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
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突出工业强市,加快**发展,关键是要按照“实施千亿工程、建设工业**”和“工业强市、民营富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加大推行力度,务必在操作层面出实招、求实效。
1、加强领导,关键是要集中精力。调整工作部署,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把工业发展摆在整个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各级党政领导一定要更加重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用更大的力度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实行主职主头主抓,安排精兵强将专抓,拿出1/3以上的时间具体抓,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2、加大投入,关键是要突出重点。要痛下决心,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投入。市本级重点支持德山开发区建设,城建资金、工业发展基金都要向项目倾斜、向产业倾斜、向园区倾斜。确保用两年时间,全面完善德山科技工业园的各项基础设施。各区县(市)也要集中财力,加强园区建设。对招商引资工作,要安排专门的经费,保证必需的开支。尤其是对有合作意向的大项目,更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配套建设到位。要加大对项目开发的投入,组织专门班子,优化项目包装,增加项目储备,切实改变目前有资金无项目、有项目无包装、有包装无档次的状况。
3、改进方法,关键是要建好园区。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采用市场化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基础建设,尽快提高园区硬件建设的标准和水平。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园区兴工管理机制,赋予园区更大的自主权;进一步配套落实好园区的优惠政策,增强园区吸引力;进一步健全园区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把推进产业建设作为园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创造工业发展的集群优势。从2006年开始,要将园区建设情况纳入区县(市)目标管理考核和工业发展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园区和个人要给予重奖。
4、狠抓落实,关键是要多上项目。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领导主要围绕项目转,工作主要围绕项目干。总的目标任务是,用2—3年时间,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去年的400家发展到600家以上,实现1万人口拥有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3—5年时间,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 1200家以上,实现5000人口拥有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将这个指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县(市)和开发区,实行半年一调度、一年一考核。
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工作计划
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突出工业强市,加快**发展,关键是要按照“实施千亿工程、建设工业**”和“工业强市、民营富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加大推行力度,务必在操作层面出实招、求实效,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工作计划。
1、加强领导,关键是要集中精力。调整工作部署,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把工业发展摆在整个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各级党政领导一定要更加重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用更大的力度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实行主职主头主抓,安排精兵强将专抓,拿出1/3以上的时间具体抓,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2、加大投入,关键是要突出重点。要痛下决心,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投入。市本级重点支持德山开发区建设,城建资金、工业发展基金都要向项目倾斜、向产业倾斜、向园区倾斜。确保用两年时间,全面完善德山科技工业园的各项基础设施。各区县(市)也要集中财力,加强园区建设。对招商引资工作,要安排专门的经费,保证必需的开支。尤其是对有合作意向的大项目,更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配套建设到位。要加大对项目开发的投入,组织专门班子,优化项目包装,增加项目储备,切实改变目前有资金无项目、有项目无包装、有包装无档次的状况,工作计划范文《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工作计划》。
3、改进方法,关键是要建好园区。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采用市场化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基础建设,尽快提高园区硬件建设的标准和水平。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园区兴工管理机制,赋予园区更大的自主权;进一步配套落实好园区的优惠政策,增强园区吸引力;进一步健全园区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把推进产业建设作为园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创造工业发展的集群优势。从2006年开始,要将园区建设情况纳入区县(市)目标管理考核和工业发展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园区和个人要给予重奖。
4、狠抓落实,关键是要多上项目。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领导主要围绕项目转,工作主要围绕项目干。总的目标任务是,用2—3年时间,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去年的400家发展到600家以上,实现1万人口拥有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3—5年时间,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 1200家以上,实现5000人口拥有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将这个指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县(市)和开发区,实行半年一调度、一年一考核。 中国教℃育文摘↓WWw.EdUZhAI.nEt;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
第三篇:落实工业强县发展战略 建立加快工业发展
落实工业强县发展战略 建立加快工业发展“四项机制”
近日,县工业项目会战和经济运行指挥部召开全体成员单位会议,学习贯彻全县干部作风建设大会精神,对县政府即将出台的《项目落地评审》、《项目建设推进》、《企业扶持壮大》和《项目清退》“四项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为加快全县项目建设、营造赶超发展新优势提供坚实保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为立,县政府副县长管洪祥,县政协副主席王允东,县政府党组成员、经信局局长陈涛出席会议。
管洪祥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将是我县赶超发展的重要阶段,工业经济作为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的“核心发动机”,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县工业项目会战和经济运行指挥部,要以《项目落地评审》、《项目建设推进》、《企业扶持壮大》和《项目清退》“四项机制”为总抓手,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着力做强园区经济;要综合利用各方面优势资源,集聚发展要素,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强化赶超发展的牵引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县工业项目会战和经济运行指挥部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第四篇:*市发展民营经济的调查报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工业强市步伐
*市发展民营经济的调查报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工业强市
步伐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工业强市步伐
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成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着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但是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主要经验,也是我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方向和根本着力点。
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发展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加群众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我们打造工业强市的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年来,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表现在通过民营经济的日益兴起和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发展特色。分析我市目前的经济结构,除电业、通信、金融等国家垄断行业外,其他经济组织几乎全部为民营经济;按行业分布来看,涉及煤炭、建材、耐材、造纸、饮食服务等,涵盖了各个行业门类,基本形成了民营经济一统江山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人员近万人,到××年底,我市共有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的总数已达万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完成增加值亿元,占的比重为,纳税总额占全市税收的四分之三左右,对财政税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保持社
会稳定和繁荣经济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以其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民营经营单位占我市全部经营单位的。我市的耐材、造纸、建材、煤炭等支柱产业中,民营经济已经形成了产业群,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聚集效应逐渐显现,是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全市家耐材企业中有家为民营企业,其中规模企业家,年产超吨的有家。造纸行业中有多家民营企业,年生产能力达万吨,超吨的有家。多家建材企业、多家煤炭企业以及多家服装加工企业中,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年我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第二位。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我市今天的发展局面。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民营企业的壮大,就没有工业强市目标的实现;没有民营经济的扩张,就没有全市经济的腾飞。作为在我市国民经济中
占主导地位的民营经济,对实现工业强市目标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二、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的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要把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下去,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新成绩,必须对当前的新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充分认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认识还有相当差距,仍有相当的同志思想僵化,对民营经济和快速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加快发展的力度不够,使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加快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我市民营企业从事传统产业多,从事深加工、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外向型的企业少;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结构不合理、规模小、档次低;生产性企业少,服务性行业多,重复建设的项
目多,其原因是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缺乏全面的引导、监督、管理和服务。三是部分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落后。一方面是文化素质不高,民营企业中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专业人才很少,具有高学历的高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是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大部分是凭经验闯天下、看胆略撞财运,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进行资本运作的能力,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的观念根深蒂固。四是集约化程度低,形不成规模效益,集聚度低,配套度低,多数处于“小、散、乱”状况。五是环境不够宽松,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棚架”,落实不力,民营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中小企业担保、贷款难问题得不到解决,为民营经济服务的机构、中介组织、商会、行业协会等不健全,常常出现自己打自己现象,损失了相当一部分利润;外部环境仍不宽松,政策服务措施不完善,“四乱”虽有所收敛,但变相收费仍时有
发生,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想法
市委二届三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打造工业强市,再创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新密经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要以民营经济为主导,重点抓好家非公有制企业,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亿元的目标。围绕这个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在打造工业强市的战略实践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投身民营经济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总开关。不破除保守、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就难于实现新局面的开拓。分析我们与沿海地区的差距,我们缺少的就是先进的发展理念,思想还不够解放,缺少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创业激情,抢抓机遇的意识还不够强。因此,要结合贯彻十六大精神,围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这个主题,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彻底破除旧的思想束缚,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真正做到放心、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彻底破除“等、靠、要”的思想,营造社会竞争激励氛围,形成不甘落后、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发展民营经济主战场中一显身手;彻底破除“小农经济”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的束缚,鼓励个体私营业主把“生意”做大,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向集团化迈进。
二完善政策配套,为民营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必须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做到政策上更优惠,环境上更宽松,管理上更科学,服务上更周到。首先要放宽政策,即对各部门、各行业的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定进行认真清理,取消限制性规定,减少办事程序。其次,要充实完善扶持政策,放
宽民营经济的准入条件,降低市场门槛。除国家有特别规定和明令禁止的,要允许民营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平等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平等地参与各类产业开发,平等地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允许个体私营业主参与到国有企业多种形式的改革中,并提供平等竞争的政策保障。同时要协调金融部门积极给予个体私营经济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第三,要充实完善保护性政策。确保个体私营企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从政策上明确个体私营企业用工、分配和经营自主权,禁止非法干涉。第四,通过各项政策的配套完善,确保民营企业享有与国有企业平等的资源利用、平等的投资融资、平等的税费负担、平等的市场准入、平等的社会保障五大权利,真正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平等地位。
三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当前全国经济形势出现了几个明
显变化,既由短缺经济变为过剩经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小企业的粗放经营逐步让位于大企业的理性经营;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起基础性作用。同时,为防止经济过热,整顿经济秩序,国家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这对民营经济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我们常讲发展民营经济应该不限速度、不限规模、不限比例、不限范围,但产业引导还是必要的。作为地方政府,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培育特色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为民营企业及时提供政策服务,提供一些风险小、效益好的项目。
四加大协调,搞好服务,为民营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事关我市经济发展全局,涉及政府、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必须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
和协调。一是要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到突出位置,加大支持力度,重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把民营经济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对象和任务,把服务好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切入点,及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进一步理顺民营经济管理体制。很多部门的职能都涉及到民营经济,却没有一个为民营经济进行综合协调、提供综合服务的专门机构。特别是要结合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切实搞好效能监察和投诉案件查处工作,严肃查处“三乱”行为和破坏民营经济的行为。
第五篇:*市发展民营经济的调查报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工业强市步伐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工业强市步伐
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成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着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但是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主要经验,也是我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方向和根本着力点。
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发展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加群众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我们打造工业强市的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25年来,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表现在通过民营经济的日益兴起和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发展特色。分析我市目前的经济结构,除电业、通信、金融等国家垄断行业外,其他经济组织几乎全部为民营经济;按行业分布来看,涉及煤炭、建材、耐材、造纸、饮食服务等,涵盖了各个行业门类,基本形成了民营经济一统江山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人员近20万人,到2003年底,我市共有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的总数已达2.7万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完成增加值85.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86.6,纳税总额占全市税收的四分之三左右,对财政税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繁荣经济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以其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民营经营单位占我市全部经营单位的94。我市的耐材、造纸、建材、煤炭等支柱产业中,民营经济已经形成了产业群,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聚集效应逐渐显现,是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全市790家耐材企业中有745家为民营企业,其中规模企业55家,年产超5000吨的有78家。造纸行业中有400多家民营企业,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超5000吨的有87家。400多家建材企业、200多家煤炭企业以及100多家服装加工企业中,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2003年我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第二位。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我市今天的发展局面。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民营企业的壮大,就没有工业强市目标的实现;没有民营经济的扩张,就没有全市经济的腾飞。作为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民营经济,对实现工业强市目标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二、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的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要把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下去,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新成绩,必须对当前的新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充分认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认识还有相当差距,仍有相当的同志思想僵化,对民营经济和快速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加快发展的力度不够,使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加快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我市民营企业从事传统产业多,从事深加工、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外向型的企业少;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结构不合理、规模小、档次低;生产性企业少,服务性行业多,重复建设的项目多,其原因是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缺乏全面的引导、监督、管理和服务。三是部分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落后。一方面是文化素质不高,民营企业中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专业人才很少,具有高学历的高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是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大部分是凭经验闯天下、看胆略撞财运,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进行资本运作的能力,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的观念根深蒂固。四是集约化程度低,形不成规模效益,集聚度低,配套度低,多数处于“小、散、乱”状况。五是环境不够宽松,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棚架”,落实不力,民营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中小企业担保、贷款难问题得不到解决,为民营经济服务的机构、中介组织、商会、行业协会等不健全,常常出现自己打自己现象,损失了相当一部分利润;外部环境仍不宽松,政策服务措施不完善,“四乱”虽有所收敛,但变相收费仍时有发生,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想法
市委二届三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打造工业强市,再创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新密经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要以民营经济为主导,重点抓好50家非公有制企业,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65亿元的目标。围绕这个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在打造工业强市的战略实践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投身民营经济建设