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哲学入门书
哲学入门书:国外比较好的有《苏菲的世界》,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罗伯特·所罗门的《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等;国内的比较好的有: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袁卫的《哲学家的故事》,吉林出版集团的文聘元的《你不可不读的西方哲学故事》等。
进阶:开始系统地读哲学史的著作。西方哲学推荐先读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十五讲》、张汝伦老师的《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再读凤凰出版社与江苏人民出版社合出的《西方哲学史·学术版》。中国哲学先看冯友兰先生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再看中山大学与武汉大学合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复旦大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史》,看哲学史的时候,可以结合地看原著选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原著选读》。
深入:研读各位哲学家的原著,西方哲学: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奥古斯都:《忏悔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洛克:《人类理解论》、《政府论》。斯宾诺莎:《人类理智新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密尔:《论自由》。体谟:《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尼采:《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胡塞尔:《逻辑研究》、《现象学的观念》。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福柯:《词与物》、《知识考古学》。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约翰•罗尔斯《正义论》。等等。
中国哲学:《周易正义》、《论语集注》、《孟子正义》、《大学》、《中庸》、《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庄子集释》、《荀子校释》、《韩非子集解》、《淮南子集释》、《春秋繁露》、《王弼集校注》、《原道》、《周敦頣集》、《张子正蒙注》、《二程集》、《四书集注》、《朱子语类》、《传习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周山全书》等等。
第二篇:哲学入门读后感
马原读书笔记
书名:《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作者:托马斯.内格尔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5年2月第一版
书籍简介:
这是一本简明扼要的哲学入门书籍,由当今美国以研究政治哲学、伦理学、认识论和心灵哲学而著称的分析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撰写,书中涉及了九个经典的哲学问题,如:外部世界是否存在?我们是否有自由意志?死亡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都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并且思考过的问题,作者认为开始学习哲学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思考这些问题,他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提供了历史上许多哲学家的观点,让读者自己来判断,甚至自己来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本书并不长,在看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让我自己在思考这些问题,而我的读书报告也将主要谈论我最感兴趣的几个问题以及我对它们的想法。
读书笔记:
1,外部世界是否存在看过《黑客帝国1》的人相信都对母体有很深的印象,电影说实际上我们的肉体都在一个机器的母体里,我们所有经历的事都只是母体用电脑直接控制我们的大脑产生的神经化学反应,当时觉得这个设想很奇妙,而且无从辩驳,在这之后我想到了另外的几个问题:假如我现在实际上处在自己的一个梦中,我有什么办法确定自己在梦中,或者证明这不是“现实”,甚至说这是一个梦境套梦境的世界;亦或者,我甚至没有身体,没有大脑,我的一切也只是类似母体给予的生化反应。我们永远无法去验证这一切,因为所有我们能提出的理由都建立在我们本身的感官证据上,而我们想要确认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其实就已经预设了外部世界的存在,这是一个循环论证,无法得出任何东西。【1】也许只有人的心灵才是唯一存在的东西(唯我论,solipsism),当然我并不相信这一点,不然我写这篇读书报告也没有意义了,因为我会并不相信老师你的现实存在;另外一种观点是存在一个外在世界,它也许很像我们现在觉得的这个世界,也可能与之大相径庭(怀疑论,skepticism),当然许多人人并不认同,却没有人能提出反对的理由;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他们认为一个你永远不可能从中醒过来的梦压根不是梦,它就是实在,因为关于存在的东西的观念也就是关
于能够被观察到的东西的观念(验证论,verificationism),显然,如果我们把“实在”定义为“我们能观察到的东西”,这个观点是成立的,但是:如果真的存在一个外部世界(如母体),却没有任何人能观察到它,我们真的能否认它的存在或者说我们真的不能理解它吗?
【2】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更加倾向于这个理论,毕竟说这个世界实际是虚幻的这并不那么容易令我接受。
2,我们是否拥有自由的意志
我们的选择是否都是自己决定的呢,这个问题似乎想都不用想,因为看起来我可以为我自己做一切选择,比如吃不吃饭,什么时候去吃,吃什么,它们似乎只是我一瞬间的念头就能决定的,但是有些人认为:在绝对意义上,我们永远不可能做与我们事实上所做的不同的事情。
【3】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行动的各种条件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并且使它们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的经验、欲望、知识、遗传因子、社会环境以及其他我们尚不知晓的因素加在一起,共同使得一个在具体情景下的行为成为必然(决定论,determinism),比如说我决定吃不吃饭实际上取决于我饿不饿,现在作业紧急不紧急等,而这些条件在我做决定之前已经存在了,它们共同作用使我没有去吃饭:即使我自以为我原本能去吃饭的,但是实际上我不能。我所作的决定只是“事先就被决定好的结果在头脑中走一个过场”【4】而已。而这些条件实际上又是由之前的我所作的“决定”造成的,而之前的“决定”也是由之前的之前的条件决定,这样可以无穷追溯下去,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可以据此推测:我们的一切,生命的轨迹,都是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决定了的!虽然我没有找到令我信服的否定决定论的材料,但我并不同意决定论,它让我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傀儡一般,每个人都只是命运的奴隶而已,我今天坐在这里写论文也只是因为我考上了浙大,然后上了这门课,然后一定会写,虽然这一切无可辩驳,但它太令人绝望。
3,人的构成这是一个讨论的非常普遍的问题,最近看的《Yale大学开放课程:death》也讨论了相关的问题。一个可能的结论是,人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有机体,和一个附在其上的完全精神性的灵魂(二元论,dualism),然而我们很难去找到这个灵魂,一切证据显示出:在人死之前,有意识的生命完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运行【5】,被科学熏陶了十几年的我除了在看哲学书时会尝试考虑这个观点之外,其他时候会对灵魂存在的说法嗤之以鼻的,当然,很多人出于宗教的原因会相信这些,并且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中外的各大宗教几乎都有灵魂的概念;另一些人则认为人只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而人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只是他们大脑的生理状态(物理主义,phylicalism,也称作唯物主义,materialism),我认为这个跟决定
论有点像,太过生硬了;实际上我比较支持的是如下观点:大脑是意识的发生地,但是他的意识状态并非仅仅是物理状态(两面论,dual aspect theory),这个观点似乎是前两个观点的中和,也许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吧我会更倾向这样的说法:我们的意识并不是纯精神的,它产生于大脑的物质基础上,但它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状态,除了那些物理上可以观测复杂的电化学变化,还有不能测量出来的心理过程,它是不能通过物理性分析显露出来的。
另外还有几个我很感兴趣的问题,如:道德是自然存在的准则还是人为制造的?何谓公正,有没有可能做到公正?生活是否有意义,生命呢?限于篇幅不再多写。曾经觉得哲学很无聊的我,现在却深深地被哲学所吸引,在在读完这本小书之后我又开始阅读《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是根据时间先后一位位地介绍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以及他们的思想,我已经读到了康德。历代思想大师们对世界对人的思考令人赞叹,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认为学哲学不仅没有浪费时间,反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思考,让我们更加大胆去质疑,这些都是现在所学的基础科学远远做不到的。
【1】《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10;
【2】《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28
【3】《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65
【4】《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68
【5】《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112
第三篇:国学入门书
国学入门书要目
蒙学类:
三字经,千字文。此二书可做基础读物。但典故较多,需要注意。《弟子规》此书诸多内容出自《论语》,语言浅显。
《笠翁对韵》<清>李渔著。全部为对偶句,为古人对对子入门必备书,对于写作文有很大价值,容易上手,可让学生自行阅读。
四书类(排列顺序为由易到难):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注1:《论语》注本繁多,建议选用黄克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论语>解读》或者杨伯峻著,中华书局版《<论语>译注》作为教师备课用书。前者为国学院《论语》研读教材,后者为近现代学界最权威人士,其译注简单易懂,考据严谨。
注2:《大学》可只读第一篇(“大学之道”至“天下平”)。
注3:有人建议通读《礼记》,但鉴于《大学》、《中庸》两篇即为朱熹从《礼记》中抽出而单独成册,且思想基本可以囊括《礼记》要旨,所以没有必要通读《礼记》全书。《礼记·礼运》篇可以学习。
由于四书内容已经不少,三年未必读得完,因此不再列出其他部分的书目。五经中《诗经》可按照高中教材内收篇目进行选读,其他四经太过难懂,不建议统一阅读。
梁启超先生为了青年的国学入门写过《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已经附在本文之后,以供参考。另清人张之洞有《书目答问》一书,也列出学人应读之书,可参看中华书局版《书目答问补正》。壹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根据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的讲义整理
(原载《饮冰室专集七十一》)
序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论语》《孟子》
朱熹《四书集注》、戴望《论语注》、焦循《孟子正义》、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焦循
《论语通释》
《易经》
《系辞传》、《文言传》、《卦象传》
程颐《程氏易传》、焦循《雕菰楼易学三书》
《礼记》
《中庸》、《大学》、《礼运》、《乐记》
《曲礼》、《王制》、《檀弓》、《礼器》、《学记》、《坊记》、《表记》、《淄衣》、《儒衣大传》、《祭义》、《祭法》、《乡饮酒义》
十三经注疏内郑注孔疏
《老子》
《墨子》
孙诒让《墨子间诂》、张惠言《墨子经说解》、梁启超《墨经》、梁启超《墨子学案》《庄子》
《内篇》、《外篇》、《天下篇》
郭庆藩《庄子集释》
《荀子》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
王先谦《荀子注》
《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
《韩非子》
王先慎《韩非子集释》
《管子》
戴望《管子校正》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
《春秋繁露》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康有为《春秋董氏学》
《盐铁论》
《论衡》
《抱朴子》
《列子》
《近思录》朱熹 著江永 注
《朱子年谱》王懋竑 著
贰
《传习录》王守仁 语徐爱 钱德洪等 记
《王文成公全书》、《阳明记》
《明儒学案》黄宗羲 著
《宋元学案》黄宗羲 初稿全祖望 王梓材 续成《日知录》《亭林文集》顾炎武 著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 著
《思间录》王夫之 著
《颜氏学记》戴望 编
《东原集》戴震 著
《雕菰楼集》焦循 著
《文史通义》章学诚 著
《大同书》康有为 著
《国故论衡》章炳麟 著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 著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上卷》胡适 著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 著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 著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尚书》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逸周书》
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
《竹书纪年》
王国维辑本
《国语》《春秋左氏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战国策》
《周礼》
孙诒让《周礼正义》
《考信录》崔述 著
《资治通鉴》
王夫之《读通鉴论》
《续资治通鉴》毕沅 著
《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
《两汉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
《通志二十略》
《二十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周书》《魏书》《北齐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
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一曰 就书而摘(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明史》)
二曰 就事分类而摘读志
三曰 就人分类而摘读传
叁
《廿二史札记》赵翼 著
《圣武记》魏源 著
《国朝先正事略》李元度 著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 著
《史通》刘知畿 著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著
(丙)韵文书类
《诗经》
陈奂《诗毛氏传疏》
《楚辞》
朱熹《楚辞集注》
《文选》
《乐府诗集》郭茂倩 编
曹子建、阮嗣宗、陶渊明、谢康乐、鲍明远、谢玄晖
《汉魏百三家集》张溥《五代诗选》王闿运
《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右丞集》《孟襄阳集》《韦苏州集》《高常侍集》《韩昌黎
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李义山集》《王临川集》《苏东坡集》《元遗山集》《陆放翁集》
《唐百家诗选》王安石 选
《宋诗钞》吕留良 抄
《清真词》周美成、《醉翁琴趣》欧阳修、《东坡乐府》苏轼、《屯田集》柳永、《淮海词》
秦观、《樵歌》朱敦儒、《稼轩词》辛弃疾、《后村词》刘克庄、《白石道人歌曲》姜夔、《碧山词》王沂孙、《梦窗词》吴文英
《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
(丁)小学书及文法书类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著
《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 著
《说文释例》王筠 著
《经传释词》王引之 著
《古书疑义举例》俞樾 著
《文通》马建忠 著
《经籍纂诂》阮元 编
(戊)随意涉览书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世说新语》
《水经注》郦道元 撰戴震 校
《文心雕龙》刘勰
《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慧立
《徐霞客游记》
《梦溪笔谈》沈括
《困学纪闻》王应麟 撰阎若璩 注
肆
《通艺录》程瑶田
《癸巳类稿》俞正燮
《东塾读书记》陈澧
《庸盦笔记》薛福成《张太岳集》张居正
《王心斋先生全书》王艮
《朱舜水遗集》朱之渝
《李恕谷文集》李恭
《鲒琦亭集》全祖望
《潜研堂集》钱大昕
《述学》汪中
《洪北江集》洪亮吉
《定盦文集》龚自珍
《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
《胡文忠公集》胡林翼
《苕溪渔隐丛话》胡仔
《词苑丛谈》徐钪
《语石》叶冒炽
《书林清话》叶德辉
《广艺舟双楫》康有为
《剧说》焦循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
附录一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
通鉴》、《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
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伍
第四篇:哲学讲义(第一讲 哲学入门)
哲学讲义
第一讲 哲学入门 第一节
游泳须在水中学
哲学一向以抽象和难懂著称,但事实上哲学并不抽象,也并不难懂。问题在于记载哲学的文献一般被不了解哲学的人阅读,因此才产生了这样的印象。诸位有喜欢游泳吗?你们觉得游泳抽象而且难学吗?
但是如果游泳课不在游泳池里上,而是老师和学生都正襟危坐,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命题,比如:“两腿交替打水,同时两手交替划水,腿部打水和手部划水的频率之比为6:1”,或者:“在水中应当闭住呼吸”,或者:“身体应保持放松,令其漂浮于水面”。将这些命题系统化、理论化之后,关于如何游泳这个问题足可以写成堪比任何哲学著作的大部头。那么如果让一个不会游泳,甚至都没见过别人游泳的人来阅读一下这部著作,他会有何感想哪?
这就是哲学抽象和难懂的原因了,迄今为止你们对于哲学知识的学习,都好似是不会游泳者在岸上阅读关于游泳的书籍。若真要学会游泳,书本上的知识至多只能做个参考,老师的示范和讲解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下水的勇气和不怕呛水的觉悟,还有就是自己一定能学会的信心。
第二节
破相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曾经知道,现象和本质是一对基本的哲学范畴。1而且我们也都以为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什么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有个情节印象特别深。说的是有一次曹操的手下暗示曹操代汉自立,曹操慷慨激昂的说了一番话,明确表示要以周公为榜样,自己的志向只是为国家讨贼立功,死后墓碑上若能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三国演义》在此引了一首诗:“周公恐惧留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2
马克思主义说:“所谓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所谓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其一,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首先,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其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表现出来的现象则是经常变化的,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具体形态。最后,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由于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形之于外,千差万别且多变易逝,所以它比本质丰富、生动;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深藏事物内部且相对稳定,所以它比现象单纯、深刻。其二,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表现为二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要从特定方面表现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总是反映着本质的,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脱离本质的纯粹现象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2 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shī)。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周武王死后,继任的周成王尚未成年,周公作为周成王的叔叔摄政辅佐、大权独揽,很多人都认为周公会篡位,但成王成年后周公却将王权主动交还成王,成为千古佳话;二是西汉末年,王莽曾是有名的道德君子、受世人敬仰,但最后却篡夺帝位、天下大乱,成为历史上乱臣贼子的典型人物。我们用以前学过的现象和本质的知识来分析这两个人:周公大权独揽是现象,还政于成王是现象,品德高尚是本质;王莽谦恭下士是现象,代汉自立是现象,狼子野心是本质。
但我认为,能够做这样的分析,并不证明分析者知道了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甚至可以说,把现象和本质挂在嘴边的人,连“现象”的概念都未必能掌握,更不用说掌握“本质”的概念了。如果将哲学的学习类比于学习游泳的话,现象就是“水面”而本质就是“水”,破开水面下到水里便是最为重要的第一步,我们称之为——破相。
第三节 现实和真实的区别 1981年,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在他的《理性,真理和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一书中,阐述了关于“缸中之脑”的假想:“一个人(可以假设是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被连接在一台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输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3
《黑客帝国》以大胆的想象力将“缸中之脑”的假想又推到了极限:也许我们所认为的现实世界只是大型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虚拟场景。当我以为看到你们、甚至摸到你们的时候,我们本体也许是在相隔万里的两个玻璃瓶当中,一生也不会相遇。
这些“奇谈怪论”的作者并不是真的希望你们相信自己只是液体中的一个脑子、或者是被计算机饲养的一群奴隶。他们只是想教导你真正了解“现象”这个词的意义——简单的说,你目力所及的一切4,都只配称之为“现象”,因为这些现象全然是你的大脑创造出来的。想象一下你自己做梦的情景,在梦里你会将所见到的一切都当作是真实的,因为你忘记了那些梦境只是现象;同样的,在你最清醒的现在,当你将周围的一切当作真实的时候,你依然忘记了所看见的一切只不过是现象。在这里我们必须定义三个概念,以避免在今后的陈述中发生歧义:
1、梦境:睡眠中呈现的现象。梦境是大脑制造出来的。
2、现实:清醒时呈现的现象。现实同样是大脑制造出来的。
引自http://www.xiexiebang.com/group/topic.php?gid=138026&tid=23215880 具体而言,就是你眼睛看到的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的一切。
3、真实:没有大脑参与其中的世界的本来面目,有时我们称之为“客观”。真实是你从未见过的世界,因为你所见的只可能是大脑制造出来的景象,你只是一直误将现实当作了真实罢了。
第四节 关于现实和真实的三个说明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现实和真实的区别。分别是“颜色的说明”、“倒像的说明”、“立体感的说明”:
·颜色的说明
请看一看我们周围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蓝天、白云、绿草、黄花。我们都会相信,我们所看到的颜色就是这些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色盲5看不见这些颜色,他的眼中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但是我们认为:“看不见这些颜色是色盲的生理缺陷造成的,即便全世界的人都是色盲,真实的世界依然是彩色的。”但事实真是如此吗?简单的说,颜色只是一种现象,换言之颜色是我们的大脑制造出来的东西。6
假设你有一种特异功能,不同重量的东西在你看来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1公斤以下的东西是红色,1~2公斤是橙色,等等。这样,你只需要看一眼就能知道一个物体的大致重量,甚至能根据暗红或深红的差别做出更准确的估计。也许你现在有三个问题:
1、如何能做到让不同重量的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2、我们如何能知道不同颜色就代表了不同重量?
3、一眼就知道物体的重量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吗?为了解释这3个问题,我们来假设另一种“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令光波的不同波长在我们眼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我们只要看一眼就可以知道一个物体发出的光波波长大致是多少。问题同样有三个:
1、如何能做到让不同光波波长的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2、我们如何能知道不同颜色就代表了不同光波波长?
3、一眼就知道物体的光波波长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吗?
关于第一个问题有两种流行的说法,第一种是“神的奇迹”、第二种是“进化论”。按照进化论,所有的颜色并不是一起登上舞台的,从只能区分有光和无光(此时只需要黑和白两种颜色),到能够区分光的强弱(此时需要不同程度的灰色,颜色增加到3种),到能够区分暖色和冷色(颜色又增加了两种,也许当时所有的暖色,比如红橙黄都呈现红色;所有的冷色,比如青蓝紫都呈现蓝色)„„直至逐一的把现有的每种颜色都进化出来,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也许还会进化出新的颜色。关于第二个问题,其实在近代以前我们并不知道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波长,所以这一点其实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第三个问题。直观上,你很难理解不同的波长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什么意义。下面是我从进化论的角度做的一番推测:
严格的来说,完全不能分辨颜色的人称为色盲,不能辨别部分颜色的人称为色弱。但日常用于中往往将色弱也称为色盲,本段所说的色盲是指完全不能分辨颜色的人。6 有的同学会说,颜色是我们的大脑对光的不同波长的反映,波长是客观的所以颜色也是客观的。这里有两个问题:
1、波长是否是大脑制造出来的;
2、颜色是否是大脑制造出来的。打个比方,有一个弹簧秤,不同重量的东西挂上去就会反映出不同的读数。我现在说:“弹簧秤上的刻度都是人刻上去的。”我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被称量物的重量是人造的,也不是说弹簧会被拉伸多少的长度是人造的,我指的仅仅是弹簧秤上的刻度是人造的。只要你愿意,可以把刻度刻成均匀的,也可以刻成不均匀的,可以间隔1毫米也可以间隔2毫米。我们视觉的功用是让我们用“看”的形式达到以下目的:
1、寻找饮食;
2、避免危险。假设在地平线处出现了一片树林或者一个湖泊,如果没有色感,我们眼前的世界会变成一片灰蒙蒙,远处的树林或湖泊根本无法靠视觉来分辨;一旦有了色感,我们就可以在一片荒芜的黄色中清晰的分辨出远处的一团绿色或者蓝色。在灰色的世界中出现某一个色彩,应该是我们的某一个基因突变后产生的特异功能,而一旦这个特异功能在生存中体现了优势,那么这个特异功能的基因就有希望在他的后代中保留下来。7
哲学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保证你眼中的颜色和别人眼中的颜色是一样的哪?也许我眼中的红色恰恰是你眼中的蓝色,而我眼中的蓝色恰恰是你眼中的红色。一个很有趣的假想是,我喜欢蓝色而你喜欢红色,但实际上我们喜欢的是同一种颜色,只是我是在天空上看见这种颜色,而你是在草莓上看见这种颜色。我想这是完全可能的,颜色之间彼此也在做着激烈的竞争,哪一种颜色更能吸引我们的目光,哪一种颜色可以为我们的生存增加哪怕万分之一的生存几率,那么这种颜色就更有可能在众多颜色的竞争中脱瘾而出。这就是为什么迄今为止暂时胜出的赤橙黄绿青蓝紫都那么漂亮的原因了,因为那些不足以引起我们兴趣的颜色被它们淘汰了。
所以,你现在有点明白了吗?所谓颜色不过是一些醒目的符号而已。其作用和交通指示牌相当,特定的颜色意味着食物、水或者危险,提醒我们加以注意。事实上交通指示牌的画法并非只有一种,同样颜色的样态也并非只能如此。如果你仔细思考的话,如同设想一个没有交通指示牌的街道一样,想象一下没有任何颜色存在的世界,无论你想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那比你眼睛所看到的更接近于世界的本来面目。
·倒像的说明
曾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根据光学的知识,视网膜上的像所产生应该是倒像8,但为什么我们却不会有世界颠倒的感觉哪?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就证明提问者一定混淆了现实和真实。
提问者把视网膜想像成皮影戏的幕布,以为眼睛外面的光射进来打在幕布上,自己作为一个站在幕布后面看皮影戏的小人,认为幕布上应该是倒像才对。问这个问题的人应该先想一想,摄像机所成的一样是倒像,但为什么我们在电视机上看到的图像不是倒的哪?
我们的眼睛就好象是摄像机,而我们的大脑中的视觉中枢就是一个超级宽屏背投电视机。虽然我们的微型摄像设备和微型放映设备距离相差不远,但中间是用电缆连接的。我们看得不是简陋的皮影戏,而是现场直播的电视节目。
我用摄像机和电视机做比喻的结果,可能给人这样一种错觉:摄像机摄录到的画面和电视机放映的画面是一样的,因此眼睛看到的和脑子形成的画面也应该是一样的。这个问题会在以后详细讨论,但至少在“颜色的说明”部分我们已经发现,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脑子对眼睛看到的画面进行过不少有益的加工(添加颜色应该只是方式之一),所以对于两者的一致程度我们应当保持谨慎。
我猜测最早出现的一种颜色应该是绿色,因为对绝大多数的动物而言植物的叶子是最主要的食物,能够从灰色中分辨出绿色是极为实用的一种能力。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所有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像。即像的上下和原物的上下是正好颠倒的。·立体感的说明
大家都应该看过3D电影《阿凡达》吧,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镜,电影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立体形象。9将视网膜上平面的图像,在脑子里形成立体的形象,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天赋。3D电影就是利用我们的这种天赋,通过技术手段让左右眼看到略微不同的画面,大脑被欺骗后的效果就是我们可以欣赏立体的电影画面,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请你们设想这样一种情景:“一个人从小就被关在一个IMAX的电影院里,被绑在座位上,头颈和腿脚都被固定住,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盯着眼前的电影屏幕。”我担保他会将眼前那些立体的形象当作是真实的存在。我所说的当成真实存在并非是说他会把电影里的情节当成是真的,而是指他会把那些立体的人、物体当作是真的存在的,当成有思想的人,当成有质量的物体。
那么让我们依次想象,一个人被关在普通电影院里的情景,一个人被关在皮
10影戏院里的情景,以及被关在洞穴里的情景。在普通电影的例子里,虽然他看到的形象不是立体的,但是因为他从未见过立体的东西,所以也就不知道物体“应该是立体”的;在皮影戏的例子里,虽然那些皮影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真的人或真的动物,但是他从未见过真的人和真的动物,因此也就不会知道“不像”;最后,在洞穴的例子里,这个可怜的人将摇曳的篝火在洞壁上照出的模糊不清的影子当成了真实的人和物。
他们当然都很不幸,因为他们从未见到过真实的世界,而将虚假的影子(电影只是一种复杂的影子罢了)当成了真实。那么我们自己哪?从出生的那天起,我们所见的无一例外是我们的大脑制造出来的“影子”中。我们无一例外的将大脑制造出来的那些“影子”当成了事物本身。
若要理解哲学,你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的是,眼前的一切无论看起来多么真实可信,终究不过是一些影子而已。这些大脑制造出来的影子与洞穴里模糊不清的影子相比并没有质的差别,差别只在于我们大脑制造出的影子精致些罢了。在理论上,完全有可能存在着比我们大脑所能构造的更为精致的影子,但是因为我们没有见过所以无法想象。一些自大的人宣称自己所见的影子已经是影子中的极品,不可能有更好的了。在我看来这就像洞穴里的人们说他们看到的影子已经不可能更好一样可笑。
关于颜色的、倒像的、立体感的三个说明到此完毕。我希望听完这些说明之 9 立体感产生的原理大致如下:左右两眼看到的画面并非完全一样,而是有一个角度差的。比如你对着群山拍一张照片,然后往左面跨一步再拍一张照片,两张照片因为拍摄角度不同必定会有些微的差别。理论上,距离近的山头在两张照片上的差别会比较大,而距离远的山头则差别较小。我们的双眼就是位置略有不同的两台摄像机,距离我们近的物体在两眼中的成像差别大,而较远的物体差别就会较小。
这一点完全可以做实验,竖起一个手指放在鼻子前方大约10厘米的位置,只用一只眼睛观察,然后突然换另一只眼睛观察,你会发现左眼看到的手指在画面的右侧,而右眼看到的手指在画面的左侧;然后将手指放到鼻子前方大约30厘米的位置,用两眼交替观察,你会发现两个画面上的手指都在画面的正中,差别很小。10柏拉图有一个很著名的洞穴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后,所有人都能清晰的认识到:除了我们所见到的(即我们的大脑所制造出来的)现实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我们所见不到的真实的世界。你可以乐观的认为真实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差无几11,也可以怀疑真实世界和现实世界完全不同12。从这一刻起,恭喜你已经进入了哲学的大门。
感谢我们这个科技进步的时代,脑神经学、遗传学、3D电影技术等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常识,因此我才可以利用这些常识相对简单的帮助诸位破相。“现实世界是大脑制造的真实世界的模型”,只要耐心解说有常识的人都可以理解这个命题。而在古代,我们的先人们不得不借助洞穴中的囚徒、指月亮的手指,或者诸如作茧自缚、镜花水月、盲人摸象这样晦涩的比喻来说明同样的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先
13生的这首诗是要说明什么道理哪? 《金刚经》有云:“凡一切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翻译成我们的语言:一切现象,都不是真实。若明白现象不是真实,才能理解“本体”。
如果我的讲义有幸流传下去。有一天,我讲义中所引用的科学知识会被推翻14;我尽可能平实的语言会因为读者语言习惯的不同而变得拗口难读。所以,最恰当的方式是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否则文字反而会成为后人的障碍。但我不认为我的文字会流传那么久,所以便不必有这样的担心了。但是我们在阅读前人的著作时,却须有这样的觉悟。
第五节 小结
对于未经哲学训练的一般的有理性的人,都会认为目力所及的这个世界是毋庸质疑的,真实的、客观的。天空大地、山川海洋、一花一草、一人一物,我生前就是如此,我死后依然如此,这是一种朴素的、常识的唯物倾向。但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这朴素和常识上,则根本就不会有哲学这样东西。
破相,即通过反思认识到,日常所见到的一切(包括感觉到的一切)都是大脑所制造出来的。当然,即便是大脑制造出来的,也可以肯定大脑是尽可能的按照真实世界为原型制造出来的;但是,既然是按照原型制造出来的,那么就只不过是一个模型而已。有哲学思维的人,不会将模型当作原型,也不会想当然的认为模型和原型完全相同。
无论我们如何挣扎,我们终究逃不出这个为我们的意识所建筑的模型。我们看见的一切物体,无论是太阳还是电脑或者我们自己的身体,终究并不是“他们自身”而只是“他们的模型”而已。而这些模型也不是我们幼年时候玩过的汽车模型或者飞机模型,而是思维的模型。我们的意识所能观察和研究的就只是这样一些模型而已。
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才开始踏入哲学的领地。我们才有可能来讨论这些模型 11 我们一般会乐观的认为,大脑中所形成的每一个影像,在真实世界中都必然有一个物体与它一一对应。因此真实世界即便和现实世界不是完全一样,但至少是大致相似的。12 但是,就如“缸中之脑”和《黑客帝国》所揭示的,真实世界与现实世界十分相似的可能性并不是100%的,既然不是100%就值得怀疑。13 翻译成我们的语言:“现象总是呈现出不同的样态。我们看不到本体啊!只因为我们身处在这现象的包围之中。”再比如如来佛的手掌,即便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十万八千里都逃不出去,这同样是在比喻我们人类即便再神通广大也无法逃出现象界的包围。14 科学的进步是没有终点的,理论不可能一成不变:新的实验获取新的现象,新的现象引发新的理论。我引用科学的观点并非是作为推理的前提,而是作为说明的材料,目的是帮助同学们理解哲学的观点。所以,我所引用的科学知识即使过时了,甚至被新的科学理论证明是错误的,但并不代表我所表达的哲学观点就是错误的。所依据的“真实的世界”是否存在?以及“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或者停留在模型中间满足于研究这些模型。那些模型被人们称为“现实”,而那“真实的世界”被称为形而上学的本体。
于是才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关于“真实的世界”是否可以被认识的争论)。于是才有唯物论和唯心论(关于“真实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还是精神构成的争论)。
于是才有理学和心学(关于构成模型的“两个真实的世界”15的二元对立的理论;以及,模型就是一切的一元论)。
所有的哲学争论和知识,都必须建立在“破相”的基础上。如果是一个没有破相的人来看待这所有的争论,想必根本无法理解他们在说些什么吧。
理念世界(理)和物质世界(气)
第五篇:儿童哲学书
儿童哲学书,该怎么爱你?
儿童哲学书,该怎么爱你?
《新京报》2011年08月20日 星期六
儿童哲学启蒙书,是最近几年出现在中国童书市场上的新成员。与文学类童书不同,这一类书引入哲学视角,引导儿童探讨人生的大问题,更加注重孩子的智性的培育,而不是以生动精彩的故事取悦孩子,因此逐渐成为童书市场上的新宠,并刺激着出版社更加积极引入此类书籍。宏大的人生命题,深沉的哲学思考经由一帧帧风趣幽默的图片,浅显的话语表述出来,哲学不再是书斋里古板的老头儿,哲学坐在了小凳子上,成为了孩子的玩伴。
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
公交车上,一个四岁的孩子,问他的父亲:“我用一只眼睛就能看见你,为什么用两只眼睛看你,看到的还是只有一个你?”父亲听了很发愁,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涉及的领域有光学、哲学、神经学、数学„„正沉思中,孩子突然高兴地说:“哦,我知道了,还有一个你,在另外一辆公交车上。”
这是一个小说中的虚构场景,而实际生活中,孩子稀奇古怪的问题更多,他们也经常会为自己提出的问题,准备好超级答案,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之丰盈怪诞,让一个拥有正常思维的成年人,甘拜下风。
美国哲学家马修斯认为:“在某种方式上,成人哲学不过是童年哲学的理想化,是成长中的儿童认知能力或道德能力受到威胁时,对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的理性重构。”他撰写了《哲学与幼童》一书,以证明儿童是具有独特的哲学思考能力的,他们天然地亲近哲学。
儿童哲学启蒙读物,由成年人设计出来,目的是协助孩子们构建他们的世界,解决他们的困惑、疑问,发展他们的思维。但其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创作者本身的素质。一个优秀的儿童哲学启蒙读物的作者,在对孩子充满柔情与爱的同时,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人的思维发展规律,哲学知识,然后是构建故事的能力。
世界上第一套系统的儿童哲学启蒙读物,由美国哲学家马修·李普曼主持出版。李普曼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创立“儿童哲学研究所”,组织编写了儿童哲学教材,并成功地在美国中小学推行实践,之后很多国家都将其引进。
李普曼对儿童哲学教材的编写非常用心,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发展和认知需要来设计内容,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哲学教育内容,在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他们的认知需要。
中国在1997年引入这套书,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但是,因为中国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完整而持久地开展过李普曼儿童哲学教育,这套书,除了当做儿童读物外,更多地被用来培训新教师。很多时候是孩子们教成年人
李普曼的哲学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孩子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方式和态度,帮助孩子成为有创见、善于思考、更富理性,更完善的个体。自其创建以来,赞美与批评之声一直同时存在。
批评质疑的声音,主要集中于此:不再具有儿童思维的成人,要模仿(一定程度上的迎合)儿童思维,为他们讲故事,这里存在一种理学悖论。且不说他们是否真的能让自己的思维方式,调整到与儿童的思维方式相近的程度,孩子是否需要这些故事,更是一个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前文提到的美国马修斯,回忆自己六岁的时候,问妈妈宇宙到底怎么来的,妈妈答不上来,他稍后用了一个类比来安慰妈妈,“我想,这就像有人画了一个圆。画的时候要是你在边上,就知道圆的起点在哪里。但现在再看的话,就说不出来从哪里开始的。它就像一个圆,终点和起点连在一起,分不出来。”
这样的思考,堪比成年人的优质理性思考。那么成年人有何理由,说自己可以为孩子的哲学思考提供帮助呢?或者,其实孩子比成年人更像哲学家。给孩子的哲学,是补品,还是毒品,儿童教育研究学界一直存有争议。
李普曼在长期的研究中,慢慢转移着自己之前的教学目标,主张开放与引导,同时呼吁儿童哲学研究者,去研究儿童的哲学世界,而不再是研究适合儿童哲学发展的哲学。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改进推理能力,发展创造力与伦理理解力。
一个有价值的共识渐渐清晰,那就是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不要把标准、正常的成人作为教育儿童的目标,不要用标准的成人思维去观察儿童思维,而是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向孩子学习,陪孩子成长。“孩子们教给我们的,往往比我们教给孩子们的要丰富。”
无论争议怎样延宕,成年人对孩子的爱,始终是儿童哲学教育领域出现和发展的动人背景。而儿童哲学教育究竟要达成怎样的教育结果,反映的则是一个社会对人的价值判断。
你好,儿童哲学书(2)
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关于李普曼的儿童哲学教育讨论就已经出现,在具体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上,则一直止步不前。但是,作为儿童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成果———儿童哲学启蒙书,却已经在中国图书市场上高调现身。
国内引进出版的大型儿童哲学启蒙书籍,主要有两套,其一为法国哲学学者奥斯卡·伯瑞尼弗(Oscar Brenifier)儿童哲学书系列作品,《好和坏,是什么?》、《我,是什么》、《知识,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等,注重引导孩子的开放式思考,而不是仅限于提供答案。这些书由不同的出版社从2009年开始陆续引进。
另一套,是“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系列,由碧姬·拉贝和米歇尔·毕奇联手编写的这套书中的哲学思考,遍及所有的人生重大主题,比如生与死、幸福、善恶、美丑、对错,比如自由、公正、和平等等,所有主题都融化在日常小故事中,语言通俗,配以可爱插图。两套书都极受家长青睐,在市场上创下优良销售业绩。儿童文学研究者方卫平,曾公开推荐这其中部分书籍,但他明确地告诉记者,自己是向家长、教育者、儿童文学教育者推荐的,而不是孩子们。
“这些西方儿童哲学书被引进,并在图书市场上获得成功,首先说明国内存在对这样的书的需要,但是,这样的书尽管很好,对于中国的儿童来说,不一定适合,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社会生活之间的差异,势必形成孩子们接受上的障碍。”
“亲近母语”教育论坛创始人、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对这些书也基本持欢迎态度,因为它们多少增加了儿童阅读的选择,亦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学习。和方卫平一样,她也认为,这些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孩子。
本土儿童书不够哲学
方卫平多次参加新课标语文读本的编选工作,以及最佳儿童文学作品的编选,他发现,有哲学气质的好的作品,往往是国外的。“我很希望,中国本土能出现一些具有哲学气息的作品,不是说摆开哲学的马步和架势,而是让哲学气质渗透在作品中。”
也是因此,方卫平说,重要的,不是讨论这些的西方哲学启蒙书,是否适合中国的孩子,而是,“我们国内相关的学者和创作者,有必要去关注儿童哲学启蒙教育,以及尝试儿童哲学的写作。”
他建议,在等待中国出现儿童哲学启蒙书时,在等待中国儿童哲学教育的发展时,我们可以从儿童文学作品中,寻找哲学气息浓厚的作品,把哲学的视角引入儿童教育中。“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也常常会以坚定而又巧妙的方式,捕捉并呈现出这样一种气质,一种属于哲学的气质。”
徐冬梅则已准备行动,计划把儿童哲学阅读和儿童哲学教育,作为明年的“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主题,并准备组建一个团队,进行相关的研究。在她心目中,儿童哲学启蒙教育主要是让孩子获得对生命、世界的美好认知,让孩子的人性更加完善丰盈,思维更加舒展,偏向于灵性智慧的教育。
“我们看到这些书确实很好,除了推广,我们是不是应该走得更远一点呢?作为中国的教育者,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引入西方的书,更重要的是,像西方这些教育者那样,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把哲学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创制适合中国孩子的哲学书。”
但是,在中国,开展儿童哲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非易事。儿童教育学者朱自强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较前沿的教育领域,一般人不敢轻易涉足,“儿童哲学”对研究者和实践者自身提出了较高要求,至少需要具备儿童心理发展、儿童思维认知发展、教育技术学以及哲学等领域的知识素养。显然,这是一个需要不同学界的有心人,联合起来做的事情。
儿童哲学与公民教育 今年的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引入了关于儿童哲学启蒙的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李庆明,和独立语文教师郭初阳,现场展示关于“自由”的儿童哲学启蒙课,引人关注。
然而,被认为是率先开展儿童哲学教育的郭初阳,则坦言,自己所进行的,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儿童哲学教育,而是一种公民常识教育。在那堂课上,他把约翰·密尔《论自由》里的那句话:“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作为核心。
“这个略显得艰深的句子仿佛一架飞机,孩子们只有进入之后,才可以随之振翮高飞;而如何登机则是一个难题,孩子们需要一个适合他们高度的舷梯———于是我采用了《伊索寓言》中的一则《开玩笑的牧人》,铺垫出几级不难踏上的台阶,直到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道:发出声音的牧人,其实是一个关于说话的权利的故事。”
儿童哲学教育与儿童公民教育分属两个领域,它们目的不同,儿童哲学教育是要培养儿童哲学思维,而公民教育是培养孩子对社会与社会秩序的认识,培养公民意识。比如同样是“自由”概念,儿童哲学教育,会注重让孩子去发现自由,但不提供确定答案,而公民教育,则会让孩子理解自由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两者的指向是不一样的。前者注重发现理念,后者注重理解理念。
郭初阳说:“我心目中的儿童哲学,是能激发与培养儿童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惊奇与值得怀疑之处。既关注琐屑小事,也时时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生活的意义、信仰、时间、真实的本性、真理的类型、心身问题、性、爱、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道德、公正„„无论是儿童哲学启蒙和儿童公民教育,目前都是相当稀缺的,希望中小学教师能做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