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程序设计类平台课的建设研究
程序设计类平台课的建设研究
摘要:程序设计类平台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础开发能力,为后续学习其他开发类课程打好基础。程序设计类平台课建设主要探索一种适合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平台课建设模式。平台课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能进行创新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程序设计;平台课建设;Java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3-0192-02
一、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平台课是指多个相近专业共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程序设计类平台课是由C语言程序设计和Java语言程序设计构成的,是信息类专业均开设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群,是学习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我校开设程序?O计类平台课的专业有软件、计算机、电子、通信和信管,但由于各专业开设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学时和开设学期、课堂同步案例以及考核方式等不尽相同,因此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不好把控。另外,由于各专业在教学中没有交叉,导致了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做工等弊端。本文以Java语言程序课程为例探索了程序设计类平台课的建设模式。
二、平台课建设的必要性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基础开发能力,为后续学习其他开发类课程打好基础。构建Java程序设计平台课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Java程序设计平台课可以重新梳理课程培养目标和培养能力,并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能力重新梳理教学大纲,构建统一的课程教学案例,规划优秀生培养方案,制订统一考核方案,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Java程序设计平台课建设对整合教学资源、统一教学文件、加强教学管理等方面提供了保证。Java程序设计平台课建设同时还探索出一条适合程序设计类平台课教学的课程模式。
三、平台课建设的具体内容
1.完善平台课教学内容。重新梳理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将教学知识点划分为“基础知识点”模块和“外延知识点”模块。“基础知识点”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培养学生Java基础程序设计能力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能力。“外延知识点”主要针对各专业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而设置,以学生网络自学为主,如图1所示。
2.梳理Java程序设计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导图。将Java程序设计平台课的教学内容以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外延知识点)为单位画出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导图,使学生在庞大的知识点体系中了解知识点结构、学习顺序、知识点重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应用知识点的学习导图梳理Java课程知识以改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知识点内学习路线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改变过去学生单线思维的状态,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3.Java程序设计平台课大纲的制定。Java程序设计平台课大纲的制定分为四个步骤:(1)Java岗位需求情况调研:Java软件工程师的岗位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得出Java软件工程师的岗位需求情况和能力目标。(2)平台课教学模块划分:根据Java软件工程师岗位需求情况和能力目标来梳理平台课的能力矩阵,根据能力矩阵划分出课程教学模块。(3)平台课小组与各专业共同探讨平台课的教学内容:与各专业共同讨论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各个教学模块所教授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从而确定符合各专业需求的能力模块。(4)制定Java程序设计平台课大纲:根据各专业确定的能力模块制定出符合各个专业需求的Java程序设计平台课大纲。
4.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课上采用面向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根据面向工作过程的教学原则,根据岗位对能力的需求以及岗位的真实环境,全面反映知识内容的项目作为教学用项目。选取学生较为熟悉的“学生考试系统”作为应用项目,对“学生考试系统”的程序设计过程进一步分析,得到了该项目的6个子项目:项目1:成绩输入和求总分输出;项目2:学生多科目成绩的管理;项目3:学生类的实现;项目4:录入成绩异常处理;项目5:图形化学生信息输入输出功能的实现;项目6:从文件中读写题库信息。(2)课下采用配套的网络自学模式。为了满足本课程的网络教学和学生课外学习的需要,本课程建立了“Java程序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具体资源包括:电子教案和课件、作业要求、实训指导书、Java习题库、教学视频、知识点学习导图、学习链接等。
5.考核制度的改革。Java程序设计平台课建设的考核制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1)阶段考核采用“以赛代考”的方式。阶段考核2采用“以赛代考”的方式进行,所有平台课教学班级均参加统考,阶段考核2成绩优秀的学生推荐参加全国“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2)期末考核采用统考的方式。期末课程考核形式的能力本位,是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前提,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本课程考核方式采取闭卷机考的方式,试卷采用“基础知识部分统考、专业模块不统考”的原则,即卷面只有60%的内容是统一的,另外40%的内容任课教师根据专业所选模块来出题,这种考试模式既可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编程能力,又可以考查学生的专业编程能力,具备一定的特色。考试成绩比例如下:课程成绩=平时表现(20%)+阶段性考核(40%)+期末成绩(40%)。
6.学科竞赛在平台课教学中的作用。Java程序设计平台课建设中有个很重要的环节是优秀生的培养环节。平台课中的优秀生培养重点放在学科竞赛方面。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蓝桥杯”大赛,在Java程序设计平台课中尝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编程水平,又可以提高竞赛成绩。
四、平台课建设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与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案例等。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课上教学采用项目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课下教学采用网络自学的模式。阶段考核“以赛代考”,帮助学生提高编程水平和竞赛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兴科.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的网络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5).[2]翁伟.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探索与实践[J].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2009,(3).[3]万臣.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与研究[J].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第二篇:程序设计类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研究
程序设计类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研究
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它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是无法传统教学相比的。基于网络课程教学观的教学改革,目前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该文在分析研究国内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特点,研究当前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和不足,探讨如何改进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各种软硬件资源,提高该类课程授课质量和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
Programming Courses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XIE Di
(Hebe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Abstract The network teaching is the modern education important part, it is a supplement to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its openness and interaction can not be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Based on network curriculum teaching view educational reform, at present already obtain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ttention and takes seriously.My
第 1 页 thesis is based on a study of the domestic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in view of programming class curriculum teaching characteristic,researching current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superiority and insufficiency, explore how to improve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Uses each kind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resources fully, Improves this kind of curriculum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 programming ability.Key words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programming Courses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学和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基于网络课程教学观的教学改革,目前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网络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程序设计类课程适当合理的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会极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
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是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1)实践性、创新性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核心是将现
第 2 页 实中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源程序,并调试实现,因此实训授课最为理想。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离开实践教学效果无法保障。要完成一个程序项目,需要经过分析→编程→调试→发布的流程,锻炼学生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2)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从具体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规则、结构到开发工具的运用,有着系统、完整的知识要点和操作规程。编写程序时,需要用到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数据库知识,网路知识等。
3)程序设计技术发展与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矛盾。人们对于计算机应用要求的提高催促着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进化和开发工具的更新,程序设计技术发展相当迅速。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普遍滞后于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因此,授课中需要利用丰富网络资源将最新的前沿知识和技术介绍和传授给学生。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网络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又称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它是相对课件平台而言的。基于web网络教学平台通常由教学管理模块、教师教学模块、学生学习模块三大子模块组成。主要提供完
第 3 页 备系统的课程工具软件、全面的学生管理工具、强大的交流工具、完善的测验功能以及学生成绩统计的功能等。
2.1 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2.1.1 主要优势
1)教学活动的灵活性。网络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可以异步进行。教师与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授课和学习。2)丰富的网络资源,多样的学习形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学习形式。对于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学习形式的巨大改进。3)虚拟学习社区为师生提供同步或异步交流场所,充分利用各种交流方式增进了师生的沟通和信息反馈。使教学的服务性和针对性更强,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4)是教师的高效、得力的助手。大大降低教师传统教学中因重复劳动导致的工作量。5)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服务,记忆学生自己的兴趣点和难点,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测验。
2.1.2 不足之处
我国的网络教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成果。同时当前的网络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 4 页
一方面,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效果很难实现突破。网络教学普遍采用单一的讲授方式,缺乏预期的互动与交流。一类形式是教材的电子版;另一类形式是将老师课堂讲授的教学录像。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的特点,无法实现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学习监控机制并不是很完美。网络学习监控是指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进行的监督和检查,是帮助自觉和自律性不强的学生的有了措施。像真正的教师就在身边一样,关心和帮助学生,投入感情,将学习激情感染学生,帮助学生乐观轻松的学习。另外程序设计类课程需要教师的实时辅导,但目前的网络学习的平台的在线教学功能方面较弱,如在线作业及批改/测验、实时在线答疑/授课、知识汇聚等。
2.2 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模式是指以网络为依托,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形式。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力图体现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开放式教育。
2.2.1 讲授型模式
第 5 页
该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学规模、时间和地点的局限,但缺乏在传统教学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授课的感染力和氛围,无法实现教师对学生的主控性。1)同步式讲授。授课中,教师以多媒体信息呈现本堂课程的讲授资料,学生同步浏览。并将反馈信息呈现给教师,教师作进一步解答。2)异步式讲授。学生与教师通过电子邮件询问和解答问题。全天24小时进行。学生通过BBS向教师或同学交流。但授课缺乏实时的交互性,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律性和主动性。2.2.2 个别辅导模式
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通过电子邮件异步实现或类聊天工具的交谈工具同步实现。既可以实现24小时的学习交流,也可以实现紧急问题的时时沟通。但对于复杂问题,一方面受到语言描述的限制,另一方面,打字速度远远落后与说话的速度,使交流的效率大大下降。有的面对面两三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远程沟通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2.3 讨论学习模式
讨论是学习的重要部分。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工具。通过表单输入讨论题目和具体信息,由浏览器后台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目前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① 多用户共同讨论。② 用户选择讨论对象,公开或
第 6 页 秘密讨论。③ 讨论话题的共享,提供多用户通过共享白板探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和内容。④ 提供向导功能,讨论中某用户输入地址,可以引导处于同一讨论区的其他用户同时跳转至该页面,进行深层的交流与讨论。
2.2.4 协作学习模式
协作学习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于同一学习内容,多位学习者共同进行的探讨交流与合作。该模式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
2.3 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
2.3.1 管理员模块
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资源管理、课程管理以及公告管理。注册的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用户,查询用户信息,设置用户功能。管理员具有添加、删除课程,审核、发布课程的权力。管理员统一管理资源库包括课程资料库、试题库、课件库、素材库、电子邮件等。管理员负责对教师发布开课通知,调停课通知、报表等,提交、审核和发布通知公告。
2.3.2 教师模块
平台为教师提供授课全过程的辅助工具。主要包括课程
第 7 页 制作、学生管理、考试系统、作业工具和答疑辅导。教师具有查询、添加和删除选课学生基本信息的权力,查寻和登统学生考勤、作业、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的权力。学生网络选课,审查批准后,可以通过平台查看相关资料和信息,自主学习。教师在线布置作业,批阅作业和处理反馈等。该平台提供题库管理、试卷批改、登统、提交、审批、汇总等功能。教师与学生通过留言、E mail等形式进行交流。
2.3.3 学生模块
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多方工具。主要包括注册信息、选课、学习、讨论、作业、考试等功能。学生在传统授课中获得的信息全部可以通过平台远程获得。学生通过平台自主选课,查询下载课程表等相关信息。学生注册登录,可以在线学习、下载教学资源,进行视频点播、提交作业、在线考试。
2.3.4 交流互动模块
平台为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沟通交流空间。为信息的上传下达、沟通反馈、教师互评、师生互评、互相学习提供便利。主要包括聊天工具、邮件服务和论坛。
2.4 关键技术
Agent 是在一定环境下自主运行的软件实体,Agent 之
第 8 页 间可以相互通信、学习并感知。在多agent 系统中,Agent 可自主地在异构的网络按照一定的规程移动,寻找合适的计算资源、信息资源、或软件资源,利用与这些资源处于同一主机或网络的优势,就近处理或使用这些资源,代表用户完成特定任务。网络教学平台利用了Agent 的智能性、协作性、反应性等特征,把智能Agent 嵌入到网络学习中,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充分把握了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差异,从而能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随着Agent 技术的不断发展,Agent 在网络教学和网络学习中的应用必将使网络教育呈现一个崭新的局面,网络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将得到一个质的提高。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网络教学平台正在蓬勃发展,它对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充分合理的利用有着重要意义。程序设计类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要在应用中不断发展。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研究性学习及应用研究,是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我院的网络教学平台尚处于试运行和探索阶段。相关教学资源的积累需要逐步完善。在平台实施使用时,要打破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辅活动中来。网络教学平台也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得到修正和补充。
第 9 页
第三篇:利用混合式课例研究平台
利用混合式课例研究平台,提升校本研修的水平
培计划(2015)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是教育部示范性远程研修项目,也是网络研修走向校本、走向常态化的标志性项目。学会运用混合式课例研究,提升校本研修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是国培项目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就杨渠小学语文组学习、实践网络课例研修活动的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不足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
一、制定研修方案、做好研究活动前的准备;
我校语文组有五名教师参加网络研修。为了踏实、认真地完成小组混合式课例研究活动,掌握课例研究的操作过程。学校领导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课例研究的意义,方法和研修要求。把网上学习和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结合起来,使参研教师深刻地理解了“课例研修”对我们落后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校本教研的重要意义,并及时制定了《开展利用混合式课例研究平台,提升校本研修的水平》的活动方案,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活动做好了思想、行动上的准备工作。
二、落实主题、责任到人;
课例研修是以教育理论作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它发挥教师集体研究的优势,借助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解决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从而提高研修技能和实践智慧。我们小组依据活动方案安排,召开小组讨论会、反复斟酌,从学校学生人数少、单亲孩子多、学习基础差、硬件设施落后、教师年龄偏大的客观实际出发,确定了研讨的问题为:教案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育对象认知水平和多媒体课件使用。经过大家共同思考,觉得这四个问题符合我校的语文教学实际的短板,也有利于搞好小班化教学,有力于搞好混合式课例研修活动,几经讨论,最终确定了小组课例研修主题。学校又制定了《课例研修小员分工情况表》,小组成员全程参与,把研究的每一步活动安排细化到负责老师、时间地点安排、上缴过程记录、资料、上传文档等。做到资料齐全,过程实在,效果良好。要求组长严格执行,责任到人。
三、做实课堂教学、认真实践;
课例研修主题明确后,通过讨论,小组决定选择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触摸春天》作为研修课,讨论决定以执教者的方式展开研修,严格按课例研修的步骤相关要求开展工作。首先是备课说课,5位教师通过精心备课、按时打印了上缴教案,并阐述了个人如何实践课例研究意图的方法、措施。接着组织教师就研究的主题展开讨论,教师们畅所欲言。通过围绕这节课的主题研修任务,每个人都获得了同伴的互助和反思后的认识提升。整个过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方式完成。线下主要有计划研讨、制定观课量表、备课研讨、等协同活动。其次是上课观课。磨课过程的发表、浏览、修改、点评、讨论、问答等研修行为则在线分散进行。将平素教研组分散的教研活动,组合成主题任务、研究问题指向明确的课例研究活动要求观课教师认真填写量表,切实关注课例研究主题的实践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关注了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不是教学内容的最佳选择。教学提问、课堂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吗?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了吗?教师制做使用课件能力、效果如何?都做了详实的记录。
最后是说课议课,每位教师在议课时都站在研修主题的角度,提出每一个教学环节“如果是自己执教,我会怎样做”的建议。老师们从中学到了教学技巧、高效的方法。教学量表的制作与填写、观课、议课、和教案的修改等一系列的活动,我们都紧紧立足于课堂,紧扣研修主题进行,课后都结合自己的观察点提出较好合理的建议。
四、认真写好总结反思,提高教学得有效性;
我校仅有五个年级,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班级进行多次的实践,但教师们的认真思考却让大家都能清晰地看到实践的成功。每一次授课、观课、议课后。全体教师都认真反思,总结自己教学中的得失、课堂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真写好总结以及撰写整个研修过程的心得体会。组长再次组织教师聆听每位发言,感受对教研主题的深刻见解。
四年级刘月玲老师说课,其他教师都结合自己的课案进行了思考与简单建议,并带着思考进入第一次观课、记录。第一次课后会议,大家都踊跃发言,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观察中的发现,提出了修改意见。为了有利于授课教师的第二次课堂教学实践,学校又组织6位老师进行了综合意见的课案修改确定会,结合刘老师的教学风格和研修主题进行了修改,修改细到每一个活动细节的确定、关键问题的设计、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何用最好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以及灵活处理问题的建议等,为第二次课堂实践活动的顺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次实践课后,全体教师又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讨论确定第三稿的课案以及观察量表,最终形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
最后,带着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进行了第三次授课、观课以及填写课堂观察量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通过三节课的实践,老师们对关注的问题一次比一次清晰,有老师说:课例研究,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研修教师感到由衷欣慰,课例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子。
课例研修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了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点燃了我们教师高效课堂的明灯,它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是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之门的钥匙。我们一定要用好从这次课例研修中学到的好方法,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水平和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
2016-05-13
第四篇: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研究
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研究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掀起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为了解决高校数据共享难、“信息孤岛”现象普遍等问题,同时增强师生体验感,建设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尤为重要。以西安石油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对该校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统一门户管理平台建设分别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
DOIDOI:10.11907/rjdk.161142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5-0143-02
0 引言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1]。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其“数字化校园”基础框架已见雏形,但是其现有应用系统由各部门分散建设,操作系统、开发语言、数据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各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接口和标准,存在“信息孤岛”现象[2]。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无法得到及时共享,重复的数据录入也增加了教职工的工作量,严重降低了办公效率。
因此,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建设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服务门户管理平台是学校全面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三大平台建设能够推进学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为师生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实现学校优质资源整合和优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
信息化标准建设
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是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的前提。
所谓信息化标准,就是在信息产生、传输、交换和处理时采用统一的规则、概念、名词、术语、传输格式、表达格式和代码[3]。其体系是立体的、结构化的,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编码规范、用户规范与信息化管理规程五大方面,其结构如图1所示。
信息化标准建设主要分为数据标准建设和代码标准建设。在建立代码标准时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教育信息化技术规范》、《软件设计与开发规范》等,以及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的符合学校校情的自定义标准。
信息标准建设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建设健全、完善的信息标准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石,是各应用系统能够有机结合的根本保证。因此,在三大平台建设前期,应落实信息化标准建设。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设
在三大平台建设中,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是难点也是重点。数据交换是整个平台的核心,其成为解决“信息孤岛”现象的主要手段。数据交换能够有效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并且,稳定可靠的数据环境有益于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使得学校领导的决策有据可依。
各应用系统建设时期不同,构建技术不同,采用的数据库也各异,应用系统会因代码、标准不统一而导致数据质量差、数据集成难度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中心数据库,让各应用系统最新数据经抽取后存入其中[4]。
中心数据库能够与各应用系统开展数据交换、共享,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数据源。
公共数据交换平台主要完成数据集成过程,该过程即为ETL,它是数据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清洗(Cleansing)、装载(Load)的过程,能够实现数据从数据源向目标数据库转化。ETL工具已较为成熟,西安石油大学数据交换平台选用基于商业中间件的ODI(Oracle Data Integrator)进行构建,平台逻辑架构如图2所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
学校应用系统越来越多,师生需要记忆的登录信息也随之增多,忘记密码以及输错登录信息的现象频繁发生,不仅对用户造成了不便,也增加了信息中心运维人员的工作量[5]。为有效解决学校各应用系统登录名和密码不统一的问题,着手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尤为重要。
该平台属于门户平台的身份认证模块,是实现多应用系统间单点登录的基础[6],为门户实现一站式登录提供支撑。单点登录指用户使用单一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时,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直接将登录信息与信息库的用户信息作对比,进行身份认证,认证成功后生成认证标志返回给用户,用户持有该标志去访问门户中集成的经统一身份认证过的应用系统,该应用系统同样校验认证标志的有效性,当相互交换认证信息验证成功后,自动登录到要访问的应用系统中。因此,师生使用一套用户信息便可访问多应用系统,这极大地简化了用户操作,也减少了用户信息运维管理工作量,提升了系统整体安全性。统一服务门户管理平台建设
服务门户管理平台是三大平台中直接展现给用户的部分,该门户在建设时不同于早期的新闻门户,除具有新闻通知等信息发布功能外,还顺应时代潮流,增加了与服务相关的理念,能够更好地增强用户使用感,提升用户满意度。
将学校现有应用系统如OA、人事、教务、邮件、研究生等模块采用松耦合方式集成到门户网站中,并抽取如校园卡查询充值、OA待办事项、邮件未读提醒等应用服务模块。门户管理平台针对领导、普通教师、学生关注点的不同将门户页面展现内容分为3类,按照登录人员的3类身份呈现不同页面,将他们真正关心的内容直观展现,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例如,以领导身份登陆的用户门户中会增加报表数据信息,以方便领导层掌握学校真实数据,为正确决策提供保障。此外,服务门户平台提供了图形化工具,用户可对界面进行美化设置,还可以在已经集成的应用服务中挑选常用模块添加到首页,让用户体验这种自由的调整操作功能,提高用户对于门户的服务感知度。
这种基于SOA的服务集成门户平台能够为全校师生提供便捷服务,提高办公、教学质量,同时让师生在使用中切实体会到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的跃进。
结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各大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西安石油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基础建设已较为完善,日益增加的应用系统及数据资源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孤岛”现象如何避免等问题则需要依靠建设三大平台来解决。三大平台集中管理学校现有应用系统及数据信息,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以及便捷、全面的信息服务;能够实现现有数据共享,避免系统分散建设过程中的重复建设问题,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能够实现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使得西安石油大学的信息化应用达到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蕾.数字化校园公共数据交换平台设计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21(3):23-26.[2]李强.关于数字化校园数据交换平台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3]张应祥.高校数字校园信息标准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22-24.[4]刁宇.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5]焦绪腾.高校信息系统集成中的统一门户的研究与设计[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4.[6]任婕.统一认证在校园门户网站上的应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2):63-67.(责任编辑:孙娟)
第五篇: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对策研究
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对策研究
沈德海1,鄂旭1,2,张龙昌1,阎琦1 1.渤海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2.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涌现,暴露了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信息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因此,探究合理化的解决方案、跟踪食品生产的过程和流通的链条、及时发布和收集食品安全信息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建立一个规范的、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增强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透明性,方便了公众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查询和反馈。本文提出了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的组成结构,分析了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的建设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关键词: 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溯源;诚信;模块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The Study of Food Safety 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SHEN De-hai,E Xu,ZHANG Long-chang,YAN Qi
Abstract: Food safety events continue to emerge in our country, which exposures the issues existing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food safety information service.Therefore,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the rational solution, tracking the process of food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of the chain, releasing and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bout food safety timely has become a key to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od industry.Establishing a normative and perfect food safety information network platform can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enhance the transparency of food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convenient for the public to query food safety information and feedback.This paper presents food safety information network platform structure,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its construction.Keywords: food security information;network platform;traceability;integrity;module
0.引 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食品的消费需求达到了空前的旺盛,然而由于利益的驱使以及食品监管的不力,造成一系列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的相继出现。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有未有的热度,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乃至全球的热点话题。2014年5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
[1]订草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该草案在监管处罚制度上更加严格,同时也加重了对地方政府负责人和监管人的问责;草案进一步强调健全追溯制度,对食品安全链条不安全的各个环节因素实施最严格的全程监管;草案对加大食品安全信息的普及和宣传、吸引社会公众的参与等也制定了具体的措施,从多个角度全方位为实现我国食品
安全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虽然有了制度上保障和法律上的制约,但由于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多环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
[2]的系统工程,应采取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实施监管监控。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里,信息化的管理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在食品安全的监控监管体系中,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网络平台,逐步替代传统的管理体系是世界各国目前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一个健全的信息化食品安全平台,有助于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增强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透明性,增强企业的主体责任,提高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1. 食品安全信息概述
根据我国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201402014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4BTJ002),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立项课题(JG15DB028);省教育厅项目“物联网环境下食品安全云平台研究”。
作者简介:沈德海,(1978-)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技术与图像处理;鄂旭,男,教授,博士;张龙昌,男,副教授,博士;阎琦,男,副教授,硕士。督局在2011年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可知,食品安全信息涉及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消费和进出口等过程的以一定形式记录或保存的相关信息[3],信息的来源包括食品监管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
食品安全信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信息;食品安全重大事件信息[4]
;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信息;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信息[5]
;食品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6];食品安全预警信息[7]
;食品安全诚信信息[8]。
食品安全信息是构建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的主要数据源,其有效的管理和发布对于食品安全工作的进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由不同部门管理,部门间存在严重的单位分割,共享协调机制不够完善,不仅造成信息资源量的不足,也导致了资源利用率低下和投资浪费。政府职能部门网站对于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不全面,更新不及时,披露普遍落后,公众无法获取全面、权威、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9]。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为各职能部门提供一个信息数据的共享和整合的工作平台,使各监管部门更加有效的分工合作,为公众提供统一、标准和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
2. 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结构
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应由企业及食品信息系统、食品安全监管系统、食品溯源、召回系统、食品安全预警系统、食品安全诚信系统、食品安全信息对外服务系统6个系统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食品安全网络平台组成结构
2.1 企业/食品信息系统
企业/食品信息系统完成对生产、经营食品的企业信息及其生产的食品信息的采集和管理。相关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此系统对企业、食品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查询和更新。此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及接
口可以为食品溯源系统提供追溯信息。系统包括企业信息模块和食品信息模块。
2.1.1 企业信息模块
企业信息模块实现对企业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企业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类型、企业代码、名称、法人代表、经济类型、经营方式、经营项目、许可证编码、有效期限、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2.1.2食品信息模块
食品信息模块实现对食品采集及管理。主要包括食品编码、名称、类别、生产日期、批次、厂商、有效期等信息。
2.2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完成对具体食品安全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主要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过各种监测手段直接获得的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如农药残留、是否过期、添加剂是否安全、是否含有毒物质等)和通过市场调查、走访获得的食品抽样调查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存储、汇总和分析,对监测到的不安全信息及时进行上报,为食品安全溯源、召回系统及食品安全预警系统提供依据数据。2.3食品安全溯源、召回系统
食品安全溯源、召回系统完成对每一种食品的生产信息及流通信息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对食品生产、流通各个环节及链条的全程跟踪,目的是 在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查找到产生问题的环节或有关原料及其来源,必要时召回
问题食品[10],对有关企业实施严厉的惩罚措施,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和流通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中[11]
。系统包括食品追溯和食品召回两个模块。2.3.1 食品追溯模块
模块可根据条形码及批次或追溯码查询任意包装食品的出入库记录及流通记录。入库记录包括:食品名称、生产日期、批次、厂商、核准核销信息及生产地址;流通记录包括从生产厂商到消费者的整个流向。
2.3.2食品召回模块
模块根据企业的总体销售数据记录,按照流向及数量确立召回方案,创建召回单据,统计应召回食品的数量,并通过媒体公布召回信息。2.4食品安全预警系统
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完成采集食品安全监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发布预警信息
和启动事件应急预案[12]
。系统以食品安全监测系统提供的食品安全监测信息数据为依据,针对相关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估,提供预警建议,并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启动应急预案。2.5食品安全诚信系统
食品安全诚信系统完成对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企业的信用等级的录入和管理[13]
。企业信用等级由政府相应部门根据企业质量信用监管制度进行评测。根据信用等级实施实施分类监管,对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进行通报和要求整改;对发生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进行严惩,将其纳入“黑名单”,并通过媒体对外公布。2.6食品安全信息对外服务系统
食品安全信息对外服务系统主要面向公众,主要包括发布和查询各类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反馈和举报信息、实施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等。系统发布的信息包括我国食品安全总体状况信息、食品监督检查信息、食品安全预警信息、食品安全重大事件信息、食品安全诚信信息等;公众通过系统可以浏览以上发布的信息,可以查询企业的基本信息、食品的基本信息、企业的诚信信息等,可以对信息进行反馈、对问题食品和企业进行举报,可以接受相关的培训。
3.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现状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目前已建成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主要有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网及其各省分站、国家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及部分省级追溯平台(山东、新疆、四川等)、各省食品安全(信息)网等,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总体上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建设步伐参差不齐
部分食品安全信息网只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如吉林、贵州等,没有真正建立。
(2)模块不全面,功能缺失
有的系统缺少公众参与、举报板块;有的系统缺少食品信息相关模块,如江苏食品网主要包含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信息;有的网站缺少安全预警信息。
(3)部分食品网站系统性能不稳定,时常打不开。
(4)追溯平台所追溯的信息量不足,缺少详细的信息链。
(5)部分系统数据更新缓慢。
4. 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对策
近几年来,从速度和数量来看,我国食品安全
信息平台的建设已经加快了步伐,可以看出我国现在已经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但由于缺少统一部署和整体规划以及建设经验。各级平台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现提出以下建议。(1)统一平台建设标准
颁布统一的平台建设标准、有利于各平台的数据共享,有利于国家对整体食品安全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减少建设经费。
(2)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美国、欧洲等一些国家在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上起步较早,平台建设比较完善,我国应当加以借鉴。
(3)增大资金投入
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是一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多功能网络平台,集食品安全信息的监管监控、预警、溯源、发布等多功能为一体。平台涉及使用部门较多,包含数据量巨大,是一项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工程,其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才能保证其建设的顺利进行。
(4)明确部门分工、加强部门间合作
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数据共享的联系,一个部门数据出现问题直接导致其他部门的相应工作,因此只有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才能高效运行。
5. 结束语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不能急功近利、虎头蛇尾,应统筹规划、扎扎实实地稳步推进。建设健全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能够促进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ht tp://baike.baidu.com/view/13110362.htm [2] 刘韵凤.关于建设食品安全信息化平台的探究[J].情报科学,2012,30(6):899-902.[3]李磊,周昇昇.中国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现状分析[J].食品工业,2011(12):78-82.[4]万珍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反应行为的调查分析[J].新西部,2008(14):95-96.[5]孔繁华.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制度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11.[6]何征峰.如何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平台[J].信息化博览,2007(6):54-56.[7] 胡慧希,季任天.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的完善[J]食品工业科技,2008(3):252-256.[8] 贲智强,顾建明,朱士新,周宇扬.昆山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1):40-41.[9]门玉峰.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7):89-91.[10] 白红武,孙爱东,陈军等.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J].江苏农业学报,2013,29(2):415-420.[11].龙红,梅灿辉.我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和溯源体系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食品科技,2012,28(9):1256—1261.[12] 李宏伟,黄卫东,洪小娟 食品安全预警本体构建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23(9):238-240,244.[13] 张麟,柴雄,陈以桢.基于信用模型的食品药品信息化监管系统研究与设计[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08(1):36-40.作者联系方式:
沈德海,电话:***;EMAIL:sdh25@sohu.com 地址: 锦州市松山新区科技路19号 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