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商局关于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意见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商局关于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意见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工商局关于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06]166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省工商局《关于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工作意见》转发给你们。请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共同推进我省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六年七月二十三日
关于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工作意见
省工商局
(二00六年六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商标事业发展迅速,近五年商标申请量连续位居全国第五,已跻身商标大省行列。但我省国际影响力强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品牌仍较少,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尚未成为商标强省。为落实《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大力推行商标品牌战略”的要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现就我省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统一认识,积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目前,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与中国名牌产品、福建省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出口名牌由各相关部门组织认定或评选,各具特点,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了我省品牌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竞争力。
商标品牌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商标品牌的总体水平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地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在市场和资源不断向品牌集中的趋势下,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是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客观要求。我省获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数仅为全省企业数的0.6%,其产值却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1.8%,实践证明,企业的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以后,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迅速增长,企业合法权益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保护得到进一步强化。
各级各部门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要积极推动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商标品牌发展规划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培育力度,推动“商标品牌兴企、商标品牌兴农、商标品牌兴市”,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二、务实推动,指导各类主体及时申请商标注册、使用自主品牌
各级工商部门要积极推行“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策略提示书”、“商标法律告知书”等商标行政指导制度,指导各类主体主动尽早申请商标注册,为扩大商标总量夯实基础。要会同
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创业型企业、服务性行业、定牌加工企业积极申请商标注册、使用自有商标,走自主创牌之路;指导扩张型企业对准备进入的行业提前注册商标;指导龙头企业合理扩大商标注册类别,扩大保护范围;指导出口型企业及时到境外注册商标,实行“商品出口、商标先行”,拓展国际市场。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各级工商部门要积极会同农业等部门,积极指导开展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申报工作,支持农业专业大户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牌经营,推广“公司+商标+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扶持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稀”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品牌。
三、加强引导,鼓励企业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
要素的同时,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争取同级政府的政策扶持,有条件的地区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对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给予补助,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认定的企业给予奖励。
工商部门要按“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做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品牌的扶持工作,指导企业加强内部商标管理,推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产品的档次和商标品牌的美誉度;要将商业、服务业在国内注册的服务品牌列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认定范围;会同税务部门引导各地龙头企业、利税大户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优先推荐我省支柱产业商标品牌认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会同各有关部门对已获得驰名商标认定的企业,强化跟踪服务,共同推动企业创建国际化强势商标品牌。要挖掘振兴传统老品牌,加强对全国性和地方性老字号的认定保护,使有价值的老字号商标品牌焕发异彩。
中心的,可按增设分支机构或增加经营范围的形式予以核准登记。支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设立集团,凡是母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控股子公司3个、集团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4000万元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均可申请设立企业集团。集团母公司是农业产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的,集团母公司注册资本与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和可进一步放宽到1500万元和3000万元。对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权作为投资的,允许企业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权作为非货币出资,按不超过注册资本40%的比例予以核准登记。经所有权人出具授权文件,允许企业名称中冠有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中文名称。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实施远距离监管,实行两年一次年检,第一年只需报送年检报告书,可免予年检审查。市、县(区)工商部门对生产型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在登记辖区内选择任何地方作为生产场所,可不办理分支机构的设立登记。
四、发挥效应,打造优势产业品牌基地
鼓励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在产业链中发挥引领作用,以其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引导中小企业为其配套,形成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为核心,相关中小企业既分工又合作的相关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或产业特色明显的地区,要积极推进注册集体商标,以集体商标带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打造优势产业品牌基地。鼓励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开展委托加工、许可使用,增加商标品牌的附加值。建立激励机制,积极支持使用自主商标品牌出口企业的发展。促进形成产品、企业、行业、区
域品牌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产品、企业、行业、区域的知名度,提高对国内外技术、资本等资源的凝聚力和吸附力。
五、依法监管,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
加快制定我省著名商标认定、保护和管理办法,完善、规范商标品牌的培育、储备、推荐、认定、保护和管理机制。按照数量、质量并举,重在质量的原则,坚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推荐、认定标准,保证商标的含金量,防止出现认定条件过低、认定数量过多致使法律保护资源滥用。各级工商部门要主动联手其它部门坚决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各级工商部门要坚持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打击和规范相结合,着力治本。建立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数据库,导入商标品牌信用评价监管体系,积极探索商标品牌保护的长效机制。对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称作为企业字号申请登记的,除权利人授权以外,工商部门不予核准。强化打假维权协作机制,协同相关部门,加强与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企业的沟通联系,加强地区协作,进一步完善“打假保名优”网络,充分发挥区域性商标保护协作网的作用。对涉及侵害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权的举报和投诉案件线索,及时受理、快速处理。对带有苗头性、复杂性的侵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案件,及时发现、及时化解、及时处置。
工商部门要会同公安部门,认真执行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关于在打击侵犯商标权犯罪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试行规定》,加强涉嫌商标犯罪案件的移送,加大对商标权的保护力度;会同经贸、外经、版权、知识产权等部门认真贯彻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加强展会商标权的保护,促进会展经济健康发展;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印刷业管理条例》,加强商标印制监管,打击商标印制中的侵权行为;加强定牌加工中商标使用行为的监管。
六、大力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商标品牌意识
各地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通过举办推介会、展览会等形式,开展注册、运用、保护商标品牌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大力宣传和普及商标法律法规,引导广大企业自觉运用商标品牌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增强社会各界的商标品牌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商标品牌、爱护商标品牌、发展商标品牌的良好氛围。
各地工商部门要鼓励高知名度商标企业积极参加商标品牌协会,指导商标品牌协会为会员企业开展创牌前期辅导工作和维权服务工作,支持各有关行业协会指导会员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商标代理市场监管,规范商标代理秩序。积极发挥商标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构筑以宣传、推介、咨询、运营、评估、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服务体系,努力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商局省监察厅关于福建省市场中介组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8〕182 号 【发布日期】2008-10-20 【生效日期】2008-10-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商局 省监察厅关于福建省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分开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政办〔2008〕182 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现将省工商局、省监察厅制定的《福建省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分开工作实施方案》转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月二十日
福建省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
分开工作实施方案
省工商局 省监察厅
(二○○八年十月)
为彻底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分开问题,进一步推进中介组织规范发展,根据福建省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关于印发福建省市场中介组织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闽中介〔2008〕1号)精神,现就我省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分开工作(以下简称分开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分开工作目标
实施分开工作,实现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与所属的中介组织在工作、组织、经济、场所四个方面彻底、完全分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介组织管理体制,促进我省中介组织独立、客观、公正地执业,使中介组织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平等竞争的经济组织。
二、分开工作范围及时限
分开工作范围为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挂靠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运用专业知识或者专门技能,向委托人提供代理性、信息技术服务性等有偿服务的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主要包括:会计、审计等独立审计机构;资产、土地、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房地产价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安全生产等评估机构;检测、检验、认证等鉴定机构;测绘、监理、科技、档案、培训、担保等服务机构;信息、信用、技术、工程、市场调查等咨询机构;职业、人才、婚姻、教育等介绍机构;工商登记、广告、商标、专利、税务、房地产交易经纪、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房屋拆迁、政府采购、拍卖、因私出入境、经纪、证券、保险、期货、货运、报关等代理机构。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房地产交易经纪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四个行业的分开工作于2008年年底前完成。其他行业分开工作,可借鉴以上四个行业分开工作好的经验与做法,于2009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三、分开工作内容
(一)组织分开。做到“三个不挂”:机构不挂靠,中介组织不再是挂靠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所属机构,与原挂靠单位不再有隶属关系;干部不挂职,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在编人员不能在中介组织兼职,也不能担任中介组织的业务顾问;人员不挂编,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行政或事业编制人员变为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人事档案转由县级以上人事部门认可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
(二)工作分开。中介组织不再是挂靠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所属机构,与挂靠单位不再有隶属关系,不再履行挂靠单位的任何行政职能。中介组织不能以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名义开展业务活动,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不得为中介组织招揽、指定业务或干预市场中介组织执业。
(三)经济分开。就是财产、财务要分开,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与中介组织财产关系不明晰的,在依法审计的基础上,进行资产划分,明晰产权归属。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不得占有、平调、借用中介组织的资产,不再是中介组织的投资者,不再享有所有者权益,不能以任何名义收受市场中介组织的管理费用,也不得以机关工会名义入股等任何形式从中介组织谋取经济利益。
(四)场所分开。就是各级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办公场所,不再提供或租借给中介组织作为执业场所,已租用或借用的,年底前必须搬离。
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分开后,其名称必须符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不得冠有原挂靠单位的名称字样或带有挂靠单位的痕迹。
四、分开工作步骤
(一)2008年11月底前,各级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本《方案》规定的分开范围、内容、标准、步骤和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部门分开工作具体方案,并与挂靠的中介组织依法签订分开协议。依据本部门分开方案及签订的分开协议,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分开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限完成。分开方案应报同级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及上一级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分开协议应明确分开时限、人员分流安置、资产处置、中介组织改制后新的发起人(合伙人)人选等事项。
(二)2008年12月20日前,各设区市协调小组及省财政、建设主管部门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房地产交易经纪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四个行业分开工作完成情况和总结报告报省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
(三)2008年年底前,省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房地产交易经纪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四个行业的分开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向省政府报告。
(四)2009年6月20日前,各设区市协调小组及省各业务主管部门将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房地产交易经纪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四个行业以外行业的分开工作完成情况和总结报告报省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
(五)2009年6月底前,省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对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房地产交易经纪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四个行业以外行业的分开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向省政府报告。
五、分开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分开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分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按时完成。
(二)明确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统一部署,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分开工作。挂靠单位应与中介组织就分开问题进行协商,提出方案,明确进度,达成协议,达成的分开协议应报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备案。中介组织的产权界定,由挂靠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国有资产,出具有关报告。
(三)规范管理。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与中介组织要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分开方案、协议,对中介组织的资产进行界定和处置,妥善安排人员分流,办理人员安置等有关手续。分开后的中介组织必须依法及时到各级有关登记管理机关或审批部门申请变更登记,或者重新登记和审批。
(四)严肃纪律。在分开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对收回的国有资产,应严格登记制度和财务管理。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处理。各业务主管部门要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指导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进行分开工作,使队伍不乱、专业服务不间断,确保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正常有序地运转。
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分开的,视情予以停止执业;拒不分开的,注销执业资格。对不及时开展分开工作或不按时完成分开工作的地方和部门予以通报;对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等违纪行为追究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纪律责任。
(五)加强督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分开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加强对分开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分开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真正做到彻底、完全分开。各级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指导主管部门制定分开方案,认真组织实施,适时开展督查。要处理好组织协调与各负其责的关系,牵头推进与齐抓共管的关系,充分调动省直主管部门与各市(县、区)的两个积极性,做到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使各个方面步调一致、相互协调、共同促进。通过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程,进行分类指导,搞好情况综合,对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召集联席会议协调解决。
曾经进行过脱钩改制工作的单位,要对照“全面分开、彻底分开”的要求,全面梳理核实,认真进行“回头看”,切实做到组织、工作、经济、场所四个方面彻底分开。
设区市、县(市、区)业务主管部门汇总辖区各阶段分开工作情况、报表及总结,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同级协调小组;设区市和县(市、区)协调小组汇总本辖区分开工作情况报上级协调小组;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总本行业分开工作情况报省级协调小组。具体报送表格及要求详见附表。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12315消费维权工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8〕22 号 【发布日期】2008-02-14 【生效日期】2008-02-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12315消费维权工作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08〕22 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12315消费维权工作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领导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二月十四日
关于进一步做好12315消费维权工作的意见
省工商局
(二○○八年二月)
2007年省委省政府将“建设覆盖全省的12315消费维权网络”列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各级政府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建制村、社区、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旅游景点、学校及其他商品服务消费较为集中的经营网点设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22084个,12315消费维权网络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比上年增长60.60%,接受消费者咨询比上年增长29.8%,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将大量的消费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权益,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但也存在服务站点运行管理机制还不够规范,基础建设及运行经费保障还不到位,联络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等薄弱环节。为巩固和提高12315为民办实事工作成效,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营造良好的经营和消费环境,现就进一步做好12315消费维权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12315消费维权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消费权益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新形势下做好12315消费维权工作意义重大。各级政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完善“政府领导,工商牵头,部门协作,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全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12315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创新12315消费维权运行机制,全面提升12315消费维权工作水平。
二、进一步拓展延伸12315消费维权网络。各地要进一步推进在商场、超市、企业设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点,建立健全集中受理、实时分流、分级督办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咨询大平台,提高消费维权工作效能。积极推动各类行业协会设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力量和技术优势,建立和完善受理消费者申诉、解决消费纠纷工作机制。加大力度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文〔2006〕161号)有关精神,将乡镇、街道设立消委会分会的工作提前于2008年底完成,进一步促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确保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化和拓展12315消费维权网络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作用。赋予12315联络员食品安全宣传、监督、指导等职能,加强12315联络员食品安全工作相关知识培训,以适应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要组织对现有工商部门12315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升级,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网络延伸至条件具备的“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形成覆盖全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网络,强化流通领域以食品为重点的商品安全信息监控和商品质量监测功能。
四、进一步加强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建设。要在落实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四个一”、“四统一”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规范化建设标准,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要做到组织机构健全,硬件设施完备,各项制度完善,业务流程规范,外观标识设计统一。县(市、区)政府要保障12315服务站和行政村、社区12315服务点基础建设及日常运行所需经费。各级工商部门要加强对“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建设工作的指导,不断提高服务站(点)工作水平,推动消费维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进一步提升12315消费维权工作效能。要加强12315数据分析中心的业务建设,做好消费领域动态和市场秩序状况的综合分析,及时发布12315数据分析报告、消费提示和消费警示,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推动12315消费维权工作重点向标本兼治、治本为主转变,将接受投诉、调解纠纷与引导消费、规范经营相结合,从事后维权转移到事前维权与事后维权并重上来,从被动为特定消费者服务转移到主动为不特定消费者服务上来,从根本上提升12315消费维权工作效能。
六、进一步加大12315消费维权工作宣传力度。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和宣传渠道,继续大力宣传做好12315消费维权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报道12315消费维权网络建设的成效和做法,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12315消费维权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各级政府要树立一批12315消费维权工作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不断巩固和提升12315消费维权网络建设的成效,推动12315消费维权工作再上新水平。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乐陵市工商局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方案
乐陵市特色工作考核项目:
乐陵市工商局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方案
为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产业品牌群体,实现“品牌乐陵”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求先行,按照“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的方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培育、保护和发展一大批拥有驰名、著名、知名商标的品牌产品、品牌产业,发挥商标富农、商标兴企、商标强市的积极作用,带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档次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提高乐陵市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
1、注册商标量:每个工商所2011年发展商标不得少于2件,全年乐陵市新增商标不少于40件。
2、在原有6件中国驰名商标、12件省著名商标的基础上,力争2011年“品牌战略”取得新突破,实现年内新增一件中国驰名商标、两件省著名商标及三件市级知名商标的工作目标。
3、建立完善的商标使用以及品牌培育、发展、保护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品牌商标的聚集、辐射、引领作用,全面加快乐陵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以品牌商标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和品牌经济模式。
三、工作机构
为加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领导,确保商标品牌战略工作顺利开展,乐陵市工商局成立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由尚卫东局长任组长,杨学军、孟祥忠、于霞、刘金文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科所、直属机构负责人组成,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商广科。
四、工作要求
1、加强宣传。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宣传商标的重要性,宣传获得品牌商标所具有的各种优惠政策。乐陵市工商局将通过电视媒体宣传、悬挂标语宣传等形式,使商标观念和商标意识深入民心
2、加强引导。乐陵市工商局注册窗口要做好“商标三书”的发放,使企业在第一时间得到有关的商标知识。各科所、直属机构要积极引导和指导当事人进行商标注册,努力提高全市商标总量。
3、加强配合。乐陵市工商局将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工作进度,努力争取市委、市政府支
持和重视;各科所、直属机构要加强经验交流和工作沟通,及时上报有关工作情况;商广科要做好日常材料收集,全面协调指导各科所、直属机构开展此项工作。
五、有关事项
1、各工商所要指定专人负责商标申报与认定工作,对收集到的信息要进行跟踪指导,做到有始有终,以最大的限度帮助权利人。
2、全局在平常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过程中,要注意收集辖区内与该信息平台有关的各类信息,特别是闲置商标信息,从而盘活闲置商标。
3、在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过程中,要与执法办案机构的密切配合,在日常巡查中加强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加强对品牌商标的保护,特别是加强对弛著名商标的保护,切实让社会感受注册商标和获得品牌战略的好处。
4、各工商所要做好辖区商标信息的录入工作,特别是品牌商标的信息录入。
第五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1]225号 【发布日期】2001-12-12 【生效日期】2001-12-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01]225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省国土资源厅制定的《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抓紧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实施意见
省国土资源厅
(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为妥善处理好基本农田保护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适应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新时期土地管理工作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土资源部对我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有关问题复函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实施意见。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的原则
(一)坚持符合规划、有利发展的原则。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涉及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依据法定程序先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后才能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调整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不得调整。
(二)坚持等质等量,个案调整的原则。已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应当长期实行特殊保护,个别用地项目确需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应当按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另行划定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作为补充,并将占用的基本农田耕地耕作层剥移用于新开垦耕地或中低产耕地的土壤改良。以保持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稳定。
(三)坚持法定程序,严格审批的原则。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划定必须依照法定程序严格审批。未经原审批机关批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或变相调整已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的范围
(一)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重大利用外资项目等重点工程用地及经有权机关认可的高新技术项目用地,确需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根据相关批复文件,申请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二)在基本农田保护区核查过程中已预留的线性工程或块状项目用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位置发生变更而涉及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依据项目设计审批机关出具的说明文件,申请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但必须将预留用于建设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三)由于我省基本农田保护区核查工作在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在后,个别地方存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不衔接的实际情况。为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区与建设用地区的衔接,对实施城市、村镇总体规划而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的,可以申请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
(四)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导致城镇规划和用地规模发生变化,涉及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可以申请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三、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步骤
(一)调整方案编制阶段(2001年12月―2002年5月31日)。设区市人民政府组织所辖县(市、区)将2001―2005年确需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建设项目清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方案上报省人民政府;
(二)调整方案审核阶段(2002年1月1日―2002年6月30日)。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农业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调整基本农田的原则、范围,以设区市为单位,按照成熟一个,审核一个的原则,提出审核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审定;
(三)调整方案审批阶段。省人民政府分别审定、批准设区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方案。本次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工作原则上在2002年8月底前完成。
四、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应上报的材料
设区市上报省人民政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区市申请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请示;
(二)各县(市、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及补充划定方案,及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实地勘验报告;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方案;?
(四)调整及补划地块的红线图(比例尺1:10000);
(五)调整前后基本农田保护区登记表、汇总表;
(六)分县(市、区)建设项目列表,包括项目所属行业、土地位置、项目投资规模、用地规模、占用基本农田面积、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等;
(七)需异地调整划定的应提交与相关县(市、区)签订的异地划补协议书。
五、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严格按照规定范围调整基本农田。本次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是对部分重大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个别调整;调整工作完成后,2005年以前原则上不再进行调整。各地要本着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工作,对于符合调整范围的建设项目,其用地要留足留准,避免今后建设再占用基本农田;对于不符合调整范围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二)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必须保证调整占用与补充划定的基本农田等质等量。各地在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及补划方案时,必须切实执行等质等量的原则,省、设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避免因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而造成基本农田保护区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
(三)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也相应调整。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作完成后,各设区市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不得突破省下达的规划期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
(四)对确实因耕地资源不足,无法划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经省国土资源厅同意后,允许按照有偿自愿划定的原则,实行异地划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