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心理学研究员工的特色的组合激励模式

时间:2019-05-13 06:5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管理心理学研究员工的特色的组合激励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管理心理学研究员工的特色的组合激励模式》。

第一篇:浅谈管理心理学研究员工的特色的组合激励模式

浅谈管理心理学研究员工的特色的组合激励模式

李 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1006班学号10044017

1摘要

企业的纷纷成立,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需要更加多变的管理心理沟通方式。完成新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时代个性管理激励新模式

中国的不断进步,大大小小的公司企业纷纷建立。中国文化的进步,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这个时代开始崇尚个性解放,崇尚寻找自己的特点。再加上现在工作的主力军正在年轻化,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大部分的家庭过分的溺爱自己的孩子。导致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抗压能力很差。很难胜任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工作和繁琐的重复的工作。传统的管理激励方式已经有些落后,很难再适应现在的社会适应现在的被管理人群,所以需要一种新的新颖的管理激励模式去按照每个人各自的个性去管理激励,这就迫使每一位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分析,去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恐惧,双管齐下才能起到效果。本案结合我自己的感受和调查部分同学的感受,总结分析,浅浅的探讨一下这个现在社会急需改变纠正的管理激励模式。

企业发展史上有两次管理革命:一次是在泰罗提出“科学管理”之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确立的单一产品大规模生产模式,是人类社会生产经营的一次重大革命。第二次管理革命,就是提倡“看板管理”、“零库存”、“15个为什么”、“三及时运动”等为多样化、人性化产品生产服务的丰田生产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丰田模式被广泛应用,并且成效显著,大大促进了企业生产发展的进程,如中国的一汽,美国的汽车公司,甚至国外重型机械行业,都把丰田模式作为典范,在它们的推动下,丰田模式成了最经典的、最成功的生产组织方式。其成功的管理模式在于人性化的服务,但是人性化的服务不仅仅要对待自己的顾客,同样要对待自己的员工。

一、注重需求。

当危机发生时,管理者应及时地深入第一线,了解员工的情绪和与员工有关的各种情况。危机的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忽略他们任何一方面的代价都将是高昂的。鼓舞士气。例如,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有些企业不是忙着推销和降价,而是眼睛向内,利用危机造成的危机感,发动员工提合理化建议,搞技术革新,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新产品。有研究表明,当一个群体共同面对外来威胁时,其内部的凝聚力反而会加强,管理者正确把握和引导,可以变坏事为好事。给每一个员工打好“预防针”。经理人应当不时提醒属下的员工,企业可能会倒闭,他们可能会失去工作。让员工时刻保有危机意识,减少危机的发生,危机一旦发生,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有效组织中心

当然,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总体归纳来看,企业录用人才的基本条件不外乎思想品质、智力结构和个人素质三个方面。思想品质包括个人的事业心、纪律性和法制观念等众多方面。专业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者能够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人际交往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强者则能够尽快地融入企业之中,这些都是一个合格的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不要把员工看作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渴求。企业满足了这些,那么企业就能获得“忠诚”。

三、忠诚度的管理

对员工忠诚度的管理,应是一个始于员工被雇佣之前,并持续到员工退休或辞职之后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依时间先后可分为五个阶段:招聘期、员工稳定期、离职潜伏期、辞职期和辞职后,每一阶段的忠诚度管理都各有侧重,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提高员工忠诚度;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即员工忠诚度是动态可变的,需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或纠正,否则就会导致员工忠诚度的降低甚至丧失。所以,有效的员工忠诚度管理应该是全程的,应该贯彻系统和动态思维。为保证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全程的努力。首先,招聘期,要以忠诚度为导向。其次,在员工稳定期,要加强忠诚度的培养,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员。然后,在离职潜伏期,要

进行忠诚度的挽救,找到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最后是员工辞职后,要进行适当的维护。

四、建立不同的意见体制

首先,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争论应该是在掌握了大量充分的数据和事实的基础上,这样集中精力讨论关键问题,避免出现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进行无谓的争论。其次,鼓励冲突,在企业中营造鼓励冲突的氛围,引入良性冲突机制,对那些敢于向现状挑战、倡议新观念、提出不同看法和进行独创思考的个体给予大力奖励。再次,良好的沟通是激发良性冲突的最好办法,盛田昭夫就是在与员工的非正式沟通中激发良性冲突的。

另外,要在企业中有意识地加大竞争力度,制造“鲶鱼效应”,如果一个企业长期听不到不同的声音、反对的意见,就有必要去挖掘和提升内部“鲶鱼型”员工,或通过从外界招聘方式引进背景、价值观、态度或管理风格与当前群体成员不相同的个体,引导其直接与原有企业员工产生良性冲突。最后,要注意调整组织的结构,一般来说,直线职能制特别容易诱发的是破坏性冲突,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讲求平等、重视沟通,有利于良性冲突的产生,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五、管理者的作用

在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型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发生了改变,人力资源部门不仅是战略的执行者,更是战略制定的参与者和战略执行的协调者;不仅是后勤人员,而且是参谋长,它的职责不是帮助其他部门提高业绩,而是为公司战略的彻底执行制定合理的人员流程。为保证结果的实现,企业应该做到:(1)注重数据和事实。数据和事实,是解决企业中的具体问题的根本和凭证。(2)结构化的管理体系策划。这个体系起到了地图的指导作用,为业务展开做了导航。

(3)推进计划的形成。它包括了企业在推行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所需要的资源和支持,以及几个关键的里程碑,这些都必须定位到具体的岗位,没有具体到岗位的工作计划是不具有实际操作性的。(4)推行计划的执行。企业必须利用各种资源来保证执行力,在执行的过程,必须公开、公平和透明,一种流程化的保证体系是必需的。(5)推行计划的检查。检查阶段要核实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之间的符合性,这些都是保证执行力的重要手段。(6)对执行结果的业绩跟踪与评估。

六、培训的重要

在一份京、沪、穗、深职业经理人的总体情况调查报告中,涉及了薪酬、福利、企业认可度、个人满意度、生存状况等情况的对比。其中在福利的调查项中,85.7%的经理人普遍反映,与医疗、住房等其他方面的福利相比,他们更看重培训进修,是最大的福利。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这是一种全新的观念,这充分说明,历经市场经济的洗礼,广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切身体会到自身素质的提升对创业的极端重要性。知识改变个人及企业命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在这个“知识 资本”的年代,在这个残酷竞争的市场中,不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对一名员工来说,不进步就意味着退步,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所有的人和组织都必须培养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习培训恰恰是适应环境和不断成长壮大的战略。作为企业来说,培训固然需要花费相当部分的人力、财力资源,然而它回报给企业的,又岂止是这小小的培训费用的几十倍;就企业员工而言,要摒弃“安分守己”、一岗定终身、一张文凭打天下的观念,把握学习机会,主动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站稳脚跟。因此,培训成了众多著名外资企业赖以生存的资本。

七、竞争机制的建立

要让竞争机制成为建立各种人才机制的催化剂、黏合剂,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创新、健全、完善人才机制是重要内容。这就需要企业分析评估竞争机制的重要性,在人才的产生、管理、使用各个环节全面引入竞争机制。要通过竞争机制的建立带动其他人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末位淘汰制就是指企业内部根据本部门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可以说,末位淘汰制是组织为了追求高绩效而所采用的一种极端手段。

八、人才的培养管理

1.要充分信任人才,适度放权,敢于放手给人才委以重任,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放手让人才进行实践,才能焕发人才开拓进取的激情,促进其更快成长。

2.要引进竞争机制,对业绩和才能突出的人敢于破格提拔使用,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激发人才的活力,发挥人才的潜力。

3.要加强跟踪指导,既要给其多压担子,多经受考验,又要盯住问题,主动靠上去释疑解惑,搞好传帮带,消除人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造就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4.要用人之所长。把人才个体的素质水平与其任职的工作岗位相匹配、相适应,把人才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才能发挥个人最大的作用并组成整体最佳的合力。

5.要善于把握用人时势。人才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均衡发展的过程,作为用人者,要善于把握人才使用的“火候”,在人才的创造力处于最活跃的高峰期及时使用,为其提供搏击长空的机会和舞台。

人才,才是现在市场上最需要争夺和留住的人。只有用最好的管理和对待,才能留下一个企业的希望。

第二篇:管理心理学————激励

如何更加有效的使激励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摘要:管理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和管理科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目的就在于怎样去充分调动管理中人的行为积极性,而人的行为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激励的水平和方法。在许多的组织中,在管理激励这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够成熟和不够完善之处,我们应该尽量改善,使组织中人的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关键词:作用 误区 原则 方法 一 激励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激励能较大幅度提高工效

著名的美国通用食品公司总裁C.弗朗克斯曾说:“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佣一个人到指定的岗位工作,你甚至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划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主动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而激励却能做到这些,那么积极性从何而来呢?又如何使已有的积极性继续保持呢?答案是激励。激励能激发成员的创造精神和增强参与意识,大幅度提高工效。组织如果拥有一个完善的激励系统并合理应用,有效激励成员;那么就能够调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为组织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进而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开发人的巨大潜能

人除了日常所表现的能力之外,人身上还存在着许多的尚未表现出来或发掘出来的能力,这就是潜能。人的潜能是惊人的。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詹姆士的一项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人们只需要发挥21%-30%的能力就能应付自己的工作,但如果给予他们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就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高,并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从而可以看出,平时状态中的能力只相当于激励状态下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或者说,激励能激发人的三到四倍于平时能力的潜能,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由此可见激励的重要性。3 有利于引导组织中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

组织中的个人都有其个人目标和个人需要,这是保持其行为的基本动力。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之间既有一致性又存在着许多差异,这就产生了矛盾。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个人目标有利于组织目标,但当两者发生背离时,个人目标往往会干扰甚至、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时组织可以通过激励强化那些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以个人利益和需要的满足为基本作用力促使个人原有行为方向或方式的调整和转变,从而引导组织中的人把自己的个人目标统一于组织目标之中。二 管理激励中主要存在失误的现象

1、把满意度等同于激励。有些公司认为,当员工抱怨时,公司解决他们的问题,便能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提升他们对公司的承诺。结果公司一下子换掉走廊上老旧的饮料自动贩卖机,一下子更新办公室的座椅。做过头时,员工可能牵着公司走,逐渐把办公室变成舒适的工作场所,却不一定是具有生产力的工作地点。公司应该与员工间的意见领袖,共同讨论整体的策略,把宝贵的资源运用在解决系统性的问题上,而且员工也必须负起尽力配合的责任。

2、当薪资是所有问题的答案。丰厚的薪资当然重要,但每个人的需求都是有差别的,不同员工能被激励的方式不同,例如年轻工作者比较重视拥有自主权及创新的工作环境,中年工作者比较重视工作与私生活的平衡及事业发展的机会,老年工作者则比较重视工作的稳定性及分享公司的利润。公司不要以相同的方式激励所有的员工,在拟定激励计划前,先花时间了解员工间的不同。许多其他的事物同样是激励员工的要素,例如奖赏公平、工作具有发展性等。

3、只做表面功夫。许多人喜欢用运动的方式来激励。形成一阵风,吹过就算了。一番热闹光景,转瞬成空。不论什么礼貌运动、清洁运动、以及作家运动、意见建议运动、品质改善运动,都是形式。而形式化的东西,对中国人来说,最没有效用。中国人注重实质,神马运动的都是浮云!惟有在平常状态中去激励,使大家养成习惯,才能蔚为风气,而保持下去。凡是运动,多半有人倡导。此人密切注意,大家不得不热烈响应;此人注意力转移,运动就将停息。

4、把忠诚度等同于承诺。有些员工只是为了享受年资越高所带来的越好福利,或者因为离开公司所要付出的代价太高等,因此决定留在公司直到退休为止。从员工的离职率来看,这种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高,但是不见得对工作尽心尽力,而且通常比较不具有创意,比较容易拒绝改变。要掌握员工对公司承诺的程度,除了员工留职率,公司还必须测量员工的生产力、创意,以及态度。经常与员工沟通,鼓励他们多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想法,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参与到了公司的管理之中,这样会让员工觉得自己得到了重视与赏识,会让他们有归属感与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激励的手段随时变更。激励固然不可墨守成规,却应该权宜应变,以求制宜。然而,激励最怕任意树立先例,所谓善门难开,恐怕以后大家跟进,招致无以为继,那就悔不当初了。主管为了表示自己有魄力,未经深思熟虑,就慨然应允。话说出口,又碍于情面,认为不便失信于人,因此明知有些不对,也会将错就错,因而铸成更大的错误。大家也会认定主管喜欢为所欲为,因而用心揣摩主管的心意,全力讨好,以期获取若干好处。一旦形成风气,便是小人得意的局面,对整体目标的达成,必定有所伤害。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只因为预算不足,就轻易把公司当初制定的用于激励的手段通通砍掉。这样会使员工觉得公司没有诚信,公司会失去凝聚力。所以对于激励手段一旦制定后不应轻易更改。三 激励的原则

1、目标结合原则 在激励机制中,设置目标是一个关键环节。目标设置必须同时体现组织目标和员工需要的要求。

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

3、引导性原则 外激励措施只有转化为被激励者的自觉意愿,才能取得激励效果。因此,引导性原则是激励过程的内在要求。

4、合理性原则 激励的合理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激励的措施要适度。要根据所实现目标本身的价值大小确定适当的激励量;其二,奖惩要公平。

5、明确性原则 激励的明确性原则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明确。激励的目的是需要做什么和必须怎么做;其二,公开。特别是分配奖金等大量员工关注的问题时,更为重要。其三,直观。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时都需要直观地表达它们的指标,总结和授予奖励和惩罚的方式。直观性与激励影响的心理效应成正比。

6、时效性原则 要把握激励的时机,“雪中送炭”和“雨后送伞”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激励越及时,越有利于将人们的激情推向高潮,使其创造力连续有效地发挥出来。

7、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正激励就是对员工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所谓负激励就是对员工违背组织目的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正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不仅作用于当事人,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周围其他人。

8、按需激励原则 激励的起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但员工的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并且只有满足最迫切需要(主导需要)的措施,其效价才高,其激励强度才大。因此,领导者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不断了解员工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才能收到实效。

四 激励的方法

1、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来激励员工,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和负激励,正激励如发放奖金、津贴、福利补助等,负激励如罚款。物质需求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现今我国企业内部的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激励方式。其通过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提升,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条件的心理,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企业的价值。

激励可以激发人更多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物质是一切生活的基石,良好而有效地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推动优秀人才的创新能力,还可以使那些没有真才实干的人员在制度制约下无处藏身。所以说,物质激励应该是帮助企业发现人才的手段,是优胜劣汰的标尺,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更是企业长远规划的基础。

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指通过成效的认可、表彰、授予荣誉称号、提及升职等手段,满足人的社交、自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在较高层次上调动人的积极性1。

当一个人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后,所发挥的潜能是巨大的超乎想象的,看 似没有通过任何物质手段的给予,但正是因此而得到的,也是任何通过物质激励手段没有办法获得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后三种较高层次的需要既社交需要(归属感)、尊重需要(含地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含荣誉),主要是通过精神激励来满足的。麦格雷戈把有关当事人的自尊的需要和声望的需要视为人的自我 需要,并认为满足这种精神需要对管理层具有意义。麦格里兰则认为,经理人的 主要需要有成就感的需要、权利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无疑这三种需要都属于精神激励的范畴,他还指出,“经理人把成就需要等精神方面满足和激励看的比金钱更重要。心理学家曾这样描述精神激励的作用:人在无激励状态下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 10%—30%,在物质激励状态下能发挥能力的50%—80%,在得到适当精神激励的状态下,能将能力发挥至 80%—100%,甚至超过100%。

由此可见精神激励的重要性,在物质可以以各种方式获得满足的今天,精神激励就变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本素质的不断提升使竞争变得残酷异常,社会地位、社会认可就变得可遇而不可求,精神上更高层次的满足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现在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不同的环境下做出不同的满足方式,已达到不仅留住人更要留住人心的举措。由此可见,精神激励可以使人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共同荣誉感,同时衍生出与企业共进退的价值观,只有真正把自己融入到企业当中,企业才能真正的做强做大,才能长盛不衰。一个好的企业,其员工应该是与企业荣辱与共的,企业给予的和员工的付出都是支撑着企业团队前进的重要支柱。

参考资料:

[1] 朱定国 管理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 韦恩F.肖卡 人力资源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马海牡 管理学理论与方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孙厚泽 罗帆 管理心理与行为学 武汉理大学出版社2003 [5] 薛振田 管理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注:有些参考内容来自网上,作者不详。

第三篇:管理心理学论文 ——如何有效激励企业员工

管理心理学论文

——如何有效激励企业员工

摘要: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它贯穿于管理过程,是生产力的促进剂、推动力,也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主要管理职能。激励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在管理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积极性的问题。正确地认识激励理论、模式,不失时机地采用适当的激励方法与手段,对各级管理人员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研究管理心理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掌握个体与群体的心理,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关键词:激励 激励方式 有效

在纷繁复杂的管理活动中,最核心同时难度也最大的就是对人的管理。这是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普遍的共识。如何提高对人的管理的科学性,体现管理工作在这方面的艺术特色已成为管理理论在其探索和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关键性课题。在这方面,管理心理学的有关激励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思考及行动的方向和依据。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管理心理学试图通过研究组织系统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探索一条科学管理的途径,从而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这一主体目标。其中,关于激励的理论尤其集中地表现了它的理论内涵和实际价值。

在激励理论看来,人的行为是循着这样一个模式在运行的,即:需要→动机→行为→目标。这其中,“动机”显而易见是探讨的核心问题,而“需要”、“行为”、“目标”诸要素在动机的激发过程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管理心理学理论观点,动机是一个人行为的内在的直接的动力。没有动机也就不可能产生实际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工作要促使职工表现出良好的工作行为其实

际也就在于激发一个人的行为动机。

怎么样激励会有效?激励的重要性谁都知道,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好,所以重要的是怎么做?有用的方法是什么?现在问一个问题:胡杨的团队现在拿下了一个配送大客户,每月会给公司增加25万左右的新利润,如果你是柴总,你会怎么激励他们呢?是要立即兑现提成?还是等到季度末再发放给大家?这个问题的结论几乎不需要再讨论,当然是立即兑现对他们的激励效果最好。再问一个问题:胡杨的一个手下是个刚刚毕业的大专生,到公司以来不断成长,谈下的客户越来越多,如果你是胡杨,你觉得应在什么时候激励他比较好?是要等到他获得了明显进步再激励?或者,只要发现他有一点进步就立刻激励他呢?当然是发现就激励最好。

激励实际上是对某种结果的回应,我们要的是:通过回应,让这一类结果和某一种感觉联系起来,让你喜欢的那种好结果不断出现。一个孩子说了句脏话,如果他立刻得到一记耳光,他就记住了,这个事情做不得,以后再想说的时候就会有顾忌了;如果他马上获得1颗巧克力,他就知道原来说脏话是有好处的,他就会经常说,不断的说,变本加厉的说。“耳光”和“巧克力”就叫回应。如果经常得到“耳光”,那脏话自然就少了,或者没有了;如果经常得到“巧克力”,那么他基本上会开口就脏话,满口都脏话。这叫“强化”。但如果你在一个礼拜之后再给他这记耳光或者巧克力的话,他就不知道这和说脏话有什么联系了,即使你告诉他原因,印象也不深,不管是耳光还是巧克力都跟说脏话关系不大了,所以他也没什么感觉。如果一个员工在年中做了件很棒的事情,年底才获得嘉奖,问题就来了。一方面,他做的好,一般都会有被奖励的期待,好久都没有,他会失望,这种失望有可能让他在年底前走掉了,你连嘉奖他的机会都没有;另一方面,他自己已经淡忘了这件事情,你现在突然提出来,他找不到这件事和奖励的联系,是不是会再做这样的好事?谁也说不好。更要命的是,如果在年中发生了一件坏事(对公司而言),公司到年底才去惩罚相关责任人,那你会发现你要惩罚的事情已经非常多了。正因为你当时没有立即表态,这就给所有人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号:这样做是不可以的!好了,很快更多问题就接着不断来了来了。一本宗教书里讲过这样一句话“不惩戒恶行就是鼓励恶行!”,是啊,作为老板或管理者,面对不良言行不去惩戒那就是纵容和鼓励,你就是帮凶!话难听,但道理就是这样,由不得我们再去争辩。这里跟大家举一个案例:一家著名的电源设备生产企业,在实施新劳动法的过程中暴露出不少劳资纠纷问题。刚刚开始的时候,情况还好,只是有人在办公楼的厕所门上写了几句骂人力资源经理的牢骚话,可惜没人管;两个礼拜之后所有的厕所门上被都写上非常难听的骂人话(你看,升级了!);一个月后,人力资源经理在回家路上受到不知名的袭击,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事态严重了!再去处理,呵呵,已经没有那么简单了。

人类世界有个奇怪的规律:好的事情如果得不到有效奖励,被忽略了,那这样的事情以后就会越来越少;坏事如果得不到有效惩罚,也被忽略了,这样的坏事会越来越多!好了,你现在更加明白了,如果你不能有效的激励好你的员工,事实上,你就在鼓励更多坏事的出现。

激励的方式:激励的方式主要有目标激励,期望激励,责任激励,危机激励,奖励激励。1.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可以包括成就激励,自我实现激励,或者前景激励。目标是一种刺激,合适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进而促使达成目标。人的动机来源于需要,而需要 的满足便是人活动的最大动力。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如何巧妙地将企业的目标与个人的需要统一起来。即目标的设置问题。管理者向员工描绘一个愿景,并能鼓动员工看到这个愿景对自己的价值,并热情主动地去实现它,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目标激励的本质就是自我实现激励,成就激励。对一个渴望自我实现成就感强的人来说,给他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将会产生强大的驱动力.所以,要充分发掘员工的潜力,就得激起他们成就的欲望,给他们以发展的环境,将他们的个人目标与公司的业绩目标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从内部发动他们。2.期望激励

这里讲的期望是指管理者对员工能力的一种评价,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给员工。期望的基础是信任,而信任又是一种真诚的期望。因此也可把期望激励称为信任激励。信任是一种动力,一句:“我相信你能行!”就能让人热血沸腾。有时候人并不知道或者不相信自己深埋着的潜力,需要聪明的管理者去唤醒它。

当你总是从员工那里期望最好时,无意中,你的言调、表情、态度都会传达出你对他们的这种期许,这是信任的激励。对有才能的人,信任地放给他一定的权利,会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在要求员工时,管理者的期望应略高于员工表现出来的能力,这样即使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员工的成就心理,又能使员工的感到上级的信任与认可,从而充分发挥潜能,还能避免按部就班消磨员工意志,又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可以说是一举三得。所以管理者对员工的期许是一种关键的激励方法。3.责任激励

员工既然来到公司,承担一份工作就对公司,对自己承担了一份责任,这是管理者在员工刚进公司就应该向他们传达的信息。否则公司就是一盘散沙,公司将没有任何凝聚力。向员工灌输责任的重要性,那么责任就是对员工的激励。每名员工都要尽量完成自己的职责。员工对每天所做的工作,每天所承担的责任就是对员工最好的训练。员工要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岗位上遇到的挑战都要员工用“诗人”般的智慧和“农民”般的勤劳去解决,通过工作激发员工的个性智慧,促使他们的成功。责任激励的实施需要员工有较高的素质,也要以公司有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做基础。4.危机激励

又可称为竞争激励。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铁打的规律。面对这样一种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机制任何企业都必须力争上游。对员工的危机激励可以分为外部危机激励和内部危机激励两种:外部危机激励,让员工明白整个公司的利益和每个人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大家同舟共济奋力向前,才能为每个人的未来打包票。管理者对市场的竞争比一般员工了解更多,感触也更深切。他们可以向员工传达这种信息,以激励他们不断创新,不断上进,从良好走向卓越。内部危机激励,就是公司内部岗位也要有竞争。也要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让员工知道,公司不会养活白吃饭的人,只有对公司有所贡献,无愧与自己岗位职责的人,才能在企业内部站稳脚跟。否则就要被淘汰。5.奖励激励

以上各种激励方式最终都要通过奖励优秀来强化与肯定,否则激励就成了空头口号,难以达到激励的效果。有实验证明,人在无激励状态下,仅能发挥潜力的10%-30%,在物质奖励作用下,能发挥自身潜力的50%-80%,在适当的精神激励下,可发挥潜能的80%-100%。

实施奖励时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a.奖励要公平

公平是奖励的第一要素。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人们总是要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和一个自己条件相当的人做比较,如果这两者相当,双方都会有公平感,否则,即使奖励很重,仍会引起不满。b.奖励要及时

奖励若不及时,会让人有接受空头支票的感觉。在等待奖励的时间里,员工会表现的焦躁不安,工作积极性受到明显影响。C.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并重,按需激励

管理者应根据不同人的性格和需求特点来进行因人而异的奖励。一般来说在经济水平欠发达的地区,奖金等物质奖励有较好激励效果,而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荣誉精神享受就更加重要。无论是哪种情况,无论对哪种人,都要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互搭配。“金钱万能”和“精神万能”的观点都是错误的。D.奖励要不拘一格

单一的奖励的效果会越来越低,到某个时候会丧失激励作用。这实际上体现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即一成不变的激励因素会慢慢转化为保健因素。当某种奖励变成保健因素后,要想再取消这种奖励就会受到较大的阻力。如果管理者想要取消某种沿袭已久的福利,即便是这个举措有充分的理由,员工也会强烈抗议,仿佛你剥夺的是他的工资。这样一来,单一的激励措施不但起不到长期激励效果,反而会增加奖励的成本,也给公司埋下了一个不稳定因素。e.防止马太效应式的奖励

马太效应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心理习惯,对已经拥有荣誉的人,社会给以的荣誉,头衔,职位会越来越多,以至这些人整天忙于应酬,影响了工作;而对尚未成名的人来说,经历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成果却无人问津。在奖励中若有马太效应,则会引起员工的不公平感,会使受表扬的员工滋生自负,骄傲心理,也会让做出贡献却没有得到承认的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所以对与有突出贡献的人也不可有过多的奖励,这会抹杀他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也是为了防止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总之,企业的管理者在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必须不断构思新的激励方案,使激励的形式别开生面,富有新鲜感能打动人,才能以相同的代价取得更大的效果。

第四篇: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之激励机制的探讨

众所周知,企业最大的原动力来自员工,而无论企业的潜力多么大,实力多么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不论领导者多么优秀能干,如果他不能不能成功的促进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就难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中的领导职能是通过对人的激励实现的。

激励便是“激发鼓励”。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激励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或者说,激励是引起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特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在管理工作中,激励就是管理者对员工的激发和鼓励,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鼓励员工的工作干劲,通过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员工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发挥其才能,释放其潜能,最大限度地、自觉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绩,也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它是一名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和必备能力。工商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而激励则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的核心。能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衡量一名管理者是否成熟、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所有管理工作者要想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都应该运用行为心理学的知识,寻求适应员工心理、扣紧员工心理的管理之道,以确保员工尽可能最有效地工作。

激励作用如此重要,但想要达到其最佳的效用却是不简单的,激励能否有效至少取决于以下前提:

第一,激励所提供的东西是激励接受者所需要的东西,并且能引起激励接受者的获得欲望;

第二,激励所提供的东西必须具有稀缺性和排他性,也就是说要使接受者获得某种独享;

第三,激励效用是曲线而不是直线,收益和付出的关系有增有减,相关度有大有小有正有负,要合理运用,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激励的方式主要有目标激励,期望激励,责任激励,危机激励,奖励激励。下面选去其中几类具体的理论进行分析:

1、激励保健理论。其中主要用保健理论来消除员工的不满意因素,经济萧条与不景气一般意味公司要裁员减人,而该公司的管理者们都不因此辞退任何员工,这种方式自然使员工产生里深厚的职业安全感和社会归属感,从而更激励他们加倍努力工作。

2、公平理论。表现在生产工人工资采取按件计酬,同时公司的奖金制度有一整套计算公式,全面考虑了公司的毛利润及员工的生产率与业绩,这种做法一方面将所得与所付出充分联系起来,意味着大家报酬的取得和多少完全看个人的生产量,而与所占据的职位无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产量与质量进行挂钩,确保高产量同时实现高质量,否则员工的奖金会受到影响,无疑这也是一种水平。

3、目标设定理论。从员工来讲,按件计酬给员工自身确定目标带来了便利,它不是大锅饭,限制个人能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从公司来讲,公司给员工明确的目标是分享年终奖金和稳定的职业保障,当然这也要求员工连续工作两年以上并以不离开公司为前提。

4、期望理论。信任是一种动力,一句:“我相信你能行!”就能让人热血沸腾。有时候人并不知道或者不相信自己深埋着的潜力,需要聪明的管理者去唤醒它。当你总是从员工那里期望最好时,无意中,你的言调、表情、态度都会传达出你对他们的这种期许,这是信任的激励。对有才能的人,信任地放给他一定的权利,会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

在要求员工时,管理者的期望应略高于员工表现出来的能力,这样即使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员工的成就心理,又能使员工的感到上级的信任与认可,从而充分发挥潜能,还能避免按部就班消磨员工意志,又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可以说是一举三得。所以管理者对员工的期许是一种关键的激励方法。

5、目标激励。目标激励可以包括成就激励,自我实现激励,或者前景激励。目标是一种刺激,合适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进而促使达成目标。人的动机来源于需要,而需要的满足便是人活动的最大动力。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如何巧妙地将企业的目标与个人的需要统一起来。即目标的设置问题。管理者向员工描绘一个愿景,并能鼓动员工看到这个愿景对自己的价值,并热情主动地去实现它,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目标。

对一个渴望自我实现成就感强的人来说,给他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将会产生强大的驱动力。

6、奖励激励。以上各种激励方式最终都要通过奖励优秀来强化与肯定,否则激励就成了空头口号,难以达到激励的效果。有实验证明,人在无激励状态下,仅能发挥潜力的10%-30%,在物质奖励作用下,能发挥自身潜力的50%-80%,在适当的精神激励下,可发挥潜能的80%-100%。

对于以上几种激励理论,其效用显而易见,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当其有利的一面充分展现的时候,它的弊端也就逐渐呈现出来。下面对其优劣进行分析:

1、积极方面。从理论上讲,当被公司用来激励员工的方式行之有效或目标、结果对于员工极具吸引力,且员工付出适度的劳动能够达成一定的目标、取得相应的效果时,那么激励就是成功的,有效的。实际上,员工也都是些普通大众,更多地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所得与所付出之比是否相称,同身边人比是否公平,而无论是公司设定的分享、年终奖金或高职业保障政策,还是取消最低小时工资的按件计酬制,对大多数员工都称得上公平,且大家付出一定的努力都能达到、实现。所以,长期以来,该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工作。

2、消极方面。比如,公司的激励系统以生产率和成本意识为核心,长期以来十分有效地发挥着作用,促进公司产品数量、质量均稳定增长、提高,但严格的计件工资制度和高度竞争的绩效评估系统,却形成了很有压力的氛围,有些工人还因此产生了一定的焦虑感,也给管理层带来了一些问题。

综上所诉,激励对于组织经营至关重要。科学的激励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动机强度,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出色的完成企业的目标和计划。无论一个组织的现代化程度有多高,除非作为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载体的员工被真正激励起来,否则它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想要成功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动机。激励理论中包括很多内容,但大多激励理论都包含一个基本原理——人们都愿意做那些能从中得到报偿的事。

管理的本质就是管理者通过影响他人的能里,激发他们为组织工作的积极性,去实现自己为组织制定的目标。因此,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要实现组织的活动目标,必须设法让组织成员提供有效的工作贡献。这就意味着管理者必须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有效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心理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激励使企业的管理职能完善;

2.激励是实现高水平组织目标的重要保证;

3.激励能较大幅度提高工效。员工在一种激励性的环境下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会对企业分配的任务尽心尽责、全力以赴,而且还会有安心下来长期带在该企业的决心。

总而言之,激励对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更为重要。面对着激烈的国内外经济竞争和我国现代企业本身固有的劳动者积极性不高、生产率低下等情况。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保持着对人才恒久的吸引力,一个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的建立显得格外关键。因此,能否掌握好激励心理及其作用,关乎到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的管理者。

第五篇:8大员工激励模式

8大员工激励模式

有很多管理者抱怨自己的员工没有活力,缺乏激-情,甚至认为员工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但是,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性本身具有不断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愿望。当我们认真去检视这些管理者在企业中实施的激励手段时,却发现:他们的激励手段并不全面。以下八种激励模式应该为管理者同时运用,才能达到效果,否则,只靠一两种激励模式发力,只能成就一时,不能成就永久。所谓激励,就是指激发员工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

目标激励

行为学家认为:人的动机多起源于人的需求欲望,一种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是激发动机的起点,也是引起行为的关键。因为未得到满足的需求会造成个人的内心紧张,从而导致个人采取某种行为来满足需求以解除或减轻其紧张程度。

目标激励就是把企业的需求转化为员工的需求。为了解除这一需求给他带来的紧张,他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在员工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管理者还应当把成果反馈给员工。反馈可以使员工知道自己的努力水平是否足够,是否需要更加努力,从而有助他们在完成阶段性目标之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目标。

运用目标激励必须注意三点:

一是目标设置必须符合激励对象的需要。即要把激励对象的工作成就同其正当的获得期望挂起钩来,使激励对象表现出积极的目的性行为。

二是提出的目标一定要明确。比如:“本月销售收入要比上月有所增长”这样的目标就不如“本月销售收入要比上月增长10%”这样的目标更有激励作用。

三是设置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具有挑战性。目标难度太大,让人可望不可即;目标过低,影响人们的期望值,难以催人奋进。无论目标客观上是否可以达到,只要员工主观认为目标不可达到,他们努力的程度就会降低。目标设定应当像树上的苹果那样,站在地下摘不到,但只要跳起来就能摘到。正确的做法应将长远目标分解为阶段目标。

物质激励 所谓物质激励,就是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出发,对物质利益关系进行调节,从而激发人的向上动机并控制其行为的趋向。物质激励多以加薪、减薪、奖金、罚款等形式出现,在目前社会经济条件下,物质激励是激励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对强化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和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有很大的作用。

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既不是以物质利益为诱导,也不是以精神理想为刺激,而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以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方式。每一个人都需要关怀与体贴,一句亲切的问候,一番安慰话语,都可成为激励人们行为的动力。

运用情感激励要注意情感的两重性:积极的情感可以增强人的活力,消极的情感可以削弱人的活力。

情感激励主要是培养激励对象的积极情感。其方式很多,如:沟通思想、排忧解难、慰问家访、交往娱乐、批评帮助、共同劳动、民-主协商等。只要领导者真正关心体贴、尊重、爱护激励对象,通过感情交流充分体现出“人情味”,他就会把你对他的真挚情感化作自愿接受你领导的自觉行动。

负激励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激励强化理论,可以把激励行为分为正激励与负激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奖惩激励。所谓正激励就是对个体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以使这种行为更多地出现,提高个体的积极性。所渭负激励就是对个体的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以使这种行为不再发生,使个体积极性朝正确的目标方向转移。

在组织工作中,正激励与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因为这两种方式的激励效果不仅会直接作用于个人,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周围的个体与群体。通过树立正面的榜样和反面的典型,扶正祛邪,形成一种良好的风范,就会产生无形的正面行为规范,比枯燥的教条和规定更直观、更具体、更明确,能够使整个群体的行为导向更积极,更富有生气。

差别激励 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若干层次。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员工就会转向其他需求。由于每个员工的需求各不相同,对某个人有效的奖励措施可能对其他人就没有效果。管理者应当针对员工的差异对他们进行个别化的奖励。比如:有的员工可能更希望得到更高的工资,而另一些人也许并不在乎工资,而希望有自由的休假时间。又比如:对一些工资高的员工,增加工资的吸引力可能不如授予他“A级业务员”的头衔吸引力大,因为这样可以使他觉得自己享有地位和受到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质。员工的个性各不相同,他们从事的工作也应当有所区别。与员工个性相匹配的工作才能让员工感到满意、舒适。

公平激励

公平激励源出于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下属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不仅受自己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还受相对报酬的影响。下属总会把自己的贡献和报酬与一个和自己相等条件的人的贡献和报酬相比较。当这种比值相等时,就会有公平感,就心情舒畅,积极性高涨;反之,就会导致不满,产生怨气和牢骚,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的行为。

运用公平激励,要做到努力满足激励对象的公平意识和公平要求。在现实社会中,不公平的现象较多。例如:由于地区、行业、单位、个人等条件的不同,加之制度和政策上的某些弊端,造成了人们在报酬上的较大差异,并因此引发了一些矛盾。

公平激励,就应积极减少和消除不公平现象,但正确的做法不是搞绝对平均主义,而是领导者要做到公平处事、公平待人,不搞好恶论人,亲者厚、疏者薄。如对激励对象的分配、晋级、奖励、使用等方面,要力争做到公正合理,人人心情舒畅。

信任激励

信任激励就是领导者要充分相信下属,放手让其在职权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使其有职有权,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古人说“疑则勿任,任则勿疑”。现代领导活动中的用人不疑,更是重要用人原则。应用信任激励,要注意三点:

一是用人不疑的对象必须是德才兼备,在工作上能放心放手的人才。对那种投机钻营的“奸臣”和平庸无能的“草包”,决不可轻信重用,否则贻误大业。

二是切忌轻信闲言碎语。现实社会上,有爱才荐才之士,也有妒才、诬才之徒。领导者一定要头脑清醒,是非分明,以免影响人才的智慧和创造性发挥。

三是授以权职之后,必须让其放手工作,不要横加干涉,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信赖和授权。这样,才能让被任用者产生最佳心理,以激励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心智激励

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

下属的潜能不被激励,藏着就是无能。而下属的潜能对领导者来说是没有用的,领导者需要的是下属的效能,而不需要下属的潜能。因此领导者应将下属的潜能进行激发使之变成效能。

这种对心的激励可以带来智力、智慧和创造力的开发,激励心与激励智要结合起来。

下载浅谈管理心理学研究员工的特色的组合激励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管理心理学研究员工的特色的组合激励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

    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 【摘要】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销......

    银行员工激励研究

    中国银行员工激励研究 —以新建支行为例 对银行业企业而言,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是银行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

    加油站员工激励模式探究

    加油站员工激励模式探究 “三联三挂多单项”的薪酬激励新模式,有利于调动加油站全面实施经营与管理,激发加油站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加油站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 加油......

    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激励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激励研究摘 要:知识经济强调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现代中小企业如何激励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一项技能,更是一项挑战。因此,建立、健全中小企......

    激励模式

    4.1 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是十分重要的激励手段 我们要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 国家光靠单一的物质激励手段是不行的从激励的层次看精神激励是较高层 次的激励手段它......

    煤矿工人生产激励模式研究2

    煤矿工人生产激励模式研究 ——以霍煤集团为例 一、列举情况 为了彰显我校专业特色,将大学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将思政实践同专业学习、就业规划相结合。进入霍林郭勒市......

    第九章 员工激励类型与模式[★]

    第九章员工激励类型与模式 一、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2、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 3、ERG理论;奥德弗 4、期望理论;弗鲁姆 5、成就需要理论;麦克利兰 6、公平理论。亚当......

    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分析案例

    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分析案例 丰田公司:丰田公司将员工视为珍宝,更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和激励。(1)现在丰田公司在全球的公司都实行ICT(Intra-CompanyTransferee)制度,也就是让世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