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特征、模式与功能

时间:2019-05-13 04:2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特征、模式与功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特征、模式与功能》。

第一篇:论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特征、模式与功能

博士论坛

论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特征、模式与功能

华桂宏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7)

摘要: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仍处于初始阶段它具有从联合到合作的大跨度的不同表现形式“一体化的合作”与“基于交易的产权结合”是规范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在规定性。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可以获得“第二层含义的规模经济”即通过对分散而独立的农业经济主体的联结来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提高农业经济运行的效率。

关键词:组织创新联合合作第二层含义的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45720006-0032-03

一、我国农业经济中组织创新的特征简析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世界经验表明农业经济发展需要获得三方面的效率支撑即产权、技术与组织规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土地的产权使农户在长时期内能够以较小的租金来支配和使用并不属于自己所有的农村集体土地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激励之源。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经济所面临的市场格局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农产品的供需状况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急剧转变它导致了我国农业基本矛盾———农民与市场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缓解农业经济基本矛盾的最根本手段应该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之下的以分散农户作为主体所进行的组织创新。

在我国现阶段与农业运行所面临市场基本格局的变化相适应用以缓解农业经济基本矛盾的组织创新被具体展开为各种类型和不同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从目前我国农业的联合与合作的发展来看我国农业组织创新的实证特征已经初步显示出来。

首先我国农业的体制转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在传统集体经济体制背景下农业资源配置既不能及时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不能将土地产权结构中的核心权能———控制权落到实处从而使我国农业始终处于低效率状态。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其对农业发展的显著绩效:组织效率与产权效率。应该指出农业经济的合作所有制依托于共有产权突出地表现为其“民主管理”与“一人一票”的运行制度它同时承认私人产权的客观存在表现为股本盈余的适度返还农业合作经济并不必然以土地的集体所有基础为基础。而集体所有制则坚

持公共产权的整体性经济主体只是在抽象层次上才拥有产权公共产权不能具体化。

其次我国农业的合作经济形态多种多样。这恰恰反映了我国合作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层次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农户等经济主体的“原创”式创新样式的多种多样“自下而上”的创新成果永远是非常丰富的当然这种创新比起“自上而下”的创新来说具有分散性、小规模性、非强制性、缓慢性、脆弱性等等农业运行中所产生问题的复杂性和具体性使得创新的样式也必须有所不同比如有销售合作也有生产合作合作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一也在很大程度上能说明这一现象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合作经济”发展有一个从初步性的“联合”到实质性的“合作”的巨大跨度这将会为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政策的统一制定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再次考察我国现有联合与合作的各种存在形式的具体内涵可以看出其真实的“合作”成分还比较小松散性的联合行为居多这就说明了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合作的发展还处于较为低级的阶段反映了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严格来说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农业经济联合与合作其具体特征离世界上运行已久且比较规范的农业合作社的内在规定性还相距甚远。

最后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的现阶段发展还深受上一轮的“自上而下”色彩居多的“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影响。农业产业化更多的是指过程或目标过程的展开和目标的实现都需要载体农业产业化的载体恰恰就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因此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平稳推进合作经济就反映为各种不同程度的联合与合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组织的存在和

运行。

二、农业经济组织创新模式:从“联合”到“合作” “联合”与“合作”皆属于“组织学”范畴。广义组织范畴与产业的整体绩效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因此联合与合作都有助于增进同处于某一特定产业内的各个厂商之间的组织有序程度。不可否认受我国国情和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农村中从联合到合作的组织创新还处于初始阶段。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看千千万万个处于极其分散状态的农户相当于一般产业中的“原子式”厂商农业类似于“完全竞争产业”其产业集中度几乎为零因此也就不可能获得农业产业的总体效率。但是也正因为此在我国农业产业中的任何基于市场目标的联合与合作行为都极为可能带来两个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结果:一方面是在区域性农产品市场中的集中度提高另一方面是农业效率大幅度地提高。可以认为随着农业中联合与合作行为的广泛开展并不断被合理化加之现代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农业进入又一轮“收益递增阶段”不是没有可能的。

农业“组织性”程度的提高其实是暗指“联合与合作”分别代表着具有联系的组织性提高的两个阶段。具体地说就我国农村中的联合与合作两者关系而言其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有助于建立同处于农业产业的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但是农业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联合可以是极为松散甚至仅仅是形式上的目前在我国农村中由于经纪人、工商企业和各类中介组织的介入而产生的各类农业联合已成为人们所熟悉的事实。但应该注意的是这些联合并不具有完全的“合作”性质一般地说“联合”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非一体化合作”实际上“联合”可以仅仅是纯粹“交易性”层次上的它涉及不到产权的结合也就是说联合只是合作的初级形式是作为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基础而存在的。

我国农业从联合到合作的组织创新模式的演变一方面它是从“非一体化合作”发展到“一体化合作”。工业中的大量的一体化实践表明虽然在厂商之间有时也存在基于市场战略需要的具有合作性质的一体化①但是在从多数场合下处于工业产业中的厂商之间的一体化行为比如敌意收购是非合作式的所以我们可以不失一般性地把工业产业的一体化叫做“非合作一体化”。显然它既不同于“非一体化合作”也不同于“一体化合作”。一般地说农业中的“一体化合作”其基本属性是“合作”同时也具备

“一体化”的特征。应该看到比较成熟的西方农业合作社内既包含了横向一体化的成分即原本相互独立的各农户或者农场主进行各种各样的合作也包含了纵向一体化的成分即各种经济主体以非土地要素的投入为合作的开端经过与土地的结合而生产出农产品再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加工以满足市场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为合作的终端其结果表现为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和拉伸并随之而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

另一方面它也是从浅层次的“非产权维系的交易联合”发展到实质性的“基于交易的产权结合”。合作之不同于联合不在于是否进行交易或者交易量有所区别而是在于处于合作状态的经济主体共同存在于一个经济实体之内相互间结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关系。合作各方共同地、能够具体化地占有合作组织的产权是合作的又一基础它也是联结各个组成成员的纽带而合作之区分于联合的深层规定性正是“相互间结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关系”这一利益关系的维持必须以共有产权为基础和纽带。依据以上规定性在我国现实农业经济中所存在的各式各样的所谓“联合体”、“贸工农一体化”、“专业协会”等这些经济组织并不是标准的合作经济组织而是处于从联合到合作的过渡性中间状态。因此我国农业经济中的组织创新是一个极富动态性的过程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象受经济发展程度和农业组织创新深度的双重约束我国农业经济中已经出现的具有“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正在从“非一体化合作”向“一体化合作”发展同时也在从“非产权维系的交易联合”向“基于交易的产权结合”迅速发展。

“一体化的合作”与“基于交易的产权结合”构成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两大基本内涵。国际合作社联盟在1966年提出了作为国际合作运动指南的所谓“六大原则”而美国农业部在定义农业合作社时使用了“四条标准”②。与它们不同本文“一体化的合作”与“基于交易的产权结合”作为规范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定性。

三、农业组织创新的功能:实现第二层含义的“规模经济”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业经营追求“一大二公”人民公社体制是农业经济的政经合一体制使农业发展失去

了内在动力因而我国的农业发展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施解决了产权问题并由此引出现了粮食产量的一个个历史性台阶的攀升这种由于冲破旧体制而释放的巨大能量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说特别是考虑中国的农村人口权重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谓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条件下的最大的最富有价值的制度创新。它使中国农业发展始终维持着高度的产权效率舒尔茨曾说过小农比大农好③。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话那么在中国的验证多半是由产权效率的实现来说明的。

但是20年多来的农业产权效率的实现还只是在粮食总产量这一实物指标上得到了说明或者说产权明晰或让农户拥有农地经营权并长期维持不变实现了“生存型农业”所能达到的最高目的其实际结果是使我国的农产品市场突然变成为“买方市场”。由此带来的问题则是:增产不增收以及农民人均收入提高缓慢。在农产品总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农产品供给结构的调整并未相应地完成因此不能适应于由社会收入水平提高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迁同时近几年来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相对较快使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相对份额有所下降因而尽管农业总收入在增长但农村人口的增长和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发展差异部分抵消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就。

如何“增收”“增收”意味着纯收入的提高它一方面来自于成本的节约另一方面来自于产品附加值的上升。其中的两大影响因素一是技术一是组织组织创新对农业收入的贡献的原理一直被我们所忽视。我们应该注意到小农也能实现规模经济。国际经验亦已表明:分散型的小规模生产的农产品可以实现大规模的集中买卖其根本条件正是网络型的流通合作组织。通常是以协会或合作社的组织创新方式将分散生产和经营的农户与外部的统一大市场联结起来建立农户与市场的全方位联系从而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不难发现各种旨在顺畅农产品流通的交易组织顺利联结了原本处于分散无序状态的小规模农户其对于农业效率提供的关键在于节约了交易费用。在中国农村类似的流通或交易组织还未大规模出现但毫无疑问我国农村中农业交易组织创新的方向必然是以市场为指向的其宗旨应该是搜寻市场信息顺畅交易通道拓展市场空间减少交易费用。

规模经济的基本含义也可叫做第一层含义是

指随着某一独立运作的厂商的生产与经营规模的扩张而出现的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农业领域中规模经济的必要条件似乎也只应该是单个农业厂商农户或农场主的生产与经营规模的扩大。但是在农业特别是种植业中决定和制约单个农户经营规模的最主要因素是土地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均可耕地面积都很小加上各国都采取严格的法律措施来保护小额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占有权利因而第一层含义的规模经济只能由占极少数大农场经营者来获得而对整个农业领域或者绝大多数分散农户与小型农场来说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土地规模的分散与细化就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约束条件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农业发展具有与工业发展截然不同的发展样式。

这就是说对我国也包括其它土地少而农民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有不少人所提倡的通过土地的集中哪怕是所谓适度集中以扩大土地规模、获得规模效率的做法要么是剥夺大多数农户的土地占有权从而侵犯其根本利益必将遭到强烈的反对而行不通要么是只能在那些工业化程度已较高的区域其背后的事实为原有农业劳动者已经大量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使得现有农户的独立经营规模扩大才可行但是这对整个农业而言不具有普遍性意义所以在可见的将来这一做法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总体效率的提高并没有太大的贡献与帮助。

问题是农业经济的总体效率必须提高而且只能是通过千千万万个独立的农户或小农场主的努力来实现。使这一结果成为可能的有效做法就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农业合作经济运动。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合作经济形成、运行、发展与完善是农业的最成功的创新。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通过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而获得“第二层含义的规模经济”。它具有三方面的内在规定性:第一各农户可以分享和使用大型农用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如果由某一农户单独购买则相当不经济从而提高了生产率各农户还可以通过合作组织来引入其它的具有先进水平的高级生产要素如新品种、新技术等进行产品创新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这些结果类似与工业中生产成本的降低与生产率的提高。第二由于合作组织统一地为其成员开辟市场疆域、扩大市场边界、增加市场半径单个农户甚至完全可以不与外部市场打交道而只是在合作组织内就可以购买和使用生产资料、销售其农产品这就大大地节约了流通成本。第三合作组织

可以统一地为其成员搜寻市场信息、进行市场谈判、处理市场纠纷从而使农户能够巧妙地回避原来单干时所存在的市场信息很不充分以及谈判能力非常低的“天然”劣势这就大大地减少了交易费用。

进一步地分析还可以发现正如科斯所认为的“企业是对价格机制市场的替代”那样农业中的联合与合作行为也实现了通过合作组织所进行的大量的对外部市场交易的替代。于是我们可以进一步地认为:农业合作经济的本质在于它是对单个农户各自独立面对市场时的交易行为的大量替代。因此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那种所谓“让千千万万个农民直接进入市场”的看法是十分片面的。

决策与管理。该模式的首创者与代表者是前苏联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东欧大部分国家也采用该模式。我国是于20世纪50年代参照该模式建立劳动保障制度的但由于财政能力有限实际覆盖面较窄只包括国营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往往财政负担重而保障程度又较低。因而我国正在改革原有的社会保障模式。

五、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以自助为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保障模式。在该模式下国家强制劳方或劳资双方交费以职工名义存入储金局计入个人帐户职工退休或其

备注:

他需要时连本带息返还给职工它实际上是由国家强制实行的储蓄保障制度因而又称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或个人帐户型社会保障模式。其基本特征为:除公共福利和文化设施由政府提供资助外保障费用由雇员和雇主负担。在该模式下受保人之间不存在收入再分配不能互助共济、共担风险实际上是强制型的自保。该模式主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实行并在新加坡收到较好效果受到许多国家的瞩目。这种保障模式的目的在于充分实现自我保障的原则即雇员和雇主投保多少加上一定的利息最后将本息一并支付给雇员多少政府不做任何财政补贴。这种模式可减轻财政负担但保障程度有限很难发挥社会共济的作用。上述分析可知每种社会保障模式各有利弊采用哪一种保障模式要根据本国的经济水平、经济体制、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选定。我国已开始逐步建立市场经济制度这说明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化要求、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社会稳定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并且发展不平衡、财政承受能力有限同时还要考虑经济体制转轨的因素。这说明我国近期和中期目标应该建立以社会保险型为主、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辅、个人、企业和政府共担费用的混合型社会保障模式。

①比如20世纪末全球范围内跨国企业的合并浪潮其基本性质就是这些跨国企业力图通过合作来巩固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更好地获得来自经济全球化的垄断收益。

②朱鸿才.合作与发展简史M1北京:中央党校出牌社1988 ③舒尔茨1改造传统农业M1北京:商务印务馆1999

第二篇:论我国城市管理创新的动因与模式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传统城市答理模式的弊端口益凸 ,,信息化技术的出现使城市答模式的创新成为可能。木文在分析传统城市答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我国城市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信息化城市答理模式是城市答理创新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城市管理 模式 信息化 创新。

我国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弊端。

(一)单一管理主体不适应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

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上需要作为城市主体的各个社会层面共同参与。但是,在我国当前的城市管理工作中,居民作为城市的主人,仅仅作为被管理的对象,缺乏参与城市管理的手段与机会;社会中介组织发育不健全,无法发挥政府与居民沟通的桥梁作用。政府不得不作为唯一的管理主体,承担着城市投资、规划、建设、运行、服务、监管等整个管理流程的全部职能,统管着整个城市的人、物、件、时间、空间等多维事务。城市管理工作的多方参与性与当前单一管理主体之间的矛盾,导致政府承担了过多的任务与责任,城市管理工作相当程度上在忙于“灭火”,造成管理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长远性。

(二)重建设而轻管理。

传统城市管理在认识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建设、轻管理。政府为了应对城市复杂的管理事务,往往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希望以硬件建设替代管理来满足城市居民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消弥城市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从而导致城市硬件水平超过软件管理,无法充分发挥硬件的作用,使得城市硬件投入效率低下,造成公共财政支出不足。

(三)管理机构职能交叉且责任不明。

城市管理是一个完整、复杂的运行体系,但是传统的城市管理在体制上存在着机构设置复杂、部门分割、职能交叉、责任不清,规划和建设、建设和管理、行业垂直管理和区(县)属地管理等环节上脱节,导致同样一项管理职能分散在城市管理系统的各个部门,职能上有交叉又有空白,工作上相互依赖又相互牵制,经常出现“有事没人管,有人管不了”的尴尬局面。

(四)管理方式粗放且管理对象不具体。

传统城市管理主要依靠发文件、下通知、开会议、传政令等行政方法,经济、法律和宣传教育等综合方法运用不够,导致城市管理方式粗放。城市管理的相关部门对于城市部件一般只是按照大项进行管理,没有细化到具体种类。政府对于所辖城市部件的具体数量缺乏精确的掌握,对城市部件的增添和减少不能及时进行调查、统计和更新,致使具体数字含糊不清。

(五)信息获取滞后且管理处置被动。

传统城市管理在信息传输上主要依靠手工操作,信息技术的运用严重滞后于管理的需要,造成大量问题处理迟滞,矛盾积压。金字塔式的垂直管理体制和冗长的手工传递链条,又造成了信息的失真和衰减,使得政府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缺乏主动应对的能力,甚至经常陷入被动处置之中,加深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降低了政府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

(六)管理方式落后且服务意识不强。

在传统城市管理工作中,管理空间划分过于笼统,专业城市管理部门要对全区域的城市管理负责,由于巡视和处置力量不足,只能采用定期或不定期巡视的游击式管理方式,很容易被小商小贩掌握规律,群众反映强烈的游商屡禁不止,黑车屡打不绝即由此原因造成。传统城市管理方式落后还体现在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在遇到重要会议、重要节日时,政府就要动员大量的居委会人员上街加强巡视,而平时却又因其它工作而无暇顾及,表现为一种“保节日不保平时、保大街不保小巷、保领导不保群众”的情况。落后的管理方式,也导致了服务意识的淡化,局限于就事论事,搞突击式、运动式的管理,使问题屡禁不止。

(七)缺乏有效的监督考评机制。

传统城市管理采用的是一种较原始、不科学、不定量的评价方法,主要表现为:

评价指标设计不严谨,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没有从区域、部门、岗位和各级责任主体等方面进行评价,缺乏群众参与的外部评价和系统内各部门的横向比较评价。监督评价机制的缺位,使一些城市管理部门和岗位成为难以受到监督的“权力边缘地带”。

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一)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从工业化到现代化的过程。城市管理在伴随着城市发展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规律和要求。

以北京市为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首都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恢复城市的正常运行,这一时期城市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保证主要市政设施的正常使用和水、电、气、热的正常供应等,城市管理主要依靠手工操作;进入城市工业化发展阶段后,为了解决市民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北京引进了农贸市场,鼓励农民到城区贩卖农副产品,城市管理除了延续上一时期的主要内容外,还要为农贸市场的发展创造条件,城市管理逐渐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转变;到了城市现代化发展阶段,由于立交桥、地下通道等过去没有的城市部件大量涌现,造成了维修、更换任务的成倍增加,同时由于城市建设任务加重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施工扰民、私搭乱建等现象都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工作也引入了自动化、信息化等手段。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生活环境的要求更加迫切,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正在从满足温饱向方便、安全和促进生活质量提高的方向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信息的获取量加大、民主意识的加强,群众对生活效率和环境的期望值以及对社会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诉求,比过去都有明显提高。

不断满足市民群众的各类迫切需求,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

(二)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具备了所需要的信息化条件基础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管理中出现了诸如精细管理、扁平化管理、闭环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这为城市管理理念的创新奠定了思想基础。精细化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城市管理效率提高,闭环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城市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对比传统的“行政命令”、“计划调度”、“独家经营”和以管理者为中心等传统的城市管理理念,由于信息技术的引入,不论是体制设计,还是流程再造等方面,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信息化城市管理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

信息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实质是对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一场革命,是现代城市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对城市管理理念的转变,对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城市管理流程的再造和对城市管理手段的更新。

(二)城市部件管理法。

城市部件是城市最微小的细胞单元,主要指城市市政管理的各项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桥梁、立杆、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及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门牌、广告牌匾等有形物体。精确掌握管理的每一个对象、内容、状态、位置、数量和属性,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根本要求。城市部件管理法就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城市管理内容具体化、数字化,实现城市部件精确定位、定量和高效管理。

(三)信息采集器—“城管通”。

(四)城市管理体制“双轴化”。

(五)城市管理流程再造。

在信息化条件下,传统的纷繁、无序的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可以转变为简洁、有序的信息化城市管理新流程,具体包括七个环节,即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结果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形成了闭合式的现代化城市管理运行机制。

新的管理流程克服了原有流程没有监督考评以及速度缓慢的弊端,实现了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传递,彻底解决了信息获取滞后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信息衰减。另外,市民群众反映城市管理问题也有了“直通车”。当群众发现问题后,可以直接找到城市管理监督员,将信息迅速发送到监督中心,再通过指挥中心派遣到专业部门,问题就能得到迅速解决,提高办事效率。

(六)构建监督评价体系。

信息化城市管理模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两个方面。外部评价是由公众、社会媒体和上级政府的评价构成。内部评价是指城市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的评价信息,它是为了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发挥其管理城市的应有功能而进行的。

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之间的一致性越强,则评价就越合理。通过科学设计评价指标和利用信息化系统自动生成的方式得出评价结果,彻底解决了传统评价方式中的人为因素,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62.钱健,谭伟贤。数字城市建设[m].

第三篇:论我国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

一、构建农业保险新模式的原因

(一)建设 社会 主义新 农村 和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世界上农业 自然 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受灾面积广,成灾比例高。2004年全国农作物洪涝受灾面积11590万亩,成灾面积6280万亩,受灾人口1.17亿人,直接 经济 损失600多亿元。广大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脆弱,急需提供风险保障。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农民收人水平和风险意识提高,保险有效需求明显增加。

(二)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停滞不前的局面亟待改善。近年来“三农” 问题 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探索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指示,对农业保险的 发展 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随着保险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人保等保险公司的海外上市,极大地限制了保险公司内部用商业性业务利润补贴农业保险亏损的做法,农业保险业务急剧萎缩,与当前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及保险业发展状况极不适应,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农业保险制度。

(三)农业保险政策性特点的要求。农业保险的特点是保险经营成本高,风险高,费率高,有些农险产品的保险费率甚至超过10%,远远高于其它险种费率水平,而农民支付保费的能力十分有限,保险覆盖面小,赔付率高,农业保险的这种准公共晶属性,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提供准公共产品,必然会出现供给不足,如果没有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很难承担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的重任,因此必须建立与农业保险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经营模式。

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

(一)构建我国农业保险新模式的基本思路。根据 目前 我国农业和农业保险政策性特点的要求,改变传统商业性农业保险经营形式,构建农业保险新模式的总体思路应是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农业保险不能等同于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其它险种,完全实行商业经营,也不可能完全依赖国家财政补贴或照抄照搬外国的任何。一种现成模式,应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各地特点的多种模式并存,具有 中国 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新模式。

(二)积极借鉴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根据世界各国发展农业保险的 历史、特点、操作方式和 法律 制度的不同,农业保险大致可以分为五种不同的模式。一是政府主导模式,如美国、加拿大模式;二是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如日本模式;三是政府垄断经营模式,如前苏联模式;四是民办互助模式,如西欧模式;五是国家重点选择性扶持模式,如亚洲发展中国家模式。在以上五种模式中,美国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美国的农业保险由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管理,负责对全国性农险险种的费率厘定,对经营农险的商业性保险公司进行指导和检查,提供管理费补贴,国家对农险给予免税和法律支持。2004年美国各家经营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共收入保费41.9亿美元,其中政府对农险的补贴为24.8亿美元。美国这种在政府支持下商业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模式,在许多国家得到推广和使用。

各国农业保险在政府支持下,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以此促进了农业保险的发展,但这种补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公平角度上说,受益的只有少部分人,如美国有300万农民,仅有约30多万人参加了政府支持的农业保险计划。政府不仅补贴保费,还要补贴管理费,业务规模越大,补贴费用越高。墨西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就因为政府补贴过高,而被迫停止。

(三)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借鉴国外农业保险的经验,总结 过去我国农业保险的经验教训,近期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各种不同形式的农业保险模式,一是设立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二是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三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设立由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四是设立农业相互制保险公司;五是引进国际上经营农险较为成功的外资公司,如法国安盟保险公司。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化、区域化、现代 化发展很不平衡,农业保险不可能完全照抄照搬国外农业保险做法,完全套用一种模式,但也不宜过于分散。如果完全由各地分散决策,自行选择农险模式,今后如何整合和统一,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制度变迁的成本,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在积极鼓励各地探索农业保险新模式的同时,应建立全国相对统一的农险经营模式,以下两种模式是比较好的选择。

1.政府主导由商业性保险公司办理政策性农业保险。该模式的特点是按照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作的原则,实行委托经营。国家对农业保险给予免税和补贴,由国家或各地政府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委托商业性保险公司管理,实行单独立账、单独核算。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现有资源,节约成本,易操作。如人保公司在20多年的发展中,在农业保险方面积累了技术、人才和许多有益的经验,保险机构遍布乡村,可以利用人保公司现有机构和人员,解决政府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前期基础性投入问题,提速农业保险发展进程。只要国家政策到位,人保公司是完全有能力办好农业保险的。

该模式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政府应对农业保险给予优惠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支持。一是对受委托保险公司经营的农险业务免征一切税收,并按照经营规模给予相应的管理费补贴;二是对投保农民给予保费补贴,解决农民保费支付能力低的问题,调动农民投保积极性,扩大承保覆盖面。其次,农业保险在承保理赔时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农险标的面广、分散,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熟悉农民情况,只有依靠县、乡、村政府的组织推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提供优质保险服务。

第四篇:论我国寿险营销模式的创新.

论我国寿险营销模式的创新

随着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寿险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营销模式已被打 破,新的模式正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如何选择适当的寿险营销模式已成为推动中国 寿险业营销策略步向个性化、多元化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和推动中国寿险业健康发展的重 要课题。

一、寿险营销模式的涵义

从营销学的观点出发,寿险营销就是指通过挖掘人们对保险商品的需求,设计和开发 满足投保人需求的保险商品,并且通过各种沟通手段使投保人接受这种商品,并从中得 到最大满足的过程。具体包括:保险市场的调查和预测,营销环境分析,投保人行为研 究,新险种的开发,费率的厘定,寿险营销渠道的选择,产品的推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 系列活动。

二、我国现有寿险营销模式与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现有的寿险营销模式

所谓“模式”按字面理解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具体到寿险营销模式应该是指较为成型的、大家都可运用的销售方式。论文百事通决定寿险营销 模式的因素很多,如法律因素,历史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及企业的产品、战略因素和渠 道的选择及其组织等,但我们认为,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渠道因素,因此本文将主要从 渠道方面探讨我国寿险营销模式。

在1992年美国友邦进入上海之前,我国的寿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营销,也没有个人寿 险的概念,业务以团险为主,销售方式主要是公司的业务员和行业代理,由于计划经济 体制的影响,这一时期寿险的销售还带有大量的行政命令手段,并至今还在产生影响。1992年友邦进入上海,将个人代理人这一行销方式引入国内,随着平安及中国人寿和太 保在全国推行个人代理人制度,这一销售方式发展迅猛,并成为国内寿险营销的主要渠 道。总体看,目前的寿险营销已经形成个人业务以个人代理人为主导,团险业务以业务 员直销和兼业代理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各公司没有明确的市场区隔目标,以圈地为主; 产品没有本质区别;营销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

现有寿险营销模式的形成有其客观基础,对推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寿险业的发展、普及保险意识等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在相当时期内现有营销模式还将继续占 居主导。但也应该看到现有营销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二)现有寿险营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渠道单一。个人代理与团险业务员在行业代理中占居绝对主导地位,而经纪、直销 等渠道所占份额微不足道,既限制了保险业的发展,又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2.以产品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现有销售模式下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产品,出现同一 客户拥有同一公司不同销售渠道的多张保单,同一公司多头服务的现象,不仅浪费企业 成本,而且影响保险企业在客户中的品牌形象,也不利于建立和培养长期忠诚客户群。不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模式还造成保险企业间的经营方式雷同,各保险企业间没有明确 的市场细分目标,产品大同小异,以同一产品应对各个层次的客户,体现不了个性化的 营销特征。

3.中介严重不发达、不规范。由于体制及观念的原因,中介特别是经纪人在我国一直 处于空白,近年虽然开始发展,但举步维艰。与国外相比,不仅数量少,而且由于成立 时间短,经验少、规模不大,专业人士缺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部分处于求生 存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垄断因素等原因,中介的发展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如兼业代 理的强制保险、乱收手续费,经纪人缺乏合理的佣金标准等,严重扰乱保险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发展。在现有营销方式下,保险公司地级市以下的分支机构主要行使展业职能,与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的职能重合,形成的是一种竞争,而不是合作关系。

4.个人代理人定位不明确。从法律定位讲,个人代理人与保险公司属委托代理关系而 不是劳动合同关系,但由于个人代理人的特殊性,保险公司对个人代理人的管理方面采 取了一些类似员工的管理形式,如培训和考勤等,有的公司为了留住特别优秀的个人代 理人,还采取了代为办理养老保险的措施。这使得社会上对个人代理人的定位产生误解,加大了保险企业对个人代理人的管理难度。

5.人海战术,经营粗放。由于个人代理人队伍的增长能迅速带来保费的增长,而目前 各保险公司都采取了跑马圈地的策略。令人担忧的是,在保费快速增长的压力下,个险 盲目增员的方式也开始波及到团险队伍的发展管理,对保险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产生极为 不利的影响。论文百事通

三、寿险营销模式创新的思路

(一)促进中介机构的发展

日前,中国保监会发出通知,从2003年10月1日起进一步放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经营区 域的限制,允许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公司在辖区内开展业务。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 仅是给保险公司松了绑,更催生了保险公司营销模式的某些变革。沿袭了10余年的以代 理人制为主的国内保险营销模式正悄然生变。

放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经营区域,使保险公司可以结合本公司实际,根据当地业务情 况,决定是采取设立分支机构,或通过保险中介机构,还是采取组合各种销售渠道的方 式开展业务,而不是仅仅靠层层设机构、铺摊子、上人员来开展业务,这有利于保险公 司,尤其是新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拓展业务,有利于保险公司将核心竞争力转到产品设 计和服务创新上来。进一步开放保险公司经营区域将有利于鼓励保险公司走集约化、效 益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利用保险中介机构开展业务,大大地减轻了保险公司在营销管理 方面的压力。显然保监会决心要改变目前保险中介弱小、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过多的局面,这个政策从客观上给了保险中介天赋良机,而对一些老牌公司的老网点有较大冲击。

(二)发展网络营销

与传统保险营销模式相比,保险网络营销具有如下明显的优势。

1.经营成本低。保险公司通过网络销售保单,可以省却目前花费在分支机构代理网点 及营销员上的费用。保险险种、公司评介等方面在信息电子化后可以节省印刷费、保管 费。通过降低保险总成本可以降低保险费率,更好地吸引客户。

2.信息量大,且具有互动性。网络就如同一位保险专家,不仅随时可以为客户提供所 需的资料,而且简洁、迅速、准确,大大地克服了传统营销方式的缺陷。客户有什么要 求和问题,可以在网上直接与保险公司联系。借助互联网,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系统,获得诸如公司背景、保险产品及费率的详细情况,顾客可以随意访问多家保险公司的系统,比较其产品的价格。从中选择最合适的险种。联机通讯固有的互动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保险双方的沟通。

3.节省营销时间,加速新产品的推出和销售。新产品设计出来后,几乎无需其他环节 就可以立即进网,供顾客选择。由于网络的存在,投保人也用不着等待销售代表回复电 话,可以自行查询信息,了解保险产品的情况。而且保险网络营销还具有24小时随时调 用的优势,减少了市场壁垒,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三)大力拓展其他营销渠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营销模式正试图重整游戏规则,如“媒体营销”、“电 话营销”、“方案营销”等全新的营销模式将被中国寿险界首次引入。

1.媒体营销。所谓媒体营销是指保险公司利用大众传媒等工具传递公司和产品信息的 一种营销方式。这种方式一改寿险业过去几乎不做广告的传统,通过高密集度的广告投 放吸引目标客户。

2.电话营销。这种方式将完全抛弃现在银行保险、个人代理和团险营销模式,而引用 “电话营销”手段。保险公司拥有庞大的电话营销队伍,营销人员将致电客户、介绍保 险并询问是否有投保意愿。

3.方案营销。传统的销售是以产品为导向。而方案则创造了一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 全新模式,即从卖产品到卖方案。客户需要买什么样的保险产品,什么的险种最适合你 的家庭,公司提供这样一个解决的方案给你。这就是所谓的“方案营销”。

虽然个人代理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位居寿险营销主流地位,但国际寿险界现有 的各种营销方式却将在中国陆续出现。多层次营销方式并存,借助科技手段营销模式创 新将成为寿险界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

[1]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汪祖杰.保险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论文百事通

第五篇: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选择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状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20世纪80年代保险业务全面恢复后,1982年起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地分公司开始试办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1986年以后新疆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现已改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在兵团范围内举办农业保险。此后,民政部的农村救灾保险、农村保险相互组织等纷纷出现,各地掀起了兴办农业保险的热潮。但因为当时实行的是国家财政兜底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在1982—1994年间农业保险的平均赔付率在95%左右,实际亏损2196,但各公司对农业保险成本和盈利考虑较少,所以还是根据各地需要开办了不少农业险种。随着199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市场化体制转轨的进程,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赔付与农民支付能力有限却希望获得高保障水平的矛盾以及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性质与保险公司的商业性经营的矛盾日益尖锐,致使农业保险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高潮跌入了如今的低谷。2002 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6.4亿元,占全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8.82%,仅为农业生产总值的0.04%,险种由最多时60多个下降到目前不足30 个。如今的中国农业保险是困境重重,急需根本性的改革。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遭遇困境

致使农业保险发展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在哪里?笔者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经营农业保险存在着特殊的技术障碍

1、保险责任的确定与保险费率的厘定都比较困难。首先,农业保险的风险单位与保险单位不一致,而且风险单位往往很大。不同的风险单位一般也不重合,常常会有多种农业风险同时或相继发生。而且各地区农业实践差异较大,这样无论单一风险保险还是一切险保险,其保险责任的确定都不容易。

其次,农业灾害损失在年际间差异大,纯费率要以长期平均损失率为基础,但有关农作物和畜禽生产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极不完整或难以搜集,这就给农业保险费率的精确厘定带来特殊困难。

2、定损理赔难度大。农业保险的标的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标的价格在不断变化。赔款应根据灾害发生时的价值计算,而这时农作物或畜牧产品往往还未成熟或还在生长中,要正确估测损失程度、预测其未来的产量和产品质量以及未来产品的市场价值都很困难。

3、道德风险防范难。农业保险的保险利益是一件难以事先确定的预期利益,其标的大都是活的生物,它们的生长,饲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管理照料的精心与否。因此农业灾害损失中的道德危险

因素难以分辨。据统计,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农业保险经营中的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占农业保险赔款的30%以上。

(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质与。商业保险的经营目的存在矛盾

一方面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和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较低,不足以支持一个商业化的农业保险市场;另一方面,农业保险的低收益甚至负收益的局面无法维持商业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供给。农业保险走商业化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这是全世界农业保险界经过多年实践普遍认可的理论,也是我国商业保险公司纷纷退出农业保险经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政府支持乏力

从国际上看,凡是农业保险搞得较好的国家,政府对农业保险都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如实行免税政策,对保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政府出面制定和实施农业保险计划等。而在我国,农业保险除免除营业税外。国家尚无配套政策对这项涉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政策性保险业务予以扶持。

(四)农业保险发展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

我国的《保险法》实质是一部商业保险法,而农业保险中的一大部分是政策性保险。商业保俭与政策性保险的经营目标大相径庭,用现行的《保险法》指导农业保险会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应该颁布专业的农业保险法。

三、我国农业保险的地区改革

在20多年的农业保险的实践中,我国保险公司为寻求符合农业保险特殊性的、能使农业保险摆脱亏损困境的组织经营形式和制度,先后进行了多种尝试。政府部门也在一定范围内参与了政策性经营。这些经营尝试主要有商业保险公司的准商业性经营、地方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共保、地方政府或其部门的政策性经营、农村保险相互会社的非营利性经营等几种模式,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比较值得借鉴和研究的是上海和新疆两地的农业保险改革试验。

(一)人保上海分公司与上海市农委合作经营的农业保险

1991年,上海市政府成立了单独机构“上海农业风险基金委员会”(现改名为“上海市推进农业保险委员会”),政府组织推动人保公司办理,并从 1992年起就采取“以险养险”的方法,将农业建房险列入农业险

范围。农业保险实行单独立账,独立核算,并实行区域性统保。财政部门对纳入农业保险经营范围的险种(农作物、饲养的动物和农民建住房等险)免征一切税。2003年,上海还将农业险补贴列入公共财政体系,市、区两级财政每年补贴达1000万元,约占了上海农业险、农村建房险总保费的25%.13年来,上海的农业保险在“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这一模式推动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2002 年。水稻承保面积达到了种植面积的84%,生猪承保比重达到了50%,有效地分散了农业生产风险。

(二)新疆的商业保险公司内部“分块”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

1991年,人保新疆分公司创造了单独立账、单独核算,结余留在当地保险公司作为当地农业保险基金的经营办法,并且依靠县、乡政府实行以县为单位的统保,财政给予部分免税的优惠。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点则是初始资本金由财政拨款,全部农业保险业务享受免税待遇,对兵团种植的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牲畜和农业机械实行强制保险,其他农场上的保险标的允许自愿投保,并且实行公司与农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办法。结果是新疆农业保险业务保费规模连续多年超过1亿元,尤其是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功不可没,对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比较可行的路子。

四、国外农业保险成功经验

(一)美国模式

美国20世纪30年代开办农业保险,其模式经历了由私营公司试办到政府主办,再到政府退出由商业保险公司为主的曲折阶段。目前,美国农业保险管理机构是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与风险管理局;属于两块牌子,一套人事,主要负责全国性险种参数制订、费率厘定、业务指导和检查、开发维护软件等,并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经营管理费赔与再保险。政府还给予免税和法律支持。目前美国200万农户中有131万农户投保了农作物保险,占总农户数的65%.2000年,全美农作物保险服务中心的成员公司的农作物保险年保费收入达30亿美元,为发达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据报道,2004年欧盟已作出决定,将根据美国的模式重建农业保险制度。

(二)日本模式

日本模式的特点有三。一是政策性强,国家通过立法对主要的关系国计民生和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实行法定保险,其他则实行自愿保险;二是经营农业保险的组织是民间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保险合作机构——市、田丁、村农业共济组合与都、道、府、县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三是中央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技术监督指导和提供再保险以及一些决定项目的保费补贴和管理费补贴。

五、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道路

笔者认为,结合国内外农业保险长期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国情,以下两种模式也许是比较好的选择。

(一)政府主办并组织经营的模式

形式上可采取设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农业保险公司或由中央政府统一组建政策性的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农业救灾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保险和再保险机制,使农业风险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最大程度的分散。具体实践中可根据各地情况的差异将农业保险的决策和经营主体下放到省、市。自治区。由各地农业保险公司独立经营,自主决策。

(二)政府诱导型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政府诱导型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是指政府从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中退出。让位于私人保险,同时改变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直接补贴的形式和手段,以建立对私人保险诱导机制为主,最终引导农业保险走上市场化发展模式为目标。政府的退出将给私人保险留下发展的空间,政府科学合理地引导和诱导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私人保险机构克服市场化经营的障碍。具体措施上可通过建立农业巨灾损失基金、创新经营管理技术、开放农业保险市场、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等来实现。

保监会在2003年11月完成了一份《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的初步方案,提出农业保险制度的总体设计是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立体经营的农业制度框架,充分发挥国家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以适应我国农业保险的需要,满足广大农民参与保险的需求。可以预见,随着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介入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诸多政策措施的出台,加上保险业同仁的真抓实干、共同努力,保险保障必然惠及广大农民,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得到极大促进,从而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下载论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特征、模式与功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特征、模式与功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子商务的简历与特征及功能

    简介 定义 首先将电子商务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电子商务。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狭义电子商务定义为,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无论是广义......

    论我国保险营销渠道运营模式创新策略

    * 论我国保险营销渠道运营模式创新策略* 对一个企业来说,营销渠道运营模式策略最能体现其营销战略思维,营销渠道运营模式的选择其实就是市场覆盖与占领模式的选择,是市场营销决......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矿品。 2、......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了解北方地区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 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库尔勒市第八中 说课大赛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程世朋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北方地区---自然特......

    河北农业创新体系发展的动力与模式

    河北农业创新体系发展的动力与模式研究 项目内容摘要 本研究在对河北省农业组织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农业创新体系应包含农业组织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两方......

    农业投资模式与方向

    农业投资模式与方向培育龙头企业 坚持农户主体地位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推动龙头企业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