到合作组织和养殖场(户),积极引导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第五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及其路径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及其路径

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 并强调:“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 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 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日益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中国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进入快速增长轨道,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呈现加速态势, 成为中国农业经营组织体制创新的一个新亮点。

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其发展中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合作社自身实力弱、运行不规范, 合作社的发展呈现异质性、多样性的特点, 水平参差不齐。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 从总体水平看, 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经营实力弱、承担风险能力差, 停留在微型企业行列。带动农户入社的能力弱、农民通过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购买的农资等的市场份额很低。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走的是“先发展, 后规范, 在发展中规范”的路子, 现在看来是发展有余, 规范不足。登记注册的合作社中, 一部分仍是松散型的, 虽然在工商局注册登记, 但没有办公场所, 有的连牌子也没有挂;有一部分合作社只是从事技术服务和流通服务活动的中介性组织, 没有经济实力来从事经营性活动;也有一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合作社, 有的是由涉农公司领办, 有的是由专业大户或大股东领办, 其中一些合作社甚至很少具有合作性质。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规模的迅速扩张, 学术界和社会各部门的争鸣日益激烈, 争论的焦点在于:在这些已经注册登记的合法合作社中, 有多少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条款运作的?又有多少是为了套取国家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的“假合作社”、“贴牌合作社”或“空壳合作社”?有学者认为, 大约80%以上的合作社徒有虚名, 或出于政绩需要, 或为从中牟利而设(《八成农合社被指“空壳”农业部设槛推示范社》,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刊》2010年第6期)。也有学者针锋相对地指出, 那些认为虚假合作社泛滥的言论言过其实。合作社只要依法注册, 就没真假之分, 只有规范和不规范之分。不能用抽象的概念来框定合作社的实践, 农民受益是关键。[1]但是不管怎样, 在经营实力相对较强的合作社中, 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民主机制不健全, 领办人控制合作社, 成员账户没有建立或形同虚设, 财务管理不规范, 普通农民社员的参与度低, 普通成员与组织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不过是“公司+农户”的翻牌。

究竟什么样的合作社是规范的合作社?规范的合作社在中国有没有发展的空间?有没有生命力?如何促进规范的合作社的发展?令人深思。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多样化、异质性的必然性第一, 混合型多样化的农业经营模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异质性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在现实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我们在各地看到的往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混合型、多样化的新模式, 走的是一条兼容性较强的道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形态一是出现对家庭经营的扩展和延伸, 通过各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专业种植、养殖和营销大户开展规模经营;二是当地的公司或合伙企业, 或本地的外出创业的企业家回到地方上承包经营和进行产业化经营;三是工商外来资本或大企业进入农业, 连片开发, 反租倒包。这样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必然影响到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方向和乡村治理结构的演进, 同时也影响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现阶段的特点。如果多样化、混合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和经营形态在中国农村长期存在, 而对公司等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缺乏制度规范和政策指导, 那么, 作为政府倡导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不可避免地呈现异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第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条款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异质性发展提供了法理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 合作社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 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十四条规定, “……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 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 承认并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 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 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按照这项规定, 涉农企业也可以成为合作社的团体会员。与遵循国际合作社联盟七项基本原则的经典合作社理论相比,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一大区别是成员构成不再局限于具有相同市场地位、从事相同生产经营活动的同业生产者的联合, 而是在此基础上允许那些处在同一农产品产业链条上具有上游、下游业务关联的相关利益群体也能组成或进入合作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服务的提供者和服务的使用者在很多情况下是利益交换的两方, 如果提供农产品销售、加工服务的是龙头企业, 利用服务的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户), 农户社员希望初级产品能卖个好价钱, 并能分享加工、销售的增值利润;而公司社员则希望农产品的价格越低越好, 公司的利润越大越好。这部法令本身已经为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两方共生在一个组织内提供了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同质性的组织, 也有可能成为服务利用者和服务提供者共同组成的异质性的组织。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难点是龙头企业与农民社员之间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工商及金融资本以龙头企业的形式进入农业, 是剥夺小农呢?还是实现双赢, 龙头企业和小农户成为利益共同体?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之中。龙头企业内部化于合作社中, 外部矛盾转化为内部矛盾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一些地方的实践表明, 开展初加工、深加工和营销服务的合作社多数是依托龙头企业创办;农民自主创办的合作社基本以技术信息服务和对产品进行简单包装为主。在合作社内部, 龙头企业与农民社员如何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这种机制应该是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它能否建立就要看合作社内部的所有权、控制决策权和剩余索取权在农户社员与龙头企业之间怎么划分。

实践证明, 龙头企业领办的合作社中, 龙头企业与普通农户社员对合作社行使的权利差异很大。鉴于龙头企业拥有了合作社经营成功所需的资本、技术、营销渠道、品牌等核心稀缺资源, 并承担了经营风险, 这种制度安排决定了龙头企业成为合作社资产的主要所有者, 控制决策权和剩余索取权的主要掌握者。这也将造成普通农户社员在合作社的决策以及剩余分配中更加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从而与龙头企业的经营实力、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没有合作社的企业家, 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合作社。目前, 发展得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是大户主导, 设立门槛, 排斥小农, 另一种是龙头企业领办, 资本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事业发展的初期, 专业大户领办或资本所有者领办合作社有其现实的合理性。政府政策的着力点应当顺应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在继续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精英带领农民发展合作社的同时, 强化对政府扶持资金使用的用途和收益分配的监督力度, 以保障扶持资金最大可能地让广大普通农户受益, 而非被个别领办人或企业占有。

北美新一代合作社的特点是合作社办企业。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的特点是企业进入并领办合作社。要想改变资本对普通农户社员处于支配地位的现状, 让农户社员逐渐获取更多的合作社资产所有权、控制决策权和剩余索取权, 唯一的途径是社员通过入股和扩股向农产品销售、加工和流通环节发展, 使农户社员逐渐掌控资本, 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或大股东。持有股份应成为合作社成员的重要标志, 因为成员以其出资额在合作社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也享有相应的权利;出资也是合作社成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基础。由股东社员为主组成的合作社自身成为龙头企业, 将经济活动向农产品流通和加工领域拓展, 使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社员能分享初级农产品进入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 最终实现服务利用者和服务提供者身份的同一。这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 是应该鼓励和倡导的发展方向。通过这条途径可使合作社成为社员具有同质性的组织, 也就促进了合作社的规范化。

下载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合作社运行发展质量(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合作社运行发展质量(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推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五篇范文)

    ××县加快推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一是创新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组建主体多元化、经营模式规范化。发起人可选用林......

    巨野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调研

    巨野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调研近年来,巨野县农机部门在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作中,顺应形势,因势利导,大胆探索,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农机专......

    农民合作社加强规范化建设意见(大全五篇)

    各市、县(市、区)农业局(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

    合作社发展思路

    涟水县依乡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发展思路与规划 至涟水县农工部: 我们年轻人想创业,但是创业需要适合的环境和机遇。在我们老师的引导下,我们选择了农业。2008年9月份开始,我......

    巨野县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巨野县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县在农机合作社规范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

    肥城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肥城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截止二0一一年八月,肥城共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二十八个,正在筹建五个,其中达到山东省规范化建设要求的合作社十个,正在按省农机办规范要求着力......

    提升农民合作社质量的几个问题(精选五篇)

    提升农民合作社质量的几个问题 张晓山 2006年10月31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年7月1日起实施。从此,中国农民的合作社第一次有了合法身份,能够作为......

    80亩现代规范化养殖合作社

    80亩现代规范化养殖合作社 合作入驻招募中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养殖市场,和越来越差的养殖环境,养殖户怎么才能找找到避风的港湾,安心把鸡养好,把钱挣到手。 规范化养殖合作小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