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小学教育中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问题

时间:2019-05-13 07:4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小学教育中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小学教育中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问题》。

第一篇: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小学教育中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小学教育中

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问题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品德不良的学生。这里的“品德不良”指的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例如:考试作弊、逃学、如偷窃、打架斗殴、自残、自杀等。从学生的年龄看低年级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主要属于违反学校纪律或一般行为规则的行为,高年级则开始出现后果较严重的行为。

学校教育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那么,学校教育对这些品德不良的学生的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呢?

我认为,对于品德教育不够重视是最大的症结所在。我们国家虽然将“思想品德”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展,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其地位远远不如语、数、英等主要功课。而作为学校,更是认为对于品德的教育是任何以为老师都可以胜任的,因此并不会配备专门的思想品德老师,往往是由其他任课老师兼任的。

其次,学校教育中品德教育方法不科学。学校对于品德不良的学生办法只有惩罚性的措施,如写检讨、处分甚至开除等。我们不否认这些措施的作用,但就品德教育而言,这些方法的作用微乎其微,对于一些内心敏感的学生,甚至会得到相反的作用。

对于有不良品德倾向的学生,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看到青少年学生思想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大,是可以改变的。下面我从心理学角度提出几点关于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看法:

1、品德教育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柯尔伯格提出了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品德的形成和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他律而后自律、循序渐进的原则。否则,一味地进行道德灌输不仅不会取得作用,反而会引起学生的的反感。

2、转变阶段更要加以引导。品德不良的学生改变其不良品德必然会经过转变阶段。在转变阶段,品德不良的学生常有反复现象,主要有两种,一是前进中的暂时后退,而是教育的失败出现的大倒退。避免反复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回避或逃避原先的旧刺激,而是在旧刺激的条件下让他们接受考验。因此,在转变阶段时,教师更要关心这些学生,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

3、树立“花苞”心态,学会理解和宽容。每一朵花朵都会开放,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在以往的教育中,学生一旦犯错,老师就会叫他们写检讨。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犯错是情有可原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会遭到老师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就有可能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下次明知有错而继续犯。《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理解与宽容比惩罚的力量更强大。对待品德不良的学生,我们要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理解宽容他们。

4、不要给学生贴标签,确立正常人际关系。很多家长都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和“好”学生在一起,对于那些“问题学生”则是有多远避多远。一些学生在犯了错之后往往会遭到其他人孤立,久而久之,性格会越来越孤僻,严重者甚至走上犯罪的歧途。另外,品德不良的学生因为经常受到批评甚至严厉的惩罚,有的会把教师和学校对他们的教育看成是“整他们”,因此,他们对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非常敏感,甚至会对抗教师的帮助教育。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让他们确切感受到来自同学、老师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爱护,这是进行所有道德教育的基础。

对品德不良学生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树立榜样,进行适当的奖惩措施等。教师应依据心理学原理,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耐心的教育。

第二篇:从价值观角度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价值观角度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价值观是个人对周围世界中的人、事、物的基本看法,是人们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的判断时所依据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准则或尺度。正确的价值观能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健康心理是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本文的宗旨,建议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价值观;中学生;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1967)曾指出:“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念的有无是区分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的标志。”价值观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同时它也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价值观的角度对中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具有一种方向性的意义。

一、价值观的心理学内涵

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 1951)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区分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差异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是个人对周围世界中的人、事、物的基本看法,是人们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的判断时所依据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准则或尺度。

(一)从内容上看,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手段和价值评价

价值目标是个体思考、确定并追求的对其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是关于“人的行动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价值手段是个体为达到价值目标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关于“人怎样行动”的问题。价值评价是个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做出的判断,是关于“人的行动有无意义和意义大小”的问题。价值评价是价值观的重要方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人生和社会行为的价值进行评价,并由此产生值得不值得、幸福不幸福的价值感和意义归纳,从而对价值目标和手段的方向和程度以及相应的社会行为产生或促进或维持或组织或改变的影响。

(二)从心理结构上看,价值观包括认识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 认识因素是指对事物价值属性的感知、理解以及对事物价值大小的认识、评价。一个人对事物形成价值认识的同时,相应的也产生了对他的情感体验。当一个人认识到某事物能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时,就会对它产生肯定的情感,或尊敬他、或同情他或喜欢他,而当一个人认识到某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有害于自己或他人时,就会鄙视它,憎恨他,厌恶他。意志因素是指一个人从自己的价值认识出发,根据自己的选择性情感体验,采取措施,克服困难,以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或实现自己确定的价值目标的心理过程。影响价值观念形成的因素有个体的需要层次、自我意识特点和生活经验。人与人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就是由其生理、心理和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造成的,而这些价值观念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情绪和人格发展。

二、价值观与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关系

(一)中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是由个体的价值冲突引起的

目前我们中学生正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磨合、交融的过程中,他们经常处于价值选择的困难之中,也就是出现了价值冲突。它包括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这种价值冲突表现为个体的心理冲突,冲突不能及时解决,个体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导致情绪问题,发展成为心理问题。如中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出现的自卑、自负、嫉妒、空虚、双重人格、自杀、自我封闭、盲目从众、逆反、自私、享乐等,这类心理问题的根源实质就在于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等。自卑、自负就是自我评价不正确,过多地自我否定或过多地自我肯定,产生的一种狂妄自傲或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嫉妒是因为只注重暂时的表面利益,看重优越的地位及孤立浅薄的评价方式引起的;空虚就是过分讲究个人得失,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万念俱灰等错误观念导致的;双重人格的形成,是中学生律人律己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评价标准在并存中彼此消长的反应;而自杀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因价值评价的客观性和多维性等因素的不合理性造成的,这种不合理性是个体对当前挫折产生了错误的态度和认知。自我封闭的学生很少或不受外界影响,极力维持已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使自己陷入怀旧、失衡、自得状态中,过度的恋旧使他们思想封闭,不愿与外界交流与沟通,因而感到孤独。盲目从众的学生,面对新的观念、思潮、娱乐方式、流行文化在未作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情况 下,盲目模仿,从而导致社会角色混乱。具有逆反心理、自私心理、享乐心理等的学生就是价值观念错位。

(二)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因素是通过个体的价值观而起作用的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既有生物因素、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学校状况和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区域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气质、性格、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身处相同的环境,面对同样的压力和挫折,不同的中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其实也就是其价值取向不同。古今中外学者有关心理健康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心理状态、成长发展、社会适应和道德伦理,其可以看出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第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求自己能自知、自控、自律,从而使自己保持愉快的情绪,充满自尊、自信。

第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要求个体了解外界,积极支配环境,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对于适应的一些信念如宽容、热心、友爱和合群等,本身都是价值观念。

第三,具备积极的成长发展趋势,要求个体不断成长、不断成熟,走向自我完善,怎样走向“自我完善”,这就是关于“自我”的一系列价值观念。

第四,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马斯洛提出人们应向着“越来越完善”努力,也就是向着大多数人叫做美好的价值前进,向着安详、仁慈、英勇、正直、热爱、无私、善良前进。心理健康的伦理道德标准就是要求个体具备进步的价值观。

(三)协调的、稳定的、正确的价值观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条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一条标准是:“是否具有一种正确合理的哲学观。”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也说过:“一个人只要有了合情合理的哲学观,那么他就不容易受各种情绪的困扰。”我们中国也有世事无好坏,心境使其然的说法。这里说的哲学观、心境事实上指的就是一种认知、一种对现实的看法,即价值观。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拥有和谐统一的人格系统,价值观念是人格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一部份,使人生观的核心。它最能体现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因为人的活动选择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而这种思考过程总是和这样的五个问题相联系得:需要与否、喜欢与否、值得与 否、能够与否、实行与否。这五个问题都必然和一个人的认知———价值取向相联系,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对事物是否值得的考虑就是由价值观所决定的。价值观作为一种认知,它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外界事物的输入总是通过认知(主要是价值观)的转换,而使刺激具有了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意义。各种认知是相互协调、是否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心态,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平衡,它是一个人心理正常运作的主要条件,是一个人心理过程的背景。如果人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处于一种协调的状态,人的心理就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反之当价值观处以一种矛盾的和不稳定的状态时,处于不平衡状态中,就会产生认知失调,造成不快,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为此一个人具有协调的、稳定的、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了我们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条件。

三、建议

中学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存在必然的联系,正确的价值观能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健康的心理是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所以,笔者建议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中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学生常常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困惑中,感情的激动多于理性的思考。学生们感叹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的反差,也感受着外部教育和自己内心价值判断水平、道德水平的矛盾。再加上社会上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使他们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摇摆性和反复性。因此在中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恋爱等方面出现的孤独、矛盾和困惑,我们要正确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知识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人际价值观、婚恋价值观、健康价值观等。价值观作为他们的行为观念体系,指导着他们的行为方向,对于他们的人格养成、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质性意义和作用。

(二)进行价值观教育时,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

中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采取单一固定的方式常常难以奏效。实践表明,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从对象看,应采取多层次的教育,在中学生价值观中,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文理差异、个体差异等,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内容上,应围绕价值观这个主题,根据不同需要适当变化,进行立体化教育。通过各种专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从 而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形式上,应尽量多样化。如果老是采用一种形式,它们就会感到厌倦。由于价值观教育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容,同时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花样翻新。因而在教育中采取生动活泼、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就会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构建多样化的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我国教育工作者目前已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并进行实验尝试的主要教育模式有:整体构建模式、情感教育模式、活动教育模式、心育工程模式、学会负责教育模式等。国外学者提出的价值澄清模式理论,强调道德或价值观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出来的,而不是靠教导获得的。价值澄清理论对于我们构建多样化的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有着启发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更应体现多样化色彩。包括:第一,情境教育模式,指根据教育内容和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典型场景,使学生在典范的激励中,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第二,案例教育模式,指利用现实生活各个领域中具体真实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迹、事件、活动的记述组织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第三,双向互动教育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具体问题,通过和学生的对话、交流、研讨,达到教学相长,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四)融价值观教育于多学科的教学之中。

第一,要从文化知识教育角度考虑。文化教育要真正地与中学生的精神思想融合,成为个人血肉之躯的一部分,并使之转化为中学生内在的价值观念;第二,要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考虑。价值观教育决定中学生的主体意识、目标理想、规范体系、实践模式、价值本位的取向,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维护人格的完善、个体的身心健康;第三,要从法制教育角度考虑。在当前社会失范现象比较严重和人们的自律意识匮乏的情况下,强化法制教育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注意培植并发挥中学生先进群体的积极作用。

同辈群体对于价值观的确立有很大影响,我们应重视这种影响,加强对中学生同辈群体的正确引导。要培植中学生先进群体,并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例如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通过广泛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使中学生更加理性地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未来,深刻反省自身,在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的同时,使自己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 价值观。

(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载体的积极作用。

许多文化现象是携带价值观的传播媒介,有些甚至是价值观的体现、象征或标志。第一,要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影响作用;第二,要有效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校风、教风、学风、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学校的传统和习惯、学生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环境布局等方面。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陶冶中学生的情操、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中学生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七)要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外环境。

家庭和社区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长期的、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一些家庭教育的缺陷日益显露,家长要么过分溺爱孩子,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要么对子女管教过严,使他们形成了冷酷、缺乏自信等不良性格特点,这都不利于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中学生通过参与社区生活,可以获得各种角色扮演的机会,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社会规范及其对个人的约束。我们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外环境。

第三篇:从教育功能角度看中国大学生就业现象(范文)

从教育功能角度看中国大学生就业现象

汕尾市业技术学院 103数学教育2班 第七小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充分暴露。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意味着现今的中国大学生已告别了从前的优越性,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将从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着手,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试图从教育功能角度寻找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现象 教育系统

社会

一、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形势严峻

(一)宏观数据调查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十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3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2010年631万,2011年650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见毕业生的人数程猛增趋势。《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69.1%,低于2010年的76.1%,加之以往毕业还没有就业的学生,可谓形势异常严峻,如此庞大的基数已形成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生活难等问题的日益加剧,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并引发了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200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个概念,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对“弱势群体”予以界定。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在高校中由于性别、经济贫困、生理残疾、心理障碍、竞争失败等原因而处于不利境地、并且出现了学习、生活、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如女大学生、贫困生、残疾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容貌不佳的“丑生”等等均属于“弱势大学生群体”)。在“毕业即失业”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现状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三)新一轮读书无用论

据统计2007年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0%左右;08年有所下降;09年大学生达700万左右,但工作岗位保守估计只有150万。于是国内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这对于我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巨大的危害。可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继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之后中国另一必须解决的难题。但我国每年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巨大的劳动力适龄人口,使得这成为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在以往的毕业生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之下,又一拨的人群又加之到来,紧缺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上更显得前仆后继。虽然许多的企业面临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岗位都是普工岗位,整个社会都在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从基础干起,但这又与上学最终的初衷相违背,以至于他们高不成低不就,从而甚至形成了教育无用论的局面。

(四)其它现象

1、文科类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

中国大学的教育体制分为文史和理工两大类,由于经济发展迅猛,所以对电子、机械、建筑等理工类毕业生的需求相应扩大,庞大的文科类毕业生群体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不能胜任操作性岗位,而被就业市场大规模边缘化。

2、女性毕业生面临就业壁垒。

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用人单位普遍不愿意接纳女生。担心她在成家后,育儿持家会耽误工作时间,而且女性婚后还可能有辞职休假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工作的稳定性。所以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表示不招收女生,也加重了整个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使形势越发严峻。调查显示,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1.08%,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在程度上远不及想象的严重。

3、地域因素、专业因素等方面

在地域方面,分布于四个区间的16所大学的就业情况呈阶梯状分布,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生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某种相关性。专业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影响,按照调查中划分的学科分类,“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居于前三位的是农学(78.38%)、管理学(58.02%)和工学(55.44%),而医学(31.01%)、教育学(33.33%)和法学(37.85%)则排在了最后几位,甚至低于传统上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40.35%)和历史学(51.85%)。

二、中国大学生就业现象原因分析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首先是高校师生比失衡,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竞争力减弱。其次是学生良莠不齐,其素质与知识基础都不扎实。在为才是举的当下社会,竞争力弱的毕业生必然难以就业,就业率下降便不足为奇了。可见,大学生就业难也是我国大学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必然过程。

(一)大学生个人因素

当前大学生没有形成社会性的发展目标,不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使个人的追求目标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

1、期望值过高

大学生把个人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追求目标,还会追求受人尊重、高效益部门、待遇优厚以及扬名的机会等。他们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而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全部选择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过高的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再者,大学毕业生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还存在基于信息、报酬及声誉的“羊群行为”,这同样会影响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做出的决策。对大学生而言,理想与现实并存的双重心态仍主导着这个群体。一方面,据调查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在择业标准的优先顺序上,有67.10%的学生将个人发展机会视为择业时的首选。

2、好逸恶劳的特性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企业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变。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去就业,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而且,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期望的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又想获得高收入;既想获得高薪工作,又对自身能力了解不足。而社会现实往往与毕业生的想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3、缺乏必备的知识技能

经历过紧张的高考,一下子松弛下来,大学生便开始贪图享乐。把时间浪费掉的情况在大学生中很普遍,他们以颓废、随意的态度对待生活、学习,在大学里不思进取虚度光阴,只是为了等到那一纸文凭,并没有关注自身能力的培养。现今的大学风气,开始变得浮躁,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务学业,沉迷于恋爱、网游、赌博等。调查显示,在临近毕业的学生中,有近40%认为自己在大学中最后悔的事是“虚度了大学时光”,而没有学到必备的知识技能。再加上现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学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刚踏上岗位,就不得不适应社会的变化并做出进一步的深造。

(二)教育系统内部失调

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机制总体上仍没能摆脱原有的僵化机制,具有比较明显的保守性、滞后性、封闭性。其主要表现在:

1、教学未能反映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体系应建立在市场调节的轨道上,专业设置、学生人数、课程设置等都要由市场来调节,学校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然而,我国现今的教育体系中,就业率的重要调节作用没有得到体现,高校也缺乏自主性,在专业设置上没有自主权。针对学校教育,受访的44家单位中,有26家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的22家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课程设置不合理成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制约因素,存在相关性。与此同时,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中,持“一般”或“没有什么用”的学生占到47.45%和17.38%。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用人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而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所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主要以接纳毕业生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地减员,进而造成了就业困难。

2、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够。现在的学校课程主要重理论轻实践,虽然有专业实习时间,但不足以满足社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需求。毕业生多是眼高手低,适应能力差。一些单位在聘用了大学毕业生后,不能立即使用,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这种自身知识体系的缺陷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集中的社会实践加上平时学习中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使得这些国家的大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承担具体的工作。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就业指导工作未能发挥正向功能。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虽然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在教育公共政策方面,政策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偏差,宣传和执行的力度有待加强。调查中,“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认识程度上,“非常了解”的学生仅占2.56%,“比较了解”的也只有23.77%。这样导致学生对政府政策的预期较低,影响政策应有功能的发挥,26.10%的学生由于对相关优惠政策“缺乏信息”,他们“不赞成或不愿意到基层工作”。

(三)与社会子系统不相协调

1、庞大的人口压力。

我国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导致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我国有1.2亿的流动人口,其中多数是农民工,另外还有近两千万的中专技校毕业生,四百万大专毕业生,再加上各类培训学校培养的无法计数的专门技术工人。可见,在有限的就业市场里与大学生竞争的人数不少于两亿人,而中国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仅仅有一千万个左右,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是,大学生在这场竞争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普遍的信息反馈是:心比天高,眼比手低,做体力不如农民工,做技术活不如技校毕业生,搞开发没有经验,做文秘不够细心,几乎成为鸡肋,在整个就业领域中高不成低不就。

2、生产力水平不高。

国民平均经济水平不高,生产力发展较为缓慢,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增长幅度较小,造成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大的局面,这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 其主要体现在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一方面是供求比例失衡。高校1999年以来的扩招使大学生就业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竞争激烈,供多需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就此形成。自2003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就业市场。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社会已经不可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骤然加大,就业难现象凸显。

3、地域就业制度尚不完善。

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流向,发达城市以及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大型国企、外企、事业单位成为了大学生选择工作的首选。即使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就业市场低迷时,一些大学生宁肯不就业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工作。但是,尽管毕业生数量大幅的增加,较发达地区对员工的需求量却并没有大量增加。反之,一些比较热门的行业对员工的需求已逐渐趋于饱和,毕业生的供给大于需求,就业也就自然相对困难了,庞大就业群体严重威胁大学生就业。

4、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不合理认识。

企事业单位希望直接招到有能力、有经验、有文凭的人,这对刚刚踏出社会的应届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同时,近年来某些媒体针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和不良行为无限制地夸张和放大,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认识,助长了不利于大学生及其就业的偏见。不仅如此,社会舆论维持对大学生群体的评价和期待值,对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新苗头、新探求不是本着鼓励的初衷去宣传,而是带着猎奇和挑刺的眼光去看待,主客观上都不利于缓解就业难的形势。先前有指责大学生卖猪肉、擦皮鞋的报道,近来又有哈尔滨一位大学生修脚工被周围人斥以“贬值”的闹剧。

三、如何正确认识并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前途的事,拥有高智商、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如不能顺利就业,是国家的不幸与社会的损失。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其自身的问题是不可分割的,又有社会的众多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这样一个局面,因此全社会参与十分必要,必须从社会、学校(教育)、学生三方面着手解决,多渠道扩大大学生就业面。

(一)社会角度

1、国家应出台相关规定,规范社会的就业机制。有关部门要制定有效的就业引导方案,加大查处虚假就业信息,加强就业信息管理,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国家法律法规。应对高校毕业生负起就业责任,对弄虚作假的高校进行严格查处,对政府监管机构做出必要的处罚,责任追究到人,以真正做到保护学生就业,真正服务学生,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健全未就业大学生相关保障体系,以促进社会均衡、和谐发展、推进社会注意建设。

2、企事业用人单位应公平对待大学生,降低大学生就业的门槛。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不要过分关注文凭、存在性别歧视、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等。其次要创造没有歧视的就业环境,使得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付出,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作为企业应该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吸收与企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大学毕业生,为企业打造长期稳定的团队,才不会因眼前小利而影响到长远发展大局。

3、有关政府部门应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其并提供就业与创业平台。十七大报告提出全民创新,把创新、创业纳入了全民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全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投身于自主创业。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国家、政府应当加大创业资金投放,从政策上支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未就业大学生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随着城市经济的日益崛起,商业竞争日显激烈,许多创业者选择大城市创业,却忽视了二三线城市以及一些城镇乡村,党和政府应当积极号召、鼓励有志青年去创业,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多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创业平台,鼓励高校毕业生在多个领域从业,争取利用自身力量带动形成一个新型的就业群。

(二)学校(教育)角度

由于教育活动偏离目标,教育系统内部失调,与外界子系统不相协调,教育的正向功能的发挥受阻所产生的负向功能,包括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核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所以要要大力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改革,使大学生具有满足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并且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1、改革高等教育,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院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大学应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

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大学正在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学校应当搞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承认,以便形成良好的互补。一方面能形成学历教育再深造,提升个人学习目标,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又能及时有效的解决、满足一定的人才供需。现在国家、地方招考中有很大一部分职位限制学历,学历继续教育所颁发的毕业证不予于承认,但在进入工作单后却可以凭着学历继续教育的毕业证加工资、晋升。这样的矛盾无疑是对应考者的不公平、增加就业难度、提高就业门槛。国家、政府应该联合教育机构建立完善的、一致的政策法规。

、2、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大学要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3、在继续教育方面,应当鼓励学生进行深造,在工作的同时培养自身能力。与全日制大学教育一样,学历继续教育应得到

(三)大学生自身

一方面许多的大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实际经验,动手能力极差。在具体的工作中胜任不了领导交给的任务,且怨天尤;其次大学生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 许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始终以“天之骄子”身份自居,姿态过高,对自身和现实缺乏准确的评估,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

1、学生要加大忧患意识的培育,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毕业后大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学校里的小社会环境,而是复杂多变的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为了让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大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多种生活需要的,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毕业生在求职前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以呼唤人才市场的责任感与诚信,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的跳槽。要有责任意识,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

2、大学生自身必须走出自我优越的误区,适当的降低“期望值”。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多元化选择就业单位和地区,努力遏制结构性失业。这些都要求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修炼与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发展理念,要认清自身的现状,不能太急功近利,合理地降低就业期望值,要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动寻找就业之路;要有勇于创新、勇于尝试的精神,挖掘、开拓创业市场,转变“靠父母”、“靠国家”、“走公务员之路”的传统就业思想;要积极的打破思想束缚,给自己一腔激情。

3、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积极做好参与社会竞争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者通过对大学生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个体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思路、途径,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的过程。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毕业生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而不要乱投一通,以致浪费人才资源。

尽管目前大学生就业还面临着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可能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调整,并且需要来自社会的各界力量共同努力,我们不能指望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一帆风顺,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还是呈乐观发展趋势的。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9 [3]荆德刚.《理性分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N].中国教育报,2006—03-22(12).[4]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李迎军,大学生就业——高校的责任与对策.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6] 罗汉书,张丽娟.职业学校如何实施职业生涯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04-12(12).[7]黄卫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O6):90.[8]王宝义.论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4;5:39—40页.[9] 刘晖,马良,张彩霞.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第四篇: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教案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教案《巨人的花园》

小组成员:应用心理学1541 周玉滢沈正维

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在教育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相比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我们一致认为小学的教学方案最能够体现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原理并且最具有灵活性。初中的学习我们会因为中考的缘故将我们的学习思想和行为固定化和模式化,高中的学习由于牵扯到人生第一件要事——高考,所以高中的学习只会比初中更加死板、更加缺乏想象力的培养。反而,小学生大多都是处于童年时期或者是刚度过童年期不久,相对而言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处于鼎盛期,所以在教育方面则更需要多加注意技巧和方法。因此,我们选了一篇小学语文课文的教案进行分析和讨论。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童话似乎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学校学习了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或者背惯了难以理解的古诗词后,当遇到这种富有乐趣的童话故事相关的学习时,通常会产生极大地兴趣,产生了认知内驱力,这就使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适当的赞许或者给出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习动机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学习动机不仅在影响学习的过程,也影响着学习的结果。学习动机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易被启动,学习的积极性会相对提高,从而指引着学生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进行。

在教学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该教案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美国当代人指派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从知识学习升华到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理解课文背后的含义让学生对于道德的认知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该教案对于教学环境的控制与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颇为看重。一个活跃的教学环境和学生们较高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都对知识的获得过程有积极作用。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我们所获得的知识或者环境的刺激在没有经过元认知的控制或者短时记忆的复述、编码过程的情况下,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或者被遗忘。但是,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高,从而便可以把此次的课堂经历作为长时记忆中的情景记忆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同时所伴随的知识也会相应地作为长时记忆被牢牢记住。另外,该教案在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中多次用到学习策略中的监控策略,主要是SQ3R阅读策略。在阅读、提问、回答三个阶段交叉进行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对本课的意义加工和精制加工,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更有助于学生抓住文章要点,促进长久保持和深刻理解。在阅读的同时,该教案也引导学生采用精加工策略中的生成策略,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或者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圈划或者注释,在日后的复习中能够有效地从中提炼主干和重点。

同时,在某些方面,该教案也存在着些许的不足。首先,在学习和认知的迁移上没有具体方案和过程。在语文的学习中,由于知识的多样化及教材的丰富度,不利于学生对前后学习的认知或知识的联结,从而无法达到自动化阶段。其次,在本课的学习中,该教案对全文采用了阅读----提问-----回答的方法,虽然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并有助于抓住文章要点,但是却耗费了大量时间,课堂在阅读方面花费过长时间,学生们很容易因为疲劳效应减少对本课的趣味性,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懈怠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该教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独创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该教案所提的问题大多是一些定势问题,拥有固定或者一致性的答案,从而使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或者在自己的思想认知上表现不同时容易产生不安的情绪。再者,要设置一些同学提问的环节,让他们将对于文中字词或者语句含义产生不理解之处大胆地提出,从而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总结出答案再进行分享,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最后,在课堂结束处应设计一个总结归纳的部分,也就是复习阶段,让学生们总结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彼此交流,再结合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看看大家在语文知识的学习方面有哪些认识和提高。

第五篇:从心理学角度思考创新教育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近年来,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在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创造力要靠教育培养和实践来挖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如下探讨。

一、以创新精神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有利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教学方法,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学习掌握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崇尚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一个人如果只知道死记硬背,很会应付考试,把学习创造当成深重的负担,而不知道科学探索中的乐趣,是绝对做不出什么成绩的。

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聚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但是创造思维不仅是靠逻辑推断发现的,创造思维的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时常表现为直觉思维,就是在头脑中突然出现的直接顿悟。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操作,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应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勇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手工制作,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力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引导他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青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往往是面广而不深入,情节简单而不稳定,夸张性大而创造性不强,因此需要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创设激发想象力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创造的机会,丰富学生的生活,提供感性材料,等等,都利于想象力的发挥。

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即人们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们依据周围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青少年的自信心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增强自信心。如果一个人形成了正确的自我意识,那么他必然是充满自信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比较消极,这个人必然是自卑的。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才能充满信心地进行创造,发挥巨大的创造潜力。教师应充分发挥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要创造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要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照顾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民主的教学气氛,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视自己为集体的一员,有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这样就能有效地预防心理不健康和性格冷漠、孤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⒋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健全的学生,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过,他是在幼儿园学到了他认为最主要的东西,那就是“把自己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实际上是说对他走上科学道路产生深刻影响的是从小受到的全面的做人的教育。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勇于实践、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远大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都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

⒌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

这种乐趣能够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好多科学家从小肯用功,放弃了作为一个孩子乐于享受的游戏、玩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正是因为他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从科学研究本身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和愉快,这是他人所无法体会到的。达尔文说:“我一生主要乐趣和唯一职务就是科学工作,对于科学工作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我的不适。”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巴甫洛夫说:“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假如一个人对科学创造毫无兴趣,必然视学习为畏途,不可能有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

二、创新教育是全程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显得尤为迫切、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早期培养形成的不良习惯,如不及时纠正,长大以后很难改变。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环,而且是重要一环。

李岚清副总理曾强调:“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也包括幼儿教育。”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及如何实施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关系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根本问题。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和应试教育的结果,家长和教师过早地用灌输的方法让孩子们读、写、算,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求知情趣和探索欲望。

三、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的实施依赖于教育观念的创新,要彻底摒弃“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重求同再现,轻求异创新;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机械记忆训练,轻实验应用”的传统作法。在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和好坏学生的评价标准的正确定位上,我们尤其需要更新观念。

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在创造教育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而不是在课堂上控制学生,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要为人师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继承知识,而应使学生学会创造;要有诚实正直,平等待人,善于与学生沟通的职业人格品质。

⒉正确定位好坏学生的评价标准。按照传统教育观念,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学生被视为好学生;相反,不服从教导,破坏财物,好动,不负责任,粗心大意的学生往往被视为“坏学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所谓的坏学生之所产生品行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由其心理年龄特点决定的。在青少年发育的某些心理年龄上,会表现出一些与社会公认价值观、道德观及家长和教师的期望不一致的行为特点。其次是好奇心求知欲驱使所致。美国教育家对有创造力的孩子的描述是顽皮、淘气,所作所为时常逾常规。中国民间早有“小时不逞,大了无用”的说法。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故意破坏绿化”可能只是为了看看花蕊里有什么;有的孩子将钢琴键扭掉,是为了想看看什么东西能发出声音来。孩子的这些淘气行为,往往蕴育着可贵的探索力、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为了求得一时安宁而不问青红皂白,粗暴地阻止孩子,或许因此而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应积极引导,避免产生消极的后果。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自由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青少年会大胆地向权威和制度挑战,正是这些敢于反传统的孩子,才是未来具有创新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下载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小学教育中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小学教育中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