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台北人》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浅析《台北人》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文学1052蔡汝丹200512101201
摘要:“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台北人》一书开篇,白先勇先生就引录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逝境迁,今夕相异,怆然之感犹生。
由十四篇短篇小说构成的《台北人》,各篇写作技巧不同,篇幅长短也相异,每篇都能独立为一流的短篇小说。十四篇小说串联成一体,小说幅面变广,把社会的“众生相”呈现在读者面前。细读《台北人》,您会发现书中溢满了一种时逝境迁的感慨。书中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多位台北人的生活状况。在《台北人》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成立以后的种种历史印记:辛亥革命(《梁父吟》),五四运动(《冬夜》),北伐(《岁除》、《梁父吟》),抗日(《岁除》、《秋思》),国共内战(《一把青》)。夏志清先生曾在《白先勇论》一文中说道:“《台北人》甚至可以说是部民国史,因为《梁父吟》中的主角在辛亥革命时就有一度显赫的历史。”《台北人》通过对比手法,在读者面前重现了那段历史给人们带来的种种难以磨灭的印记,伴随着这一历史的,是人们那时逝境迁的感慨。
关键词:时逝境迁对比民国史
《台北人》的主人公生活在台北、但大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台北人。他们出生在中国大陆,国共战争国民党战败之后,正值青年或壮年时期的他们跟随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这一小岛上,他们都有一段难忘的“过去”,这一充满美好回忆的“过去”直接影响着他们现在的生活。书中通过对比的手法把他们这一“时逝境迁、今夕相异”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民国时期的那一段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书中第一篇《永远的尹雪艳》中的主人公尹雪艳所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谁又能保得住一辈子享荣华,受富贵呢?”
一、自身对比看境迁
那一段战乱,改写了很多人的人生。很多人走上了偏离他们原本生活轨道的另一条道路。随着时间的流逝,过去,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那么的遥远,如今他们只能从那回忆中去寻找往日的快乐。
《岁除》一篇的主人公赖鸣升民国二十七年在成都当骑兵连长,那时的他年轻、俊俏,魅力十足,连他们的营长姨太太都主动投怀送抱;正值壮年的他还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台儿庄战役,经历了死里逃生的险况。如今的他只是荣民医院厨房里的买办,满身载满战争的伤痕,“胸膛右边赫然印着一个碗口大,殷红发亮 1的圆疤,整个乳房被剜掉了,塌下去成了一个坑塘”。岁月也在他身上刻满痕迹,他寸把长的短发“已经花到了顶盖”,“黝黑的皮面上,密密麻麻,尽是苍斑,笑起来时,一脸的皱纹水波似的一圈压着一圈”。为了娶了一位寡妇做妻子,他把自己原打算用来搞点小本生意的三万多块退役金全部奉送了出去,但是新妇过门三天就“逃得鬼影子不见半个”,并把他的东西拐得精光,连一床破棉被也不放过。战争与时间,把他带离到另一个生活的轨道。过去的意气风发,如今仿如隔世。
王雄(《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也是典型受战争所累的“台北人”。他本在湖南乡下种田,母亲从隔壁村庄给他买来一个十岁的小妹子做老婆。他十八岁时,有一天挑谷子上城卖,一出村子就被人截去打日军,国共内战国民党战败以后,正在国民党军队内服兵役的王雄随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从此,他便与他的老母亲以及他的小未婚妻两地分离。他无法寻到当年的小妹子,于是他把他对小妹子的全部爱转移在与小妹子相似的他雇主的女儿丽儿身上,他成了小丽儿最好的玩伴。丽儿喜欢杜鹃花,王雄便在园子里亲手栽种了成百株杜鹃花,并认真打理;丽儿喜欢骑马,他愿意当马给丽儿骑;因为要接送丽儿上学,他经常把他那辆三轮车“擦得亮亮的,而且在车头上插满了一些五颜六色的绒球儿,花纸铰的凤凰儿,小风车轮子,装饰得像凤辇宫车一般”,而且每次出去接送丽儿时,他“总把自己收拾得头干脸净的,即使是大热天,也穿戴得体体面面”。当丽儿逐渐长大,接受俗世的价值观念,她慢慢地脱离王雄。她因王雄只是一个仆佣而变得看不起他,练习英文时指着王雄说“You are a dog”;又因他长相丑陋(“像一头大猩猩”),怕被人笑话而拒绝王雄的保护。丽儿的远去使王雄变得格外沉默,他追求“灵”的美好希望已经落空,最后,他在强奸了女佣喜妹后投海自杀。他总还希望,那一片海能带他回到他的故乡„„
时间的流逝,也使每一个人美好的过去一去不复返。吴经理(《永远的尹雪艳》)以前在上海当过银行的总经理,是百乐门的座上常客,意气风发;去到台北后,他却赋闲在家,在一家铁工厂挂个顾问的名义。时间也在他身上烙下痕迹,如今的他“头发全白了,而且患着严重的风湿,走起路来十分蹒跚,眼睛又害沙眼,眼毛倒插,常年淌着眼泪,眼圈已经开始溃烂,露出粉红的肉来”。金大班(《金大班》)年轻时貌美如花,众多男子为之着迷倾囊,但是女人终就敌不过岁月,她为了嫁作商人妇,拉面皮、扯眉毛,脸上没剩下一块肉没受过罪,每次和陈老头儿出去时“披枷带锁,上法场似的,勒肚子束腰,假屁股假奶,大七月里,绑得那一身的家私”。朴公(《梁父吟》)昔日是一位勇猛的将军,如今和人下棋时竟然“朦然睡去”;华夫人(《秋思》)如今每次梳头都会发现白发;教主(《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以前是红遍半边天的巨星,现在却是犯风化案的罪犯„„
时逝境迁,每一个人都敌不过时间。
二、身份相异处境似
无论您昔日身份地位有多高,金银财富有多少,在岁月面前,您还是要低头。无论您是军官还是士兵,无论您是贵妇还是歌女,在时间面前,每个人都一样。人会变老,境会变迁。时逝境迁,每一个人都阻止不了。
《冬夜》中的余钦磊和吴柱国教授,年轻时都是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他们领头打驻日公使,叠罗汉爬进卖国求荣的政府官员曹汝霖家里去。余教授是第一个爬进去的学生,把鞋子都挤掉了,“打着一双赤足,满院子乱跑,一边放火”;吴教授扛大旗领队游行,跟警察打架,把眼镜也打掉了。如今的他们,却不得不向生活低头。吴教授为了应付美国大学,为了保住饭碗,为了升级,隔两年挤出一本著作;余教授 一直想方设法出国以改变现在生活的窘况„„
默片时代,教主(《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是红遍半边天的巨星,他俊俏硬朗。但是,有声片子一出来,他便没落了,因为他是南方人,不会说国语。如今的他“一头花白的头发,蓬得一绺一绺的,在风里直打颤”,皱纹“好像是用一把尖刀使狠劲划出来的,三条,端端正正,深得发了黑,横在他那宽耸的额上”,“他的背项已经佝垂了,一径裹着他那件人字呢灰旧的秋褛,走起来,飘飘曳曳,透着无限衰飒的意味”,那双眼睛“如同古墓里的长明灯一般,一径焚着那不肯消灭的火焰”。他倾家荡产,捧红姜青,但姜青却为情自焚。他精神崩溃,在街上追缠一个长相标致的男学生,问他要不要当明星,把男学生搂到怀里,嘴里又是《洛阳桥》又是《白马公子》的咕哝着。最后被警察以风化罪逮捕入狱。今夕之处境令读者感慨不已。
昔日风光不再,时逝境迁,怅然之感怎能不生?贵妇(《秋思》的华夫人)也敌不过时间,白发无可掩饰;红歌女(《金大班》的金大班)终要为嫁做人妇而费尽心思;勇猛的将军(《国葬》的李浩然将军)纵然不肯服老(七十多岁还是要去爬山打猎)也要认老(去打野猪,爬山滑了一跤,摔断了腿)„„
三、身份相似境况异
面对变迁的现实,人们或者选择坦然面对,或者选择黯然放弃。选择的不同,决定着您人生的相异。
师娘(《一把青》)与朱青(《一把青》)都是空军太太,两个人都经历了丧夫之痛,但两人十几年后相遇时的生活状况完全相异。师娘虽然也让岁月“洒了一头霜”,但本质上,性格上却前后一致,她自始是一位好心肠而且富有人情味、同情心的平凡女人。她早就认清了空军太太必担的风险,并且学会打麻将、织毛衣等方式来“自卫”,她能够不受大伤地接受命运的打击。朱青的丈夫郭轸在国共内战中身亡后,朱青从纯洁朴素变得矫作世俗、麻木不仁。过去的朱青到师娘
家做客时“穿着一身半新旧直统子的蓝布长衫,襟上掖了一块白绸子手绢儿。头发也没有烫,抿得整整齐齐的垂在耳后。脚上穿了一双带绊的黑皮鞋,一双白色的短统袜子倒是干干净净的”;现在的朱青“衣着分外妖娆”,“穿了一身透明紫纱洒金片的旗袍„„一扭,全身的金锁片便闪闪发光起来”,她的头发“蓬得像只大鸟窝似的”,脚上“一双高跟鞋足有三寸高”。过去的朱青是“一个十八九岁颇为单瘦的黄花闺女”,她的眉眼间“蕴着一脉令人见之忘俗的水秀”,现在的朱青腰身“变得异常丰圆起来,皮色也细致多了,脸上画得十分入时,本来生就一双水盈盈的眼睛„„露着许多风情似的”。过去的朱青在感情中度日,敏感多愁,当她获知丈夫郭轸在徐州出事的消息时,她“抱了郭轸一套制服,往村外跑去,一边跑一边嚎哭,口口声声要去找郭轸。有人拦她,他便乱踢乱打,刚跑出村口,便一头撞在一根铁电线杆上,额头上碰了一个大洞”。师娘给她灌姜汤时,“她的一张脸像是划破了的鱼皮肚,一块白,一块红,血汗斑斑。她的眼睛睁得老大,目光却是散涣的。她没有哭泣,可是两片发青的嘴唇却一直开合着,喉头不断发出一阵阵尖细的声音,好像一只瞎耗子被人踩得发出吱吱的惨叫来一般”。之后她在床上病了许久,若非好心的师娘细心照顾,恐怕她也无法活在人间的了;现在的朱青麻木不仁,游戏人间,耽溺于声色之乐,情人小顾刚失事身亡,她却能照着日常习惯卷头发、涂蔻丹,还有心情炖糖醋蹄子,炒麻婆豆腐,并平淡无奇、像叙述一件日常琐事向师娘提了一下小顾身亡之事。
同是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海龟派,《思旧赋》中的少爷适应不了国外的生活与价值观,变成了痴呆;《梁父吟》中的孟家骥却能完全适应国外的生活,并连中国人的人情礼俗都忘掉了。他们身份相似,但是境况完全相异,归根究底,是因为抉择的不同。
在《台北人》一书中,白先勇先生通过出神入化的对比手法,通过人物自身、身份相异的人及身份相似的人的处境的比较,展现了那一段忧患重重的时代的历史。时逝境迁,那一种感慨值得每一个人用心体会。
参考书目:白先勇《台北人》,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第二篇:对比手法的运用(用《匆匆》教学)
1101020228吴丽
对比手法的运用 —————用《匆匆》教学
导入语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匆匆》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学习。我们已经对里面的生字词和课文的大致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朱自清先生用生动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珍惜时间,这节课我们将来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去领略散文的语言艺术。
一、回味课文
听录音,回味上节课讲的内容。
二、具体讲解对比的运用和作用。
首先大家再读一下第一自然段,感觉一下作者是怎样写出时间的匆匆呢?【ppt】: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们今天讲对比手法的运用。首先大家看一下什么叫对比手法(ppt: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看到了吗,首先他的前提是什么?生答:“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对,前提首先要把双方来进行比较对不对?生答对。那么 这个双方有什么特点呢?生答“具有明显差异,和矛盾”嗯,十分不错,那我们再来具体分析这个句子首先对立的双方有哪些?生答燕子,柳树,桃花。另一面呢,生答:我们的日子。好的,那么他们对立的东西是什么呢?生:燕子,柳树,桃花都可再生,二我们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ppt桃花,燕子,杨柳【可再回】——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样的对比有什么作用呢,课文明明想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复返,那为什么前面却说这么多其他的东西呢?如果我们把它去掉,你们觉得怎么样,你更喜欢哪一句?(ppt: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时间匆匆,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参考答案:
1、第一句用燕子,柳树,桃花可再来,和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更加突出了时间的珍贵,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2、我觉得第二句好,因为他直接就告诉我们时间很重要。
3、用对比手法好,更加突出了日子的特点,而且使文章也读起来更美。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以前学的课文里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吧。(ppt: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2、鲸是特别大的动物。)从这个句子中你可以看到对比的作用呢?
嗯,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老师总结了两点对比的作用(ppt:
1、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
2、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趁热打铁,加强训练。
刚刚我们已经了解了对比手法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试试运用一下,练一练吧 【训练设计一】:运用对比的手法来造一个简单的句子,要求突出对比双方的特征。老师给出例子。
【Ppt】: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晴天能使人心情开朗,阴天能使人心情压抑。
【训练设计二】:我们刚才都知道要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用对比,而且对比也有两种方法,相反的方面和相同的方面。下面就请同学们选取一种来用对比来写一下吧。记住,要突出你要描写的特点。(Ppt:用相反和相同两种方法来写一个人的特征。Eg:这个人真高,比姚明还高。(相同的方面)这个人真高,在有些人眼里,他就是珠穆朗玛峰。(相反的方面)【作业】: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冬天和夏天的不同,选取一种特征。如温度,景色。
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那就是对比,要想突出一个事物的特征,就用对比试试看,希望大家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篇:对比的写作手法
蚂蚁与蚱蜢
我小的时候,大人总是让我背诵拉封丹写的一些寓言,每一篇寓言的寓意他们都仔细地给我讲解。在我背过的寓言中有一篇叫做《蚂蚁与蚱蜢》。这篇故事的写作目的是让青年人懂得,在我们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勤勉总是得到奖赏,而游手好闲才受到惩罚——这诚然是个有益的教训。这篇绝妙的寓言(我很抱歉,我现在要讲的,客气一点说,是尽人皆知的,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讲的是蚂蚁在夏季终日繁忙为冬天储备食物,而蚱蜢却坐在草叶上,朝着太阳悠然歌唱。冬天来到了,蚂蚁舒舒服服,囤流仓满,而蚱蜢却没吃没喝,腹内空空。它来到蚂蚁身边,乞讨一点食物。蚂蚁给予的回答就是那句经典性的话:
“你夏天干什么去了?”
“实在抱歉,我唱歌了。我白天晚上都唱过去了。”
“你唱歌啦,好哇,那么你去跳舞吧。”这样的教训,我从来不大信服。倒不是因为我性格偏颇,而是因为童年时代逻辑推理能力很差,是非观念模糊。我同情蚱蜢,有一段时间,只要见到蚂蚁就把它一脚踩死。我这种任性的举动目的在于表示我对谨小慎微和人情常理的不满。后来我发现这种举动倒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有一天我见到乔治·拉姆齐独自一人在饭馆吃饭。这时我不禁又想起那篇寓言来。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个人像乔治那样满面愁容、闷闷不乐呢。他的眼睛直呆呆地望着远处,仿佛全世界的重担都落在他一人肩上。我真为他难过。我立刻猜到又是他那倒霉的弟弟给他找麻烦了。我走到他面前,伸出手。
“你好!”我说。
“有点不痛快。”他回答说。
“又是汤姆闹的?”
他叹了口气说:
“对了,又是他。”
“你怎么还不跟他一刀两断?你为他费尽了心机,现在你该知道他已经没救了。”
我想家家有一部难念的经。二十年来汤姆正是他们家的这部经。他刚开始步人生活时还满不错的——做了买卖,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拉姆齐一家名望很高,人们满以为汤姆·拉姆齐会做出一番有益而体面的事业。可是,一天汤姆突如其来宣布他不喜欢工作,也不适于结婚。他愿意独自一人逍遥自在。他不听任何人的规劝,离开了自己的妻子,离开了办公室。他有一点钱,就在欧洲各国的首都度过了两年愉快的生活。他的所作所为不断传到亲戚的耳中,他们都大为震惊。汤姆当然玩得很高兴。可是大家不禁摇摇头说,看他把钱花光了怎么办。答案很快就揭晓了——借债。他很有魔力,而且什么都不在乎。我从来没有见过有谁比他更容易借到钱。他从朋友那里得到源源不断的收入,并且很容易交到朋友。他常说花钱买柴米油盐没什么意思,要想花钱找痛快那就得购买奢侈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依靠哥哥乔治。在他哥哥身上,他用不着施展什么手段。乔治很正经,不吃他花言巧语那一套。乔治是个正人君子。有一两次他轻信了汤姆要改邪归正的诺言,给了他一大笔钱,希望他能悔过自新。汤姆用这些钱买了一辆汽车和一些非常精致的珠宝。后来实际情况叫乔治看出,他弟弟再也不会回到正路上来,他就同他一刀两断了。没想到从此以后汤姆居然恬不知耻地讹诈起他的哥哥来。一位有身分地位的律师发现自己的弟弟在自己常去的饭店里站在酒吧柜台后面给客人配鸡,尾酒,或者在自己的俱乐部外面坐在出租汽车司机位置上等候顾客,总觉得十分不光彩,汤姆说在酒吧间里伺候人或开出租汽车完全是高尚的职业,但是如果乔治肯借给他几百英镑,为了全家的名誉,他也未尝不可以放弃这种职业。乔治只好照借无误。
一次,汤姆险些进了监狱。乔治心里非常不安。他去了解这件丑事的详情。汤姆确实做得太过分了一些。他狂妄、轻率、自私,但这是他第一次干不正当的事情。要是他被检举,肯定会被判刑的。然而怎能让自己惟一的弟弟坐牢呢?受汤姆诈骗的人名叫克朗肖,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他一定要把此事提交法庭。他说汤姆是个恶棍,应该受到惩罚。乔治费了很大事,破费了五百英镑才算把事情平息下来。谁料汤姆和克朗肖一道把支票兑现,立即同去赌城蒙特卡罗痛痛快快玩了一个月。事后乔治听说这件事,气得要死。我从来没见过他生过这样大的气。
二十年来,汤姆赛马赌博,参加舞会,同漂亮的女人鬼混,在最豪华的饭馆吃吃喝喝。他总是穿戴华丽,风度翩翩。他已经四十六岁了,但人们总以为他最多不过三十五岁。他为人极有风趣’。虽然谁都知道他的人品并不好,可是同他交往却是一种乐趣。他兴致勃勃,精神饱满,魔力惊人。为了生存的需要,他定期向我借钱,我从来不惜做出贡献。每次我借钱给他五十英镑,总感到我是欠了他的人情。汤姆·拉姆齐认识所有的人,所有的人也都认识汤姆·拉姆齐。谁也不赞成他,但又都禁不住喜欢他。
可怜的乔治比他这位游手好闲的弟弟仅大一岁,看样子却像个六十岁的老头子。二十五年来,他每年的假期从来不超过两个星期。他每天早晨九点半就来到办公室,下午六点以前从不离开。他正直、勤奋、品格端正。他有个好妻子,他对她很忠实,连思想上也从来没有过非分的念头。他有四个女儿。对她们他可称得上是最好的父亲。他下决心积蓄三分之一的收入,计划五十五岁退休,搬到乡村小住宅去。在那里他打算栽种花草,打一打高尔夫球。他的一生白璧无瑕。他很高兴自己上了年纪,因为汤姆同样也上了年纪。他搓着手说:“汤姆年轻漂亮的时候,一切都好办。可是他比我只小一岁。再过四年他就五十岁了。到那时候他日子就不好过啦。而我到五十岁时就存下三万英镑了。二十五年来,我总说汤姆最后非要倒霉不可。我们倒要看看他到时怎么办。我们要看看到底是勤劳还是懒惰能得到善报。”
可怜的乔治,我同情他。现在我坐在他身旁,很想知道汤姆干了什么败坏名声的事情。乔治显然受到很大震惊。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他问我。
我估计也许发生了最糟糕的事情。说不定汤姆最终还是落到了警察手中。乔治几乎连话也不会说了。
“你不会否认我一生是勤劳、正派、可敬、正直的吧?我一辈子勤勉节俭,期望退休后从储蓄的一点金边股票中得到微薄收入。我始终在上帝为我安排的生活环境中履行自己的职责。”
“确实。”
“你也不能否认汤姆是个懒惰、平庸、放荡无耻的家伙吧?如果还有一点正义存在,他就该进贫民收容所。”
“的确。”
乔治的脸涨得通红。
“几个星期前,他同一个年龄够得上做他母亲的女人订了婚。现在这个女人死了,把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了汤姆。——五十万英镑,一艘快艇,一所房子在伦敦,另外一所在乡下。”
乔治·拉姆齐握紧拳头敲打着桌子。
“真不公平,我跟你说,真不公平,他妈的,真不公平。”
我看了看乔治愤怒的面孔,忍不住放声大笑。我坐在椅子里摇来摇去,几乎跌在地板上。乔治永远也没有宽恕我。可是汤姆却经常请我到他坐落在“五月市”的豪华住宅去享用 美餐。如果他偶尔找我借上几个钱,那仅是出于习惯势力,最多也不过二十先令。
蟹爪兰和仙人掌
窗台上,一盆蟹爪兰开花了。
几十朵红色的花,翘着花瓣吐着金蕊,垂挂在翠绿的顶端,看上去就像一柄小花伞。它时常获得主人的夸奖:“看。咱们的蟹爪兰开得多迷人,多漂亮!”
蟹爪兰听到夸奖,得意洋洋。当它看见支撑着自己的是一株仙人掌时,立刻变得十分沮丧。
“多丑陋的仙人掌啊!”它说,“平平扁扁的,就像个鞋底子!表皮也老化了,变黄了。还长了一身黑色的刺。主人为什么把我嫁接在仙人掌的身上呢?这可真像人们常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仙人掌听到了蟹爪兰的埋怨,便说:“美丽的蟹爪兰啊。自从主人把你嫁接到我身上,我就时时刻刻向你输送水分和养料,你才能生长开花——这如同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汁啊!难道婴儿长大了,就可以忘记母亲的恩惠吗?”
“可是,”蟹爪兰嚷着,说,“你也太丑了!丑得我都替你害羞……” 仙人掌说:请看看你身边的仙人掌,它丑吗?
“窗台上,放着另一盆仙人掌,它没有嫁接蟹爪兰,自己享用着从土壤里吸收的养料和水分,因此,茎片肥厚、碧绿,还绽开着一朵朵花儿,那花儿根部是粉红色的,面上渐渐变成金黄色,犹如绚丽的朝霞。“啊!”蟹爪兰又惊奇又羡慕,“原来仙人掌也能开出这么美丽的花儿!”
仙人掌说:“可我因为养有着你、支撑着你,永远不会开花了。但我心甘情愿——哪个做母亲的不愿把自己的美丽。全部献给孩子呢?”
《史记》: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
项羽:有朝一日,必当取而代之!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
青山有幸埋忠骨 正邪自古同冰炭 白铁无辜铸佞臣 毁誉于今判伪真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便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句一:写遍身罗绮者,意在 与自己身为养蚕人的粗布做对比,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生活,与有钱人的不劳而获,奢侈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实际是社会贫富悬殊的揭露!
第四篇:对比写作手法训练[推荐]
对比写作手法”题型训练
阳光的疤痕
①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阳光。这阳光是那么真切,离开乡村多年,只要一想起,背上仍残留着一种阳光暴晒留下的辣痛。夏历六七月间是收割稻子的时候,天气特别炎热。天未亮,蝉就在房前屋后喊起热来,不到上午九点,树叶就耷拉下来,叶子皱巴巴的,像被什么揉皱了,如果树会出声,大概会毫不顾忌地喊出痛来。土埕上的石凳已经被太阳捂得发烫,树荫下狗伸出舌头淌汗,湿湿的,仿佛苍苔上拧出的那种。
②从5点多起床干到这时,我早就腰酸腿软,晒了几个钟头的太阳,我的背部仿佛被什么动物的利爪挠过一般,热辣辣地疼。回家吃早饭,我扒拉几口就再也吃不下,只一杯接一杯地灌冷开水,直到肚子发胀,还觉得口干舌燥。我想对父亲讲让自己歇一会儿,但看着他黝黑脸上如小泉潺潺的汗水,我把冒出来的话连同唾沫都咽进肚里,提着镰刀跟在父亲的背后又上田去了。
③九点的阳光将父亲的身影拉得很长,我与父亲的距离只有两三步路,有好几次,我的影子与父亲并肩而行了。但当我回过头,发现父亲的身影黑黝黝的,仿佛一个看不见底的深井,有好几次我的步伐动摇了,我想:也许我再向前几步,我就会重复父亲的命运,踩在父亲的影子上。说实在的,我当时感觉一种深陷的、无法摆脱的恐慌和悲哀。
④父亲没有回头,也许他的眼中只有那波浪起伏的稻谷。他背上的汗水和那个少年的我的脸上的汗水淋漓的流在我多年之后的记忆中。
⑤刚才还是明晃晃的太阳,此时变成一个大得可怕的白炽灯,我再也不敢抬头与之对视。走进稻田,刚弯腰,炎热的阳光早已透过沾在背上的衣服扎进肌肤。起初尖细如麦芒,后来如荆棘上的尖刺,临近中午,阳光如一些细小的针尖,密密麻麻地扎进每一寸呈给太阳的肌肤。背部的温度由热、炎热到灼热渐次升高,直到觉得自己快要燃烧一般。汗水淋漓地流出,后来就没有了,被太阳“蒸”干了,抬头看父亲的背影,背上的衣服泛出一层淡淡的盐渍。多年以后,远离乡村阳光的我很煽情地把自己弯腰俯向庄稼的身影比做一柄“新镰”,把炎热的阳光比做铸炼钢铁的熔炉,把汗水比做淬火的水。其实自从我开始写矫情的诗歌始,乡土和阳光早已变成我手上的一捧展览品。远离乡村的我,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就炫耀自己经历过的痛苦。我们的乡村当时长的最多的是苦楝树,诗歌在庄稼中是完全没有生长空间的。土生土长的农人。土生土长的庄稼。但没有土生土长的诗歌。
⑥我的腰弯得更低了,这样做的目的,只为减少太阳照射身上的面积,至于这样做会更累的感觉早已麻木了。酸软的手臂和腰肢变得僵硬,特别是臂部的肌肉有点肿胀起来的感觉。但我不敢停下来,怕一停下动作,自己就会被炎热的太阳“压倒”。热原来也有“重量”,久处炎热阳光下的人才会真切体会到。
⑦嘴里已经没有一点唾沫,舌头像板硬的石板,我无力将它推动。⑧水分被蒸发干了,只剩下干涸的眼神,望向远处密密麻麻的庄稼。⑨我的手机械地动着。
⑩没有一丝风,听得到空气在谷穗上热烘烘地作响„„
⑾多年以后,我重读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总有异样的体会。农人爱惜米粒,那是爱惜自己的生命。⑿那一天夜里,我从噩梦中惊醒,背部仿佛失火一般,又热又痛,只好趴在床上,任冷汗从额上、背上淋漓流出。也许是我睡梦中的呻吟声吵醒了母亲,她来到我房间,看情形一下子就明白了,去厨房拿回一点花生油,用手细细地抹在我通红的背上。
⒀几天后,背部结出一大块黑色的疤痕。父亲知道这件事,淡淡地说,这小子,娇嫩了些。我看着父亲黝黑如铁的肤色,觉得有些羞愧,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如父亲一样变成一块铁,再毒的阳光就不会再伤害到我了。
⒁这段少年时的经历,我记忆甚深。阳光在我身上、心上打下的烙印,会深刻地影响我的一生。阳光制造的疤痕好了,留下的不是伤痛。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黝黑()②潺潺()③盐渍()④干涸()....
2“天未亮,蝉就在房前屋后喊起热来,不到上午九点,树叶就耷拉下来,叶子皱巴巴的,像被什么揉皱了,如果树会出声,大概会毫不顾忌地喊出痛来。土埕上的石凳已经被太阳捂得发烫,树荫下狗伸出舌头淌汗,湿湿的,仿佛苍苔上拧出的那种。”此段文字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3在耕种中,文中作者多处使用了哪种写作手法?,他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4分)
4怎样理解“我想:也许我再向前几步,我就会重复父亲的命运,踩在父亲的影子上。说实在的,我当时感觉一种深陷的、无法摆脱的恐慌和悲哀。”一段的含义。(4分)
5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炎热的阳光早已透过沾在背上的衣服扎进肌肤。起初尖细如麦芒,后来如荆棘上的尖刺,临近中午,阳光如一些细小的针尖,密密麻麻地扎进每一寸呈给太阳的肌肤。背部的温度由热、炎热到灼热渐次升高,直到觉得自己快要燃烧一般。”(4分)
6“我看着父亲黝黑如铁的肤色,觉得有些羞愧,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如父亲一样变成一块铁,再毒的阳光就不会再伤害到我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7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读全文,说说“阳光的疤痕”对“我”有着怎样的深刻影响。(4分)
答案:1 yǒu chán zì hé
2围绕“景物描写。选取夏日典型的景物细致描写,烘托出早晨阳光的威力,为后文写我与父亲在烈日下劳作进行环境渲染。”回答,意思对即可。3对比。围绕“通过对比,突出了父亲吃苦耐劳坚强的品质,也表现了我在经受锻炼前脆弱,怕吃苦的一面。”回答,意思对即可。4围绕“作者当时并不适应这种地地道道的农民的生活方式,不愿追随父亲的脚步,去做一个每天在土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他想摆脱这种艰辛的生活,唯恐自己的命运会和父亲一样。因此感到恐慌和悲哀。”回答,意思对即可。5围绕“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一天中不同时段的阳光热度和烙在皮肤上的感觉,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劳动的艰辛。”回答,意思对即可。
6围绕“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脆弱娇嫩的反省、羞愧,表达了要向父亲学习,像他那样磨练自己,学会坚强的心迹。”回答,意思对即可。
7围绕“炎热的阳光像铸炼钢铁的熔炉,汗水是淬火的水,当初艰辛的生活,让我学会热爱劳动,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懂得了在苦难中磨练自己,才会使自己变得坚强,最终成才。”回答,意思对即可。
第五篇:初中记叙文阅读:对比手法的运用Microsoft Word 文档 - 副本
第一讲 记叙文阅读:对比手法的运用
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铺垫、衬托、伏笔照应、抑扬、悬念、动静结合、象征等,中考试题常常考查考生对表现手法的理解,如,“文段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谈谈这种方法的作用”等。下面我们对其中几种常用的写作表现手法进行分类解说。
对比手法:对比是指把两个反差明显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表现手法。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其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在记叙文中,对比可以在一句话一个段落中出现,也可贯穿全篇,既是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文章的写作手法。作用: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更加突出人物的性格;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更加充分地抒发感情。运用对比有利于充分揭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衬托手法: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衬托可以用人物衬托,也可以使用景物进行衬托。作用:1.用其他人物突出主要人物;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伏笔照应手法: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代,对将要出现的事件进行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悬念技法: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的一种手法。作用:使情节出现波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表现出来,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托义于物”。作用:通过象征意义点明文章的主题。
一篇文章,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恰当运用表现手法就是为,突出主题,所以理解表现手法的作用,首先要准确,理解文章立意,不要脱离文章去生硬地背诵表现手法的作用。
记叙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1.事物的对比:
①本装潢极为普通的书籍,却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传世之作; ②房顶搭盖着茅草,可是房屋的墙壁却是名贵的西班牙花岗岩。
③一个小得人的肉眼都看不到的颗粒,却能够爆发出惊天动地的能量。引申训练:
一处景物的幽静:
一处景物的迷人
2.人物的对比:
①此人声音嘶哑,近乎语无伦次,然而文笔流畅,妙笔生花。②此人平日不善言谈,然而演讲时说话声音洪量,条理清楚。③这位女士相貌平平,却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④这个小孩不会四则运算的数学题,不过能够过目不忘,瞬间可以记住几百个排列无序的阿拉伯数字各自的准确位置…… 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
卡西莫多外表奇丑无比——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受尽嘲弄,但内心崇高,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富于感情的人。雨果通过这一形象,树立起一个人类灵魂美的典型。这一形象还体现了善战胜恶,真诚战胜虚伪的理论。
爱斯梅拉达姑娘的个头儿并不高,但身材苗条,亭亭玉立,显得很高。她的肌肤微黑,不过可以想见,白天看来肯定闪着金光,极为漂亮,就像安达卢西亚或罗马女子那样。她的纤足也是安达卢西亚型的,穿着秀美的花鞋,显得那么纤巧,那么相得益彰。
她是巴黎流浪人的宠儿,靠街头卖艺为生。她天真纯洁,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她从内心的善良愿望出发对待任何人。她是美与善的化身,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她的毁灭,是对封建专制残酷统治和教会邪恶势力的有力控诉,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一个双重性格的人物。道貌岸然,衣冠楚楚,但灵魂肮脏,毒如蛇蝎的伪君子。一方面,他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为满足自己的欲念不择手段:他出于淫欲指使卡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他出于嫉妒刺伤弗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他因得不到爱丝梅拉达的爱情而将她置于死地。另一方面,他又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长久的禁欲扭曲了他的灵魂。他越是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人间的欢乐,便越是仇恨世人,仇视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这是小说中最有深度的人物。
弗比斯是一位年轻的军官。有着与太阳神相同的名字,与希腊神话中描述美男子一样的容貌与体魄,还有同样喜欢美与浪漫的风流男人。他喜欢美丽的女人,却从不忠贞,在花丛中流连。他是一个小说中常见到的形象。有人说他骗取了爱斯美拉达的爱情,其实是他对于美的又一个收藏,虽然这很自私。引申训练:
我的父亲:
我的同学:
3.此人与彼人的对比:
①此人声音嘶哑,近乎语无伦次;彼人说话声音洪量,条理清楚。②该女士相貌平平,可她的女儿却光艳照人。
③戴帽子的孩子不会四则运算的数学题,没戴帽子的孩子1分29秒就把大学数学中的一道难题解开了。引申训练:
两个老师:
姑妈与姨妈:
4.现象的对比:
①今天天空上没有云彩,却下起了大雨。但是昨天天空中阴云沉沉,却连个雨滴都没有。
②这里的白天都要点灯,夜晚却不用照明工具。引申训练:
夏夜:
海边沙滩:
5.对比之中含有对比:
一般的地方都是男人外出劳作,女人料理家务;这里的女人外出劳作,男人在家料理家务。引申训练:
明亮:
美丽:
综合运用:
语段立意的处理——根据语段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并指出语段的倾向性: 1.小黄的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都流到了嘴里。妈妈过来给他擦眼泪,可下面的眼泪刚刚擦掉,上面的泪水又流下来了,妈妈只好站在那里干着急。
2.小黄的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都流到了嘴里。妈妈过来给他擦眼泪,妈妈怕毛巾太硬,先把毛巾用水浸湿,然后才给小黄擦。
3.小黄的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都流到了嘴里。妈妈没有过来给他擦眼泪,妈妈正看着报纸,根本不搭理他。小黄哭得太厉害了,几乎气都接不过来。妈妈走过去,用手拍了小黄脑袋一下,就又坐回自己的座位上看报纸去了。引申练习:
运用对比艺术手法写作一个语段表现“我的妈妈(幽默、严厉、唠叨、关爱、善良、善解人意等)”的形象:
解题方法:
1.牢记概念术语,了解手法及其作用。
2.仔细审题,抓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明确考点,变:“问”为“答”。3.针对题干的关键词分条陈述。
4.避免答题时概念化、格式化的倾向。要有全局观念,结合文章内容,紧扣文章主旨。
【典例分析】 1.《范进中举》:对比手法主要运用于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作者写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2.《变色龙》:奥楚蔑络夫对赫留金的态度,对狗和狗的主人、对案子的处理意 见。每一次变色,就形成一次对比,作者通过对比,让两种互相矛盾的语言交替出自同一人物之口,把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压下的“变色龙”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方法指导】
写作手法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对一篇作文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写作手法有很多种,对比是其中比较常见,也比较常用到的一种。对比就是把两件事或者是一件事的某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从中发现一个事件和另外一个事件的区别,或者是突出一件事情的重要特征和重要性等等。让读者在比较中辨别好坏、分清是非。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对比手法在写作中运用得当,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深度。因为很多事件通过对比可以更好的表现出本身的优点之处。同时对比运用可以更好的把文章的中心突出,让读者更好更快的掌握住文章的意蕴,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
对比手法写人分两种情况:一,通过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做对比,突出人物的变化。二,通过两个人的对比,突出一个人的特点。要处理好主次关系,突出主要人物,淡化次要人物。
例如:鲁迅《故乡》 少年闰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健康,朝气蓬勃,热情开朗,纯真善良(小英雄)】
中年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苍老,贫困,麻木迟钝,因循守旧(木偶人)】
无论是讲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对比,还是两个人对比,都要注意通过具体事例的叙述来进行。可以从外貌,动作,语言,爱好,性格方面进行对比,也可以几个方面同时进行对比。【学生例文展示】
等 待
‚到底怎么了?怎么还不来,急死人了!‛
寒风中我蜷缩着身体,不停地抱怨着。我开始后悔,不该答应和爸爸来置办年货,要是在家呆着该有多好啊!
‚等急了吧,嘿嘿。‛不知什么时候,爸爸悄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掉头没有理他,大步走向他的摩托车。‚生气啦,咋不说话呢?‛ ‚我快冻死了,你怎么才来。‛我指着潮湿的裤脚嘲他大吼。爸爸急忙放下东西,笨拙地弯下腰,摸了摸我的裤脚。那一刻,我有点懊悔刚才粗暴的行为。‚走,我们去买条新裤子,然后你去洗个澡,反正我们不急着回家。‛他立刻拉起我的手,走向对面的服装店。他的手是那么地凉,我想他一定是忘了带手套了。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生怕我在结冰的地面摔倒。‚你怎么出来了,不是让你去洗个澡吗?‛他不解地问。‚里面的人太多了,明天和妈一块来吧。‛‚那不行,明天还会有雪,你这样会感冒的。快去,我在这儿等你,我们不急着回家。‛我只好转身又走进了浴室。
终于洗完了,走出浴室时吃了一惊,天已经有点黑了。我慌乱地找着爸爸的身影。在小院的廊檐下,爸爸坐在那里居然睡着了。我开始懊悔听了他的话。摩托车上已经落了一层雪,爸爸的脚上也落了一层雪,不知道会不会渗到鞋里。我轻轻地弯下腰,为他拂去头发上的雪花,他却立刻被我惊醒了。‚洗好啦。哟,天都黑了,快回家吧,你妈该着急了。‛ ‚爸,冷吗?在这里睡觉冷吗?‛
‚没有啊,我没睡,这不,你一出来我就知道了。‛他一脸错愕,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起身擦拭车上的雪。我站在他身后注视着,不知不觉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我怎么忘了,爸爸从打工地上海,一路辗转,今天早上刚到家;我怎么忘了,路上为了省点钱,连一顿热饭都舍不得吃;我怎么忘了,他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我。而我却做了什么,只知道抱怨,就因为等了一小会。
他的等待远远大于我,他对我的关爱远远远大过自己,他的爱也远远大于我。这么多年的不等号,我却从未发现。爸爸,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把不等号改为等号,让我来呵护你吧!
精选精读
薄暮下的刀锋
凸 凹
①一如大雪覆盖旷野,遮其丑陋,使其美白,风霜侵袭颜面,去其鲜润,使其粗糙,放眼望去的人与事,往往不是它的本质,譬如眼前这个人——
②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③至楼口,我说:‚你且等一等。‛他笑笑:‚好,不急。‛
④我住的是一楼,出门来时,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⑤一大一小,两把刀,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心想,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接过刀,他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刀,虽光亮唬人,却还没有开刃呢。‛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 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一试,果然。
⑥他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手柄一转,火星一闪,刀刃立现,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有些不耐烦:‚干吗不用砂轮,不过是把切菜刀。‛他说:‚您这把是合金做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一把四块。‛说完,他似乎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红了。脸红的应该是我,他却先红了,让我心生一丝惭愧。
⑦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不断反复。其间,他点燃了长杆烟袋,衔在嘴上,因为温长,烟火竟断了数次。他那个样子,让我惊疑:他这是出来做买卖的吗? ⑧这把刀好了,竟用了近半个小时,看了一眼那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我说:‚这一把就不磨了,凑合着用吧。‛他说:‚那可不成,刀既然到了我手里,就属于我。‛他把刀固定,然后再点燃了烟袋,重复着既有的程序和动作。我不耐烦地进了屋,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⑨不知为何,我总不时到临街的阳台看一眼那人。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脸色很黄,一如土地。到了后来,余晕晖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
⑩知他快完成工作了,走出去,掏出十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他坚决把两元毛币塞进我兜里,说:‚八块钱是我的手艺,十块钱就是贪心了。‛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望着匠人,突然想起一句台词,情不自禁喊了一句:‚磨剪子来戗菜刀——磨剪子来戗菜刀——‛
⑾真有数邻人拿刀出户,没想到他却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黑,看不清物件了。‛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模糊,会磨不好。‛见来人近了,他说一声‚再见您哪‛,便仓皇骑远,一如逃。
⑿最先来到的是教历史的张老师,他满疑惑,听我言说后,他唏嘘不已:‚这就是小人物的可爱了——这叫什么,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
⒀我回味着张先生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
⒁我坚信,明天阳光灿烂之时,那个人一定会来,因为他知道,这里的住户,对他有期待。
(摘自《散文》2013年第2 期,有删改)1..结合文章内容,说出第⑷段结尾部分,他为什么脸红了?又为什么“脸红的应该是我”?
2.“我”对匠人的称呼由第③段的“你”到第⑾段变为“您”,根据文意,谈谈3.“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对下列文章中的小人物的品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拉三轮车的老王在去世前送香油和鸡蛋给杨绛,体现出小人物的善良和知恩图报。(杨绛《老王》)
B.农民父亲拼命劳动,终于建起了有高高台阶的新屋,反映了小人物与命运抗争的不屈。(李森祥《台阶》)C.“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表达了小人物简.爱对平等的执着追求。(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D.于勒沦落在船上以卖牡蛎为生,都不愿回国拖累哥哥,表现出小人物的自立自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参考答案:
1.(4分)我问他磨一把刀收钱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明白,我认为他故意延长磨刀的时间来多挣钱,他被人误解而脸红了。我应该脸红,因为我自以为是,用自己的龌龊的思想去误解了一个匠人对工作的自律,误解一个匠人品格的高尚。(答出意思即可,不要拘泥于语言文字的表达)
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2分)2.(2分)开始,“我”并不了解匠人,有所戒备、轻视,所以证据不够尊敬,用一般性的称呼,称“你”。(1分)后来,“我”对匠人有了较深的认识,对匠人产生了由衷的敬意,所以改称为“您”。(1分)。
评分说明:对用“你”的理解,答出“不了解”、“一般性称呼”即可给分。
3.D试题分析:D项中的“于勒”在船上卖牡蛎,虽然能够体现其想自力更生,但是塑造此人物,主要想反衬出菲利普夫妇的冷酷、无情。并不能体现“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这句话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