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论》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3 06:3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君王论》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君王论》读书笔记》。

第一篇:《君王论》读书笔记

马基雅维利《君王论》读书笔记

每一个变革总是为另一个新变革作准备,并促成另一个更新的变革的发生!

---------题记

罗素曾说过,在尼柯洛·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是科学的与得自经验的,以他本人的事业经验为基础。他所关心的是要规划出一些达到目标的手段,却不问这些目标之为善与恶。不过有时候,当他肯让自己说出他所希求的目标时,这些目标却是我们大家都能赞成的。诚然,在他的思想中,的确许多真正需要批判之处,可是这些地方,不过是他那个时代的表现罢了。

我作为初学者,也只粗浅地读完这本书,有些想法还不够深刻,我将尽量避免非客观,按照本书的部分篇章和书中内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作者论述了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君主国包括:世袭的、混合的、市民的、教会的这么四种,获取君主国的方式包括: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依靠他人的军队和依靠幸运获得、通过犯罪方式获得。

作者把国体分为两类,分别为“共和国”和“王国”。而“王国”又可分为世袭王国和新奠基缔造的王国。一个由某一个家族“一贯制”统治的世袭国家,要比其他以任何形式新奠基缔造的国家好治理的多。世袭国家有一整套世代相传的陈规旧举,各代的统治者只要不逾越那些陈规旧举,不进行大的“标新立异”,一切顺从人民心意,我认为君王在决策的模式中根据国情可以选择渐进决策模式,君王在决策中在既有的陈规旧举的基础上,采取渐进的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系列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但是,世袭国家下的君王过于安逸,不思进取,统治者缺乏变革的意识,它的主要弊端突出表现在古老、落后等方面,科技和生产力无法得到正常的发展,这样充分说明了世袭王国终究要被强盛的国度所侵没。

而所有新建的王国,臣民们所赋予最良好的愿望是国王带领他们改善艰苦的困境,当他们不满国王的腐朽统治时,他们就要拿起武器来推翻其政权,推举新国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恶性循环。事实证明,一个君主要进入一块新的领地,首先必须取得该地臣民对你的好感。彻底消灭原来统治过他们的王族便是最先决的条件,其次是充分地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作者有一条定律:即人若不受安抚,便待以被灭,人们往往会因为受到小小的伤害而燃起复仇之火,却不能因为自己受到毁灭性的伤害而从事复仇。因此,我们一旦欲加害于人,一定要害到使其无法翻身的地步。我想很多人就看到这都会认为作者是一个性恶理论,君主要成为暴君不择手段达到目的。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作者在书中说过,以邪恶手段获得君王权位者固然可以赢得统治权,但是却不能赢得荣誉。残暴手段要妥善运用,占领者在夺取一个国家之后,必须清醒地将自己对公民所做过的暴行审度一下,并尽可能采取必要的措施,防微杜渐,使自己以后不需要每时每日重复暴行。作者也很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在许多篇章中都提到统治者一定要顺应民心,要与民众和睦相处,在民众当中生活,如果民众对君主不满,君主将永远得不到安全感。

我认为,中国不是也有古话,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斩草除根吗?现在的外交手段也是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主,而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君主,必须居安思危,若不使用手段对外拓展或者进行自卫,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被别的国家所吞并。流血战争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的臣民,必须要做到彻彻底底的消灭敌人,毁灭性的伤害对方,使其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我想,即使是一位明君,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会仁慈的对待自己的敌人,养虎为患。

作者认为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的君主国最为牢固的,新君王刚登基的时期,统治国家所要遇到的困难的程度,将取决于那些已征服这些领地君王的能力的大小。才能与机会

相加等于成功!任何一位英明谨慎的君王,只要他准备足够的粮食,拥有强有力的防卫措施,即使自始至终遭受敌人的围困,他也能毫无困难地坚定他的公民意志。我概括觉得要成为一个明君就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随时都要有危机意识,而是并为此做好足够的准备。

作者论述了军队的种类和君主在军事方面的责任。军队包括:援军、混合军、雇佣军和自己的军队。从政治的角度讲,任何军队都代表了一定的利益集团,军队为自己实质领导服务。所以,要让军队效忠,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军队,其他的军队都是建立在其他利益基础之上,无法反应和执行君主的意志。

作者对武力抵抗较为偏爱,他说忽视战争专业,便是导致国家毁灭的主要原因,而能赢得一个国家的原因,恰恰就是你精通了战争这门专业。他应该在和平时期要比在战争时期更加关注这个课题。做到整军经武,要运用两个方面一是经常行动,二是靠心智思考。防范于未然是必须的。作为一名贤君切莫在和平时期无所事事,应该努力利用这些时期积聚财力,以便在命运遇到任何一种困境的挑战的时候,不至于心慌意乱措手不及,反而能够继续有效力量,对一切来犯之敌给予有效反击,这说明在和平年代也不可忽视国防力量,在当代社会也是一样的。

作者认为,作为一名充满智慧的英明君主,绝对不应该使用客军,而应该完全依靠自己的军队。宁可依靠自己的军队打仗败北,也不愿意依靠他人的武力而制胜,借助他人的军队赢得的胜利并不意味着真正的胜利。我认为,这个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一个反例,朝鲜求助于中国,以中国的军队力量取得胜利,原因在于当时的局势,倘若美国打败了朝鲜必定要对中国发动进攻,朝中又处在华约联盟下,有苏联的支持,中国是一个将信用负责正义的国家,所以朝鲜可以信任中国,让中国出兵。

作者论述了君主如何维持国家。在涉及褒贬、慷慨与吝啬、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与使人畏惧、是否守信、遭人鄙视与憎恨等方面,君主应该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立场为重,为维护国家利益,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就国内而言,明智的君主应当急民众之所急,赏罚分明;就君臣而言,亲贤臣,远小人;就国际而言,敌友分明,立场坚定;这样才能够赢得尊重,维持国家运行,甚至繁荣发展。

君王要突出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个人要是为了应该怎样办而把实际上是怎么回事的问题置之脑后,那么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而且有可能导致自我毁灭。君王要做到即使不能赢得人们的爱,也要避免自己为人所憎恨。一个被人畏惧同时又不为人们所憎恨的君王,就是一个成功的君王。由此可见,君王是要具备一定的威严的,而威严却不是让臣民畏惧而是尊敬。

君王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如果一个人采取谨慎、耐心地方式行动,时代与环境的变异情况说明他的行动是合适的,那么他就获得成功。如果一个人能够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那么良好的命运是绝不会丢弃他的。因此,君王要顺势时而变,适者生存。

最后,作者从历史的角度,以意大利为例,分析了其过去、现在的国家和政治,并劝告当时君主争取意大利的解放。对于必须战争的人们,战争是正义的,当除了拿起武器以外就毫无希望的时候,武器是神圣的。

附:阅读书目:《君王论》 马基雅维利著 徐继业译 西苑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

徐佳婧

第二篇:浅析《君主论》和中国古代君王权术

《中西政治思想史》期末作业

论文题目:读《君主论》有感

浅谈中国封建王朝君主的权术

学 生 __ 王玲燕 学 号 ***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层 次 ___ 本 科________ 通讯地址 西南大学橘园二舍 邮政编码 400715 任课教师 蒋智宏 _ 成 绩 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君主论》有感 浅谈中国封建王朝君主的权术

摘要:《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代表作,是对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变革”以及马基雅维利本人多年从政经验的理论性总结。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而纵观中国封建时代的王朝历史,君王的权术的运用对其他所统治的国家有重大的影响,稍有不慎国家就毁于君王手里,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我就《君主论》部分内容结合中国封建王朝君王的权术来写这篇读后感。

关键字:选拔人才 堡垒 君权

一、《君主论》主要内容

从全书逻辑上来看,整本书讨论了“君主国是什么,它有什么种类,怎样获得,怎样维持,以及为什么会丧失”的问题。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索,马基雅维利摒弃了中世纪宗教教条式的推理方法,从历史的经验角度出发,根据意大利长期战争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本恶”,并把这个基本假设作为他论述的依据,认为国家的产生是出于人性本身的需要,并不是上帝的意志,从而否认了君权神授。在书中他大胆地将政治与伦理道德分离,认为政治的基础不再是伦理道德,而应由权力取而代之。从书中我们也看到他认为建立一个君主国家可以采用暴力,甚至用各种方法。全书共26章,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强调有势力保护国家容易、反之则难,君主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12—14章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是君主惟一的专业。后12章是全书的重点,全面论证马基雅维利的术治理论。

书中对不同类型的君主国做了明确的区分:如世袭君主国、混合君主国、依靠自己武力和能力获得的新君主国、依靠他人的武力或者由于幸运而获得的新君主国、市民君主国和宗教君主国等等。启示实行统治的君主们如何参照别国的历史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自己的君主政体。作者书中有一个鲜明的观点,认为君主如果失去他的国家,那是他的无能,而不是什么命运的抉择,他认为只有个人的努力,自己做命运的主宰,才能保住自己的国家。这和当时以上帝为主的宗教学说是不一样的,作者摒弃了中世纪宗教教条式的推理方法。他认为君主立国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要把基点放在自身的力量上,凡是这样做的,日后保持自己的地位,就没有多少困难。

二、反观中国君王的权术

(一)堡垒和君王日常作为是否有用

在《君主论》第二十章,作者说到“从来没有一个新生君主会解除了臣民的武装,与此相反,当他看到臣民没有武装的时候,他总是把他们武装起来。”看到这我想到的是宋朝的开山君王赵匡胤,赵匡胤是名武将,在陈桥镇发生病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他在位十六年,于961年和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对于赵匡胤来说,和他打江山的兄弟在他称帝后沦为他的大臣,心里是否都臣服于他,一起打江山应该一起坐享江山,这些都是他的顾忌。赵匡胤他自己是通过兵变当上皇帝的,同样的手握兵权的人仍然可以以此效仿。他不得不解除大臣特别武将成为他的心病。所以在宋朝的整个统治中我们看到是重文轻武的,以至于宋朝的兵弱,受到外族的欺负。君主由于胆小怯弱或者缺乏信义不信任他的臣民,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于臣民来说都不会喜欢这个君主。

人们说打江山需要军队,那巩固江山更需要军队来镇压**和城墙来抵御外来侵犯。这是很正确的,一个国家的暴力机关对内对外都对这个国家的稳定起到保护作用。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同军队在国家中必不可少,但他对堡垒的看法和别人不一样,不是非此即彼,他认为堡垒可以建,因为堡垒可以作为对付那些阴谋策反者的缰绳,同时也作为突然袭击时的避难所,这是古来有之的,也是大多数君主们惯用的巩固统治的手段。但他也认为堡垒可以不存在,他用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兴建的米兰城堡来论证,他认为城堡给人民带来伤害,让人民憎恨,即使拥有城堡,如果人民对你怀恨在心,城堡也无济于事,因为人民一旦拿起武装,外敌就可不避免地援助他们,当他们内外接应时,堡垒已经丧失了它的效用。反观中国历史这样的例子不少,最鲜明的当属秦始皇修万里长城。万里长城在当时是具有强大的防御作用,但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凭靠的完全是人力。而人力却不是自愿的,很多史实表现了当时修建万里长城的人民的痛苦。秦朝的暴力统治除了重税,还有严厉的惩罚制度,奴役制度等等,秦朝的人民苦不堪言,就别提有多恨当朝统治者,最后揭竿而起,振臂一挥,农民起义爆发了,这是为了生存的反击,再强硬的堡垒都没有任何作用。马基雅维利在第二十章最后强调了要重视人民的仇恨,而不是一味的加强国防巩固。

(二)如何做一个人们尊重的君主

在《君主论》第二十一章,马基雅维利阐述了他认为君主应该要做什么去赢得人们的尊敬。他认为“君主必须要殚精竭虑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伟大之名与才智超群之誉。”也就是君主要不断做让人们感叹的事,让人们心怀疑虑又惊叹不已,比如某人做了一件好事,君主立刻去奖励他,当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君主也马上去惩罚他,让人们感叹他如此神速。中国历代贤明的君主数不胜数,开创的盛世也为后人赞叹,很多皇帝都死于长年累月积攒的小病症,要么是当年打仗留下的外伤,要么就是不慎感染的风寒,这些小病症不足惧,应该不致死,但是君王日益操劳,琐事、大事缠身,心力交瘁,最终小病都变成大病了。

作者认为“公开表态立场,比中立更能受臣民喜欢”,他认为公开表明态度总是有利,如果你的两个强邻打起来了,必然有一方获胜,你要么对战胜国心存忌惮,要么无所畏惧,无论任何一种情况,公开表态总是好的,切莫优柔寡断取中立。如果不公开表态,最终会沦为战胜国的战力品,而战败国也会幸灾乐祸。他认为不管你支持的一方失败还是胜利,你都作为他的盟友,如果他战胜了,他对你就有保护的义务,如果他失败了,你也会得到他的庇佑,只要他有能力他就会帮助你。但你不能不要为了进攻他国和强国结盟,这是作者强调的一点。这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繁荣的年代,同时也是各国混战争霸的时候。春秋一百多国,通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大大小小的国家约有十几个,每个国家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存和扩大国土势力,君王们都相继称霸,其中虞国结盟晋国去攻伐虢国。虞国借道于晋,晋国在灭掉虢国后,在回去的时候顺手牵羊地把虞国给灭了,这也衍生了成语“唇亡齿寒”“唇齿相依”。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朝鲜战争爆发,在当时我们是完全没有任何实力对抗美国,而且我们当时有自己的重大任务——发展建设和收复台湾,但我们还是组织了人民志愿军,如果朝鲜半岛失陷,沦为美国掌控下,那中国就失去了屏障,可以说朝鲜和中国在当时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了未来长远的发展,只能舍弃收回台湾的大好时机。

(三)论君主选拔的大臣

马基雅维利在第二十二章论述了选拔大臣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君主怎么样,通过他身边的大臣就可以看出来,如果这些臣子有才而且忠心,那这样的君主就堪称明智,因为他能够辨识并且能让他们忠心耿耿。反之,如果臣子是庸碌无能之辈,君主就会受到非议。因为他所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选拔了这帮人。

那要如何选拔人才呢?在这作者有个屡试不爽的办法:如果你发现你的大臣厚己薄汝,一言一行都为自己谋取私利,那么这个人绝非良臣。在中国,有些君王是看不到良臣,只听得见奉承,由此灭国的事例众多,我就不多说了,我想说的是中国君王的御臣之术远比《君主论》里更丰富,就拿乾隆帝来说,他肯定知道和珅在背地里贪污受贿,当时很多忠谏之士弹劾他,乾隆帝都没有治他的罪,嘉庆帝上位后,和珅便得到应有的惩罚。这就是乾隆的高明之处,朝堂之上需要忠臣也需要奸臣,奸臣之中肯定有个最大的,你只需要控制他不会篡位,对国家没有很大的危害,用忠臣来限制他,用他来镇压那些想作恶的小臣,同时他也限制忠臣,臣子们相互制衡,而君权就得到巩固。为什么后面就收拾了和珅呢?嘉庆帝上任,需要巩固其地位,收拾了和珅不仅巩固了地位,解决其党羽,让国家得到一个稳定发展。

三、结语

《君主论》讲述了很多内容,其中和中国朝代相对应的方面会更多,而我这篇文章只是冰山一角,我只选取了比较有感想的部分来论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我认为,中国封建历史如此长久,其中的政治管理、君主政治思想肯定丰富多彩,只是当时少有人著书立说,从而推动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012版 【2】杨珍.历程 制度 人——清朝皇权略探

第三篇:读后感对比君王论与商君书

不懂中的一点领悟

——读《商君书》《君王论》有感

《商君书》曾是有名的禁书,过去一直是太傅教太子的教材,只有历代君王和准君王才能读到。读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当年那个北方落后的蛮夷秦国,为什么能在短短的14年内迅速崛起,最终摧枯拉朽般地统一六国,也会明白,历代君王为什么能把老百姓修理得服服帖帖,一个王朝稀松平常也是三百年!商鞅真太有才了,一本薄薄的《商君书》书,不到三万个字,居然把封建君主治国手段的细枝末节,阐述得头头是道,深刻到无以复加。《商君书》既讲道理又讲办法,真的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更令人震惊的是,《商君书》阐述的依法治国,集法家的丑陋和阴损之大成,《商君书》本身,就这么成了空前绝后的“严刑峻法”,读了让人不寒而栗!

从零星的史料中,我们偶尔可以看到秦国士兵的恐怖形象:一个个腰里拴着人头。开始我总是不大敢相信,难道秦兵个个都是杀人狂?读了《商君书》才知道,这绝对是可能的。《境内第十九》基本上是个士兵奖励细则,这个细则,就是以人头数量来作为奖赏标准的。“其战,百将、屯长不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赐爵一级。”又说“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已上,则盈论;野战斩首二千,则盈论;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将尽赏。行间之吏也,故爵公士也,就为上造也”。这种赤裸裸的“人头奖励政策”,彻底把秦军打造成毫无人性的野蛮之师!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代价,是22场大战,斩首181万,这个数字,还仅仅是有据可查的。秦军为何狂杀俘虏,明白了吧?

世界上多次出现过文明民族被野蛮民族征服的历史倒退,从东方的秦灭六国、蒙元和满清征服中原,到西方的古罗马毁灭古希腊文明、日耳曼人灭掉古罗马文明,都是惊人的雷同!靠的都是血腥的杀戮政策,把士兵变成战争的机器!《商君书》祸害最深的,还得说是治国之术,而其治国之术的核心:一是毁商;二是弱民。《商君书》主张禁止粮食贸易,商人和农民都不得卖粮,甚至连为商业贸易和人口流动服务的旅馆业也予以铲除。人民都被禁锢在自己的土地上,只能成为农民,不能离开家半步,无法获得知识更新(也不需要),只能成为君主的生产工具。毁商之后,再就是弱民之道了。《商君书》认为“有道之国,务在弱民”。通过以弱去强,以奸驭良,实行流氓政治;实行一教,统一思想,进行思想控制;通过剥夺个人资产,让民众依附国家;通过辱民、贫民、弱民,使人民贫穷、软弱,实现民弱国强;如果还有强民没杀光,还有杀手镧——发动战争,通过对外战争,外杀强敌,内杀强民。这几点,就是中国历朝历代君主,治国驭民心照不宣的诡秘暗器,是他们不惜以民生为代价,来化解内忧外患矛盾,获得长治久安的看家本领!

读到这里,所有的中国式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为什么中国历朝历代君主都重农轻商;为什么中国的土地一直是国家所有;为什么中国皇帝一人威严可以压过全国百姓,为什么中国一直有法不依,人治大行其道;为什么中国民众没有话语权,文字狱在中国越演越烈;为什么中国官员一直身兼一方官吏和教父的双重责任;为什么中国总会“恰到好处”地发动对内和对外的战争;为什么中国的太平盛世,都和百姓的生活改善无关;为什么中国人的身体素质一直比西方人差

得多得多;为什么历朝历代中国不允许老百姓拥有兵器;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没有财产给后人继承;为什么中国历朝历代禁止民间习武,为什么中国功夫师徒传承要有严格的师徒关系(背叛师傅要清理门户);为什么秦朝之后(除了汉唐和东晋),中国人彻底失去了张扬的个性;为什么人类现代科技文化不可能率先在中国出现等?同样的问题可继续罗列,但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君主专制,这就是严刑峻法!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悲哀,是历史选择了儒家而不是法家。真正的悲哀是,秦朝之后法家并没有消失,而是通过商鞅的《商君书》传承在封建专制君主的脑袋里。得势的法家根本不是真正的法家,而是法家的变种:为了一己私利,挥刀自宫的奴才法家。帝王们一直用法家的“阴和损”,在幕后操纵中国的兴与衰。中国的儒家能在汉朝以后深入中国人的灵魂,也就不仅仅是皇帝和董仲舒的功劳了。在“严刑峻法”的修理之下,中国人也就只能从《三纲五常》的熏陶中,找到一点可怜的心灵安慰,这一点,中国和欧洲的中世纪异曲同工。在可怕的瘟疫及阿拉伯人和野蛮民族的入侵等天灾、人祸面前,欧洲人也只能从宗教中获得了心灵的救赎。如果西方没有基督教的慰藉,东方没有儒家的安慰,那欧洲人和中国人就只有集体自杀了!

《商君书》这种的皇帝枕边书,西方人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杜撰出来,这就是意大利人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1513)。不过,马基雅维利的“智慧”显然比不上商鞅,马氏不过强调君主应该抛弃道德上的考虑,用冷酷和阴谋治国,无论是歹毒程度和阴损力度,《君主论》都远远不及《商君书》——这,你就不得不佩服咱中国人的“智慧”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他的倒行逆施谬论一出笼,就受到广泛的谴责。马基雅维利本人,也被指为魔鬼的化身,他的名字甚至成了欺骗和阴谋的同义词。《君主论》,除了拥有拿破仑、希特勒和斯大林等几个粉丝,在欧洲根本没有市场。商鞅所在的春秋战国,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春秋战国到底应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现在也难有定论。长期以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历史必然趋势的论调,占了主导地位。这种观点,实际上和秦始皇留在石碑上的自我赞美之词是一致的。商鞅的中国第一位改革设计师的地位,也因此无可撼动了。董仲舒不被皇帝待见,商鞅落得个五马分尸,但他们都获得后世连绵不绝的赞誉,你不觉得奇怪吗?赞美商鞅,是替皇帝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商君书》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遗憾的是,这话是对中国帝王们说的,对民众来说,《商君书》是中国人噩梦的开始。秦朝以后,中国人最终变成了肢体羸弱,只知道盲从和服从的另类民族和大国愚民。等到中国人真正放眼看世界的时候,一切已经恍如隔世——我们已经看不懂了!

第四篇:君王论中关于道德的论述感想范文

《君王论》中关于君王道德的论述

这本书是“谴责正人君子虚伪的道德,回归真实人性道德的伟大著作。”但看完之后便不觉得是谴责道德,反而是孜孜教导人们从善的苦心之作。

先来简短的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大概,《君王论》也翻作《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1469-1527)的代表作。全书讨论了“君主国是什么,它有什么种类,怎样获得,怎样维持,以及为什么会丧失”等的问题。以现实主义的原则出发,使政治活动逐渐开始摆脱神权的控制与束缚,面向真实的人。其它具体的成书时间,过程以及内容不再赘述。

这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讲论“王国的国体及如何获取”。这里讲的很多关于君王国的历史及各种君王国的发展,壮大及毁灭。第二部分是讲论“国家的力量,国防及政治”一方面的问题。我重点写第三部分“君王自身的道德以及如何更好的管理国家”的内容。

书的第六篇的标题是君王的自身形象,众所周知,每个国家的国王,除非是暴君,不然他的形象想必是十分的好的,因为在启蒙运动以先,国王都是十分受民众尊敬的,都是封建君主专制,国王就是老大。你也很少看到国王,而且你所看到的国王的形象,都是十分高贵,优雅的。我认为这归咎于两方面:奴性思维和贫富差距。大家接受的教育不是关于人们平等的教育,从小到大耳濡目染都是,“见到国王要下跪,要绝对顺服国王和国王的命令。”这不能怪人们,因为那时候认知程度就那水平,时代就是那样,没有人思考平等或其他的人生大问题。还有就是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阶层化,分出了阶级。有了贵族,地主和农民。你的出身决定了你的地位,社会角色很难更改。所以人们被动接受了国王。我们现在是站在后人的角度看这个问题,难免有点不合宜。但我们若联想到现实则可以看出其中则个。

现在的文明,应该算是非常先进的,但是仍然在有些方面做的不好。“历史在重复”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在我的认知中,比如说我们国家,官员的荣耀似乎过头了,人人都希望当官,官本位思想很严重,挺悲剧的。那些为官者说好的为人民服务,可实际呢?他们滥用职权的行为就像是在没有法律约束的原始社会一样。现在可不是什么原始社会和封建时代,现在是法制时代,人人平等。可是社会很多不公平现象是“人为”制造的,这就值得我们深思,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制度?还是制度下的“人”?马基雅维利当时的社会是贵族压榨平民,要求国王在保持自身形象的时候适当运用手段来维持权力。而我们怎么做的?.....权力是有范围限制的,官员们却想要更大的权力,人性的贪婪充分显示出来。但是,我们的制度却没有监管好我们的管理者(他们是人民授予暂时权力的管理者,而非统治者)。然而他们就像封建时期的国王一样,超越于法律之上。就像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的一样,当无辜的平民受到欺压时,悲问苍天喊:“还有王法吗?”可那些嚣张的官员们经常的回答就是“我,就是王法!”多么嚣张的回答啊,他们把他们自己当成了自己管辖区域的王。马基雅维利说的是:“君主应当经常做弱小邻邦的保护者,但不要增加他们的力量”。作为管理者而非统治者,更不应该如此对待比自己弱小的百姓。

正如君主应当使人民畏惧,但不应当使人民憎恨!

有时,统治者为了维持自己的长久统治,做出一些违反道德法律的事。比如他的一个经典理论(“狮子与狐狸的理论”)中说:人们必须承认世界上有两种斗争方法,一种是运用法律,一种是运用武力。前种方法是人类特有的理性行为,而后者则是兽性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现实面前,前者常常使人力不从心,迫使人们必须诉诸后者。这就要求君王必须懂得如何善于运用野兽的行为进行斗争,做君王的如果总是善良,就肯定会灭亡,他必须狡猾如狐狸,凶猛如狮子。狮子不能防御陷阱,狐狸不能抗拒豺狼,所以,君主做狐狸是要发现陷阱,做狮子是要吓走豺狼。马基雅维利笔下的君王有睿智的,像瓦伦丁诺和费尔南迪多,很重视平民的意见。就是聪明的狮子。也有残忍暴戾的国王,像契萨雷·博尔贾,很重视法律和军队的作用。也有愚蠢的统治者,像无数及其自私且贪婪的国王。

但我们现代社会,为了控制权力的滥用,想出了很多的监管办法。都想把人放在法律之下,让法律来约束人,以达到法治而非人治的效果。但像我们国家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时候,完全的信任人,是冒险且错误的。我们不说高尚的道德,因为道德似乎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马基雅维利在真实的人性下讨论道德,是真实的,不像道学家在理论上讨论人,完全就是纸上谈兵。马基雅维利不反对在统治之下使用些权术,但是最终目的还是在统一情况下发展社会,让自己和百姓共同得利,互利共赢。正如他说的:君主必须懂得如何运用人性和兽性保护公民的私人财产。

虽然他教导把自我的利益放在第一,这也是正常的。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也是“自私人”假设,但最终目的是保护百姓,壮大国家。不违背人性下的治国之策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正人君子不适合当国王。正如我们的法律也是尊重人性,以人为本。那国王的政策也就要做的就是得到百姓的认可。

在自私,贪婪的人性之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往正道上走,道德一定也必定是人人都当向往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也是整个社会的高尚目标。

道德高于法律,有些事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是法律不会惩罚,就像个人的贪婪自私,人们会责骂你,但是法律在你的贪婪不违法的情况下不会惩罚你。就像马基雅维利笔下的众多国王一样,虽然个个都不是善类,但是他们做了一个“国王”该做的事。你也可以看成是人性的解读,也可以看成是教导如何使用权术的案例教科书。都决定于你的看法和角度,给你一个自我的思考空间。这也是《君王论》毁誉参半的原因之一。

但可以往好的方面看,看成马基雅维利是在分析人性,以反面例子教训我们政治和道德。让我们以反面教材为例,从真实的人性出发,去思考,去改变。

陈大

2014.5.1

第五篇:何叹君王精选诗歌

旗帜,指引风的方向,

铠甲上带血的污光,照不亮,布满硝烟的战场。

太阳,燃烧在地上,破败的城楼黎明时青色的钟,再也没有人敲响;

战马低垂着头颅,再也没有骑士带它叱咤沙场。

王子拿起了枪,长枪泛着冷光,却再也无法证明曾经的辉煌。

握枪!离开了他的家乡,消失在这片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他总走在路上,他总奔赴战场,战斗给予了他力量,没有人知道他曾是帝王,身上的伤,阻挡不了他前进的方向。

又是一个安静的晚上,昏黄的月,又照在了故乡,雪白的铠甲刺破了夜的寂凉,他率领着军队,回到了他曾坠落的地方,他的眼睛里闪着仇恨的光。

大旗在风中飘荡,枪指,炮响,城亡

他挥舞着长枪,厮杀在属于他的战场,这里——他才是帝王!

天微亮,战士们疲惫的坐在地上,他,端详着早该属于他的王座,想起了曾经的景象。

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眶,曾经的她,现在又在何方?

是谁的新娘,在为谁补衣裳?

他找回他的王国,却再也找不到属于她的芬芳。

抬头,审视这片地方,为她,不做帝王又怎样!

现在,他是这里的君王,他要让他的威名响彻每个地方!

只为,当她在某处再听到他的名字,能回忆起,曾经的沧桑。

下载《君王论》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君王论》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真理》读书笔记

    《论真理》读书笔记 培根的《论真理》不知道大家读完之后有什么想法,从中又有什么感悟呢?以下是《论真理》读书笔记,一起去看看吧! 《论真理》读书笔记1 本书是一个对话集,作......

    《论自由》读书笔记

    功利主义视角下的自由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是英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密尔(John Mill)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密尔从小深受激进主义思想的父亲和功利主义思想......

    《自由论》读书笔记

    自由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以赛亚·伯林是我喜欢的一个思想家,他是20世纪伟大的为自由辩护终生的哲人。他的《自由论》、《自由及其背叛》、《启蒙的时代》等都是延续着相同的主......

    读书笔记《新民主主论》

    读书笔记《新民主主论》一、什么叫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是介于共产党领导革命之前的资产阶级民主民义革命。 文中说道,“„„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货币论读书笔记

    凯恩斯的货币观 ——读《货币论》有感 查阅凯恩斯的百度百科词条,可以发现,直到上世纪20年代末,凯恩斯依旧信奉自由贸易理论,反对对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增长一无可取的保护主义......

    费尔巴哈论读书笔记

    费尔巴哈论读书笔记 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提出机械的唯物主义论,分析了“宗教之虚伪的或神学的本质”,认为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个幻像,论及到其他学科时,尤其是哲学,他认为......

    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范文模版]

    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6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6篇),希望对......

    政府论读书笔记

    洛克被称为是近现代政治自由主义最主要的启蒙者之 一。他的代表作《政府论》开启了人类政治思想的一个新时代,成为政治自由主义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政府论》分为上、下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