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获得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
员工认同感
如何获得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
-------员工认同感
如果问大多数企业管理者一个问题,什么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因素?90%也许会回答:制度和分工。不错,管理的历史确实向我们展示了这两个词的力量,的确,严格的组织制度和明确精细的组织分工是保证员工高效工作的“必杀技”,是创造价值的关键。但是,仅凭这两种能成为企业连绵不绝的动力吗?答案明显不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不管我们制定多么严格的组织制度和多么精细明确的分工,怎么鞭策我们的员工,我们的员工累死累活的,我们的效率有多大的提高?提高了多少?明确的答案就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首先看看我们的企业是由那些构成的?任何一个组织的构成只有两个内容,一是生产工具,另一个就是人。生产工具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死的工具,任凭你如何去开发它,它的能量毕竟有限;但活的人,他的能量是无限的。聪明的领导者要学会开发人的无尽能量。制度与分工是静态的管理手段,即使制度再严明、分工再精细,它们也有“山穷水尽”的时候,也会踏上一个“滞涨”的阶段,所以,组织要想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收益,就必须从人的角度来挖掘新的管理手段。在西方的大企业那里,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是主要手段,说白了,就是企业如何获得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们处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如何去激励人,去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是每一个优秀管理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伴随着需求理论的发展,西方管理者发现,通过满足员工的需求来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是实现组织高效率、高效益的灵丹妙药。
人的需求是个金字塔,分不同层次的,这些层次主要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越高级的层次越难以得到。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现代科技年代,人类的初级阶段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满足,中级阶段的需求,也在逐渐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在个人物质需求的基础上,逐渐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和非空间的精神需求。
激励型薪酬后继保障制度不仅仅能体现劳动者(员工)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着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发展前景,甚至还代表着企业对员工终老病残的后勤保障,这些物质的激励虽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企业带来收益,在一定的程度上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我们不否定物质方面的激励,但是,仅仅依靠物质激励就一定能够留住核心人才吗?就一定能最有效地挖掘员工的能力吗?多少代管理前辈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仅凭物质的激励是不能够实现的,例如工资、福利等属于保健因素,缺少它们员工会厌恶工作,但有了它们员工却不一定会努力工作;而有些因素,例如感情、人际关系等则属于激励因素,没有它们员工会消极工作,但获得了这些因素后员工则会积极主动地去工作;前辈的经验理论告诉我们,非物质的归属感、认同感、人际关系、荣誉、责任等方面更能激励员工,这种激励往往比纯粹的物质奖励更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不管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东方国家,富追逐财富已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我们可以看看那些真正的富豪们,他们生活简朴甚至有些吝啬,但会慷慨地把大部分个人资产捐献给慈善组织,比如现在退休的原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原蒙牛董事长牛根生。这些捐献行为表明,虽然追逐财富是他们成功的动力,但
是物质享受并非是追逐财富的目的,他们把“能够挣钱”而非“为了挣钱”当作了人生价值的体现。拥有财富是一种快乐,但是仅仅拥有财富并非快乐。纯粹的物质生活并不能给人们带来持久的快乐,人的需求都是多种多样的,人们需要荣誉、爱情、抱负和赞赏,这些更能让人激情万丈,还需要朋友、需要爱人、需要社会的认同,这是我们存在于社会的价值体现。我们向往财富,但我们更珍视情感、自尊和自我实现!
到底如何才能获得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呢?以上述分析,要想获得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从下列方面入手:
一、尊重并关注每一个员工。
现在个个企业的嘴上都挂着“以人为本”的口号,但是真正能做到的能有几个?依我看不多。因为在尊重与管理之间有一个度,这个度是个标尺。我们先看看沃尔玛这个企业,在这个公司里,领导者总是同自己的下属打成一片,总裁每个月都会找最低层员工去了解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去和他们交朋友的聊天,让员工的意见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他们关心职工,鼓励职工,使职工们感到自己的工作成绩得到了承认,自己受到了重视。这个公司还重视职工福利,公司的福利除基本生活福利、医疗保险、残疾保险、退休金之外,还有两天一次的午间茶点,生日送礼以及新职工搬迁补贴等。这些无不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重视和关心,员工获得了公司的体贴与爱护,他们的工作也就更加努力。那么我们的尊重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首先,尊重是来自心里的,不是表面的敷衍。有工作能力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表面的敷衍谁都能看得出来,只是埋在心里不说而已。
第二,要打破等级观念,要在组织中强调平民文化,就工作而言,没有等级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尊重基层作用高于上层建筑的事实,自古我国就有俗语“水能载船,亦能覆舟”。领导者就像一只漂浮在水上的船,员工就是载船覆船的水。通过这种方法让每一位成员感到自己工作在公司中的重要性。
第三,平等善待每一位员工,领导者不能因为自己的偏好喜欢或厌恶某一个员工,领导者应该更清楚的认识到“枕边风”的作用,跟自己时间长,离自己最近的人,往往容易影响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越是跟自己时间长,离自己最近的人,提出来的问题越要严谨对待,因为他们会不经意的影响您的决策,让您不经意的作出错误的判断,再者,他们在员工心里的印象——老板的红人。越是底层的员工越要平等善待,因为他们往往是最不受重视的,最不起眼的,但是具体或很累很脏的工作都是他们完成的,他们很多情况下能高层在日常管理中的不适之处,这就是沃尔玛总裁原因。
第四,尊重并征求每一个员工的意见,特别是最基层员工的意见。让每一个员工自己的合理性建议能够得到应用,至少能得到管理层的回应,这有利于提高员工责任心。
第五,充分信任自己的员工,我相信大多数员工都想把工作做好,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同,可以说没有人想把自己的工作办砸。现在我们许多管理者都在抱怨,员工没有主动性、没有自信心、没有责任心。我们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我们给我们员工充分的自主性了吗?是不是他们做事的过程中,我们在旁边指手画脚了?大多数管理者应该都看过余世维《经理人常犯的错误吧》,领导的信任是提升员工工作主动性、自信心和责任感的重要因素。
第六、绝不轻易开除辞退员工。不轻易辞退员工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员工能够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其前提就是组织能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孩子,不会随意舍
弃他们。惠普公司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的职工一经聘任,决不轻易辞退。还有天津天士力集团公司,只要你在这个公司干下去,不管你能力高低,公司都会给养老,绝不会轻易开除辞退,即使犯了大错的员工,公司都会再给一个机会,2008年海外分公司被盗几十万美金,虽说公司对他们做了象征性的出发,但公司没有因为此事开除任何人。在这样的企业中,员工会有安全感,如果员工天天都在为会不会被开除而担忧着,那么他还能安心工作吗?
第七、要尊重辞职或离职的员工。对于老员工,尤其是一些为公司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员工,即使他们已经不为公司工作了,但领导也应时常关注他们、关心他们。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体现了领导的亲和力,而且也会对现有工作的员工产生示范效应,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辞职和离职的员工虽然不属于组织中的一员,但他们对组织中的现有人员能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一个组织,如果连辞职和离职的员工都能尊重,那么,现有员工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关心。
二、合适的岗位合适的人,充分发挥员工能动性。
作为一个领导者的正真能力不是在某项工作多优秀,不是对某项工作研究的多深,而是取决于他在人才运用方面的的能力。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可能在技术方面是一知半解可能不懂,但是只要能做好两件事,即一是认清人,二是用好人,即认清组织当中的各类人,并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对号使用,各尽其才,这就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如果用错人,即使这个领导的在其他方面能力很强,往往也会酿成大错,即使所用之人能力再强,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同,还会打击所用之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很好的用人失败的例子,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再有就是战国时期的邯郸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水浒传》的宋江就是要武艺没武艺,要智谋没智谋的人,但是他却领导着成千上万民众把朝廷大的落花流水,虽然最后失败了,那跟用人没关系,属于决策性错误。
每一个员工都有其独特品质,领导者如何发挥他们的长处,抑制他们的短处,这是管理的艺术。在动机管理方面,这种管理艺术的精华之处就在于对不同的员工采用相应的激励策略。员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很多。这里我按照员工在公司的目的需求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第一类,没有权势欲望的一般员工。这类员工的工作动力主要来源于物质激励。他们在工作中会兢兢业业,也可能随波逐流。这类人把基本的生活需求看得更重,获得更多的工资和奖励是他们工作的主要目标。对于这些员工来说,物质奖励更有利于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领导者不需要拿职位、职务去激励他们,因为把一个没有领导欲望的人放到领导职位上可能会让他感到不适应以及由于没有权势欲望会让其形成没有上下级关系的混乱局面。这就是前人从现实管理中的出的一个彼得原理理论:与其让员工在高一个的层级上发挥一半作用,还不如让他在低一个层级上发挥全部的作用。
第二类,有权势欲望的员工。
这类员工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对权力的向往。这类员工处于中底层地位。
这一类中有两个小类,其一,是有欲望但领导天赋不高的,其二,是既有权势欲望又有领导天赋比较高的。对于这两类员工,管理者应当抓住这些员工的欲望特点,给予重要性不同的职务升迁方面的承诺。激励他们主动地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因为他们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对权力的向往。对于第一小类员工应该点到止型,主要是他们的领导天赋和权力欲望不是很高,有时可能会满足于做一个小组长,当实现了这个目标之后,物质奖励可能又会被提升为他们第一需求;而
另一些员工的权力欲望和领导天赋则大得多,在其能力允许的范围内,领导者应当鼓励他们成为中层管理者或者高层管理者。
第三类,已经成为中层管理者的员工。他们的工作动力主要来源竞争的乐趣。所有能够成为中层管理者的员工肯定都是具有领导欲望的员工,在他们看来,物质奖励仅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许公司为他配一辆公务用车会比年终的10万元红包更有激励作用。中层管理者负责了组织中的一个部门,他们较之组织中的其他员工更有竞争意识,他们是形成组织竞争氛围的核心因素,与其他部门竞争的胜利更能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来自于成就感所外化的动力。管理这类人的艺术就在于既要促进中层管理者之间的竞争,又能协调部门之间的合作。
第四类,有创造性能力的员工。这一类人往往是技术性员工,他们的职业成就感是这类员工的工作动力主要来源。技术成就是他们的第一追求,能够因此而获得荣誉、或者将他们的发明创造应用于实践,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绝大多时间很难对他们的工作过程及时间进行控制,他们最愿意做的工作就是不断的创新。这类员工往往很重视工作环境不仅包括无形的工作情况诸如公司领导者都技术人员的尊重情况、先进技术培训、创新成果的应用情况等,还包括物质方面的环境如资金投入、技术设备的配置、办公条件等。这类员工他们拥有知识,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的工作环境,有较强的流动意愿。管理者对于他们这类人应当首先给予的是提供创新的条件,还应当为他们定制相应的规章制度。第五类,想做老板的人。这类员工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它们包括对权威、身份、地位的向往,也包括对财富的追求,总的来说,他们希望得到组织中属于自己的那份“所有权”。要留住这种人才,就必须让他们获得组织中属于他们的那一部分有形的资产和无形的感情,让他们获得对组织的归属感。具体做法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健全组织的信用制度建设、强化声誉激励机制、尊重他们的经营自主权等。
三、情感牵动万人心。
怎样才能用情感牵动公司员工的心,让员工的心归属于其所在的企业,以企业的安危为己任?要做到情感牵动万人心,我们不需要天天搞联欢、吃大餐,也不需要刻意地宣传友爱互助,我们不需要天天培训,不需要时时把员工的认同感挂在嘴边,更不能以领导者的身份去强迫员工认同,那样的话,绝对会舍得其反,我们仔细的看看研究一下我国的很多企业,国有企业咱不说,现在国内一窝蜂的搞形式主义。其实员工需要的仅仅是平和的心态、默默的爱意,平时的一句问候、一点关心、一丝祝福,无不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纯真友谊。俗话说得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茅台”固然高贵,但在别人口渴的时候,递上一杯清水,这也许比任何琼浆玉液都来的纯真、来的真切!关心和爱都是朴素纯真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可能转瞬即逝,而涓涓细流的友谊才能长久、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卡耐基说过:“人类行为有个非常重要的法则——时刻让他人感到温暖。如果我们照着这做,一切就会很和平,而且可以得到很多友谊和永恒的快乐。但是,如果我们破坏了这个法则,就会带来很多麻烦。”我们在组织管理当中,也应该注重培养领导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这种朴素而又真挚的感情。组织给予员工的这种情感体验会比高工资、高福利更能让人感受甜美、回味无穷,这是组织艺术的魅力所在,它需要每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去细细品位、慢慢琢磨。“最失败的领导者就是,员工一看到你,就像鱼群似的没命地逃开。” 松下说过。人都是有归属需求的,这是人寻求个体安全的生物本能体现。优秀的管理者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会在组织中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满足员工们的归属要求,使他们对组织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具备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员工,对组织的发展极为有利,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组织的整体效能;其次,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会转化为他们对组织的忠诚感,这对组织留住核心人才极为有利;再次,增强员工间的和谐氛围;最后,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就像一块吸铁石,员工就像一颗颗螺丝钉一样吸附在他的身边。人都是渴望被关爱的,我们建立家庭就是这种需求的延续,组织是员工的第二个家庭,每个人的组织生活在他的日常生活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果员工在组织当中获得了重视和关爱,那么他就会把组织当作自己的家庭,他就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归属感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具有归属感的员工会把工作当成分内之事,并对工作持有一种积极努力的态度。因此,领导者日常工作中对员工的尊重和关爱以及员工之间互相帮助和真挚友谊会使员工在内心当中形成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就会不自觉地去维护他所在的组织,这对提升组织效率是非常有利的。
培养员工的归属感,不仅需要细微的关怀,还要有一定的策略,就像谈恋爱一样,要用你的“真心”来打动员工的“芳心”.三国时的刘备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三顾茅庐,感孔明,定下隆中策;摔阿斗,抚赵云,妙得万人心;送徐庶,洒别泪,使众人感之叹之。再看看曹操赤脚迎许某。都是打动人心、才为我所用的典故。
四、远小人亲君子
先贤告诫:“亲君子,远小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颓废也”!
自古以来,我们的多少朝代都败坏在没有遵守这句千古明训。从商纣到大清,那也个不是因为领导人而是国家社稷衰败的。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敢于直言、敢于顶撞领导的员工,那这个企业也就快到了尽头了。
但是,往往一些大人物却喜欢小人.小人嘴甜,奉承献媚的话说的恰到好处;小人腿勤,整日围着大人物打转子;小人会办事,对大人物的家务事,私事,心事了如指掌.小人恭顺,一副奴才相.见了大人物,满脸谄笑,装成孙子,点头哈腰,层次高的小人,做得滴水不漏,宛若君子,谁能不爱呢?
“君子不与小人斗”大都是君子的处世哲学,恰恰合了小人意,结果往往是小人骑上君子头.君子埋头干事,小人伺机整人,精力的投入方向上,小人就占了上风.干事往往就要有漏洞,出错误,小人不干事也就不犯错,但她是挑毛病的高手,君子出错,小人幸灾乐祸,把君子的错误夸大无边,传播无际,直到有人,特别是君子与小人共同的顶头上司对君子不满,甚至责备君子,小人再添油加醋,落井下石一番才肯罢休.从古到今,历朝历代,朝廷之上都分为两道风景,都有君子与小人之争,开明的君主执政时,小人会隐藏起来,一旦有机可乘,都会跳出来咬一口。现在社会变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私营民营等企业,这些企业的老板董事长有点类似于君主,怎样才能做到“亲贤臣远小人”呢?
首先,识人。应当判别那些人经常说自己不应该这么那么做,对自己想做的事提出质疑的,那些人经常附和自己,那些人经常在自己的耳边说别人的不是。其次,要经常听听基层员工的心声,不同部门的员工对经常接近自己的人的评价。如果你听不到声音,或者你听到的都是说好的,我认为,你这个领导做得好失败,你已经听不到真实的声音了。那你听到的声音去判断。
第三,就像古代时候的君主一样,给已经确定的“忠臣”,赋予“打皇鞭”、“铡龙铡”。
第四,制定“君主立宪制”、“王子犯法于民同罪”等规章制度,让员工监督自己对制度的履行情况(采取无记名意见箱),意见公开栏,将自己的履行情况公开,给予意见箱公开人员“免死铜牌”或者是员工轮流公开意见箱。
以上我能想到的几点解决办法。总之,大小人可以乱政亡国,小小人可以把一个单位搅的是非不断,乌烟瘴气.敬请各位特别是有识之士认清小人,谨防受害.五、承担责任也是一种幸福,鼓励合理的失败。
历年来我们一直有着“枪打出头鸟”的这一说法,这样就会导致我们不敢承担责任,遇到新问题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我们很多管理人员整天盯着下属的不足,靠着打击下属来增加自己的“权威”,请问,这样你的下属什么时候才会有成就感和归属感呢?
现在人们也许开始遗忘了2000年以前,大凡新办一个企业,总是要先到工商部门进行名称预先登记,领表后,还需要开据房产证,进行验资、审批,如果是歌厅舞厅或者卖烟什么的,还要跑文化局、烟草专卖局,然后又回到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接着再到公安局进行刻章审批,到银行开设账户,接下来的还有税务、统计、社会保险等各项登记等着„„每一个程序要跑一个机关,每一个环节要进一个“衙门”,加上拥堵的交通和部门之间扯不清的皮,什么时候能真正开业就没准了。那时候,我们常常埋怨行政人员办事不灵活、官僚气十足、效率低下等等,这些都是因为那些员工把“不犯错误”定为工作的首要目的,而把服务顾客、享受工作放在次要的地位。在市场竞争当中,目标置换现象对企业的危害更大,它限制了员工的创造力,损害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之所以会产生目标置换的情况,从本质上讲,就是缘于领导层或是员工对责任的片面化理解,因为大家只看到了责任所具有的惩罚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在组织中的激励作用,所以目标置换的现象才会长时间存在。
管理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定律——波特定律,它的内容就是“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认为:管理者过于关注员工的错误,就不会有人勇于尝试。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说,我们允许下属犯错误,如果那个人在几次犯错误之后变得“茁壮”了,那对公司是很有价值的。犯了错误就能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在西门子有这样一句口号:员工是自己的企业家。这种氛围使西门子的员工有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只要是有创造性的活动,失误了公司也不会怪罪。
对下属和员工的错误保持宽容是一个优秀领导者的美德。日本有一个表演大师,有一次在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松开了。有个到后台采访的记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难道他不知道这是表演的真谛吗?”“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不当场告诉他,我想教育的机会将来会有更多,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这位表演大师并没有因为弟子看不出自己的用心而责怪他,反而对他的细心进行了嘉奖,可谓别具匠心。这样既没有打消弟子以后细心面对生活的热情,又为后
面的教导埋下了良好的伏笔。
首先,下属犯错误,领导要首先承担责任。从管理原则方面来讲,责、权、利是一组相对应而存在的因素,一个人有多大的权力,就应该获得多大的利益,承担多大的责任。责任并不代表你所受的约束有多少,而是表明了你在组织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一个有自信心的员工,他会把敢于承担责任当成是能力的体现,把它看作是提升团队合作精神的契机。一般来说,组织在面临危机或者变革的时候才突显责任,一个敢于在危机关头承担责任的员工,他本身就是能够被人信任、受人尊重、具有权威人格的人,这些素质都是优秀员工所不可或缺的素养。所以,组织领导者要敏于发现这些人才,并在组织当中培养每个人的责任意识。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下属犯错误,领导者一定有责任。领导要勇于承担责任,这不仅是一种表率,也是一种品质的体现。领导一旦通过表率作用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属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事半功倍。
创新一定是打破墨守的陈旧规矩,那么打破陈旧的规矩肯定是有一定的责任风险的。对一个积极发展的企业来说,我们需要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让每一个员工都承担一份责任,这也就等于让他们多了一份自信心和成就感。
其次,优秀的管理者在员工犯错的情况下,是不会一味地责怪的。以宽容面对他们的错误,变责怪为激励,变惩罚为鼓舞,让员工在接受惩罚时怀着感激之情,进而达到激励的目的。每个人都是需要鼓励的,有鼓励才能产生动力。
宋秉泽
方仕集团财务部
2009-5-29
第二篇:如何获得员工的归属感
今天我要讲的是如何获得公司员工的归属感。首先我要讲一下归属感的定义,一个家庭有父亲、母亲或者兄弟姐妹,他们共同来支撑这个家庭,同时这个家庭能给你快乐、悲伤,你愿意为这个家庭付出一生,这就是归属感。
如果问大多数企业管理者一个问题,什么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因素?90%也许会回答:制度和分工。的确,严格的制度和明确的组织分工是保证员工高效工作的“必杀技”,是创造价值的关键。但是,仅凭这两种是不能成为企业连绵不绝的动力的!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不管我们制定多么严格的组织制度和多么精细明确的分工,怎么鞭策我们的员工,我们的效率有多大的提高?提高了多少?明确的答案就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企业的构成是由生产工具和人组成的。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死的工具,任凭你如何去开发它,它的能量毕竟有限;但活的人,他的能量是无限的。所以,组织要想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收益,就必须从人的角度来挖掘新的管理手段。在西方的大企业那里,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是主要手段,说白了,就是企业知道如何获得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
激励型薪酬保障制度不仅仅能体现员工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代表企业对我们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着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发展前景,甚至还代表着企业对员工终老病残的后勤保障,这些物质的激励虽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企业带来收益,在一定的程度上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我们公司这些做到了吗?我们不否认物质方面的激励,但是,连仅有的工资按时发放都成一个问题,那我们就要问一下公司出现什么状况了,要怎么解决呢?工资、福利等属于保健因素,缺少它们员工会厌恶工作,但有了它们员工也不一定会努力工作;而有些因素,例如感情、人际关系等则属于激励因素,没有它们员工会消极工作,但获得了这些因素后员工则会积极主动地去工作。不管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东方国家,富追逐财富仍然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然我讲的可能有点离题,但这些都是肺腑之言,要想企业蒸蒸日上,就要注入企业之魂,而企业之魂是需要公司员工强大的精神支柱,稳定人心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内容。
第三篇:员工认同感及归属感在企业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员工认同感及归属感在企业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员工认同感及归属感在企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企业通过什么渠道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因此而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1、当员工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对企业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当企业的薪酬、福利等物质利益和企业的各种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基本符合员工的价值标准时从而产生认同感时,员工将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企业当中,并以能体现企业价值及个人价值为荣。
2、当员工开始了一个对企业全面认知、熟悉的过程时,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使员工逐渐感受、感知、熟悉、适应企业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员工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决策、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产生基本的认同感时,员工便能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工作了。
3、随着企业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不断满足员工生活、心理、感情、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的需要,从而使员工对企业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深层次的认同感,并逐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公平感和价值感,强烈的工作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使得员工对企业的满意感不断增加,最终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归属感形成后,一方面加深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另一方面员工将自发形成自我约束并产生对企业强烈的责任感,体现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并充分地、自觉地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最终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莫 林 燕
第四篇:企业领导获得员工归属感的14个方法
1.微笑。
每天,当你第一次看见某个人时,冲他微笑。看着他的脸,停顿一下,微笑面对他,清楚地向他表明你看见他非常高兴。微笑只需要牵动我们面部13块肌肉,但皱眉却需要牵动112块肌肉。因此,每天冲员工微笑要比皱眉容易得多。微笑也会让他们感到高兴,感到幸福。
2.倾听员工的心声。当员工和你谈话时,注意倾听。仔细聆听员工的话,不要随意打断,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价值,受到了重视。这也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若领导能专注地倾听员工讲话,会刺激员工的大脑分泌一种名为内啡肽的激素,这种激素会让员工感觉更加幸福,并增强自信。当你在倾听时,要不时予以反馈,例如点头、微笑,同时要一心一意地看着说话人的脸。倾听时,要表现得好像对他所说的内容非常感兴趣,让他觉得他所说的对你来说非常重要。这样的积极聆听一天中可能只会出现几次,但足够了,这足以对其他人的工作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3.赋予员工知情权。
让员工充分了解公司,了解公司从事的生意,尤其是那些可能会对他们的工作或他们的安全产生巨大影响的事情。在每个公司中,当员工感觉他们是“知情人”,感觉自己“了解内情”,熟知他们周围发生的和他们自身以及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的每一件事时,也是他们感到最满意的时候。
实行开放政策,让员工有权拜见高级经理,这也有助于帮助员工获得知情权。告诉员工,公司里“没有秘密”,告诉他们,如果任何人对公司内外事务有任何疑问的话,都可以自由提问,他们的问题都会及时得到答复。
4.鼓励进步。
要想把工作完成得更出色,提升公司形象,一定要集思广益,鼓励所有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员工提意见时,可以采取任何可能的方式。“二战”后,日本重建了他们的经济体系,建立了改进式企业经营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持续改善”。他们鼓励各个行业的每一位员工,在进入他们“视线范围”内的一切事物上,去寻找可能出现的可改进之处。你也应该这样做。当有人想出了一个主意,不管你一开始是如何看待它的,你都要鼓励那个人去尝试,在小范围内即可,看看是否会有用。你鼓励人们提出更多的想法和主意,相应的,你得到的想法和主意也就越多。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他们会干得更好,同时他们也会感觉更加愉悦,因公司而产生的幸福感也会大大增加。
5.把你的员工看作志愿者。
把他们看作无须回报、无偿提供服务的志愿者。想象一下,你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有才华,能力出众,不管在哪里他们都会工作得非常出色,但是他们现在选择为你工作,因为他们喜欢你,也喜欢你的公司。
在非营利组织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志愿者,每一个来义务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巨大尊重,因为管理者希望这些人以后能够再回来进行义务劳动。如果你把你的员工看作不拿酬劳的志愿者,他们贡献了他们的时间来帮助你和你的公司,因为他们喜欢你,享受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你就会对他们更好。反过来,他们也会更愿意为你工作,因为在这里他们会感觉到更大的幸福和快乐。
6.把你的员工想象成可以带来百万效益的客户。
想象一下,你正在打电话,电话的另一端是你的一个重要客户,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你会非常热情、友好、体贴,你会充分发挥你的个人魅力,专心听对方说话。你会表现出你最佳的一面。不管这个客户说什么,你都会一如既往地表现得对他非常感兴趣、有耐心,亲切而善解人意。
现在,想象一下,你的每一个员工都是这样的一个客户,都会以某种方式影响一个会给你公司带来百万效益的订单。如果你对待你团队中每一个员工都像对待你最有价值的一个客户一样,必然会在他们身上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感到了快乐,自信增加了,也就会更愿意为你工作了。
7.支付员工高薪。
员工为公司做出了贡献,应当给予他们相应的奖励和报酬。虽然金钱本身并不是一个主要的激励因素,但一个人的所得远远不及他的付出,那必将会成为抑制员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实际上,所有的好员工都相当于是无薪的,因为好员工为公司所做的贡献远远大于他们的薪金和报酬。只有公司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够吸引优秀员工,留住这些员工。有了这些员工的存在,公司的营业额必将会不断地上涨。
认真思考在公司长期工作的员工曾为公司积累的庞大的智慧资本储备,他们完成的工作,他们出色地完成工作的方法,以及他们在公司内外所建立的各式各样的人脉,你就会逐渐意识到,他们是多么难以替代,要找人取代他们的话你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多么大。
当无法确定应该给员工多少薪酬时,一定要秉持着宁多不少的原则。主动提高员工的工资,不要等着他们来找你要求加薪。告诉他们你是多么看重他们的工作,重视他们的付出,在经济上对他们的付出予以支持。这样你会让他们感觉到快乐和幸福,他们会因此变得更加自信,也会对你和你的事业更加忠诚。
8.庆祝成功。
无论是员工个体,还是团队整体,当取得成绩时,都要为他们庆祝。为每个人叫份外卖,庆祝他们完成了一项任务,可以是签了一份重要的合同,也可以仅仅是因为你想要表达谢意,感谢大家的努力工作。如果工作中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功,你可以请员工在当地的饭店好好吃一顿。在定期的员工会议开始时,你可以先指出是哪几个人最近成绩斐然,然后在众人面前,带领大家为这几个人热烈鼓掌庆祝。
不管什么时候,当你为某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庆功时,都能够激励这个人。他以后必然会付出双倍的努力回报你,在场的其他人可能也会受到鼓舞,努力工作,期望有朝一日同样的庆功会也能为自己举行。
9.对员工感兴趣。
要关心员工的私生活。了解他们的家庭和社交情况,关心他们在空闲时间都做些什么,关心他们平时的生活状况。实际上,每个人下班后的生活都是非常繁杂、忙碌、活跃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情绪。对大多数人来讲,生活的重心是他们的私人生活,下班后所思所想的每一件事才是生活的重点,而工作则是第二位的。
当你对员工真正感兴趣,把他们看作个体的人,而不仅仅是一起工作的同事时,他们就会感觉自己非常重要,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正是因为你对他们感兴趣,关心他们,他们才会心生愉悦,感到幸福。
10.做员工的良师益友。
寻找各种方法帮助员工学习新东西,帮助他们成长,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为员工推荐值得阅读的文章或者书籍,如果能够买书给他们就更好了。鼓励员工学习,参加培训,为他们支付培训费用。给员工时间,让员工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
学习、进步、变得更有价值,是每个员工都渴望实现的。作为一个中层,你必须充分了解,为了成为更有用的人,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你的员工都需要学习哪些课程。
有的管理者会问:“我们培训了他们,如果他们在接受培训后离开了公司该怎么办?”这种问法本身就存在问题,正确的说法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不给他们培训,他们怎么会留下呢?” 你花越多的时间培训员工,给予他们指导,给他们提出有用的建议,不断地鼓励他们学习和进步,他们就会更加自信,也就越可能长久地和你并肩作战。
11.给员工自由。
在工作中,尽量给予员工自由。工作时,你明确地给出工作指示,员工会非常乐于接受,但也应该尽可能地给员工一定的自由,让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法去完成工作。
鼓励员工在工作中承担高级别的责任,运用高水平的方法进行自我管理,安排工作时间。当员工证明他们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自我指导与自我管理时,给予员工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在工作中运用他们所知的最好的办法进行工作。在一个明确的限度内,员工获得的自由度越大,他们就会越快乐,工作得越舒心,干得也就会越出色。
12.清楚了解员工的工作内容。
确定每一个员工都非常清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评估的方法以及最后的截止日期。你能给员工的最棒的礼物,就是明确一切事项。员工对你的要求了解得越清楚,越明确评估测量的方法,对他们来说就越容易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创造佳绩。只有当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时,他们才会真正体会到快乐,并在工作中感到愉悦。
13.及时给予反馈。
要经常给出反馈,对员工的工作和工作方法提出建议,进行指导。你给出的反馈越多,你团队中的成员就会感觉更好,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就会创造更出色的成绩。
花些时间,坐下来同和你一起工作的人谈谈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询问他们的工作进度。经常这样做可以给员工提供机会,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对他们进行指导,尽可能地确保每个员工都把工作做到最好。当员工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并能定期从上司那里得到反馈时,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感到快乐。
14.将员工当作你的上司一样对待。
把每个员工都看作即将升迁的人,假设几个月后这个人就会成为你的上司,想象只有你知道这个决定。这个人现在在你手下工作,当你想到将来你会在他手下工作时,你对待他的态度必然会发生变化,向着好的一面转变。在你们的交往中,你会变得更加积极、稳重,乐于提供帮助,做事也会三思而后行。如果那个人在短时间内就会成为你的领导,你对他就会更加有礼貌,更加尊重他。
第五篇:员工归属感
归属感制约员工的流失
最近拜读了曾总在2011年中期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每一次阅读曾总的讲话,我们都有不同的期待,期待的不仅是他那敏锐的洞察力,还有对当前形势的精准分析以及给我们员工提出的新挑战,对于这次中期讲话也是一样,不过作为基层的一线员工着重谈一下身边的事,也是公司现在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员工的流失问题,在这次中期讲话中曾总也是用了一个专题谈到员工的流失问题。
进入公司两年了,近乎每次有新生力入司后都会有一批老员工辞职,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说走就走了,不过近来一段时间这种现象改善了很多,他们离走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但是归根到底员工没有归宿感是主因,只有采取措施,增强员工归宿感,避免企业人才大量流失,打造一批忠诚的精英团队,企业才能在行业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员工归属感是指员工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企业产生了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价值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员工的归属感。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后,将会使员工产生内心自我约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调动员工自身的内部驱动力而形成自我激励,最终产生投桃报李的效应。那么,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员工的归宿感呢,大致有以下三点。
1、有效沟通影响归属感
对员工来说,员工通过企业内部的沟通来表达自己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意愿,沟通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情感释放的情绪表达机制,而且还可以满足员工的社交需要。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公开、自由、诚实、开放的沟通氛围。有效畅通的沟通渠道可以实现领导和员工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可以促进员工彼此之间思维的碰撞、感情的升华,从而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误会以及释放领导或员工产生的心理上的不满情绪,管理者接待日就是其中的一个渠道,员工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需求,通过与领导的沟通一一得到答复,从而使员工体会到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企业产生深深的依恋感和认同感,加深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所以员工的流失现象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2、创新影响归属感
创新可以是对新事物的创造,也可以是对旧事物的改造,创新是企业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曾总每次讲话都要强调创新,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具有超强的生命力,企业内部的环境也是积极活跃的,创新在于每一位员工的参与,将全体员工凝聚在企业的创新理念中,调动企业内、外部一切有利于创新的因素,积极参与创新的活动,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在满足企业创新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员工在创新成功后带来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创新失败后,领导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安抚,鼓励员工继续保持和发扬积极创新的思维,员工在这种鼓励创新性的文化中,加强了对企业归属的情感。
3、良好的企业形象影响归属感
企业形象是企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财富”,它不仅可以赢得大众的信任,引导消费者购买企业产品,而且能够对优秀人才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更还有利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培养员工爱岗敬业,使员工感觉到作为南玻人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企业形象的塑造不仅仅靠广告、公关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也不仅仅是优质产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员工是企业形象的天然代言人,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因此,企业应该注重把员工的理想、信念、利益、价值、需求与企业的整体目标进行整合,产生共同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员工自身价值,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进一步深化员工的归属感。
一些知名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基业长青,关键在于能够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一个优秀的企业内部环境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不仅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更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任何员工在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对于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