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基层人民武装部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论基层人民武装部在国防后备力量
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刘永强
论基层人民武装部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综合国力也是国际间竞争的主要内容。通过裁减常备军,加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求得国家经济发展与国防发展的稳定和平衡,已成为各国国防战备中的一个亮点。
国防后备力量,从广义上讲是指常备军以外的一切能够并且准备转化为国防力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包括精神的和物资的,军事的和非军事的。从狭义上说,国防后备力量特指常备军的后备力量,包括后备兵员、后备役部队和群众武装,在我国主要指民兵和预备役。后备力量建设涉及到社会各行各业和各个部门,既是军事部门的工作,又是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如果没有健全完善的领导体制,没有高效集中统一的组织指挥,后备力量建设的各项任务将无法完成。基层人民武装部就是为加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而成立的基层武装工作领导机构,它既是基层同级党委的军事工作部门,同时又是同级政府的兵役工作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从事基层人民武装工作,国家关于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指示,要靠基层人民武装部具体组织落实。作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领导体制的最基层组织,基层人民武装部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规模、反应速度,影响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成效。
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一个国家特别是处于防御地位的国家,只有建立起集中统一、结构合理、组织严密、反映灵敏、指挥顺畅的后备力量领导体制,才能在战时统筹规划,使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战争动员紧密结合,当出现战争或面临战争威胁时,顺利实现由平时状态向战时状态的转换,保证持续而强大的动员能力,满足战争的需要。基层人民武装部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领导体制的最基层单位,又是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基层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各类人员、物资的动员计划都需要基层人民武装部去具体落实,离开基层人民武装部的具体落实,国家平战体制的转换就不能很快实现,涉及各方面的战争潜力就不能迅速转化为战争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不到一周即被德军击溃,原因之一就是国家不能迅速转入战时轨道,军队不能补充大量的后备役人员而实现战时的扩编,致使 70% 的部队不能到达预定战区进行作战。而苏联虽然在战争初期遭受了严重损失,但不久即扭转了战局,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健全的后备力量领导机构和较完善的动员机制,实施战时动员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齐全,国家一声令下,基层动员机构即能实施快速动员,保障战争需要。
基层人民武装部作为群众武装组织指挥机构的职能始终不会改变,这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性所决定的。只有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武装部的作用,才能保证战时的快速动员。实施战争动员的主体是国家,基层人民武装部作为基层政权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武装动员的具体协调者、组织者和落实者。基层人民武装部既担负着基层后备力量建设的重任,同时也作为一个动员主体,承
担着国家在基层组织实施国防动员的具体事务,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人民武装部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基层人民武装工作,对于加强国防和经济建设,对于走精兵之路,对于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基层人民武装部肩负着党的人民武装事业的崇高使命,承担着兵役、动员工作的重大责任,是一级不可或缺的组织,能否发挥好基础作用,直接关系到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权的稳固,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军事斗争的质量。
未来战争,将是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不管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如何发展,不管战争样式和作战形式怎样变化,我们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不会改变,打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不会改变。正如习总书记说的,“今后的战争,仍要实行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相结合的人民战争。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战争,敌人就是现在来,我们以现有武器打,最终胜利的还是我们。我们军民团结一致,敌人要消灭我们是不可能的”。人民战争是我们的传家宝,是我们看家本领。打人民战争离不开国防后备力量的配合和支援,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基础。离开后备力量,离开人民群众对战争的支持,人民战争就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取得胜利。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变化,有人对后备力量在人民战争中的地位作用认识得不那么清楚了,撇开战争的政治性质分析问题,看不到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把人民战争看作是军事史上一种作战手段的发展,是配合正规军作战的一种权宜之计,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是一种落后过时的军事思想,在未来战争中难以取胜。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我们在研究战争的时候,既要承认高科技武器和尖端武器的作用,又不能无限扩大,甚至滑到“唯武器论”的泥潭中去,更要防止对人民战争产生怀疑。贬低后备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就是对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的怀疑和动摇。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军队的武器装备有了很大改善,但离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们的武器装备还处于劣势,并且在短期内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我们要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还是要靠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打败侵略者。
我党领导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最早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的,即根据地的武装力量“由红军、游击队、群众武装组成”。抗日战争时期称为主力军、地方军、自卫队及民兵相结合,解放战争时期又称为野战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1984 年5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是战时转为现役部队的国防后备军,在我国武装力量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漫长的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构成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但民兵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基层人民武装部作为群众武装的组织与指挥机构始终没有变,这是由人民战争的性质所决定的。
高新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应用,特别是全方位立体侦察能力和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机动能力的提高,使作战方式多样化,战场更加广阔,机动与反机动作战、城市作战、山地作战、空降与反空降作战等样式变换频繁,从而使战场的流动性增加。基层人民武装部领导的民兵等地方武装占有天时、地利、情况熟悉等独特优势,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可以逸待劳、以静制动、配合主力部队或单独遂行歼敌任务。如未来反敌空降作战,靠临时机动军队兵力往往手忙脚乱,可由基层人民武装部组织当地民兵、预备役部队就近就地歼敌。在东南沿海,民兵、预备役部队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组织边海防民兵参加军警民联防,守岛护岸;组织海上民兵遂行海上侦察、布雷和运送物资;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的高炮营、团在城市遂行防空作战任务等,这些都离不开基层人民武装部坚强的组织领导。
第二篇: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文章标题: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树立新观念 谋求新发展
党的十六大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对我军建设提出了实现机械化、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动员观念、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武装工作观念和以传统型社会为依托的国防后备力量观念,确立与信息化战争、市
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防后备力量发展观。
确立协调发展的观念。国富才能兵强,但国富不等于兵强。只有在富国的同时不断强兵,才能真正实现国富兵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因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能否科学、合理地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将直接影响到综合国力的强弱。新形势下,我们谋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发展,必须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同时在国家经济壮大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投入,坚持不懈地富国强兵。
确立跨越发展的观念。我国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按照别人的发展模式亦步亦趋,跟随前进,恐怕只能步其后尘,望其项背。当前,国家总体建设和军队建设均已确立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也必须紧紧抓住宝贵的战略机遇期,打破以往按部就班发展的模式,确立追赶战略。应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瞄准未来一段时期内国防和军事斗争发展的前沿领域,兼顾现实需要,科学研究制定远、中、近期发展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缩短发展周期,在加强机械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的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整体跨越。
确立靠科技求发展的观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战斗力。随着现代高新技术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所有层面,新的生产方式与高技术战争的运行方式出现了新的契合趋势,这使得人民群众以新手段、新方式广泛参与战争的前景更加广阔。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趋势,立足我国科技发展的现实,着眼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发展,注重充分吸收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大力提高国防后备力量的科技含量;注重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加快国防后备力量的发展速度;注重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倍增效果,提高国防后备力量的系统效能,使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由数量规模型向科技密集型、质量效能型转变。
确立依法建设后备力量的观念。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法制环境的保障,法律的进步和完善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法律体系在不断健全完善,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但目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如,在公民及法人履行国防义务、落实国防需求的一些方面,法律规定还不够具体明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思想认识还存在一定障碍,等等。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进一步确立依法建设国防后备力量的思想观念,高度重视以健全的法治环境保障国防后备力量快速健康发展的问题。
确立平战融合的观念。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交互发展,军事的对抗和竞争正在由战时状态向平时状态延伸,物质力量的军民界限和平战界线愈来愈趋于模糊。鉴此,我们要更新观念,注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由平战结合向平战融合的转化,充分利用其“寓兵于民”的特点,加强各种军、民物质力量的一体化建设。要重视在抓好高技术的平战融合和军民兼容上寻求新突破,搞好高新技术成果在军事应用上的开发、转化和储备,使之更好地为国防建设服务;要重视抓好产业布局的平战融合,尤其要注意把西部大开发规划与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把向西部拓展高技术产业与国防后备力量储备紧密结合起来,把西部环境建设与国防交通、通信和人防等项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战略布局上增强国防后备力量与国家总体建设的融合度。
《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第三篇: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相关法律支持
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相关法律支持
综述
国民经济是指一个现代国家范围内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所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总体,是人们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过程。而测绘学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测绘学主要分为工程测量、大地测量、海洋测绘、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等研究方向,本文就以上几个方向分别具体阐释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工程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主要以建筑工程、机器和设备为研究服务对象。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所进行的与地形及工程有关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工程的施工放样及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理论、技术与方法,以及研究对与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国民经济方面,绝大多数的第二产业与工程测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些产业主要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管线工程以及城市和矿山建设等。现代工程测量已经远远突破了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狭窄概念,而向所谓的“广义工程测量学”发展,认为“一切不属于地球测量、不属于国家地图集范畴的地形测量和不属于官方的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所以进行任何生产活动的场所的建设和拆除都与工程测量学息息相关,一些特殊建筑如高楼水坝等的变形观测也属于工程测量的相关范围。除了建筑,一些特殊设备的安装运行监测等也依赖工程测量学技术。
国防建设方面,一方面国防建筑的建设离不开工程测量学的支持,另一方面工程测量还对敌方建筑的弱点分析有一定作用。
大地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全球,建立与时相依的地球参考坐标框架,研究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描述极移固体潮及地壳运动等地球动力学问题,研究高精度定位理论与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进程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与现实同步的数字地球几乎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它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深远意义不言而喻,这正是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一种诠释。
海洋测绘
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工作。主要包括海道测量、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洋专题测量,以及航海图、海底地形图、各种海洋专题图和海洋图集等的编制。
简而言之一切与海洋相关活动都与海洋测绘息息相关
例如①海洋自然资源的勘探和离岸工程;②航运、救援与航道;③近岸工程;④渔业捕捞;⑤其他海底工程。国防建设方面,海上交通、海洋地质调查和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海洋疆界勘定、海洋环境保护、海底地壳和板块运动研究等,都需要海洋测绘提供不同种类的海洋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和基础图件。因此,可以说,海洋测绘在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活动中扮演着“先头兵”的角色,是一项基础而非常重要的工作。
摄影测量与遥感
摄影测量学是研究利用摄影手段获得被测物体的图像信息,从几何和物理方面进行分析处理,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研究利用摄影机或其他传感器采集被测物体的图像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分析,以确定被测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判断其性质的理论和方法。按距离分可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影测量、地面影测量、近景影测量和显微影测量:按技术处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模拟法影测量、解析法影测量和数字影测量。其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作用与地图制图学相似却利用的是不同的技术,由于其具有高效高精度大范围等特点,使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一些特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地图制图学
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的重要方式,具有信息载负、模拟、信息传输和认知等多种功能,使其在空间认知中成为不可替代的工具。当“3S”技术(RS、GIS、GPS)支撑的测绘科学技术在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成果应用等方面正步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时化和可视化的今天,利用地图人们可更准确、快速地获取空间信息,从而实现对动态世界认知的目的。当前,地图应用几乎遍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不少新的品种。所有这些特种地图和我们常见的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影像地图,在各行各业中,特别在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中发挥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并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除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离不开形形色色的地图,国防建设与军事方面地图的重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世界各国都禁止外国人员入境测绘,其军事意义可见一斑。现代战争中对地形的掌控更是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相关法律支持
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如此众多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为了支持和保护这些重要作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政府规章、重要规范文件等共同组成的测绘法律法规体系,为测绘管理提供了依据,为从事测绘活动提供了基本准则。这里对测绘法律法规进行综合性简要地概述。
现行测绘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是在我国从事测绘活动和进行测绘管理的基本准则和依据,它是我国测绘工作的基本法律,是从事测绘活动的基本准则。
目前,测绘行政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和《基础测绘条例》。
1《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是一部专门规范地图编制出版活动的行政法规,也是现行地图管理的主要依据。该条例对地图内容表示的原则、编制地图的资质、出版地图的资质、地图印刷或者展示前的审核及备案、地图著作权保护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对测绘成果的汇交、保管、秘密范围和等级确定、利用涉及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保密技术处理、利用测绘成果的审批、著作权保护、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审核公布与使用等作出了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对测量标志管理的职责分工,测量标志建设的要求,占地范围、设置标记、义务保管、检查维修、有偿使用、拆迁审批、标志保护、打击破坏测量标志的违法行为等作出了规定。
4.《测绘基础条例》对基础测绘的分级管理、规划和计划确定、经费来源、组织实施、成果更新、信息共享等作出了规定。
除了上述法律,具体测绘活动中海涉及许多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这些文件与制度地方之间存在差异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规范性文件的涵义、制发主体、程序等尚无全面、统一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对测绘工作者的支持与规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篇:论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论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2-000-01
摘 要 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宣传工作作为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在企业文化的构建和推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内能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能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品质,增强竞争能力。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既离不开企业宣传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更离不开企业党组织和各级管理者及全体职工的共同参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宣传工作,肩负起促进文化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的重任,是企业宣传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宣传工作 企业文化 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形成的经营理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企业形象的总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宣传工作作为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在企业文化的构建和推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内能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能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品质,增强竞争能力。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既离不开企业宣传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更离不开企业党组织和各级管理者及全体职工的共同参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宣传工作,肩负起促进文化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的重任,是企业宣传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宣传工作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
企业文化是可塑的、永续发展的,需要持续完善、改进。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宣传及时传递新形势下的理论、方针、政策,传递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信息,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也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持续总结、提炼企业文化新亮点,使企业文化建设能够适应企业发展,体现企业意志,反映广大基层员工心声,真正做到“贴近企业文化建设实际,贴近员工的工作生活”。
在深入宣贯、弘扬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宣传报道工作能够发挥重要的载体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之初,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报、宣传栏、网络信息平台等方式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及阶段性成果,使广大干部职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促进和推动企业发展上来;通过及时宣传报道贴近干部职工工作和生活的典型事例,可以加强企业文化和先进典型的形象宣传,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激发其创造力;通过对各种活动的及时宣传报道,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在干部职工中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将企业价值观念融入到以人为本的日常管理中,使干部职工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和经营生产工作发挥自身才干,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与个人价值目标的统一,不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前进步伐。
二、加强宣传工作有利于夯实企业文化建设基础
宣传工作与企?I文化建设要整体构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构建健康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宣传过程中,生产经营、文化建设、宣传工作要同时进行,使企业文化宣传旗帜鲜明地为企业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宣传的真实性、准确性,对重大、敏感、热点问题把好关、掌好度,避免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
企业各级组织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企业文化健康发展。加强宣传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认真制定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目标、阶段性目标和有关工作计划,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素质过硬的企业文化宣传队伍。督促企业的宣传人员不断提高文化宣传工作水平。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建立稿件奖励制度等,有效调动宣传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宣传人员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逐步形成各尽其能、各显其才的宣传氛围,从而使企业文化的基础得到巩固和加强。
同时,企业还要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基层员工的智慧和能力,使企业文化能够充分表达员工的心声,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宣传载体层层宣贯的作用。
三、创新宣传形式有利于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企业文化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要提升企业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文化宣传分为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两个方向,覆盖全方位、多角度。
其一,丰富新闻宣传载体,积极加强企业内部宣传工作,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通过企业报、内部网站、宣传栏、画册、工作简报等载体,扩大宣传覆盖面,使广大员工能及时了解行业的大政方针,按照企业的规划部署加强生产管理、做好生产服务。要不断创新完善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机制,构建稳健扎实的新闻宣传平台,为企业新闻宣传服务。选树典型,通过挖掘先进典型和普通职工身上的闪光点,通过榜样带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内部新闻宣传成为企业凝心聚力的工具,成为员工群众的良师益友。建立新闻宣传工作网络,形成通畅、快捷、高效的信息通道,密切协作,上下联动。同时,建立宣传工作应急制度,对突发事件加强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化解矛盾,维护好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其二,积极加强与社会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加大文化宣传力度。企业的新闻宣传可以借助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介,将生产经营动态,企业管理、改革创新、挖潜增效各种举措,勇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宣传出去。这样可以让社会充分了解企业,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五篇:论工会组织在企业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论工会组织在企业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重要作用。落实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民主权利是工会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本质要求。在企业,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职工队伍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也迫切要求自身能积极参与企业各项事务的管理。工会组织要切实维护好员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进而维护员工群众的政治权益,要在企业政治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
一、切实维护好广大员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发挥工会在企业政治文明建设中的突出作用。我国《宪法》、《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工会的地位和身份。工会代表和维护广大员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要切实维护好广大员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就是要从维护员工群众切身利益入手。要在员工群众关心的工资分配、劳动保护等方面重点维权,调动好员工生产积极性,发挥促进生产和构建和谐矿区的重要作用。
(1)加强完善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是企业员工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工会组织要切实维护员工劳动报酬所得,就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体现。企业工资的分配方式是由用人企业依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利益,自主确立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的。工会作为劳动权的代表者,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劳动报酬权益。参与工资分配是代表职工行使民主权利、也是维护职工利益的重要方面。工会组织依据《企业法》、《工会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按照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工资分配原则维护员工劳动报酬权益。要从源头参与本企业工资制定、改革方案,确定具体分配形式。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它形式与企业领导共同制定企业工资、奖金分配办法。具体方案要交由职代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经过表决通过后执行。企业工会组织要建立专门的群众工资组织,由工会、财务、劳资部门和职工代表组成工资工作组,更有利于职工群众民主管理工资分配。要会同行政做好职工的技术、业务考核工作。业务技术考核是工资分配的基础,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按劳分配就缺乏科学依据。要科学合理定位员工岗位。根据技术高低、劳动态度、贡献大小,实行在同工同酬上的动态岗次管理。要协助行政推行经济责任制,发挥好经济杠杆的作用。协助行政不断改进奖励制度和计件工资制度,把实行经济责任制同开展劳动竞赛相结合,动员组织广大员工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工会要及时了解职工对工资的意见和要求,监督好工资政策、法令的正确执行,发现违反国家政策法令的,要及时提出意见,督促改正,发挥好工资领域的维权作用。
(2)建立安全有效的劳动保护体系。企业生产的特殊性,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成为重中之重的首要职责。建立一整套符合本质安全型的生产作业环境也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维护劳动者职业安全,确保系统环境的科学合理有序作业。企业工会要在民主管理中切实做到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巡视等形式监管企业安全环境设施的正常运行。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矿井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制度层层落实,环环相扣。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生产中发生的隐患事故及时汇报和处理。在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中,特别在劳动安全卫生章节,明确规定矿行政和工会双方的职责,明确规定了职工在生产中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员工利益行为,有权纠正,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制止,发现危及生命情况时,有权要求撤离等。赋予员工的各项安全权利要贯彻好、落实好。明确规定了工会应参加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竣工、投产验收,若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不配套,工会有权不予签字。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结合本企业“安全第一,生产第二”方针的贯彻落实,在员工中广泛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分析事故多发原因,对症下药。对员工安全意识淡泊,思想麻痹,违章作业等行为进行深刻教育,说服规劝。以培训教育中心为教育基地,满足安全生产
管理对提升员工专业素质的要求。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培训教材,以矿培训中心为基地,以区队、班组为单位进行脱产和业余培训,做到培训计划、机构、基地、费用、教材、人员、考核、档案、制度的落实。对员工进行切实的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知识,并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从而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开展组织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建设。通过群监组织工作的开展,使员工群众做到在思想和行动上统一维护安全生产的一致性。通过健全矿、区(科)、队(车间)、班组群监组织机构,并建立严格的群监网员工作制度,开展网员培训上岗,建立“一员一班一卡”运行机制,加强对网员管理考核。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针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建议、献计策,把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实际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完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安全保障工作,创造生产安全型的作业环境。
二、落实广大员工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推进企业政治文明建设。
工会组织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组织员工参与企业民主决策和管理,这是工会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本质要求。政治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企业工会源头参与管理企业事务是保证员工行使民主政治权益的途径和任务。通过职代会、职工代表巡视、矿务公开等形式落实职工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充分体现职工群众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和依靠工人阶级做大做强企业的现实要求。
(1)认真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履行职代会的各项职权。政治文明的本质就是制度的文明。职工代表大会是具有法律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职工代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具有完整的组织制度和体系。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工会组织员工群众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每年按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使员工群众有效地参与企业管理各项事务,享有主人翁地位。让员工通过合法程序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反映个人意愿、评议领导干部。领导要重视职工代表大会的举行,不要走过场,走形式。要切实牢固树立员工群众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要认真履行大会的各项制度,做好职代会前期的准备工作。在召开大会前期,工会组织要设立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小组,在职工代表和群众中广泛征求各种意见,充分了解本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和员工生活福利方面的主要问题和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重大矛盾。对征集的提案进行归类整理,对不符合条件的提案退回并告知原因。工会组织提请党委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时间要充分,并形成大会议题的初步意见。职工代表的重要角色及工作的重要性要求职工代表的选举工作一定要选出员工群众满意的代表。基层企业单位要从根本上民主选举职工代表,职工代表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民主选举职工代表要与职工代表们的竞争意识相结合,选出优秀的职工代表,更好地发挥作用。职工代表竞选制是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的又一次创新,民主选举职工代表的做法,有利于企业内部营造民主和谐氛围,产生强大的企业凝聚力,而竞选代表制将有利于提升职工代表的整体素质。职工代表大会的主席团代表选举要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主席团成员中应有一线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党政代表,其中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应超过半数。代表分团会议征求讨论提案意见要严格充分、周全细致。职工代表提案的征集涉及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大会要详实记录征集的每条提案。
(2)认真履行职工代表巡视和矿务公开制度。职工代表巡视制度是保证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一项制度。职工代表不仅代表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而且代表职工维护职工权益。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问题、职工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包括职工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福利待遇、劳动安全卫生、职工宣传教育等方面,采用“听、问、看、议、写”的工作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听取被检单位工作情况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查问现实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现场实地察看,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记录,写出调查报告代表职工反映个人意愿,及时发挥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职工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企业的政治和谐。矿务公开制度旨在落实职工
对矿务、企务的知情权,职工必须在知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意见,加入到决策中去。企业应建立职工民主议事会,作为职工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行使参与管理日常性事务。要作为切实维护员工政治权力的机构,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下设矿务公开小组,对在矿务公开中没有监督、检查、有令不行、不禁不止的单位督促落实。矿务公开的关键是企业领导的理解和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态度问题。矿务公开要勇于在公开的真实性上下大气力、下真功夫,发动依靠干部职工“较真”。不做表面文章。煤矿企业生产建设,矿务公开的内容应该是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工资分配公开、选拔干部的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财务管理公开、招待费用情况公开等。企业事务在群众监督的制衡下运行,增强企业建设的凝聚力,促进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三、提升广大员工群众的自身素质,加快企业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
工会组织要加强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群众的文化素养,营造企业政治文明的和谐氛围。提升员工素质对构建和谐矿区和企业政治文明建设有促进作用。企业政治文明建设需要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共同完成。工会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群众统一思想、统一行为,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紧密团结在组织周围,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1)加强对员工群众的思想教育,提高职工政治思想觉悟。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轨,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会政治思想工作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工会干部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使命感,在工作中要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分析他们所急、所想、所求,对症下药,抓住人心、吸引群众,取得实效。在教育形式是要采用以理服人、典型示范、双方交流和形象直观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观念、手段、方式方法等方面努力向现代化转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来开展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基础上,民主平等地处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在生产、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把解决实际困难同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促进企业和谐稳定。针对企业现状,把劳动就业政策认真贯彻到位,在员工群众中广泛宣传,配合有关部门扩宽就业渠道,扭转员工就业思想,做好指导援助工作。把对困难职工的救助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重点帮扶,做好困难职工家庭的思想教育工作,采用鱼渔兼施的帮扶办法,提供有效政策、物质帮扶,使困难家庭转变现状,变赌为输,再由输血直到造血。同时要加强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指导。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要经常深入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对先进思想工作者加大宣传力度,表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单位和个人。
(2)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文化教育,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要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化发展的最新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工会要努力为员工学习文化搭建平台,不仅是企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职工的文化隶属于企业,职工文化是围绕企业并依托企业而开展的。包括基础性的文化知识、政治、经济、文艺、艺术等方面。要注重教育与娱乐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阵地建设与辅导相结合、重点工作与一般工作相结合的要求开展工作。培养职工业余文化及兴趣爱好,提高职工文化修养、文艺欣赏和文艺才能的水平。举办业余培训班,包括文学创作、戏曲爱好、文艺表演、声乐器乐等方面的辅导;家庭生活方面的包括烹调、设计、裁剪等;开设科学咨询服务站,扫清迷信、愚昧落后思想。这些活动有助于改善家庭生活和社会环境。要利用好工会图书阅览室,做好图书购置工作,为员工学习文化知识提供整洁环境。特别要加强对企业中在职青年、青少年的教育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真学习企业文化理念。努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阅读环境,健康有益的健身活动场所和娱乐项目。坚绝杜绝不正之风、歪风邪气、恶习漏习。工会组织要努力搭建企业员工学有平台、赛有舞台的良好矿区文化氛围,开展先树先进,表彰典型的鼓励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