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新闻传播中的误读现象
浅谈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新闻传播中的误读现象
论文关键词 传播心理学 舆论监督 新闻误读
论文摘要 本文以传播心理学角度出发,以2010-8-19日报道《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和2010-4-26日报道两篇报道为例,首先讨论社会中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误读现象,主要通过传播心理学四种效应作为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误读,以及产生误读后会造成什么后果,从而论及中国市民阶级社会、网络媒体舆论监督不断壮大的同时,提供并且开设相应的信息检查和辟谣窗口的必要性。
2010年8月19日西部网(陕西新闻网)发布了一则新闻——《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讲述了陕西西安市户县县长张永潮因检查县区农业工作驱车出门,在路上正好遇见交通事故发生,亲自下车对事故中的一家三口进行紧急的支援救治。但在近日,有用户在新浪微博中发布当时网页的新闻图片,称“县长赶赴车祸现场后,让随行人员装成车祸死伤者以便拍照”。通过新浪微博辟谣窗口于2011年11月18日15:04分发布微博辟谣,证明真相,注销发布虚假信息的用户账号。2010年4月26日《青年时报》发布新闻《26岁女交警被碾断胳膊续:肇事车套用副市长车牌》,讲述女交警张昂在西安西华门十字检查违法奔驰越野车时,被拖出约20米后甩在马路上,该车从她胳膊上碾过后扬长而去。在2011年11月14日,有用户发微博,称“前日,西安警花张昂拦截高官车辆手臂被碾断,肇事车号牌属于陕西华阴市副市长”。经查,该信息有多处不实,案件实际发生于去年4月,肇事车辆系套用副市长车牌号,车主是公安部B级逃犯,新浪微博辟谣窗口于2011年11月15日13:24,已注销微博用户账号。
诸如此类的民生新闻,有时候是真实正面的新闻宣传报道,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经过一些传者的加工制作又成为新的“新闻”在坊间流传,成为不实流言,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影响力大于原新闻,更有一些名人也被牵扯其中,随着中国市民阶级舆论监督群体的不断壮大,网民数量不断增多,微博运用广泛,众多网友对这样的不实信息大多没有做出深入的了解调查,很容易造成错误信息传播扩大,误读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什么会出现误读这样的情况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的改进,是否应该在各大网站或者公共媒体机构中设立相应的辟谣窗口呢。
一、新闻传播的信息误读现象出现
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在一定程度上会遭到扭曲,信息中也会混入噪音,影响传播的效果,甚至让传播结果往刚好对立相反的方向发展,之前传播目的达不到。传播过程中,信息被噪音干扰有多方面原因,噪音在通道中产生各种影响,造成信息表达意思出现偏差,对受众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化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信息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快,这样的不实信息或者经过改编已经扭曲的信息在经由受众的传播后波及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
在《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此篇报道中,户县县长这样一个职务头衔就是一个新闻卖点,这一地方政府要员职务头衔在人们心中有一个大致的社会印象,这类人员平时的行为和做法在人们心中会留下一个刻板标杆。作为县长,是一个国家政府工作人员执法行政者的形象,人们往往愿意看到的反而不是这样的正面信息,负面信息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大,给信息的扭曲提供了心理准备和动机。
作为一件发生在2010年8月19日的助人为乐事件,试想,主人公若不是户县县长或许关注度不会这么高。正是这样的高关注度的新闻才有形成更多更广传播效果的可能,因此流传次数比同类“助人为乐”新闻更多,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改编”的可能性更大。在传播平台上,各个社会受众的心理关注程度受到自己知识水平和自身行为感受的影响,受到刺激物的影响,对自己看到的新闻进行心理加工和期待,传播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正是如此,人们认识新闻并不只是单方面接受,而是根据新闻本身的事实结合自己的实际心理和已有知识。
二、受众的心理改变与再次固守
(一)受众的心理改变
这样的误读多是在感官和明确文字刺激下形成的,新闻图片中,县长救助的姿势和身边围观的群众,加上拍摄的角度,以及近几年的社会传闻渲染,加上社会舆论背景。经过读者自身实际经历和思考,渐渐地产生了误读的苗头,自身启动效应就会慢慢产生出作用,读者内心的作用会自发的扭曲新闻,逐渐受众信息固着,不愿意相信真相。让新闻更加的符合自己内心的想法,逐渐将内心塑造的真实和真相剥离开来,前者能更好地和自己的内心需求融合为一体,得以保留。后者不能,则经常被减少甚至抛弃。
根据这样的一种现状,例如当下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网络媒体微博软件平台的维护管理单位更应该引起重视,有足够充分的准备让谣言止于一定群体、一定范围。时刻提醒自己作为管理者身上的责任,切实做好把关工作。
参考资料:
[1]微博辟谣的微博-新浪微博.[2]《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与模式——大众传播心理学》,刘京林,2006年10月版.[3]《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刘京林等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4] 陕西新闻网_《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5]《青年时报》官网_《26岁女交警被碾断胳膊续:肇事车套用副市长车牌》.论文来源及知识扩展阅读:http:///lunwen/
第二篇: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
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
摘要: 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核心。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否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记者的职业“命运”。对于新闻敏感这一概念,以往学术界大都是从新闻学角度进行阐释,不同作者在表述上也很接近。而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对新闻敏感作分析,旨在丰富、补充新闻敏感的内涵,以使新闻从业者从理论上多角度地认识、把握这一概念,并在新闻实践中主动培养这种素质。
关键词: 新闻敏感 心理学 人格
目录
1.新闻敏感的基本定义.........................2.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2.1新闻敏感的“直觉性”.......................2.2新闻敏感与认知、思维和人格..................3.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3.1提高政治理论水平........................3.2 不断积累知识........................3.3 培养高尚的人格....................4.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4.1 学习新闻专业知识.......................4.2 要深入媒体实践....................5.参考文献..........................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核心。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否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记者的职业“命运”。高度的新闻敏感是一个记者在政治上业务上成熟的标志。
一、新闻敏感的基本定义
在《新闻学大辞典》中新闻敏感又被称为新闻鼻,是新闻工作者迅速而准确地的捕捉客观世界的变动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职业反应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将新闻职业意识内化而成的本能反应。
二、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 记者作为新闻采写环节主体,新闻敏感的培养尤为重要。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不应仅像新闻理论中的新闻敏感那样强调准确的发现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价值,而应强调“新闻敏感”的形成机制,即“人”这一主体怎样准确的发现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事实价值的大小,也就是关注“怎么样”而不是“是什么”。
1.新闻敏感的“直觉性”
虞达文说:“新闻敏感依赖于直觉,发端于直觉”,但是即便如此,“直觉性”也只是新闻敏感的开始和表象,并不代表其全部。而《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对直觉的解释是这样的:“一种非逻辑形式或未经逻辑推理而洞察事物的特殊思维,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也可在表象或内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其主要特点为
(1)以经验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2)需要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3)产生迅速而突如其来,是一种瞬间的判断,是智力活动的飞跃。”而这种“顿悟”是“记者头脑中潜藏着的某种信息,突然与外界的有关信息发生联系和撞击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一种思想认识上的突破和飞跃。” 2.新闻敏感与认知、思维和人格
在心理学视角下,新闻敏感涉及到认知、思维和人格三个层面。不论从哪个层面看,新闻敏感都是人脑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人的一种敏捷思维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甚至是新闻从业者人格的体现。而人格是一种综合性衡量标准,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记者的人格是产生新闻敏感的“幕后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影响着新闻敏感强弱的程度、持续的时间、正确与否的方向性以及应变的灵活性。如果将新闻敏感的产生比作一个化学反应的过
程,那么,感知、思维就相当于反应原料,人格便是促成反应最终发生的催化剂。如果没有催化剂的加入,化学反应就无法发生;如果催化剂变了质,那么,这次反应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与初衷背道而驰,走向反面。在一种健全人格的激发下,感知和思维才能相互作用,产生新闻敏感;如果没有这种人格背景,一切的感知和思维过程都是没有意义的,新闻敏感也自然无从说起。
在人格的诸多因素中,与新闻敏感联系最紧密的是动机。“动机是发动行为使其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或曰内驱力。”动机对感知和思维等智力因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目标导向上。动机的产生源于人的需要与某种具体目标的结合,因此,当人的需要很低级,并且目标也并不高远时,只能产生微弱的负面动机;反之,则会产生强烈的正面的动机,从而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记者的新闻活动也是如此。如果记者只是抱着交差、应付的思想,对许多事情都无动于衷,缺乏强烈的发现、挖掘有价值新闻的动机,他的新闻敏感就无从产生;相反,记者怀着一股激情,抱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工作,那他不抓住好的新闻便心里不安,不把有价值的新闻报出来,便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记者就会不停地去思考、探求、创新。这样,记者培养新闻敏感便有了动力。
三、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之于记者,犹如生命之于生物。它是记者独一无
二、不可替代的宝贵素质。缺乏这种素质,记者的职业角色将变得模糊不清。那么,该如何培养这种素质呢?
1.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新闻敏感首先是一种政治敏感,培养新闻敏感,必须倾注高昂的政治热情,很难设想,一个不读书不看报,对政治缺乏兴趣,对国际国内大事漠不关心的人会有什么新闻敏感。新闻记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政治家”。心中要装一把尺子,这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透,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你所了解的人和事分析透,这样,站得高了,看得远了,分辨能力就增强了,就会从一般事实看到未来,透过具体小事看到其重大的社会意义,这样稿子才能成为一篇好新闻。
2.不断积累知识
一个记者的成功,是与他的知识积累成正比的。如果没有对社会认真的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一个记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判断事物的价值。记者新闻敏感的形成依赖于了深入社会、解社会、熟悉社会而形成的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从心理学认知的角度看,新闻敏感是记者对周围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敏锐的洞察能力。这种洞察力通过观察、锻炼、思考等长时间的训练是可以培养的,最后形成一定的社会直觉,而直觉只有与丰富的知识以及从实践中积累来的经验相遇,才能擦出新闻敏感的“火花”。新闻发现与平时积累直接相关。对记者来说,积累的程度不同,外界的信息在头脑里引起的反响就不一样。如果记者不注意在实践中积累有关信息,那么,外界的信息再强烈、再珍贵也是枉然。而且,一个空洞的头脑是无法进行思维的。积累贫乏的记者,思维的空间也是狭隘的,不容易产生联想,更难以产生创造性思维。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积累,就算再有力度的新闻出现在身边,记者也只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3.培养高尚的人格
白岩松曾说过:做任何工作,拼到最后的是人格。记者新闻敏感的培养要以高尚的人格为支撑,这样内在的积累才会外显于行为上。一个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记者,其政治素养、政治预见力,对受众的认知力,新闻价值判断力都比较高。具备人格魅力的记者,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言语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是时间过程而已。
四、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
那么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呢?
1.学习新闻专业知识
新闻专业知识最主要来自于课堂的学习。对于我们打学生来说,专业知识除了来自课堂,还可以通过阅读新闻优秀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往往是新闻界优秀工作者心血和汗水的结晶,通过阅读作品,可以掌握成功的诀窍。新闻专业的课程包括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实践、新闻采访写作专题等若干门类,这些门类的设置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学生素质的培养,目前我们大学生专业学科普遍重视“新闻采访”、“新闻评论”、“报纸编辑”等这些更贴近新闻学本身、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习,从已经毕业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也可看出,新闻专业学生上手快,擅长写社会新闻,但能写好深度报道、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体新闻、专刊新闻的少。这就说明新闻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储备的欠缺。
2.要深入媒体实践。
在课余时间我们大学生可以去当地报社或者电视台实习,在媒体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去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但是采访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搜罗情况的过程,而是凭借新闻敏感不断分析情况、逐步选择和提炼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主题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只有多动脑筋,反复研究,才能从大量客观事物的现象中认清其本质,也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报道才有思想性,有说服力。我们既要深入生活,还要正确地认识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生活。新闻专业学生不能一般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而是要时时刻刻做一个“有心人”。
五、参考文献
[1] 欧东衢.也谈新闻敏感的“顿悟说”.新闻窗[J].2008第2期
[2] 许佃兵.浅议记者的社会认知与新闻敏感.军事记者[J].2002年第3期
[3]曾正贤.怎样培养新闻敏感 [J].新闻知识,2002(2)
第三篇:从传播心理学看穹顶之下的成败
从传播心理学看《穹顶之下》的成败
1420550312裴梓雅
2015年2月,柴静带着自费投资百万制作的《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重回公众视线。这部时长100多分钟的雾霾纪录片推出当天就在优酷获得600万次播放量,24小时全网播放量近亿。一时间柴静的雾霾调查在互联网世界炸开了锅。
在视频刚发布的当天大家纷纷转发,觉得终于有人敢站出来说实话。到了第二天,质疑声、批评声开始出现。受群体心理的影响,柴静制作《穹顶之下》的目的也被讨论得面目全非。研究群体的心理和感情特性,或许能解释这一现象。
(一)群体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群体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但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群体”的含义有所不同,《乌合之众》一书指出“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聚集成群体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纪录片《穹顶之下》所聚集的群体即所有在互联网上观看该视频的网民,由于他们观看《穹顶之下》时的关注点不同、情感不同,随之产生的意见也不尽相同。针对《穹顶之下》的观点大致分为赞同和反对两部分群体,赞同的声音相似,而反对的声音却各有不同,因此大群体中又聚集着众多小群体。
(二)群体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群体具有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易受暗示和轻信、夸大感情等特点。
《穹顶之下》带来的震撼能立刻激起群体对雾霾的关注以及恐惧,而一句“柴静是资深烟民,开4.0大排量SUV,曾经做过小三”则迅速将群体的注意力带向柴静的八卦花边新闻。群体情绪的夸张和单纯还表现在部分群体不喜欢柴静的主持风格,进而也不喜欢柴静拍的纪录片,他们甚至不看完纪录片内容就开始在互联网上破口大骂。还有部分群体的关注点被引向了柴静的孩子身上,他们就孩子的问题进行了不少讨论却对视频真正想讨论的雾霾甚少关注。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数量上考虑,群体就是优势,数量的强大势不可挡,这使他们敢于发泄自己的本能欲望。群体中的个人处于匿名状态,本着法不责众的心理,平时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随之消失。
第二,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
第三,群体容易接受暗示,在暗示的作用下,个人会因为难以抗拒的冲动而采取行动。
(三)结语
许多现实社会中遵纪守法的公民到了互联网上仿佛就变成了另一个人,他们加入各种意见群体相互攻击,群体的数量就是他们的最大优势,表面上能言善辩,实际上并无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关于《穹顶之下》的讨论已逐渐冷却,争吵过后狂热的群体也一哄而散,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式的增长,他们的注意力被带向其他地方。
但是我认为《穹顶之下》的传播是成功的,短短几天受众范围宽广,尽管视频被禁,但更多人注意到环保,又有新的人群加入了关注雾霾、关注污染的行列。至于群体是褒还是贬,内容的真真假假已经不重要了。
第四篇:从新闻传播的有效性看新媒体发展优势
从新闻传播的有效性看新媒体发展优势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自媒体,因其“去门槛化”的信息审核机制、即时的信息传播速度、呈裂变式的传播态势,在灾害发生期间的信息沟通、反映民情、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抗灾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013年10月,台风“菲特”袭击中国沿海城市,成为国庆节长假期间的一大舆情事件,浙江宁波、温州等地受灾尤其严重,抗灾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根据新浪微博的数据检索,从10月1日零点到10月10日23点,包含“菲特”这一关键词的微博条目多达1,769,226 条。微博——这一“社会化自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迅速、及时地发布、展露、评论而振聋发聩。笔者以10月1日零点至10月10日23点59分的新浪微博数据为原始素材,对“菲特”“台风”“大水”等关键词进行了数据挖掘,经过筛选和去重后,共得到有效样本70931条,以下研究就是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获得①。
一、浅析微博发布数据对台风“菲特”地域分布情况的及时传递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xiexiebang.com收集整理“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656万人。”微博作为网络用户最常使用的信息获取和分享平台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2216万,增长7.2%。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②职称评定期刊投稿Q2215169893
通过对“菲特”登陆浙江后的新浪微博数据统计发现,在70931条相关微博中,发布者位于浙江的博文共有28127条,占本次样本总数的39.65%,其中发布者位于宁波的用户共发布博文6834条,占样本总数的比例为9.63%,占浙江地区微博总数的比例为24.30%。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杭州、宁波、温州三地为本次微博讨论最多的城市。
表1
地市分布 用户数 博文条数 转发数 评论数
总数平均数 最大值 总数 最大值平均值
杭州 5728 7216 33652 4.66 4907 20117 1464 2.79
宁波 5555 6834 25728 3.76 1104 17799 341 2.60
温州 5024 6821 24175 3.54 818 15684 169 2.30
嘉兴 1494 1808 2400 1.33 131 3691 99 2.04
台州 1111 1309 3681 2.81 2882 29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整理27 207 2.24
绍兴 793 905 1046 1.16 140 1825 86 2.02
湖州 516 601 320 0.53 83 1148 54 1.91
金华 506 585 611 1.04 121 1182 48 2.02
舟山 345 404 1100 2.72 303 953 51 2.36
丽水 207 256 174 0.68 24 413 35 1.61
衢州 104 163 141 0.87 36 259 20 1.59
(缺省值)961 1225 9665 7.89 2057 2482 319 2.03
总计 22344 28127 102693 3.65 4907 68480 1464 2.43
根据数据统计,杭州、宁波、温州三地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地区,并且呈现出博文条数、博文的总转发量、平均转发量、最大值、博文的总评论数、平均评论数和最大值的依次递减状态。据此可以判断,在浙江,本次“菲特”台风给杭、甬、温三地带来的影响最大。
如果说在沃尔特·李普曼(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时代,“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地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便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做出激烈的本能反应”③,在今天的社会化网络媒体时代,微博已经扮演了米歇尔·福柯(法国思想家)笔下的“全景式敞视机制”(在封闭的、被割裂的、处处受到监视的空间内,微观权力技术的规训作用),甚至已经实现了“媒介不是人与自然连接的纽带,媒介就是自然本身”这样的预言。微博对事件“报道”的自我认识、表达就使得微博本身成了大灾的一部分。
原来发布的“菲特”的登陆路径并非浙江,百年不遇的这场强台风给浙江尤其是宁波人民带来了灾难,其中余姚又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对新浪微博研究发现,宁波地区共有5555个账号参与对本次台风事件的讨论,共发布微博6834条,累计获得转发25728次,累计获得评论17799条。以各类账号的活跃度、影响力和传播力看,普通个人及微博达人发布的博文数量最多,而在认证账号中,政务微博发布的数量最多;在全部被考察账号中,媒体账号微博及政务微博的覆盖度和影响力最大。
据此可见,在本次台风事件中,政务微博和媒体微博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台风事件的社会传播中扮演了极为活跃的角色。整体上体现出“大多数账号的琐碎性”以及“小部分账号的重要性”,传统媒体必须融入互联网的大网也得到充分印证。
表2
认证类型 用户数 博文数 转发数 评论数
总数 最大值平均值 总数平均值 最大值
达人 1413 1630 5822 1104 3.57 5944 3.65 150
普通 3611 4027 3423 257 0.85 6083 1.51 82
认证个人 121 185 2003 657 10.83 770 4.16 128
认证媒体 33 203 4121 618 20.30 1054 5.19 99
认证企业 165 287 2958 270 10.31 1755 6.11 341
认证社会团体 4 5 86 59 17.20 45 9.00 25
认证网站 14 81 459 175 5.67 80 0.99 13
认证校园 27 30 219 70 7.30 61 2.03 17
认证政府 152 368 6630 669 18.02 1940 5.27 202
微女郎 15 18 7 2 0.39 67 3.72 19
总计 5555 6834 25728 1104 3.76 17799 2.60 341
二、微博对台风“菲特”时间分布的特殊呈现
微博发布呈现出与台风“菲特”的强弱变化紧密关联的态势,为了探讨与台风相关的微博在10天内的数据走向,我们选取全国微博样本的时间分布作为本研究统计对象,汇成如图1所示的折线图:自10月5日开始,博文数量持续攀升,并在10月7日达到高峰,当天共有15835条微博,此后数据陆续下降。
图1
为了进一步探讨重灾区宁波地区的数据走势,我们还着重考察了位于宁波的发布者,就10天台风过境期间的微博表现进行了统计分析,如图2。
图2
经上述两个图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宁波的微博条目走势与全国各地的总体走势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全国的微博峰值出现在10月7日,而宁波的峰值出现在10月8日。此外,研究分别就7类不同的传播主体发布微博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如图3所示的折线图。
图3
统计发现,在10月1日~3日三天内,微博上的数据呈现出较为零散的个别信息,并没有大规模的数量呈现,从4日开始,微博数量直线攀升并在6、7、8日三天形成了不同的峰值。
研究结果表明:微博的发布完全与事件发生进程一致,社会化媒体的新闻聚焦与传统媒体完全一致,但是在发布速度上优于后者。
三、宁波市政务微博在“菲特”时期的表现
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菲特”期间宁波市共有152个官方微博账号发布相关博文368条,累计获得转发数为6630条,平均每条微博获得转发18.02次;累计获得1940条评论,平均每条微博获得评论5.27次。表3是依据微博发布条数列出的前15名排行。
表3
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整理
排序 政务账号 微博条数 转发数 评论数
合计平均值 最大值 合计平均值 最大值
01 宁波气象 14 199 14.21 86 20 1.43 9
02 镇海气象 14 5 0.36 3 0 0.00 0
03 宁波公路局 13 168 12.92 115 23 1.77 11
04 宁波发布 11 1783 162.09 669 493 44.82 202
05 宁海气象微博 11 0 0.00 0 0 0.00 0
06 象山发布 11 28 2.55 6 18 1.64 4
07 象山水利局 9 4 0.44 2 1 0.11 1
08 慈溪发布 8 71 8.88 20 9 1.13 2
09 余姚发布 8 1376 172.00 566 458 57.25 122
镇海网络问效 8 177 22.13 107 67 8.38 25
海曙江厦 6 5 0.83 2 3 0.50 2 宁波北仑气象 6 10 1.67 7 1 0.17 1 宁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6 2 0.33 1 2 0.33 1
宁波水利 6 31 5.17 16 11 1.83 8 余姚水利 6 425 70.83 216 61 10.17 41
根据以上数据统计,气象局、水利局及新闻办的微博账号在此次台风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结果既说明了台风期间社会大众对政府相关部门,譬如气象、交通部门等的关注度,同时宁波发布、余姚发布等官方微博对事件进行实态的连续报道以及与阅读者的密切互动,使得新闻事件在微博上的传播力、覆盖度都优于传统媒体。微博的可互动性特点也丰富了信息的实态化,进而推动了新闻内容的即时落地和传播扩散,使微博的质量和力度都获得了较之传统媒体更受社会追捧的不俗表现。
四、宁波媒体和网站微博表现评点
“菲特”期间,宁波共有47个媒体和网站的微博账号发布了与台风相关的信息,共发布微博284条,获得4580条转发,1134条评论。其中宁波日报微博发布53条位居微博发布数量第一名。表4是对47个账号根据博文发布数量进行排列的前15名。
表4
排序 账号 博文数量 转发数 评论数
总数平均值 最大值 总数平均值 最大值
01 宁波日报 53 1964 37.06 618 404 7.62 54
02 宁波民生e点通 30 71 2.37 27 13 0.43 3
03 宁波交通广播FM939 28 116 4.14 22 43 1.54 7 04 宁波晚报 21 808 38.48 235 287 13.67 86
05 东南商报 20 188 9.40 55 38 1.90 8
06 宁波看看 17 7 0.41 2 7 0.41 4
07 宁波公益网 12 44 3.67 7 6 0.50 2
08 NBTV4 11 80 7.27 28 17 1.55 6
09 中国宁波网 10 264 26.40 90 52 5.20 15
桥城快报 7 16 2.29 5 8 1.14 6
现代金报 7 103 14.71 22 19 2.71 8 余姚新闻网 7 306 43.71 175 42 6.00 13
宁波头条新闻 6 69 11.50 61 30 5.00 29
奉化994 5 5 1.00 2 7 1.40 5 宁波微生活 4 380 95.00 328 110 27.50 99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排列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和宁波门户网站“中国宁波网”三个账号在本次台风事件中传播的抗灾信息,拥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客观上成为部分新闻迅即传播的强音,同时也是本次研究中所发现的媒体及网站类微博用户的典型代表。但是值得提出的是:这些官方微博没有及时调集精兵良将系统、充分、高屋建瓴式地发布信息,失去了一次传统媒体人人都兼起网络记者的实战好机会,失去了一个以宁波主流媒体构造微博成为危机时期发出强大喉舌之声的良好“战机”,需要今后在充足专业工作者和新闻信息把关人员配备上引起重视,与时俱进。
五、“菲特”专题微博热点话题聚类分析
“菲特”突然峰回路转袭击浙江,使得全省的多个地区都猝不及防。在抗灾救灾过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整理程中,费尽心力但仍然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而反映在自媒体微博中的内容就非常的私人化、情绪化和无方向。根据兼顾“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原则,本文就收集的70931条微博所涉及的核心话题及观点进行了聚类分析,解析步骤以博文的转发次数由高到低进行排行,选定转发次数排行前500位的博文内容进行解读、话题聚类和观点提炼,进而以70931条博文作为全部的分析对象,进行二次聚类。
表5
话题聚类及观点
话题 观点
媒介批评 主流媒体失语;
政务批评 违停罚单;停水停电;排水问题
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防灾准备
娱乐化 婚礼、喜酒;划船;胖子的吨位
信息公开 经济损失;伤亡人数;航运车次;新闻报道
社会动员 救灾抗灾;因公殉职;乐观精神;幽默感
根据对500条影响力较大的博文的观点聚类分析,发现微博讨论的议题主要集中在媒介批评、政务批评、预警信息、信息公开、娱乐化及社会动员6个层面。其中,从发布数量上来看,预警类的信息数量居多,以台风来袭前的预警信息分享、实际体验为主;其次是对媒介和政务的批评类信息,核心的观点在于批评部分以卫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台风肆虐之际仍然关注各类选秀节目而不对浙江地区的灾情予以重视;再次为各类信息的报道与公开,包括部分媒体对此次台风来袭后受灾人数、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关注与通报。
从中可以看出,民众的微博参与对新闻事实的系统、系列、权威、有效性等方面的体现是非常有限的,微博在新闻事件发布和评论过程体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和即时性,是新闻媒体必须引起重视和参与的良机。以新闻媒体和新闻人的专业特长参与和推进微博的发展,其实也是一个反哺自身的契机:搭乘网络多媒体的加速发展,把中国的新闻事业推向一个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与时俱进的新高度。
第五篇: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微博假新闻现象探析
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微博假新闻现象探析
——以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为例
摘 要:本文以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为例,探析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假新闻现象,并试图通过对微博的快速传播以及自我纠错能力、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意见领袖(即微博认证用户)和传统媒体对公民新闻发布者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来探索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预防和制止假新闻传播的机制。
关键词:微博;公民新闻;假新闻;金庸“被去世”
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由此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0年,微博在中国的发展更是迅猛。最近刚评选出的“2010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中,“微博”一词赫然榜上有名。微博“集合了即时通讯工具、短信、社交网站的优势,这种天然的杂交优势使其使用人数激增。当越来越多的人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时,这些内容已为公民新闻提供了庞大的新闻源。”[1]在一些突发性事件及公共事件中,微博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成为公共舆论的“发声地”更成为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另一方面,微博也为公民发布新闻提供一个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微博发布者完成了向公民记者身份的转变,微博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我国公民新闻传播进入新时代。
不过,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利就有弊,随着微博强大的媒体功能的呈现,2010年微博造假也“异军突起”,如影响恶劣的“鲁迅作品大撤退”、金庸“被去世”等假新闻都来源于微博。本文以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为例,就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假新闻现象进行探析。
一、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回顾
2010年12月6日晚20时19分,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用户“中岛”发布的一条信息瞬间引爆网络:“刚刚得到消息,著名武侠作家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与今年6月金庸首次“被去世”的谣言相比,这一次时间精确到分,还有听起来像模像样的“医院”,一时间这条微博被疯狂转发成千上万次,有媒体甚至迅速安排了悼念专版,题目都已经拟好,叫做“大哭江湖”。
与此同时,微博上也出现质疑的声音,诸如金庸生于1924年3月10日,网传却是1924年3月22日,首先是把金庸先生的生日搞错了。后来网友又搜索出致金庸死亡的疾病纯属子虚乌有,接着是消息中的医院“圣玛利亚”也不存在。
谎言逐渐被揭穿,真相越来越大白于天下。22分钟后,也就是20时41分,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在其微博上回应“金庸去世”传言,称“假消息,金庸昨天刚出席树仁大学荣誉博士颁授仪式。另外,香港没有这家医院,造谣者也太不专业。其实大家自己google一下就知道了。”该微博短时间内被转载数千次。
21时08分,被广泛认为是最先发布不实消息的“中岛”在微博上表示自己被人利用:“我当时不相信有人会开这样的玩笑,我现在也不相信。可为什么会有人利用我来炒作?”随后,他发布致歉声明,并删除了“金庸去世”的原始微博。
网友“蔡照明”追踪了假消息的来源,认为谣言出自百度魔兽贴吧。也有网友认为谣言来自Twitter。目前,由于网上关于“金庸去世”的不实消息多数已被删除,因此谣言来源已无法证实。
二、假新闻传播背后所反映的相关问题
假新闻传播到此为止,但思考不能到此为止。撇开对造谣者品德的唾弃,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应对假新闻传播的案例。从发布金庸“被去世”的假新闻,到争相传播,到质疑,求证,最终辟谣,短短的1小时不到,充分展示了在微博公民新闻发布平台上一个完美的虚假新闻形成、传播到灭亡的模型。
(一)微博的快速传播能力以及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
微博是现在最流行的信息获取、传播和分享的平台之一,每条微博容量约为140个汉字,发送信息快捷且无须审核,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当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在身边时,网友在微博上的爆料远快于传统媒体。上海高楼大火发生后几分钟,就有事发现场的网友上传自己拍摄的照片。但随着使用微博的网友数量增多,微博上也出现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甚至自从金庸“被去世”事件后,网络上兴起了一种说法,“微博是谣言的诞生地”。微博真的是谣言的诞生地吗?
前不久,有媒体在回顾过去的10年时心生感慨,“因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技术的高速助推,我们见证了中国„全民记者‟从萌芽到爆发的进程,展现着整个社会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的提升”[2]。在10月份的中原网络文化发展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称,“微博最大的特点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发布信息,随时随地获取你感兴趣的或者关注的信息。这是互联网的一个新进展,它给人们的交流、社交、信息沟通,以至于对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都带来新的空间。”[3]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载体的发达和多元,使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想发布一则消息轻而易举,而微博这种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便捷平台,更为信息“病毒”式集散提供了便利。
但是,也正是这些特征使得微博成为假新闻的集散地。“其一,140字的低信息容量很难全面客观地传递信息,容易滋生假消息;其二,字数简短,阅读和传播方便,加上多数是匿名,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就喜欢发布一些耸人听闻和刺激的信息;其三,微博传播极易变成情绪传染。”[4]这也正是金庸“被去世”能够快速传播的一大原因。不过,在公民新闻时代,特别是微博的发达,也为扑灭谣言带来了便捷。甚至可以说,由于用户群的海量,以及权威人士的介入,使微博具有了强大的自我纠错功能。所以这起假新闻事件中,微博给我们留下的还是“辟谣先锋”的美好印象。
在微博这个公民新闻发布平台上,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地、以共同的地位和身份发布言论。在这个平台上,不可否认的是会产生虚假信息。由于一些影响力小的虚假信息传播力太差而形不成危害,但面对“金庸去世”这等重量级的假新闻,网民们绝对不会听之任之,一定会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于是,在还不足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金庸去世”的谣言就被揭穿。这充分证明了微博具有无比强大的“自净”功能。“自净”的前提是尽可能多的参与,平等的参与。当话语空间中的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地位的时候,真相不出来都不行。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这个道理。
(二)微博假新闻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微博拥有强大的关注和转发功能。“当你对某条微博进行转发和评论后,关注你的人都能看到你所转发的微博以及评论,如果他们感兴趣,便会再一次转发、评论,而关注他们的人也能看到这条微博和他们的评论……如此继续下去,经过无限次„关注、转发‟之后,关注的人数越来越多。”[5]被转发的微博在这种裂变式的传播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传播。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看成是一个以“舆论领袖”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既是传播的起点,又是传播的终点,都在这场壮观的信息辐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作为公民新闻发布平台的微博这种强有力的辐射力的帮助下,“意见领袖”可以轻松扩大自己在广大公民记者中的影响面。
目前,微博上的认证用户多为知名人士及媒体人员,他们在微博传播中充当了意见领袖的作用。所以,这次假新闻的传播,不仅让微博尴尬,让那些在微博上转发了这条假消息、为假新闻的传播推波助澜的人也很尴尬,尤其是一些所谓名人和意见领袖,就更尴尬了——这些被网站加了V(身份认证)的名人名博,未加核实的消息发布和毫无怀疑的转发,让假消息看起来更像真的。从这点可以看出,意见领袖也有犯错的时候。关键的问题在于,只要意见领袖们能够时时处处珍惜自己的名声与名誉,对自己不能有所把握的信息与新闻,干脆不转发,或者亲自去核实,去调查,这样就能避免假新闻的传播,使网络的天空更加澄明。
(三)微博假新闻传播中的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报道的“金庸去世”新闻被《中国记者》杂志社评选的2010年十大假新闻之一。为此,《中国新闻周刊》付出了不小的代价。7日上午,刘新宇提出辞去《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职务。
资深媒体人吕怡然在东方网发表评论《为虚假报道担责的勇气可嘉》:“尽管这则„客里空‟并非出现在《中国新闻周刊》的正刊上,尽管总监、总编们事先并不知晓那个编辑之作为,但是因《中国新闻周刊》乃隶属于中新社,而„金庸去世‟的消息又出现在其官方微博上,借助长期积淀的品牌公信力,致使虚假消息被„当真‟,以讹传讹,影响更为恶劣。在这个意义上看,老总难辞其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快捷。特别是随着载体的多元化演进,传播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条具有轰动效应的信息往往被多家媒体转载,以吸引公众眼球,赢得传播的主动权。在这样一种争夺战中,如果媒体不严格把关,必将带来严重后果。
当前,微博这个公民新闻发布的平台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平台。“金庸被去世”事件发生后,有人慨叹,“微博爆料,你还相信吗?”随着微博的影响力的日益加大,把关相对严密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如今都纷纷在微博上开辟官方微博。《中国新闻周刊》遇到的问题与尴尬,也许是传统媒体在微博传播情境中同样面对的问题与尴尬。
三、公民新闻传播中微博假新闻的防范机制探索
为了杜绝假新闻的发生,微博所具有的自我纠错能力是不够的,还应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来防范微博假新闻的出现。
(一)事前预防机制
公民记者作为微博平台的使用者,道德自律是最起码的底线。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也不能只考虑流量、收益、规模,而忽视事实真相、忽视法律底线、忽视社会的感受。金庸“被去世”让人清醒地看到微博的可怕一面,考问着微博的道德机制。
1.发布者自律。不少网友认为,这则“金庸去世”假新闻的微博发布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转发率和人气。但是,无论其目的如何,借助虚假的消息来吸引人,会破坏微博世界的“生态”。因此,作为微博的发布者即公民记者本人而言,要想树立自己的公信力,一定要自律,这个自律的底线就是要独立思考,并对信息着实地进行查证,确定其新闻源。如果对新闻要素的任何一点有怀疑,就不要发布。而信息的接受者也应学会谨慎,切勿不负责任地将信息“转发”。
2.主流话语适时引导。从微博发端的“金庸去世”谣言,却再次引来对网络,尤其是微博的无理性、情绪化及真实性的反思。当今中国公民社会远未成熟,政府与知识界有责任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进入微博这个公共空间,与众多公民记者一道共同成长,通过在微博这个公共平台上的交流或争论,达成共识,使现实社会理性有序地向公民社会迈进。
3.运营者可尝试对公民记者进行专业培训。微博作为公民新闻发布平台,从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我国公民新闻发展的新时代。只要注册个用户,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上传递消息、表达观点,而当一条微博被关注和转发的数量多了,其传播效应将会成倍增加。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远未达到成熟阶段,公民记者素质良莠不齐。如何提高这些公民记者的新闻专业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由网站编辑工作者担负起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职责,影响、教育、引导网民一起来抵制假新闻。其次,作为微博运营商,可以尝试在微博上开辟微博公民记者培训专题板块,定期进行新闻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网民新闻素养。
(二)事中审核机制
微博的快速传播特性,使得真假新闻都能够在这个新闻发布平台上得到充分扩散。一旦微博发布者没有把好关,让假新闻传播开来,那微博运营商就应该对虚假的内容,采取必要的审核限制。第一,运营者可以尝试通过官方微博,吸引公民记者关注,以官方身份/微博形式转发辟谣内容;第二,运营者可以尝试借助微博页面的多个提示区快速传递重大谣言的辟谣信息,这个位置可以是微博首页微博发布框和微博区之间的位置,当然也可以通过微博的评论、私信等功能来实现;第三,微博系统可以尝试随时监测关键字在新微博中出现情况,在监测到传播内容包含相关关键字的时候,运营者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回复/跟随发博等方式主动提醒用户;等等。
(三)事后反馈机制
相对于《新闻周刊》的连续两次致歉以及事后相关责任人的被查处,我们发现微博并没有相关的惩处措施。可以做个假设,假如金庸“被去世”的消息是纸质媒体发布的,那相关索赔、诉讼等问题可能会接踵而至。但出现在微博上,可能就没那么多麻烦,这也许就是拷问新兴媒体道德与法制的关键。
如何制止微博虚假信息传播呢?新浪微博相关人员在接受《重庆商报》采访时表示,“他们专门开设了一个官方微博账号,对已经认定的虚假信息进行辟谣。另外,还采取举报机制,发动网友来曝光虚假信息。因为微博信息太多,不可能做到对每条微博都逐一进行核实,只能采取官方辟谣和民间举报相结合的机制。”[6]另外,值得欣喜的是,目前在微博上,一些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知名媒体人、文体明星之间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互动,而且讨论的话题很多都是公共事件。如果他们在维护网络空间纯洁性上能有更多的共识,愿意利用自己的见识和人脉为避免网络空间被滥用而相互沟通和采取行动,那对于网络空间的良性运转是极为有利的。因此,笔者认为,包括微博在内的网络自纠机制,应该建立在网络自治的基础上。
四、结 语
美国资深报人、媒体和公共政策中心主任泰泼斯考特曾断言:“数码相机、摄像机、手机和播客技术以及传播领域正不断出现的其他高科技产品的销售普及,我们现在生活在有成千上万的公民记者的世界上。”[1]微博的诞生,让公民记者的声音多了一种展示平台,为公民新闻的发展也提供了最快捷的媒介技术,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公民正在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成为“公民记者”,新闻活动也将由被传统媒体垄断向更多公众参与的公共活动转变。在这种微博公民新闻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假新闻,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现象,但假新闻并非微博的专利,传统媒体也同样会出现虚假新闻。并且从犯错与纠错速度看,微博所用的时间更为迅捷。所以我们在正视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假新闻现象存在的同时,更应该不断探索出预防和制止假新闻传播的应对机制,净化微博公民新闻土壤,使我国公民新闻沿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我们需要努力去做的事情。
(张 羽,侯逸君: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7)
参考文献:
[1] 邹星.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J].文学界(理论版),2010(7).[2] 几又.“全民记者”时代的“金庸去世”谣传[N].新闻晚报, 2010-12-10.[3] 叶俊.微博元年的十件微博大事[OL].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10-10-30.[4] 曹林.假新闻是微博的阿喀琉斯之踵[N].中国青年报,2010-12-10.[5] 宋好.微博时代“意见领袖”特点探析[J].今传媒,2010(11).[6] 谈书.金庸“被去世”引爆微博诚信危机[N].重庆商报,20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