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实施方案--MSA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文件
海船检〔2011〕267号
关于印发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海事局(船舶检验局),各直属海事局,中国船级社:
为加强和规范船舶吨位丈量工作,切实履行主管机关行政管理职能,建立健全船舶吨位丈量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消除水上交通安全隐患,构建和谐安全的水上交通环境,促进航运业和造船业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现将《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和船舶检验机构要充分认识实施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深入贯彻执行方案的实施要求,全力做好这项工作。
二、实施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将改变现有船舶吨位丈量发证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和船舶检验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深入船舶修造企业、航运企业等单位,让行政相对人了解实施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的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
三、各直属海事局、省级地方海事局和各船舶检验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落实岗位责任,规范船舶吨位丈量复核发证行为,并报中国海事局备案。
四、海事管理机构实施船舶吨位复核和发证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有关船舶吨位丈量的检验费用仍由船检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收取。
五、各直属海事局、省级地方海事局和船舶检验机构应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保证相关工作程序的有机衔接,形成管理合力。
六、各直属海事局、省级地方海事局要按照方案要求尽快落实船舶吨位丈量复核发证机构和人员,加快对船舶吨位复核发证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并配备相关装备设施。中国海事局近期将制定出台《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实施细则》,并组织开展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的评估验收和吨位复核发证人员初任培训工作。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附件】: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实施方案 | 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和船舶吨位复核人员资质管理办法
第二篇: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实施方案
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的加强和规范船舶吨位丈量工作,切实履行主管机关行政管理职能,建立健全船舶吨位丈量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消除水上交通安全隐患,体现社会公平公正,构建和谐安全的水上交通环境,促进航运、造船业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四型海事”建设,开拓管理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着力破解船舶法定检验实施难题和船舶吨位丈量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源头预控能力。
三、总体原则
(一)统一管理原则。船舶吨位丈量工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实施统一管理。国内航行船舶“船舶吨位证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签发;国际航行船舶“船舶吨位证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授权中国船级社签发。
(二)吨位丈量与复核发证分离原则。国内航行船舶吨位丈量由船检机构负责实施,国内航行非入级船舶吨位复核和“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签发由直属海事局和省级地方海事局负责实施,国内航行入级船舶复核发证工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负责实施。
(三)登记管辖权划分原则。国内航行非入级船舶吨位复核和“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签发按照船舶登记管辖权来划分,由直属海事局和省级地方海事局负责集中实施。
(四)各负其责原则。各船检机构、直属海事局、省级地方海事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五)便利原则。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的实施流程遵循船舶建造和检验规律,充分便利行政相对人。
四、实施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或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的船长20米及以上的船舶。船长20米以下国内航行船舶的吨位丈量维持现有管理模式不变。
五、实施时间
本方案于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六、实施机构和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设立船舶安全技术中心(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检验处合署办公),负责全国船舶吨位丈量工作的制度制订、监督检查、签发“船舶吨位证书”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在各直属海事局设立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暂与各直属海事局船舶检验管理处或船舶监督处合署办公),具体负责管辖范围内船舶吨位的复核和“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签发等工作,对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XX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开展工作;各省级地方海事局应将管辖范围内船舶吨位的复核和“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签发等工作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对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XX省(自治区、市)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开展工作。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及船舶吨位复核人员应满足相应的条件要求(见附件),并于本方案实施之日前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组织的评估验收。
七、国内航行非入级船舶实施程序
(一)新建船舶。.申请受理
船检机构受理新建船舶吨位丈量申请,并在受理后通知有管辖权的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
2.船舶吨位丈量
船检机构按照《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要求对船舶吨位进行丈量。
3.复核提请
船检机构应于船舶下水日的7个工作日前,向有管辖权的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提请复核,并在提请复核时提交《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规定的涉及船舶吨位丈量的审批图纸与计算资料。
如新建船舶完工前发生涉及影响船舶吨位丈量改变的状况,提请人应重新提交或补充相关审批图纸和技术资料。
4.复核
(1)下水前复核
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在收到船检机构提请后,应在新建船舶下水前与提请人确定时间指派人员进行下水前复核,下水前复核为实船复核,主要核查船体上(量吨)甲板以下部分的船图一致性。凡需进行实船上(量吨)甲板以下部分核查的,实船核查须在船台(坞内)完成。
下水前复核后,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应在1个工作日内将复核结果告知船检机构。发现船图不一致的,船检机构应予以纠正和说明原因,并重新提请复核。未经纠正之前,船舶不得下水。
(2)完工前复核
船检机构应在船舶完工日的7个工作日前将确认的船舶吨位计算书补充提交给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由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实施完工前复核。完工前复核包括完工前实船复核和完工前计算复核。
完工前实船复核: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应在新建船舶完工前,根据与提请人确定的时间指派人员进行完工前实船复核,主要核查船体上(量吨)甲板以上部分的船图一致性。如果船舶下水前涉及吨位的船舶结构均已完工,则完工前实船复核可与下水前实船复核在船舶下水前一并实施。
完工前计算复核: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应在新建船舶完工前,指派人员进行完工前计算复核,主要依据实船复核结果和相关图纸资料通过计算对船检机构确认的船舶吨位进行复核。
完工复核后,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应在1个工作日内将复核结果告知船检机构。实船复核发现船图不一致的,船检机构应予以纠正和说明原因,并重新提请复核。对于计算复核不一致的船舶,船检机构应予以纠正和说明原因,必要时共同查找不一致的原因。
5.“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的签发
对于复核合格的船舶,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应在船舶完工后3个工作日内签发有效期为6个月“临时船舶吨位证书”。
“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由受理检验的船检机构与船检证书一并发放至船舶。
6.“船舶吨位证书”的换发
“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签发后,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将该船复核情况和相关材料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换发“船舶吨位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视情可对船舶吨位复核情况进行抽查。
“船舶吨位证书”由受理检验的船检机构发放至船舶。
(二)现有船舶。
1.现有船舶应在本方案生效之日起6周年内完成“船舶吨位证书”换发,在“船舶吨位证书”换发之前原“船舶吨位证书”继续有效。
(1)换发提请
“船舶吨位证书”换发,无需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提出申请,由船检机构在本方案生效后受理船舶第1次坞内或换证检验申请时向有管辖权的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提请换证,并提交原“船舶吨位证书”及相关证明材料。
(2)换发“临时船舶吨位证书”
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收到船检机构提请后,应与船检机构商定实船复核时间,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船舶吨位的实船复核和计算复核。根据复核结果,决定是否换发“临时船舶吨位证书”。
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应在船舶在船台(坞内)期间指派人员进行实船核查。对于实船复核不合格的船舶,在1个工作日内告知船检机构重新丈量并说明原因,同时要求船检机构重新提请复核。对于船长30米及以上因无图、补图、船图不一致等无法进行计算复核的现有船舶,应要求补齐图纸。对于船长30米以下因无图、补图、船图不一致等无法进行计算复核的现有船舶,可以直接进行实船复核。
对于复核结果合格的现有船舶,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在3个工作日内签发有效期为6个月的“临时船舶吨位证书”。
对于1992年9月30 日前安放龙骨的船舶或在“大船小证”综合治理期间经过复核的船舶,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可根据相关证明材料直接换发“临时船舶吨位证书”。
“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由受理检验的船检机构发放至船舶。
(3)换发“船舶吨位证书”
取得“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的现有船舶换发长期有效的“船舶吨位证书”的程序与新建船舶相同。
2.现有船舶无论是否换发过“临时船舶吨位证书”或“船舶吨位证书”,只要发生涉及吨位变化的改建,或因装载状况、法规变化等重新提出吨位丈量申请,其申请受理、吨位丈量、复核和发证按照新建船舶执行。
八、国内航行入级船舶实施程序
(一)新建船舶。
新建国内航行入级船舶吨位丈量申请的受理和丈量由中国船级社及其分支机构实施。中国船级社应在船舶完工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提请复核发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在收到中国船级社的提请后可以直接签发“船舶吨位证书”,并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抽查复核。“船舶吨位证书”由中国船级社发放至船舶。
(二)现有船舶。
现有国内航行入级船舶由中国船级社在本方案生效后受理船舶第1次坞内或换证检验申请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提请换发“船舶吨位证书”,并提交原“船舶吨位证书”复印件及相关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在收到中国船级社的提请后可以根据原“船舶吨位证书”直接换发“船舶吨位证书”,并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抽查复核。“船舶吨位证书”由中国船级社发放至船舶,原“船舶吨位证书”由中国船级社收回。
九、非水网地区省内航行船舶实施程序
(一)新建船舶。
在非水网地区新建的非水网地区省内航行船舶,船舶吨位丈量申请的受理和丈量由执行检验的船检机构实施。船检机构应在船舶完工前向有管辖权的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提请复核发证。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在收到船检机构的复核发证提请后可以根据船检机构确定的船舶吨位直接签发为期6个月的“临时船舶吨位证书”,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提请签发“船舶吨位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抽查复核,并签发“船舶吨位证书”。“船舶吨位证书”由船检机构发放至船舶。
(二)现有船舶。
现有非水网地区省内航行船舶由船籍港船检机构在本方案生效后受理船舶第1次坞内或换证检验申请时,向有管辖权的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提请换发“船舶吨位证书”,并提交原“船舶吨位证书”及相关材料。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在收到船检机构的换证提请后,可以根据原“船舶吨位证书”直接换发为期6个月的“临时船舶吨位证书”,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提请签发“船舶吨位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抽查复核,并签发“船舶吨位证书”。“船舶吨位证书”由船检机构发放至船舶。
十、船名、船籍港变更和证书遗失、破损情况的处理
已持有船舶安全技术中心和分中心签发的“船舶吨位证书”或“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的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如发生船名、船籍港变更和证书遗失、破损等情况申请重新签发、换发或补发“船舶吨位证书”的,如为国内航行非入级船舶,由船籍港船检机构受理后向有管辖权的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提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或证书,由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核实后重新签发、换发或补发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由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核实后报船舶安全技术中心重新签发、换发或补发“船舶吨位证书”;如为国内航行入级船舶,由中国船级社向船舶安全技术中心提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或证书,由船舶安全技术中心核实后重新签发、换发或补发“船舶吨位证书”。
重新签发、换发或补发的“船舶吨位证书”或“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由受理的船检机构发放至船舶。
十一、证书和档案
国内航行船舶“船舶吨位证书”和“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的格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制定。国内航行船舶“船舶吨位证书”加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吨位证书专用章。“临时船舶吨位证书”加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吨位证书专用编号章(每个分中心一个编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刻制)。从本方案实施之日起,国内航行船舶“船舶吨位证书”不再由船检机构签发。
船舶安全技术中心和分中心以及各船检机构应根据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图纸、丈量和复核材料、证书副本等资料的归档工作,建立健全船舶吨位丈量管理档案。
十二、其他
对于业务量特别大的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在仅依靠自身力量已无法完成全部所辖船舶吨位复核发证工作的情况下,可向中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请求支持,由中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协调力量给予支持和帮助,或由中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技术中心直接组织开展复核发证工作
第三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一管理实施方案
凉山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统一管理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州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充分实现我州土地整合整治投入取得最大社会效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及省政府、国土资源部及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凝聚各方的资金、人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在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全面统筹综合考虑实现各方建设目标要求,按要求统一组织规划和实施,使聚合的各方面能量得到集中释放,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国家、集体、群众多方利益的共赢,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效能最大化,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整合“天府新区”基本农田调整补助资金及国土、烟草、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水利等各部门资金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每年统一申报立项和实施的面积不低于10万亩。并形成“立项-储备-建设-立项”的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全力迎接各方建设力量和资金投入土地整治建设良好局面。
三、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统一组织,多部门联合行动。
(二)统一项目立项规划、统一项目施工设计,共同实施,同步实现各部门建设目标。
(三)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分头投资、集中使用。
(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项目。
四、实施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
(三)《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
(四)《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9‟27号);
(五)《国土资源部 农业部关于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8号);
(六)《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10号);
(七)《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金土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9‟46号);
(八)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五、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对象和范围
本方案所称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以政府及各部门的各类资金投入农村,为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农业现代化,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各类整治项目,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统筹规划、集中连片开展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六、实施的要求和方法
(一)组建领导机构,各部门分工协作。
州政府成立由州长任组长,常务副州长、相关副州长任副组长,国土、财政、审计、发改、建设、规划、交通、水利、农业、监察等部门和县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组成的凉山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政策研究、监督指导。并组织各部门编制《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制定项目库。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州国土资源局。州级各部门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能负责项目区内涉农配套项目的审批(含报批),落实配套资金,指导项目实施,组织配套项目的验收,参加州领导小组组织的综合验收。
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本区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项目申报、招投标、资金统筹、施工等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
州财政部门负责统筹整合全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各类资金,全程监管资金使用。
州审计部门负责建设项目工程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完成项目资金的综合决算报告。
州烟草、建设、规划、交通、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负责全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产业规划等规划和设计的审查以及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
州监察部门负责对全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招投标的监督检查。
(二)规划编制与项目立项申报
1.建立项目库制定计划。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各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涉农部门的各类土地专项规划建立项目库,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筛选出部分项目制定计划,计划面积不低于每年实际实施的面积。
2.统一申报立项。根据计划将计划安排的所有项目进行土地综合整治所有项目的立项,项目涉及各部门单项资金投入需进行单项立项,由各部门分别立项。立项面积大于实施面积,对立项后未实施的项目的,由土地综合整治办公室进行储备。
3.项目规划编制。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召集相关部门共同编制项目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初审,通过初审后由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小组组织专家评审通 4
过后实施。
(三)实施与验收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由县市政府组织实施。发改、纪检等部门负责项目的招投标,县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对项目区内的单项项目按照渠道不变、分别投资、综合实施、单项验收的原则,在项目的规划期内实施。
项目区的单项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由县市政府对单项项目进行验收。项目区单项验收合格后申请州人民政府对项目区进行综合验收。综合验收完成后各部门根据立项要求进一步组织资料报上级相关部门分头进行验收。
(四)项目实施计划
1、利用天府新区基本农田调整补助资金实施的项目,会理40000亩、盐源30000亩、会东30000亩、普格21000亩、昭觉21000亩、喜德30000亩、美姑25000亩、雷波18000亩、越西30000亩、甘洛21000亩。以上项目要求今明两年内实施完成。
2、今年,全州力争完成土地开发项目10个,建设规模18563.05亩,预计新增耕地13768.65亩,10个项目分别是:越西3个,冕宁、西昌、宁南、盐源、美姑、布托、金阳各1个,完成土地开发项目立项7个,建设规模8770.53亩,预计新增耕地7060.31亩,分别是冕宁2个,西昌2个,盐源、雷波、喜德各1个。
“十二五”期间,各县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包括城乡增减挂钩项目)每年立项实施不少于2个。
3、各县农业综合开发每年完成XX个、基本烟田建设每年完成XX个、中低产田改造每年完成XX个。
交通、水利、林业、建设等部门的涉农资金都围绕以上各类项目进行投资建设。
(五)资金来源、管理及使用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涉及的土地整治专项资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项目耕地开垦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复垦费等)、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资金、退耕还林资金、中低产田改造资金、以工代赈和农业扶贫资金等相关涉农资金,由县市人民政府统一管理,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项管理、统筹安排”的原则,由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相关部门按照各类资金的规定用途规范使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按照项目区总体预算使用各项资金。预算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需按原程序申报和批准方可实施。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部门必须设立专项资金账户,实行项目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结余资金滚动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相关支出
七、项目实施的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省工程建设有关规定实施各项管理制度:一是项目实施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法人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设置现场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监控项目投资进度,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严格实行建设工程公开招投标制,项目涉及的测绘、设计、工程监理等技术 6
服务单位要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项目建设中的水利、道路、桥涵等主体工程建设,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实行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三是严格实行合同制,所有合同均需要上报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四是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监理制,项目监理单位在委托监理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项目建设过程实施全程监理;五是严格实行项目公示制,项目承担单位要将项目建设范围、规划设计、投资规模等在项目所在地现场公示;六是批准的实施方案和投资预算,不得随意变更。
第四篇:船舶项目实施方案
船舶项目
实施方案
泓域咨询
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
“船舶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xxx 科技公司(盖章)
xxx 年 xx 月 xx 日
项目概要
2019 年中国船舶工业稳中有进,船型结构升级优化,海洋工程装备“去库存”取得进展,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但受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增多、新船需求大幅下降的不利影响,用工难、融资难、接单难等深层次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该船舶项目计划总投资 12013.66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523.6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9.27%;流动资金 2489.9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0.73%。
达产年营业收入 20728.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6420.48 万元,税金及附加 224.49 万元,利润总额 4307.52 万元,利税总额 5126.15 万元,税后净利润 3230.64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895.51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35.86%,投资利税率 42.67%,投资回报率 26.89%,全部投资回收期 5.22 年,提供就业职位 433 个。
报告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项目组织、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经营管理等初步方案;结合项目特点提出合理的总体及分实施进度计划。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地点、工程方案、产品工艺
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与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与节能、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财务评价等。
第一章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概况
经过 10 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成立以来,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展望未来,公司将立足先进制造业,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以客户服务、品质树品牌,以品牌推市场;致力成为产业的领跑者及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基于特征对用户群进行划分,从而有针对性地打造满足不同用户群多样化用能需求的客户服务体系。
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突出业绩导向,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考评机制,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强化
预算执行过程管控和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产品生产成本;着力推进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了员工配置,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指标,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原料转化率稳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消耗,产品成本优势明显。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公司坚守企业契约精神,专业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致力成为行业领先企业,创造价值,履行社会责任。
二、所属行业基本情况
2019 年中国船舶工业稳中有进,船型结构升级优化,海洋工程装备“去库存”取得进展,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但受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增多、新船需求大幅下降的不利影响,用工难、融资难、接单难等深层次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517.64 万元,同比增长 21.60%(2401.07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船舶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12323.19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91.16%。
上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2838.70
3784.94
3514.59
3379.41
13517.64
主营业务收入
2587.87
3450.49
3204.03
3080.80
12323.19
2.1
船舶(A)
854.00
1138.66
1057.33
1016.66
4066.65
2.2
船舶(B)
595.21
793.61
736.93
708.58
2834.33
2.3
船舶(C)
439.94
586.58
544.68
523.74
2094.94
2.4
船舶(D)
310.54
414.06
384.48
369.70
1478.78
2.5
船舶(E)
207.03
276.04
256.32
246.46
985.86
2.6
船舶(F)
129.39
172.52
160.20
154.04
616.16
2.7
船舶(...)
51.76
69.01
64.08
61.62
246.46
其他业务收入
250.83
334.45
310.56
298.61
1194.45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2946.49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373.96 万元,增长率 14.54%;实现净利润 2209.87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320.57 万元,增长率 16.97%。
上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13517.64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12323.19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91.16%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21.60%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2401.07
利润总额
万元
2946.49
利润总额增长率
14.54%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373.96
净利润
万元
2209.87
净利润增长率
16.97%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320.57
投资利润率
39.44%
投资回报率
29.58%
财务内部收益率
20.53%
企业总资产
万元
18701.79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35.68%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6673.02
资产负债率
30.22%
第二章
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
一、技术方案
(一)技术方案选用方向
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节省投资、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2、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在工艺设备的配置上,依据节能的原则,选用新型节能型设备,根据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优先选用环境保护型设备,满足项目所制订的产品方案要求,优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试验及配套等
设备,充分显现龙头企业专业化水平,选择高效、合理的生产和物流方式。
4、生产工艺设计要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注重生产工艺的总体设计,工艺布局采用最佳物流模式,最有效的仓储模式,最短的物流过程,最便捷的物资流向。
5、根据该项目的产品方案,所选用的工艺流程能够满足产品制造的要求,同时,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严格质量管理,按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提高产品合格率,努力追求产品的“零缺陷”,以关键生产工序为质量控制点,确保该项目产品质量。
6、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三同时”原则,注重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工艺技术方案选用原则
1、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总的物耗、水耗和能源消费,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
2、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工艺技术方案要求
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节省投资、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2、建立完善柔性生产模式;本期工程项目产品具有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个性差异化的特点,因此,产品规格品种多样,单批生产数量较小,多品种、小批量的制造特点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及交付周期;益而益(集团)有限公司将建设先进的柔性制造生产线,并将柔性制造技术广泛应用到产品制造各个环节,可以在照顾到客户个性化要求的同时不牺牲生产规模优势和质量控制水平,同时,降低
故障率、提高性价比,使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二、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一)技术来源及先进性说明
项目技术来源为公司的自有技术,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项目技术优势分析
本期工程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技术,该技术具有资金占用少、生产效率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强度小的特点,其技术特性属于技术密集型,该技术具备以下优势:
1、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产品质量水平上相对其他生产技术性能费用比优越,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功能齐全、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在工艺水平上该技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高稳定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降耗水平;根据初步测算,利用该技术生产产品,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用电效率,在装备水平上,该技术使用的设备自动控制程度和性能可靠性相对较高。
2、本期工程项目采用的技术与国内资源条件适应,具有良好的技术适应性;该技术工艺路线可以适应国内主要原材料特性,技术工艺
路线简洁,有利于流程控制和设备操作,工艺技术已经被国内生产实践检验,证明技术成熟,技术支援条件良好,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3、技术设备投资和产品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经济合理性;本期工程项目采用本技术方案建设其主要设备多数可按通用标准在国内采购。
4、节能设施先进并可进行多规格产品转换,项目运行成本较低,应变市场能力很强。
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
一、船舶项目背景分析
2019 年中国船舶工业稳中有进,船型结构升级优化,海洋工程装备“去库存”取得进展,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但受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增多、新船需求大幅下降的不利影响,用工难、融资难、接单难等深层次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2015 年全国造船完工量 4184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7.1%;2016 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 3532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15.6%;2017 全国造船完工 4268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20.9%;2018 年全国造船完工 3458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14%;2019 年全国造船完工 3672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2%。
2015 年承接新船订单量 3126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47.9%。2016 年承接新船订单量为 2107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32.6%;2017 年承接新船订单 3373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60.1%;2018 年承接新船订单 3667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8.7%;2019 年承接新船订单 2907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20.7%。
2015 年,手持船舶订单量 1.2304 亿载重吨,同比下降 12.3%;2016 年,手持船舶订单量为 9961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19%。2017 年,手持船舶订单 8723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12.4%。2018 年,手持船舶订单 8931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2.4%。2019 年,手持船舶订单 8166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8.6%。
2015 年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 88.6%;2019 年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 91.3%;出口船舶完成量也在缓慢增加。
2018 年出口船舶占新接订单量 87.4%,2019 年出口船舶中新接订单量占 92.7%,新接订单量增加 5.3%。船舶工业订单量稳中有进。
2015 年出口船舶在手持订单量占比 95.7%;2019 年出口船舶手持订单量占比为 92.1%。比 2015 年下降 3.6%。
随着用工难、融资难、接单难等深层次问题,完工出口船近三年都在缓慢下走。从 2017 年的 3977 万载重吨到 2019 年 3353 万载重吨;减少了 624 万载重吨。
2019 年全国完工出口船 3353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6%;承接出口船订单 2695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15.9%;12 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7521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5.5%。
2019 年中国船舶出口金额为 221.2 亿美元,同比下降 10.3%。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仍占主导地位,出口额合计112.7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50.9%。船舶产品出口到 212 个国家和地区,仍然以亚洲为主。
我国向亚洲出口船舶的金额为 124.3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56.2%;向欧洲出口船舶的金额为 36.1 亿美元,占 16.3%;向非洲出口船舶的金额为 24.8 亿美元,占 11.2%。
中国船舶行业加快了企业分化,船舶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骨干船企竞争优势明显,新承接船舶订单前 20 名企业占全国份额的90.8%,有 6 家企业进入世界新承接订单量前 10 强。部分金融机构对船舶企业融资仍然采取“一刀切”做法,缩减造船企业保函总量、不予开立船舶预付款保函或延长开立周期的现象时有发生。
建议金融机构能够贯彻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对一些经营状态良好,产品技术含量高的骨干船舶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审批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有保函需求的船企提供融资支持;建议船舶企业探索改革现有用工模式,采取增加本工数量、提高工人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工人技能培训体系等措施留住工人;建议船舶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市场需求不足的实际情况。
2020 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底部,随着贸易紧张局势缓解,全球经济增长有望缓慢恢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预计全球经济增长 3.6%,明显高于 2019 年的 3%。中美两国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将扩大自美农产品、能源产品、工业制成品等品种进口,这将有利于主力船型的订造需求。叠加 IMO 限硫令生效,新规有序运行后,船东观望情绪将逐步缓解,有望给造船企业带来订单。
预计 2020 年全球新船成交量为 7500 万~9000 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在 1 亿载重吨左右;2020 年年底手持订单量可望保持在 1.7 亿载重吨的水平。
2020 年,预计我国造船完工量约为 3600 万载重吨,与 2019 年基本持平,新接订单量保持增长,年底手持订单约为 8000 万载重吨。
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2016 年 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展改革委等 11 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具体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同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开展管
理咨询服务,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专家信息库,并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和中国企业家联合会网站公布,供广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选用,为各地开展管理咨询服务提供支撑;鼓励和支持管理咨询机构和志愿者开展管理诊断、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全年完成对 50 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和 1000 名中小企业领军人才的培训,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改革开放 40 年来,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从投资总量占比看,2012 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 5 年超过 60%,最高时候达到 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
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扩大中小企业上市规模,增加直接融资。完善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政策,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企业。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发挥融资租赁、典当、信托等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稳步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
规模,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提供服务。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中央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发展形势依然严峻。要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就是要鼓励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力争使中小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要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物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对基层、量大面广、属于能交由市场解决或交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同时,注重放管结合,切实防止审批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现象发生。进一步加大商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宣传。尽快建立与商事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后续市场监管体系,加强部门间的沟通衔接,明确监管责任,规范监管行为。
三、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尽管世界经济出现增速下行迹象,但是除少数经济形势严重恶化的新兴市场国家外,全球总体上处于失业率相对较低的时期。这种状况表明世界经济处于从繁荣顶峰刚刚出现回落迹象的阶段。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按照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迎难而上、扎实工作,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各项宏观调控目标可以较好完成,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朝着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出新的步伐。
第四章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38299.14平方米(折合约 57.42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38299.14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57.42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44044.0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28763.66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44044.01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3441.34 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84 台(套),设备购置费 3790.66 万元。
二、产值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 12013.66 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 20728.00万元。
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
一、船舶项目建设选址原则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船舶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船舶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船舶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1、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2、与船舶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3、地理条件较好,并有足够的发展潜力。
4、城市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
5、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6、兼顾环境因素影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二、船舶项目选址方案及土地权属
(一)船舶项目选址方案
1、船舶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对船舶项目拟建场地缜密调研,充分考虑了船舶项目生产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及土地成本等。
2、通过对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后选定的船舶项目最佳建设地点—船舶项目建设地,所选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生活设施为船舶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工程地质条件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标准要求,船舶项目建设地无活动断裂性通过,无液化土层及可能震陷的土层分布,地层均匀性密实较好,因此,本期工程船舶项目建设区处于地质构造运动相对良好的地带,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各土层分布稳定、均匀而适宜建筑。
2、拟建场地目前尚未进行地质勘探,参考临近建筑物的地质资料,地基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Q4)杂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土、圆砾卵石层组成,圆砾卵石作为建筑物的持力层,Pk=300.00Kpa;建设区域地质抗风化能力较强,地层承载力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不会受到滑坡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影响,无不良地质现象,地壳处于稳定状态,场地地貌简单适应本期工程船舶项目建设。
三、船舶项目用地总体要求
(一)船舶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分析
1、“船舶项目”均按照项目建设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用地规划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同时,严格按照建设规划部门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界址点坐标及用地方案图布置场区总平面图。
2、建设船舶项目平面布置符合轻工产品制造行业、重点产品的厂房建设和单位面积产能设计规定标准,达到《工业船舶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二)船舶项目建设条件比选方案
1、船舶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对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进行缜密比选后,充分考虑了船舶项目拟建区域的交通条件、土地取得成本及职工交通便利条件,船舶项目经营期所需的内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等,通过建设条件比选最终选定的船舶项目最佳建设地点—船舶项目建设地,本期工程船舶项目建设区域供电、供水、道路、照明、供汽、供气、通讯网络、施工环境等条件均较好,可保证船舶项目的建设和正常经营,所选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生活设施为船舶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2、由船舶项目建设单位承办的“船舶项目”,拟选址在船舶项目建设地,所选区域土地资源充裕,而且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土地平整、交通运输条件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符合船舶项目选址要求。
(三)船舶项目用地总体规划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 53.81%,建筑容积率 1.1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 7.5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65.86 万元/亩。
(四)船舶项目节约用地措施
1、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船舶项目建设单位在利用土地资源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的用地指标,根据建设内容、规模和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节约土地资源要求,合理利用土地。
2、在船舶项目建设过程中,船舶项目建设单位根据总体规划以及项目建设地期对本期工程船舶项目地块的控制性指标,本着“经济适宜、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第六章
工程方案
一、工程设计条件
船舶项目建设地属于建设用地,其地形地貌类型简单,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优良,水文地质条件良好,适宜本期工程船舶项目建设。
二、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三、主要材料选用标准要求
(一)混凝土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之规定,确定构筑物结构构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本工程上部主体结构采用 C30 混凝土,上部结构构造柱、圈梁、过梁、基础采用 C25 混凝土,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 C30 级,基础混凝土垫层为 C15 级,基础垫层混凝土为 C15 级。
(二)钢筋及建筑构件选用标准要求
1、本工程建筑用钢筋采用国家标准热轧钢筋:基础受力主筋均采用 HRB400,箍筋及其他次要构件为 HPB300。
2、HPB300 级钢筋选用 E43 系列焊条,HRB400 级钢筋选用 E50 系列焊条。
四、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 44044.01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 44044.01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 3441.3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8.65%。
第七章
设备选型分析
一、设备选型
(一)设备选型的原则
1、选用的设备必须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能降低劳动强度,满足生产规模的要求,
2、为满足产品生产的质量要求,关键设备为知名厂家生产的品牌产品,
3、按经济规律办事,讲求投资经济效益,在充分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的同时,综合考虑各设备的性价比和寿命年限。
(二)设备选型方向
1、以“比质、比价、比先进”为原则。选择设备时,要着眼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的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
2、主要设备的配置应与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及生产规模相适应,同时应具备“先进、适用、经济、配套、平衡”的特性,能够达到节能和清洁生产的各项要求。该项目所选设备必须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达到目前国内外先进水平,经生产厂家使用证明运转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要求。
3、设备性能价格比合理,使投资方能够以合理的投资获得生产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类设备的最佳技术水平。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充分考虑设备的正常运转费用,以保证在生产本行业相同产品时,能够保持最低的生产成本。
4、以甄选优质供应商为原则。选择设备交货期应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售后服务好、安装调试及时、可靠并能及时提供备品备件的设备生产厂家。根据生产经验和技术力量,该项目主要工艺设备及仪器基本上采用国产设备,选用生产设备厂家具有国内一流技术装备,企业管理科学达到国际认证标准要求。
(三)设备配置方案
该项目的生产及检测设备以工艺需要为依据,满足工艺要求为原则,并尽量体现其技术先进性、生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以及达到或超过国家相关的节能和环保要求。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关键工艺设备必须选择国内外著名生产厂商的产品,并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国产的名牌节能环保型产品。
根据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的要求,本着“先进、合理、科学、节能、高效”的原则,该项目对比考察了多个生产设备制造企业,优选了产品生产专用设备和检测仪器等国内先进的环保节能型设备,确保该项目生产及产品检验的需要。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84 台(套),设备购置费 3790.66 万元。
第八章
节能分析
一、节能概述
节能减排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些年来,我国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资料显示,我国通过节能、提高能效、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生态建设等政策措施,2006 年至 2012 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3.6%,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约 18 亿吨。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努力“功不可没”。
二、节能法规及标准
(一)节能法律及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二)节能标准依据
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2、《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4、《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5、《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6、《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
7、《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
三、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能源供应条件
1、供水条件:本期工程项目供水由某出口加工区自来水管网供应,能够保证项目用水需要。
2、供电条件:本期工程项目电源由某出口加工区变配(供)电系统供应,可满足项目用电需要。
四、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
(一)项目用电量测算
1、本期工程项目电力消耗主要包括生产用电及照明辅助用电,生产用电主要包括生产设备用电和公用辅助工程设备用电。1020248.27千瓦时,折合 125.39 标准煤。
2、本期工程项目用电量由生产设备电耗、公用辅助设备电耗、工业照明电耗以及变压器及线路损耗构成,根据项目生产工艺用电和办公及生活用电情况测算该项目全年用电量 1020248.27 千瓦时,折合125.39 标准煤。
(二)项目用水量测算
1、项目建设规划区现有给、排水系统设施完备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2、项目实施后总用水量 18685.70 立方米/年,折合 1.60 吨标准煤。
二、项目预期节能综合评价
项目位于某出口加工区,项目建成后年消耗能源总量折合标煤126.99 吨,节能量折合标煤 44.62 吨,节能率 27.85%。
第九章
总平面布置与运输
一、总图布置方案
(一)平面布置总体设计原则
同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沿围墙、路边和可利用场地种植花卉、树木、草坪及常绿植物,改善和美化生产环境。undefined
(二)主要工程布置设计要求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建设场区道路网呈环形布置,方便生产、生活、运输组织及消防要求,所有道路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坡路及弯道等均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设计。
(三)绿化设计
投资项目绿化的重点是场区周边、办公区及主要道路两侧的空地,美化的重点是办公区,场区周边以高大乔木为主,办公区以绿色草坪、花坛为主,道路两侧以观赏树木、绿篱、草坪为主,适当结合花坛和垂直绿化,起到环境保护与美观的作用,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统一协调”的建筑空间。场区植物配置以本地区树种为主,绿化设计的树木花草配置应依据项目建设区域的总体布置、竖向、道路及管线综合布置等要求,并适合当地气象、土壤、生态习性与防护性能,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undefined
(四)辅助工程设计
1、消防水源采用低压制,同一时间内按火灾一次考虑,室内外均设环状消防管网,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100.00 米,消火栓距道路边不大于 2.00 米。投资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分别汇集后排入项目建设区不同污水管网。
2、项目拟安装使用节水型设施或器具,定期对供水、用水设施、设备、器具进行维修、保养;对泵房、水池、水箱安装液位控制系统,以防溢水、跑水,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生活粪便污水经Ⅲ级化粪池处理后与一般生活废水一起排到项目建设地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雨水经收集口与地表水一起以暗管系统直接排到项目建设地市政雨水管网。
3、低压配电系统采用 TN 接地型式;车间配电室采用 TN-S 型三相五线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及外露可导电的金属部分必须与 PE 线可靠连接为一体;保护接地、过电压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共用,构成共用接地系统,所有接地电阻 R≤1.00 欧姆。10KV 配电室设有专用防雷柜,低压系统分级配有避雷器,弱电系统配
有电涌保护器(SPD)。配电系统采用 TN-C-S 制,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接地电阻 R≤4.00 欧姆,高压配电设备采用接地保护,低压用电设备采用接零保护,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构架、穿线钢管均应可靠接零。
4、数据通信:数据传输通道主要采用中国电信 ADSL 构建 VPN 虚拟专用通信网,可同时解决场区数据、IP 数据及计算机上网需求;也可采用 GPRS 数据传输通信,投资项目数据利用中国电信 ADSL 构建 VPN虚拟专用通信网,上传至项目承办单位调度中心。卫生间均设排气扇,将湿气和臭气经排风机排至室外,通风换气次数一定要大于 10.00 次/小时。
二、运输组成
(一)运输组成总体设计
1、项目建设规划区内部和外部运输做到物料流向合理,场内部和外部运输、接卸、贮存形成完整的、连续的工作系统,尽量使场内、外的运输与车间内部运输密切结合统一考虑。
2、外部运输和内部运输可采用送货制;采用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使企业的物流组成达到合理优化;把企业的组成内部从原材料输入、产品外运以及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仓库、车间内部各工序之
间的物料流动都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物流系统设计,使全场物料运输形成有机的整体。
(二)场内运输
1、场内运输系统的设计要注意物料支撑状态的选择,尽量做到物料不落地,使之有利于搬运;运输线路的布置,应尽量减少货流与人流相交叉,以保证运输的安全。
2、场内运输主要为原材料的卸车进库;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转运,以及成品的装车外运;场内运输由装载机、叉车及胶轮车承担,其费用记入主车间设备配套费中,本期工程项目资源配置可满足场内运输的需求。
(三)场外运输
1、场外运输主要为原材料的供给以及产品的外运;产品的远距离运输由汽车或铁路运输解决,区域内社会运输力量充足,可满足本期工程项目场外远距离运输的需求。
2、短距离的运输任务将利用社会运力解决,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运输需求,因此,本期工程项目不考虑增加汽车运输设备。
3、外部运输应尽量依托社会运输力量,从而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产成品、大宗原材料的运输,应避免多次倒运,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且提高运输效率。
4、该项目所涉及的原辅材料的运入,成品的运出所需运输车辆,全部依托社会运输能力解决。
(四)运输方式
由于需要考虑船舶产品所涉及的原辅材料和成品的运输,运输需求量较大,初步考虑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方式相结合的运输方式。
第十章
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
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这为新时代工业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约 33 亿吨,历史累计堆存量超过 600 亿吨,占地超过 200 万公顷,不仅浪费资源、占用土地,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和安全隐患,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加强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既可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开发使用,也能够有效缓解和降低固体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工业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地区域内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各类指标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拟建项目区域周围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要求,水质现状较好。投资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主要大气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 PM10,根
据当地环境监测部门连续 5.00 天监测数据显示,项目建设区域监测到的二氧化硫、PM10 和二氧化碳浓度较低,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Ⅱ级标准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环境空气质量本底值较好。根据环境质量监测部门最近监测数据显示,项目建设地声环境功能区划为Ⅱ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Ⅱ类区标准:昼间 60.00dB(A)、夜间 50.00dB(A)。
二、建设期环境保护
(一)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运输车辆不应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同时,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冲洗轮胎并定时洒水抵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对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应适时洒水、清扫,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四至五次,可使扬尘造成的 TSP 污染距离减小到 30.00 米以内范围。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搅拌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它们都是以柴油为燃料,因此,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施工机械产生的燃油废气均为不定时无组织排放,排放量随设备性能而异;由于产生量不大,且施工场地空旷,废气易扩散,废气经自然扩散稀释后对周围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二)建设期噪声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施工噪声是居民特别敏感的污染源之一,根据目前的机械制造水平,它即不可避免又不能从根本上采取噪声控制措施予以消除,只能通过加强施工产噪设备的管理,以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以上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工过程中高噪机械产生的噪声影响范围昼间为 45.00 米-120.00 米、夜间为 140.00 米-350.00 米,项目所处位置为区域环境噪声的Ⅱ类区建筑施工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噪声具有各自的噪声特性,土方阶段噪声源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和各种运输车辆,基本为移动式声源,无明显的指向性;基础阶段噪声源主要有各种平地车、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和风镐等,基本属于固定声源;结构阶段是建筑施工中周期最长的阶段,使用设备较多,是噪声重点控制阶段,主要噪声源包括各种运输设备、振捣棒、吊车等,多属于撞击噪声,但声源数量较少。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往往具有突发、无规则、不连续和高强度等特点,施工单位应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机械操作时间的方法加以缓解,并减少同时作业的高噪施工机械的数量,尽可能减轻声源叠加影响。
(三)建设期水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施工单位应设置临时厕所等生活设施;施工人员生活所产生的少量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是:COD、氨氮、SS 等,生活废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Ⅱ级标准后排入附近的水体,对受纳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四)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土建施工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土壤暴露在雨、风和其他干扰之中,泥土转运、装卸、作业过程中的临时堆放,都可能出现散落和水土流失;同时,施工中土壤结构会受到破坏,土壤抵抗侵蚀的能力将会大大减弱,在暴雨中由于降雨所发生的土壤侵蚀,将会造成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对施工现场要及时进行清理,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工程施工现场出入口的道路应当硬化,配置相应的冲洗设施,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离工地。
(五)建设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绿化不仅能够改善和美化场区环境,而且植物叶茎还能阻滞和吸收大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树木树冠能够阻挡、过滤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吸收并减弱噪声声能,草地的茎叶可以固定地面尘土飞扬;而且,认真做好绿化工作,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具有良好
效果。进出施工区的道路先期进行硬化,并在干燥多风天气条件时对路面适当洒水降尘,减少因车辆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污染。undefined
三、运营期环境保护
(一)运营期废水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废水经处理后,废水中含油量小于 5.00mg/L,CODcr 小于100.00mg/L,PH 值 6.50-8.50,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Ⅰ级标准要求,治理工艺采用“破乳+气浮+超滤”处理技术进行治理。为了充分利用各种水质的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投资项目运营期的废水治理及利用以“清污分流”、“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将不同水质的水分开设置,而且,场区排水系统划分为生产排水、生活排水、清净下水和事故水等管道排放系统。
(二)运营期废气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拟建项目各机械加工生产设备均由加工和净化装置两部分组成的箱式密封生产整体,机械加工方式为湿式切削,加工过程产生的少量皂化油雾通过设备自身携带的净化装置处理,即产生的油雾经收集后通过离心除油、滤料吸附净化处理,净化效率可达 98.00%。集气系统和强力排风(换气)系统均采用国家规范设计产品,安装集气罩及排
风管道,强力排风换气可使主体工程换气次数达到 35.00 次/小时以上,从而保持车间内空气清新。
(三)运营期噪声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采用建筑隔声结构、厂房内加装隔声、吸声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安装隔音板等措施降低噪音污染,根据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建议选择超细玻璃棉、矿渣棉、岩棉板等性能良好的隔声、吸声材料,在建筑中采用薄板共振吸声结构,使其具有低频的吸声特性。采用建筑隔声结构、厂房内加装隔声、吸声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安装隔音板等措施降低噪音污染,根据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建议选择超细玻璃棉、矿渣棉、岩棉板等性能良好的隔声、吸声材料,在建筑中采用薄板共振吸声结构,使其具有低频的吸声特性。
四、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由于项目建设地有比其它地区拥有更优惠、更灵活的政策,还可以通过减免税收、降低土地使用费等手段,吸收外来资金投入和规模较大企业的引进,对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当地的知名度及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有力提高。同时而来的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也可以带动该区域的企业踏上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之路,促进企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大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迁入人口增加,促使住房需求量增加,进而促进商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交通行业及服务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项目建设区域的建设,将充分发挥该区域交通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加快本区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项目建设地布局集中规模的工业用地和以拆迁安置、吸引农民工进城为主的居住用地,建成后可以完善片区城市功能,并增强区域工业经济实力,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区域不仅本身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区域的建设也增加就业率,同时带动周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可明显促进项目建设地地方经济规模的快速发展,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项目的建设使该区域的常驻和流动人口增加,将会刺激邮电通讯、信息、金融、运输、旅店、餐饮、商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区域经济将得到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服务的需求也向高速度、高质量的专业化转化,服务行业将走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商业服务的专业批发市场、零售网点和综合的集散仓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将进一步的到发展
五、废弃物处理
源头管理首先要求项目承办单位使用清洁生产原料、工艺和产品,禁止物耗能耗大、污染严重的工艺和设备进入项目建设区域,生产设计过程中要改进工艺,降低废物毒性,有利于减少最终处置的废物量。项目承办单位环境管理部门要通过环境审计制度正确引导废物产生者的行为,对废物产生量和产生环节、企业削减和循环利用废物的能力做出评估,提出防治对策,促进危险废弃物的最小量化管理。项目承办单位对危险废弃物全过程管理优先原则是:推行源头避免废物产生的减量化原则;首先应采用减量化技术,推行无废、低废清洁工艺。强调废物的重复使用和循环再生,能量回收;在废物产生后应采用资源化技术,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和废物交换。采用合理处置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最终强化对危险废弃物污染的控制。投资项目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对各设备排放的“三废”进行治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达标后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
六、特殊环境影响分析
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建成运营后全面核实工业废物...
第五篇:青岛市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实行统一管理实施方案
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实行统一管理实施方案
为彻底解决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陈旧老化、管理不到位、水质水压不符合要求等问题,根据《青岛市城市供水条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统一管理的范围、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实施范围。全市城市供水企业供水范围内的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不含消防供水设施,下同),由供水企业统一管理;单位用户的二次供水设施仍由原单位用户负责管理。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统一管理维护的内容包括:供水水池(箱)、水泵、泵房、自动控制设施、管道、阀门、配电设施、计量器具及其附属设施。
(二)基本原则。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管水到表、按表计量;统一管理、行业监督”的原则进行。
(三)总体目标。从2009年开始,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居民住宅二次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和二次供水设施移交供水企业,由供水企业全面负责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维修维护和查表收费等工作,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户表、按表计量收费和供水服务同网同质,确保二次供水水质、水压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二、工作步骤
(一)新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维护。自2009年起,新建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工程的设计方案及其变更,房屋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征求供水企业的意见,并按照供水企业出具的书面意见建设相应的二次供水设施。凡新建成的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经建设单位和供水企业按照《城市二次供水设施验收规范》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向供水企业办理设施移交管理手续,由供水企业负责统一管理维护。
(二)原有居民住宅二次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及管理维护。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供水企业对原有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进行调查摸底,确定需要改造的范围,编制改造方案和投资概算,按照规定程序报批,落实建设资金后组织实施。
从2009年起,计划用两年时间,供水企业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采取“改造一处、验收一处、接管一处”的办法,对使用二次供水的居民用户实行一户一表改造;同时对确需改造的二次供水设施同步实施,改造工程完工并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由原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按规定移交供水企业管理维护。
三、配套政策
(一)落实改造资金。属一户一表改造范围内的供水管道和水表等设施的改造,按照《青岛市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实施方案》(青政办发〔2005〕2号)执行;泵房、水池(箱)、水泵、自动控制设施、配电设施等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由供水企业负责,各级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二)理顺供水价格,解决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费用。二次供水运行维护费包括运行(电耗)、维修维护、更新改造、清洗消毒、水质化验、人工管理费等全部费用。调整供水价格时,要将二次供水运行维护费计入城市公共供水总成本,制定全市统一的居民住宅供水价格;供水价格调整之前,按规定移交给供水企业管理维护的二次供水设施,由供水企业暂按现行规定,向用户收取居民二次供水运行费用。
四、各负其责,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强化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市市政公用局负责城市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将二次供水水质检测纳入到全市供水水质监测体系,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负责居民住宅二次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及统一管理的组织、推进和二次供水行业监管工作;负责原有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移交和接管的组织协调,市建委、市国土资源房管局予以配合。
市发改委负责原有居民住宅二次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项目立项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落实原有居民住宅二次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资金,监管财政资金的使用。
市规划局负责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过程中的有关规划调整工作。
市物价局负责居民住宅二次供水价格的调整和理顺工作。
各区政府负责协调、指导所属各街道办事处(镇)、物业公司、居(家)委会等单位和部门开展工作,做好宣传动员等工作。
建设单位和物业企业要将二次供水设施的竣工图纸、相关资料及时完整地移交给供水企业,确保供水管理不断、不乱。
供水企业要合理设置服务站点,各服务站点要与供水企业的服务中心联网,形成完善的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服务网络,24小时受理用户服务和投诉问题;要实施专业化管理,按规定合理设置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水质检测点,定期检测水质情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确保供水质量。
原有居民住宅二次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采用项目法人负责制。由各供水企业担任改造工程的项目法人,全面履行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控制和工程联络、协调、宣传动员职责,承担改造项目部分资金筹措、资产运营和保值增值工作。各项目法人要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主要设备材料供应厂商;要加强资金管理,优化改造方案,控制工程造价;要设立服务热线和监督电话,及时解决用户需求,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统一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建立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统一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统一管理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市联席会议由分管市长或分管副秘书长召集,市发改、财政、物价、建设、房产、规划、市政公用等部门及有关区市政府参加。各区市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管理领导机构,切实做好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统一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