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啃老族”社会现象的调研分析
“啃老族”社会现象的调研分析
啃老族又称尼特族,尼特族是NEET在台湾的译音,NEET的全称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在英国,尼特族指的是16~34岁年轻族群;在日本,则指的是15~34岁年轻族群。
——摘自百度。啃老族,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近年来,许多新闻栏目都竞相报道这一现象,说明它已经有一定的规模。然而在暑期的调查分析中,近一成的调查者不知道什么是啃老族,大约三成的调查者知道啃老族这个词,但并不知道它的代表意义,有人认为啃老族是守一份工作不变动。由于不了解这个词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就是其中一员。啃老族对于自身和社会有着不小的影响,所以对于“啃老族”的调研分析是很重要的。
调查中大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是不恰当的教育模式造成的,反映的是现代青年一种缺乏责任感、知识水平不高、无法忍受生活苦难的行为,是懦弱群体的代表。更有甚者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在多次查阅资料和了解下,我认为这些观点有些偏激,这些表面上的东西是社会上普遍的观点,其实在啃老族的背后有许多让我们思考的东西。
啃老族的形成有很多原因,自己、家庭、社会等等都是原因。但不可否认自己是造就啃老族的最大原因之一。这里我对于几种不同群
体及形成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在对许多媒体对啃老族的这一群体的调查和暑期调查分析后发现,几个主要组成群体大多由于自身原因而加入啃老族大军的原因如下:
一、是大学毕业生,约占20﹪;这一类人主要是由于在大学生活中没有很好的去体会大学是无限接近社会的、甚至可以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的意义,所以这些人在校期间过于注重课本的知识记忆。从幼时教育开始他们就形成书本为主的潜意识,这对他们影响不小,从而缺少对于自身能力的培养,导致学业生涯结束后对于繁杂的社会没有适应意识,使得精神状态不能适应社会而不能很好的工作。
二、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占10﹪左右;这些人大多数是那些从小处于养尊处优的状态,当然不能排除那些自身思想比较奢靡的人。他们认为父母就应该承担一切。这些人从小在父母的庇护下过着小公主、小王子式的日子,没有干过什么活,也就是那些患有“公主病”的人群。家里的生活已经把他们的奋斗意识都磨灭殆尽了,安乐的生活也让他们应有的东西也失去了。也有那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富裕,但是父母的溺爱造就的“公主病”人。
三、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却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而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打工者,占20﹪。创业在这些人的字典中拥有很强地位,可惜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素质水平。其实很多创业者也是在寄人篱下中发现机会创业。所以这些人频繁的失败,但没有意识到失败所在,最终在一声声“天理不
公”中加入啃老族。
四、是频繁跳槽,最后找不到工作,靠父母养活的,占10﹪。这种人没有自信,没有奋进心,只是无谓的逃避,最终沦入啃老族的大军中。
五、是下岗的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紧张繁忙的工作相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就离职,约占10﹪。这些人是没有承受能力、也是缺乏奋进心的一类人。
六、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的,因怕苦怕累索性呆在家中的一类人,占30﹪。这种人可以说是不知死活的一类人,本身素质较低,可是仍不能进取,实属悲哀。
成为啃老族真的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吗?其实未必。从远古时代开始我们人类并没有像鲨鱼般成为独居动物,我们拥有我们自己的群体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里面的一份子,我们所做的任何事都会影响着别人,当然这个社会中其他个体也会影响我们的任何行为。二十一世纪是头脑风暴的时代、经济时代、物质精神时代,对于我们这些小个体的选择影响更加严重,错一步则全盘皆输。由于这些缘由,我个人来说对于啃老族给予全盘否定是不太公平的。或许是我们的社会的某个因素,家庭、社会交际造成的。
家庭教育是我们成长起来接触最长的教育,家庭影响从而也是影响我们的首要干预者。我们其实要把独生子女和啃老族的蔓延结合起来。以前一个家庭至少有两个孩子,甚至更多;由于孩子的数量多,所以父母的爱将分给众多的孩子,为了从父母那得到更多的爱和关
注,在孩子中间就有了一股竞争的意识,从而孩子们就努力的去培养自己的能力来赢得自己想要的,这种竞争就带给孩子更多的能力,在同龄人中、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能力去奋斗。现在的社会是趋近“4-2-1家庭”(4个老人,1个小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爱不再像以前一样去分将开来,所有的爱都是给了那宝贝孩子。过多的爱加上缺乏兄弟间的那种竞争力,小皇帝的日子就这样过上了。一切孩子该经历的没了,不需要提前享受的生活也享受了,体重上来了,能力下降了;温室里的苗子不经历风雨是不会长成大树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家庭“温室效应”。即使长大了,貌似有大树的样子,只是臃肿了些,可是他们离不开温室;加上家长认为外面的世界太“危险”,就这样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成就了啃老族的核心人员。本来这些人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家庭有意义的人才,可是一些传统的家庭教育造就了这些“废品”
啃老族的来源也来自于许多失业者及一些暂时失去工作的人。在当今这个经济时代,人们对于经济的依赖绝对不下于对于谷物的需求,在现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公司都倒闭,导致失业者增多。失业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努力去寻找还是可以再就业的。可是我们也要看清一些情况,有些人也许只会一种或极少的技能,而社会上的此类工作已经饱和又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再学习技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者无法就业,因而依赖父母不甘心的加入啃老族。这类人正是我们需要去鼓励去帮助的一群人。
啃老族,一个由于自身、家庭、社会、教育模式等种种影响力造
就的社会群体。我们小时候需要哺乳的时候还需要一个断乳的过程,进入社会的适应阶段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断乳期,就像小孩子的断乳期有长有短一样,不同的人的社会断乳期也有所不同。有些人适应性强很快就度过了这断乳期,可是有些人对于不同于学校价值观、人生观的社会有种畏惧的思想,从而造成社会断乳期比较长,依赖父母而成为啃老一族。我们不能像豹子那样强制的断乳,我们要做的是在断乳过程中鼓励、适当帮扶,让他们度过这一断乳期,让啃老族人群逐步缩小。其实有很多的啃老族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是叹息不止,觉得自己的行为太对不起父母,期待有朝一日能脱离这个圈子。调查中不少人在评价后说,其实他们大多数人也是承受很大的压力。我们应该多些谅解,少些指责,应该多些鼓励他们,去让涉入这圈子不深的人走出来。
总之,啃老一族对于趋近老年社会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的祸患,对于社会发展不利。但在否定的同时我们也是要看清啃老族的本质和成员素质,不是完全封堵就会有效的,就像前不久的“番茄花园”的查封事件,只有从根本出发才能解决问题,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将啃老一族变成养老一族。
=
第二篇:分析社会现象
(一)好的现象——爱心大姐等
帽子:对于这个现象,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肯定这个现象是好的,并且发散描述现象怎么个好
其次:这个现象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启示和意义
第三:我们应当深刻挖掘这个现象背后的含义,作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应该怎么样鞋子:总而言之,我们要发扬这个好的。
(二)不好的现象——贪污腐败等
帽子:这个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而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此有以下看法首先:否定这个现象,可以强调是个别现象,也可以说这个现象广泛存在其次:这个现象的产生有其背后的根源,可以阐述根源,并且深刻反思
第三:要消除这个现象,政府主导,全社会动员等等方案
鞋子: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党和政府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相信可以消除这个现象。
(三)可评论的现象——超女现象等
帽子:这个现象是一个新兴的现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应当辩证的看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将好的描述描述,这个是值得提倡的从消极的方面来看:这个现象也存在什么影响,这个需要否定
鞋子:对待这个现象,我们既不能光看到好的,也不能只看到消极的
第三篇:啃老族现象原因分析
城市啃老族现象原因分析
【摘要】 家庭是是个人社会化的开端,是所有人社会化必经的场所。城市啃老族的出现,充分表明他们没有形成健全的个性,没有学习并掌握相应的角色知识,更无法适应社会生活,折射出家庭社会化和个体社会化的严重失误。中国城市啃老族和中国社会经济的特殊发展又有了莫大的关系,发展不健全的职业教育和沉重的就业压力都是导致啃老族出现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城市啃老 个体社会化 传统市场经济
“啃老族”是指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据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社会科学家认为,在当前就业压力日增,独生子壮大的前提下,“啃老族”有扩大的迹象。当中国进入老年社会的时候,“啃老族”必将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一、啃老族个体社会化不健全
1、个体社会化的缺陷
啃老族往往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缺乏独立意识,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也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在个体社会化的阶段,他们在精神上始终没有“断奶”,没有完成社会化中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形成过程。这与个体接受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主体有关。他们“啃老”与否,主要并不是谋生能力或知识准备不足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格心理成熟度,或者说精神状态是否成人的问题。
2、家庭社会化的偏差
父母在家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父母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教育态度和培养方案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雕塑着子女的形态。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很多父母在观念上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的幸福,自己早年没有得到的东西便想让自己的孩子全部拥有。而且,大多数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养身”往往胜过“养心”。多数父母对子女身体是否高大健壮等生理性指标的关注,要远远超过对其人格是否成熟健康等精神性指标的关注。抚养子女的重点就是其衣着是否避寒保暖,膳食是否可口营养,而忽略了孩子人格的教育,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我奋斗精神及家庭责任观。这一点导致家庭社会化产生严重偏差,是形成啃老的重要原因。
3、城市啃老族的消费行为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正在经历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在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社会价值观念也进行了全方位的转换。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带来的物质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的严重不协调,也即存在着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提出的“文化堕距”,使得许多人变成了文化上的边际人。这也是城市青壮年“啃老”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有所提升。人们的物质欲望获得强烈刺激,消费水平提升的速度远远超过收入,诸如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享乐消费、炫耀消费等成为青年一代中常见的现象。城市青年通常会因为经济生活难以自我满足而“啃老”。就职于广州市市一家公司的文文,工作刚满一年。她每个月可以领到两份“工资”,一份是公司发的2,000元月薪,另一份则来自父母,每月末
都有1,000元准时汇入她的银行账户。“没办法,我刚毕业,没什么经济基础,租房、交通、吃饭、买衣服,2,000元月薪根本不够花的。”他们为什么有收入还要“啃老”,这恐怕与其消费行为有关。
消费行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它既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也能对社会运行秩序产生极大的破坏力。消费行为发生的剧烈变化,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建构了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啃老”现象。
二、中国文化传统的特殊影响是中国啃老族形成的重要原因
中国向来具有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西方的家庭观,这种家庭观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家庭的强关系。与社会上的其他关系相比,家庭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凌驾于其他关系之上的趋势。无论个人怎样发展,家庭永远同他站在一个立场上,家庭永远是他的港湾。“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似乎说明了中国人历来就有“靠父母”的传统。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靠父母”是件天经地义的事,伸手向父母要钱要物、取父母之所有、尽父母之所能,心安理得、理直气壮。也许正是出于这种传统。子女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投靠父母。父母此时更是欣然接受,因为不管在外面怎么样,父母家的大门永远为子女敞开。即使是那些生活条件不错的子女,父母通常也愿意让他们常回家看看。这就是家庭关系引发的“啃老”现象。中国人的传统家庭文化观念是一种延续千年的社会意识,很难在短时间发生变化。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啃老族们需要“啃老”,中国的家庭文化更为他们提供了“啃老”的支持。
三、社会转型期过度市场化的压力
“啃老”虽然发生在个体身上,但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化趋势日益增强,国家全能全包的单位制体制弱化,一切事物都由原先固有的从属处推向了市场。由于社会福利体制极不健全,这种变化不仅使大众失去了心理上的归属感,还为人们带来了许多实际困难。笔者认为。探究城市NEET产生的社会原因,有三方面的市场化因素:
1、房价过高的压力。
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福利体制还未发生变化,民众只要是“单位人”,住房可以仰赖单位分配,住房面积、质量则视单位级别与经济状况而定。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了住房市场化“改革”,市民买房要靠自己。近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行情持续飚升,一套商品房的资金投入消耗掉一个家庭一辈子的积蓄,还不敷所需。让父母为自己购房成为一批城市青壮年“啃老”的一种重要形式。按照中国房市行情,城市青壮年无法独立购房,无论是买房首期款还是月供款,由父母为其负担的不在少数。笔者认为,“房奴啃老”只是事情的表面,“房价啃老”才是事情的实质。可以说,正是超出收入水平很多倍的不正常房价迫使一些年轻人要“安家落户”不得不向父母求助。
2、就业压力。
近十余年以来,中国的就业压力一直很大。其一,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在2000万上下,而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800万个左右,造成就业岗位增加与就业人口增长速度的不匹配,从而产生大量的新增失业人口。不少人甚至从未有过就业经历,他们的生存只能依赖家庭和父母。其二,中国的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冗员,为减员增效,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幅度的减员裁员行动一直未曾停止。这些人由于技能年龄等的限制,很难再度就业。仅凭政府给的微薄的下岗津贴或失业保险金难以维系生存――许多人还
根本领不到这类津贴。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回归父母身边。其三,中国的啃老族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一技之长,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没有任何优势,只能在岗位要求较低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同时又有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寻找工作,他们成为城镇失业青壮年人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无论竞争成功与否,城市青壮年通常总是不满于自己的现状,有一部分觉得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而且自己的社会地位处于低势,因此干脆回家啃老去了。其四,从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已经出现就业难的局面,从2005年开始,每年有将近30%找不到工作。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为338万,2007年为495万,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水平一直维持在70%左右,每年有几十万毕业生不能在当年找到合适的岗位。
3、社会保障缺失的缺失。
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开始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经费实行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担负的政策。如果没有单位,或者单位能力不足以支付部分费用,那么市民的社会保障就有了很大隐患。那些能按时领到退休金的老人大都能自给自足,加之人进入老年后,物质消费水平降低,这就为其后代“啃老”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城市青壮年当中,那些工作未久的人与从未工作者,以及失业者这类人群,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福利和保障方面通常较低,甚至还不如老人,许多人甚至没有社会保障。而他们的父母中有许多人却拥有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这样一来,年轻一代就有了“啃老”的藉口,有人甚至“啃”父母的生活最低保障金。
总之,出现啃老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教育,一方面要改善个人发展环境,从而有效地减少啃老族现象的继续蔓延。
第四篇:啃老族案例分析2014年
新浪新闻2014年05月06日
“五一不回家,宅在出租房里。”李芸23岁,在乌鲁木齐市北京路盈科大厦一家公司做行政文员,五一三天假,因手头太紧,她哪里也不敢去,在出租房里宅了三天。
李芸是去年8月开始工作的,她感慨地说,刚发工资的前半个月,过着“飞一般的日子”,后半个月数着日子过着“死一般的生活。
“父母如果能稍微再资助我一下下就好了。”李芸说。
李芸每月工资2600元,扣除养老金等,到手的工资也就2200元左右。
李芸说,虽然自己也知道,工作了还依靠父母不好,但这种情况,父母不资助自己,生活质量连大学的时候都赶不了。上大学时,父母每个月给1500元生活费,过得比现在还好。李芸家在和静县,是家里惟一的孩子,父母在当地做生意,家境还算比较殷实。去年8月份刚工作时,父母过来在乌鲁木齐市给她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交了半年的房租。今年过完春节之后,父母告诉她,已工作半年,家里不打算再为她承担房租了。
李芸说,当时以为父母只是跟她说说而已,根本没当真,没想到3月份之后,父母没有给她一分钱,打电话,父母也不问她钱够不够花。
“我不是真心非要啃老,可是没有父母资助,我生活太困难了。”李芸说,2200元左右的工资,要交房租、每天要吃饭、坐车、打电话、有时候朋友聚会、同事结婚,看似不多的花费,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那点工资根本就不够花。
“这才3个月,我已受不了了。”李芸说,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无非让自己节约一点,可是目前自给自足真的很困难。分析:主人公属于无奈“啃老”型。虽说无奈,是因为她之前做过一直是过着富有的生活,大学的生活费是1500,应该不包括住房费、同事结婚礼金费等,显然是阔阔有余。毕业之后凡事都要自己掏腰包,没有进行开销计划,固然不是很够。主人公说没有父母的资助,生活太困难,个人认为主人公只是在找借口,没有认真考虑一下如何通过工资使用计划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如何做才可以让老板涨工资。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我们中国社会已经普遍存在“啃老”现状,啃老现状折射出我国面临的养老问题,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父母倾注所能供养子女,是希望其未来能在社会中更上一层。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与失业率高,令供学的投入与收益越来越不成比例,子女的收入有时根本无法维持在城市中的日常生活。更严重的是,生活的不堪重负还可能极大地阻碍他们工作上的创新,令其发展受阻。而有条件的家庭,父母的“被啃”也等于解决了子女在城市站稳脚跟的大事,他们似乎是预期到自己的养老金将来可能是杯水车薪,因此对子女在就业、买房、买车等方面的支持,不仅是为子女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也等于在保障自己的未来。主人公之所以会这样苦恼,有部分原因是教育问题,一个是家庭教育,毕竟她是家中的独生女难免父母会过于宠爱,没有让她学会独立;二是学校教育,中国教育普通都是用语言教导,强调艰苦奋斗、尊老爱幼、勤劳、节约等都是喊口号的方式,在实际行动上却脱节了。有个词是言传身教,往往只做到言传,身教基本上是零。希望中国的教育多一点实际、多一点行动而非口号天天喊而没有行动。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通明认为,市场经济要求青年人在各种风险中博弈,而应试教育使得年轻人思想、心理都不成熟,对社会竞争缺乏价值观的准备和心理准备,一些人由于害怕在摸爬滚打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干脆逃避竞争,封闭自我
第五篇:社会现象考前综合分析
社会现象考前综合分析
【题目】千名工人齐声唱红歌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10月1日晚,在宿迁市宿城区府广场,一曲《在灿烂的阳光下》拉开了千名一线工人欢庆祖国62华诞的序幕。谈谈你对“唱红歌”的看法。
【题目类型】综合分析之社会现象类题型
【易错点】
考生容易犯以下几种错误:
其一,分析不全面。
在论证“唱红歌”的意义和价值时内容空洞,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对“唱红歌”进行分析,致使论点论证不充分,说理不全面。
其二,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考生在论证时,多数同学都可以想到红歌有哪些正面意义,传唱有何积极影响,但是很少有同学能够联系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从民生和文化建设的角度对“唱红歌”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思路点拨】
这道面试题属于综合分析里的社会现象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一项政府措施发表看法,属于积极社会现象类题型。观察考生能否对问题全面、客观的提出看法和分析,从而测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包括观点的明确性、针对性、鲜明性;分析的深度、广度、逻辑性;表达的条理性和说服力等。
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和阐述的政府提倡的“唱红歌”。在答题时,考生只要灵活运用“主体分析法”,本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如果从“红歌”这个主体出发,考生应该想到红歌本身有何特点,在现今传唱有何重要意义;如果从发起唱红歌的“政府”这个主体出发,考生可以阐述政府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如何创新方式方法,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参考答案】
千名工人齐声唱红歌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老百姓真心喜欢,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已经成为重庆人的文化自觉和生活时尚。尤其是欢庆祖国62华诞更是广受社会关注。
“唱红歌”可以唤起人们对红色历史的记忆,可以加深人们对我党历史的了解,可以带领人民重温我党救国救民百折不挠的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一,红歌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唱红歌就是唱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歌。
红歌是艺术,更是历史实践的真实产物。红歌不仅产生在革命年代,也产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红歌倡导主流价值,能净化人们的灵魂,鼓舞人们参与改革开放的热情,也给中国的文化事业尤其是歌坛带来新的气息,对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政法干警面试真题
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祖国的歌曲属于“红歌”,歌颂改革开放、歌颂劳动人民、歌颂人民军队、歌颂民族团结和家乡美好的歌曲同样属于“红歌”。
红歌包括“主旋律音乐”,但在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旗帜、奏响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主旋律的同时,“唱红歌”对文化的吸纳是五湖四海的,凡是积极向上、能感染激励人的歌曲,都是“唱红歌”提倡和鼓励的范围。
这些新老红歌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见证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奋斗,记录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唱红”高潮迭起、久唱不衰,源于群众的自觉和自愿。
毛泽东同志曾讲:“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
实践证明,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任何一项文化活动,兴趣是基础,但兴趣来源于活动文化内涵的吸引力,取决于对活动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理解得越透,参与度越高,兴趣也就越大。“唱红歌”之所以能够高潮迭起、久唱不衰,主要源于群众的自觉和自愿。
唱红歌不分场所、不拘条件,老百姓乐于参与、便于参与。一个人可以唱、三五成群可以唱,千人能合、万人能唱。老百姓参与这些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看台走向舞台,由观众变为演员,由听人唱,变为自己唱,进一步形成了自主意愿、自觉行动、自然状态。使“唱红”自然化、生活化、常态化。
第三,“唱红”是一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实际上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范畴。
开展“唱红歌”活动,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本质上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范畴,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尽之责。唱红歌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好形式。全社会逐步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巩固和发展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精神风貌。
第四,“唱红”成本低成效大,是一项费省效宏、为民利民的民生工程。
有人说,花钱“唱红歌”,不如把钱花在解决民生上。这话不无道理。但是,“唱红歌”也是一种文化民生,而且是一项费省效宏、为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中国的改革发展到了今天,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同样重要。“唱红歌”活动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唱红歌”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导航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繁荣的发动机、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唱红歌”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更加通俗化、具象化、大众化、实践化。
但是,“唱红歌”不能仅仅流于形式,不能大搞形式主义,盲目跟风,甚至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唱红歌要深入到实质,因此唱红歌不仅要唱,还要传承精神,真正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同时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将党的精神作用于实际工作,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办实事。
重温历史,高唱红歌,为祖国62华诞献礼,各地政府应广开平台,激发人民群众的热情,以唱红歌看红色电影等系列轰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注重实效,增强民族凝聚力,更好的促进改革开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