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紧急预案
关于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紧急预案
确诊幼儿及工作人员患呼吸道传染病按以下程序操作:
程序一:就诊报告
1、发现幼儿园有职工或幼儿患呼吸道传染病,立即安排家属或家长陪同病人就诊。
2、确诊后,由保健老师向区疾控中心与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患者姓名、发病时间、地点、现在何时医院就诊,最近离园时间。程序二:隔离消毒
1、保健老师督促保育员,按有关规定对病人保教活动的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2、对于患者密切接触的儿童、保教人员进行隔离并作医学观察。
3、患儿所使用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进行分开消毒、存放。程序三:通报宣传
1、用黑板报或书面材料的发放,向来园家长、教职工宣传呼吸道传染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2、晨检时,督促幼儿和教职工进园先洗手,加强对该病症状的检查,做好排查工作。
3、对缺勤的幼儿要了解原因,有可疑病症者立即就医隔离。程序四:反馈愈合1、卫生保健老师严格把关检查病人的病历和康复后的复查病历。
2、患者在被医生证明痊愈后方可入园。
第二篇:海塘卫生院呼吸道传染病应急预案
海塘卫生院呼吸道传染病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为做好发热门诊呼吸道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防范传染病的传播,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特制定本预案。具体工作如下:
(一)、根据《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或随时执行卫生部门有关文件的要求,必要时在门诊部大厅处设立监测点(预检登记),对所有进入门诊人员进行体温筛查。
(二)、将门诊楼东侧门诊作为发热门诊,对可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引导至发热门诊进行隔离筛查治疗。
(三)、发热门诊时由门诊值班医护人员进入接诊。进入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感染性疾病门诊各项制度及要求。
(四)、鉴别对象: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肺炎、来自发生禽流感地区有流感样临床表现的患者。
(五)、将病人引导至发热门诊的同时,接诊处及时采取消毒防控措施。
(六)、接诊程序:
1、首诊(或接诊)医护人员发现有不明原因发热(体温≥37.5℃,并伴咳嗽或咽痛)、不明原因肺炎患者首先给患者戴口罩,立即通知在岗护士或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到发热门诊接诊(医护人员从鉴别门诊北门进入)。
2、预检分诊人员为发热病人做好登记,送病人至发热门诊(患者从鉴别发热门诊西门进入)。
3、接诊医师进行问诊、查体、登记、开检查单;护士通知检查科室到发热门诊进行相关检查。
⑴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组织专家会诊。排除的疑似病例(SARS、人禽流感、H1N1、)就地治疗,不能排除的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医务处或医院总值班,按报告程序向有关部门上报,并联系指定医院和车辆转运病人。⑵接诊医师详细填写传染病人接诊登记本,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准确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公共卫生科进行网络直报。⑶患者医疗费用采取先记账后补交的办法。
(七)、疑似病人转运:
1、已确诊为疑似病例应电话通知医务处或医院总值班,医务处或医院总值班在2小时内报告县疾控中心。
2、由县疾控中心检测之后决定是否转运,在此之前病人不可离开发热门诊。
3、如病人需要转运时,医务处或医院总值班通知县疾控中心派专用救护车转运病人。
4、为病人穿好隔离服,戴口罩。
5、与转运救护车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将转诊单、病历资料复印件、传染病报告卡交至对方医务人员,并记录接诊车号、接诊医护人员工作号、病人离开的时间等。
6、病人离开后立即现场终末消毒。
(八)同时成立院抢救小组,具体如下:
组
长:吴许峰
组
员:何叶冬
舒
佳 徐轶群 陆燕峰
周燕敏金
燕 曹
磊
冯叶锋
刘郁芳
(门诊医生)
(护
士)
(检验科)
(公共卫生科)
海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01.31
第三篇: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教学设计
汝阳县三屯镇中心小学——刘晓磊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和腮腺炎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方法。教学重难点
呼吸道传染病和腮腺炎的预防,了解传播途径 教学过程
一、导课: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白喉、腮腺炎等。)
二、让学生说一说得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感受。
三、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计划免疫。2.注意卫生。3.少去公共场所。4.会添减衣服。5.积极锻炼身体。
四、流行性腮腺炎是怎样传染的?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腮腺炎病毒存在与病人地唾液、鼻烟分泌物及被病人的唾液、鼻烟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手帕、食品、用具等,干燥后病毒可以进入空气引起感染。
五、怎样预防腮腺炎? 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
腮四安言病人要隔离治疗,病好后才能上学。可煎服板兰根等草药预防。
六、读一读:健康小秘诀 说说自己的感受;
作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那些方法? 板 书 设 计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计划免疫 注意卫生 少去公共场所 会添减衣服 积极锻炼身体
第四篇:18幼儿园传染病紧急预案
幼儿园传染病紧急预案
为保护全园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稳定,促进幼儿园的发展,根据市有关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形成工作常规,特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传染病防控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张继红 副组长:李晓玲
成员:景逗逗、占晶、各班级保育、班主任
工作小组职责:负责领导全园传染病如:手足口病、麻疹、流感、流脑、肝炎、禽流感、水痘等防范工作,制定防范传染病应急预案, 并统一指挥、协调应急防控工作。
二、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对幼儿及家长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宣传专刊;利用家长会、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常见传染病如:手足口病、麻疹、流感、流脑、肝炎、禽流感、水痘等为重点的预防知识。
3、各班教师每天认真对幼儿用具、桌椅、墙裙、窗台、玩具进行消毒。保洁员每天用消毒灵对室外墙壁、楼梯扶手、大型玩具、地面、厕所等进行消毒。教室、午睡室保持清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每月清洗幼儿被褥,星期六,星期天利用太阳光紫外线对被褥进行消毒,要求每一个小时翻晒一次。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加强食堂的管理,严格购物登记、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严禁从业人员带病上岗。儿保医师每天进行消毒卫生工作检查;总务长及后勤组长对每日原料进行复核验收。
5、按规定有计划地协作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师认真组织幼儿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利用图片、故事、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鼓励幼儿多饮水,为幼儿搭配平衡营养膳食,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不带幼儿到人群密集的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坚持开展每日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7、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8、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坚持晨、午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做好幼儿的晨、午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务室,医生对症处理并及时联系家长,隔离回家,要求家长带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并对每日的晨检排查情况进行记录。
2、发现幼儿或教职工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疽、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等)以及疑似传染病人时,应及时向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成员汇报:对同一个班一天内有3例或连续3天内有多名幼儿出现发热、皮疹、腹泻、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等症状,以及园内发生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时, 应在发现后24小时内向教育局及有关部门汇报。
四、应急处理办法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 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 对可能的传染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灭菌消毒工作。
五、跟进管理
1、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要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幼儿、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并建立档案,迅速切断感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2、对住院治疗的教师和幼儿进行跟进,了解病情,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3、当患者病愈要求返园时,需向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并出示医院证明,经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回园。
六、报告及处理程序
1、幼儿园如有传染病发生,必须立即向园长报告,幼儿园立即向疾控中心、教育局安全办和镇教管办报告。
2、幼儿园在12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逐级上报。
3、报告内容:传染病名称、发生时间、地点、人数。传染病控制情况以及报告人、报告单位。对事故现场的情况变化,幼儿园仍作补充报告。
七、处理原则
坚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有序地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蔓延。
八、指挥机构和职责
1、园长任总指挥,全面负责事故的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报告,视情况作出启动应急预安决定。
2、园长助理、安全负责人为副总指挥,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调查和善后等工作。
3、保健教师具体指导各部门传染病的应急处理方法。
4、年级组长负责各年级传染病的具体情况,及时汇报,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5、厨房事务长负责食堂内各种物品(餐具、用具等)的消毒工作,做好食品留样工作,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九、现场应急处置
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指挥部根据传染病类型,开展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了解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全力工作。
3、确定由保健老师组织调査,保留原始资料(现场原始照片、文字等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事故定性。
4、立即送病人隔离,有效控制疫情。
5、召开安全领导小组及全体教师会议,通报情况,稳定人心。
6、及时求得当地公安的协助,作好幼儿园秩序的稳定工作。
7、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做好传染病的防治的宣传工作,增强家长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迅速、严格、彻底全面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9、冷静面对媒体采访,有专人接待,加强门卫的管理,不得把无关人员放进幼儿园。
10、全体教职员工必须坚守各自岗位,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发布误导消息,共同维护稳定。
十、控制措施
要督促家长做好3-6岁易感儿童的传染病疫苗接种工作,每学期开学检查每位幼儿的《接种卡》,以保证每位幼儿传染病疫苗的接种率。扎实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并做好各项记录,如发现传染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并要求家长领孩子回家去医院诊治,同时,幼儿园各班, 各室要加强通风、换气,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具等要立即进行消毒(采用消毒药液浸泡、清洗、暴晒等方法),做到不让易感儿与患儿接触。总之,全体教职员工要正确认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做好传染病的防范工作。
第五篇:临床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紧急预案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临床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紧急预案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过敏反应:
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治疗:
(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4)异丙嗪25MG入壶;(5)10%葡萄糖酸钙10ML入壶;
(6)对反复发生热性输血反应,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发热反应:
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2、据症状轻重处理。(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2)重症:吸氧、药物降温、抗过敏等治疗。溶血反应:
1、症状: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疼、头胀、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或显示输血疗效不佳。重者表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创面渗血,继发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
2、治疗:抢救重点在抗休克、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1)可适当补液,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新鲜同型血浆以增加血容量。
(2)使用盐多巴胺、重酒石酸间羟胺等血管活性药以升高血压及扩张肾血管。(3)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等。
(4)出现少尿时在纠正血容量后适当用20%甘露醇、呋塞米促进利尿。
(5)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6)明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用肝素治疗。
细菌污染:
1、症状:这类输血反应虽少见,但后果严重,轻者被误认为一般发热反应,重者即使输入少量也可立即引起寒战、高热、烦躁、休克、尿闭等剧烈反应。
2、治疗:
(1)立即停止输注。
(2)抢救以抗感染和抗休克为主。
(3)及早使用抗生素,以静脉滴注大剂量为宜。在菌种未明确前,可先用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
(4)将袋内剩血离心取底层直接做涂片染色和病原体培养。
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24小时内输血量超过2500ml,称大量输血。
1、循环负荷过重:如输血过多过快,常在输血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紫绀、泡沫样血痰等肺水肿征象。应立即停止输血,按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紧急处理。
2、出血倾向:多见于大量输入库存血,预防措施可每输600—1000ml库存血,应给予200ml新鲜血或及时补充葡萄糖酸钙,可防止因枸橼酸盐同血钙螯合所引起的低钙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