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第三次作业(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8:4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心理学》 第三次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心理学》 第三次作业》。

第一篇:《管理心理学》 第三次作业

《管理心理学》 第三次作业

一、分析思考题:(以下3道题任选2题)

1、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其在管理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

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

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强调内在激励,对组织行为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在企业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容各异,侧重点不同,企业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时,既要同时并重,又要有所区分。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应用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在量上的划分,关键还是取决于工作的性质,当员工的工作性质安全舒适度要求很高时,高工资高福利政策也就是必须的,比如很多高科技公司对员工之所在福利待遇上照顾地无微不至、工作环境也搞得优美随意、工作时间非常宽松,其原因就在于高科技公司的工作是高创造性的,创造是需要灵感的,而灵感的产生往往与需要创造人心无旁骛,由此高基本工资福利与高福利待遇显得也就非常重要。相反,当员工的工作性质需要其高外向性,必须面对外面各种令人畏难的艰难困苦环境时,实施低基本工资与高激动工资也就非常必要,比如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就反映了这一道理。

2、什么是人际意见沟通?人类的人际意见沟通有何特点?如何增进人际意见沟通的效果?

1、人际意见沟通就是相互提意见。

2、人类的人际意见沟通的特点,关键是沟通。要做到沟通,就要做到互动。

3、增进人际意见沟通的效果,主要是要讲究提意见的方式方法。采取先表扬——再提意见——最后再鼓励,这样三段式的提意见方法,一般对方乐于接受。

3、请联系你的工作实际(或你生活的具体实际),阐述如何根据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差异实施有效管理?

对待员工犯错,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犯错一样。用理性平和的心态去处理问题。尽力了解每个人的家庭生活和情感生活经济状况。当然,不可以太明显去调查。包括开发个人爱好潜能,让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是有用的人,在这个群体当中有很多人在某个方面佩服他。还有可以和一个员工讲另外一个员工的缺点。还有不要针对问题苛刻批评。以举例说明。不必命调。大家都很自觉。素质高的很快明白自己该怎么做。素质差一点的可以以哥们亲情感觉对待。告诉他你作为老板需要他的鼎力相助。

第二篇:管理心理学作业

管理心理学作业

群体心理与行为

姓名:康道阳

学号:2010693

41.举例分析说明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抑制

1.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举例:1.我在平时的上自习中,如果一个人在宿舍上自习,效果就会很差,甚至一晚上也做不好几道题;但是如果在自习室里面上自习的话,效果就会很好,一晚上可以看很多类容,以为当我和别人在一起上自习的时候,我就看到别人也在学习,我就会提醒自己不要松懈,会不停地提醒自己把效率提高,一晚上的结果就会很好。

2.平时学习中,如果总是自己学自己的,不去和其他的人进行比较,那么就不会知道自己学的有多么不好,只有比较才会有进步,自己才会更加努力。

2.社会抑制

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时,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大大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抑制作用。

举例:1.在考试的时候,特别害怕监考老师走到眼前,有的人甚至在老师站在旁边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

2.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过后,如果老师停留在我的面前看着我做作业,那我的心里会很紧张,很担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一紧张就什么都忘啦。

(二)社会惰化

所谓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

举例:1.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过分依赖团队也是消极有害的,以为别人能代替自己做,问题总有人能解决,就安于现状、也不去努力创新,其结果就可能是——三个和尚没水喝。

2.我们在平时做事情中总是过分依赖于别人或者是团队,自己就不想去做,问题也想别人帮忙解决,结果就会造成工作效率下降。

(三)去个体化

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举例:1.如果不安排值日生,教室里就没有人擦黑板,如果不仅安排了值日生,而且把值日生的名字每天写在黑板上,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2.在网络上发布留言,或者什么评论,如果要求评论者留下他的真是名字和详细地址的话,那么网络留言就不会那么随意。

3.如果让明星为他们代言的广告负责的话,他们就不会不负责任的轻易为了钱财而为那些不法商贩的商品代言。

(四)群体的决策行为

1.群体极化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举例:1.刚来到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的时候,大部分同学说这个学校没有成都校区好,认为自己是高分落榜,心里很不舒服,当大家在一起讨论,交流后,这种情绪更为严重,部分同学对着学校都有了地处情绪,认为这学校什么都不好,慢慢的也就不想去上课,什么事情都不想干。如果大家刚开始反感的时候能老师或者同学开导一下,或许情况会好点。

2.“纳粹主义”.“仇恨团体”.“宗教狂热者”“恐怖组织”等等都是群体极化的结果。

3.大家在讨论某个人时,大部分人都在数落张三的人品,结果当大家再次见到张三时都会以异样的眼光看他,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

2.群体思维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

举例:1.我是青年志愿者协会项目部的干事,当大家在一起讨论关爱留守儿童前期宣传活动时,有一个人提出用发卡片(正面为留守儿童照片,背面是交大日历)的方式进行宣传,开始一部分人觉得这个方案很好,大家讨论过后全部都赞成这个方案。所以群体思维具有定向式。

2.最近班上准备搞个活动,有的认为爬山,有的认为烧烤,有的认为包饺子等等,结果大多数人觉得包饺子比较好,最终就决定在星期天进行包饺子活动。

3.从众

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在群体压力之下,他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标准保持一致,这种现象叫做从众或顺从。

举例:1.跟随潮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入乡随俗等等都是从众的具体表现。

2.在平时做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做高等数学时算出来的答案和别人不一致,而自己和大多数的答案不一致的时候,而其他的人答案却是一样的,这时我会选择改掉自己的答案,宁愿相信自己把答案算错了。

4.服从

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但是,服从与从众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本愿去行动,但却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

举例:1.在工作的时候,自己不能太冒尖,要遵循这个团体的一些具体的群体规范,自己在团体中太突出就会受到群体的打压和冷落。

2.在军训的时候,对教官的话,我们要绝对的服从,不能反抗,反抗就受到惩罚。

(五)模仿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个体感知到他人行为时,会有重复这一行为的愿望,举例:1.社会上树立雷锋这样的好榜样;

3.父母对爷爷奶奶是否孝顺直接影响这我们对我们的父母的孝顺程度。

2.官员上行下效。

(六)暗示

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较间接的形式进行。

举例:1.当我们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我们深深的呼一口气,暗示自己我能行,相信自己,结果心里压力就会慢慢的消失。

2.当别人打算跳河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微笑,一句善意的问候,或许会给他带去重生的希望。

2、结合案例分析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的区别。

群体决策:所谓群体即指结合众人之力,取众所长,在众多方案中择优选择,它可能会面面俱到,但选择会费时甚多。浪费较大。决策失误时责任不明显。

个体决策:即指独裁,专制个人说了算,当然决策失败时会导致:拍脑袋,拍胸脯,拍大腿的情况。但这种决策方式是时间快,责任明显。它要求决策者具有相当的质素,否则不可做到这点。群体决策的利弊:

(1)群体决策的优点: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避免主观片面性,提高决策的质量。有利于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

1.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通过综合多个个体的资源,我们可以在决策过程中投入更多的信息。

2.增加观点的多样性。除了更多的投入以外,群体能够给决策过程带来异质性。这就为多种方法和多种方案的讨论提供了机会。

3.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许多决策在做出之后,因为不为人们接受而告夭折。但是,如果那些会受到决策影响的人和将来要执行决策的人能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去,他们就更愿意接受决策,并鼓励别人也接受决策。这样,决策就能够获得更多支持,执行决策的员工的满意度也会提高。

4.增加合法性。北美和许多资本主义社会重视民主的方法。群体决策过程与民主理想是一致的,因此,被认为比个人决策更合乎法律要求。如果个人决策者在进行决策之前没有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决策者的权力可能会被看成是独断专行。

群体决策的缺点

(2)群体决策的缺点:浪费时间;从众压力;少数人控制;责任不清。

1.浪费时间。组织一个群体需要时间。群体产生之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是低效率的,这样,群体决策所用的时间与个人决策所用时间相比,就要多一些,从而就限制了管理人员在必要时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

2.从众压力。群体中存在社会压力。群体成员希望被群体接受和重视的愿望可能会导致不同意见被压制,在决策时使群体成员都追求观点的统一。

3.少数人控制。群体讨论可能会被一两个人所控制,如果这种控制是由低水平的成员所致,群体的运行效率就会受到不利影响。

4.责任不清。群体成员对于决策结果共同承担责任,但谁对最后的结果负责呢?对于个人决策,责任者是很明确的。对于群体决策,任何一个成员的责任都会降低。

个体决策的利弊:

优点:1.它能使人们对事物感知得更迅速、更有效;有助于使人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有助于人们从不完全的情报中获取重要的变化信息;有助于人们形成决心,作出果断而大胆的选择。

缺点:容易使人们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固守过时的观点,因循守旧,错失成功的良机,以及固执先入为主的成见等。

结合“沙漠求生案例分析”进行分析:

由于每个人的知识与人生阅历不同,在面对沙漠求生时,每个人所选择的物品的重要性就不相同,有人会觉得暂时保命最重要,所以先选择每人4公斤清水,有人会觉得求救最重要,所以先选择化妆镜。每个人观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故优先选择的物品就不一样,就会导致在沙漠求生中每个人优先选择物品的顺序就不一样,个体中有过这方面经历的就会选择的比较合理,而没有过这方面经历的选择就会很不合理。

群体具有“从众”心理,讨论的结果会主要依照大多数人的意见,如果群体中大多数人在沙漠求生方面有过经历,那么群体结果相对较好;如果群体中大多数人在沙漠求生方面没有过经历,那么群体结果相对较差;

群体具有“服从”心理,群体中如果有声望比较高的人,或者运用武力,权利让大家屈服的人,大家都会他的安排,而失去了自己的主见;

“群体思维”对个体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比如大多数人都先选择了4公斤水,而只有我一个人先选择了化妆镜,在大家都说4公斤水的时候,我就会选择沉默,因为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和他们异样,结果我却是正确的,过后又非常懊悔。

“群体极化”对个体的影响也相当严重,当大家最终讨论“外套”和“清水”的重要性的时候,大家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清水”更为重要,群体中也会存在某些个体优先选择“外套”,但经过大家讨论过后,大家就会更加觉得清水更为重要了。所以群体讨论过后会导致某些问题极化。

“去个体化”对个体决策的影响也相当严重,我们在对沙漠求生是所需物品进行排序时,有的人能够积极的融入到这个讨论的集体中来,而有的人不愿意与我们交流,也不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他们发表观点也没有被采纳,他们就在一旁干他们自己事情。所以人们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

“社会惰化”对群体决策也有影响,群体在对沙漠求生物品进行排序的时候,部分的同学并不主动的参与其中,认为群体总会把这件事情完成,自己付不付出无所谓,于是,他们就干自己的事情,导致群体决策效率变低。

“社会助长”对群体决策也有影响,如果我们这一组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能够和其他的组进行竞赛,主要比那一组用的时间少,排的顺序更加合理,排的合理的那一组就有相应的加分,那么排序的结果就会更加的好。

“社会抑制”对群体决策也有影响,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如果老师总是站在我们面前的话,我们的效率就会很低,因为我们总是担心自己排的顺序不正确,这样就会导致排序结果很差。

群体的结果并不一定都比群体中的个体好,也有个体成绩明显高于群体讨论结果成绩。就准确性而言,群体决策更准确。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质量更优。但就速度而言,个体决策优势更大。如果认为创造性最重要,那么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有效。如果判定标准是最终方案的可接受性,那么还是群体决策好。就效率这一点来说,群体决策总是劣于个体决策。就同一个问题而言,群体决策所用时间总是比个体决策所用时间多。

第三篇:《管理心理学》平时作业

《管理心理学》平时作业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简述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答:管理心理学是有关组织情景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管理行为的理解、解释、预测和变化规律,以便改进和提高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与管理效能的学科。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 面:管理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

2.知觉过程出现的偏差及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知觉注意阶段出现的偏差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 知觉不够准确。管理人员由于 管理工作繁忙而难于全面注意和感知各种

情况及存在问题,造成偏差。

② 信息的代表性低。注意的时间和方式会影响信息的代表性。如果管理

人员只在特定时间到车间巡视,或者只在 问题发生以后出现在现场,所注意决不能的情况很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③ 忽视非期望信息。管理人员往往在信息注意阶段忽视与自己期望不一致

或与自身价值取向相矛盾的信息,从而 造成注意偏差。知觉组织阶段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常见的问题是在组织阶段对信息过分简化。这是出于知觉者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和现有图式不完全所造成的。在知觉解释阶段,知觉者 把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投射”到对他人特征的解释中,造成知觉偏差。在知觉判断阶段,出 于人的认知判断的有限理性会发生多种差误,例如“损失反转偏差” “可取率偏差” “基准偏 差” “承诺升级偏差”等。

3.代表性启发式常见认知偏差有哪些?

答:在代表性启发式下,人们通常会借鉴要判断事情本身或是同类事情以前出现的结果,这种推 理称为代表性启发。这各各认知偏差包括以下六种常见的情况。①忽视结果的先验概率。② 忽视样本的大小不一。③对机遇的误解。④忽视可预测性。⑤效度错觉。⑥忽视回归效应。

4.目前,有关管理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①自我学习能力。②团队管理胜任力。③基于管理胜任力的薪酬体系。

5.简述Festinger的“认知失调论”?

答:认知失调论的基本要义为,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 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 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 认知予以否认; 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第四篇:作业第三次

1.一般来讲,逻辑命题没有对事实的发生发展过程作出任何论断,以下命题不属于逻辑命题的是()

A.在进化历史上,先有了猿猴,才有了人 B.朱熹:理先于气 C.杨朱:舍一毛而济天下尤未允 D.道家:有生于无

2.汉字在中国历史上历经沿革,以下有关汉字演变说法不正确的有()

A.“金文”又称“钟鼎文”,指出现在商周时代所铸青铜器上的文字 B.“小篆”盛行于六国统一后的秦帝国 C.“楷书”又称“真书”,定型于两晋南北朝时期,成熟于隋唐帝国时期 D.“隶书”肇始于东汉,至魏晋时期逐渐定型化、成熟化

3.喇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西藏地区经过本土化的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组织和传教制度。以下关于西藏喇嘛教的说法错误的有()

A.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信仰佛教并大力推行,使佛教在西藏获得重大发展 B.在现存的西藏佛教支派中,戴红帽子的僧人应当属于葛当派,即古老的西藏佛教派别。C.由西藏著名的昆氏家族创立的萨迦派,通过家族传承来解决宗教法位问题,其第五代首领罗追坚赞首开西藏政教合一之先例。

D.格鲁派是迄今为止势力最大的一派,其教义体系完整,强调严格的戒律和寺院制度,最早受封的**和**都来自于此派

4.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

5.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

A圭表

B 漏刻

C日影

D漏壶

6.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7.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

A宣纸

B湖笔

C徽墨

D河砚

8.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地支”共有几个字?()A 8

B 10

C 12

D 14 9.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10.“宰相”的“宰”最早指:()

A高级官吏

B官吏统称

C低级官吏

D皇帝

1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A、士可忍,孰不可忍B、是可忍,孰不可忍

C、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2.“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13.在东亚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汉字文化圈”的不包括哪些地方:

A 日本列岛

B青藏高原

C 越南以及东南亚

D 中亚地区

14.构成历史上的汉字文化圈的主要要素不包括哪个方面:

A、儒学 B 道教

C律令制度 D 中国化的佛教

15.中华文明的奠基及元典创制期到持续到哪个时代:

A 商 B周C春秋战国 D 汉 16.中国商代已经出现文字,下列哪个文字不是商代出现的:

A、玉石铭文 B、金文 C、陶文

D、青铜铭文

17.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秦朝 B、两汉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

18.科举制度出现在哪个时代:

A、汉朝 B、魏晋 C、隋唐

D、宋朝

19.宋代理学的开山人物是指周敦颐和: A、张载 B 程颐 C、朱熹 D、邵雍

20.明世宗年间,耶稣会士中而打开中国传教局面的是:

A 方济各 B 利玛窦

C、南怀仁 D、汤若望

21.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韩愈B.欧阳修C.曾巩D.李白

22.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注重线的作用B.注重的光的作用 C.注重色的作用D.重视材料的运用

2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24.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A黄色

B 紫色

C红色

D蓝色

25.“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26.王维擅长的诗体是()

A、咏物诗

B、咏景诗

C、山水田园诗

D、叙事诗

27.地动仪发明于哪个朝代()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8.“文武二圣”指的是()

A孔子曹操

B老子关羽

C孔子刘备

D、孔子关羽

29.“小李杜”指()

A、李白杜甫

B、李白杜牧 C、李商隐杜牧

D、李商隐杜甫

30.三冥节指的是()

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 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 C鬼节端午节中元节 D重阳节冥节下元节

31.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理藩院

32.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指的是()

①承宣布政使司②提刑按察使司 ③奴儿干都司④都指挥使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

B.康熙帝册封五世** C.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

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 34.古代音律分为分为五音,其前后顺序是()

A.宫、羽、角、商、址 B.宫、商、址、角、羽 C.宫、商、角、址、羽 D.宫、羽、商、角、址

35.《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史 C.国别史 D.编年体通史

36.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年代

A.春秋战国

B.宋明

C.先秦

D.近代

37.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改变全部原来教义B.分化为大、小乘 C.融合儒道思想D.自我完善

38.名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出自哪里:()

A、诗经 B、元曲 C、乐府 D、信天游

39.明代抗击倭寇的著名将领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汉武帝

40.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不包括哪个方面:

A、伦理中心 B、尊君重民

C、中庸协和

D、重农轻商

第五篇:第三次作业

一个国家需要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国家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教师行业同样需要相关的法律来规范教师言行,得以让教师队伍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制定就向教师提出了严格而系统的标准化要求。《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因此,我们要时刻用《教师专业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谨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高尚的品德。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用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再次,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学能力的高低与否至关重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认认真真备课,扎扎实实上课。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抱着终身学习的学习态度。因此,平时我积极地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总之,《教师专业化标准》向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将这些先进的思想注入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去,让我们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下载《管理心理学》 第三次作业(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心理学》 第三次作业(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次作业

    第三次3题、选做2题。 1、请你就《电磁感应定律》一节的内容用问题教学法或者探究教学法设计一个教案,并与同学一起分析与讨论其亮点与不足。 2、加涅九个教学事件具体是指?......

    第三次作业

    第三次作业习题一 一、目的:练习存货购入、领用的核算。 二、资料:某企业1月份存货购入和领用情况如下: 1、1日某种存货余额500件,单价20元; 2、3日领用300件; 3、 5日购进1 000......

    第三次作业

    社会化媒体营销姓名:胡骞学号:Z2016242415班级:16中指电子商务二班一、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变迁1.1中国互联网用户趋势中国的社会化媒体,起源于1994年第一家曙光论坛的创立,兴起2012......

    第三次作业

    第三次作业 第七章 生长 1、 解释下列各组名词:连续培养和分批培养,恒浊器和恒化器, 2、 什么叫同步生长?如何可以得到同步生长? 3、 什么叫做生长曲线?指出细菌生长曲线各个时期......

    《学校管理心理学》课程作业

    华南师范大学 函授《学校管理心理学》课程作业 姓名___专业___班别___学号___一.规章制度是严点好还是宽点好 某中学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问题。党支部书......

    管理心理学第一次作业五篇范文

    作业名管理心理学第一次作业 称 作业总100 分 起止时2018-4-21 16:34:14至2018-4-21 17:01:48 间 学员姓 名 标准题100 总分 得分 绩 标准题90 学员成90 数 通过分60 出卷人......

    金融学第三次作业[本站推荐]

    第三次作业 1. 谈谈对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认识,你应该如何形成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 答:个人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又称消费者信用信息系统,主要为消费信贷机构提供个人信用分析......

    2011《社会保障学》第三次作业

    《社会保障学》第三次作业分校专业年级姓名成绩 请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下列案例: 案例一 不缴社会保险费的劳动合同 2008年4月,刘某等四人应聘到某公司,公司在待遇方面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