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类听课
研究类听课
研究类听课包括六种形式的听课,分别为:了解性听课、分析型听课、“会诊”性听课、切磋性听课、研讨性听课、实验性听课。它属于主动的课堂教学研究,具有了解和分析问题、研究和探究教学规律的特点。
1.了解性听课
了解性听课也叫一般性听课,主要目的是了解某个阶段或某位教师的基本教学情况。
2.分析性听课
.分析性听课不是指某一节课进行的听课而是指,有系统、能进行比较对照的研究性听课活动。
3.“会诊”性听课
“会诊”性听课亦称为“诊断性听课”,主要是为了帮助教学水平不高、教学问题较多的教师发现问题的表现和原因,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而组织的听课活动。
4.切磋性听课
切磋性听课时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为了交流教学情况、研究教学方法而进行的互相听课。
5.研讨性听课
研讨性听课是指针对某个有待研究的教学专题所进行的听课,如探讨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策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研究提高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新方法;探讨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等。
6.实验性听课
实验性听课是指为了探讨某一教学规律,或为了证实推广某一教学称果,而进行教学实验改革的尝试。
第二篇:教学类论文《浅谈听课评课》
浅谈如何听课、评课
潘桥行知小学 方越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如何听课和评课。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活动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而且由于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教学、也不直接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与课堂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因而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没有去了解大纲、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智能情况);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这样的听评课,显然是有孛于课程改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为此,必须 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听课、评课。
我们知道,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它有五个要义:
① 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
② 是一种学习活动(当然活动主题是学生),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 ③ 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
④ 师的组织活动有多种手段,包括讲解、指导、辅导、演示、评价等;⑤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而教师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就是组织好这一学习活动。因此,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进行。换句话说,在评价课堂教学时,应该把观察的重点教师的作为转到学生的作为上,把教师的作为联系到学生的活动中来加以评价,针对这样的新理念,我们必须这样听课:
一、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因此,作为听课者,在听课时,不仅有关注教师的教的活动,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是重点应该关注的是:①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②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什么;③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④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⑤设计那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设计活动步骤);⑥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⑦安排那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⑧课堂教学氛围如何。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者应该关注:①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②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③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④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由于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而且教师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
二、应把听课者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
如果把听课者定义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听课前无充分准备、听课过程中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就无获取学生全面的、真实的课堂表现。只有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三、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
第三篇: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特别是农科大学生就业更难,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亦倍受社会各界关注。虽然,近年来我国农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了长足发展和提高,但是农科人才与相应职位依然不能很好的匹配,毕业生供需矛盾问题依旧非常突出。即一方面高等农业教育滞后,农科大学生量大质劣,就业相对困难;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科技人才相对匮乏,造成了资源和人才的极大浪费。中国农业大学前校长陈章良曾表示过自己对中国农业教育的担忧: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一方面我们的农业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农业高校培养的人才,却又不好找工作。
近3年来,我国传统农科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根据“麦可思—中国 2009 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项目组对 50 万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调查显 示,学生毕业后半年,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有3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 15%的比例。另外,在农业领域,女生的就业难问题尤其突出,许多学校女生就业率不到1/10。
据统计,近几年农科类毕业生中有95%留在了城市,而且大部分从事了与农业无关的工作。而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林科技人员明显短缺。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3060.5万人,其中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仅80.4万人,占2.6%。全国每万亩土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到四十。
农林科技人员短缺现象在基层尤为突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是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却是农林科技人员明显短缺。这种现象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引起的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社会环境对农科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重要地位决定着农业人才理应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欢迎,但从目前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农科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农科类院校仍不合时宜地扮演着冷门高等学校的角色。从毕业生的去向看,到农村基层和农业生产推广第一线工作的人数不足一成,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考研,进城市中的事业企业单位,甚至宁愿在一些中小企业中当打工仔,也不愿意到基层做生产、研究或技术推广。
国家虽然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落后地区去建功立业,也相应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如国家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但这一类似于倡议式的志愿者行动,并没有从政策和制度上有太多的倾斜和保证,没有政策和待遇上的保障,光靠发扬奉献精神来吸引高等学校毕业生到落后农村去就业是不现实的,这绝不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自私,素质越来越差”就能解释的,而是与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是适应社会发展现状而出现的必然现象。
(二)、农业高等院校自身局限性对农科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尽管我国大部分农业类院校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类院校的需求来看,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还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主动开展就业市场的需求分析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不能很好地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具体表现:一是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人文教育薄弱,办学规模偏小;二是培养模式僵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与生产实践脱节,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落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此外,农科类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突出专业知识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的职业辅导和大学学习生活规划的指导,还未建立起一整套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科学体系,缺乏健全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和专业辅导队伍,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农科类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三)、农科大学生自身因素局限性的影响农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普遍经济 条件差,贫困学生居多,进了大学后,校园里贫富 差距凸现,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迫切想改变贫 穷的现状,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容易导致就业心 态失衡。农科类专业对口多为艰苦行业,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抵触、厌恶的情绪,缺乏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受经济条件制约,来自农村的学生虽然可能具备相应的课堂专业知识,但往往无力开展第二课堂的兴趣爱好学习,很少有其他技能或才艺,在就业竞争 过程中鲜有优势。许多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深深体会到农村之难,在择业时千方百计想跳出“农”门。据有关数据显示,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70%以上选择在大中 城市就业。很多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宁可放弃所学 的专业知识,在城市寻找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也不愿去基层一些急需农业科技人才的单位。资料显示,每年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大约有4万人,中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大约有8万人,但真正到农业第一线的人才还不到一半。
学农不爱农,只是造成就业难的一方面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没觉悟”。一位农大毕业生承认,农业产业确实是一个朝阳产业,其中蕴藏着无限的机会,但是机会还远远没有变成现实。“我们现在就去投身农业,能否实现个人价值?”北京农学院的王寒教授也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农业院校毕业生即使愿意到基层工作,农村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就业机会也不多。他说:“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没有建成之前,毕业生就算有心献身农业,很多时候也是入‘地’无门。”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为解决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良好契机。农业院校大学生顺利就业有赖于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一)国家、社会层面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大学生就业去向的风向标,当今大学生不愿去基层、不愿去农村,纠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太穷,农村太苦,远远无法满足毕业生的物质需求。最终解决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经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 的差距。政府在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应该起到积极、主动、有效的主导作用,加快对我国现行的农业体制模式的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现 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有效资源配置体制的建立,深化农业的市场化改革,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力度,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鼓励、支持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我国有自然 村70余万个,如果每个自然村每年吸引1~2名农科 大学生,则全国农村每年需要上百万的农科大学生,不仅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也为农业科技人才的普及、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添上巨大的助推力,国家、百姓也将迎来国强民富的新局面。另外,政府要做好舆论导向,深层次、大力度 减轻、消除全社会对农业行业的偏见和歧视,提升 农业、农民、农业工作者以及农业院校地位,改善农业工作者文化和精神环境,逐步转变全社会“重工 轻农、重商轻农、重官轻农”的思想;要让大学生“下 00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就业教育应办得系统规范,可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全校性必修课,确定学分,使学生能够重视就业指导的训练。可尝试建立由学校领 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落实的就业工作机制,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有针对性地对有志去农村 就业的大学生加强指导和服务,及时收集和发布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充分发挥各类人才 市场和就业信息网的作用,主动帮助面向农村自主 创业的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定期走访和慰问面向农村就业、创业的大学生。
(2)农业高等院校层面大学生就业重心下移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下到基层直接为生产第一线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院校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 治工作的特点和优势,要指导大学生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就业、解决就业问题,帮助他们摆平心态,对自己和职业做好客观分析,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选择、职业理念和现实需要的关系;大力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组织学生到农村去,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介绍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广阔前景;引导广 大学生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树立甘愿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思想,积极到农村建功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农业院校应积极重视就业市场的培养和开拓,扩大就业渠道,利用校友等资源加强校企联系,尝 试“走出去、请进来”的挂职方式,在输送师资入企业的同时,可将地方人事局等合作伙伴请入校园开展交流互动,提升校企合作层次,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其次,农业院校可发挥培养的人才专业性和技 术性较强的优势,尝试与大型农业企业开展校企合 作,定向培养模式,直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种合作培养模式,可缩短从学习到工作,从学生到员工的过渡时间,既为企业培养了所需的人才,也为高校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学生也获得了实惠,实现“三赢”局面。最后,要大力培育、建立大 学生基层实习就业基地。对大学生来说,实习是检查、巩固、展示、提高的过程,对用人单位来说,实习是指导、纠错、考察、筛选的过程。通过就业 实习基地的建立,既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的知识 和社会实践能力,又形成了实习——市场——就业 的开发就业格局。
(三)学生层面(1)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综合素质就是指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这些素质会综合体现在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过硬的综合素质是顺利就业的保障,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 人,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他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 能做到的,也不是靠毕业前的突击武装能解决的。它要求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形成勤劳、诚实、踏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在整个大学期间按高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可以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择业竞争中的强手。(2)端正心态,积极就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就业观。不能“眼高手低” 改变“一业而终”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竞争意识与必胜的信心,正确把握自己,抓住“三农”问题带来的发展机遇,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扎根基层、献身农业的职业观,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贡献。
第四篇:《有效听课的研究》课题报告
小学教学中有效听课评课的研究与实施
课题阶段工作报告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老教师的退休和年轻教师的进入,我校的教师教龄普遍偏年轻,这使我们在富有创造活力的同时也十分缺乏经验,基于我校的生源情况和我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等特点,需要针对课堂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如何促使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发扬优势,修正不足,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如何让教师对课堂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最终促使教师提升工作和学习状态?这成为了我们研究的课题。
目前我校课题研究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立项、课题实施阶段工作,结题阶段工作也基本完成,正在准备验收材料。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核心概念界定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双线听评课:就是“德育线”听评课和“教学线”听评课二者的综合。“德育线”听评课,是由班主任组织本班的科任教师进行相互间的听评课,关注本班师生上课的状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线”听评课,是由备课组组织本学科的成员进行相互间的听评课,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形成高效课堂。
师生生命状态:就是教师能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对于教育事业有责任感、幸福感;同时学生能热爱学习、热爱课堂、热爱老师,有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师生良好互动,形成有生机、有活力的课堂状态。
(二)研究假设
本研究基于如下研究假设:“实施双线听评课,可以加强班级科任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致力于班级的有效管理,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加强科组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热爱课堂、热爱学习;可以激发老师热爱学生、热爱工作,增强学生和教师的幸福感。”
(三)研究目标
1.充分发挥“三全育人”德育机制的功能,全员、全程、全面关注学生,通过耐心细致的德育工作,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解决学生学习源动力缺乏的问题。
2.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科学精神和有效的课堂管理教育引导学生,以师德功能提高师能,以团队合力实现教学有效、以教学有效促教育质量的提高。
3.充分发挥师生相互激励功能、氛围环境育人功能,大力营造“乐教、善教、仁教”的教风和“乐学、善学、活学”的学风,管理教学实践中的每一个细节,解决教和学的和谐统一问题。
(四)研究内容
1.我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双线听评课的实践意义;
3.双线听评课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机制; 4.双线听评课效果的评价方法。
以上研究内容都将作为我们课题的子课题,全体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
(五)拟创新点
本研究拟在如下部分进行探索性研究创新:
1.听评课活动中,实现“德育线”和“教学线”的结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点评、交流、探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生生命状态。
三、研究方法
课题组将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相结合,从师生的教育教学实际入手开始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法:通过查找、阅读听评课相关的文献资料,更好地指导教育线听评课实践,并从德育教育理论中汲取精华,更好地完成德育线听评课实践。
2.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通过“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的循环模式,不断地探索、改进研修模式实践工作,更好地激发师生在课堂上的状态。
3.个案研究法:对特定的教师、学生和课例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对双线听评课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课进行具体的描述、分析、总结、研究。
4.调查研究法:利用无记名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对“双向听评课”研修模式的成效进行调查研究。
四、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年 4月——2011年6月)
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抓好技能培训;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对课题组成员实行分层次培训。
2.做好相关的资料文献收集、分类工作。制订研究方案,组织论证;部署子课题。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邀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2.制定双线听评课实施方案,在2011-2012届的教育教学中具体实施。全年级老师参与双线听评课活动。上课班级的班主任统一安排时间在教室进行评课交流,老师、学生一起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点评、交流、探讨,并做好记录。及时收集上课的课件、教案、学案、反思、记录等资料。3.研究信息,随时调整,不断完善管理体系,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4.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三)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12年6月——2012年12月)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论文。2.总结研究经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总的来说,我校课题组是认真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安排,遵循教育研究的基本规律开展的,按计划完成了既定目标。但课题组成员对理论方面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对本课题的认识大部分停留在实践研究的层面上,研讨时也缺乏理论依据的支撑,今后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水平和研讨能力的提高。
第五篇:科学 周六研究课听课体会[范文]
周六研究课听课体会
周戈庄小学 张立涛
星期六上午来到二实小参加了周六研究课活动。通过这次研讨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课堂上教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状况,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活动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上老师都设置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导入,学生课堂表现快乐,有了自信,师生互动也比较融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多采用小组讨论、同位讨论、分组实验的方法,激起了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课堂上先给出实验用的物品和实验目的,再让学生讨论制定实验计划,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活跃课堂气氛做到了教师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后,再着重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充分了解了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以后再开始实验。整个实验过程都很顺利学生也很专心。两位老师都把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设了组长,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给每个孩子均等的实验机会,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中。
再次,通过观摩能够感受到授课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较强,所有孩子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第二节课管老师讲《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中,不仅仅让学生使用事先准备的实验器材,更是允许学生实验自己想到的其他材料。这样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了解。其次,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及时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注意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有疑惑的及时回答,这样就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是展示教师的教学智慧,只有闪烁着智慧,充满着创意,课的内容才会生动、深刻。两位老师几乎每个实验设计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每个创新都成了本堂课的闪光点。总之,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均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法、创设情境法,通过这次教学观摩活动,让我学到了不少课堂教学方面的方法。使我再次认识到科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联系得越紧密越巧妙,学生感受也越深,越能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科学离不开科学探究。
http://jysq.kc100.com/fram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