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湾旅游业发展现状特点及走势
台湾旅游业发展现状特点及走势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当局首次把旅游业列入台湾“施政重点”后,旅游业已成为台湾的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源泉。但由于岛内长期以来旅游客源有限,旅游贸易常年逆差。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以来,台湾旅游业发展状况大为改观,大陆游客已成为台湾旅游业主要客源。值此开放一周年之际,我们对此做一回顾与展望。
一、台湾旅游业资源状况
台湾旅游业资源主要包括景观资源和服务资源两方面。
(一)旅游景点、景区和策划。由于台湾地貌资源丰富,不仅有高山、丘陵、平原、盆地、岛屿、纵谷与海岸等自然景观资源,以及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各种自然生态资源、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而且同时拥有原始古朴的土著民风和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和瑰丽历史。据统计,目前台湾全岛观光游憩区约近300处,较具代表性的有100余处。其中:具有世界级水准景区有阿里山、阳明山、太鲁阁、垦丁、东部海岸等处。在人文风貌方 面,一方面,由于兼融闽南、客家、外省及原住民等不同的族群,岛内形成丰富多彩的人文色彩;另一方面,由于丰富多元的历史背景,在宗教信仰、建筑、语言、生活习惯及饮食风味上,又形成多彩多姿的台湾区域性文化。近年台湾逐渐重视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土、特色美食等的开发。使其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历史价值和人文特色。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近年台湾实施了“观光资源永续发展策略”,对旅游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和总体规划,以适应发展入境观光的需要。其一,突出文化和生态 主题,深度开发各种特色旅游和精品旅游,如银发族之旅、青年旅游、高尔夫球之旅、自驾旅游等“精致之旅”,小火车怀旧之旅、花卉生态农特产之旅、原住民传 统祭典之旅、温泉之旅、潜水之旅等主题旅游,提高旅游的品位。其二,不断创新丰富旅游产品种类结构,开发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修学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其三,重视推行“生态保育、环境永续”理念。鼓励旅游业推广生态旅游,建立观光资源退场与养息机制、观光环境监测机制等:使旅游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
(二)旅游业服务资源。其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旅行社。台湾旅行社发展的分水岭是1979年,当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民众出岛观光,并于次年开放其赴大陆 观光,自此后台湾旅行社数量才逐步发展,业务经营范围逐步扩大。台湾旅行社分综合旅行社、甲种旅行社和乙种旅行社三类型。截至2007年底,台湾全岛旅行 社共有2178家,较上年增加52家。其中综合旅行社89家,甲种旅行社1939家,乙种旅行社150家。以地区分,台湾省级867家,其中综合旅行社3 家,甲种旅行社739家,乙种旅行社125家;台北市1048家,其中综合旅行社67家,甲种旅行社969家,乙种旅行社12;高雄市247家,其中综合 旅行社19家,甲种旅行社216家,乙种旅行社12家。二是和旅游市场息息相关的领队和导游。截止2007年12月底,全台有38464人通过领队甄试,较上年增加了3051人,但实际执业或特约人数约有28243人,和上年相当,增长逐渐趋缓。导游部分,为因应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商机,截止2007年 底,台湾已培训出
8316名可接待大陆观光客的导游,但当年实际专任的导游只有1760人。三是旅馆业及民宿。因管理制 度不同,台湾旅游住宿接待分为观光旅馆业(包括国际观光旅馆、一般观光旅馆)、一般旅馆业与民宿三类。截至2005年6月底,台湾地区观光旅馆共计88 家,包括国际观光旅馆62家,客房数18903间;一般观光旅馆26家,客房数2995问。一般旅馆的规模最大,共有3253家,客房数达117880 间。但近年民宿发展迅猛,现已有1818家,其中合法民宿房间数4060间。
二、台湾旅游业发展特点
(一)旅游业发展政策取向由政治向经济转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旅游业的服务宗旨是“反攻大陆”、“沟通民族情感”,旅游业作为“民间外交”的政治属性表现得较为突出,因此旅游业主要以接待海 外游客来台观光为主。直至1979年台湾当局有条件开放民众出岛旅游及1987年台湾当局有条件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台湾旅游业才逐步形成入岛旅游、出岛 旅游和岛内旅游“三位一体”的旅游“开放”发展格局。
事实上,自上世纪80年代起,台湾当局已逐渐认识到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将成为经济主要增长源,因此,1981年底,当时的“行政院长”孙运璇在其施政报告中 首次把旅游业列入九项“施政重点”。但当时依然把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旅游业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近几年,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外移和岛内经 济的持续低迷,台湾当局才又逐渐把目光转移到旅游业上面来。2004年,台湾颁布了《服务业发展纲领及行动方案》,其中,“观光及运动服务业”被正式确定 为重点发展产业,并确立了“以发展会议展览服务业为先导,优先改善观光投资经营环境,发展运动休闲产业和规划包装及营销休闲农业,建立台湾永续发展的观光 服务产业”的发展方针。逐步扭转以往“以工业经济为帅”,改以“观光产业为主,使观光成为新兴产业的火车头”,并出台了“振兴观光五大施政重点”,实施了 “观光客倍增计划”。但是,一方面由于台湾的政治生态环境不佳,尤其是两岸交往的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旅游购物环境逊色于周边的港澳、新加坡等地,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因 此,长期以来台湾基本上属于游客产出地区,出岛旅客多于入岛旅客。据统计资料显示,台湾入岛旅游人数在1989年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后,至2005年才 又突破300万人次,增长缓慢;出岛旅游方面,自1979年台湾当局开放出岛观光旅游以来,伴随着台湾民众收入水平的迅速增加而增长快速,至2007年出 岛旅游人数近900万人次,是来台游客人数的2.4倍(见表1)。总体而言,台湾旅游业落后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目前其入岛游客接待量约占全球出境游客 人数的0.33%,观光收益也仅约占全球观光收益的2.5%。为改善这一困境,近年台湾旅游业者一直呼吁尽快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但台湾当局出于政治考 虑,开放步伐极其缓慢。2008年,在马英九的“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协商内容以“经济议题优先”等执政理念指导下,2008年7月4日成为 两岸交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
一、周末包机首航;
二、大陆客赴台观光“首发团”到访。台湾的旅游业也由此进入一个新拐点,据统计截至2009年5月底,台湾已接待大陆观光游客33万人。目前,台湾“行政院”已把“观光旅游”列入优先推动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期望能由此帮助台湾“扩大内需”,提振台湾经 济。
(二)旅游国际收支盈余由顺差转逆差,竞争力趋弱。
伴随着台湾旅游业发展政策导向的变化,其国际收支变化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1956至1982年,台湾旅游贸易呈净进口。1956—1964年间,台湾旅游业以国际旅游接待业为主,创汇累计为2.925万美元。60年代中期后,旅游接待业创汇能力不断增强。据统计,1965—1969年间,旅游接待业创汇对台湾外贸逆差的弥补率分别为17.2%、35.3%、25.3%、46.7%和34.3%。1970—1982年间,旅游业外汇收入累计达67.4亿美元,对台湾外贸顺差贡献极大。
第二阶段1983到1991年,台湾入岛旅游贸易由顺差转逆差。从1983年起,台湾对外贸易顺差急速膨胀,台湾通过开放民众出岛旅游,以无形贸易方 式,把大量的外汇以旅游支出的形式重新输入国际市场。一方面,在一定程度缓和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另一方面,以此缓和因贸易保护主义衍生的政治压力。据统计,1984—1990年间,台湾旅游贸易创汇累计仅117亿美元,而同期出岛旅游支出则超过200亿美元,旅游贸易逆差约达100亿美元。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台湾旅游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进入1990年代,随着台湾民众收入水平提高,台湾出岛旅游支出持续扩大。1992年,旅游外汇支 出达72.8亿美元,而旅游外汇收入只有23.6亿美元,旅游外汇收支呈现49.2亿美元的巨额逆差。1997年后,随着台湾经济低迷、民众收入水平下降,居民出岛游支出减少,旅游贸易的逆差虽有所缩减,但依旧至少有30亿美元之巨(见表
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tiveAdvantage Index),即RCA指数,是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alassa Bela)于1965年测算部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xE)某种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如表2所示:台湾旅游服 务贸易RCA值介于0.31-0.50中,1997-2002年间逐步由较强的比较劣势向微弱的比较劣势转化,但2003年后又折回较强的比较劣势中,从 该指数看,台湾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nivePowerlndex,即TC指数),是指一国(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它主要反映该国(地区)服务贸易 的比较优势状况,是衡量一国(地区)某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数,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 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其指数值均在-1-1之间。从表2看,1997年以来,台湾旅游服务贸易TC指数值8年间变化较小,介于-0.41—-0.21之间,其竞争力也大致呈现微弱的比较劣势。
国际竞争力的不足,决定了台湾旅游贸易常年处于出超状态。由表2可以看出,1997至2004年问,台湾旅游服务贸易一直是支出大于收入,且许多年份收入不及支出的五成。
(三)旅游客源市场构成常年以日本、港澳为主,目前大陆居第二。
台湾旅游客源市场常年主要分布于日本、港澳。长期以来三地进岛旅游客源均占全体来台游客的60%以上。从表3看,日本来台旅游人数近年增长已趋 缓,2007年以观光为目的来台旅游人数为737638人次,增长率仅为2.26%,占比为44.75%;2008年受国内经济不景气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 响,日本经济萧条民众出国旅游意愿极低,受此影响,来台观光游客仅为674506人次,增长率
为-8.56%,占比38%(较上年低近7个百分点)。东南 亚、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的客源份额近年来稳中有升。2007年韩国、欧洲、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客源则成为新亮点,到台旅游客源增长速 度居首,其中韩、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增长率均超过30%。2008年,欧洲与港澳旅客大增,成长率分别达34.59%和32.82%,港澳游客占比提 高了5个百分点;新、澳和韩国游客的增长率亦分别达26.03%和21.5%。但随着大陆不断开放民众赴台旅游,来台湾旅游、探亲的大陆游客一时问暴增。据统计,2009年1-5月大陆来台游客人数达33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高达775.75%,占来台全体客源的23.81%(略高于港澳的 23.70%),居全台第二。
三、台湾旅游业近期发展走势分析
从出岛旅游看,一方面由于台湾经济持续低迷,台湾民众人均收入水平不升反降,台湾出岛旅游增量较小;但另一方面由于台湾产业的大量外移,台商及家属商务旅游、探亲及访客的支出会增加。因此,在台湾出岛游人数、支出有所上升。
从入岛旅游看,自两岸旅游交往打破长期以来“单向、间接、民间”状态后,大陆游客对台湾旅游业的贡献不断升温。2002年1月,在民间压力下,台湾当局开放第三类(即旅居港澳及岛外4年以上并取得工作证 的)大陆人士赴台旅游;5月又开放第二类(即赴岛外旅游或海外商务考察的)大陆人士赴台观光。但诸多限制严重影响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业的发展,大陆赴台旅 游人数十分有限。据统计,截止2004年12月31日,台湾可开展接待大陆赴台观光业务的旅行社有52家。但全年接待大陆地区进岛观光仅1347团(19234人次),而这已较2003年增长50.17%。2004年随着两岸春节包机实现对飞、福建居民“金马游”先后启动,两岸旅游业务合作进入新阶 段。据统计,“金门游”从2004年12月7日启动,到2007年6月,福建旅行社共组织通过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1668团32864人次。对金门、马祖乃至整个台湾地区旅游经济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片。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为提振台湾经济,于当年7月4日正式启动两岸期盼已久的周末包机,大陆赴台旅游首发团700多名游客搭乘包机抵台,台湾旅游业 迎来了柳暗花明的巨大商机。据台湾旅行商业同业工会统计,自2008年6月至12月底,共有约61000名大陆游客游览宝岛台湾,平均每天300人左右。虽然在人数上仍有提振空间,满意度调查方面超过9成,无一人投诉,堪称“奇迹”。并且有赴台旅游意愿的大陆民众高达5000万以上。
2008 年12月15日,两岸空中航路实现了“截弯取直”。2009年元月7日,“台湾旅游观光及相关产业北京推介会”结束,包括来自苗栗、台南、桃园、宜兰、花 莲、台东、澎湖、金门、马祖等台湾各县市的官员和观光产业代表共同签署了一项六天五夜分区深度旅游推荐书,力推包括“北台湾经典六日游”、“中台湾休闲 乐活六日游”、“东台湾山海恋六日游”和“南台湾万象风情六日游”在内的四条经典线路。显然,“深度游”正在成为2009年赴台旅游的关键词。与此同时,两岸旅游从业人员也骤增至50万。从统计数据看,2009年起,赴台旅游的大陆游客增长迅速,每天已接近1000人。至2009年5月底,台湾已接待大陆 观光游客33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775.75%,占来台全体客源的23.81%,大陆已成为台湾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旅游客源地。由此可见,随着
直航带来 时间、成本上的利好以及深度特色线路的全面开花,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已进入了全面提速期,台湾旅游业也由此迎来了勃勃生机。
第二篇:[论文]论台湾旅游业的若干作用和发展特点
近四十年来,台湾旅游业发展迅速,它既从普遍性的角度影响了台湾社会,又从特殊性的角度接受台湾社会施加的影响,两者相互交织。本文拟就台湾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台湾社会的若干政治、经济作用作一探讨。一近四十年来,旅游业在台湾的国际收支、国民所得、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税收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其中一些问题已有论文涉及。这里仅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论述。
(一)国际旅游业对台湾国际收支的影响从发展的过程看,国际旅游业对台湾国际收支的影响可分为三个有所不同的阶段。第一,平衡国际收支结构阶段(1956年至1983年前后)。1949年后,台湾经济重建面临的一个极大问题就是外汇,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诸如发展进口替代工作、保护关税等措施,以限制进口,防止外汇流失。从1951年起,台湾开始接受美国的“军援”和“经援”,据美国国际开发总署公布的数字,1951一1965年间,台湾接受“经援”和“军援”金额累计达14.8亿美元,“美援”成为刺激台湾经济复苏、平衡国际收支结构的主要力量。由于台湾国际旅游业还处于起始阶段,创汇能力有限,1956—1964年间,台国际旅游接待业创汇累计达2.925万美元。但是,到六十年代中期后,随着“美援”的终止和国际旅游接待业创汇能力的增强,国际旅游接待业逐步发挥了平衡国际收支结构的积极作用。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台国际旅游接待业弥补外汇逆差的积极作用是相当明显的。1965--1969年间,国际旅游接待业创汇对外贸逆差的弥补率分别为17.2%、35.3%、25.3%、46.7%和34.3%。自七十年代起,台湾外贸开始出现顺差,但我们发现,1970一1982年间,旅游业外汇收入累计达67.4亿美元,而同期台湾国际收支累计余额为72.8亿美元,经常帐收支累计为49.7亿美元,商品与劳务收支累计为47.8亿美元。这表明如果扣除旅游业的创汇收入,该期间台湾国际总收支只有5.4亿美元的盈余,而经常帐项目和商品与劳务项目就要出现17.7亿和19.6亿美元的逆差。第二,调整国际收支结构时期(1983年前后到1992年前后)。从1983年起,台湾对外贸易顺差急速膨胀,1982年的外贸顺差不过是15亿美元,1983年则增加到34亿美元。据统计,1983—1989年间,外贸顺差累计达752.7亿美元。但伴随着庞大的外贸顺差而来的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以及由此衍生的针对台湾的政治压力,八十年代起,美国频频对美台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作出强烈反应,直至威胁要援用贸易法第301条款进行报复。为了维护美台关系,台湾当局不得不采取诸如多次派采购团赴美采购、促使台市对美元大幅升值、开放岛内市场、放宽农产品和消费品的进口限制、降低关税、解除外汇管制等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大都是是牺牲了台湾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有形贸易顺差无法大幅度削减的情况下,通过开放国民出岛旅游,以无形贸易的方式把大量的外汇以旅游支出的形式重新流入国际市场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缓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而且也可以缓和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衍生的政治压力。据统计,1984--1990年间,台湾国际旅游业创汇累计达117亿美元,而同期出岛旅游支出则大大超过200亿美元。总之,旅游业通过调整国际收支结构表现出来的政治影响已相当明显。[!--empirenews.page--]第三,冲击国际收支结构阶段(1992年前后至今)。进入九十年代,台湾经济的发展大都没有取得预定的目标,而出岛旅游支出却持续扩大。到1992年,旅游外汇支出已达72.8亿美元,而旅游外汇收入只有23.6亿美元,旅游外汇收支呈现49.2亿美元的巨大逆差,成为该台湾国际收支自七十年代以来首次转呈逆差(6亿美元)的主要原因。而据台湾“中央银行”估计,1993年前9个月旅游外汇支出为58.5亿美元,已超过同期外贸顺差的57亿美元,而同期旅游外汇收入只有17.3亿美元,已经严重地冲击着台湾国际收支结构,并且直接影响到台湾经济的总体竞争力。据1993年世界经济竞争力调查表明,台湾的服务业贸易收支状况排在倒数第2位(第40位)[2],主要原因就是旅游业外汇收支逆差不断增大。1993年9月3日,“行政院长”连战指示“财政部”研究采取租税手段,会同相关部门研究以提高签证费和征收观光税等手法阻止旅游外汇支出的持续增大[3],就表明了当局的极度关切。
(二)旅游业对台湾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首先,旅游业在改善台湾经济产业的空间结构方面有积极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逐渐形成西部和北部特别是北部高度工业化,而南部和东部特别是东部较为落后的产业发展局。战后,当局一直寻找开发东部地区的有效方案,旅游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1984年3月,前“经济部长”赵耀东在回答“立委”质询时指出,未来东部的发展方向应该以游事业为考量[4],这是较早地确认旅游业在改善产业空间结构方面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八十年代末,台湾当局正式提出产业东移政策,发展休闲旅游业则成为产业东移政策的核心。1994年1月1日,捷地尔公司投资240亿新台市在台东兴建高尔夫球场、度假村、旅游饭店、购物中心,金盾理想度假村产业公司投资120亿新台市在花莲开发水上花园。“行政院经建会”官员认为,“我们要用捷地尔与金盾的大型投资案,让产业东移看到效果”[5]。在南部,早在八十年代初,投资20亿新台币的高雄国宾饭店开业时就备受瞩目,认为高雄国宾饭店的建设将为高雄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在离岛地区,“行政院经建会”和台湾“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报告都说明澎湖应以发展旅游特区为主[6],金门战役国家公园的建立也表明旅游业在金门经济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其次,旅游业对改善台湾经济产业的部门结构有积极的影响,并且极有特色地表现在初级产业上。六十年代末后,随着工商业社会形态的形成,以小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小自耕农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1969年,当局制定“新农业政策”也没能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经济低迷状况。七十年代未,农业问题更为突出,使得台湾当局被迫推动第二次土地改革,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旅游业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扮演独特的角色。1978年,以苗栗县大湖草莓园的偶然开辟为发端,旅游业和农业开始实现产业间的结合。从1980年起,台北市“政府”分别在台北市近郊进行辅导观光农场的建设,观光农场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花园等多种形态,两年间,观光农场就达到280多公顷,数年间就遍布全岛。产业观光区(主要是农业观光区)已成为台湾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光农场的开辟既为旅客提供了参与性极强的旅游产品,又在产业结合的基础上缩小了农产品交易的中间环节,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如今,台湾当局在开放农产品市场问题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以及岛内利益集团的双重压力。所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实现农业的精致化和服务业化应该是解决农业问题的一条有益思路,因为它不仅是一种产业间的结合,而且也是一种产业升级。农业专家李登辉指出,“要将农业与观光、服务业相结合,配合消费形态的转变,才是我们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7][!--empirenews.page--]
(三)国际旅游业的政治影响国际旅游业能起到“民众交流”或“民间外交”的作用,它的发展有助于国(地区)与国(地区)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人民的交流,并在其过程表现其政治属性,如1967年国际旅游年就是要“使旅游成为和平的护照”。由于台湾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特殊性,台湾国际旅游业的政治作用似乎更为突出了。华侨历来被台湾当局视为“革命之母”,当局一直较重视侨务工作,企图加强华侨对台湾当局的向心力。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台当局的这一企图。长期以来,由于台湾国际旅游业海外促销网络过于薄弱,主要客源的华侨名流和华侨社团素为当局所倚重,成为台湾国际旅游业海外促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七、八十年代,日本游客访台大都由当地的华侨华人旅行业者组织。同时,台当局还对华侨到台湾观光旅游采取诸如提供出入境签证便利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华侨游客市场占台湾国际旅游业海外市场份额多在15%以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台湾当局的国际地位江河日下,为了和“非邦交”国家增进“实质关系”,台湾当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商务、文化及观光之类的半官方机构,从事“实质外交”,借以维护台湾当局的“国际地位”。目前,不仅和台湾有“邦交”的少数国家对台湾游客实行免签证优惠措施,甚至许多“非邦交”国家也提供免签证或落地签证措施。更有甚者,近年来台湾当局高层领导直接利用私人“度假”,频频从事“度假外交”,以加强和某些国家的“实质关系”。战后台湾经济发展较快,但随着国际地位的不断下降以及岛内发生多起政治和社会动荡,使得民众对当局缺乏信心,并产生“信心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旅游业,特别是1979年台当局有条件开放民众出岛旅游和1987年有条件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举措,不能说对当局企盼的信心回流没有裨益。因为当时的台湾经济、民众生活和许多国家和地区相较而言还是比较好的,客观上必然增进对当局的信任。二台湾旅游业的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共性和台湾旅游业发展的个性的统一。从其发展四十年的历程看,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台湾发展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国际旅游业作为一种“民间外交”,从来就不排除其客观上的政治属性,但台湾的国际旅游业由于其生存发展环境的特殊性,这种政治属性表现得为突出。早在六十年代,蒋介石就说“发展现光事业我们主要的是观光事业有助于经济发展,亦即从其有助于反攻力量之充实着眼,不是苟安,更非为享乐”,这说明旅游业的最终目的是为“反攻大陆“服务的。进入七十年代,随着台湾当局国际地位的削弱,旅游业则成了“沟通民族情感,促进人类合体之栋梁,实乃粉碎‘共匪’此种孤文之战术之有力武器„„而于我反共复国大业之完成,亦必隆贡献”[8]。1979年,台湾当局有条件开放民众出岛旅游固然有其必然的经济前提条件,但也有其必要的政治前提条件。“政治所寄望出国旅游者,较以往尤为殷切”[9],“除为增加国人见闻外,加强国际民间交流,促进国民外交亦为重要目的之一”[10]。1987年台湾当局有条件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事实上成了当局大陆政策演变的转折点和新大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注意到台湾岛内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呼声早在八十年代初就逐渐强烈起来了,台当局为什么长期加以打压而终于在1987年底宣布有条件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显然和八十年代中期岛内蓬勃发展的民主化运动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当时有许多政治团体就以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为政治诉求,而台湾当局基于对大陆的“反统制”也是开放探亲的重要目的。进入九十年代,台湾政要纷纷赴东南亚“度假”,从而开创了“度假外交”这一“高层出访模式”。[11]突出的政治倾向性于是[!--empirenews.page--] 和旅游业的经济产业属性长期地纠缠在一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台湾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国际旅游业的产业主导政策,进而影响到旅游业产业地位的确立。如今台湾旅游业发展落后于许多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突出的政治倾向性就是重要原因之一。2.旅游业实际产业地位和实际产业政策的矛盾。这里首先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旅游业在台湾有否必要确立其重要的产业地位。许多人认为,甚至“观光局”的决策人物也认为台湾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旅游业主要是基于配合外交、经贸需要来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妥的,台湾经济属于一种对外依存度很强的岛屿型经济,并且由于政治上的脆弱性,使得其应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其衍生的政治压力的能力相当弱。因此,大力发展月匠务业应属明智选择.事实上,八十年代起,台湾当局就逐渐认识到服务业将成为经济主要增长源,旅游业当然应该确立其重要的产业地位。就目前而言,旅游业已拥有包括综合、甲种和乙种在内的1,800余家旅游业、90余家国际观光旅馆和一般观光旅馆,各类客房15,000余间以及遍布全岛的颇具规模的观光旅游区;国际旅游业年交易额近100亿美元。这表明旅游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已经在实践中确立其重要的产业地位。但这种重要的产业地位却缺乏适当的产业政策来保障,尤其在产业主导政策上没有因应旅游业的实际生产能力。1981年底,“行政院长”孙运旋在“施政”报告中首次把旅游业列入九项“施政重点”标志着台湾当局正式把旅游业认定为一项产业。但也正如我们在前一部分的分析中所指出的那样,台湾的旅游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很大程度上深受各种政治因素的制约。必然地,旅游业的产业主导政策取向被扭曲了,1990年,“观光局长”毛治国指出,鉴于台湾已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配合外交、经贸,以提高台湾整体形象为目的地。就典型地体现了台湾当局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取向。即旅游业作为‘附庸性的,不以创汇为主要目的,带有浓厚事业特征的产业来发展;而不是作为独立的、以创汇为主要目的,坚持旅游业基本经济属性的产业来发展,从而在政策上保障旅游业的重要产业地位,并支持其生产能力的扩大。3.旅游业管理体制存在不少缺陷。首先,旅游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存在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多元化管理体制的存在是台湾旅游业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1971年“观光局”的成立就是因应了“近年来观光事业由于主管机关过多,其成就上不如理想,应如何谋求统一”的迫切需要。但“观光局”的成立实际上并没有完成“谋求统一”的任务,根据1972年(国家公园法)规定,“国家公园主管机构为内政部”;1982年的《文化资产保存法)规定,“古物与民族艺术之保存、维护、宣扬、权利转移及保管机构之指定、设立与监督等事项,由教育部主管”;“古迹,民俗及有关文物之保存、维护、宣扬、权利转移及管理机构之监督等事项,由内政部主管”;“自然文化景观之维护、保育、宣扬及管理机构之监督等事项,由经济部主管”。“观光局”所能掌握的就只有若干风景特定区。为了协调各部门在旅游监督管理和开发利用中的一致性,台当局于1982年设立一个临时性的松散型组织即“行政院观光资源开发小组”起协调作用。然而,部门主义和本位主义经常制约着协调的有效性。另外,随着七十年代未台湾“地方自治化”进程沏加速,地方政府往往对“观光局”的整体旅游规划计划持不合作态度,从而在垂直面上又暴露其次,行业管理能力长期以来没有质的提高,仅从职能部门管理来看,“观光局”对旅行社和饭店业的行业管理能力就不能让人满意。如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观光局”没能根据当时旅游业萧条的现实有效控制饭店业的过速膨胀,使得饭店业在旅游业萧条时期更加雪上加霜。并且,直到现在,“观光局”似乎也无法解决饭店业中国际观光旅馆和一般观光旅馆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旅行杜业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从1977年起“观光局”鉴于当时岛内旅游行业间的恶性竞争,暂停了旅行业的登记,但这一暂停就是十年。这种暂停政策非但没有解决旅行业间的恶性竞争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恶性竞争,使得恶性竞争成为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间制约台湾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两大毒瘤”之一。19088年重新开放旅行业登记后,在缺乏有效的控制下,旅行业短短五年间增加了1,200余家,即从1987年的302家增加到1992年的1,500多家。[!--empirenews.page--]4.旅游业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性。大致说来,北部和南部的旅游业发展较快,而中部次之,东部较慢。1984年时,北部旅游面积密度为1,659.74人次/km2,南部旅游面积密度为1,178.45人次/km2,而中部和东部分别只为454.98人次/km2和241.95人次/km2[15]。到1991年,统计资料表明,在46家国际观光旅馆、48家一般观光旅馆以及19,780间客房中,台北市就分别占了26家、25家和13,073间客房,整个东部只有3家国际观光旅馆和2家一般观光旅馆,在1,373家各类旅行社中,台北市就占了716家,超过总数的一半。一般来说,国际游客的60--70%是集中在北部旅游区。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南部和东部旅游业有望和北部缩小差距。5.岛外--岛内--岛外发展模式的二元经济特征。七十年代前,台湾旅游业基本上处于国际旅游接待业(岛外)阶段。1956年和1970年,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和创汇分别为14,974人次、47,245人次和93.6万美元、817万美元。而由于居民收入还比较低,台湾社会还处于高度封闭状态。农业社会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还根深蒂固、旅游业本身供给能力有限等一系列原因,岛内旅游业还处在萌芽发展阶段。1970年,主要风景区游客不过560余万。进入七十年代后,在国际旅游接待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由于居民收入的较大幅度提高、台湾社会的渐趋开放、传统消费观念的变更以及旅游业供给能力的增强,岛内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台湾旅游业逐渐进入岛外--岛内阶段。1975年,岛内主要风景区游客达到2,357万人,到1985年增加到2,614万,1987年增加到3,368万。目前,岛内旅游人数大致在3,000--4,000万之间。到1979年,台湾当局开始有条件开放居民出岛观光旅游,台湾旅行业开始了国际旅游接待业、岛内旅游业和出岛旅游业三者并行阶段旅游业的岛外--岛内--岛外发展模式最终形成。而1987年台湾当局有条件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和1990年当局原则同意民众可以观光名义赴大陆探亲旅游时则赋予该发展模式的更加完整的意义。相较台湾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而言,旅游业的二元结构特征始终非常明显。它体现在两个层次上,即国际旅游业远较岛内旅游业发展的快,国际旅游业中出岛旅游业远较国际旅游接待业发展得快。就第一层次而言,1975—1985年间,主要风景区游客只增加了250万人。八十年代末期,岛内旅游人次更趋减少;经营岛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和饭店业奇缺,而且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扶持,如经营岛内旅游业务的饭店业在整个八十年代处于长期亏损状态。总之,和蓬勃发展的国际旅游业相比,岛内旅游业落后了许多。就第二层次而言,1979--1992年间,人岛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增加了1.4倍和2.5倍,而出岛旅游人数和出岛的旅游的支出则分别增加了9倍和12倍,分别达到421万人次和72.8亿美元,致使出岛旅游支出冲击正常的国际收支,引起台当局的高度重视,这表明国际旅游待业和出岛旅游业间也存在明显的二元特征。注释:[1]台湾《中央日报》1994年9月14日。[2]台湾《经济日报》1993年9月3日。[3]台湾《自立晚报》1984年3月14日。[4]台湾《经济日报》1994年1月10日。[5]台湾《中央日报》1995年1月4日。[!--empirenews.page--][6]台湾《中央日报》1995年1月2日。[7]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台湾中华文化大学等编印,1984年版,第3,777页。[8]台湾《自立晚报》1979年1月3日。[9]台湾《自立晚报》1978年10月11日。[10]台湾《中央时报》1994年2月9日。[11]台湾《经济时报》1990年5月18日。[12]李家泉主编《台湾省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出版,第335页。
第三篇:台湾休闲旅游业发展模式
台湾休闲旅游业发展模式对广东的启示
与台湾一样,广东作为大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先发地区,已经具备休闲旅游发展的市场基础。广东与台湾旅游发展条件类似,如同属热带、亚热带地区,温泉资源、农业资源、滨海资源、海岛资源、山地资源都很丰富,餐饮富有地方特色,故可借鉴台湾休闲旅游发展经验促进农业、工业、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刘少和
台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先发地区,20世纪60、7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其休闲旅游业发展模式亦值得旅游发展条件与之相似的广东省借鉴。
台湾休闲旅游业发展模式
由于台湾海洋海岛型的地形地貌、资源环境,出境、入境、岛内“三位一体”的旅游休闲市场格局,以及现代化的社会制度,使台湾休闲旅游业在空间布局、行业管理、公共利益、私人产权、社区发展、政府角色、产业特色等方面与众不同,并形成一定模式。
1.环岛旅游的空间布局模式。基于“番薯”形台湾岛的环状交通,以及从中央山地到其下河谷平原、盆地再到滨海沙滩、海上岛屿的资源分布,台湾休闲旅游业自然形成了环状空间布局。主要由环岛铁路、环岛省道、西部高铁、西部高速、西部快速,以及横贯东西的三条省道(宜兰到台中、花莲到南投、台东到高雄)、城市连接乡村的产业道路,将旅游景区点连成线、网,构成了由点到线到网面的环岛旅游格局,环岛游不必走回头路;并且实现了飞机、火车(普铁、高铁、地铁、轻轨)、汽车(客运巴士、出租车、自驾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无缝对接,方便了自由行游客;特别是将公路与休闲游憩区有机融为一体,更利于自驾游出行。例如,连接花莲和台中特别是南投的中横公路,即是一条风景道、旅游道,沿途众多游憩服务中心连接着周围游览点。
2.隶属交通的行业管理模式。1956年成立“台湾省观光事业委员会”,后改为观光局,隶属台湾交通部,体现了交通与旅游的密切关系。因此,台湾旅游业一个最大特征是旅游交通的方便、舒适、快捷、有序,各种交通的无缝对接使旅游出行十分便利,如客运巴士可以直接开进高铁站下停车,游客不必另外搭乘的士;而且公路、自行车道与休闲游憩区点紧密结合,汽车、摩托车在停靠公路两侧的驿站服务区、游憩服务区后,可以骑自行车或步行进入游憩区游览观光、开展户外活动,如太鲁阁国家公园、东北角暨宜兰海岸风景区等。
在行业管理上,台湾旅游相关行业除森林游乐区(林务局)、休闲农场(农委会与退辅会)、观光工厂(经济部工业局)外,几乎都归属观光局统一管理,有利于统筹协调,服务岛内公民与外来游客。
3.公益优先的旅游开发模式。公共旅游资源如温泉、火山、海滩、森林等,主要开发为供国民、游客免费观光、休闲、游憩的公园、风景区、游憩区等公共产品,如温泉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城市公园、风景区、游憩区,除非需要限制游客数量以保护资源、环境才不得不收费外,但也收费不高,如大陆游客必游的野柳国家地质公园门票是新台币100元(约20元人民币)。尽管温泉开发兼具私人营利性经营,但首先是保障公共利益,如北投温泉谷在城市公园、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基础上,允许建设私人温泉宾馆,抽取温泉水利用。城市公共土地资源主要用于发展城市公园,即便街角空地,也要通过休闲设施建设成为街角公园,这与台湾民选政府不参与营利,以及将人均绿地面积多少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制度有关。
4.对口辅导的旅游扶持模式。由于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旅游发展必须尊重私人业主和基层主体——社区,以他们为主导,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社会力量(专家、学者)只能作为辅导力量,通过智力、技术、经费支持,引导旅游业多元、特色发展。例如,农委会对休闲农业、经济部工业局对观光工厂、林务局对森林游乐区发展的辅导。渔业行业协会即“渔会”由民选理事组成,理事推出理事长、理事长聘总干事、总干事聘雇员,对休闲渔业发展具有指导、贷款、规范等作用。又如,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为推行农业精致化,自1992年起实施发展地方伴手计划,辅导各地农会及农民团体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特产品,并与观光业结合,成为各地区旅游的伴手产品,并提出产品“品质自然化、加工科学化、健康大众化”,关注食品与健康结合。
5.基于产权私有的多元发展模式。由于社会制度对私有产权的保护,使个体、家庭、企业在私有土地、房产的基础上,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新产品,形成特色,展现私人经济、个体经济的创造力。其中以乡村民宿和老街夜市最具特色。乡村民宿乃家庭个体经济,提供家庭食宿、追求主题特色、少有相互雷同,如清境的欧风、垦丁的地中海风、峆里岛风、宜兰的农舍别墅风、九份的老厝创意改造风、金门的闽南文化古厝风等,异国情调、田园格调、原住民风、海岛风情、山居特色,从宾馆制式服务到观光旅馆、精品旅馆、汽车旅馆、度假村、休闲农场、传统山庄、乡村民俗的特色服务一应俱全;老街夜市亦为家庭个体经济,提供手工产品,有前店后厂、流动摊贩,特色有序,如台北饶河夜市的热闹、淡水老街的古朴、九份老街的恬静、高雄六合夜市的平实、垦丁夜市的时尚,风情各异,特色鲜明。
6.基于社区力量的整合开发模式。在城市,社区力量是城市公园等公共休闲场所、设施建设的支持者,如北投温泉谷城市公园、生态博物馆的成功建设就得益于当地社区的支持;在乡村,由村落主导,借助大学智力帮助(如规划设计、产业发展、产品开发),制定社区营造方案,取得相关部门经费支持(如农委会),最终完成社区改造。例如,阳明山国家公园中的竹子里和湖田里等社区就依托海芋花种植、旅游餐饮完成了社区营造;台湾9·21地震(1999年)中被掩埋的南投县埔里桃米村,依托生态科普(青蛙共和国及其栖息地)与地震遗址教育,以及文创产业进行社区营造,已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示范村,从一个传统农村向结合有机农业、生态保育和休闲游憩体验的教育基地转型,并使“爱与互助”成为社区灵魂,成为现代版“世外桃源”;位于台北市郊区的坪林金瓜寮村依托郊野游憩、茶叶产业进行社区改造,成为有名的茶乡生态示范村。
7.基于文化创意的产业发展模式。为了增加农业产品、工业产品附加值,台湾农业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过程,工业特别是生活用品行业经历了从单纯生产型工厂向观光、休闲、创意工厂的转型升级发展过程,文化创意在休闲旅游中得到充分展示,文创馆比比皆是,如南投日月潭鱼池乡红茶文创馆、宜兰汤韦沟温泉公园的辣椒文创馆等。高雄市老火车站和香蕉码头的文创公园、文创码头,充分证明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是推动休闲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基本路径。
对广东休闲旅游业优化升级的启示
与台湾一样,广东作为大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先发地区,已经具备休闲旅游发展的市场基础。尽管多年来广东一直是旅游大省、旅游强省,但与台湾休闲旅游业发展还存在差距。广东与台湾旅游发展条件类似,如同属热带、亚热带地区,温泉资源(中国排前3)、农业资源、滨海资源、海岛资源、山地资源都很丰富,餐饮富有地方特色,故可借鉴台湾休闲旅游发展经验促进农业、工业、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1.因地制宜设置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在国家大部制改革背景下,可以依据地方旅游休闲行业特色和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设置旅游行业管理部门,明晰权责,如深圳的文体旅游局。
2.道路交通与旅游休闲发展融为一体。包括:旅游环状道路建设,如除大珠三角环状城际轻轨外,粤东、粤北、粤西也考虑形成环状旅游风景道;增设公路游憩服务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要与周围景区点形成连接;完善连接城乡的产业道路;发展有利于健身的城乡自行车道和步道;各种交通工具逐步实现无缝对接,等等。
3.旅游资源开发要兼顾公益和营利。公共旅游资源要向公园、风景区、游憩区、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产品发展,向国民免费提供、最多收取成本价;经营性项目则向市场开放。特别防止像温泉、滨海、海岛、森林、湿地等公共资源为私人所垄断。
4.学习台湾文创产业发展,借助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推动休闲旅游业优化升级。一方面,推动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延伸产品、产业链条;另一方面,促进广东农业、工业特别是生活用品生产行业向旅游休闲业转型升级,发展观光、休闲、创意农业或工业。
5.学习台湾社区营造计划,依托城市社区与乡村社区力量,发挥个体、私人、基层社会创造力。主导地方经济、地方旅游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地方旅游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社会智囊主要作为辅导、引导力量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智力支持。
6.国民健康与旅游休闲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旅游休闲发展的根本点不是唯经济利益,而是国民和游客的健康,需要将健康理念融入到旅游休闲发展之中,包括户外游憩活动、体育运动、文化娱乐、保健休闲、机械游乐、健康食品、乐活、慢活慢游等。
7.包括生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在内的社会大环境是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营造和谐友善、文明礼貌的人文环境,以及更多的无形资产——包括人们的相互信任、清晰的产权、廉洁高效的政府、公正的司法系统和有效的国家管理能力等——这些无形资产所创造出来的公正的法律机制、人力资本价值和保证经济行为的“制度质量机制”,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四篇: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
入境旅游
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一)旅游环境不尽如人意
旅游环境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这三种环境都是旅游资源,应并重开发。如今,大家都认准了旅游是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作为重点产业来抓,有的一个省就设了40个旅游开发区。比如神秘的西双版纳是我国宝贵的热带原始森林,是一个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风景区,但近十几年的毁林开荒,伐木取薪,使森林面积急剧下降,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现在已降到临界限。旅游资源的掠夺性砍伐、文化遗产的人为破坏。此外,据对中国42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的调查,其中31处存在严重的旅游垃圾污染问题,占被调查总数的73.8%;污染比较严重的有4处,只有8处的环境破坏与污染较轻,仅占被调查总数的19.05%。
人们对于同属旅游环境的社会环境,在现代旅游开发中,比起自然资源来,对游客的影响往往更加认识不足。破坏社会环境也是破坏旅游资源的道理还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还有,法律环境也有待改善。一国旅游环境中种种因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心理的因素,但其中起决定作用是法律因素,因为上述各种因素,主要是通过一定法律体制和法律规定,对外国旅游者和旅游服务贸易投资者直接予以影响。
(二)缺乏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
旅游业实际上是跨国性的行业。只有消除国际旅游的障碍,保证国际旅游人数增加才能为国家赚取经济发展所需的外汇。而优质、高效、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又是保证国际旅游者重复消费的重要条件。而中国目前正缺乏这种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例如,签证手续烦琐、海关和边检的效率低下、兑币地点少等。另外,就是旅行社市场较为混乱。比如,无序竞争中的竞相压价、高额回扣、价格欺诈、非法经营、违规经营、违规操作;服务贸易方面的“降格服务”等。
(三)缺少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和保护 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产品,更不等于旅游业。开发旅游业必须树立旅游产品的观念,而旅游产品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方面有机组成的综合体。不注重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旅游业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例如自然景观,国家认定的风景名胜区512处,只重视开发使用,而不注意管理保护。
(四)旅游商品供应存在问题多多
国际旅游商品创汇占旅游收入的40 – 50%,香港高达60%,我国大陆这一比例平均为20%。旅游是一种异地的精神和物质的享受活动,而购物则是旅游过程中的延伸和旅游感受的物化,这就要求旅游商品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纪念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收藏性等特色,至少具备一项,兼有多项更佳。而我国的旅游商品样式陈旧,品种单一;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缺少地方特色,市场趋于雷同;商品文化含量、艺术品味不高,等等。
(五)旅游业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里所指的素质:一是队伍素质;二是产业素质,包括景点建设,商品开发,旅游规则,产业格局,市场网络,企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等等。如果不提高,将无法经营好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旅游。
三、缓解我国旅游贸易逆差措施
(一)实施旅游人才培养战略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还要依靠人才优势。且新的运营和管理模式要靠大量高素质 的人才。因此,建立健全新的旅游专业人员和经营人才教育培训模式 已势在必行。这种模式必须适应网络经济、信息经济、全球化经济及与之相适应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模式。要适应逐渐缩 短的知识更新时期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旅游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培养更多更好的旅游综合型人才。为全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作出贡献。
(二)要注意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水平
虽然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在“量”上已经达到“旅游大国”的水平。但在“质” 上。与世界上一些典型的旅游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必须重视旅游服务贸易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创新管理和服务理念。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和经验,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小金.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下的汇兑损失及不利影响U1.价格月刊,2013(6): 54—56.
【2】章家清,谭鹏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影响因素探析Ⅱ】.生态经济,2009(1): 155—157.
【3】刘丁有,刘信信.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田.开发研究,2012(1):32—35.
【4】P小金.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分析与思考U】.中国商贸,2012(8):144—146. 【5】杨军.出境旅游与旅游业跨国经营的经济学思考Ⅱ】.桂林旅游 高等专科 学校 学报,2006(3):281—285.
第五篇: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旅游局
近年来,我省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2009年,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5%,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10%以上。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分别排在全国第6位、第8位,居中部六省和中西部地区首位。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3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59.04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1.6%和20.7%。其中,接待入境游客70.2万人次,同比增长18.2%。
全省现有郑州、洛阳、开封等2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85家景区(其中有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等3个国家5A级景区),1050家国际、国内旅行社,529家旅游星级饭店(其中五星级10家),旅游从业人员120万人,基本形成了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调配套的产业体系。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有力保障。
我省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切实将其摆上了重要工作,加大了组 织领导和支持力度。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对全省旅游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经常督促,分管领导具体指导、具体落实。特别是在重在对交往活动中,省委、省政府领导都把旅游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安排,并亲自做旅游推介。今年4月18日,国家旅游局与河南省政府签订了《关于建立局省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李克常务副省长在签字仪式上签字,省委卢展工书记出席签字仪式。为办好2010第二届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省政府专门在北京召开了驻华使节联谊会,郭庚茂省长致辞,孔玉芳副省长主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论坛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二是政策支持到位。
2005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2006年、2007年省政府连续召开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加快全省旅游业发展和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具体意见;2007年省人大出台了《河南省旅游条例》;去年5月27日,我省召开高规格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三是财政支持有力。2008年投入1.2亿元,主要用于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贷款财政贴息、红色旅游交通公路建设等。2009年起我省设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全年省财政安排资金1.05亿元,其中5000万用于旅游宣传促销,5000万元用于旅游项目补贴,500万元用于奖励旅行社,各市共安排3.5亿旅游专项资金。2010年至2012年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旅游宣传推介,大的项目 资金另行申报。
(二)推动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升级。
没有项目支撑就没有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高次层的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旅游项目和品牌建设。今年省委卢书记在会见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时强调要坚持“项目带动、品牌带动”。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们大抓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招商引资,成效明显。2009年全省全年新建或扩建旅游项目118个,总投资额为352.28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20亿元。全省共推出旅游招商项目80个,总投资额为480.72亿元,全年签约金额145亿元,超额完成了省政府对旅游系统下达旅游投资和引资的“双百亿”任务。去年9月22日,省旅游局又与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签订了授信额度达2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今年,我们又制定了全年旅游投资、引资双双超过“200亿”的目标任务。上半年,全省在建旅游项目300余个,完成投资106亿元。招商引资亿元以上的合同项目8个,合同金额156亿元。在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上,我省共签约合同旅游项目7个,签约金额95.9亿元;签协议项目11个,金额353.7亿元。在旅游项目投资和旅游招商引资上,我们主要是实行了“两个倾斜”。一是向精品景区倾斜。继续着力打造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黄金线路;深入推进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通过资源整合、联合捆绑营销等手段,提高以云台山为代表的南太行景区的整体品位。二是向新兴业态倾斜。先后协助推出了《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君山追梦》、《河洛风》、《禅武不二》、《少林武魂》等旅游演艺精品 节目。其中,《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投资共3.5亿元,一期演出项目投资1.2亿元,全部为民营资本投资。省旅游局下属的少林寺武术馆推出的原创舞台剧《少林武魂》开辟了中国武术文化走向世界高端演艺市场的新路子,被文化部授予“优秀出口文化产品服务项目奖”。2009年进入美国高端演艺市场—百老汇侯爵剧场,武术馆与上海东上海影视集团合作在美国购买了田纳西州大雾山景区剧院,《少林武魂》作为中国第一个在美国落地的文化项目将常年在美国演出。特别是去年全省签定了温泉休闲度假项目合同金额7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一个辐射全省的温泉经济带,河南旅游的转型升级将大大提速。
(三)扩大对外开放,开拓旅游市场。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积极开拓境外和省外市场,大力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一是积极搭建旅游开放平台。成功举办了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来自五大洲35个国家和地区的96个国外城市、126个国内优秀旅游城市共222个市长或代表共同签署了《郑州宣言》,使得这一论坛最终固化落户河南,国家旅游局和省政府每两年举办一次。召开了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旅游专门委员会成立大会,签署了《河南宣言》,组织了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及巡游等大型活动;组织承办了中部崛起旅游论坛、北方旅游交易会、豫台旅游高峰论坛等活动;办好河洛文化旅游节、黄河国际旅游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扩大了旅游交流合作,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二是推出旅游优惠措施。2009年,为应对危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加上全省数百家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旅 游企业全年打折让利面额价值达70多亿元,其中郑州市发放旅游消费券、优惠券30亿元,进一步激活了旅游市场。去年“五一”期间,全省共接待省外、境外游客530万人次,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今年,平顶山市推出了全市旅游景区4月份错峰免费游和“五一”假日大优惠活动。据统计,4月份平顶山接待游客数量和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40%、224%。二是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组团参加了“中原文化澳洲行”、“中原文化港澳行”、“中原文化天津行”、“中原文化宝岛行”、“中原文化澳洲行”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河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在省内外知名媒体开辟旅游专栏,强化宣传营销,拉动国内旅游市场。组团参加国家旅游局在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地举行的大型促销活动,协调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机构,加大我省旅游产品和线路在海外的推介力度,将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等10多个精品景区纳入国家对外旅游宣传总体布局,加快了河南旅游市场与国内外的衔接。经过努力争取,我省成为赴台旅游开放区域,新郑机场被确定为赴台包机航点,6家旅行社获得赴台旅游业务经营资格。今年上半年,豫台互动游客达4.5万多人。三是推进区域旅游合作。与北京、陕西等9省(市)签署了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形成工作联动机制,逐步实现品牌共建、资源共享、市场共推、交通共联、客源互送。与福建省旅游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小三通”旅游线,以专列形式开辟台湾游市场,首批“小三通”旅游专列,已于今年3月7日从郑州始发。利用郑西高铁开通的契机,与陕西省旅游局联合推出了“郑西高铁一线牵,古都旅 游新体验”系列活动,召开了豫陕两省旅游合作恳谈会,双方签定了郑西高铁开通后进一步加强旅游合作的协议。四是提高企业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制定了《河南省旅游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旅游包机最高奖励6万元、专列最高奖励3万元,对入境游贡献大的旅行社最高奖励150万元。
(四)组建旅游集团,壮大市场主体。
在省政府的推动下,我们和当地政府一起,借鉴上海锦江、北京首旅等大型旅游集团的运作模式,以国有旅游企业为依托,以产权为纽带,采取资产划拨、合资合作、兼并等方式,组建大型旅游集团。2009年12月10日,洛阳龙门旅游集团、洛阳交通旅游集团和洛阳航空旅游集团三家旅游集团同时挂牌成立。去年12月26日,焦作云台山旅游集团揭牌成立。去年12月27日,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些旅游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省旅游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迈出了实质步伐。今年5月27日,省政府公布了5年内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实现IPO的重点后备企业名单,在150家企业中我省有6家旅游企业进入。分别是河南中原第一漂流旅游集团公司、南召县莲花温泉旅游集团公司、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焦作云台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交通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和以运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而著称的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五)紧贴游客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坚持把提升服务质量、改善环境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切实抓紧抓好,旅游业发展软硬环境不断改善,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郑州至尧山、安阳至林州等高速公路,加快了通往重要景区干线公路建设,全省形成了包括航空、高速公路、省级公路和通向景区公路的立体交通网络;旅游景区的通信、供电、给排水、消防、旅游标示等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完善。二是规范市场秩序。大力开展“诚信旅游”、全员培训、服务技能比赛和“争先创优”等活动,加强旅游安全检查,旅游业行风不断优化。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2009年,我们对服务质量差的20家旅行社进行了注销经营许可证的处理,对7家达不到标准的饭店取消星级。三是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开通12301旅游公益服务热线,建设完善了河南旅游资讯网,与超级旅行网、河南旅游资讯网英文版、河南旅游资讯网手机版、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旅游频道等联合,形成了河南旅游资讯网络集群,进一步提高了全省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二、我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入境游人数少、比例低。
入境游一直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从2009年的数据看,虽然我省接待游客达2.3亿人次,但入境游客只有126万人次。航线少尤其是国际航线少,是造成入境游偏低的关键因素。
(二)旅游市场主体弱小。我省虽然景区较多,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品牌较少,特别是缺乏大型旅游集团,企业整体实力不强。
(三)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各市投入旅游宣传促销的经费不足,在国内大型媒体上及境外宣传促销不够。同时,宣传促销的手段也比较落后,针对性不够强,震撼力不够大。
(四)旅游服务设施有待完善。
目前省旅游服务中心已经奠基,但还未形成省、市、县和区域节点四级旅游服务中心联动网络,难以有效实施全省范围内的旅游统一服务、咨询、调度和指挥。全省高星级酒店数量及服务配套设施不够,还不能满足不同档次、不同方式的多样消费和需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和近期工作重点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四个重在”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大项目为支撑,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乡村游为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提升我省旅游产业的水平和素质。具体目标任务是: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人数达到2.6亿人次,同比增长10%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23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45万人次,旅游创汇5亿美元,同比增长15%以上。突出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大力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
把旅游延伸到农村,不仅因为我省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有现实条件、需求和巨大空间,更重要的是帮助有资源和条件的乡村探索一条靠旅游致富,特别是探索一条农业大省就地就近就快转移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路子。基于以上考虑,今年我们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扶持商丘民权画虎村、洛阳孟津牡丹画村、漯河南街村等100个特色旅游村和10000户“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力争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这项工作已纳入省委、省政府十大民生工程。我们已于今年2月25日举行了启动仪式。目前100个旅游村的策划方案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评审,其他工作也全面展开。
(二)突出抓好旅游项目建设。
旅游业已成为投资和消费热点,借鉴去年经验,我们将重点抓好旅游招商引资,以大项目带动旅游的大发展,力争全年完成旅游投资、旅游招商合同金额双双突破200亿元;推动与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合作授信的200亿元资金落实到位。
(三)继续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
主要抓好4件事:一是加强豫台旅游合作,努力实现“互动10万人”目标。二是召开“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旅游专门委员会年会”,这是继去年召开该联合会旅游专门委员会成立大会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年会。
(四)加强区域合作,拉动国内旅游市场。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地举办旅游推介和项目招商会,开拓国内高端市场,引进大集团投资我省旅游;加强与山东、陕西等周边省份的旅游合作,推进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五)积极培育旅游消费热点。
积极开发旅游演艺、旅游购物、旅游会展、温泉疗养及汽车露营地等新型业态。在做好现有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大型演艺节目的基础上,支持引进一批雅俗共赏的小型演艺节目在落户郑、汴、洛等城市,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夜间休闲需求。加快平顶山鲁山温泉、汝州观光医疗温泉、南召莲花温泉、信阳汤泉池温泉的建设进度,尽早在全省形成优势突出、互为呼应的温泉康体旅游经济带。
(六)做大做强旅游企业。
帮助协调刚刚组建的洛阳三个旅游集团、焦作云台山旅游集团、郑州港中旅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团,理顺体制机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动有条件的开封等市、县组建旅游集团;引进喜来登、香格里拉等2—3家国际著名酒店参与我省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今年,美国的万豪和喜来登已确定进入河南。5月20日,喜来登酒店签约仪式暨美盛中心奠基仪式在郑东新区举行。这些国际品牌公司的进入,对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七)推进旅游集聚区建设。
产业集聚是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它可以推动资金、资源、人才、技术向优势景区、优势企业、优势地区集中,实现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功能完善,不断放大旅游业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根据省委常委会的决定,目前我们正在按照产业聚集、融合发展、优化升级的原则编制郑州环球美食城、南阳卧龙岗、平顶山香山文化旅游等12个集聚区的规划。
(八)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开展“2010河南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重点抓好“旅游质量万里行”活动和旅游服务质量交叉检查活动;抓好省旅游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旅游标准化示范市、示范县和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对万名乡村游导游、“农家乐”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