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淄博市高三语文一模答案大全
2012—2013年度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知味。为此我励精图治,立志要消灭匈奴。今天,我们只要一出动军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匈奴单于俯首称臣,我们的羞耻洗雪了。”殿上的群臣都大声欢呼万岁。不久,太宗封李靖为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赏赐食禄五百户。后来李靖又担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征伐吐谷浑,灭了这个国家。李靖因功改封为卫国公。
李靖死后,太宗下诏,允许他的坟墓可以按照汉代卫青、霍去病坟墓的模样去修建,坟墓周围筑起土丘,使它们像突厥国内的燕山、吐谷浑国的碛石二山,来表彰他卓越的功绩。
第二篇:2013—2014学南昌市高三语文一模答案
2013—2014学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佝偻lǚ,C吝啬sè,D孱chán弱)
2.B(A断章取意——断章取义,C老俩口——老两口,D挖墙角——挖墙脚)
3.C(坦陈:重在陈述。坦承:重在承认。根据语境,应为“坦承”。从而:连词,重在表目的和因果关系。进而:连词,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重在递进关系。从语境看,是表示因果关系。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得:偶然得到。妙手:技术高超的人。灵心慧性:强调聪颖的天资。从语境看,此处更强调偶然得到佳作。)
4.D(A介词“关于”与宾语搭配不当,改为“对于”;B语序不当,把“一系列”放入“促进”前;C 偷换主语,“少数目无法纪的人”置换成“损失千万元”的工厂。)
5.C(根据每句中关键词提示,找到逻辑顺序。如“这也与”“但”“至于”“二者”等。)
二、(9分,每小题3分)
6. D(“对某种色彩高度敏感的人”而不是“对色彩高度敏感”; B “多次叠加’’与原文不符;C对象误用,应为“橙色光谱的某个区域”而非“视网膜”。
7.C(“辨识1亿种色彩”应是四色视觉者,且是“理论上”判断。)
8.B(原文为“可能未必”)
三、(9分,每小题3分)
9.B(憾:痛恨)
10.D
11.D
四、(28分)
12.(12分)
(1)(许都)以侠义为任,爱好施加恩惠,暗中用兵法训练家中门客和子弟,希望能充任一职位。(得分点:“阴”,“部勒”。)(4分)
(2)因为平定叛乱有功,子龙被提升为兵科给事中。命令刚下达,京都就沦陷了(得分点:“擢”,“甫”。)(4分)
(3)现在福王入朝为君已经二十来天了,人们精神松懈思想纷乱,和太平时期没有区别。(得分点:“再旬”,“升平”。)(4分)
13.(8分)(1)上片写了一群农家女聚在家门前争看州官的情景。(2分)“旋抹红妆”的“抹红妆”表现对“使君”的敬重、“看使君”的隆重,“旋”表现“看使君”心情的急切。(2分)
(2)下片用侧面描写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农家丰收后的富足与欢乐的喜悦心情。(2分)第五句写祭品的丰厚表现百姓的喜悦,第六句写一喝醉的老翁表现百姓的喜悦,从而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2分)
14.(8分)(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4)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5)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 高三语文(模拟一)答案第1页 —
五、(6分)
15.C(大卫受到校长的歧视。)(3分)16.另一个是隐修女(居第尔)(1分),她与爱斯梅拉达是母女关系(1分),因为女儿被吉普赛人调换走后极度仇恨吉普赛人(1分)。
六、(18分)
17.情感美德数字化;(2分)生存环境数字化(2分)对“数字”所代表的现代文明的批判。(2分)
18.从排斥、拒绝(不安、惊恐),(1分)到不知不觉中接受(享受便利);(1分)最后形成习惯(相依为命),(1分)批判反思。(1分)
19.示例一:如调侃孔子也会修正“小子何莫学夫诗”的理论,(1分)写出数字对现代人生活影响之深。(1分)增加文章的文采,(1分)幽默诙谐,促人深思。(1分)
示例二:如结尾改写苏轼的《临江仙》(1分),抒发作者对数字化时代的人生困惑,(1分)丰富文章的表现力(1分),诙谐凝练,富有余韵(1分)
20.B C(B项“并不认为数字具有那么大的作用”错,恰恰显示出数字对人生影响之深;C项“肃然起敬”“接受了”错,作者对数字的作用极其惊讶,不能接受这一事实。)(4分)
七、(15分)
21.语言综合运用(15分)
略
八、(50分)
22.(50分)
略
— 高三语文(模拟一)答案第2页 —
第三篇:高三语文一模分析
高三语文石市一模分析
张惠霞
石家庄一模试卷要比八省联考的试卷质量更高。
首先体现在它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例如语言文字运用第二部分“惊蛰”文段,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语言表达、衔接、下定义于一体,不再是单一的某个知识的考查,而是融合了以上六点于一体,在考必备知识“下定义”的基础上,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文学素养。
第二,情境是载体,在情境中增强试题的应用性和探究性,提升能力考查的有效性。如翻译13题的第二小题,“克”的翻译只能翻译为“攻占或攻下或攻克”,而非“战胜或打败”,因为试题的情境是“林邑”这个地区,而非某个人。又比如23题作文,班级计划组织一场礼仪与文化的讨论会,请写一篇发言稿,情境限定为了班级讨论会与仪式与文化,在创设情境的同时,又再次考查了“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同时又考查学生六项关键能力中的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
第三,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如小说第九题,诗歌第十六题,现代文阅读第五题。读懂题干至关重要,问什么答什么,而非答套路,侧重能力。
第四:思维量加大。题干不是直白的告诉你干什么,考什么,需要读两三遍,体味文字句子所传达的含义,明显的是第五题和第十六题。
第四篇:静安区2014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2014答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比喻可能引发争论的书画关系。
2.(1)共同的工具和共同的表现手法:写字和作画都用毛笔,某些书家的画与字笔划调子相同;
(2)书与画在人的审美欣赏上有共同之处。
3.D
4.共同工具、共同好恶、共同方法、共同传统所合成的5.B
6.(1)引出诗画关系话题。(2)展开讨论:作者认为“书画同源”不如“书画同核”概括得准确;“核”是一种共同“信号”;(3)结论:书画相互影响却各自独立。
(二)7.(1)麻雀生存、繁殖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强;(2)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大。
8.(1)这些细节描写是为了让读者清楚地认识麻雀窝的地点、构造以及麻雀的特殊能力;(2)增添
文章趣味。
9.(1)猫的食物充足,(2)但它狡诈邪恶,将伤害弱小动物当成乐趣。
10.(1)与第⑤段说猫“挺可爱”照应;
(2)与上文的批判性评价形成对照,给人留下关于猫的全面印象,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11.C
12.句1:作者明确表示了对麻雀的厌恶,认为麻雀不能“吃”“用”,且给人类带来麻烦,因此一钱不值。句2:作者断言猫天性狡诈邪恶,驯养不能改变其本性,只能使其更虚伪;作者对猫的嫌恶之情溢于言表。
带有情感描写动物,能使文章妙趣横生,增强感染力;但以人类为中心评判其他动物是不妥的;我们应尊重万物、观察并理解它们。..
(三)13.(1)唤取红巾翠袖(2)砌成此恨无重数(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4)香雾云鬟湿(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6)我今停杯一问之(7)书当快意读易尽(8)依旧烟笼十里堤
(四)14.迟、时、知
15.D
16.都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刘诗借贾谊屈原的被贬暗示自己的遭遇;左诗借西汉旧事,表达了对西晋门阀制度的不满。
本诗①借景抒情(赏析颔联)②拟人、反问(赏析颈链、尾联)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等)。
左诗①比喻:用“松”“苗”比喻有才华的寒门子弟与平庸的世家子弟;②对比:两种人不同身份和不同命运的对照。
(五)17.⑴肆意横行⑵违逆,得罪⑶以„„为鱼肉,任意欺凌。(意动用法)⑷定罪,判罪
18.D
19.(1)(窦婴)与太仆灌夫互相推崇,交往非常融洽,只恨相互了解得太晚了。
(2)等到出来后,田蚡又编造一些窦婴的坏话,让皇上听到。
20.田蚡仗王皇后之势欺侮窦婴,导致灌夫和窦婴被判死罪,这真实的悲剧;作者将田蚡的死亡与窦婴的冤魂相联系,宣扬了因果报应思想。
21.(1)灌夫顶撞田蚡被处死;(2)窦婴上书为灌夫鸣不平,触怒太后;(3)皇上最后判窦婴死罪。(六)22.长江
23.第①段写长江的壮观,是为了和第②段写狭小的游鯈亭作对比;为下文表现吾兄的品格做铺垫。..
24.(1)吾兄有大志而处卑位,老而无成,与王处仲吟诵曹操诗句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相通;
(2)借慷慨悲歌开阔胸襟,在方寸之地寻找内心浩然之乐。
25.A
26.本文颂扬了作者兄长“处卑困而浩然”的广阔胸襟。
第五篇:咸阳市2013—2014学高三(英语)一模答案
咸阳市2014年高考模拟考试
(一)英语试卷参考答案
1—5 CDBCA
6—10 BAGEF 26—30 BDBAB
46—49 ADBA
61— 65 FEDAC11—15 DCCAA31—35 CDABA50—53 CBCA16—20 CACDB 36—40 CCBAA54—56 BAC21—25 ACDDB41—45 BDDBA 57—60 CCBD
66.knowledge67.provinces68.November69.beauty70.interviewed
71.digest72.harvest73.pronouncing74.cultural75.healthily
My cousin Tim is∧
abut
failedexams
deeply
in
when
“Dad?” His father replied.both
“.” And his father did so.Tim was satisfied
with the report already signed by his father.eighty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think they are sure to help the old fallen down on the street because saving life is first things first.Fifteen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say whether they help or not depends on the circumstances.However, five percent hold the view that the old shouldn’t be helped.Why not? First, they lack the knowledge of first aid, not knowing how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Second, they are afraid of getting into trouble.In my opinion,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especially the old people.Please remember “respect the old” is one of our best traditions.Everyone will become old, and if such a case occurs to us one day when we’re old, I will say I do need your help.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