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在我国农业品牌化中作用的探讨
政府在我国农业品牌化中作用的探讨
摘要:近20年来我国农业有很大进步,但我国农业仍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初级和中级阶段,农业基础薄弱。推进农业品牌化,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应对入世挑战、增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重要途径,也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生长点;是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贯彻落实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转变政府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面我国农业在新形势下实现在更高层次上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将结合我国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政府在农业品牌化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关键词:农产品;政府;农业品牌化
一、引言
在我国众多的农产品中,西湖龙井、东北大米有着很好的口碑,但是当消费者真正选购这些产品时,面对众多龙井和东北大米却不知道如何选择。在名叫“西湖龙井”的茶叶中,有着不同的价格,产出时间、产地不同而决定了“西湖龙井”的价格由每斤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消费者选择时,只能自己品尝后购买。而东北大米给人同样是困惑,面对众多的品牌的东北大米,消费者只能赌博式的购买回家。
一方面,在如今品牌时代,农产品很少有在全国都出名、让绝大多数消费者都相信的品牌,农产品的品牌对消费的指导作用几乎是零。
另一方面,各地农产品的品牌品牌意识已经开始觉醒,但品牌集中度不高。以龙井为例,杭州市有“贡”牌、“御”牌等近40个品牌,而东北大米的各种品牌也不下几十种。浙江全省已经注册的农产品商标达4815个。而天津市黄瓜有“津春”牌的、河蟹有“七里海”牌的,连甲鱼都有“水王”牌的……。据关方面统计,有品牌的农产品销售比重尚不到总量的1%,即在农产品领域,品牌战略才刚刚起步,“七里海”牌河蟹、“水王”牌甲鱼等顶多算是区域名牌,品牌的辐射力非常有限。
但是,地方品牌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不少农民获益。比如,德庆是国内知名的柑桔生产大县,其贡柑2006年初在北京参与“中国首届品牌水果擂台赛”并当“擂主”,夺得“中国柑王”桂冠,售价最高达5元/斤,农民仅柑桔一项收入人均就达1600多元,仅贡柑、沙糖桔一项就为农民带来4亿元的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农产品品牌群雄并起的时代,农产品如何进行品牌化,政府在其中该发挥怎样作用,是本文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农业品牌化的现状及成效
1999年《农业部关于创名牌农产品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各地把发展质且效益型农业作为最佳切人点和突破口,积极引导农村经济由数量型、传统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基本形成了以农业品牌开发为重点,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品牌效应拉动农民增收的发展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了362个,其中全国农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的19个(啤酒、葡萄酒、味精、肉制品、乳制品、酱油、饲料、人参),占驰名商标总数的5.2%;全国农产品获省级著名商标383个(选自《中国驰名商标、省、自治区、直辖市著名商标名录》);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认定了272个,其中全国农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的57个,占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20.9%;2004年,获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4710个,有机食品AA级)662个,无公害农产品9917个(截止到2004年6月,摘自《农业质量标准》2004年第6期,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马爱国文章)。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品牌化建设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有效带动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提
高了农产品国内外的竞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三、我国农业品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品牌化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㈠国家缺乏农业品牌化战略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
品牌战略应该覆盖经济活动的全领域。目前,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将品牌战略从工业领域推向农业领域,但是,国家尚缺乏农业品牌化战略的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农业部虽然在1999年就颁布了《农业部关于创名牌农产品的若干意见》,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地,但对于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应该如何统一规划实施却没有相关政策。
另一方面,重评定轻培育,一些部门和机构热衷于品牌评价格排序。既有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各行政区域内的评选,又有中介机构的类似评选,缺乏全盘统一规划。
㈡农业品牌管理体制不顺
国务院相关部门及一些行业机构,例如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和商务部以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等,都根据各自职能定位提出了名牌产品的评价制度和管理办法。但在国家层面上没有形成必要的综合协调机制,政出多门,造成了部分地区对农业品牌化、农业品牌认识混乱。并且,由于农产品的生产由不同环节组成,不同的环节又由不同的部门监管,以致监管部门总多、职能交叉,造成多头管理,效率低下。
㈢主体品牌意识淡薄,推广措施不足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是农产品品牌化的推行主体,品牌意识虽然比改革开发前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⒈重生产,轻品牌。
⒉品牌运作简单化。许多地方还停留在取个名字注册就算一个品牌。而品牌创立是由诸方面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由市场用户、产品质量、形象设计、广告宣传等方面组成,在这个系统中产品质量是基础及中心环节,其他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建立农产品品牌时需以质量为中心,全盘考虑,多方合作。
㈣龙头企业与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量薄弱
农业品牌化战略中,龙头企业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力量薄弱难以担任重任。
一方面,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能力差。主要表现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少,其他龙头企业规模都较小,因此带动当地农户能力有限,不利于品牌成长。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在运行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农户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还很浓厚;②会内部管理上多以协会领头人的威望维持着协会的运转,协会和果农呈现出一种及其松散型的组织关系③协会缺乏足够的资金,除能确保农户不误农时和保证生产资料的质量外,并未给会员带来经济上的实惠;④协会领头人在多年的组织活动中没有领取报酬或者领取的报酬抵付不了他在组织活动中的支出,从长期看,难以使协会领头人对协会事业保持长久的热情,使果农协会发展缺乏后劲;⑤协会不是一个法人组织,资金实力小,签约的可信度低,承担违约赔偿的能力十分有限,使得协会普遍的抗风险能力低。
㈤农业品牌资金投入不足
好的品牌,从其设计、注册、宣传、保护,到最后形成品牌资源优势,需要一格积累过程,从中要发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要继续保持优势,还要再不断投入资金。而我国的现状,是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分散的小农户经营,资金积累相当有限,大部分地区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农业合作组织也不完善,发挥不了作用,导致各地农产品以及一些地方特产、名产形成不了品牌优势,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不能形成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并且政府的支持不足,2005年政府主管部门对农产品的促销活动的资金不足5000万元。
㈥农业品牌宣传贫乏、保护力度不足
我国的农业品牌普遍存在弱、小、散的特点,品牌整体水平低。同一优势区域同一农产品品牌数量多,品牌间恶性竞争,品牌主体缺少品牌整合或整合力度不够,影响优质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农业品牌的宣传不足,农业品牌缺乏整体策划,传播范围不大,缺乏地域品牌、国家品牌的宣传,品牌整体运作能力差。虽然出现一批区域性名牌,但其中的国家名牌较少,国际农产品品牌就更少,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品牌附加值不高。
政府对地域名牌,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地方特产品牌引导保护力度不够,而且部分法律内容缺失,受名牌信誉度较高带来的超值利益驱使,假冒品牌行为屡禁不止;另外,执法单位较多,没有形成合力,对这些行为缺乏有效打击。
四、对政府在我国实施农业品牌化政策的思考
“三农”问题的难点在于农民收入低且增长缓慢,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插,农业名牌少,对农民增收的带动力不强。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则可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政府部门需要在宏观层面上理请思路、理顺机制,进一步研究农业品牌化战略。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引导和推动,制定相应措施,在培育、扶持和保护、发展农业品牌等宏观环境上推进农业品牌化战略的实施。
㈠制定农业品牌化的指导意见和协调机制
制定和建立推进农业品牌化的指导意见和协调机制,进一步理顺农业品牌化推进的工作机制,提出科学的农业品牌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拟订合理的实施步骤和阶段性目标,明确农业领域品牌发展方向和重点,形成国家、地方、区域、行业、企业、产品的多层次战略品牌体系。并进一步借鉴和引用国外的经验推进农业品牌化。
㈡为农业化创建和发展提供适当的支持条件
近年来,个部门、个地方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为农业品牌化的实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政出多门、资源分散,不利于政策资源的集中与有效的发挥作用,国家和各级政府层面应该集中必要的政策资源,制定并形成配套的政策体系,为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化创造适当支持条件。
㈢进一步规范农业品牌的评价和认定活动
目前,我国存在在乱评比的现象,许多品牌认定机构因利益驱使不能进行公正、公开、公平的评价;另方面,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和法制不完善等原因,消费者很难在众多品牌中进行合理选择。政府作为法定管理机构和公共利益的代表,其组织的评价认定更具有更高的公信力。因此,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健全农业品牌的评价认定制度,尽快建立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与推进农业品牌化紧密相关的市场中介机构,创立有关农业品牌培育与发展的咨询服务机构。对于已参加的团体和机构,加强其培育、扶持和管理,并实施资质认证,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透明度、权威性与公信力。
㈣创造公平的农业品牌的市场竞争环境
政府部门应该着力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大力营造有利于农业品牌创立和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强依法行政意识,通过组织实施《产品质量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加大打假治假、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查处虚假广告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市场监管作用,运用法律保护名牌产品和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竞争,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品牌的市场环境。㈤大力组织宣传推介,做大做强优势农业品牌
政府的宣传和推介是农业品牌成长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农业品牌的公益性宣传,强化对品牌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使生产者创品牌、消费者识品牌用品牌的意识增强,以提高农业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引导和促进农产品的健康消费。
㈥整合区域优势特色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
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必然规律。目前,我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多杂乱和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十分突出,极大削弱农业品牌的竞争力。各级政府要加强指导与协调,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企业兼并、资产重组、股份制等形式,引导弱小品牌整合于名牌,形成整体优势,不断提高竞争力。同时,组建行业协会,规范行业行为,充分发挥自律作用。
㈦立足资源优势,建立主导产业和主导品牌
各级农业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种,明确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逐渐树立和创造本地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最终形成“一村一品”、“一地一特色”的农业区域性布局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格局。
立足市场需求,树立主导产业,才能形成一个地方的农业主导品牌。培育主导品牌.一要“精炼”,即精心提炼优良品种,为品牌打好基础;二要“精选”,即在众多品牌中,精心挑选一个或少量的有发展潜力的品牌进行培育,让其成为真正的主导品脾;三要“精心”,即通过品牌的精心运作,整合分散资源,提高主导品牌的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白光.中国要走农业品牌化之路[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傅晨.聚焦 中国农村改革热点和重大问题研究[M].山系经济出版社,2001
[3]农副产品呼唤强势品牌[N].新华网,2006,(6)
[4]刘烈.旧时御前皇帝柑 飞入羊城百姓家[N].金羊网,2006,(11)
[5]孔祥明.德庆柑桔产业为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N].西江日报,2006,(3)
第二篇:试论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试论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林 峰
如何认识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政府应起那些作用,这是关系到我国农业产业化能否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作粗浅的探讨。
一、农业产业化中政府作用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经营方式,其产生和发展无疑是以市场作为基础的,但是由于农业的外在性、公益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殊性及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要迅速健康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则需要政府的重大作用。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殊性,要求政府发挥巨大作用。首先,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继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生产经营又一次制度创新,把分散农户经营联结起来,实现新的规模经营。这是一种制度变迁,没有政府的作用是很难推进的。其次,从世界范围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多是“合作社+农户”,由于农民合作组织发达,农民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高,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农民利益。但我国较成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多数是“龙头”企业+农户类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民是弱小的一方,农业“龙头”企业则是强势一方。由于农民组织程度低,没有形成一个代表他们利 益的组织,而单家独户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实质上很难与“龙头”企业平等。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没有政府的作用,是难于协调好“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关系,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犯。
2、我国农业的外部性、弱质性和基础地位要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产业,其发展受市场自然、技术、政策等风险影响,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脆弱性和高风险性,是一个弱质产业。另一方面,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而且越来越重要。农业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的食物生产部门,而且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生态效应和社会政治效应,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农业的增长效应,是农业与其它部门的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以及农民收入与其它部门生产增长的关系。在我国,目前农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指数下降0.4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民生产总值就可增加0.51个百分点。农业的生态效应,是农业与生态环境关系,即农业既可以给人们创造共享的绿色资源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造成水土流失,水、食物、土地、空气污染,给人类生存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农业的社会政治效应,是指食物安全与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的关系。这充分说明,农业不仅有很强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很强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政治价值。农业的这种强烈外部性,不仅说明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说明了农业部门是一个具有公共部门性质的部门。农业经济的弱质性、高风险性及农业的外部性,决定了农业的公共社会效益高于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农业的成本,不能完全由农业生产者来承担,而应该由代表公 共利益的政府来共同承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然资源贫乏,农民素质低,要实现农业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政治价值更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3、理论和实践表明,一定阶段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农业的弱质性、外部性及基础地位,为农业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农业保护理论认为,农业保护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质是非农业部门尤其是工业部门的剩余回流给农业,也即工业反哺农业。而工业反哺农业是一种非市场安排的政府行为。有关研究认为工业反哺农业的临界标志是:人均GNP在800—1000美元之间,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农业增加值的份额约在20-25%之间,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劳动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在40-45%之间时。而我国早在1995年人均GNP为1053美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0.6%,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44.6%或以下。
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来看,无一不依靠政府的保护、扶持。美国从30年代开始,以“1933年农业调整法”为标志,政府采取保护农业措施。如美国1983年政府支持农业的信贷补贴达60亿美元。日本在1961年颁布了“农业基本法”,开始对农业实施保护。台湾反哺农业政策是于1969年出台,1974年实施。他们主要措施是通过价格保护、信贷支持、出口补贴、低税率等优惠政策保护、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此外,欧美日等国还通过扶持农协、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发展,推动农业化产业化进程。
农业保护理论说明了一定阶段的农业产业化需要政府的扶持和保 护是一个客观规律。
二、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起作用的形式和内容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如何起作用才更有效,关键是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起作用的形式和内容,既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
(一)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形式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政府不能靠行政命令强逼农民企业参与产业化经营,也不宜直接干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市场主体的具体经营行为。政府的作用形式应该是:宣传、示范,引导、规划,扶持、管理。
1、宣传、示范。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一种制度创新,其首先源于山东、广东等发达地区农民的创造,中央肯定之后,全国推行,实际上也是一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改革。因此,加强宣传、示范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农业产业化作用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发动和示范工作,农民和企业认识到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确有好处,才会自愿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抓点,通过抓点示范,组织参观,带动面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2、规划、引导。政府要利用其宏观经济职能,加强农业产业化的宏观规划和引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抓规划,政府主要是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和本地社会经济资源优势,规划区域产业化方向,选择主导产业,形成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抓引导,政府主要是利用其掌握政策、市场、资源等方面信息,引导企业和农户抓住机遇发展。
3、扶持、管理。一定程度的政府扶持和必要的、规范化的政府管理,是加快和规范农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保证。政府应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在税收、信贷、用水、用电等方面对“龙头”企业发展给予优惠,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应优先给予自营出口权。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制订一些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章程和合同文本,帮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内部各方责权利,减少内部权益纠纷,理顺农业产业化内部市场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确保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二)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内容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要做什么,必须考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一般来讲,政府要把力量放到市场做不了,农民、企业做不好的事情上。主要抓好如下几方面:
1、抓好农业产业化外部环境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抓外部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化组织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在市场中顺利循环,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为农业产业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顺利发展。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抓好交通、运输、通讯、农田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推进农业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二是抓好市场体系的建设。要加强和完善农产品市场(零售市场、专业批发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促进农产品的购销,科技、资金、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使“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得到其所急需的资金、人才、技术,这是农业产业化非常重要一环。三是抓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市场主体的素质。农业 产业化有三个明显特点:①科技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来看,也是农业的科技化;②市场化、契约化经营;③企业化经营。这就要求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有相应素质的科技、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人才。我国1.8亿文盲,绝大部分在农村。我市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80.7%。随着工业化进程,素质较高的农民被吸引进二、三产业,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有劣化现象。这种状况无法适应农业产业经营的发展。因此,政府在抓好孩子的正规教育同时特别要重视抓好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法制教育。
2、政府应积极协助“龙头”企业解决产业化经营中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拓展等问题。我国由于市场功能不完善,作为地方政府,完全必要而且也可以通过政府出面,协助企业解决人才、技术、资金、产品市场拓展等问题。一是协助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引入外资。利用我们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通过制订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形式,吸引外资,解决我们农业产业化资金不足问题。二是协助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引进技术。我国科研、生产脱节,政府能够从中充当牵线搭桥角色。三是协助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拓展市场。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制定本地区农产品宏观营销规划,安排农产品市场拓展的区域、时间次序,协调流通企业利益关系和市场拓展重点区域,避免在利好消息下“龙头”企业盲目将产品一齐销往同一地区,减少企业损失,疏通“龙头”企业与产品销区地方政府关系,出面与销区政府联合举办产品品尝会,统一在当地传媒开展广告攻势,为“龙头”企业拓展市场创造良好环境。
3、多形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无论是 开拓国际市场,引入外资,还是辐射带动农民发展生产,都需有一批规模较大,技术较先进、辐射能力较强、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作载体。一是坚持扶强扶大的原则,加快发展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从各地经验来看,政府制订一些特殊措施,扶持一部分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争取这部分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中央、省、市各级都制定了具体措施,突出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二是鼓励企业与有资金技术优势的国内外大型农业公司合作,成为这些公司的生产基地,成为他们整个生产线中的一个环节和销售网络的一部分。三是通过有利的产业政策积极引导国内大型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大型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有利于突破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只局限于农业内部的农工商综合经营,实现工业、商业、农业三大产业的真正联合,有利于突破部门利益和地区封锁的狭隘经济,在农业与企业的有机结合中,形成新的良性经济循环.这是加快农业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较快增加农业投入重要办法,也是我国农业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四是引导原国有或集体所有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科技,流通服务企业进行重组转制、改造、破产、联合、并购,通过资产组织制度创新来盘活存量资产,培育“龙头”企业。
4、把合作社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介组织主要形式来抓,推动农民与市场的对接。合作社是劳动者的经济联合组织,并为其生产经营和生活提供服务。合作社的特点是自愿、自主、自治。从西方发达国家看,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大多数是合作经济组织,而且合作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农业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如美国农产品由合作 社加工的占80%,合作社提供的化肥石油占44%、贷款占40%;法国合作社收购牛奶占50%以上,谷物占71%,在出口食品中,通过合作社出口的谷物占45%、鲜果占80%、肉类占35%、家禽占40%。
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合作社,已发育成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主要组织,并代表农民利益与工商企业和政府谈判,有力地维护农民利益。从各方面来看,合作社应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介组织最佳选择。因此,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们要把合作社作为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主要形式来抓,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在促进农业合作社发育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创造适应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舆论环境和政治环境。总结推广经验,正面引导和支持,普及合作知识,培训合作干部。但是,推动农业合作社运动一定要坚持群众自愿原则、民主管理原则、代表群众利益原则,确保农业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有效载体。
5、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新形势下对农业的有效保护。农业产业化使原来农业单纯生产扩展到加工、销售、贸易等领域。农业产业化越是发展,对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要求越高。而且我国己加入WTO,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受到WTO基本条款的限制,政府对农业的保护主要通过加强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来实现。
为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有效服务,政府首先应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信息体系、物资供应体系、技术推广体系、融资体系、运销体系、政策、法规咨询服务体系,尤其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是指为生产者提供科技教育、资金、保险及信息的服务。包括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和培训、农用资金的筹集、农业生产保险、信息中介服务业)。其次,政府(包括其下属机构)要积极提供农户和“龙头”企业需要的,但其本身又无力完成的服务,如组织协调、信息咨询、法律咨询、技术培训、合同公证、经济纠纷调解与仲裁等。再次,稳定并改革政府服务,加快发展企业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内部“龙头”企业或其它中介组织对农民的服务。政府服务机构对农业的服务,应以服务农业为宗旨,但鉴于目前财政支持不足,也必须考虑生存和发展,要从单纯的服务转向服务经营,提高政府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了推进农业服务的企业化以及产业化内部的服务,政府应制定激励机制,逐步使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内部服务成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主体。
三、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起作用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使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起有效的适当的作用,政府在推动农业产业化中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要着力使农业产业化符合公众利益。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农业产业化同样也是双刃剑。农业产业化的负面作用是:①有些“龙头”企业可能造成环境污染;②由于耕地等农业资源是稀缺资源,引入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无可避免在要与农民争资源;③由于我国市场功能和宏观调控体系都不完善,一哄而起、盲目上马重复建设造成严重浪费的现象,在各地屡见不鲜。政府既是宏观经济管理者,又是公众利益的代表,因此,政府的作用首先是要制止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出现对公众有损害的负面影响。所以,运用政府力量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要避免一刀切,一哄而上;要防止“龙头”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加强治理;要处理好工商企业与 农民争资源的矛盾,确保农业产业化能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二)要适度。
发展经济大师w〃阿瑟〃刘易斯有一句名言:“政府的失败既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少,也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多。”如何做到适度? 政府要界定自己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职能,避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总体来讲,政府应关心农业产业化长期发展问题,即宏观问题,微观经济活动应由市场来调节。农业产业化中,政府不能“越权”替代市场,政府要做的只能是市场做不好或做不了,农业、农民、企业无法独立解决或解决不经济的事情。当前一些地方存在的市场割据,贸易保护,政企不分,领导“现场办公”拍脑袋、派行政领导挂点“龙头”企业负责、对“龙头”企业进行频繁的参观、评比、检查、乱收费等现象,都会对市场有效配置和农业产业化微观经营起负面影响。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应注意减少这些负面的影响,确保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有效配置,市场能有效配置资源。
(三)农业产业化要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
所谓多元化,也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介组织多元化,农业产业化组织规模多元化。不同的是中介组织就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如 “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其它中介组织带动型(合作社、专业协会、研究会、经纪人+农户)等。政府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时,要因地制宜,适合那种模式就采取那种模式,关键是群众自愿参加,对农民有益,能增加农民收入。一个地区,应该有一批高(高水平)、大(大规模)、外(外向型)、深(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但不要求所有“龙头”企业都一样,也不是越大越好。
第三篇:我国政府在电子商务中应起那些作用
我国政府在电子商务中应起那些作用?
1、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信息化建设中,政府的干涉是必不可少的。正如要使一场球赛正常进行,裁判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政府干预应致力于促成一个适宜的制度环境, 保护公共利益,而且必须明确、透明、客观。为此政府必须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电子支付系统、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个人隐私及电信技术等,只有制度健全了,整个国家的电子商务发展才能顺畅地进行。
2、管理、协调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政府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应发挥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通过宏观规划、协调组织,制定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强政府有关部门间的相互协调,保持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的一致性、连续性,创造适宜的社会环境、竞争环境、管理和服务环境,引导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国家整体发展做好铺垫。
3、积极参与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政府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最大使用者。在世界范围内,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推进政府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实现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为了提高社会公众对电子商务的信心与认知度,政府要以身作则,带头利用崭新科技,以电子化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服务。我国 1999年实施的“政府上网工程”,其目的就在于通过推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为社会服务,促进公众信息资源上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以此来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建立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
第四篇:浅析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浅析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概述: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而劳动关系式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因此,劳动关系的状况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所以,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当前的劳动关系,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政府作为劳动关系三方主体之一,它介入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劳动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绝不仅仅是劳资之间的关系,政府作为第三方,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始终居主导地位,政府的价值取向、政策导向及行政方式对劳动关系运行态势起决定性影响。同时,劳动运行态势也对政府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以及执政党和政府的合法性产生基础性影响。所以,在劳动关系问题上,政府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必须积极作为。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
劳动关系是人们为实现生产劳动过程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劳动关系的目的。劳动关系是与生产劳动过程相联系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实现生产劳动过程是劳动关系的直接目的。其二,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关系是以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雇主)为基本主体构成的,但为实现生产劳动过程,也包括相关的社会组织——主要是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组织协调者的政府,作为劳动者利益代表的工会组织以及作为利益代表的雇主组织。其三,劳动关系的性质。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社会经济关系,或者说,劳动关系是以经济关系作为基本构成的社会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环境
1、政治环境
劳动关系的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影响劳动关系的政府和法律等因素。
2、经济环境
劳动关系的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市场状况和技术状况等因素。
(1)全球化
全球化和国际化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当今社会工作的世界也越来越被跨国公司所控制,并且在多方面相互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标志着中国直接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体系中,并遵守其规则和惯例,这对中国劳动关系将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劳动关系对国内企业的影响,这种涉外的劳动关系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中国劳动关系的运作符合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和公认的国际劳工标准及惯例。
(2)失业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虽然受到以美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知识经济的带动,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但是,全球失业人数在2003年达到了1.859亿人。2008年,由于全球经济受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和油价高涨等因素的影响,当年全球新增失业人口500万。如今,失业仍然是世界各主要经济体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说,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较快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新特征。
(3)技术环境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对工作环境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技术对管理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以前由管理者实施的控制程序和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已经转移到了工作团队,同样,远程通信技术使组织增加了在任何地点进行工作的自由。
高科技本身并没有错。从宏观经济上讲,它使社会拥有更为先进的生产力,人们能够利用更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去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带来更多的福祉,同时,更大限度地实现了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从微观经济上讲,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使再造企业成为可能,企业运转更具效率。
但在社会方面,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打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使劳动力供给出现绝对过剩。
三、劳动关系中的主体
所谓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指劳动关系系统的参加者,又称为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参与劳动关系的两方:劳动者及其组织(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用人单位(企业)及其代理人(经营管理者)。
1、劳动者
劳动者是指被用人单位(企业)以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所雇用的职工。职工的范围广泛,包括蓝领工人、白领职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但是,职工不包括自由职业者、自雇佣者。
2、劳动者组织
劳动者组织是指因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而组成的企业职工团体,工会、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职工团体组最主要的形式,其主要目标是为职工争取利益。
3、用人单位
用人的单位是指能够依法雇佣职工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组织机构。职工受雇或受聘于用人单位,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从而形成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但是,用人单位是一个组织结构,不能真正自己行使其法人权力,只能通过其他人(经营管理者)来行使其权利和履行其责任。
4、管理方
管理方一般是指在企业中具有主要经营决策权力的人或群体。在企业中,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人具有比较完全的决策权力,而其他各管理等级的决策权力是逐渐递减的,每一级都要在服从上级权力的情况下行使其权力。所以,管理方是等级制的,权力在管理方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多集中于管理方的上层。
5、雇主组织
雇主组织是由用人单位依法组成的协会、联合会、商会等,其目的是根据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单个用人单位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群体力量,维护用人单位利益,并努力调整用人单位与职工以及与工会之间的关系。
四、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政府的行为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普尔曾经说过,劳动关系中管理方、雇主和工会、雇员的定义比较模糊,而政府作为第三方,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则是大家共同认可的。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有权修改劳动关系的各项制度。政府起草并由议会通过的各项法律,反映了政府对于公平与公正、权利与职权以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的主观价值判断,这为劳动关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本框架。
(2)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许多公共部门,包括负责提供健康、教育、消防、警察、监狱等服务的政府机构,提供通信、交通、电力等保障服务的公用事业单位,以及在航空、汽车、钢铁、银行等行业中与私人部门竞争的国有企业。政府不仅控制这些部门的劳动就业人数,而且公共部门的劳动关系成为私人部门劳动关系的“样本”,因为它代表着政府的偏好。
(3)政府针对不同经济或社会问题采取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为管理方和工会之间的集体谈判创造了宏观环境。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一般归为以下五项:
(1)劳工基本权利的保护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劳动合同、劳动标准、劳工保险、劳工福利、劳工教育、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监察。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积极、主动。
(2)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工会组织、集体谈判、雇员参与、分红入股。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中立、不干预。
(3)劳动争议的调停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劳动争议处理。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中立、不干预。
(4)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主要业务内容是: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失业保险、人力资源规划。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积极、主动。
(5)公共部门的雇用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公共事业。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合法化、企业化、民主化。
五、我国转型期劳动关系的现状
劳动关系是由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为实现劳动过程而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一般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总是离不开三方格局:雇主、工人、政府。在社会转型期里,我国劳动关系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计划经济下国家作为全社会代表利益一体化的劳动行政关系,将转变为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监督调解者、以企业和劳动者为劳动关系独立主体所构成的雇佣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的法制化。劳动关系的构成和运行,将以劳动法律为基础规则,在明确劳动关系各方权利义务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的程序,运用法律的手段,对劳动关系进行调节并处理劳动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3)劳动关系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全球化的产业链来促进的。而劳动关系的国际化,不仅表现在国际劳工标准对于中国劳动立法的影响,也表现在劳动关系管理方式和矛盾处理方面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推进,以及中国与国际劳工运动的更密切的联系等诸多方面。
六、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政策的制定。
(2)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就业保障。
(3)劳动条件的维持与提高:劳动标准。
(4)劳动关系的协调。
鉴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劳动方式也处于转型阶段,同时又在追求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那么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健全和完善劳动法律和法规
我国的立法,多采用的是政策——行政法规——法律的渐进模型。在一线城市,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正在进行试点,在反复检验后逐渐向全国推行。比如,对于人们十分关心的劳动力参与社会保障的问题,我国已于2011年7月颁布了《社会保险法》,取代了此前零散、存在诸多缺陷的法规,对帮助劳动者维权、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政府为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在加强劳动立法和宏观调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承认和批准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23个涉及劳动者权力的国际公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与之配套的部分法律法规,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2)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出现了企业下岗工人、新增劳动力和
农村劳动力的三股就业压力。对此,我国政府开展了类似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失业救济(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为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初步建立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虽然还不完善,但其整体运行还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妥善的解决了大量的劳资纠纷,对协调我国的劳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五篇: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劳动关系学论文之——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保1012陈颖102040621
5摘要:政府的政治理念对政府的劳动关系和实践会产生重大影响。政府作为劳动关系中的第三方,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这是大家共同认可的。那么,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倡导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有起着怎样的作用呢?本文将从提出和解释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对我国转型期劳动关系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系统外部环境以及在劳动关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中国政府劳动关系角色与作用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而劳动关系式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因此,劳动关系的状况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所以,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当前的劳动关系,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政府作为劳动关系三方主体之一,它介入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劳动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绝不仅仅是劳资之间的关系,政府作为第三方,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始终居主导地位,政府的价值取向、政策导向及行政方式对劳动关系运行态势起决定性影响。同时,劳动运行态势也对政府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以及执政党和政府的合法性产生基础性影响。所以,在劳动关系问题上,政府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必须积极作为。
一、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政府的行为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普尔曾经说过,劳动关系中管理方、雇主和工会、雇员的定义比较模糊,而政府作为第三方,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则是大家共同认可的。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有权修改劳动关系的各项制度。政府起草并由议会通过的各项法律,反映了政府对于公平与公正、权利与职权以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的主观
1价值判断,这为劳动关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本框架。
(2)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许多公共部门,包括负责提供健康、教育、消防、警察、监狱等服务的政府机构,提供通信、交通、电力等保障服务的公用事业单位,以及在航空、汽车、钢铁、银行等行业中与私人部门竞争的国有企业。政府不仅控制这些部门的劳动就业人数,而且公共部门的劳动关系成为私人部门劳动关系的“样本”,因为它代表着政府的偏好。
(3)政府针对不同经济或社会问题采取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为管理方和工会之间的集体谈判创造了宏观环境。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一般归为以下五项:
(1)劳工基本权利的保护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劳动合同、劳动标准、劳工保险、劳工福利、劳工教育、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监察。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积极、主动。
(2)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工会组织、集体谈判、雇员参与、分红入股。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中立、不干预。
(3)劳动争议的调停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劳动争议处理。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中立、不干预。
(4)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主要业务内容是: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失业保险、人力资源规划。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积极、主动。
(5)公共部门的雇用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公共事业。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合法化、企业化、民主化。
二、我国转型期劳动关系的现状
劳动关系是由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为实现劳动过程而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一般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总是离不开三方格局:雇主、工人、政府。在社会转型期里,我国劳动关系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计划经济下国家作为全社会代表利益一体化的劳动行政关系,将转变为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监督调解者、以企业和劳动者为劳动关系独立主体所构成的雇佣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的法制化。劳动关系的构成和运行,将以劳动法律为基础规则,在明确劳动关系各方权利义务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的程序,运用法律的手段,对劳动关系进行调节并处理劳动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3)劳动关系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全球化的产业链来促进的。而劳动关系的国际化,不仅表现在国际劳工标准对于中国劳动立法的影响,也表现在劳动关系管理方式和矛盾处理方面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推进,以及中国与国际劳工运动的更密切的联系等诸多方面。
三、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政策的制定。
(2)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就业保障。
(3)劳动条件的维持与提高:劳动标准。
(4)劳动关系的协调。
鉴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劳动方式也处于转型阶段,同时又在追求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那么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健全和完善劳动法律和法规
我国的立法,多采用的是政策——行政法规——法律的渐进模型。在一线城市,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正在进行试点,在反复检验后逐渐向全国推行。比如,对于人们十分关心的劳动力参与社会保障的问题,我国已于2011年7月颁布了《社会保险法》,取代了此前零散、存在诸多缺陷的法规,对帮助劳动者维权、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政府为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在加强劳动立法和宏观调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承认和批准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23个涉及劳动者权力的国际公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与之配套的部分法律法规,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2)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出现了企业下岗工人、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三股就业压力。对此,我国政府开展了类似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失业救济(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为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初步建立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虽然还不完善,但其整体运行还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妥善的解决了大量的劳资纠纷,对协调我国的劳资关系
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论: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劳动者和工会、企业和雇主协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方方面面面的因素,是我国政府在转型期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本文对劳动关系和政府角色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劳动关系现实的状况,得出了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起到的作用。文中重点关注了政府在法律法规制定、劳动力市场体制建设、争议调解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由于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处于转型期,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有效,甚至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但我们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关系将在政府逐渐成熟的推动力下,达到长期稳定和谐的状态。
参考文献:
《劳动关系学》(第三版)[M] 程延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M]常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