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外波谱练习题及部分答案[定稿]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
一、选择
1.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1)670.7nm(2)670.7μ(3)670.7cm(4)670.7m
2.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1)吸收峰的强度(2)吸收峰的数目
(3)吸收峰的位置(4)吸收峰的形状
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1)紫外光能量大(2)波长短(3)电子能级差大(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1)σ→σ*(2)π→π*(3)n→σ*(4)n→π*
5.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1)水(2)甲醇(3)乙醇(4)正己烷
6.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
(1)(2)(3)
max值最大的是(4)7.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
(1)(2)(3)(4)
二、解答及解析题
1.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吸收带波长与吸收强度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2.紫外吸收光谱有哪些基本特征?
3.为什么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
4.紫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分子结构信息?紫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中有什么用途又有何局限性?
5.分子的价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哪几种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
6.影响紫外光谱吸收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带有几种类型?它们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8.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影响?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9.什么是发色基团?什么是助色基团?它们具有什么样结构或特征?
10.为什么助色基团取代基能使烯双键的n→π*跃迁波长红移?而使羰基n→π*跃迁波长蓝移?
11.为什么共轭双键分子中双键数目愈多其π→π*跃迁吸收带波长愈长?请解释其因。
12.芳环化合物都有B吸收带,但当化合物处于气态或在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中时,B吸收带的形状有明显的差别,解释其原因。
13.pH对某些化合物的吸收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苯胺在酸性介质中它的K吸收带和B吸收带发生蓝移,而苯酚在碱性介质中其K吸收带和B吸收带发生红移,为什么?羟酸在碱性介质中它的吸收带和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14.某些有机化合物,如稠环化合物大多数都呈棕色或棕黄
色,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也具有颜色,为什么?
15.六元杂环化合物与芳环化合物具有相似的紫外吸收光谱,请举几个例子比较之,并解释其原因。
16.紫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7.摩尔吸光系数有什么物理意义?其值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试举出有机化合物各种吸收带的摩尔吸光系数的数值范围。
18.如果化合物在紫外光区有K吸收带、B吸收带和R吸收带,能否用同一浓度的溶液测量此三种吸收带?
19.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所组成?它是怎样工作的?
20.计算波长为250nm、400nm的紫外光频率、波数及其所具有的能量(以eV和kJ·mol-1为单位表示)。
21.计算具有1.50eV和6.23eV能量光束的波长及波数。
22.已知丙酮的正己烷溶液有两吸收带,其波长分别为189nm和280nm,分别属π→π*跃迁和n→π*跃迁,计算π,n,π*轨道之间的能量差。
23.画出酮羰基的电子轨道(π,n,π*)能级图,如将酮溶于乙醇中,其能级和跃迁波长将发生什么变化?请在图上画出变化情况。
24.化合物A在紫外区有两个吸收带,用A的乙醇溶液测得吸收带波长λ1=256nm,λ2=305nm,而用A的己烷溶液测得吸收带波长为λ1=248nm、λ2=323nm,这两吸收带分别是何种电子跃迁所产生?A属哪一类化合物?
25.异丙叉丙酮可能存在两种异构体,它的紫外吸收光谱显示(a)在λ=235nm有强吸收,ε=1.20×104,(b)在λ>220nm区域无强吸收,请根据两吸收带数据写出异丙丙酮两种异构体的结构式。
26.某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有B吸收带,还有λ=240nm,ε=13×104及λ=319nm,ε=50两个吸收带,此化合物中含有什么基团?有何电子跃迁?
27.1,2-二苯乙烯()和肉桂酸()这一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不同的K吸收带,试证明其原因。
28.乙酰丙酮在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带λ=277nm,ε=1.9×103,而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带λ=269nm,ε=1.21×104,请解释两吸收带的归属及变化的原因。
29.下列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可能出现什么吸收带?并请估 计其吸收波长及摩尔吸光系数的范围。
(1)(2)
(3)(4)
30.化合物A和B在环己烷中各有两个吸收带,A:λ1=210nm,ε1=1.6×104,λ2=330nm,ε2=37。B:λ1=190nm,ε=1.0×103,λ2=280nm,ε=25,判断化合物A和B各具有什么样结构?它们的吸收带是由何种跃迁所产生?
31.下列4种不饱和酮,已知它们的n→π*跃迁的K吸收带波长分别为225nm,237nm,349nm和267nm,请找出它们对应的化合物。
(1)(2)
(3)(4)
32.计算下列化合物在乙醇溶液中的K吸收带波长。
(1)(2)
(3)
33.推测下列二取代苯的K吸收带波长。
(1)(2)(3)(4)
34.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10O,可能具有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其K吸收带波长λ=257nm(乙醇中),请确定其结构。
35.对甲胺基苯甲酸在不同溶剂中吸收带变化如下,请解释其原因。在乙醇中λ=288nm,ε=1.9×104 在乙醚中λ=277nm,ε=2.06×104在稀HCl中λ=230nm,ε=1.06×10
436.某化合物的ε=2.45×105,计算浓度为2.50×10-6mol·L-1的乙醇溶液的透过率和吸光度(吸收池厚度1cm)。
37.已知氯苯在λ=265nm处的ε=1.22×104,现用2cm吸收池测得氯苯在己烷中的吸光度A=0.448,求氯苯的浓度。
38.将下列化合物按K吸收带波长大小次序排列起来,并证明排列的理由。
39.已知浓度为0.010g·L-1的咖啡碱(摩尔质量为212g·mol-1)在λ=272nm处测得吸光度A=0.510。为了测定咖啡中咖啡碱的含量,称取0.1250g咖啡,于500ml容量瓶中配成酸性溶液,测得该溶液的吸光度A=0.415,求咖啡碱的摩尔吸光系数和咖啡中咖啡碱的含量。
40.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两组份的止痛片,为此称取0.2396g止痛片溶解于乙醇中,准确稀释至浓度为19.16mg·L-1,分别测量λ1=225nm和λ2=270nm处的吸光度,得A1=0.766,A2=0.155,计算止痛片中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 的含量.(乙酰水杨酸ε225=8210,ε270=1090,咖啡因ε225=5510, ε270=8790。摩尔质量:乙酰水杨酸为180 g·mol-1,咖啡因 为194 g·mol-1)。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7(1)、(3)、(4)、(1)、(1)、(2)、(2)
二、解答及解析题
20.1.2×1015Hz,40×103cm-1,4.96eV,114.6kcal·mol-1;
0.75×1015Hz,25×103cm-1,3.10eV,71.6kcal·mol-1
21.827nm,12.1×103cm-1;200nm,50×103cm-1
22.(1)152kcal·mol-1;(2)102.3 kcal·mol-1
24.π→π*,n→π*
25.(a)(b)
26.B,K,R,苯环及含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π→π*,n→π*
29.(1)K,R;(2)K,B,R;(3)K,B;(4)K,B,R
30.(A)CH2=CH-COR;(B)RCOR'
31.(1)267nm;(2)225nm;(3)349nm;(4)237nm
32.(1)270nm(2)238nm(3)299nm
34.36.T=0.244,A=0.613
37.1.836×10-5mol·L-1
39.ε=1.08×104,3.26%
40.乙酰水杨酸83.5%,咖啡因6.7%
第二篇:红外波谱解析
第一章 红外光谱
1、产生条件:辐射光子的能量与振动跃迁所需能量相等(E光子=∆E振);分子振动过程中
发生瞬间偶极矩变化,即发生红外活性振动。基频峰、泛频峰(倍、合、差)
2、分子振动方式:伸缩振动(对称νS,不对称νas),键长变化,键角不变;弯曲振动δ(面
内弯曲β,面外弯曲γ),键角周期变化,键长不变。
3、峰数:理论上是振动自由度,对于N个原子组成的分子,线性分子F=3N-5,非线性分子
F=3N-6。
4、峰强:影响因素有振动能级的跃迁几率(成正比)和振动过程中键的偶极矩变化(正比)。
5、峰位:特征区4000-1300(4000-2500 X-H伸缩振动;2500-1900 三键及累积双键;
1900-1200双键伸缩振动区。吸收峰稀疏、较强、易辨认)指纹区1300-400(单键伸缩振动,多数基团弯曲振动。吸收峰密集、难辨认)。影响因素:诱导效应-I(使吸收频率向高频位移);共轭效应+C(使吸收频率向低频位移);空间效应(位阻效应使峰向高频位移;环张力效应);氢键影响(使基团伸缩频率下降,伸缩谱带变宽);互变异构;杂化影响;费米共振(倍频和基频振动的偶合作用);溶剂影响(极性增大,频率下降。红外常用溶剂:CCl4,CS2,氯仿,二氯甲烷,乙腈,丙酮等);物态变化(气体分子间影响小,孤立分子转动精细结构;液态吸收峰变宽;固态吸收峰尖锐且数目多,结构鉴定)。
6、典型红外吸收光谱:脂肪烃 烷烃异丙基分裂,有相邻甲基存在时,δSCH3分裂为双峰,且甲基增多,裂距增大。(CH2)-n≥4,ρCH2722,n小,峰位大;烯烃γ=CH-1000-650(S),n-,确定取代位置及构型。芳香烃νC=C1600,1580,1500,1450鉴定有无芳环;γφ−H910-665鉴定取代方式,单取代双峰770-730、710-690,邻二取代单峰770-735,间二取代三峰,对二取代单峰860-800,五取代单峰900-860。醚特征吸收νC−O−C1150-1070(S)。羰基化合物 酮νC=O1715(S);醛νC=O1725,νCH(O)2820,2720,尖双峰(费米共振);酰氯νC=O1800;羧酸 游离νOH3550尖锐,缔合νOH3400-2500宽散,νC=O1740-1650 强度大,峰形钝,sγOH955-915(二聚体),确认羧基;酯νC=O1735,νasC−O−C1300-1150宽,νC−O−C1150-1000;
s酸酐 νC=O双峰,νasC=O1850-1800, νC=O1780-1740;酰胺νNH3500-3100,伯双,仲锐单,叔
无,νC=O1680-1630,βNH1670-1510;有机含氮化合物 胺及其盐νNH3500-3300,伯双,仲锐单,叔无,δNH1650-1510,νC−N1360-1020,γNH900-650(宽),铵盐νNH3+3300-2200(宽),δ+νC−N1400-1300;硝基化合物νasνs都是强峰;NH31630-1500,NO21590-1500,NO21390-1330,腈基化合物νC≡N2260-2215.
第三篇:红外波谱知识总结
红外光谱的分类:近红外区(泛频区):12820~4000;中红外区(基本转动-振动)4000~400;远近红外区(骨架振动区)400~20.说明:
从IR谱的整个范围来看,可分为4000~1350cm-1与1350~650 cm-1两个区。
4000~1350cm-1区域是由是伸缩振动产生的吸收带,光谱比较简单但具有很强的特征性,称为官能团区。其中:
4000~2500cm-1高波数一端有与折合质量小的氢原子相结合的官能团O—H、N—H、C—H、S—H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带;
2500~1900cm-1波数范围出现力常数大的三键、累积双键,如—C三C—、—C三N,—C二二C二C—、—C二C二O—、—N二C二O—等的伸缩振动吸收带;(三为三键,二为双键)
1900cm-1以下的低波数端有碳碳双键、碳氧双键、碳氮双键、及硝基等伸缩振动和芳环的骨架振动;
1350~650cm-1区域,有C—O、C—X的伸缩振动和C—C的骨架振动,还有力常数较小的弯曲振动产生的吸收峰,因此光谱非常复杂。该区域中的各峰的吸收位置受整体分子的结构影响较大,分子结构稍有不同,吸收,吸收就有细微差异,称为指纹区。指纹区对于用已知物来鉴别未知物十分重要。
依照图记忆:
第一,4000~2500cm-
1C—H:(3000~3300)
—C—H:2960~2850(强)<3000
二C—H:3100~3010(中)<3100C—H都是<3300的;
三C—H:3310~3300(强)~3300
苯环上的氢:3110~3010(中)和烯氢相似;
N—H:(3300~3500)
一级胺:(游离)3490~3400(中)处有两个吸收峰;缔合的减少100;(和炔氢相似)二级胺:(游离)3500~3300有一个吸收峰
O—H:(3600)(3100-3700)
酚羟基:(游离)3611~3603(峰尖);
(缔合)3500~3200(峰替较宽);
醇羟基:(游离)3650~3610(峰尖);
(缔合)3500~3000:二聚在3600~3500;多聚3400~3200(峰替较宽);
醚:无O—H峰
醛羰基中C—H在2720
第二,2500~1900cm-1
C三C键:RC三CH,2140~2100(弱),三C—H:3310~3300(强),在700~600有三C—H弯曲振动,有用;
RC三CR’:2260~2190
乙炔和对称二取代乙炔,因为对称没有。
第三,1900cm-1以下
碳碳双键:1680~1620;
碳氧双键:
(1)羰基1750~1680(强)
醛羰基和酮羰基差别不大,但醛羰基中C—H在2720有吸收峰;
羰基与双键共轭时,会向低波位移,与苯环在1600区域分裂为俩峰,在1580有出现新峰;
(2)羧酸:羰基(单体1770~1750,二缔合1710)
酯:1735(强)
酰卤:脂肪酰卤1800;芳香酰卤1785~1750和1750~1735;
酸酐,酰胺等。
其实我就是觉得先几个大致的范围,如上面的4000~2500cm-
1、2500~1900cm-
1、1900cm-1以下、1350~650cm-1然后,肯定不是一个区同时出现好几个特殊官能团吧,那样化合物也不可能啊,至少少见,再记点每个官能团的确定峰,如醛基。这样就差不多了。我觉得《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三版)讲的简单实用!
第四篇:《绿野仙踪》练习题(部分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绿野仙踪》的主人翁是(),她的小狗叫()。她被()带到了一个遥远而神奇的国度——()。为了寻找这个国家的国王,使自己能早日回家,她在路上陆续结识了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狮,他们三个都是有着致命的缺点的,分别是()、()、()。
2、《绿野仙踪》的作者是(),是()国的()作家。
3、()和(),还有()被田地里的花香熏倒了,这是一块()花地,是()、()和()把他们救出来的。
4、翡翠城是一座美丽的城堡,那里的一切都是()色,5、小女孩来的国家由四个小国组成,东边是()国,那里的人喜欢()色;西边是()国;南边是()国,那边的人喜欢()色;北边是()国,分别由东方魔女、西方魔女、南方魔女和北方魔女统治着,其中()和()是邪恶魔女,()和()是善良魔女。
6、小女孩看见的国王是个(),铁皮人看见的国王是个(),胆小狮看见的奥国王是个(),稻草人看见的国王是个()。
7、西方女巫先是派出了()对付胆小狮他们,失败后,她又派出了(),又一次失败后,西方女巫使用了(),又派出了()。
8、最后,铁皮人做了()国的国王,稻草人做了()国的国王,胆小狮做了(),小女孩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大草原。
二、选择题:10分
1、花地里的小救星送给小女孩的礼物是()。A哨子 B 链子 C 口琴
2、在过河时,河流很急,是()救了稻草人。A海鸥 B鹳鸟 C 鹭鸟
3、西方魔女最怕()。A火 B、水 C、油
4、西方魔女的魔帽可以使用()次。A 3 B 4 C 5
5、奥兹大王其实是()人。
A英国俄勒冈 B法国波尔多 C美国俄马哈
6、在跨越壕沟的时候,是()帮大家过去。A胆小狮 B稻草人 C铁皮人
7、是()对飞猴下了诅咒,惩罚它们。A西方魔女 B南方魔女 C北方魔女
8、是()帮助小女孩回到家乡的。A、魔帽 B、银靴 C银哨
9、为了寻找南方女巫,大家经过的城市是()。A奥兹城 B淘气城 C陶器城
10、丑老头是乘坐()来到奥兹国的。A、热气球 B、绢布气球 C氢气球
三、判断题:10分
1、小女孩一直想回家乡看看自己的艾姆叔叔和亨利婶婶。()
2、丑老头原来是个杂技演员,他用自己会的腹语来糊弄所有人。()
3、大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接收了奥兹大王的任务——杀了东方魔女。()
4、奥兹大王真的兑现了自己对大家的承诺,帮助大家实现了愿望。()
5、《绿野仙踪》的作者还创作了美国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童话集《鹅爸爸的故事》。()
6、在去翡翠城的路上,小女孩先后认识了铁皮人、稻草人、狮子。()
7、《绿野仙踪》这本书被称为“美国的《西游记》”。()
8、奥兹大王真的很厉害,他能变成各种不同的形态。()
9、榕树的枝条长得长长的,每一根枝条都像是长长的触手。()
10、最后,丑老头奥兹大王坐着亲手制作的气球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1、哪两个地方女巫是善良的女巫?答:南方和北方。
2、是谁的小屋子压死了可恶的东方女巫?答:多萝茜。
3、稻草人想要得到什么?答:脑子。
4、铁皮人最害怕什么?答:水。
5、是谁把狮子拉出罂粟花田?答:小田鼠。
6、神奇的翡翠城都是什么颜色?答:绿色。
7、西方的恶女巫有几只眼睛?答:一只。
8、是谁杀死了西方女巫派来的40只乌鸦?答:稻草人。
9、多萝茜用什么浇溶了西方的恶女巫?答:水。
10、多萝茜看到的奥芝是什么样子的?答:大脑袋。
11、奥芝坐着什么离开了翡翠城?答:热气球。
12、奥芝走后,谁领导着翡翠城?答:稻草人。
13、狮子帮助森林里的野兽们杀死了他们的仇敌吗? 答:是的。1
4、甘林达答应帮助多萝茜,但是她要多萝茜把什么送给她? 答:
15、多萝茜最后靠什么回到了堪萨斯州? 答:银鞋子。
16、铁皮人想要得到什么 ? 答:心。
17、狮子想要得到什么? 答:勇气。
18、多萝茜的银鞋子互相碰撞几次,就可以命令这双鞋子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次。
19、《绿野仙踪》的作者是谁? 答:莱曼.弗兰克.鲍姆。20、《绿野仙踪》的作者是哪国人 答:美国。
《绿野仙踪》测试题
1、《绿野仙踪》的作者是()。A:鲁迅 B:鲍姆 C:司汤达
2、《绿野仙踪》的主人公是()。A:奥芝 B:格林达 C:多萝西
3、真正的奥芝是()。A:天使 B:巨人 C:人
4、铁皮人一味想要(), 稻草人想要(),狮子想要()。A:获得勇气 B:有思维的脑子 C:一颗心
5、()帮助稻草人、铁皮人、狮子和多萝茜实现了各自的愿望。A: 格林达 B: 大术士 C:苏迪克
6、多萝西和小狗托托被龙卷风卷到()。A:翡翠城 B:堪萨斯州 C:孟奇金国
7、多萝茜最后能回到故乡是因为()。
A:可怕的龙卷风 B:脚上的银鞋
答:三 C:东方女巫的法术 D:坐氢气球
8、()掉进了小河。
A:铁皮人 B:稻草人 C:多萝西
9、遇到龙卷风,多萝西会和她的叔叔婶婶躲进()。A:地洞 B:仓库 C:屋里 D:树下
10、多萝西是个()的女孩。A:胆小自私 B:勇敢善良 C:凶狠残暴
11、翡翠城后来的领导者是()。
A: 奥 芝 B: 多萝西 C: 稻草人 D:铁皮人
12、飞猴()次帮助多萝茜。
A: 1 B: 2 C: 3 D: 4
13、多萝西遇到的野兽是()。A:熊 B:卡利达斯 C:斯达利卡 D:狼
第五篇:修辞部分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部分练习题及答案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用得好的词语,并分析其修辞效果。
1、现在悬在我头顶上的正是南天门。
(杨朔《泰山极顶》)
“悬”字用得好,选用词语带有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泰山的险峻山路的陡峭和南天门给人的感觉如同是悬在头顶上。
2、我们已经走出树丛,现在是在被月光洗着的马路上了。
(巴金《苏堤》)
“洗”字用得好,是暗含比喻。把月光照着的马路说成“洗着”暗含有“月光如水”的比喻,写出了马路在月光下的纯洁和清新,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舒畅恬然的心境。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雪》)
“粪土”用得好,是词性活用,把名词的“粪土”当作动词用,简练而有力地表现出青年知识分子对当时权贵的无比蔑视的激昂情绪。
4、她高声的说笑,脸上的肌肉都大起大落的活动。
(老舍《四世同堂》)
“大起大落”用得好。与后文的“活动”在词义上配合照应,起着互相辅助、加强的作用,既两义相辅,又寓繁于简,形象地刻画出大赤包得意忘形的丑态。
5、潘月亭——一块庞然大物裹着一身绸缎。
(曹禹《日出》)
“一块”、“裹”用得好。带有感受,选用词语在表现客观事物的同时又写出了旁观者的感受:一个臃肿、硕大、毫无生气,宛若行尸走肉的人物形象。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辞格),并分析其修辞效果。
1、妈妈永不能相见了,爱死在我心里,像被霜打了的春花。
(老舍《月牙儿》)
修辞手法:比拟和比喻。“爱死在我心里”是比拟,把“爱”拟作了有生命的东西。用“被霜打了的春花”来比喻“爱死在我心里”,则是明喻。
修辞效果:这是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通过比喻和比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妈妈再嫁后女儿的感情。
2、我麻木的神经在清醒,我滚烫的热血在沸腾!奇耻大辱,大辱奇耻,如毒蛇之齿,撕咬我的心!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修辞手法:对偶、比拟、回环和比喻连用。“我麻木的神经在清醒,我滚烫的热血在沸腾”是对偶,其中又用了比拟:“神经在清醒”、“热血在沸腾”,“奇耻大辱,大辱奇耻”是回环,“如毒蛇之齿,撕咬我的心”是比喻。
修辞效果:十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赵蒙生(或答主人公)在获知事件真相后的气愤、羞愧和歉疚的种种复杂的心情。
3、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花开,姓罗不见锣鼓响,三个蠢材哪里来?
(歌舞剧《刘三姐》)
修辞手法:排比、谐音双关和反诘。前三句构成排比;“姓陶”的“陶”谐音“桃花”的“桃”,“姓罗”的“罗”谐音“锣鼓” 的“锣”;最后一句是反诘。
修辞效果:巧妙地就姓联物,指物借意,对给地主老财当帮凶的三个秀才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嘲笑了他们词穷歌尽、无言应对和难以招架的窘态,鲜明地表现了刘三姐聪明机智、泼辣勇敢的性格和善于对歌的才能。歌词读来明快幽默,饶有风趣。
4、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滔奔流。
(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
修辞手法:对偶、比喻和比拟。“一站站„„”和“一重重„„”两句构成对偶,句式工整,每句内部的“像流萤飞走”、“似浪滔奔流”则是比喻(明喻)。比喻的本体“灯火扑来”和“山岭闪过”又是比拟。
修辞效果:辞格套用,对偶里套用比喻,比喻里又套用比拟,三个辞格有层次地运用在一个句子中,大辞格又所借助,小辞格有所依托,给人以层出不穷和形象逼真之感,加强了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